醇醚车间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412925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60.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醇醚车间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醇醚车间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醇醚车间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醇醚车间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醇醚车间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醇醚车间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醇醚车间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醇醚车间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醇醚车间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醇醚车间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醇醚车间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醇醚车间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醇醚车间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醇醚车间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醇醚车间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醇醚车间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醇醚车间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醇醚车间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醇醚车间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醇醚车间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醇醚车间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

《醇醚车间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醇醚车间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醇醚车间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

醇醚车间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新疆广汇新能源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新疆广汇新能源醇醚车间

2020年6月3日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编写小组

 

组长:

杨林军

副组长:

徐仲达刘彦军李延光

成员:

张先福马士起王绪芝

编写单位:

醇醚车间

 

1总那么

2公司大体情形

3.危险目标的确信及潜在危险性的评估

4事故现场区域划分

5和谐和指挥部份

6应急响应程序

7事故分类和处置方法

8.人员紧急疏散与撤离

9监测、抢险、救援及操纵方法

10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与医院救治

11现场爱惜与现场洗消

12应急救援保障

13事故应急救援终止程序

14应急培训打算

15演练打算

16预案治理

17附那么

 

一、总那么

为了增强醇醚车间对危险化学品事故的有效操纵,降低事故危害程度,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平安,保护社会稳固,增进经济进展,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平安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平安治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广汇新能源醇醚车间实际情形,制订本应急救援预案。

1.指导思想、方针与原那么

应急救援预案的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表现以人为本精神,真正将“平安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到实处。

发生危险化学品重特大事故时,醇醚车间和职能部门依照快速反映、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应急救援原那么,有序地实施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品级,保护我广汇新能源的社会平安和稳固。

1.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

包括:

危险化学品在生产、经营、贮存、运输、利用、废弃等进程中,发生的火灾、爆炸、泄漏、环境污染等,造成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和社会平安的事故灾难。

二、装置的大体情形

1.周边环境

醇醚车间装置隶属于新疆广汇新能源,位于新疆哈密市伊吾县淖毛湖镇东南约8千米的广汇煤化工工业园区。

年设计生产能力为120万吨甲醇,40万吨二甲醚。

要紧产品为甲醇及二甲醚,东临低温甲醇洗装置,北、西侧为成品灌区,南侧面对进入厂区骨干道,在道的南侧是循环水车间。

装置区地形较平坦,全年主导风向为西北风。

2.厂区概况

醇醚车间的装置区具有高温、高压等工艺特点。

生产进程中所涉及的原辅料、中间品和最终产品多为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物质,这些物质在设备故障、操作失控或因地震等自然灾害中,有发生泄露从而引发火灾爆炸、人员烫伤、中毒和环境污染事故的潜在危险。

3.危险品区域散布、生产、贮存、运输

车间在化工生产进程中,利用的原材料,属于危险化学品的要紧有:

氢气、氮气、净煤气、一氧化碳、甲醇、二甲醚。

车间化工生产持续性较强,具有易燃、易爆、有迫害的特点,化学事故、火灾事故的可能性尤以净煤气、一氧化碳、甲醇、二甲醚而发生危险。

(1)综合紧缩厂房

合成气紧缩机中运行的是煤气,整个进程也是易燃、易爆、易中毒的煤气流动,而且通过机械加压,高温、电器设备又很复杂,同时有很多油站、管道等,一旦显现煤气泄漏等都会发生火灾或爆炸,危险性专门大,一旦发生事故会显现连锁反映。

(2)甲醇合成

甲醇合成的要紧气体有CO、CH3OH、H2等,为易燃、易爆、可燃、有毒有害气体,很容易发生爆炸、火灾、中毒等事故。

(3)甲醇精馏

要紧液体、气体CH3OH,它是甲级危险物与空气混合时爆炸极限为%,甲醇对呼吸道及胃肠粘膜有刺激作用,对血管神经有迫害作用,引发血管痉挛、对视神经、视网膜有特殊的选择作用,视网膜因缺乏营养而坏死,车间空气中甲醇的最高允许浓度为50mg/m3,另外一旦泄漏,极可能引发火灾、爆炸、中毒。

