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期末考模拟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高二期末考模拟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期末考模拟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以上是中国古圣先王治理国家的五个不同的境界。
最高的境界是以道治国,最低的是以礼治国。
如果礼没有了,礼崩乐坏,社会风气就马上转向衰败,人人自私自利,社会就会陷入混乱。
我们学习《群书治要》,首先要对这五种治国境界有大致的了解,知道古圣先王是如何来治理国家的。
通过弘扬传统文化,把道德仁义礼开始恢复起来。
我们虽然是庶民,但我们可以通过道德仁义礼来修身。
身修好了自然家齐,家齐然后国治。
1.下面对于“圣贤政治”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圣贤政治”的五个境界分别出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层次也有高低之分。
B.老子和庄子都谈到了治理天下的五个境界,而他们最推崇的则是以道治国。
C.从最初的帝王一直到清朝,“圣贤政治”并不是延续不断的,其间也有反例。
D.由汉至清,都靠“礼”维系社会发展,但以礼治国是圣贤治国的最低境界。
2.下面有关历史上道、德、仁、义、礼五种治国境界衍变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尧帝前的圣人无为而治,道行天下;
后来失了道,人们就只能以德治天下。
B.夏、商和西周时代,“失德而后仁”,大家仁爱而无私心,社会秩序良好。
C.整个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都是以义治国,人们讲求道义,出现了许多义士。
D.汉高祖刘邦先用儒家思想治国,后又转用礼制,以礼治国一直延续到清朝。
3.根据文意,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尧、舜、禹时代实行禅让制,重视道德教化,人人为公,被孔子称为大同社会。
B.夏、商、周三代是“小康之治”,各自延续数百年,君王都很贤能,百姓崇尚仁爱。
C.不注重道德教化,单纯以严苛的法令制度治国,是秦国迅速走向灭亡的主要原因。
D.学习《群书治要》,是为了了解古代圣贤治国的策略,弘扬传统文化,提高道德修养。
乡愁的文化表达
从文化哲学的角度来看,乡愁是一种现代性话语,它是一种我们每个人在今天都普遍体验,但却难以捕捉的情绪。
在全球化时代,人类大的历史节奏是在由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跃升。
现代性的逻辑风靡世界,让我们的生活日益标准化、理性化,文化的个性日益被消弭了。
而人作为一种文化的存在,不堪忍受无根的生活,总要试图以各种方式抗拒着现代性实践的流动性、多变性、快速化以及对物理距离的终结,去憧憬多元的、个性化的生活。
这样,乡愁便与人类的现代化结伴而行,或确切地说——乡愁是人们对现代化生活的一种反拨。
诚然,思乡、怀乡之情古已有之。
翻开中华文化史我们会看到,乡愁是古人抒发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
乡愁作为一种文化记忆,它所表达的或者是忧国忧民的情感,或者是对于漂泊动荡生活的感受。
但乡愁对于步入现代化、工业化文明的人来说,则具有特别的意义,拥有最真切的感受——这是一种对已经逝去的文化岁月、生活方式的追忆、留恋和缅怀。
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而文化在特定的时空中展开,特定的文化形态一旦形成,便渐渐积淀成为一种文化记忆,这种文化记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心理和行为,编织起人的文化成长之路,甚至伴随人的一生挥之不去。
人类生活步入现代化,但是人的文化记忆却不能连根拔起。
人的心灵不能简单地被物所填充,更不能全心沉湎于物的世界而无法自拔。
而乡愁就是我们串联起生命之流、体悟生活真实的最恰当方式。
如果说传统意义的乡愁所指向的多是有限的乡村场景、人物和故事的话,现代意义上的文化乡愁的所指则是一种具有人文意味、历史情怀的文化象征。
从这个意义来说,乡愁产生于距离——这既是一种空间距离也是一种心理距离。
人们常说“距离产生美”,乡愁就是处在现代生活中的人们对于曾经活过的农业乡村生活的一种顾盼。
乡愁所传达的还是一种文化认同、文化归属。
是一种民族文化的“集体的梦”“集体无意识”,它具有一种凝聚人心的作用。
诗人余光中的《乡愁》诗歌所表达的就是台湾同胞期盼结束海峡两岸人为阻隔、回到祖国大家庭的思乡情怀。
当下的中国,乡愁被重新唤起,并引起大家的心理共鸣。
原因何在?
笔者以为这折射了我们时代具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处于急剧社会转型的中国,该如何守护我们的文化传统并找到归属感?
