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外交部发言人吴建民励志演讲稿与原生态农业旅游农庄建设规划可行性报告汇编.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410802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原外交部发言人吴建民励志演讲稿与原生态农业旅游农庄建设规划可行性报告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原外交部发言人吴建民励志演讲稿与原生态农业旅游农庄建设规划可行性报告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原外交部发言人吴建民励志演讲稿与原生态农业旅游农庄建设规划可行性报告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原外交部发言人吴建民励志演讲稿与原生态农业旅游农庄建设规划可行性报告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原外交部发言人吴建民励志演讲稿与原生态农业旅游农庄建设规划可行性报告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原外交部发言人吴建民励志演讲稿与原生态农业旅游农庄建设规划可行性报告汇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原外交部发言人吴建民励志演讲稿与原生态农业旅游农庄建设规划可行性报告汇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原外交部发言人吴建民励志演讲稿与原生态农业旅游农庄建设规划可行性报告汇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原外交部发言人吴建民励志演讲稿与原生态农业旅游农庄建设规划可行性报告汇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原外交部发言人吴建民励志演讲稿与原生态农业旅游农庄建设规划可行性报告汇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原外交部发言人吴建民励志演讲稿与原生态农业旅游农庄建设规划可行性报告汇编.docx

《原外交部发言人吴建民励志演讲稿与原生态农业旅游农庄建设规划可行性报告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外交部发言人吴建民励志演讲稿与原生态农业旅游农庄建设规划可行性报告汇编.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原外交部发言人吴建民励志演讲稿与原生态农业旅游农庄建设规划可行性报告汇编.docx

原外交部发言人吴建民励志演讲稿与原生态农业旅游农庄建设规划可行性报告汇编

原外交部发言人吴建民励志演讲稿与原生态农业旅游农庄建设规划可行性报告汇编

 

原外交部发言人吴建民励志演讲稿

原外交部发言人吴建民励志演讲稿:

世界的变化与中国

各位同学:

大家好!

非常高兴来到这里跟青年人讲一讲世界的变化,当今世界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这个变化影响一切,那就是时代变了。

时代变化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时代变化是具体的。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主题,上个世纪很长的时间里面时代的主题是什么?

战争,还有革命。

上个世纪很长的时间里面时代的主题是战争与革命,现在的主题是什么?

和平发展,对,回答对了。

你们想一想看,时代的主题从战争与革命进入了以和平发展为主题的时代,这是最大的变化。

那么是哪些因素推动时代主题发生变化的,五大因素。

第一,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

两次世界大战死多少人?

加起来一亿多人啦。

那个时候,世界人口二十亿上下,死一亿人死得很多了。

战争教育了人类,所以在二战结束之后成立联合国,这个就是人类的良知啊,打得太惨烈啦,不能打下去了。

第二个因素,推动时代主题发生变化的是核武器的出现。

说当今世界上大家制造出来的核武器当量足以摧毁这个地球若干次,你说这个地球摧毁一次跟摧毁十次有什么差别,摧毁一次还不够吗?

二战结束之后,有几次人类曾经走到核战争的边缘,都退回去了。

为什么?

哪个疯子要下这个决定,将来一定会被送上人类的审判台!

这是第二个因素。

第三个因素就是全球化,这个我们都懂,全球化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谁也离不开谁。

XX年,美国爆发了一场来势凶猛的金融危机,大家想一想,如果这场危机提前四十年,1968年爆发,中国人会很开心啊,中国人会欣喜若狂啊,中国人会说,“敌人一天天烂下去,我们一天天好起来”,中国人会很开心。

但是XX年这场危机爆发之后,xx说什么,“携手合作,同舟共济”,我们在一条船上。

这场危机没有演变为1929年那场危机的大萧条,这是全人类共同努力的结果。

第四个因素,西方世界进行了深度的改良。

两重含义,第一重含义,二次世界大战之前,这个世界被西方几个大国瓜分了,各自都建立了自己的殖民体系。

今天还有吗?

