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质岩的观察与描述13页.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417808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变质岩的观察与描述13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变质岩的观察与描述13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变质岩的观察与描述13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变质岩的观察与描述13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变质岩的观察与描述13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变质岩的观察与描述13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变质岩的观察与描述13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变质岩的观察与描述13页.docx

《变质岩的观察与描述13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质岩的观察与描述13页.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变质岩的观察与描述13页.docx

变质岩的观察与描述13页

三)变质岩的观察与描述

在野外鉴别变质岩的方法、步骤与前述岩浆岩类似,但主要根据是其构造、结构和矿物成分。

这是因为,变质岩的构造和结构是其命名和分类的重要依据。

第一步可先根据构造和结构特征,初步鉴定变质岩的类别。

譬如,具有板状构造者称板岩;具有千枚构造者称千枚岩等。

具有变晶结构是变质岩的重要结构特征。

例如,变质岩中的石英岩与沉积岩中的石英砂岩尽管成分相同,但前者具变晶结构,而后者却是碎屑结构。

第二步再根据矿物成分含量和变质岩中的特有矿物进一步详细定名。

一般来讲,要注意岩石中暗色矿物与浅色矿物的比例,以及浅色矿物中长石和石英的比例,因这些比例关系与岩石的鉴定有着极大关系。

例如,某岩石以浅色矿物为主,而浅色矿物中又以石英居多且不含或含有较少长石,就是片岩;若某岩石成分以暗色矿物为主,且含长石较多,则属片麻岩。

变质岩中的特有矿物,如蓝晶石、石榴子石、蛇纹石、石墨等,虽然数量不多,但能反映出变质前原岩以及变质作用的条件,故也是野外鉴别变质岩的有力证据。

关于板岩和千枚岩,因其矿物成分较难识辩,板岩可按“颜色+所含杂质”方式命名,如可称黑色板岩、炭质板岩;千枚岩可据其“颜色+特征矿物”命名,如可称银灰色千枚岩、硬绿泥石千枚岩等。

在野外,还要观察地质体产状、变质作用的成因。

比如,石英岩与大理岩两者在区域变质与接触变质岩中均有,就只能根据野外产状和共生的岩石类型来确定。

假如此类岩石围绕侵入体分布,并和板岩共生,则为接触变质形成;假如此类岩石呈区域带状分布,并和具片状或片麻状构造的岩石共生,则为区域变质所形成。

  对变质岩我们也应描述岩石总体颜色,注意其岩石结构。

若为变晶结构,则要对矿物形态进行描述。

注意观察岩石中矿物成分是否定向排列,以便描述其构造。

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可见的矿物成分应进行描述。

若无变斑晶,就按矿物含量多少依次描述;若有变斑晶,则应先描述变斑晶成分,后描述基质成分。

至于其它方面,如小型褶皱、细脉穿插、风化情况等,亦应作简略描述。

在为变质岩定名时,应本着“特征矿物+片状(或柱状)矿物+基本岩石名称”的原则。

如,可将某岩石定名为蓝晶石黑云母片岩。

二、岩石描述实例

(一)火山岩类

1、橄榄玄武岩

岩石新鲜面呈灰黑色、深灰色,风化面呈灰、浅灰色,斑状结构、基质为隐晶质结构,块状构造。

斑晶斜长石5-20%、橄榄石5-10%、辉石1-2%等组成。

斜长石:

灰白色,自形-半自形,柱状,粒径0.2—2.5mm。

橄榄石:

灰绿色,自形-半自形,粒状,粒径0.2—2.0mm。

辉石:

黑色,自形-半自形,短柱状,粒径0.2—2.0mm。

基质:

由隐晶质及铁质质点组成。

2、气孔杏仁状橄榄玄武岩

岩石新鲜面呈灰黑色、深灰色,风化面呈灰、浅灰色,斑状结构、基质为隐晶质结构,气孔、杏仁状构造。

气孔及杏仁体大小不一,最小达显微级,大者可达2cm,含量在5-20%之间,成分以粘土矿物为主,中心多为玉髓,次为玉髓及碳酸盐岩矿物。

斑晶斜长石5-20%、橄榄石5-10%、辉石1-2%等组成。

斜长石:

灰白色,自形-半自形,柱状,粒径0.2—2.5mm。

橄榄石:

灰绿色,自形-半自形,粒状,粒径0.2—2.0mm。

辉石:

黑色,自形-半自形,短柱状,粒径0.2—2.0mm。

基质:

由隐晶质及铁质质点组成。

3、玄武岩

岩石新鲜面呈灰黑色、深灰色,风化面呈灰、浅灰色,斑状结构、基质为隐晶质结构,块状构造。

斑晶斜长石5-20%、橄榄石1-3%、辉石1-2%等组成。

斜长石:

灰白色,自形-半自形,柱状,粒径0.2—2.5mm。

橄榄石:

灰绿色,自形-半自形,粒状,粒径0.2—2.0mm。

辉石:

黑色,自形-半自形,短柱状,粒径0.2—2.0mm。

基质:

由隐晶质及铁质质点组成。

4、气孔杏仁状玄武岩

岩石新鲜面呈灰黑色、深灰色,风化面呈灰、浅灰色,斑状结构、基质为隐晶质结构,气孔、杏仁状构造。

气孔及杏仁体大小不一,最小达显微级,大者可达2cm,含量在5-20%之间,成分以粘土矿物为主,中心多为玉髓,次为玉髓及碳酸盐岩矿物。

斑晶斜长石5-20%、橄榄石1-3%、辉石1-2%等组成。

斜长石:

灰白色,自形-半自形,柱状,粒径0.2—2.5mm。

橄榄石:

灰绿色,自形-半自形,粒状,粒径0.2—2.0mm。

辉石:

黑色,自形-半自形,短柱状,粒径0.2—2.0mm。

基质:

由隐晶质及铁质质点组成。

5、致密块状玄武岩

岩石新鲜面呈灰黑色、深灰色,风化面呈灰、浅灰色,隐晶质结构,致密块状构造。

由隐晶质及铁质质点组成,偶见斜长石斑晶,灰白色,自形-半自形,柱状,粒径0.2—1.5mm。

6、气孔杏仁状玄武岩岩石新鲜面呈灰黑色、深灰色,风化面呈灰、浅灰色,斑状结构、基质为隐晶质结构,气孔、杏仁状构造。

气孔及杏仁体大小不一,最小达显微级,大者可达2cm,含量在5-20%之间,成分以粘土矿物为主,中心多为玉髓,次为玉髓及碳酸盐岩矿物。

由隐晶质及铁质质点组成,偶见斜长石斑晶,灰白色,自形-半自形,柱状,粒径0.2—1.5mm。

6、玄武质火山集块岩

岩石新鲜面呈灰紫色、紫红色,风化面呈灰、灰紫色,火山集块结构,块状构造。

岩石由火山集块40%、火山弹20%、火山角砾5%、岩屑10%、晶屑5%、火山灰20%组成。

火山集块,灰黑色、紫色,棱角状-次棱角状,成分为玄武岩,大小50-100mm。

火山弹,紫红色、灰黑色,混圆状,大小50-100mm,成分为玄武岩,中心为斑状玄武岩,斑晶为斜长石,粒径1-2mm,基质为隐晶质。

由中心向外侧气孔增多,并减小,呈圆形分带。

火山角砾,灰黑色、紫色,棱角状-次棱角状,成分为玄武岩、玄武质凝灰岩,大小2-50mm。

填隙物为岩屑、晶屑、火山灰。

岩屑,灰黑色、紫色,棱角状-次棱角状,成分为玄武岩、玄武质凝灰岩,大小0.2-2mm。

晶屑,成分为斜长石,灰白色,棱角状-次棱角状,粒径0.2-2mm。

火山灰细小难辩。

7、玄武质含集块火山角砾

岩岩石新鲜面呈灰紫色、紫红色,风化面呈灰、灰紫色,含集块火山角砾结构,块状构造。

岩石由火山集块5%、火山角砾60%、岩屑15%、晶屑5%、火山灰15%组成。

火山集块,灰黑色、紫色,棱角状-次棱角状,成分为玄武岩,大小50-100mm。

火山角砾,灰黑色、紫色,棱角状-次棱角状,成分为玄武岩、玄武质凝灰岩,大小2-50mm。

岩屑,灰黑色、紫色,棱角状-次棱角状,成分为玄武岩、玄武质凝灰岩,大小0.2-2mm。

晶屑,成分为斜长石,灰白色,棱角状-次棱角状,粒径0.2-2mm。

填隙物为火山灰,细小难辩。

8、玄武质火山角砾岩

岩石新鲜面呈灰紫色、紫红色,风化面呈灰、灰紫色,火山角砾结构,块状构造。

岩石由火山角砾60%、岩屑15%、晶屑5%、火山灰20%组成。

火山角砾,灰黑色、紫色,棱角状-次棱角状,成分为玄武岩、玄武质凝灰岩,大小2-50mm。

岩屑,灰黑色、紫色,棱角状-次棱角状,成分为玄武岩、玄武质凝灰岩,大小0.2-2mm。

晶屑,成分为斜长石,灰白色,棱角状-次棱角状,粒径0.2-2mm。

填隙物为火山灰,细小难辩。

9、玄武质角砾岩屑晶屑凝灰岩

岩石新鲜面呈灰紫色、灰色,风化面呈灰、灰紫色,角砾岩屑晶屑凝灰结构,块状构造。

岩石由火山角砾20%、岩屑25%、晶屑30%、火山灰25%组成。

火山角砾,灰黑色、紫色,棱角状-次棱角状,成分为玄武岩、玄武质凝灰岩,大小2-50mm。

岩屑,灰黑色、紫色,棱角状-次棱角状,成分为玄武岩、玄武质凝灰岩,大小0.2-2mm。

晶屑,成分为斜长石,灰白色,棱角状-次棱角状,粒径0.2-2mm。

填隙物为火山灰,细小难辩。

10、玄武质含角砾岩屑晶屑凝灰岩

岩石新鲜面呈灰紫色、灰色,风化面呈灰、灰紫色,含角砾岩屑晶屑凝灰结构,块状构造。

岩石由火山角砾5%、岩屑25%、晶屑30%、火山灰40%组成。

火山角砾,灰黑色、紫色,棱角状-次棱角状,成分为玄武岩、玄武质凝灰岩,大小2-50mm。

岩屑,灰黑色、紫色,棱角状-次棱角状,成分为玄武岩、玄武质凝灰岩,大小0.2-2mm。

晶屑,成分为斜长石,灰白色,棱角状-次棱角状,粒径0.2-2mm。

填隙物为火山灰,细小难辩。

11、玄武质角砾晶屑岩屑凝灰岩

岩石新鲜面呈灰紫色、灰色,风化面呈灰、灰紫色,角砾晶屑岩屑凝灰结构,块状构造。