该如何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该如何抚平人们浮躁的心绪进而拉近现代都市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
告别乡村生活,人们纷纷涌入城市,虽然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拉近了,但是心理距离却变远了,然而生存环境的改变并没有割断我们的文化记忆,乡愁常常能够带给人们最温暖的拥抱与安慰。
乡愁不单单是对一个地方的怀旧,真正萦绕心头的还是这个地方所承载的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我们不能简单地把乡愁视为一种向后看的、消极的怀旧。
莫如说,乡愁是现代人对传统的眷顾,是对本民族精神的依恋。
“文化身份”的确认是人的一个社会行为的基本要求,通过乡愁,我们找到了自己的“身份”,也就找到了自我。
在对乡愁的回味中,感受到了本民族的文化体温,感受到了生生不息的生命涌动,并渐渐涵养出我们走向未来的勇气与信心。
4.下列对“乡愁”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愁从文化哲学的角度来看是一种现代性话语,它是一种难以捕捉却又普遍体验的情绪。
B.乡愁古往今来一直存在于我们生活中,作为一种文化记忆,它能表达多种情感和人生感受。
C.乡愁能表达一种文化认同和文化归属,而乡愁的指向多是有限的乡村场景、人物和故事。
D.现代性乡愁是现代人对传统的眷顾,是对本民族精神的依恋,不单单是对一个地方的怀旧。
5.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从乡愁这一现代性话语的概念及内涵写起,侧重阐释了乡愁产生的大的时代悲景。
B.第②③段将传统意义和现代意义的乡愁进行比较,点明现代意义乡愁的情感指向和作用。
C.第④段分析了乡愁在当下中国被重新唤起的原因,认为乡愁能折射时代普遍性社会问题。
D.第⑤段辩证分析了两种意义上的乡愁之间的区别,认可乡愁所具有的各方面的积极意义。
6.根据原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愁是我们串联生命之流、体悟生活真实的最恰当方式,通过乡愁我们找到自我,感受到生生不息的生命涌动,并渐渐涵养出我们走向未来的勇气与信心。
B.乡愁是现代人对传统的眷顾,是对本民族精神的依恋,不能简单地视为向后看的、消极的怀旧,不单是对一个地方的怀旧,还有这个地方承载的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C.人的心灵不能简单地被物填充,更不能全心沉湎于物的世界,乡愁能够抚平人们浮躁的心绪,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拉近现代都市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
D.乡愁产生于距离,是处在现代生活中的人们对于曾经活过的农业乡村生活的一种顾盼,告别乡村生活,人们纷纷涌入城市,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都变近了。
周代,尽管关于食品安全事件的记载不多,但我们还是看到,由于食品安全关系重大,统治者对此非常重视并作出了特别规定。
周代的食品交易是以直接收获采摘的初级农产品为主,所以对农产品的成熟度十分关注。
据《礼记》记载,周代对食品交易的规定有:
“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鬻于市。
”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食品安全管理的记录。
汉唐时期,食品交易活动非常频繁,交易品种十分丰富。
为杜绝有毒有害食品流入市场,国家在法律上作出了相应的规定。
汉朝《二年律令》规定:
“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人者,亟尽孰燔其余。
……当燔弗燔,及吏主者,皆坐脯肉赃,与盗同法。
”即肉类因腐坏等因素可能导致中毒者,应尽快焚毁,否则将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
唐朝《唐律》规定:
“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
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
以故致死者,绞。
即人自食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
”从《唐律》中可以看到,在唐代,知脯肉有毒不速焚而构成的刑事犯罪分为两种情况,处罚各不相同:
一是得知脯肉有毒时,食品的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所剩有毒食品,以绝后患,否则杖九十;
二是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致人中毒,则视情节及后果加以科罚。
宋代,饮食市场空前繁荣。
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追述了北宋都城开封府的城市风貌,并且以大量笔墨写到饮食业的昌盛,书中共提到一百多家店铺以及相关行会。
商品市场的繁荣,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问题,一些商贩“以物市于人,敝恶之物,饰为新奇;
假伪之物,饰为真实。
如绢帛之用胶糊,米麦之增湿润,肉食之灌以水,药材之易以他物”(《袁氏世范》)。
有的不法分子甚至采用鸡塞沙、鹅羊吹气、卖盐杂以灰之类伎俩谋取利润。
为了加强对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现象的监督和管理,宋代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而行会必须对商品质量负责。
“市肆谓之行者,因官府科索而得此名,不以其物小大,但合充用者,皆置为行,虽医卜亦有职。
”(《都城纪胜》)商人们依经营类型组成行会,商铺、手工业和其他服务性行业的相关人员必须加入行会组织,并按行业登记在籍,否则就不能从业经营。
各个行会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质量进行把关,行会的首领作为担保人,负责评定物价和监察不法行为。