西方国家看到民主解放运动的潮流如此汹涌澎湃,看到有些国家通过武装斗争取得了独立,在这个压力下,他们就得必须放弃,所以这些殖民体系荡然无存了。

第二个方面的调整,就内部,我在法国当大使,我说你们法国拿出多少钱来进行第二次分配啊,他给了我一个数字,它占法国gdp总量的百分之四十六。

意味着什么,它有一个庞大的丰厚的社会保障体系,在这样的体制下人能生存下去。

什么时候发生革命,活不下去革命呀,这个时代过去了。

我1996年到日内瓦去工作,跟美国人吵架,那时美国人每年都要搞反华提案,我的办法是把这个反华提案争取必要的票数给它打掉。

我说你说我们不讲人权,我说我问你,你知道中国人为什么起来革命呀,为了人权呀。

1949年之前中国人口五亿四亿没饭吃,没饭吃才革命呀,有饭吃会革命吗,我说我们现在都十多亿人了,大家都有饭吃了,你说人权改没改善,他没有话说,所以你看它进行了深度的改良。

第五个因素,全球化使南北鸿沟在加深。

按照联合国统计,人均每天不到一美元的大概有十多亿人,每天不到两美元的二十多亿人啦,全世界有那么多穷人,当然这个发展的问题突出了。

这五大因素推动时代的主题从战争与革命的时代,进入了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这个是最大的变化。

这个变化对中国有什么影响,太大了。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领导人毛主席挥之不去的忧虑是准备打仗,1978年三中全会决定把中心工作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中国的大发展是什么时候,大概就是你们成长起来这一段时间,中国大发展最快的是邓小平1992年南巡讲话之后。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的时候苏联垮掉了,东欧已经发生了巨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思想还停留在战争与革命时代,那会认为什么?

认为这是西方大举进攻的时候,在它大举进攻的时候我们该干什么事情,关上大门,固守阵地呀。

但是邓小平说什么,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快一点。

中国的大门不仅没有关上,开得更大了。

从1978年到1991年这么长的时间里,进入中国的外资多少,不到三百亿呀,现在多少,一万多亿呀。

这样一个巨大的成就证明小平的判断是何等的英明,他的根据是什么,时代变了。

时代一变化影响很多东西,邓小平早在1984年就讲了这个话,说,“解决国际争端我们要根据新情况,新问题,新办法”。

邓小平一连讲三个新,绝对不是为了赶时髦,三个新,每个新都有具体的含义。

第一个新,新情况,什么新情况?

时代变了。

新问题,什么新问题?

1984年距离1997年,1999年临近了,香港澳门回归的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

新办法是什么新办法?

一国两制。

单纯要它回来很容易呀,英国驻香港那几个大兵,真要打,不够解放军打。

葡萄牙在澳门连兵都没有,就几个警察,那更不行。

这单纯要它回来,采取一套措施就回来,把香港澳门需要的淡水给它断了就得回来。

可是邓小平讲了几句话,我们外交部(的)人听了之后觉得讲得非常深刻。

邓小平说,”我要回归的香港澳门是保持繁荣稳定的香港澳门,而不是贫困动荡的香港澳门。

”这话讲得多好啊,回来是回来了,外国资本全撤走了,老百姓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天天上街游行,你中央政府有多少钱往里贴,无底洞!

那不是邓小平设想的。

同一篇讲话,邓小平讲到钓鱼岛,南海诸岛的问题,说解决国际争端能不能不用战争的办法去解决。

大家想一想,邓小平是打了一辈子仗的人哦,他不懂得战争的价值?

战争能发挥作用?

他比谁都懂,但是为什么(说这个话),我觉得讲到这一点,你不能不佩服邓小平的睿智和远见。

大家看一看,到了21世纪之后,国际关系当中出现一个新的情况,战争在人类历史上曾经是威力无比的,国与国之间出现矛盾怎么办?

谈判,谈不拢怎么办?

打!

一打解决一切问题,大家也就认了。

但是你们想一想,21世纪的两场战争,美国发动的,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解决什么问题啊?

我跑去问美国人,我说,你说这两场战争解决什么问题,美国人一脸苦笑,没解决任何问题。

大家再想一想,中国人想象的战争,鸦片战争之后签了好多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

美国打下阿富汗他敢说,阿富汗好多矿产资源都是我的?

没有啊,伊拉克是一个盛产石油的国家,美国人打下来之后,敢说这些油井就是我的?

为什么?

世界变了。

如果美国人敢这样讲,全世界会骂它强盗!

他就站不住。

你想想这个世界跟鸦片战争的世界是不一样了,所以我觉得看到时代变化它带来很多变化。

今天中国的大发展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世界变了。

第二是地利,什么意思,我们在亚洲。

大家知道过去几百年这个全世界的重心在什么地方,在欧美呀,现在这种情况开始发生变化,重心在向亚太地方转移。

为什么会向亚太地方转移,亚洲在起来呀,亚洲国家在崛起的过程当中是相互帮助的,不是相互排斥的。

你看改革开放初期我们派了多少人到国外去学习,人家说不许你来?

