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球坐标的讲解.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418849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78.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球坐标的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天球坐标的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天球坐标的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天球坐标的讲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天球坐标的讲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天球坐标的讲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天球坐标的讲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天球坐标的讲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天球坐标的讲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天球坐标的讲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天球坐标的讲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天球坐标的讲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天球坐标的讲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天球坐标的讲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天球坐标的讲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天球坐标的讲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天球坐标的讲解.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天球坐标的讲解.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天球坐标的讲解.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天球坐标的讲解.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天球坐标的讲解.docx

《天球坐标的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球坐标的讲解.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天球坐标的讲解.docx

天球坐标的讲解

第二节天球坐标

一、地平坐标系

二、时角坐标系

三、赤道坐标系

四、黄道坐标系

观测与实习〔四〕辨认北极星,用简易方法测定地理纬度

第二节天球坐标

天球是人们为研究问题方便而假想的球体,虽然它不是真实存在着的球体,但是天空给

予人们的布满天体的球体印象却是非常直观的。

像地表上有圆和点一样,天球上也有圆和点,

而且天球上的圆也有大圆和小圆之分。

大圆是以球心为圆心的圆,也就是过球心的平面无限

扩展与天球相割而成的圆;小圆则不是以球心为圆心的圆,所有小圆所在的平面,都不通过

球心(如图2-10)。

任何一个大圆都有两个极点,极点到大圆上任何一点的角距离都是相等的,都是90°。

当然两个相对应的极点连线与其大圆是垂直的。

 

35°。

所以,天球上的距离,实

为了确定和研究天体在天球上的

有不同的天球坐标系。

经常采

天球上也有方向,天球上的方向,是以地球自转为基础,是地球上的方向的延伸。

例如,和地球上经线相对应的南北方向,和地球上纬线相对应的东西方向。

在天球上,也有距离。

但是,只有角距离,而没有直线距离。

例如,织女星和牛郎星,相距为16.4光年,但是在天球上,只能看到它们之间相距约际上是天体之间方向上的夹角,而不是其真实的直线距离。

有了地理坐标系,便可以确定地面上任一地点的位置。

位置和运动规律,人们规定了天球坐标系。

根据不同的用途,用的天球坐标系有:

地平坐标系、时角坐标系、赤道坐标系和黄道坐标系。

不同的坐标系,

具有各不相同的组成要素。

 

各种坐标系都是在各自的基本圈和基本点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因此,基本圈和基本点

的确定,是建立天球坐标系最重要的内容,它决定着各种坐标系最本质的特征和不同的用途。

一、地平坐标系

地平坐标系是一种最直观的天球坐标系,和我们日常的天文观测关系最为密切。

例如,

在晴朗的傍晚,观测者经常可以看到人造卫星在群星间的运行,和大量的流星现象,它们的

运行速度都很快,用什么方法能够快速、简便地记录下卫星或流星的位置呢?

最简便的方法

,这就是我们所要讨

从观测者所在的地点,作

称为天顶;在地平面以下

就是记下某瞬间该卫星或流星的地平经度(方位)和地平纬度(高度)论的地平坐标系。

1.基本圈和基本点

地平坐标系中的基本圈是地平圈,基本点是天顶和天底。

地平圈就是观测者所在的地平面无限扩展与天球相交的大圆。

垂直于地平面的直线并无限延长,在地平面以上与天球相交的点,

与天球相交的点,称为天底。

在天球上,天顶和天底与地平圈的角距离均为90°,只不过一个在地平圈以上,另一个在地平圈以下。

地平圈把天球分为可见半球和不可见半球两部分。

由于天球的半径是任意长的,而地球的半径则相对很小,因此,观测者所在的点可以认为是与地心重合的,地平圈也可以看成是以地心为圆心的,这与观测者所在点的地平面在天球上是完全一致的。

