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网数据传输课程设计论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403329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630.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信网数据传输课程设计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通信网数据传输课程设计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通信网数据传输课程设计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通信网数据传输课程设计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通信网数据传输课程设计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通信网数据传输课程设计论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通信网数据传输课程设计论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通信网数据传输课程设计论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通信网数据传输课程设计论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通信网数据传输课程设计论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通信网数据传输课程设计论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通信网数据传输课程设计论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通信网数据传输课程设计论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通信网数据传输课程设计论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通信网数据传输课程设计论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通信网数据传输课程设计论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通信网数据传输课程设计论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通信网数据传输课程设计论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通信网数据传输课程设计论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通信网数据传输课程设计论文.docx

《通信网数据传输课程设计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信网数据传输课程设计论文.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通信网数据传输课程设计论文.docx

通信网数据传输课程设计论文

通信网数据传输课程设计

一设计目的

1、稳固和加强《电脑网络》、《现代交换技术》课程的理论知识。

2、掌握通信网拓扑结构,熟悉网络协议。

3、掌握通信网组建的原理和方法,能实现小型通信网的组建。

4、通过查阅手册和文献资料,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稳固所学知识,加强综合能力,提高实验技能,启发创新能力的效果。

5、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

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解决实际问题,稳固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

二、实验器材

数字程控交换机独立模块〔B独模块〕、BAM、机

三、实习内容

在对待使用设备的功能、使用方法和工作原理掌握的基础上,进行拓扑分析,给出通信网构建方案,对此方案进行性能分析,经济性分析,并组建局域网。

根据不同的拓扑结构的要求,完成传输设备,交换设备的硬件配置。

在以下题目中任选一题,依据不同的要求完成软件程序的编写。

也可以利用现有设备自行选择设计题目,但应属于通信网建设范畴。

、将已有的终端用户构建两个局,并实现局间通信,采用的中继为一号中继。

、将已有的终端用户构建两个局,并实现局间通信,采用的中继为七号中继。

、利用SDH设备实现数据通信〔链形拓扑〕。

、利用SDH设备实现数据通信〔环形拓扑〕。

四、实验要求:

1、通过实习,能掌握通信网组建的原理与方法

2、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3、实现小型通信网的组建

4、按照计划安排的时间准时参加实习,不得迟到早退。

5、成绩评定分为考勤、设计结果、答辩和课程设计报告书写情况四个部分。

五、实验内容说明

程控交换机2M接口在DDF架上的位置:

交换机板位如下列图所示:

〔B独主控柜〕 

假设的数据如下:

本局信令点AAAA01、本局信令点〔按实验终端编号进行区分,每台终端设定的局数据不同〕:

AAAA01~AAAA45。

本局号段为5550000~5550063;

本实验采用自环方式实现一号信令呼叫,中继电路采用0~31、32~63

 

课程设计报告正文

.课程设计的内容及要求:

将已有的终端用户构建两个局,并实现局间通信,采用的中继为一号中继。

.实验步骤:

1、运行e-bridge通信实验平台客户端软件,先点击“复原数据”

2、点击“业务输入终端”,弹出登陆窗口:

用户名:

cc08,密码:

cc08,局名选LOCAL〔IP地址:

127.0.0.1〕

点击“确定”

3、在维护输出窗口会显示登陆成功的相关信息,并自动执行几条系统查询命令:

4、点击“系统”-》“执行批命令”,或按CTRL+R

5、选择已调试好的命令文件脚本“一号中继总体配置脚本”,点击“打开”。

系统会自动执行并在【维护输出】窗口显示执行结果:

6、在e-bridge系统中点击“申请加载数据”-》“确定”,

屏幕上方会显示当前占用服务器席位的客户端,你申请席位的客户端排在第几位,剩余多长时间。

7、当申请到服务器席位时,点击确认,系统自动将本客户端的数据库中的数据传到服务器中:

8、服务器会自动进行数据格式转换,并加载到交换机中。

9、点击“业务操作终端”-》“交换机业务维护”,出现登陆窗口:

用户名:

cc08,密码:

cc08,局名:

SERVER〔IP地址:

129.9.0.5〕

点击“确定”登陆到BAM服务器

10、点击“维护”-》“配置”-》“硬件配置状态面板”,可看到交换机的单板运行状态:

11、单击菜单处的“

”按钮,在命令输入窗口输入LSTOFI查看本局信令点编码,证实交换机里运行的是本终端执行的数据:

12、点击“维护”-》“跟踪”-》“接续动态跟踪”

13、电路类型选“用户外码”,号首集输入“0”,输入号码55500027,点击“启动跟踪”

14、拨一号中继出局字冠+对方号码,是“0532+55500028”可显示跟踪到的一号信令消息。

本次跟踪操作实现了本局,出局,入局的基本操作。

如下列图所示:

.一号中继数据配置

一、准备数据配置

1、关闭警告开关

SETCWSON:

SWT=OFF,CONFIRM=Y;//设置当前工作站告警输出为关

2、格式化数据

SETFMT:

STS=OFF,CONFIRM=Y;/设置格式转换的状态。

STS=ON:

状态=开。

二、硬件数据配置

1、增加独立局模块:

ADDSGLMDU:

CKTP=HSELB,PE=FALSE,DE=FALSE,DW=TRUE,PW=TRUE,CONFIRM=Y;//设置B独模块,CKTP=HSELB:

时钟采用硬件选择时钟。

PE=FALSE:

程序不可用。

DE=FALSE,:

数据不可用。

DW=TRUE:

数据可写。

PW=TRUE:

程序可写。

SETOFI:

LOT=CMPX,NN=TRUE,SN1=NAT,SN2=NAT,SN3=NAT,SN4=NAT,NNC="AAAAAA",NNS=SP24,SCCP=NONE,TADT=0,STP=FALSE,LAC=K'0472,LNC=K'0086,CONFIRM=Y;//(LOT=CMPX:

本局类型:

长市农合一。

NN=TRUE:

国内网有效。

SN1=NAT:

网标识1=国内。

SN2=NAT:

网标识2=国内SN3=NAT:

网标识3=国内。

SN4=NAT:

网标识4=国内。

NNC="AAAAAA":

国内编码=AAAAAA。

NNS=SP24:

国内网编码结构:

24位编码方式。

SCCP=NONE:

提供SCCP功能=不提供。

TADT=0:

传输允许时延=0,,STP=FALSE:

STP功能标志=否。

LAC=K'021:

本地区号=0472。

LNC=K'0086:

本国代码=0086。

2、增加主控框

ADDCFB:

MN=1,F=1,LN=1,PNM="青岛农业大学",PN=1,ROW=1,COL=1,CONFIRM=Y;//增加主控框,。

MN=1:

模块号=1,F=1:

框号=1,PNM="青岛农业大学":

场地名=青岛农业大学。

PN=1:

场地号=1。

ROW=1:

行号=1。

COL=1:

列号=1。

3、增加中继框

ADDDTFB:

MN=1,F=4,LN=1,PNM="青岛农业大学",PN=1,ROW=1,COL=1,BT=BP3,N1=0,N2=1,N3=2,N4=3,N5=255,HW1=90,HW2=91,HW3=88,HW4=89,HW5=86,HW6=87,HW7=84,HW8=85,HW9=255,CONFIRM=Y;

4增加用户框

ADDUSF32:

MN=1,F=5,LN=1,PNM="青岛农业大学",PN=1,ROW=1,COL=1,N1=18,N2=19,HW1=4,HW2=5,HW3=255,BRDTP=ASL32,CONFIRM=Y;

删除单板:

RMVBRD:

MN=1,F=5,S=4,CONFIRM=Y;

RMVBRD:

MN=1,F=5,S=5,CONFIRM=Y;

RMVBRD:

MN=1,F=5,S=6,CONFIRM=Y;

RMVBRD:

MN=1,F=5,S=7,CONFIRM=Y;

RMVBRD:

MN=1,F=5,S=8,CONFIRM=Y;