除了由行会把关外,宋代法律也继承了《唐律》的规定,对有毒有害食品的销售者予以严惩。
上述朝代对食品流通的安全管理及有关法律举措,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也可以为现今我国食品质量和安全监管模式的合理构建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选择。
7.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代统治者严禁未成熟的果实和谷物进入流通市场,以防止此类初级农产品引起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
B.《二年律令》与《唐律》都规定,凡出现因脯肉有毒而致人生病的情况,食品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剩余的肉食。
C.《二年律令》中的规定注重对主使官员责任的追究,而《唐律》则更加强调对伤害生命的犯罪行为的追究。
D.《唐律》规定,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并故意将脯肉给人吃或出售,而致人生病者,要判处徒刑一年。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随着城市民间工商业的繁荣发展,宋代统治者出于对从业者监管的需要,设立了行会这一政府机构。
B.宋代政府注意到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等各种质量问题,进一步加强了食品安全的监督和管理工作。
C.监督从业者的合法经营,同时方便官府向商户、手工业者等收取费用,这也是宋代行会的重要职责。
D.与《唐律》一脉相承,宋代食品安全方面的相关法律也规定,凡故意出售有毒脯肉而致人死亡者,要予以严惩。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律》将“故与人食并出卖”有毒脯肉造成的后果分为两类,并给予不同的处罚,可见唐代的法律条文已经较为详尽周密。
B.有关食品安全的规定始于周代,经过汉、唐的发展,到宋代形成了法制相对健全、政府与行会共同监管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C.宋代政府引入行会管理方法,既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并按行业对经营者进行登记,又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进行质量把关。
D.对危害食品安全的违法者施以重罚,有助于保障广大民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这是唐宋法律对今人的启示。
二、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大铁棰传
大铁椎,不知何许人也,北平陈子灿省兄河南,与遇宋将军家。
宋,怀庆青华镇人,工技击,七省好事者皆来学。
人以其雄健,呼宋将军云。
宋弟子高信之,亦怀庆人,多力善射,长子灿七岁,少同学,故尝与过宋将军。
时座上有健啖客,貌甚寝,右胁夹大铁椎,重四五十斤,饮食拱揖不暂去。
柄铁折叠环复,如锁上练,引之长丈许。
与人罕言语,语类楚声,扣其乡及姓字,皆不答。
既同寝,夜半,客曰:
“吾去矣。
”言讫不见。
子灿见窗户皆闭,惊问信之。
信之曰:
“客初至,不冠不袜,以蓝手巾裹头,足缠白布,大铁椎外,一物无所持,而腰多白金。
吾与将军俱不敢问也。
”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
一日,辞宋将军曰:
“吾始闻汝名,以为豪,然皆不足用。
吾去矣!
”将军强留之,乃曰:
“吾数击杀响马贼,夺其物,故仇我。
久居,祸且及汝。
今夜半,方期我决斗某所。
”宋将军欣然曰:
“吾骑马挟矢以助战。
”客曰:
“止!
贼能且众,吾欲护汝,则不快吾意。
”宋将军故自负,且欲观客所为,力请客。
客不得已,与偕行。
将至斗处,送将军登空堡上,曰:
“但观之,慎弗声,令贼知也。
时鸡鸣月落,星光照旷野,百步见人。
客驰下,吹觱篥数声。
顷之,贼二十馀骑四面集,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
一贼提刀突奔客。
客大呼挥椎,贼应声落马,马首裂。
众贼环而进,客奋椎左右击,人马仆地,杀三十许人。
宋将军屏息观之,股栗欲堕。
忽闻客大呼曰:
”尘滚滚东向驰去。
后遂不复至。
10.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北平陈子灿省兄河南省:
探望。
B.故尝与过宋将军过:
访问。
C.扣其乡及姓字,皆不答扣:
通“叩”,询问。
D.时座上有健啖客啖:
谈话。
11.各组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不冠不袜,以蓝手巾裹头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B.久居,祸且及汝若属皆且为所虏
C.夺其物,故仇我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D.如锁上练,引之长丈许遽扑之,入石穴中
12.省略句中补出的内容,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北平陈子灿省兄(于)河南于:
介词,到……(某地)
B.故尝与(之)过宋将军之:
代词,他,指代大铁椎。
C.吾始闻汝名,以(之)为豪之:
代词,你,指宋将军。
D.客不得已,与(之)偕行之:
代词,他,指宋将军。
13.下列对《大铁锤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介绍宋将军的“工技击”“雄健”,是为了衬托大铁椎的勇武。
用了以勇衬勇的表现手法。
B.文中描写了大铁椎的外貌和言行,表现了大铁椎身怀绝技,轻捷善战的个性特征。
C.宋将军“屏息观之,股栗欲堕”,说明他虚有将军之名,这也是大铁锤辞去的原因。
D.“时鸡鸣月落,星光照旷野,百步见人。
”渲染了战前的肃杀气氛。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17题。
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
幼有异质,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
“读书何为?