(4)二甲醚

二甲醚职位主若是液态和气态的甲醇和二甲醚为主,通过把精甲醇气化后脱水合成为二甲醚,再通过冷却精馏为二甲醚送成品车间,系统充满了液态和气态的甲醇和二甲醚。

三、危险目标的确信及潜在危险性的评估

1.各危险物质的危险特性

车间在化工生产进程中,利用的原材料,属于危险化学品的要紧有:

氢气、氮气、一氧化碳、甲醇、二甲醚等。

车间化工生产持续性较强,具有易燃、易爆、有迫害的特点,化学事故、火灾事故的可能性以净煤气、一氧化碳、甲醇、二甲醚等而发生危险。

(1)氢气:

理化性质:

熔点(℃):

沸点(℃):

相对密度(水=1):

(-252℃);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饱和蒸气压(kPa):

℃);

燃烧热(kJ/mol):

临界温度(℃):

-240;

临界压力(MPa):

引燃温度(℃):

400;

爆炸极限:

~%(V/V)

氢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或明火即爆炸。

气体比空气轻,在室内利用和贮存时,漏气上升滞留屋顶不易排出,遇火星会引发爆炸。

氢气与氟、氯、溴等卤素会猛烈反映。

平安方法:

1)严防设备、管道、阀门泄漏;

2)维持生产职位通风良好;

3)穿着好劳动爱惜用品和防护品;

4)现场可燃气体报警仪必需保证灵敏、靠得住投用,现场巡检时佩带便携式报警仪。

灭火方式:

切断气源。

假设不能切断气源,那么不许诺熄灭泄漏处的火焰。

喷水冷却容器,有方式时要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

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应急处置: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置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址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

漏气容器要妥帖处置,修复、查验后再用。

化学反映活性很高,接触空气会冒烟自燃。

对微量的氧及水分反映极为灵敏,易引发燃烧爆炸。

与酸、卤素、醇、胺类接触发生猛烈反映。

遇水强烈分解,放出易燃的烷烃气体。

灭火方式:

采纳干粉、干砂灭火。

禁止用大量消防水和泡沫灭火。

(2)一氧化碳:

理化性质:

无色、无味、无刺激性的气体,分子量为,

熔点为-207℃,

沸点为-190℃

对空气的比重为,

自然点℃

爆炸极限为%~%最高浓度:

30mg/m3

迫害性:

体各部组织都要氧气来维持生命,氧气又依托人体内血红蛋白来输送,形成氧合血红蛋白,当CO进入人体后,专门快与血红蛋白结合,便把氧气从人体中排出来,形成不易分解的碳氧血红蛋白,当碳氧血红蛋白达到必然量(约50%)时,呈现血液缺氧症,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严峻缺氧,发生中毒现象。

其原理是:

CO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和血红蛋白大200-300倍,而碳氧血红蛋白的离解度又比血红蛋白小。

平安方法:

1)严防设备、管道、阀门泄漏;

2)维持生产职位通风良好;

3)生产、生活用汽必需分开;

4)穿着好劳动爱惜用品和防护品;

5)现场报警仪必需保证灵敏靠得住投用,现场巡检时佩带便携式报警仪。

(3)甲醇

理化性质:

无色透明易燃易挥发的极性液体。

蒸汽有淡酒精的气味,分子式CH3OH。

可用作溶剂、防冻剂萃取剂和燃料。

沸点℃,

闪点(闭杯)7℃。

属易燃液体,为甲类防火危险物,蒸汽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化合物,

爆炸极限6%~%(体积),

用二氧化碳、干粉或喷水来灭火。

迫害性:

显著的麻醉作用,对视神经危害最为严峻,危及血管,损害视觉。

高许诺浓度:

50mg/m3(38PPM)

吸入甲醇汽能刺激鼻和喉,产生头痛、呕吐、恶心,头昏醉感,呼吸困难和视力模糊,随着大量暴露会致使失眠,昏迷和死亡。

口服5~10毫升即可引发严峻中毒;15毫升可能双目失明,30毫升致人死亡。

平安方法:

1)生产进程必需密闭,增强通风

2)工作现场严禁火种;

生产现场、贮存场所必需配备防化服、防毒面具、正压自给式呼器、喷淋水、消防水炮、消火栓、二氧化碳和泡沫灭火剂。

人身防护:

可戴用褐色色标防毒面具,利用橡胶手套、工作服、胶鞋和化学防溅镜。

眼睛接触时可造成轻度刺激、干燥和皲裂。

甲醇能通过皮肤,吸收能中毒、致死。

因此工作场所必需备有平安洗澡和眼睛冲洗器

应急处置: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平安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置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隔热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小量泄漏:

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大量泄漏: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集。

(4)二甲醚

简称甲醚DME(dimethylether),分子量,分子式CH3OCH3。

在常温常压为无色并具有轻微醚香味的可燃气体。

气体比重:

液体密度:

ml

凝固点:

沸点:

着火点:

-27℃

自燃点:

350℃

燃烧热值:

1455kJ/mol

蒸汽压:

×105Pa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

×105Pa

折光率:

爆炸极限:

~%

在100ml水中可溶解3700ml二甲醚气体,且二甲醚易溶于汽油、四氯化碳、丙酮、氯苯和乙酸甲酯等多种有机溶剂。

其燃烧时火焰略带亮光。

(5)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CO2)为无色、无臭、不燃的气体,正常大气中含量%,能溶于水及多数有机溶剂,相对密度,升华点℃。

凝固点℃。

低浓度的CO2对呼吸中枢有兴奋作用,高浓度CO2有显著性麻痹作用CO2透过肺泡膜能力较氧大25倍,空气中CO2浓度较高时,必将造成人体内CO2滞留,缺氧引发窒息死亡,即便在氧浓度较高的情形下,CO2也可能引发中毒。

有时缺氧窒息与CO2中毒并存,吸入浓度为8—10%CO2时除头昏、头痛、眼花和耳鸣外还有气急、脉搏加速、无力、血压高、精神兴奋、肌肉痉挛,长时刻时神志丧失。

一样人呼吸时,吐出气中的CO2含量均为4%,长期停留地址空气中,CO2浓度在以下。

1)、平安方法

a、在注意自身平安的情形下,救出中毒人员。

b、向中毒人员供给新鲜空气,使其侧卧,解开衣服,注意躯体保温。

C、在呼吸停止时,进行人工呼吸(第一使呼吸道畅通)。

d、将中毒人员送往医院抢救。

(6)氮气

密度:

m3(在0℃,(A))

氮气无色,无味,无臭,在常温下比空气略轻;氮气无毒,不易燃,不助燃。

空气中氮的容积含量为78%,若是其含量增加,就变成了窒息的环境,≦81%。

救护:

佩带面罩作业或营救他人,离开危险区至空气新鲜处,受害者应尽快送到医疗中心

2.危险目标的确信

车间生产中所涉及的一些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在突然泄漏、操作失控或自然灾害的情形下,存在着火灾,爆炸、人员中毒、环境污染等严峻事故的潜在危险。

依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和《危险化学品名表》(GB12268—1990),对车间生产利用贮存进程中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的危险特性及临界量进行分析,依照车间要紧生产装置,设备的工艺状况分析。

和对化工行业重大事故的案例的分析,将车间内有可能发生重大火灾爆炸或毒物泄漏,给人员带来严峻危害,对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对环境造成严峻污染的场所。

生产区域确信为公司生产危险区域(职位)进而确信以下危险场所(设备)为车间重大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目标。

序号

单元

危险物质名称

危险评估

1

综合压缩厂房

合成气H2、CO、CO2

构成重大危险源,有发生泄漏从而引发火灾爆炸、人员中毒、环境污染事故的潜在危险。

2

甲醇合成

合成气H2、CO、CO2、CH3OH、

重大危险源,有发生泄漏引发火灾爆炸、人员中毒的潜在危险。

3

甲醇精馏

甲醇液体、甲醇气体

重大危险源,有发生泄露从而引发火灾爆炸、环境污染事故、人员中毒的潜在危险。

4

二甲醚

甲醇及二甲醚液体、气体

重大危险源,有发生泄漏从而引发火灾爆炸、人员中毒、环境污染事故的潜在危险。

3.危险化学品的储运、散布治理

车间在生产、贮存、输送进程中,存在易燃物料,专门是甲醇储槽和生产区属于重大危险源,一旦发生意外泄漏或事故性溢出,有可能造成火灾、爆炸事故,造成人员损害或财产损失。

