液化石油气站安全防范措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403290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33.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液化石油气站安全防范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液化石油气站安全防范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液化石油气站安全防范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液化石油气站安全防范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液化石油气站安全防范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液化石油气站安全防范措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液化石油气站安全防范措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液化石油气站安全防范措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液化石油气站安全防范措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液化石油气站安全防范措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液化石油气站安全防范措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液化石油气站安全防范措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液化石油气站安全防范措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液化石油气站安全防范措施.docx

《液化石油气站安全防范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化石油气站安全防范措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液化石油气站安全防范措施.docx

液化石油气站安全防范措施

姓名:

XXX

部门:

XXX

日期:

XXX

液化石油气站安全防范措施

一、加强明火管理,严防火种进入

俗话说:

“水火无情”,液化石油气站的“火”更无情,因火灾爆炸造成损失,比任何其他行业都大。

一般物质火灾,蔓延和扩展的速度较慢,在发生的初期,范围较小,扑灭比较容易。

液化石油气火灾,蔓延和扩展的速度极快,其火焰速度达2000m/s以上,且难以扑灭,特别是爆炸事故,若一旦发生,将立即造成重大灾害。

对液化石油气站来说,不论是火灾还是爆炸,主要是采取预防措施,而加强明火管理,严防火种的产生是液化石油气站安全管理的一项首要措施,具体应做好以下几点。

①液化石油气站内应在醒目的位置设立“严禁烟火”、“禁火区”等警戒标语和标牌。

禁止任何人携带火种(如打火机、火柴、烟头等)和易产生碰撞火花的钉鞋器具等进入站内。

操作和维修设备时,应采用不发火的工具。

安全警戒标语应用红漆写在专门的标牌和墙上,用来注明液化石油气站防火防爆性质,以提请人们提高警惕并认真遵守。

因此,站内应多设几处,并设在明显地域。

在站的门卫处应设置进站要求和安全管理规定。

进入厂(站)的人员要自觉接受警卫人员的安全检查,交出并熄灭火种。

操作维修时必须认真遵守有关安全操作规程,严防金属撞击火花的产生。

由于液化石油气的气态密度比空气大1.5~2倍,当其在装卸、充装时和从容器、管道中泄漏出来后,不像密度小于空气的可燃性气体那样容易扩散挥发,而像水一样沿地面到处流动,积聚在低洼处的空气中,越积越多,逐步达到爆炸浓度。

它还能扩散到操作人员的衣内靠皮肤处,甚至被吸入肺部,如遇明火,就会发生爆炸,不但人身表面和肺部呼吸道会被烧伤,还会造成死亡的严重后果。

液化石油气站因明火、烟火而发生站毁人亡的恶性爆炸事故已不少见,务必要引起高度重视。

②生产区内,不准无阻火器车辆行驶,要严格限制外单位车辆进入灌装区。

进入站内的汽车车速不得超过5km/h。

禁止拖拉机、电瓶车和驴、畜力车等进入站内。

机动车发动机在运转中,气缸内的温度高达1800~2000℃,巳燃爆压力很大,有时在排出的废气中夹带有火星、火焰,这种火星和火焰足以引起液化石油气的燃烧和爆炸。

因此,无阻火器的机动车辆在生产区内行驶,是非常危险的,这就是为什么机动车辆在进入生产区前,必须在排气管口装设阻火器的原因。

阻火器有各种不同的结构,其阻火原理都一样,即火焰在管中的传播速度随管子直径的减小而变慢,在达到某一很小的直径时,火焰就不能传播,燃烧中断,火焰熄灭。

用于机动车辆的阻火器,一般是火星熄灭器,也叫防火帽。

火星熄灭器一般由金属网、金属波纹网或砾石等三层带有小孔的通道隔板制成,当带有火星、火焰的废气经阻火器排出时,由于受三层隔板的阻挡,改变了气流和火星的方向,传播速度减慢,热损失突然增大,起到了拉长火星、火焰通过的距离和降低火星、火焰温度的作用。