没有啊,所以这种状况,地利对中国的发展非常重要,我们对于这个地区我们要感恩。

第三是人和,就是改革开放的政策。

没有改革开放的政策,天时地利都没有用。

就是邓小平所开创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我们三十多年是走得很好的。

所以我讲了这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就是世界,今天的中国人必须要看到世界的变化。

世界在变化,对中国的发展是有利的,如果世界不变,中国不可能发展到今天这样。

第二个,看到我们中国,我们中国采取了比较明智的行动,实行改革开放,赶上了这个浪潮,所以中国起来了。

我要开讲,就讲到这里,好,谢谢大家!

原生态农业旅游农庄建设规划可行性报告

为了巩固退耕还林(草)成果,挖掘本地区的农业资源优势,增强城市服务辐射功能,拉动消费,增加收入,开辟陕北黄土高原农业增收新途径,拓出志丹新农村建设山地新模式,特制定本规划。

一、基本情况

王塌系志丹县保安镇新窑湾村的一个完整小流域,北靠孙岔墩湾,东临张家湾,南接新窑湾,西连志丹县城和马岔村,距县城5公里,与县城小石山、电视塔、炮楼山遥遥相望。

流域总面积2.2平方公里,属白于山系、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梁、峁、沟地形突出。

原是县植保植检站的果园示范基地,后拍卖给该站职工陈生金所有,与植保站共同开发种养业综合治理示范试验研究。

目前,已建成基地800亩,其中水平梯田200亩。

已有人工草地500亩,果园93亩(其中苹果80亩,葡萄、核桃、大桃、李子、大杏13亩)。

拥有乔木林4.8公倾,经济林14.8公倾,综合治理度达到了87.3%,林草覆盖率达到61.1%。

拥有土窑洞6孔,土木结构房11间,骡、驴各一头(匹),猪100头,羊100只,家禽1000只,果库一处,库窖1320平方米。

有农用三轮车2辆,工作人员10名,其中农艺师1名,助理农艺师2名,技术员2名,农工5名。

电力设施齐备,交通便利。

二、规划依据

1、区位优势。

王塌紧靠县城,交通便利、经济基础较好,而且县城有常住人口3万多人,流动人口近2万人,有强大的消费群体做后盾,具有能消售、能带动的优势和消费群体消费层次较高的优势。

2、地理优势。

王塌处于白于山脉南端、志丹县城的中部,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山、峁、沟、坡、梁特点及黄土特性明显,海拔高1500米,四季分明,黄土风情、黄土风貌浓烈厚重,有利于展示志丹特色。

3、开发优势。

近几年通过山川秀美工程建设和农业综合治理试验基地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植被基本得到恢复,基础条件得到改善,土地利用结构趋于合理,产业开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培养了一批农业综合开发科技人才,为进一步开发夯实了发展基础。

特别是该区域地域空间相对开阔,空气清新,环境洁净,乡村景观保存良好,农业生产种类多样,特色明显,形成了资源—市场,功能—空间上的互补态势。

4、产权优势。

2.2平方公里的区域,产权由同一法人所有,有利于形成产业集聚、规模化发展,对吸纳周边分散农民参与的引力较强,有利于整个山势整体开发。

5、政策优势。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家支持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较多,县上以工哺农、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明显加大,且又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同步,为加快开发迎来了难得的战略机遇期。

6、市场优势。

志丹县近年来经济社会取得明显成效,人均财力居全省第一,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270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8000元左右,但旅游业发展缓慢,

休闲娱乐功能滞后,开发的目标人群空间大,主要压力是如何引导消费和引领消费潮流。

三、建设思路

本规划以具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和农产品、农耕文化为前提,以规划、设计、修建为手段,以创设现代化经营管理理念为载体,以输出观光、休闲、采摘、购物、品尝、农事活动体验和传统农耕文化回味为目的,把新农村建设与体现传统农庄风貌结合起来,把农业生产与旅游观光结合起来,讲求“原汁原味”,避免“视角污染”,追求设施与农业系统、生态系统、人文景观系统的和谐统一,围绕农庄活动场所,依托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活动、农村聚落及农村传统的生活习俗资源,向游客提供一种自在、自然、幽静、野趣、新奇的新型游乐空间,尽力体现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消费心态,形成一个集旅游观光、农业高效、优化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功能为一体的原生态农业旅游、休闲、娱乐新型农庄。