”师曰:
“取科第耳!
”曰:
“如斯而已乎?
”师大奇之。
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
久之,师谓其父母曰:
“儿颖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人者,吾非其师也。
”遂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
如是者凡更三师。
稍长,嗜学如饥渴,然遭世乱,且贫无书。
既逃难徂徕山,始得《易》王辅嗣说。
时兵乱中,衡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言动必揆诸义而后发。
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
或问之,曰:
“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
”人曰:
“世乱,此无主。
“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
转鲁留魏,人见其有德,稍从之。
居三年,闻乱且定,乃还怀。
凡丧祭娶嫁,必征于礼,以倡其乡人,学者浸盛家贫躬耕粟熟则食粟不熟则食糠核菜茹处之泰然讴诵之声闻户外如金石。
财有余,即以分诸族人及诸生之贫者。
人有所遗,一毫弗义,弗受也。
姚枢尝被召入京师,以其雪斋居衡,命守者馆之,衡拒不受。
庭有果熟烂堕地,童子过之,亦不睨视而去,其家人化之如此。
甲寅,世祖出王秦中,思所以化秦人,乃召衡为京兆提学。
秦人新脱于兵,欲学无师,闻衡来,人人莫不喜幸来学。
郡县皆建学校,民大化之。
世祖南征,乃还怀,学者攀留之不得,从送之临潼而归。
中统元年,世祖即皇帝位,召至京师。
未几,衡谢病归。
至元二年,帝以安童为右丞相,欲衡辅之,复召至京师,命议事中书省。
阿合马为中书平章政事,领尚书省六部事,因擅权,势倾朝野,一时大臣多阿之,衡每与之议,必正言不少让。
俄除左丞,衡屡入辞免。
帝久欲开太学,会衡请罢益力,乃从其请。
八年,以为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亲为择蒙古弟子俾教之。
衡闻命,喜曰:
“此吾事也。
国人子大朴未散,视听专一,若置之善类中涵养数年,将必为国用。
”时所选弟子皆幼稚,衡待之如成人,爱之如子,出入进退,其严若君臣。
课诵少暇,即习礼,或习书算。
以疾请还怀。
十八年,衡病革。
已而卒,年七十三。
怀人无贵贱少长,皆哭于门。
四方学士闻讣,皆聚哭。
有数千里来祭哭墓下者。
14.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衡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体:
体验
B.衡独危坐树下自若危:
端正
C.人有所遗遗:
遗留
D.领尚书省六部事,因擅权领:
兼任
1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以倡其乡人学者/浸盛/家贫躬耕/粟熟则食/粟不熟则食糠核菜茹处之/泰然讴诵之声闻户外如金石
B.以倡其乡人/学者浸盛/家贫躬耕粟/不熟则食粟不熟则食糠核菜茹/处之泰然/讴诵之声闻户外如金石
C.以倡其乡人/学者浸盛/家贫躬耕/粟熟则食/粟不熟则食糠核菜茹/处之泰然/讴诵之声闻户外如金石
D.以倡其乡人学者/浸盛/家贫躬耕/粟熟则食/粟不熟则食糠核菜茹/处之泰然讴诵之声闻户外如金石
16.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A.许衡从小有与众不同的气质,七岁上学时,就表露出对单纯读书做官不以为然的态度,有不凡的颖悟力,年纪稍长,嗜学若渴,即使在避难中也昼夜勤学不辍。
B.许衡具有很强的自律意识,一次酷暑天外出,别人都摘路旁的梨吃,唯有许衡毫无所动;
许衡做事又严格遵从礼法,姚枢上调京师,要把原住宅让他住,他坚辞不受。
C.许衡曾担任京兆提学,其间,各地郡县纷纷建立起了学校,百姓因此大受教育感化。
后来当许衡离职还乡时,学生们依依不舍,一直将他送到临潼才回来。
D.许衡后来被任命为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洒,在对蒙古子弟的教育上,他既严格要求,又爱之如子。
后来当他因病去世,这些学生纷纷哭拜在他的灵前。
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遂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
(2)世祖出王秦中,思所以化秦人,乃召衡为京兆提学。
(5分)
18.名句名篇默写。
(12分)