又由于小孔隔板的阻挡,使火焰熄灭,并将大火星挡住,使其沉降下来,或者撞碎分散,加速火星的熄灭,使燃烧不能继续下去。

这样,火星熄灭器就起到了阻火安全作用。

阻火器的尺寸、孔隙大小和隔板厚度决定着其阻火性能的好坏。

因此,阻火器要按规定设计和制造。

拖拉机和电瓶车在行驶中都会不断喷出或进发火星、火花。

畜力车的驴、马因碲脚带有铁掌,与地面碰撞也会产生火花。

因此,要绝对禁止此类车辆进入站内。

二、站内动火,须经审批

液化石油气站的扩建、改造和维修中,不可避免地要使用电气焊或其他维修火焰。

由于原工艺装置存有液化石油气,动火点又与工艺系统有着一定的联系,稍有疏忽,便会酿成大祸。

因此,对这类动火,必须认真落实好各项动火安全措施,气体经取样分析合格,并经站内负责人批准。

1.对动火部位的隔绝和清除

①首先要详细检查动火位置周围的各阀门、法兰等密封点是否泄漏,清除动火点周围环境处的易燃物质,并采取有效措施,将与动火位置或设备相关的工艺管路和周围环境完全隔绝。

常用的与工艺管路或设备隔绝的方法有盲板法和拆除管线法。

禁止采用加水封或关闭阀门的办法。

加盲板法因其操作方便,安全可靠,故采用的比较普遍。

若容器内部动火或长时间检修时,应拆卸一段和被修容器相连的管道,但对与生产系统相连的一端管口,也应盲死。

盲板的材质和规格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盲死后,还应作渗漏检查。

②对机电传动设备的隔绝。

电源应拉下电闸并挂牌禁止启动,也可将电闸加锁、拆除熔断器,并派专人监守。

③动火现场易燃物质的清除范围应为动火点周围方圆10m以内,对阴沟、凹坑处也应仔细清洗并隔绝。

2.对动火设备或管道进行清洗、置换

清洗、置换是将需动火的容器或管道内的液化石油气泄尽后,用惰性气体(如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充灌于内,将原有残留的危险性物质驱赶排出,然后用蒸汽经一定时间的吹扫,最后再通入空气。

置换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①置换前必须做好置换方案,绘出置换流程图,以免遗漏。

②置换冲洗时要特别注意弯头和死角,用水清洗储罐等容器时,要让水灌满,并让水从顶部孔口溢出。

③置换后应进行取样分析,取样点应置于置换系统的终点。

有时需取上、中、下三个部位。

分析样品应保留到动火结束后方可放样。

分析结果应有记录,经分析者签字后生效。

④置换后要保持空气流通,不得封闭,以防止挥发性物质超过允许浓度。

必要时可用强制通风的方法。

置换方法要视被置换介质与置换介质的密度的大小而定。

以气体为置换介质时的需用量一般为被置换介质容积的三倍以上。

置换所用惰性气体的指标见表2-1-9。

表2-1-9置换所用惰性气体的指标气体名称纯度/%(体积分数)含氧量/%(体积分数)含氢量/%(体积分数)含CO量/%(体积分数)氮气>98<2  二氧化碳>96 <0.5<1烟道气 <3<0.5<1.5

3.动火分析

按时对动火地点、设备、管道和环境作动火分析,测定液化石油气浓度是否在爆炸范围内,以做出能否动火的正确判断。

为防止动火设备、管线或动火周围场所的易燃易爆物质的浓度发生变化,分析取样时间不得早于动火前半小时,如间断半小时以上,必须重新取样分析。

严禁使用明火试验现场空气中是否有易燃易爆气体的方法。

动火分析的取样要有代表性,由于液化石油气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取样时尤其要注意下部位置,其取样插入深度和方法必须符合要求,防止死角的发生。