RMVBRD:

MN=1,F=5,S=9,CONFIRM=Y;

RMVBRD:

MN=1,F=5,S=10,CONFIRM=Y;

RMVBRD:

MN=1,F=5,S=11,CONFIRM=Y;

RMVBRD:

MN=1,F=5,S=13,CONFIRM=Y;

RMVBRD:

MN=1,F=5,S=14,CONFIRM=Y;

RMVBRD:

MN=1,F=5,S=15,CONFIRM=Y;

RMVBRD:

MN=1,F=5,S=16,CONFIRM=Y;

RMVBRD:

MN=1,F=5,S=17,CONFIRM=Y;

RMVBRD:

MN=1,F=5,S=18,CONFIRM=Y;

RMVBRD:

MN=1,F=5,S=19,CONFIRM=Y;

RMVBRD:

MN=1,F=5,S=20,CONFIRM=Y;

RMVBRD:

MN=1,F=5,S=21,CONFIRM=Y;

RMVBRD:

MN=1,F=5,S=22,CONFIRM=Y;

RMVBRD:

MN=1,F=5,S=23,CONFIRM=Y;

RMVBRD:

MN=1,F=2,S=4,CONFIRM=Y;

RMVBRD:

MN=1,F=2,S=5,CONFIRM=Y;

RMVBRD:

MN=1,F=2,S=7,CONFIRM=Y;

RMVBRD:

MN=1,F=2,S=8,CONFIRM=Y;

RMVBRD:

MN=1,F=2,S=17,CONFIRM=Y;

RMVBRD:

MN=1,F=2,S=18,CONFIRM=Y;

RMVBRD:

MN=1,F=2,S=19,CONFIRM=Y;

RMVBRD:

MN=1,F=2,S=20,CONFIRM=Y;

RMVBRD:

MN=1,F=2,S=21,CONFIRM=Y;

RMVBRD:

MN=1,F=2,S=22,CONFIRM=Y;

RMVBRD:

MN=1,F=2,S=23,CONFIRM=Y;

RMVBRD:

MN=1,F=1,S=2,CONFIRM=Y;

RMVBRD:

MN=1,F=1,S=3,CONFIRM=Y;

RMVBRD:

MN=1,F=1,S=4,CONFIRM=Y;

RMVBRD:

MN=1,F=1,S=5,CONFIRM=Y;

RMVBRD:

MN=1,F=1,S=6,CONFIRM=Y;

RMVBRD:

MN=1,F=1,S=8,CONFIRM=Y;

RMVBRD:

MN=1,F=1,S=10,CONFIRM=Y;

RMVBRD:

MN=1,F=1,S=14,CONFIRM=Y;

RMVBRD:

MN=1,F=1,S=17,CONFIRM=Y;

RMVBRD:

MN=1,F=1,S=18,CONFIRM=Y;

RMVBRD:

MN=1,F=1,S=19,CONFIRM=Y;

RMVBRD:

MN=1,F=1,S=20,CONFIRM=Y;

RMVBRD:

MN=1,F=1,S=21,CONFIRM=Y;

RMVBRD:

MN=1,F=1,S=22,CONFIRM=Y;

RMVBRD:

MN=1,F=1,S=23,CONFIRM=Y;

增加单板:

ADDBRD:

MN=1,F=2,S=17,BT=LPN7,CONFIRM=Y;

ADDBRD:

MN=1,F=2,S=18,BT=MFC,CONFIRM=Y;

三、增加本局用户的命令步骤:

〔不能乱顺序〕

第一步、ADDCALLSRC增加呼叫源

第二步、ADDCNACLD增加呼叫字冠

第三步、ADDDNESEG增加字段

第四步、ADDST增加一个普通用户

1、增加呼叫源

ADDCALLSRC:

CSC=0,CSCNAME="青岛农业大学",PRDN=0,P=0,RSSC=1,CONFIRM=Y;

2、增加业务自冠

ADDCNACLD:

P=0,PFX=K'5550,CSTP=BASE,CSA=LCO,RSC=65535,MIDL=8MADL=8,CONFIRM=Y;

3、增加号段

ADDDNSEG:

P=0,BEG=K'55500000,END=K'55500063,CONFIRM=Y;

增加计费情况

ADDCHGANA:

CHA=1,CHO=NOCENACC,PAY=CALLER,CHGT=ALL,MID=METER1,CONFIRM=Y;

修改计费制式

MODCHGMODE:

CHA=1,DAT=NORMAL,TS1="00&00",TA1=180,PA1=1,TB1=60,PB1=1,TS2="00&00",CONFIRM=Y;

增加计费情况索引

ADDCHGIDX:

CHSC=1,RCHS=1,LOAD=ALLSVR,CHA=1,CONFIRM=Y;

4、增加一批模拟用户

ADBST:

SD=K'55550000,ED=K55550063,P=0,DS=0,MN=1,RCHS=1,CSC=0,CONFIRM=Y;

四、PRA数据配置

1、增加局向

ADDOFC:

O=1,DOT=CMPX,DOL=SAME,NI=NAT,DPC="111111",ON="上海",DOA=SPC,CONFIRM=Y;//增加局向O=1:

局向号=1。

DOT=CMPX:

对端局类型=长市农合一。

DOL=SAME:

对端局级别=同级。

NI=NAT:

网标识=国内。

DPC="111111":

目的信令点编码=111111。

ON="上海":

局向名=北京DOA=SPC:

对端局属性=程控局。

2、增加子路由

ADDSRT:

SR=1,DOM=1,SRT=OFC,SRN="到上海",TSM=CYC,MN1=1,MN2=255,CONFIRM=Y;/增加子路由。

SR=1:

子路由号=1。

DOM=1:

局向号=1。

SRT=OFC:

子路由类型=局间子路由。

SRN="到上海":

子路由名到上海。

TSM=CYC:

中继群选线方式=循环。

MN1=1:

第一搜索模块=1。

MN2=255:

第二搜索模块以后不配置。

3、增加路由

ADDRT:

R=1,RN="到上海",RT=NRM,SRST=SEQ,SR1=1,SR2=65535,CONFIRM=Y;//增加路由。

R=1:

路由号=1。

RN="到上海":

路由名到上海。

RT=NRM:

路由类型=普通路由。

SR1=1:

第一子路由=1。

SR2=65535:

第二子路由以后不配置。

4、增加路由分析

ADDRTANA:

RSC=1,RSSC=1,RUT=ALL,ADI=ALL,CLRIN=ALL,TRAP=ALL,TMX=0,R=1,ISUPSL=BEST,CONFIRM=Y;//增加路由分析。

RSC=1:

路由选择码=1。

RSSC=1:

路由选择源码=1。

RUT=ALL:

主叫用户类别=全部类别。

ADI=ALL:

地址信息指示语=全部类别。

CLRIN=ALL:

主叫接入=全部类别。

TRAP=ALL:

传输能力=全部类别。

TMX=0:

时间索引=0。

R=1:

路由号=1。

ISUPSL=BEST:

ISUPSL优选。

5、增加一号中继群

ADDN1TG:

MN=1,TG=1,G=OUT,SRC=1,TGN="1号子路由出中继群",csc=0,CSM=CYC,CONFIRM=Y;//增加一号中继群。

MN=1:

模块号=1。

TG=1:

中继群号=1。

G=OUT:

群向=出中继。

SRC=1:

子路由号=1。

TGN="1号子路由出中继群":

中继群名1号子路由出中继群。

CSC=0:

呼叫源=0。

CSM=CYC:

中继群选择方式顺序选择

ADDN1TG:

MN=1,TG=2,G=IN,SRC=1,TGN="1号子路由入中继群",csc=0,CSM=CYC,CONFIRM=Y;

6、增加一号中继电路

ADDN1TKC:

TG=1,SC=0,EC=15,CS=USE,CONFIRM=Y;

ADDN1TKC:

TG=2,SC=16,EC=31,CS=USE,CONFIRM=Y;