①《阿房宫赋》中以人们的主观感受写宫内歌舞盛况,既是借歌舞之纷繁衬宫殿之众多,又为下文美女充盈宫殿预作铺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对偶句描写了秦人对从六国剽掠来的珍宝不知珍惜,生活极度奢侈。
③王勃在《滕王阁序》里用“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形象地表现了古代江南水乡在夕阳西下的晚景中,渔舟纷纷归航,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画面。
④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⑤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
三、语言文字运用(每小题3分)
19.填入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突袭的天灾面前,我们从未如此深刻地感受到你、我、他是一体,我们共同承担,我们__________,我们互相安慰,我们不离不弃。
②两岸人民同是炎黄子孙,是__________的同胞兄弟,作为一个大陆艺术家,朱炳仁深感维护国家统一、促进两岸文化交流是自己应有的责任和义务。
③除了科学意义外,探月工程与我们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有些什么关系呢?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关专家说,探月工程实际上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__________。
A.息息相关休戚相关休戚与共
B.休戚与共息息相关休戚相关
C.休戚相关休戚与共息息相关
D.休戚与共休戚相关息息相关
20.填入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一篇好的报道不仅仅是事实清楚、语法正确、标点无误就可以了,记者在写作时要有像科幻小说作家一样的创造性,把文章写得非常漂亮、吸引人、__________。
②参与实验的女性来自英国、美国、中国和德国,研究员要求她们给照片中身着不同颜色上衣、“还算有魅力的”男人打分,结果是身着红色上衣的__________。
③这是一位有着天才潜质的艺术家,一个在纯粹的艺术世界游走的人,有那么一点__________,又有那么一些超尘不拘--琴棋书画,随手拈来。
A.卓尔不群鹤立鸡群与众不同
B.鹤立鸡群与众不同卓尔不群
C.与众不同鹤立鸡群卓尔不群
D.与众不同卓尔不群鹤立鸡群
21.填入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不管是三五句话的简单点评,还是__________数千言的长篇大论,都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网络话题背后的故事,发现话题背后的真相。
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侯云春副主任高度评价了女性企业家的社会角色,认为她们既不是花木兰也不是穆桂英,而是要_________做自己。
③在海南黄花梨价格不断上涨的过程中,其价格要暴跌的传言也_________,尤其是最近的一篇报道称其价格将跌去一半,这引发藏家纷纷抛货。
A.潇潇洒洒洋洋洒洒纷纷扬扬
B.洋洋洒洒潇潇洒洒纷纷扬扬
C.洋洋洒洒纷纷扬扬潇潇洒洒
D.纷纷扬扬潇潇洒洒洋洋洒洒
22.填入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他在选择高考志愿的第一志愿学校时,既想报香港大学,又想报北京大学,真是_________,到后来,他听取了朋友的建议,报考了香港大学,结果被录取了。
这次去北京搞课题材料收集,既可探望父母,又可看望老师,确实是_________。
见到父母后,他谈到到桂林的游览,说自然的神秀是任何语言都无法描绘的,只有_________地看看,才能真正领略到她的魅力。
A.举棋不定一举两得身临其境
B.见异思迁一举两得设身处地
C.举棋不定一箭双雕设身处地
D.见异思迁一箭双雕身临其境
23.填入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巴西世界杯决赛,阿根廷人希望球队复制1986年世界杯夺冠之旅,希望萨维利亚像当年的比拉尔多那样围绕梅西制定战术,但最终被证明这只是_________。
②诗言志,既然格律诗为了表情达意服务的,“情动绳墨外,笔端起波澜”(臧克家语),这时又何必_________呢?
③用错误的交易习惯追求理想的交易结果,无异于_________。
大多数投资者在开始交易时,往往是被机会和利益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