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诊断性评价初 二 历 史 试 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410556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38.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诊断性评价初 二 历 史 试 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诊断性评价初 二 历 史 试 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诊断性评价初 二 历 史 试 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诊断性评价初 二 历 史 试 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诊断性评价初 二 历 史 试 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诊断性评价初 二 历 史 试 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诊断性评价初 二 历 史 试 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诊断性评价初 二 历 史 试 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诊断性评价初 二 历 史 试 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诊断性评价初 二 历 史 试 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诊断性评价初 二 历 史 试 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诊断性评价初 二 历 史 试 题.docx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诊断性评价初 二 历 史 试 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诊断性评价初 二 历 史 试 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诊断性评价初 二 历 史 试 题.docx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诊断性评价初二历史试题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诊断性评价

初二历史试题

题号

1-25

26

27

28

29

30

总分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一、精挑细选(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在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答案填入下表。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1.厦门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最早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拥有“联合国人居奖”、“国际花园城市”等许多特殊荣誉。

在近代史上,该地最早被开放为通商口岸是根据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2.《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头兽咏叹》一诗中写道:

“十二生肖飞,强盗理不亏,猴牛虎猪卖,强盗作鬼肥!

”诗中的“强盗”指

A.英美联军B.八国联军C.英法联军D.美日联军

3.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近期日本极右势力为达到攫取钓鱼岛的目的,演出了一场捐资购买中国钓鱼岛的闹剧。

中国人民绝不允许1894年的历史事件重演。

1894年发生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在中国近代史上,某不平等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极大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

该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瑷珲条约》

5.中国近代史上清政府签订的赔款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辛丑条约》D.《马关条约》

6.中国的近代化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艰难起步。

标志中国近代化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7.为应对日益严峻的海上挑战,我国加紧海军现代化建设。

我国的近代海军最早建立于

A.鸦片战争时期B.洋务运动前期C.洋务运动后期D.甲午战争时期

8.历史课上,张老师展示了右边这幅带有孙传芳、吴佩孚等

字样的历史地图,该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B.井冈山会师

C.九一八事变D.七七事变

9.“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中国,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这一政治路线是在哪一次会议上制定的

A.中共一大B.遵义会议C.中共七大D.十一届三中全会

10.近代历史上,一个个不平等条约记录了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程。

其中下列内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协定关税②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③允许外国在中国开设工厂

A.①③②B.③②①C.①②③D.②③①

11.“这一年,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

由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日本、俄国等国家组成的八国联军,侵入了古老中国的首都——北京”。

这一年是

A.1840年B.1856年C.1900年D.1931年

12.右图是1998年国家邮政局发行的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

纪念邮票。

北京大学的前身是

A.商务印书馆B.福州船政学堂

C.江南制造总局机器学堂D.京师大学堂

13.一枚小小的邮票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图1~图4纪念邮票反映的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是

A.图1B.图2C.图3D.图4

14.艺术家们常常将革命年代那些经典的场面形象地再现出来,

以启迪、激励后人。

仔细观察右图,其所示情景反映的是

A.南昌起义B.陕北红军会师

C.西安事变D.百团大战

15.“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能言”其

中“十四年”开始的标志是

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

16.电视机《中国兄弟连》讲述道:

国民党军队一个连去营救被日军围困的情报人员,与新四军的一支游击队在途中恰好相遇……两支“友军”在抗击日军的过程中联合杀敌

成为生死兄弟。

这种情况应该出现在下列哪一历史事件后

A.柳条湖事件B.九一八事变C.八一三事变D.七七事变

17.四位同学对“抗日战争”进行探究性学习,得出以下四点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A.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B.台儿庄大捷是抗战以来正面战争的最大的胜利

C.美国向日本投放两颗原子弹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D.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18.“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B.中共七大C.遵义会议D.中共八大

19.2005年4月29日,胡锦涛总书记会见国民党主席连战,这是相隔60年后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首次会见。

此前60年的会见是在

A.创建黄埔军校时B.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时C.重庆谈判时D.制定《共同纲领》时

20.标志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事件是

A.重庆谈判B.进攻中原解放区C.挺进大别山D.渡江战役

21.三大战役的胜利,使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成为定局。

其中,最先发动的是

A.淮海战役B.渡江战役C.平津战役D.辽沈战役

22.小赵同学用XX搜索下列关键词“状元、实业救国、大生纱厂”。

他要搜索的人物应是

A.林则徐B.张謇C.张之洞D.詹天佑

23.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1926年,中国的“红三角”牌纯碱,闯入万国博览会,获得金质奖章。

为举步维艰的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带来希望,也打破了西方长期对这一行业的垄断。