岩石由火山角砾20%、岩屑30%、晶屑25%、火山灰25%组成。

火山角砾,灰黑色、紫色,棱角状-次棱角状,成分为玄武岩、玄武质凝灰岩,大小2-50mm。

岩屑,灰黑色、紫色,棱角状-次棱角状,成分为玄武岩、玄武质凝灰岩,大小0.2-2mm。

晶屑,成分为斜长石,灰白色,棱角状-次棱角状,粒径0.2-2mm。

填隙物为火山灰,细小难辩。

12、玄武质含角砾晶屑岩屑凝灰岩

岩石新鲜面呈灰紫色、灰色,风化面呈灰、灰紫色,含角砾岩屑晶屑凝灰结构,块状构造。

岩石由火山角砾5%、岩屑30%、晶屑25%、火山灰40%组成。

火山角砾,灰黑色、紫色,棱角状-次棱角状,成分为玄武岩、玄武质凝灰岩,大小2-50mm。

岩屑,灰黑色、紫色,棱角状-次棱角状,成分为玄武岩、玄武质凝灰岩,大小0.2-2mm。

晶屑,成分为斜长石,灰白色,棱角状-次棱角状,粒径0.2-2mm。

填隙物为火山灰,细小难辩。

13、玄武质晶屑岩屑凝灰岩

岩石新鲜面呈灰紫色、灰色,风化面呈灰、灰紫色,晶屑岩屑凝灰结构,块状构造。

岩石由岩屑30%、晶屑15%、火山灰55%组成。

岩屑,灰黑色、紫色,棱角状-次棱角状,成分为玄武岩、玄武质凝灰岩,大小0.2-2mm。

晶屑,成分为斜长石,灰白色,棱角状-次棱角状,粒径0.2-2mm。

填隙物为火山灰,细小难辩。

14、玄武质岩屑晶屑凝灰岩

岩石新鲜面呈灰紫色、灰色,风化面呈灰、灰紫色,岩屑晶屑凝灰结构,块状构造。

岩石由岩屑10%、晶屑20%、火山灰70%组成。

岩屑,灰黑色、紫色,棱角状-次棱角状,成分为玄武岩、玄武质凝灰岩,大小0.2-2mm。

晶屑,成分为斜长石,灰白色,棱角状-次棱角状,粒径0.2-2mm。

填隙物为火山灰,细小难辩。

15、玄武质凝灰岩

岩石新鲜面呈灰紫色、灰色,风化面呈灰、灰紫色,凝灰结构,块状构造。

岩石由岩屑5%、晶屑5%、火山灰90%组成。

岩屑,灰黑色、紫色,棱角状-次棱角状,成分为玄武岩、玄武质凝灰岩,大小0.2-2mm。

晶屑,成分为斜长石,灰白色,棱角状-次棱角状,粒径0.2-2mm。

填隙物为火山灰,细小难辩。

16、玄武质沉凝灰岩

岩石新鲜面呈灰紫色、灰色,风化面呈灰、灰紫色,沉凝灰结构,块状构造。

岩石由岩屑5%、晶屑5%、砂屑30%、火山灰及粉砂60%组成。

岩屑,灰黑色、紫色,棱角状-次棱角状,成分为玄武岩、玄武质凝灰岩,大小0.2-2mm。

晶屑,成分为斜长石,灰白色,棱角状-次棱角状,粒径0.2-2mm。

砂屑,成分为玄武岩、石英、斜长石,圆状-次圆状,粒径0.2-2mm。

填隙物为火山灰及粉砂,细小难辩。

17、凝灰砂岩

岩石新鲜面呈灰紫色、灰色,风化面呈灰色,凝灰砂状结构,块状构造。

岩石由岩屑5%、晶屑5%、砂屑60%、火山灰及粉砂30%组成。

岩屑,灰黑色、紫色,棱角状-次棱角状,成分为玄武岩、玄武质凝灰岩,大小0.2-2mm。

晶屑,成分为斜长石,灰白色,棱角状-次棱角状,粒径0.2-2mm。

砂屑,成分为玄武岩、石英、斜长石,圆状-次圆状,粒径0.2-2mm。

填隙物为火山灰及粉砂,细小难辩。

18、凝灰砾岩

岩石新鲜面呈灰紫色、灰色,风化面呈灰色,凝灰砾状结构,块状构造。

岩石由岩屑5%、晶屑5%、砂屑20%、砾石50%、火山灰及粉砂20%组成。

岩屑,灰黑色、紫色,棱角状-次棱角状,成分为玄武岩、玄武质凝灰岩,大小0.2-2mm。

晶屑,成分为斜长石,灰白色,棱角状-次棱角状,粒径0.2-2mm。

砂屑,成分为玄武岩、石英、斜长石,圆状-次圆状,粒径0.2-2mm。

砾石,成分为玄武岩、安山岩、花岗岩,圆状-次圆状,粒径2-20mm。

填隙物为火山灰及粉砂,细小难辩。

19、安山玄武岩

岩石新鲜面呈灰黑色、深灰色,风化面呈灰、浅灰色,斑状结构、基质为隐晶质结构,块状构造。

斑晶:

斜长石含量5-20%,灰白色,自形-半自形,柱状,粒径0.2—2.5mm。

基质:

由隐晶质及铁质质点组成。

20、玄武质自碎角砾岩

风化面灰色,新鲜面青灰色,块状构造,自碎角砾状结构,自碎角砾呈紫色为气孔杏仁状构造,斑状结构,斑晶为斜长石,灰白色,自形柱状,大小0.2-2mm,含量10-15%,基质隐晶质,气孔杏仁状为椭圆状,大小2-30mm,含量5%。

胶结物为玄武岩,呈青灰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斑晶为斜长石,灰白色,自形柱状,大小0.2-2mm,含量5-10%,基质隐晶质。

(二)沉积岩

1、白色含砾粗粒石英砂岩

新鲜面为白色,风化面为灰白色;具层理构造;粗粒砂状结构,粒度—般为1mm左右,有5%>2mm的砾石,磨圆较好,多呈浑圆状,分选也较好;硅质胶结。

碎屑矿物主要为石英,其含量大于90%,可见少量长石,风化后呈高岭土。

2、黄绿色含生物钙质页岩

黄绿色,带少量褐色斑点,泥质结构,岩石致密,硬度低,指甲可刻动,断口粗糙,表面光泽暗淡,可见细小云母片,含三叶虫和圆货贝化石碎片,具有平行的簿层状页理构造,滴盐酸起泡。

3、灰白色泥晶灰岩

灰白色,泥晶结构,块状构造,岩石具贝壳状断口,固结致密,小刀可刻动,局部有粗晶的方解石颗粒,直径l—2mm左右,解理面闪闪发光,加盐酸剧烈起泡。

4、中粒钙质复成分砾岩

岩石呈浅灰色。

中粒结构,砾石约占75%,颗粒支撑,粒径最大20毫米,最小2毫米,一般10-15毫米,分选中等。

砾石呈等轴状,以次圆和次棱角状为主。

具块状层理构造。

砾石成分以白云岩和石灰岩为主,次为硅质岩。

白云岩呈灰白色,其粉末滴酸起泡。

硅质岩砾石灰黑色,致密坚硬,以燧石为主。

另有少量砾石呈紫红色或暗灰色,无光泽,端口粗糙,可能为中性喷出岩岩屑。

填隙物约占20%。

其中胶结物占15%,以灰色为主,局部带浅绿色调,滴酸剧烈起泡说明以钙质为主;充填物占5%,多为砂、粉砂碎屑,胶结类型为基底式。

5、灰绿色中粒海绿石石英砂岩

岩石呈浅灰色,中粒砂状结构,分选好,粒度均匀,磨圆度为圆状。

具平行层理构造。

碎屑含量约90%,碎屑以石英为主,无色微透明,油脂光泽,硬度大;胶结物约10%,孔隙式胶结,胶结物为硅质和海绿石,暗绿色无光泽,部分氧化为褐铁矿。

6、黑色页岩

岩石呈灰黑色,泥质结构。

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岩石具滑感,用手细摸有砂感,含少量石英细砂粒,滴酸微弱起泡,表明含有钙质。

层面分布有炭化植物化石碎片。

断面见微细的水平层理构造。

7、泥晶生物碎屑灰岩

岩石呈深灰色,加酸剧烈起泡,以方解石为主。

生物碎屑结构,生物碎屑灰白色,含量大于50%,主要为腕足类,壳长约10毫米,最大25毫米,次为海百合茎,均为圆形断面,直径2-3毫米,中间可见茎孔。

另外见大量砂及生物碎片,呈弧形或粒状,推测为腕足量或海百合类碎片。

颗粒间为泥晶充填,深灰色较致密,耗量小于50%。

生物碎屑物定向排列,层理不明显。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有志者自有千计万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

2、实现自己既定的目标,必须能耐得住寂寞单干。

3、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