分析所用的试剂、药品的配制要准确可靠,动火分析的仪器要经常保持完好,以保证分析数据的准确性。

分析化验人员要对分析结果负责。

取样分析的结果,所含液化石油气的体积分数不大于0.2%方为合格。

液化石油气和空气混合物的爆炸极限范围为2%~10%。

即空气中含液化石油气的浓度在2%(爆炸下限)与10%(爆炸上限)之间时,遇火种就会发生爆炸。

若浓度低于这一范围,由于过量空气的冷却作用阻止了火焰的蔓延,就不会发生爆炸。

在实际动火过程中,考虑到爆炸下限受温度、压力和含氧量的影响,故取体积分数≤0.2%为动火合格标准。

可燃气体动火分析合格标准(体积分数)的规定范围如下。

①爆炸下限大于或等于10%的可燃气体,其可燃物含量小于或等于1%为合格。

②爆炸下限小于10%而大于或等于4%的可燃气体,其可燃物含量小于或等于0.5%为合格。

③爆炸下限大于1%而小于4%的可燃气体,其可燃物含量小于或等于0.2%为合格。

④爆炸下限小于或等于1%的可燃气体,其可燃物含量控制在爆炸下限的20%以下。

⑤混合物各组分含量太少,其动火分析合格标准以可燃物总含量低于爆炸下限最低的可燃气体为准。

⑥氧气、富氧设备、管道、容器以其附近的氧含量小于或等于22%为合格。

⑦对设备、容器内部动火,还应分析有毒气体的含量,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最高允许浓度标准。

4.消防措施

动火现场要配备足够的消防设施,并设专人监护。

一旦发现动火现场着火,或危及安全动火的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制止动火,并及时用灭火器材扑救。

5.没有批准的动火证,任何情况下严禁动火

动火证是执行动火管理制度的一种必要形式。

而办理动火证的过程中,动火执行人、项目负责人、安全技术人员、分析人员、监护人等都有各自的责任,层层负责,人人把关,共同对动火安全负责。

同时,办理动火证的过程又是具体落实动火安全措施的全过程。

从办证、与生产系统隔绝、排气、清洗、置换、分析、清除周围易燃物质到消防措施和监护等都必须一一落实之后,审批人才能批准动火。

动火许可证见表2-1-10。

表2-1-10动火许可证(存根)

站编号:

动火地点:

动火安全措施编制人:

动火方式:

组织实施人:

动火执行人:

动火负责人:

监火人:

动火时间:

年月日时分始

至年月日时分止动火审批人:

分析数据及安全措施:

特殊动火会签:

动火执行前,岗位负责人签字:

注:

由审批单位安全员存档。

动火许可证执行单

站编号:

动火地点:

动火方式:

动火执行火:

动火负责人:

动火时间:

年月日时分始

至年月日时分止分析数据及安全措施:

动火安全措施编制人:

组织实施人:

监火人:

动火审批人:

特殊动火会签:

动火执行前,岗位负责人签签字:

 

1988年6月,蚌埠市液化石油气站对新安装的储罐在没有装设气相盲板隔离的情况下,进行焊补漏点,由于泄漏出来的液化石油气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浓度,遇焊火花产生爆炸,导致两个盛装液化石油气储罐爆炸,死亡二人,损失三十多万元。

这一惨痛教训,充分说明了严格动火制度的重要性。

三、搞好事故抢险演练,及时堵住泄漏点

为提高液化石油气站防范事故的能力,积累对应急事故抢险抢救的经验。

各液化石油气站应根据本站工艺特点、设备、法兰状况及站区布置等情况,设置专门的事故抢险抢修队伍,配备专业技术人员、防护用品、消防器材、车辆、通讯工具等,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事故预警方案,定期组织站内抢险队有针对性地进行事故抢险演练,使职工掌握处理事故的本领,以便站内出现突发事件时,能够做到准确判明险情、抢救措施得当、及时排除事故,将突发事件消除在初始阶段,避免酿成大的灾害。

1.一般工艺管道破裂和阀门密封部位泄漏事故的应急方案生产区内的工艺管线由于使用年限长和介质的腐蚀,或系统内因残余水分的存在,易在管线的最低与最末端部位受热胀冷缩或结冰而产生裂缝,阀门冻裂或密封部位老化,都会造成液化石油气泄漏。

