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技术教学标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409108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9.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加工技术教学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机械加工技术教学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机械加工技术教学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机械加工技术教学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机械加工技术教学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机械加工技术教学标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机械加工技术教学标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机械加工技术教学标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机械加工技术教学标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机械加工技术教学标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机械加工技术教学标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机械加工技术教学标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机械加工技术教学标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机械加工技术教学标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机械加工技术教学标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械加工技术教学标准.docx

《机械加工技术教学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加工技术教学标准.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机械加工技术教学标准.docx

机械加工技术教学标准

机械加工技术教学标准

一、说明

1.本课程的性质

《机械加工技术》是一门培养学生全面掌握机电设备车、铣、磨达到中级所需要的工艺理论知识的专业课。

2.本课程的任务和要求

《机械加工技术》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机械类专业车、铣、磨中级工所需要的工艺理论知识。

据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学生实际,重点突出掌握车工工艺方面的知识,在学完本课程后应达到如下要求:

(1)了解常用各种机床的性能、结构、传动原理,掌握常用机床的调整和维护保养方法。

(2)能较好地解决实际操作中的计算问题。

(3)能合理的选用常用的刀具。

(4)掌握车工常用量具的用途、使用和维护保养方法。

(5)会较合理地选择工件的定位基准,了解常用车床夹具的结构原理和安方法。

(6)会较合理地选择切削用量。

(7)会制订中级零件的车削步骤,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先进工艺。

(8)会分析废品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方法。

(9)懂得车工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文明生产等知识。

(10)能查阅有关的技术手册。

(11)了解本专业的新工艺、新技术及提高质量和劳动生产率的方法。

(12)了解铣床和磨床的基本结构及用途。

3.应注意的问题

《机械加工技术》是一门密切结合生产实际的课程,在执行大纲过程中,应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学生的基础水平灵活多变,一般应注意如下问题:

(1)要根据大纲的教学要求和内容来组织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重点,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启发式教育,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加强直观教学,充分运用实物、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根据教学需要,组织现场教学和参观工厂、车间。

(3)熟悉本校实习工厂实习工件的生产工艺特点,经常与实习教师联系,以取得密切的配合。

(4)经常深入实习工厂,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和运用理论知识能力,并将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整理和归纳,以充实教学内容。

授课计划、课时、作业分配表

周次

授课内容

课时

作业(习题)

备注

1

新生注册

1周

2

军训

1周

3

绪论

1

第一章车削的基本知识

12

§1—1车削和切削用量的基本概念

2

2、3

4

§1—2车刀

8

4、5、7

5

§1—3切削液

1

6

§1—4长度单位

1

第二章车轴类工件

13

§2—1车轴类工件用的车刀

4

1、2、3

7

§2—2轴类工件的装夹

2

7

8

§2—3轴类工件的测量

4

§2—4简单工件的车削工艺分析

2

§2—5轴类工件的质量分析

1

第三章车简单的套类工件

12

9

§3—1钻孔

2

2、4

§3—3车孔

2

5、6

10

中段考试

机动课时4节

11

§3—4车平面槽和内槽

2

§3—6孔加工时的切削用量

2

12

§3—7保证套类工件的质量分析

2

§3—8套类工件的测量

2

13

§3—9简单套类工件的车削工艺分析

1

§3—10套类工件的质量分析

1

续表:

周次

援课内容

课时

作业

第四章车圆锥

5

§4—1圆锥的术语、定义和计算

2

3、4

14

§4—2工具圆锥

1

§4—3车圆锥的方法

1

6

§4—4圆锥的校验

1

§4—5车圆锥的质量分析

1

14

第五章车成形面

2

§5—1双手控制法车成形面

0.5

§5—2用成形刀车成形面

0.5

§5—3靠模法车成形面

0.5

§5—4成形面的检验双手控制法)

