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管理办法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41175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4.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财经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管理办法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江西财经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管理办法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江西财经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管理办法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江西财经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管理办法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江西财经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管理办法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江西财经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管理办法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江西财经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管理办法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江西财经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管理办法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江西财经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管理办法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江西财经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管理办法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江西财经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管理办法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江西财经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管理办法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江西财经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管理办法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财经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管理办法Word格式.docx

《江西财经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管理办法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财经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管理办法Word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西财经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管理办法Word格式.docx

第六条  各学院设立院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工作组”(简称“院工作组”),由院长担任组长。

成员由学院领导、系主任、相关学科骨干教师组成,负责组织实施本学院的项目,协调实验室向参与项目的学生免费提供实验场地和实验仪器设备,核实指导教师工作量等工作。

第三章 指导教师遴选与管理

第七条 学院聘请责任心强、学术水平高、学风正派、治学严谨且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

第八条学生可根据项目需要跨学科选择指导教师,个人项目指导教师为1人,集体项目指导教师原则上不超2人。

第九条指导教师必须认真履行指导职责,审查项目申请表,加强过程指导,开设学术讲座,定期组织学生讨论和交流,审查实验原始数据、科研日志和实验报告。

有责任监督指导学生保质保量按时完成项目,取得预期成果。

第十条 指导教师的指导工作可计算相应课时(列非教学工作量)酬金。

每个国家级创新项目中每位指导教师具体工作量按32课时计。

第四章项目流程管理

第十一条 创新项目实施的具体执行流程是:

项目申报--立项评审--中期检查--结题验收。

对创新项目的管理主要是对执行流程的各环节的管理。

第十二条项目申报

(一)项目发布

每年的4月中下旬,创新办公室在征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基础上,由教务处、学工处(团委)、科研处联合向全校本科生发布创新项目申报的通知。

(二)项目申请人的条件

1、凡我校全日制本科学生均可申请,原则上以一至三年级学生为主。

2、申请人品学兼优、学有余力,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具备初步的科研和动手能力,且对科学研究、科技活动或社会实践有浓厚的兴趣。

3、每个学生只限申报参加一个创新项目,鼓励跨学科申报。

(三)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以实验为主要研究手段,以解决本学科、交叉学科、企业研发、自然界或人类生活中的某一问题为出发点,以知识、技术创新和研究方法创新为主要目的,项目应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学术思想,立论依据较充分,研究内容和目标明确,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可行。

申报项目范围为:

1、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性研究的项目;

2、有关教师科研课题中的子项目;

3、小发明、小创作、小设计等项目;

4、实验室或实习基地中的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项目;

5、其它有研究与实践价值的项目。

(四)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个人或团队自主确定选题,自由提出项目申请。

创新项目申报工作也可结合学生科研课题一同申报。

倡导教师和学生进行科研合作,鼓励项目组成员学科交叉和年级交叉。

同等条件下,学科交叉的项目优先予以立项。

(五)申请人在教师的指导下,必须严格认真填写《江西财经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申请表》。

创新项目运行时间一般为1~3年,项目团队人数不超过5人。

第十三条立项评审

(一)院工作组组织教师对学生提交的申请书进行预审,对创新项目内容的真实性、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及经费预算等提出针对性的意见。

(二)专家委员会对学院报送的申请项目进行复审,举行答辩会,决定是否立项,并遴选优秀项目作为国家级创新项目。

(三)创新办公室将专家委员会审定的国家级创新项目报教育部备案。

(四)创新项目一旦立项,不得随意变更或终止,如确实由一些不可克服的原因而需变更或终止研究的,项目负责人应提交项目变更或终止报告,经批准后方予执行。

第十四条中期检查

(一)创新项目确定后,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所在学院、创新办公室三方按照资助金额共同签署《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合同书》,合同书一式三份,三方签字或盖章后生效;

创新办公室按合同书下达第一期经费(项目经费的50%);

项目负责人应举行开题报告,在导师的指导下,制定详细的年度实施计划,组织开展研究工作。

(二)创新项目启动6个月后,项目负责人须向创新办公室提交中期进展报告表;

对期限在2年以上(含2年)的创新项目,项目负责人于每年6月或12月须向创新办公室提交年度报告书,汇报项目开展情况。

(三)创新办公室对创新项目进展实施跟踪管理,组织开展中期检查、查阅学生实验原始数据、实验报告和文献综述,并根据学生实际研究情况决定是否进一步资助。

对不按时递交中期进展报告表或年度报告书、无明显进展或中期检查不合格的项目,由项目所在学院督促改进,仍不能达到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要求的,予以终止实施;

对弄虚作假,违背学术道德的研究项目,立即予以终止,并向全校通报。

对中期检查通过的项目,创新办公室再拨余下的50%经费。

(四)创新项目中期检查时间为每年的6月或12月。

中期检查后,创新办公室须汇总进展情况,向教育部报告。

第十五条 结题验收

(一)创新项目研究工作必须在申请人毕业前完成。

项目完成后由负责人填写《项目结题表》,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提交项目研究报告和研究成果等材料,提出结题验收申请。

项目研究成果必须包括:

项目结题表、研究工作总结、公开发表的研究论文、调研报告、实验操作方案、研究成果目录以及项目代表性作品(如论著、软件、制作的模型等)。

(二)创新办公室组织专家审议申请人提交的研究报告和研究成果等材料,报请专家委员会适时举行结题答辩。

答辩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类。

(三)对不认真开展研究工作,进展缓慢、不能按时结题,在规定期限未提出延期申请的项目负责人,学校将在一定范围内予以通报。

(四)创新项目结题验收时间为每年的6月或12月。

项目结题后,创新办公室须向教育部报送相关研究材料、总结或年度报告。

第五章项目经费管理

第十六条学校设立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专项经费,为创新项目实施提供经费支持,包括创新项目研究经费(简称“项目研究经费”)和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运行管理经费(简称“运行管理经费”)。

第十七条项目研究经费由创新办公室负责管理,实行专款专用。

由学生在预算框架下自主使用,指导教师或有关部门不得占用。

项目研究经费由以下两部分组成:

(一)资助经费

教育部、财政部按每个学生创新项目1万元的标准资助。

(二)配套经费

对列入国家级的创新项目,学校按照教育部文件要求给予一定的配套经费。

第十八条项目研究经费,按学校科研课题经费的管理措施,由创新办公室发放经费管理卡并按项目进度划拨经费。

学生报帐时须按要求填写《项目经费使用明细记录》,由项目负责人、指导教师签字,院工作组、创新办公室审核后到学校财务处报帐。

第十九条项目研究经费的使用范围包括:

完成项目所需要的资料费、加工测试费、论文打印费、版面费、申请专利费等;

开展实验所需的原材料(包括耗材、药品、化学试剂等)、低值品等购置费;

经指导教师和学院审核,确需外出调研的差旅费(包括往返车票、住宿费)等,具体内容另行规定。

第二十条运行管理经费,列入学校“质量工程”专项经费支出,据实结算。

其主要使用范围是:

创新项目的宣传费,材料制作费,项目评审、答辩、中期检查、结项验收等专家费,组织项目指导教师及管理人员参加每年教育部举办“大学生科技大会”的差旅及会务费,组织师生参加学习、培训、交流、会议等费用,以及专家讲座费等。

第二十一条  对被终止、撤消的项目,其剩余经费同时冻结;

已支出的项目经费,由项目组成员承担。

第六章 表彰与奖惩

第二十二条参加创新项目研究的学生,可申请免修相应的实验实践课程或实验实践课程中的部分实验项目。

经学院教学副院长审核同意后,学院将学生的免修课程成绩记入学生成绩档案,并报教务处备案。

第二十三条 项目的阶段性成果,符合学年论文写作规范的,经指导教师评阅、推荐,可等同于学年论文,计算相应学分。

通过结题答辩,并获得良好及以上等级项目的研究报告,符合毕业论文写作规范的,可视同于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计算项目负责人相应学分,但项目组成员需单独撰写论文,分别参加答辩。

第二十四条对参加创新项目,并按期完成项目研究计划且通过专家委员会结题答辩的学生,可认定科研创新学分,其中项目负责人为3分,成员为2分。

第二十五条对通过结题答辩,并获得优秀等级的学生在同等条件下可优先推荐免试保送研究生。

申请优秀等级的项目必须至少有一篇公开发表的研究论文。

第二十六条 对项目研究成果,经查实属抄袭、剽窃他人成果的项目研究成员,不得享受上述第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条的规定的奖励,并按学校有关的规定予以处理;

对情节严重,且影响学校声誉的,学校将按有关学籍管理规定予以处理。

第二十七条 学校设立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优秀组织奖,对组织得力、实施效果显著的学院给予表彰;

设立大学生创新项目优秀指导教师奖,对指导创新项目成绩突出的教师进行表彰,并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八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由创新办公室负责解释。

附件:

1.江西财经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实施方案

2.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申请表

主题词:

实验计划项目实施管理 办法            

抄送:

校领导               

江西财经大学校办秘书科 二OO八年十二月二日印发 

共印18份

附件一:

实施方案

经教育部、财政部批准,我校已成为教育部“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立项学校,是全国120所立项学校之一。

根据《关于批准第二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通知》(教高函〔2008〕16号)及《江西财经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的精神,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和意义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是本科学生组成的创新团队,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研究性学习、实验方法设计、设备和材料组织、实施实验、数据分析处理、总结报告等工作。

项目的开展旨在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倡导以本科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教学改革,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和创造发明的素质,提高其创新实践的能力。

二、组织领导

(一)学校成立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领导小组(简称领导小组)

组长:

王乔

副组长:

王金华梅国平(常务)

成 员:

陆长平 曹文利严武李法贵陈建南

王金海

领导小组下设创新办公室,设在教务处实践教学科,主任由黄晓全同志兼任,工作人员为雷发斌、李蕾。

(二)学校设立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专家委员会(简称专家委员会)

主任:

梅国平

副主任:

陆长平 严武

成  员:

黄晓全刘满凤  关爱浩 许基南徐旭川

余新培张曦凤 席小炎 桂荷发  魏和清

夏德根  王耀德凌传繁尹爱华白耀辉

刘有发 唐书麟  熊进光骆兵 罗时武

郑志强

(三)学院成立创新性实验计划工作组

各学院成立由院长负责的院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工作组,具体名单学院自行确立,并报创新办公室备案。

三、项目研究内容

申请立项的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应与生产、科研等实际相结合,具有一定学术性、应用性和创新性,能够激发学生兴趣,使之在导师指导下自主选题、自我设计、自主实验、自我管理的研究项目,项目要求选题新颖、内容具有创新性和探索性,项目方案具有可行性。

项目来源主要是:

(一)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性研究的创新项目;

(二)有关教师科研课题中的子项目;

(三)小发明、小创作、小设计等项目;

(四)实验室或实习基地中的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项目;

(五)社会调研及其它有价值的研究与实践项目。

四、项目实施管理与措施

(一)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在每年的4月份启动,按照“项目申报--立项评审--中期检查--结题验收”流程实施。

(二)项目申请人应具备以下条件:

1、凡我校全日制本科学生均可申请,原则上以一至三年级学生为主。

2、申请者要品学兼优、学有余力,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具备初步的科研和动手能力,且对科学研究、科技活动或社会实践有浓厚的兴趣。

3、对确有特长的学生,经专家组考核,可适当放宽申报条件。

4、每个学生只限申报参加一个项目,鼓励跨学科申报,不允许交叉申报。

(三)项目申报、评审、立项、中期检查、结题、验收、表彰等,严格遵照《江西财经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管理实施办法》执行。

(四)为创新项目实施提供经费支持,学校设立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专项经费,由创新办公室负责管理,实行专款专用。

(五)对按时保质完成项目任务的学生,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学生实践创新活动规定认定创新学分及相应的鼓励;

对参加创新性实验项目研究指导教师进行工作量认定。

(六)建立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网页,为项目的宣传、信息发布、申报、公示、互动交流等搭建工作平台;

编制《大学生创新项目实施与指导手册》,以提高过程监控工作的有效性。

五、项目实施的时间安排

除2008年的创新项目实施时间另行安排外,以后每年创新项目实施,均按以下要求执行。

(一)项目申报:

每年的4月份,在创新办公室在征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基础上,由教务处、学工处(团委)、科研处联合向全校本科生发布创新项目申报的通知。

各学院组织符合条件的学生予以申报。

(二)立项评审:

由院工作组进行初审后,专家委员会复审并组织学生答辩,遴选优秀项目作为国家级创新项目。

立项评审工作在每年的5月底前完成。

(三)中期检查:

创新项目的中期检查时间为每年的6月或12月,由专家委员会具体执行。

创新项目进展的跟踪管理工作,由创新办公室具体实施。

(四)结项验收:

创新项目的结项验收时间为每年的6月或12月,由专家委员会组织答辩确定,并评选优秀创新项目。

(五)成果展示:

创新办公室组织学生对良好以上等级的创新项目成果,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展示;

汇编创新项目成果;

确定参加教育部举办的“大学生科技大会”交流的项目。

六、总体要求

(一)各学院提高认识,加强管理,注重宣传。

建立有效的组织机构,组织开展动员会、经验交流会、项目说明会等形之有效的活动,使此项工作有效开展。

(二)各学院要遴选好项目指导教师,督促指导教师、学生认真开展研究工作,加强过程指导与检查,努力提供学生研究所需的各项条件和帮助,保证项目研究顺利进行。

(三)全校各实验中心(实验室)无条件的、按规定向学生免费开放,并优先安排创新项目研究所城的使用仪器设备。

ﻬ附件二:

项目编号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申请表

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

            

学院年级专业:

      

指导教师:

       

江西财经大学教务处制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填表  须  知

一、项目申请表要按照《江西财经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逐项认真填写,填写内容必须实事求是,表达明确严谨。

空缺项要填“无”。

二、格式要求:

表格中的字体应为小四号宋体,1.5倍行距;

需签字部分由相关人员以黑色钢笔或水笔签名。

均用A4纸双面打印,于左侧装订成册。

三、项目申请表由项目负责人填写,经学院评审汇总后统一上报江西财经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江西财经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专家指导委员评审确定。

四、项目申请表填写内容应言简意赅,思路清晰,论证充分,字迹清楚,一律用计算机输入打印。

五、如填表有不明事宜,请与江西财经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

项目名称

申请经费

起止时间

申请 团队 情

姓 名

所在院系

专业

联系电话

E-MAIL

指导教师情况

职务

职称

电话

E-MAIL

一、申请理由

(内容应包括自身具备的知识条件、自己的特长、兴趣和已有的知识基础)

二、立项背景

(包括国内外研究现状、趋势、研究意义、参考文献和其他有关背景材料)

三、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四、经费预算

(包括大概支出科目(含配套经费)、金额、计算根据及理由)

五、项目研究预期成果

六、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年  月 日

七、院系意见

           签名盖章:

                 年  月日

八、学校专家委员会意见

        签名盖章:

        年 月  日

九、学校领导小组意见

          签名盖章:

           年月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