安全巡查人员与操作人员发现泄漏时,应立即采取以下应急措施。

①迅速查明泄漏点,立即关闭泄漏点两端管线上的阀门和与该管线相接的每个储罐阀门,把气源切断。

②杜绝附近一切火源,禁止一切车辆在附近行驶。

同时派人员向站负责人和安全消防人员报告发生泄漏的具体情况及正在采取的措施。

③站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到现场组织人员进行处理,停止一切操作活动。

撤离无关人员,并安排专人对已关闭的储罐阀门进行监控,采用开花水枪分层驱散漏出的气雾,降低液化石油气浓度,直至检测合格。

若泄漏量很大,一时难以控制,应扩大警戒线,切断电源,报警119,远距离监控。

④漏点环境的气体经检测合格后,采用打卡子、化学补漏或拆卸,并将泄漏管线移至安全地点焊接等方法进行检修。

对阀门或密封垫应予以更换。

2.与罐体直接相连的阀门、法兰密封处、管件出现外泄漏时的应急抢救方案

此类事故多是在冬季因阀体被冻裂所致,特别是储罐的排污阀,因其处于储罐的最低部,最容易被冻裂。

法兰密封处因密封垫质量和储罐管件受碰撞也会出现泄漏。

由于这些部件与罐体直接相通,一旦出现险情,将会造成储罐内的液化石油气全部漏出,因此是十分危险的。

当这些部件发生泄漏时,应急如下抢救措施。

①立即切断可能产生火花的一切着火源。

②用湿棉被包住泄漏点,用水对其进行喷射冷却,使之冻成冰坨,以减少泄漏。

③用压缩机抽吸相邻空罐的气体,使其与泄漏罐形成负压,将泄漏罐内的液化石油气导入相邻空罐。

待液体倒完后,再由压缩机把泄漏罐内的气相压力抽降至0.05MPa以下。

④在确认安全的情况下,开启泄漏罐的放散阀,将罐内剩余气体排出。

⑤经检测符合安全标准后,对损坏的阀门、垫片用相同型号的产品更换,对损坏的管件予以修复。

在抢救中,若泄漏量很大,抢修无法控制,应迅速疏散生产区内所有人员,扩大警戒线,报警119,远距离监控。

3.罐车装卸台处发生险情的应急抢救方案

罐车装卸台处的险情一般是装卸连接管线或阀门出现泄漏事故,其抢救方案可参照上述第1款的内容。

在罐车装卸中,管线出现泄漏时,罐车紧急切断阀可能不自动关闭,这时应立即关闭手动阀门,当泄漏严重时,要撤离罐车,让其自行滑到安全地带。

4.灌装或混气车间发生险情的应急抢救方案

操作车间出现的险情主要有:

操作阀门损坏或密封部位泄漏、减压阀出现泄漏,与机械设备或汽化器连接的接管处泄漏,设备上的压力表等装置泄漏和灌装间不慎而产生火花引起漏气瓶或灌装接头着火等情况。

①出现泄漏时的抢险措施

a.立即关闭来自系统的进气阀门和有关气、液相阀门。

b.切断电源,并消除一切火源,并防止因抢险造成钢瓶或其他金属物品的碰撞而产生火花。

c.开启地面通风扇和换气扇,并用扫帚驱赶气体,加强空气的流通,降低工作场所液化石油气的浓度。

d.检测合格后,对漏点进行相应的抢修。

②发生着火时的抢救方案

a.迅速将气源阀或漏钢瓶角阀拧死。

b.采用干粉灭火器喷射着火处,直至灭火。

c.若室内液化气味较浓或钢瓶角阀拧不死,应立即将钢瓶用湿棉被包裹移到站外安全地点,等冷却后到抽残器上将液化石油气抽出。

d.加强通风,降低液化石油气浓度。

e.达到安全指标后,进行检修。

5.抢险抢修工作的要求

①抢险抢修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防静电隔热工作服装,戴好防护帽、防护手套和空气呼吸器(抢险人员每人要配备两套抢险用的防护工作服装)。