0.5

15

第六章车螺纹

5

§6—1螺纹的尺寸计算

1

§6—2螺纹车刀及安装

0.5

§6—3车螺纹交换齿轮的计算和调整

1

§6—4螺纹车削法

1

§6—5乱牙及预防

1

§6—6螺纹的测量

0.5

第七章切削原理和刀具

10

15

§7—1切削要素

1

1

§7—2车刀工作图

2

16

§7—3金属切削过程

2

8

§7—4刀具主要几何参数的选择

2

12、13

17

§7—5切削用量的选择

1

18

§7—6减小工件表面粗糙度的方法

1

§7—7硬质合金可转位车刀

1

19

机械实习

1周

20

期终考试

机动课时5节

总课时

60

说明:

1、本教学计划应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执行。

2、本教学计划是按照我校的一般惯例下制订的,此计划只作参考。

3、“国庆”、“元旦”放假所误的课时在机动课时里自行安排。

4、实习的具体时间以实习计划为准。

二、教学内容

绪论

(1)

教学要求:

1.了解车削加工在机器制造业中的作用。

2.了解学习工艺学的重要意义

教学目的:

1.车削加工在机器制造业中的作用。

2.学习机械加工技术的意义

3.机械加工技术的学习方法和内容

建议难点:

1.强调车削加工在机器制造业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热爱本专业。

2.条件许可,可组织学生到工厂参观学习。

第一章车削的基本知识(12)

教学目的:

1.初步掌握车刀几何角度的各种名称和主要作用。

2.掌握切削用量的基本概念。

3.掌握长度单位及米制与英制单位的换算。

教学重点;

1.车刀的角度。

2.切削用量。

教学难点;

1.三个辅助平面。

2.车刀的角度。

教学方法:

1.车刀的角度和三个辅助平面可用实物、教具和挂图讲解。

2.在讲授第二、三、四、五、六、七章的课程,在介绍各种车刀时可复习、进一步巩固本章学习到的知识。

教学内容:

§1—1车削和切削用量的基本概念

(2)

§1—2车刀(8)

§1—3切削液

(1)

§1—4长度单位

(1)

第二章车轴类工件(13)

教学目的:

1.掌握车轴类工件的车刀及角度的选择。

2.掌握车轴类工件的装夹方法。

3.掌握车轴类工件的测量方法。

4.了解简单的轴类工件的车削工艺分析。

5.会分析轴类工件废品产生的原因,并了解预防方法。

教学重点:

1.车外圆、平面和阶台的车刀和角度选择。

2.切断刀的几何形状。

3.游标卡尺和千分尺的刻度原理和读数方法。

教学方法:

1.游标卡尺用放大模型讲解,用实物进行练习和捡查。

2.千分尺的结构用放大模型拆开、分解、用实物给学生分组进行检测练习。

教学内容:

§2—1车轴类工件用的车刀(4)

§2—2轴类工件的装夹

(2)

§2—3轴类工件的测量(4)

§2—4简单工件的车削工艺分析

(2)

§2—5轴类工件的质量分析(了解性介绍)

(1)

第三章车简单的套类工件(12)

教学目的:

1.掌握孔加工刀具的几何形状及选用。

2.会正确地选择工件的装夹方法。

3.了解百分表的结构原理、并掌握其使用方法。

4.会分析废品产生的原因和预防方法。

教学难点:

1.麻花钻的几何形状。

2.百分表的使用。

教学方法:

1.麻花钻的几何形状,建议用放大模型讲解。

2.百分表的使用,可用分组测量练习的方法进行。

教学内容:

§3—1钻孔

(2)

§3—2扩孔与锪孔(视实际情况可在实习前介绍)

§3—3车孔

(2)

§3—4车平面槽和内槽(视实际情况可在实习前介绍)

§3—5铰孔(在«钳工工艺学»中作详细介绍)

§3—6孔加工时的切削用量

(2)

§3—7保证套类工件的质量分析

(2)

§3—8套类工件的测量

(2)

§3—9简单套类工件的车削工艺分析

(1)

§3—10套类工件的质量分析

(1)

第四章车圆锥(5)

教学目的:

1.掌握车圆锥的计算方法。

2.会正确选择车圆锥的方法。

3.了解常用的工具圆锥标准。

4.了解万能角度尺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

5.会分析废品产生的原因,并了解预防方法。

教学重点:

1.圆锥的各部分尺寸计算。

2.转动小拖板法车圆锥。

教学难点:

1.转动小拖板法车圆锥时的角度和方向。

2.万能角度尺的使用。

教学方法:

1.转动小拖板法车圆锥,建议采用现场教学法或用挂图和模型配合讲解。

2.万能角度尺的使用,建议采用实物或模型讲解,实物分组测量练习。

教学内容:

§4—1圆锥的术语、定义和计算

(1)

§4—2工具圆锥

(1)

§4—3车圆锥的方法(重点介绍转动小拖板法车圆锥)

(1)

§4—4圆锥的校验

(1)

§4—5车圆锥的质量分析

(1)

第五章车成形面和研磨

(2)

教学目的:

1.了解车成形面的方法。

2.掌握双手控制法车成形面的技巧。

3.会分析废品产生的原因,并了解预防方法。

教学重点:

1.双手控制法车成形面。

2.会分析废品产生的原因,并了解预防方法。

教学难点:

1.双手控制车成形面双手的协调配合。

教学方法:

建议采用现场教学法或用挂图和模型配合讲解。

教学内容:

§5—1双手控制法车成形面(0.5)

§5—2用成形刀车成形面(0.5)

§5—3靠模法车成形面(0.5)

§5—4成形面的检验双手控制法(0.5)

第六章车螺纹(5)

教学目的:

1.掌握各种螺纹及蜗杆的代号、规格。

2.掌握螺纹、蜗杆各部分尺寸的计算方法。

3.会合理选择螺纹、蜗杆车刀的几何角度和装刀方法。

4.掌握各种螺纹的车削方法。

5.掌握车螺纹、攻螺纹前的孔径计算方法。

6.了解车多线螺纹时的分线方法。

7.了解车螺纹时产生乱扣的原因及放止方法。

教学重点:

(1)普通螺纹、梯形螺纹主要尺寸的计算方法。

(2)三角形、梯形螺纹车刀的几何形状。

(3)切削内螺纹前孔径的确定。

(4)加讲三针测量螺纹中径。

教学难点:

乱牙产生的原因。

建议讲清丝杠转数与工件转数的关系。

教学方法:

建议采用现场教学法或用挂图和模型配合讲解。

教学内容:

§6—1螺纹的尺寸计算

§6—2螺纹车刀及安装

§6—3车螺纹交换齿轮的计算和调整

§6—4螺纹车削法

§6—5乱牙及预防

§6—6螺纹的测量

第七章切削原理和刀具(10)

教学目的:

1.掌握车刀角度的作用和选择。

2.了解切削过程的金属变形、积屑瘤、切削力和切削热等物理现象。

3.了解刀具的磨损以及提高刀具寿命的方法。

4.掌握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

5.掌握断屑的基本规律。

6.了解减小工件表面粗糙度的方法。

7.掌握麻花钻的刃磨方法。

教学重点:

1.车刀合理几何参数的选择。

2.切削用量的选择。

3.断屑的基本规律。

4.减小工件表面粗糙度的方法。

5.麻花钻的刃磨方法。

教学难点:

1.金属切削过程的物理现象。

2.断屑。

教学方法:

1.金属切削过程的物理现象,可运用模型、挂图,如有条件可进行实验。

2.断屑,可运用模型、挂图或现场教学。

教学内容:

§7—1切削要素

(1)

§7—2车刀工作图

(2)

§7—3金属切削过程

(2)

§7—4刀具主要几何参数的选择

(2)

§7—5切削用量的选择

(1)

§7—6减小工件表面粗糙度的方法

(1)

§7—7硬质合金可转位车刀

(1)

§7—8麻花钻的刃磨(在<钳工工艺学>中介绍=

第八章车床夹具(难度较大,可考虑删除)

第九章复杂工件的装夹和车削(难度较大,可考虑删除)

第十章车床(视实际情况可在实习前介绍)

第十一章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自修)

第十二章典型零件的车削工艺分析(难度较大,可考虑删除)

第十三章数控车床的基本知识(放在«数控技术»课程中绍)

说明:

1.括号内的数字是章节所分配的课时。

2.总课时为60课时。

3.本教学大纲是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制订的,执行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配。

4.本教学大纲重点介绍车床的知识,对于磨床,铣床部分在车间实习时,有经得性地对照机床了解其结构原理就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