这位为国争光,创造这种制碱先进工艺的科学家是

A.詹天佑B.侯德榜C.张謇D.严复

24.魏源是鸦片战争时期的进步思想家,在他编订的一本书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这本书的名称是

A.《四洲志》B.《海国图志》C.《天演论》D.《农政全书》

25.民国初年,北京大学教授辜鸿铭,出生在印尼,在英国读书,在北洋政府做部长,娶了日本女子为妻,是个“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官在北洋、妻是东洋”的奇人。

他的人生经历反映了

A.新式学堂注重培养人才B.中外通婚成为社会的时尚

C.近代中国社会逐渐开放D.清政府重用留学归国人员

得分

评卷人

 

 

二、问题与探究(本大题共5小题,26小题8分,27小题6分,28小题9分,29小题12分,30小题13分,计50分。

26.(8分)阅读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图一图二图三

(1)图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这一历史事件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怎样的意义?

(3分)

 

(2)红军为什么进行长征?

请你为图二这幅油画命名。

(2分)

 

(3)图三中战役指挥者是,写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抗击日军侵略的两次著名战役。

(3分)

 

得分

评卷人

 

 

27.(15分)阅读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英、法等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材料二:

经历了从“师夷长技”到变法维新的探索,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旧制度。

于是,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共和国。

接着,高举民主、科学大旗,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

(1)材料一中“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指的是哪四次侵华战争?

(4分)

 

(2)材料二中,“师夷长技”指的是什么事件?

(2分)“变法维新”指的是什么事件?

(2分)

 

(3)材料二中,“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共和国”指的是什么事件?

(2分)该事件的领导者是谁?

(2分)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我们能从中国近代抗争和探索的历史中吸取什么教训?

(3分)

 

得分

评卷人

 

 

28.(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十八大报告指出,九十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材料二: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

在整整两年的时间里面,红军辗转十四省,突破几十万敌军的包围封锁,唱响战略转移的凯歌,是人类近代战争史上党领导人民军队谱写的英雄史诗。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材料一中“九十多年来”是从哪一年算起?

(2分)

 

(2)请写出九十多年前我们党召开的那次重要会议的名称并写出一位代表的名字?

(4分)

 

(3)材料二中的“长征”途中哪次会议成为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分)

 

(4)在长征途中,红军打乱敌人追剿计划的行动是什么?

(2分)

 

(5)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是什么?

(5分)

 

得分

评卷人

 

 

29.(12分)南京是一座饱经沧桑的城市,是近代中国的缩影。

近代以来,它受到了外来列强战火的多次侵扰。

历史事实证明:

南京不仅是悲情之城,更是英雄之城。

可以说,“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屈辱南京

(1)南京“受到了外来列强战火的多次侵扰”,请举一例说明。

(2分)

 

英雄中国

(2)面对列强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

请写出近代中国反抗外国侵略的英雄人物及其事迹。

(至少写出三位英雄人物及其事迹)(6分)

 

迎接新生

(3)用史实说明为什么“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

(4分)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诊断性评价

初二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A

C

C

C

C

A

C

A

C

A

C

D

B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A

A

D

C

B

C

C

D

B

B

B

C

二、问题与探究(本大题共5小题,26小题10分,27小题6分,28小题9分,29小题12分,30小题13分,计50分。

26.(8分)

(1)五四运动;(1分)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分)

(2)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1分)飞夺泸定桥(1分)(3)彭德怀;(1分)台儿庄战役、平型关大捷(或写出百团大战也可以)。

(2分)

27.(15分)

(1)鸦片战争(1分)、第二次鸦片战争(1分)甲午中日战争(1分)八国

联军侵华战争(1分)

(2)洋务运动(2分)、戊戌变法(百日维新)(2分)

(3)辛亥革命(2分)、孙中山(2分)

(4)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不能使中国富强起来;资产阶级改良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资本主义制度在中国行不通;要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等等。

(答出其中一点或符合题意即可)(3分)

28.(15分)

(1)1921年。

(2分)

(2)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共一大);(2分)毛泽东(或答其余代表也可)(2分)。

(3)遵义会议。

(2分)

(4)四渡赤水。

(2分)

(5)遵义会议重新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2分)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2分)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分)

29.(12分)

(1)鸦片战争,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在全面侵华战争中,日军攻占南京,制造了南京大屠杀。

(2分)

(2)林则徐虎门销烟;左宗棠收夏新疆;邓世昌在黄海大战壮烈殉国;张自忠抗战中为国捐躯;卢沟桥事变后,佟麟闻血洒疆场;卢沟桥事变后,赵登禹血洒疆场等。

(6分)

(3)原因: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了。

(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