②熄灭站内一切火种和火源,周围禁止一切车辆行驶。

③抢救时必须使用防爆工具,要避免金属物品的相互碰撞,不要乱扔物品。

需照明时要使用防爆灯具。

④抢险抢修人员要听从统一指挥,不得蛮干,尽快处理。

⑤如有紧急情况,立即拨打“119”报警,请求支援。

事故防范方案的制订与演练,要与实际相结合。

以消除事故为目的。

在观察和排除事故隐患的日常工作中,要掌握以下几点。

①对储罐、设备、管道及各类附件,液化石油气任何部位的泄漏,即使是微小的漏损也不能放过,都应采取措施,加以排除。

②要经常注意观察和分析罐区、灌瓶间中常见故障排除后的状况,检查是否还有漏液、漏气的现象和隐患。

③根据气温的变化、设备运行状况,来调整各项作业方案和设备运行参数,并采取防冻或降温措施,防止异常情况的发生。

④定期对液化石油气泄漏测量、报警装置的检查和保养,使其保持在完好状态。

6.泄漏点的堵塞

由于介质的腐蚀、紧固螺栓的松弛、密封件的老化等原因所致,在设备的结合、连接部位、密封部位、通大气的阀门密封处等处,不可避免地要出现泄漏,若待卸压后再予处理,将会使液化石油气大量漏出,形成混合性爆炸气体。

为了尽快堵住漏点,减少液化石油气的泄漏,对这些漏点部位可采用带压堵漏技术,下面作一简单介绍。

(1)带压堵漏技术的原理以流体介质在动态下用固状密封材料的密封机理为依据,利用泄漏部位的外表面与夹具构成的密封空间,用专用工具注入密封剂达到消除泄漏的目的。

(2)带压堵漏技术的适应范围

适应此力:

0~34.3MPa;

适应温度:

-200~+400℃;

适应对象:

管道、阀门、法兰、容器各部门的泄漏点;

适应介质:

蒸汽、水、酸、碱、盐、烷烯烃类、氢气、氨等。

(3)堵漏专用密封剂带压堵漏技术所用的堵漏密封剂要根据泄漏点的系统温度和介质特性来选择,并要通过耐介质侵蚀实验和热失重试验。

(4)带压堵漏专用固定夹具和工器具带压堵漏的专用夹具有法兰夹具、直管夹具、弯头夹具、三通夹具、特殊夹具和组合夹具之分,使用时要根据泄漏点的形状、位置来决定。

带压堵漏时使用的工器具有:

手动(电动)高压油泵、输油管、快装接头、高压注胶枪等。

(5)带压堵漏的操作将专用夹具固定在泄漏点处,通过注射嘴由高压油泵向夹具内注射密封剂,直至堵住泄漏。

带压堵漏的操作应符合《带压堵漏技术暂行规定》的要求,其专用固定夹具的设计还应符合《压力容器安全技术规程》的有关规定。

液化石油气储罐需按其第一道法兰结构和尺寸,配备适合该法兰的堵漏装具和工具,并且做到专人、专库保管,保证完好率。

堵漏操作人员要定岗、定人、定期演练。

四、搞好电气管理,预防电火花产生

电气火花、雷电火花、静电火花均能引起液化石油气的燃烧和爆炸,液化石油气站除了在设计选型、安装施工中按规定要求采取预防这类火源产生的措施外,在日常的管理中,还应做到以下几点。

①定期对电气设备和设施进行检查、维护与保养。

发现电气设施有老化或发热冒烟现象,应迅速查明原因,及时排除事故隐患。

严禁电气设备超负荷运行,不得采用不符合规范要求的电气设施。

②雷雨季节前,应对避雷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复或更换,要保证避雷设施处于完好的状态,在雷雨时,要停止液化石油气的装卸和充灌作业。