四、建设内容

1、种植园区建设。

围绕基本农田,建设50亩以杂豆、小米、糜子、玉米、洋芋、荞麦、黄芥、瓜类为主的小杂粮种植园,种植采取小畦种植、标准化作业,尽力体现田园风光;建设10亩以苦菜、黄花菜等为主的食用野菜种植园;建设5亩食用药材种植园;建设5亩大路菜种植园;建设5亩保护地温室大棚反季节蔬菜种植园,达到陕北粮菜应有尽有。

合理搭配,并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四季生产、四季消售,既体现观赏性,又体现食用性。

2、栽植园建设。

围绕现有93亩果园,进行改造,提升和扩建,增加新特优时令水果种植面积和土梨、土桃、土杏、小杂果的栽植面积,建设10亩大棚果园,尽力达到三季有花、四季有果。

4、养殖园区建设。

围绕500亩人工种草工程,实施舍饲和围栏养殖,把肉食性和观赏性结合起来,建设百只舍饲养羊区、百头标准化养猪区、千只围栏养鸡区、百只兔养殖区、10只狗养殖区、5匹驴、5匹马、5匹骡、5头牛养殖区,并积极引进新特奇品种,养殖驼鸟、马鹿、鸽子、七彩山鸡等。

并建鱼塘一座,投放鱼、鸭、鹅等。

5、生态系统配套。

按照山地农业开发的立体框架,以宜则宜配套生态功能。

沟底打22米高、坝控面积0.98平方公里的坝一座,建造393.6亩栽植园,提升514.5亩草地,建设751.95亩景观林带,改造103.35亩农田,尽力体现田中绿野、山中绿荫、道中绿廊、沟中碧水、庄中花、草、树相映衬。

6、休闲设施配套。

围绕现有村落,把民族性与现代性、观赏性与实用性结合起来,改造6孔土窑洞,新建30—50孔砖石窑洞的休闲宾馆;建3—5户独院民居,一个食府、一个土特产批零门店;建标志性门庭2个,改造提升一条专职旅游公路4公里、开辟旅游登山石阶路1公里;建停车场2个,打通一条观光巡回幽静田间院落小路;建设一处民族文化展示宫、一个演艺广场、一座登高观景标志性阁楼,一处高山流水景观,一处石拱桥式的小桥流水景观;建造20个邮票式点缀小型花园,30个休息亭台、一座游泳池。

7、基础设施配套。

新打机井一眼,辅设水网;建造扩大库容为XX立方米的贮藏库一座,建沼气池10口公厕6个,铺设路灯,建设排洪、排水渠等,力争做到设施齐备、功能齐全,节能高效、循环利用。

通过以上“三园区、四配套”的实施,把王塌建成志丹县城居民的后花园、后粮园、后菜园、后果园、后游园,建成陕北生物、植物品种的展示地、黄土文化的宣传中心、农特产品的集散地、风光展示的写作摄影基地。

五、经营理念

1、观光。

一是风貌观。

观赏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特有的山大沟深、山尖坡陡、梁峁纵横、绵延不断、群山环抱、多路相连、多村点缀的风光,观赏黄土高原春花、夏绿、秋黄、冬褐四季分明的

山色,观看黄土高原农村田园风光、高山流水、特种养殖。

二是物候观。

早观日出、晚观霞,晨看浓雾、夜听风;春看山花烂漫,夏尝风雨彩虹,秋品山村秋色,冬眺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原驰蜡像。

三是古迹文化观。

看尽县城明代城墙、炮楼、红色革命遗址,直接进入民族文化展示宫,了解民情、民意、民风。

2、休闲。

住:

宿冬暖夏凉土石窑洞、农家小院;吃:

坐土炕、吃农家饭;玩:

垂钓、游泳、日光浴,骑乘、狩猎、棋牌、山地健身等;娱:

在演艺广场与演艺人员共同参与陕北大秧歌、民间剧演出,进张干大、李干妈家拜访,与民同乐

3、采摘。

根据不同收获季节,指导、组织游客直接进入田间地头、大棚、园子里用农民特制的筐、篮、篓进行有偿采摘新鲜水果、时令蔬菜、瓜果,让游客即体验收获的喜悦,又观赏田园风光,即增长见识,又感受劳作。