四、事故现场区域划分

1.危险区的设定

醇醚车间的四个工艺职位(综合紧缩机厂房、甲醇合成、甲醇精馏、二甲醚)都属于危险区域,设立危险区域警示标志,严格依照公司及车间的危险区域治理规定执行。

2.事故中心区域

事故中心区域为事故发生地所属的管道、设备所在地为事故中心区域。

3.事故涉及区域

事故发生时所直接致使的发生阻碍的职位及系统为事故涉及区域,此区域需要关于事故状态当即做出重大工艺调整或必需停车处置,不然会关于事故其扩大化阻碍。

各目标发生的部位、危险级别,可能涉及范围

目标

目标介质

级别

波级范围

合成气压缩机厂房

CO、H2、CO2、

甲级

厂区、周边界区

甲醇合成

CO、H2、CH3OH

甲级

厂区、周边界区

甲醇精馏

CH3OH

甲级

厂区、周边界区

二甲醚

CH3OH、DME

甲级

厂区、周边界区

4.受阻碍区域

指因为事故发生职位的缘故,而使本职位或工段必需做出重大调整,可是本职位或工段关于事故的扩大化没有直接联系,而是间接地与事故发生产生关系。

五、和谐和指挥部份

1.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

组织机构:

为避免中毒事故发生,增强对急性中毒患者的抢救,爱惜职工的平安与健康,1986年11月24日化工部发布了《化工企业急性中毒抢救应急方法规定》。

该规定第三条规定:

“生产、利用、贮存有毒化学物质的工作单位应成立化学毒物急性中毒抢救领导小组,由企业领导担任组长,成员有平安、卫生、捍卫、监测、工会等部门的负责人。

”同时,还规定了1000人以上的企业,要设立救护站;1000人以下的企业,可成立救护队;有毒的车间应成立救护组等。

要紧职责:

⑴组织制订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⑵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

  ⑶确信现场指挥人员;

  ⑷和谐事故现场有关工作;

  ⑸批准本预案的启动与终止;

  ⑹事故状态下各级人员的职责;

  ⑺危险化学品事故信息的上报工作;

  ⑻同意公司的指令和调动;

  ⑼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

  ⑽负责爱惜事故现场及相关数据。

2.事故应急领导组织中心

领导小组职责:

负责统一安排、组织特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实施;指定应急救援总指挥;指挥参与应急救援的专业队伍开展工作;组织特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演习工作;检查催促做好特大事故的预防方法和应急救援的各项预备工作。

3.指挥部职责:

应急救援总指挥:

指挥和谐参与应急救援的组织和人员按预案规定的职责、任务展动工作;需要社会支援时,迅速组织有能力救援和排除事故危害的组织和单位进行处置;迅速确信应急救援的实施方案、警戒区域,并组织队伍实施。

4.各成员职责:

负责重大事故,突发情形下人员疏散,物资抢救,火灾扑救,维持现场秩序,爱惜事故现场。

车间平安员:

接到当班人员汇报事故发生信息时,迅速向车间主任汇报,并当即做出处置方法,赶赴现场处置;

接到车间或公司领导的事故发生信息时,当即赶赴事故现场参与指挥事故的应急处置。

副主任:

接到当班人员汇报事故发生信息时,迅速向车间主任汇报,并当即做出处置方法,通知车间平安员并赶赴现场处置;

接到车间或公司领导的事故发生信息时,当即赶赴事故现场参与指挥事故的应急处置。

各专业技术员:

接到当班人员汇报事故发生信息时,迅速向平安员和车间主任汇报,并当即赶赴现场参与事故的应急处置;

接到车间或公司领导的事故发生信息时,当即赶赴事故现场参与事故的应急处置。

工艺班长:

接到当事人员汇报事故发生信息时,迅速指挥操纵室及现场依照顾急预案处置,并当即赶赴事发地址,在第一时刻对事故展开应急处置,同时向车间及当班调度汇报;

当发觉成心外事故发生时,当即指挥操纵室及现场依照顾急预案处置,和谐相关职位班组成员在第一时刻对事故展开应急处置,假设急需外部力量和谐时当即向车间及当班调度汇报,争取外援及时到场,假设不需要外部力量援助时那么要及时向车间及当班调度汇报,以利于领导及时做出决定。

应急队员及当班成员:

接到班长或车间的事故发生信息时,迅速抵达事发地址,关于事故展开应急处置;