③所有的接地装置每年应校验一次,对接地电阻大于10Ω的接地,要及时予以处理。

保证接地电阻在10Ω以下。

④生产区内,要严禁穿戴化学纤维衣装的人员进入。

操作人员应穿规定的工作服装上岗操作。

液化石油气站的规定工作服装应采用防静电布制造,若无防静电布时,应用纯棉布代替,因为在同样条件下,棉布服产生的静电量少,且棉布易吸湿,有利于导走静电。

若穿着化纤服装从事液化石油气生产是非常危险的,原因是:

a.化纤织物在摩擦时容易产生静电火花,给禁火区的安全生产带来严重威胁;

b.在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时,化纤织物在高温下呈黏糊状,并黏附皮肤,加重了烧伤伤势,不利于伤员抢救。

所以要禁止液化石油气操作人员穿戴化纤衣装上岗。

实际上,防静电危害的问题容易被忽视,国内因静电起火爆炸的事故已有不少。

如1980年夏天,某市煤气公司液化石油气管道发生漏气而起火,周围无任何火源,后据现场调查分析,是静电火花所引起。

又如某市液化石油气站一女工,早晨上班发现操作间内液化石油气味很浓,她在将尼龙纱巾从头上解下来准备检查原因的瞬间,尼龙纱巾与头发摩擦产生静电火花引燃了室内可燃气体,发生爆炸,造成站毁人亡的恶性事故。

⑤在对罐车进行装卸作业时,要先接好接地线,再进行操作。

灌装时严防喷嘴向室内喷放液化石油气,严禁为加速倒空速度将钢瓶中的残液任意放散。

五、其他防范措施及要求

1.严禁非操作人员进入生产现场从事操作活动

各种设备、仪器和专用工具,都有各自的结构原理、性能和用途。

操作人员要熟练掌握这些设备的性能和操作方法,经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如果缺乏知识,擅自动用别人分管的设备工具,就有可能发生意料不到的事故,尤其是外来人员,更不允许进入操作岗位和动用设备工具。

一是他们不可能掌握安全操作技能;二是将钢瓶超装,危及用户安全。

这方面的事故教训是深刻的,1988年天津市煤气公司第二灌装站发生的火灾爆炸事故,就是因站外人员操作充装而引起的,这次事故烧毁厂房及从丹麦引进的液化石油气机械化灌装线,损失100多万元。

2.安全装置配备不齐全或失灵的设备及系统不准启用

液化石油气都是在密闭的容器管道中流动、储存,其温度、液位和压力的高低,均靠各种仪表信号来显示。

为防止超压需装设安全阀;为预防因“跑、冒、滴、漏”而造成环境浓度达到危险程度应设浓度报警装置。

若这些安全装置不全或失灵,就无法正常操作和防止事故的发生。

另外,在转动机械、电气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不全的情况下操作,也会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

因此,安全装置必须齐全、可靠,否则不允许启用、开工。

3.生产区内不准堆放自燃性物质和与操作无关的其他物品

常见的自燃性物质,属植物类的有:

稻草、杨树叶、麦芽、锯末、甘蔗渣、籽棉、包米芯等;油类有:

植物油、动物油、矿物油,其中植物油有较大的自燃能力;其他还有:

磷、硝化棉、三异丁基铅、硫化铁和硫化亚铁、油纸、油布、油棉纱、带油铁屑、萘焦油、苯酐焦油和煤等。

这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具有自燃着火的危险,要及时清除,不让其积聚,禁止在液化石油气站堆积存放。

另外,生产区也不宜种庄稼和大量树木。

4.班前、班中不准喝酒,儿童禁止进入生产区内

酒能刺激、麻醉人的神经,这是人所共知的。

这是因为酒内含有大量酒精的缘故。

酒精最重要的药理作用是抑制大脑的神经功能。

当人饮酒使神经功能受到抑制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智能障碍和运动障碍。

当人的血液中酒精浓度达到0.35%~4%时,人的各种能力有明显降低,极容易发生操作事故。

儿童进入生产区后,不但其家长,也使其他操作人员分散了注意力,不能精心操作。

同时因小孩都有好动、好奇心强、年幼无知等特点,势必到处乱跑,并动手乱摸、乱弄,不仅会对小孩自己造成伤害,还会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故。

所以,生产区内,应禁止喝酒人员和儿童进入。

感谢您的浏览!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