ADDN1TKC:

TG=2,SC=32,EC=47,CS=USE,CONFIRM=Y;

ADDN1TKC:

TG=1,SC=48,EC=63,CS=USE,CONFIRM=Y;//增加一号中继电路。

TG=1:

中继群号=1。

SC=48:

起始电路号=48。

EC=63:

终止电路号=63。

CS=USE:

中继电路可用。

7、增加中继字冠

ADDCNACLD:

p=0,PFX=K'0532〔P=0:

号首集为0。

PFX=K'0532:

呼叫字冠=0532〕,CSTP=BASE,CSA=LC,RSC=1,MIDL=12,MADL=12〔MIDL=12:

最小号长=12位。

MADL=12:

最大号长=12位〕,CHSC=1,CONFIRM=Y;//增加被叫字冠。

CSA=LC:

业务属性=本地。

RSC=1:

路由选择码=1。

CHSC=1:

计费选择码=1。

8、增加号码变换

ADDDNC:

DCX=1,DCT=DEL,DCP=0,DCL=4〔DCL=4:

变换长度=4。

〕,CONFIRM=Y;//增加号码变换。

DCX=1:

号码变换索引=1。

DCT=DEL:

变换类型=删号。

DCP=0:

变换起始位置=0。

9、增加中继承载

ADDTGLD:

MN=1,CLI=1,TOP=3,RI=0,EI=1,CONFIRM=Y;//增加中继承载。

MN=1:

模块号为1。

CLI=1:

承载索引号=1。

TOP=3:

中继占用点=3。

RI=0:

主叫号码发送变换索引=0。

EI=1:

被叫号码发送变换索引=1。

10、增加中继承载索引

ADDTGLDIDX:

TG=1,csc=0,p=0,PFX=K'0532〔P=0:

号首集=0。

PFX=K'0532:

呼叫字冠=0532〕,CLI=1,CONFIRM=Y;//增加中继承载索引。

TG=1:

中继群号=1。

CSC=0:

呼叫源码=0,CLI=1:

承载索引号=1。

11、激活及格式转换

SETSMSTAT:

MN=1,STAT=ACT,CONFIRM=Y;//设置模块的后台监控状态。

MN=1:

模块=1。

STAT=ACT:

状态=激活。

SETFMT:

STS=ON,CONFIRM=Y;//设置格式转换的状态。

STS=ON:

状态=开。

FMTALL:

CONFIRM=Y;//格式转换。

将数据转换成交换机能接收的格式

心得体会

通过一周的准备、查找、思考、整理总结,我终于完成了这次通信网络课程设计,加强了我的动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刚开始,经常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比方实验步骤出错、编写程序等其间费了不少功夫但是我还是认真一个个检查最终还是都得以解决,这个过程是值得我回味的。

为了做好课程设计,我们大量地查阅相关手册和文献资料,从中我们了解了一在做课程设计同时对课本知识也进行了稳固和加强,由于课本上的知识太多,讲课的进度也很快,平时课后的学习并不能很好的理解和运用,而且考试内容有限,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不仅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及应用,并且对于其在电路中的使用有了更多的认识。

平时看课本时,有些问题总是弄不懂,做完课程设计后,那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而且记住很多东西。

以前看课本时,几乎是这次看了,过几天就忘了,通过这次动手实践让我对各个元器件有了更深的印象。

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和最终目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总之,这个这次课程设计对我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经历是一份拥有。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说得是困难重重,这毕竟第一次做的,难免会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对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理解得不够深刻,掌握得不够牢固。

此次课程设计,学到了很多课内学不到的东西,比方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出现过失的随机应变,和与人合作共同提高,都受益非浅,今后的课程设计应该更轻松,自己也都能扛的起并高质量的完成项目。

参考文献

《现代交换技术》(人民邮电出版社,张中荃主编)

《C语言程序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谭浩强主编〕

 

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学生

蒋仟

专业班级

通信1102

设计题目

小型通信网的组建

指导教师评语及意见:

 

指导教师评阅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