当发觉成心外事故发生时,迅速向班长及操纵室人员汇报,视事故发生的情形与性质,假设事故属于轻微时,自己及时处置,假设有应急预案时依照顾急预案执行,争取第一有利时刻关于事故展开应急处置,避免事故的扩大化,假设事故属于需要外部援助时,那么在原地等待援助人员的带来,同时做好警戒工作,严禁蛮干,确保个人人身与系统的平安,不管系统运行仍是需要停运,都要争取处于平安状态,确保公司及周围环境不受到危害。

5.各救援组组成和职责

现场办公室

现场办公室:

组长:

车间主任

成员:

车间副主任

现场办公室职责:

(1)按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指令,负责现场应急救援指挥工作;

(2)准确搜集现场信息,依照现场情形和局势进展,制定和调整现场应急救援方案;

(3)负责调配现场应急资源,和谐各专业救援组的人力物力;

(4)及时向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汇报应急处置情形。

事故处置组

组长:

副主任(分管生产技术)

成员:

职位值班长、职位操作人员、义务消防队员

发生特大事故时,在事故现场设立现场指挥部,事故现场应急救援总指挥由领导小组指定人员担任。

指挥部负责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发布新闻信息;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汇报和通报事故有关情形,必要时向广汇新能源救援中心发出救援请求;组织事故现场取证调查,总结应急救援体会教训。

平安警戒、疏散组

组长:

平安员

成员:

班组平安员

依据对可能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场所、设施及周围情形的分析结果,确信以下内容:

(1)事故现场人员清点,撤离的方式、方式;

(2)非事故现场人员紧急疏散的方式、方式;

(3)抢救人员在撤离前、撤离后的报告;

(4)周边区域的单位、社区人员疏散的方式、方式。

负责对现场及周围人员进行防护指导、疏散人员、现场周围物资的转移。

由事故单位平安捍卫人员负责。

物资保障组

组长:

事发值班领导

成员:

供给部相关人员、库管员

物资供给组应当保证抢险救灾物资供给、运输和提供特种装备, 在抢险救灾进程中紧急挪用的物资、设备、人员和占用处地,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需服从应急救援的大局, 不得阻拦或拒绝。

工程抢险组

组长:

副主任(分管设备)

成员:

设备专工;电气、仪表、维修车间技术人员。

抢救受害人员是实施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重要任务。

在实施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行动中,及时、有序、有效地进行现场急救与平安转送伤员是降低伤亡率,减少事故损失的关键。

负责事故现场建构筑物、设备管线、仪器仪表的爱惜及方案的制定,负责被损坏生产设施的抢修。

医疗救护组

组长:

车间工会主席成员:

义务救火员

负责现场对伤员进行伤情判别,依据不同伤情实施紧急抢救,现场处置和安排转运伤员。

依照事故品级启动相应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队伍品级。

各级医疗机构和卫生救治队伍增强对危险化学品损害和中毒知识的培训。

事故调查组

组长:

车间主任

成员:

各专工、事发职位值班长及相关操作人员

查清事故缘故,估算危害程度。

事故发生后应及时调查事故的发生缘故和事故性质,估算出事故的危害涉及范围和危险程度,查明人员伤亡情形,做好事故调查。

关于较大或重大事故,配合上级部门做好事故调查工作。

通信保障组

负责组织和和谐通信队伍,保障救援的通信畅通。

公司为持续性生产,工艺生产装置天天24小时受人监控,公司总调度室和消防队天天24小时都有人值班,与事故应急救援相关的人员的电话维持24小时开通,一旦发生事故,可采纳以下通信联络方式进行报警:

公司生产调度室:

公司火灾:

消防队:

(待补)

注:

可燃气体泄漏事故现场禁止利用电话报警。

善后处置组

负责事故伤亡人员及家眷的接待、安抚、抚恤、理赔等善后处置和社会稳固工作。

由上级领导部门负责。

六、应急响应程序

原那么:

以人为本,救人第一,在最短时刻内将事故单元有效隔离。

最大限度减少人身损害,降低财产损失。

   在危险化学品突发事件发生时,各救援小组依照各自职责,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现场处置指挥和谐紧张有序、反映迅速。

响应程序:

当发生危险化学品突发事件时,现场负责人员应在第一时刻将有关情形向本公司应急总指挥(总领导)和分管领导报告,总领导遵循分级响应程序,批准启动相应品级的应急预案。

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接通知后当即赶赴事发觉场,进入工作状态,在指挥中心的统一指挥和谐下当即开展救授工作。

需要“110”、“119”、“120”“122”等政府救援的事故,要在第一时刻报警。

  发生重大火灾、爆炸和危险化学品泄露事故,现场操作人员和可能受到事故危害人员按疏散线路迅速撤离并集中。

假设局势无法操纵时,现场抢险人员的撤离命令由现场职务最高的指挥人员下达。

职位人员在撤离前,应尽可能按规程关停设备。

撤离后,各生产单元在集合点清点人数向现场指挥部汇报。

 在上一级预案启动后,所有救援人员听从上级应急指挥中心的指挥。

七、事故分类和处置方法

1.事故分类

分为气体泄漏、液体泄漏、火灾、爆炸、职业中毒和环境污染事故。

2.处置方法

气体泄漏

对煤气泄漏,为减少其对大气污染,采纳消防水带向其蒸汽云喷射雾状水,尽可能加速气体向高空平安地扩散。

为降低物料向大气中的蒸发速度,可采纳棉絮、泡沫覆盖外泄物料的同时加以稀释,以抑制其蒸发。

在利用这一技术时,将产生大量被污染的水,因此应尽可能进行围堤堵截,然后对其进一步稀释或用化学中和处置,统一收容排放。

条件许可的情形下也可直接疏通排放系统排入污水沟道,严防向周围溢流。

并要采取有效方法破坏燃烧条件,严禁在泄漏现场拔打电话,避免发生火灾。

液体泄漏

对不易挥发的甲醇泄漏,应迅速堵截收容,避免外流,尽可能操纵蔓延区域。

对堵截到的泄漏物,可用泵或人工抽吸的方法将其收容。

对微量泄漏可用水冲稀后平安排放,或用沙子、泥土、不燃烧吸附材料、中和材料等吸收中和后统一进行填埋、燃烧破坏或生化处置等。

火灾事故处置方法

发生火灾时可引发人员中毒、化学性灼伤、烧伤和其它意外损害。

当现场有人受到损害时,当班人员应第一组织力量将患者转移离事故现场到空气新鲜的地址(上风向),按正确的现场急救方式进行抢救。

1)一旦发生火灾,要迅速查明燃烧物品的种类及燃烧部位,和火势蔓延的要紧途径,选择正确有效的灭火方式和灭火器具,先操纵后消灭。

2)如燃烧物为泄漏口较小的可燃气体,可采纳关闭气源、堵漏的方式进行灭火。

3)视火势情形对周围设施和物资采取冷却、隔离等爱惜方法。

4)在扑救燃烧产生迫害性较强性气体的火灾时,救援人员必需佩带防护面具,采取必要的防护方法。

5)灭火人员发觉有因火灾引发爆炸的危险时,应当即向现场指挥报告,现场指挥应迅即作出准确判定,确有发生爆炸征兆或危险时,应当即下达撤退命令,及时撤退。

6)火灾扑灭后,仍需派人监护现场,消灭余火,以避免死灰复燃。

爆炸事故处置方法

装置内的压力容器管道由于材料锈蚀耐压品级降低、超压等会发生爆炸,由于可燃气体的泄漏或空气串入可燃气体容器达到爆炸极限浓度范围,若是遇引火源会发生爆炸。

爆炸引发的冲击波和爆炸物会对人身产生专门大的损害。

1)一旦发生爆炸,第一要确认爆炸部位,及时切断泄漏点,进行系统停车。

2)发生重大爆炸,马上进行人员撤离,来不及撤离应当场卧倒。

3)爆炸终止后要当即清点人数,检查泄漏点,发觉人员失踪应当即寻觅,有人员受伤应马上抢救,危化品泄漏按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处置方法进行处置。

职业中毒事件处置方法:

劳动者在生产进程中,经呼吸道或皮肤,短时刻内吸收大量工业毒物引发的中毒,称为急性职业中毒。

常见的能引发急性职业中毒的毒物有刺激性气体和窒息性气体。

急性职业中毒具有突发性、群体性、复杂性、不可预测性等特点,一样均发病急骤、严峻,应分秒必争,及时处置,而且迅速送往医院救治。

1.吸入中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