4、购物。

用自行编织的形状各异、规格不同的筐、篮、篓将生产的杂粮、野菜、蔬菜、水果、肉类或经特殊加工的熟制品盛于其中,进行包装,并收集农村针织、编织、剪贴、手工等工艺,让游客根据喜好、能力自行选购。

5、品尝。

在采摘品尝、入住品尝的同时,按照农历12个月每月一节的习俗,推出农村节令大荟萃,让游客真切感受陕北饮食文化。

6、农事活动。

根据农事季节,让游客在农艺人员的指导下,参与有偿农事活动,也可以直接将田、园、圈租赁、承包给游客,由农艺人员代管,让游客参与季节管理及生产种植、收获等农事活动全过程。

并广泛举办粮、菜、蔬、果生产竞赛活动、赛畜活动及农产品交易活动,吸纳周边村、镇、县农户参与,打造农事活动节令盛会。

7、农耕文化。

挖掘文化资源,大力开展农艺展示、大秧歌演示及婚事活动,让游客参与其中,体验陕北文化,做到天天有展示、夜夜有演示、时时有婚事,随到随体验。

六、可行性分析

1、适应了旅游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客观要求,是旅游开发形式转型的新探索,推进了现代旅游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不仅拓宽了旅游资源开发的路径,而且把旅游、农业、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加快了结构调整,提升和丰富了旅游的内涵,减少了旅游开发的投资风险,迎合了大众消费心理。

2、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改变。

旅游业具有极强的关联带动作用,开发农业旅游,向二、三产业交叉渗透深,对第三产业带动作用强。

同时充分开发利用了农村丰裕的空间资源和众多的家事活动、传统文化、风俗等无形资产,所需资金少,不但可缓解农村非农化过程中资金不足的矛盾,而且可增强农民的商品意识,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主动性加快,农产品的变现速度加快。

3、可以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加快脱贫和新农村建设步伐。

积极开发农业旅游,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农村富裕劳动人口的就业问题(旅游业每增加1个就业机会,就能带来相关行业5个就业机会),缓解社会压力,而且扩大了农产品销售市场,实现农业的多项、多次增值,为传统农业向“高效生态农业”与旅游完美结合拓出新路子、找到农民增收的新的增长点,有利于城乡差距缩小。

4、可以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乡交流,提高农村生活质量与品位。

项目开发不但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进程,提升了农村生活质量,而且增强城乡交流,加快观念更新、提升品位、推动进步。

5、可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有利于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开发农业旅游的生产素材是当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环境,因此对加快生态建设、农地保护、规范开发、资源永续利用力度大,有利于促进农业及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6、可以缓解假日高峰旅游压力,促进城乡消费。

不但可以有效地对部分旅游者进行分流,就近带动消费者,同时也提高了游客的游览体验质量,丰富城乡人民的消费及文化生活。

七、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本规划建设设计建设年限为5年,投资约合人民币500—600万元。

项目建成后,年可创纯收入300万元,2年可收回成本。

如在建设期间逐渐投放运营,收回成本年限可缩短。

预期最佳高峰期年收入可达到800—1000万元。

因此本项目市场前景广阔,具有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不失为一条促进分工、统筹城乡、

推动发展的有效增收途径。

八、实施措施

1、项目支持。

该项目的基础是农业开发,因此要加大农、林、水、牧、文化、陕建等项目的支持力度,并将此项目纳入到新农村建设的试点村行列给予财政支持。

2、招商引资。

采取联合、入股、拍卖、转让、加盟的方式加大吸商、引商力度,欢迎独资开发,加快开发进程。

3、政府扶持。

农业旅游的开发,重点要体现完整性,因此镇政府要配合项目实施区,加快周边区和道路的改造、提升建设力度,以体现大旅游、大生态、大服务、一整体功能。

4、创新开发。

建议经营者忠实目标消费人群,采取分期实施、逐步完善、适度规模发展。

采取对服务内容进行细分,量身定制不同的消费价格,以获得更多的消费群体。

并坚持生态优先、方便经济原则,使环境优美、服务体贴到位、提高品味,吸引留住客商及消费者。

5、强化管理。

一是要转变观念,统一思想,正确认识农业旅游。

二是要合理规划,科学、规范开发。

三是要精心设计农业旅游产品,突出特色。

四是要强化开发中的安全卫生工作。

五是要搞好促销。

六是要培养农业旅游管理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