通过天顶和天底可以作无数个与地平圈相垂直的大圆,称为地平经圈;也可以作无数个

与地平圈平行的小圆,称为地平纬圈。

地平经圈与地平纬圈是构成地平坐标系的基本要素。

地轴的无限延长即为天轴,天轴与天球有两个交点,与地球北极相对应的那个点叫做天北极,与地球南极相对应的那个点叫做天南极。

通过天顶和天北极的地平经圈(当然也通过

天底和天南极),与地平圈有两个交点;靠近天北极的地个点为北点,靠近天南极的那个点

为南点。

北点和南点分别把地平圈和地平经圈等分。

根据面北背南、左西右东的原则,可以

确定当地的东点和西点,即面向北点左90°为西点,右90°为东点。

这样,就确定了地平圈

上的东、西、南、北四方点。

天顶

天底

團2-11地平坐标聚的裁圈和荃本直

在地平坐标系中,通过南点、北点的地平经圈称子午圈。

子午圈被天顶、天底等分为两

个180°的半圆。

以北点为中点的半个圆弧,称为子圈,以南点为中点的半个圆弧,称为午

圈。

在地平坐标系中,午圈所起的作用相当于本初子午线在地理坐标系中的作用,是地平经

度(方位)度量的起始面(如图2—11)。

2.方位

方位即地平经度,是一种两面角,即午圈所在的平面与通过天体所在的地平经圈平面的

夹角,以午圈所在的平面为起始面,按顺时针方向度量。

方位的度量亦可在地平圈上进行,

以南点为起算点,由南点开始按顺时针方向计量。

方位的大小变化范围为0°〜360°,南点

为0°,西点为90°,北点为180°,东点为270°。

上述这种方位度量是在天文学中所用的方法。

在大地测量中方位则采用另外一种量算方法。

就是以北点为起算点,按顺时针方向度

量,其值亦是由0°〜360°。

这种量算方位所得的数值,与天文测量上量算的方位值相差180°,如北点为0°,东点为90°,南点为180°,西点为270°。

方位在地理学和天文观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野外地质调查中,经常要测量沉

积岩岩层的倾向,即岩层的倾斜方向,它就是用方位来表示的。

它是用北点的方向与岩层倾

斜方向的夹角表示的。

如果,其值介于0°〜90°,则岩层向东北倾斜,在90°〜180°之间

则向东南倾斜,在180°〜270°之间则向西南倾斜,在270°〜360°之间则向西北倾斜。

在天文观测中,如果预报或观测到某一天文现象,发生时的方位(南点为起点)为45°,

则表示该天文现象发生于西南方。

我们这里所说的方位,一般是指天文学中的概念,即南点是它的起点,午圈所在的平面是它的起始面。

3.高度

高度即地平纬度,它是一种线面角,即天体方向和观测者的连线与地平圈的夹角。

在观

测地,天体的高度就是该天体的仰视角。

此时无所谓向下计量的高度;但是,在计算时,则

会出现负的高度值,这意味着天体位于地平圈以下,即位于不可见半球。

天体的高度可以在

地平经圈上度量,从地平圈起算,到天顶为0°〜90°,到天底为0°〜(一90°)。

如图2—12表示天体的方位和高度的量算。

天底

團2-12天全的方位和高厘

地平坐标中的方位,还可以用来测定地物相对于观测者的方向。

天体的高度和方位可以用经纬仪直接测出,也可以用量角器大致估测。

4.地平坐标系的变化

地表各点位置不同,地平坐标系的基本圈(地平圈)和基本点(天顶和天底),也随之

不同。

所以,在不同地点同时观察同一天体,所得到的方位和高度是不相同的;在同一地点,

由于地球的自转,时间的延续,对于同一天体在不同的时刻进行观测,其方位和高度也是不

相同的。

所以,地平坐标值是因地因时而不同。

随时间和地点的变化而变化是该坐标系的显

著特征。

例如,太阳刚升起的时刻,其方位较大,高度为0°;到了正午时,太阳位于正南方的天空中,其方位为0°,高度则增到了一天中的最大值;到了太阳落山时刻,其方位和高度又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这就是地平坐标值随时间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地球自转造成的。

下面分别介绍在不同地点,地平坐标系的变化情况:

如图2—13所示,为观测者在北极的地平坐标系。

此时,地平圈与天轴垂直,与地理赤道在天球上投影重合,天北极与天顶重合,天南极与天底重合。

因此,天北极的高度就是天

顶的高度,其值为90°。

观测者位于赤道的地平坐标系,如图2—14所示。

在这种情况下,地平圈与天轴位于同

一平面,天北极和天南极与天顶、天底的角距离均为90°,地平圈与天赤道垂直,天北极和

天南极位于地平圈上。

因此,天北极和天南极的高度都是0°。

如图2-15所示,为观测者在北半球纬度卩的地平坐标系。

在这里地平圈与天轴的夹角

为0,这是因为地理纬度为的地平面与地轴的夹角为囚。

所以,天北极的高度就是归,也就

是,在北半球的任何一个地点,天北极的高度等于该地的地理纬度。

这一规律给我们提供了

一种天文测纬的基本方法。

只要测量了天极在某地的地平高度,就得出了该地的地理纬度。

地平坐标系能把天体在当时当地的天空位置直观地、生动地表示出来。

例如,若某人造

卫星在某时刻的地平坐标值为:

方位270°,高度45°,则说明,此时该人造卫星在正东方的天空,其仰角为45°。

图2-15北歸购地平坐祢系

在某地连续数小时观测某一恒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则可以看出该恒星的高度和方位

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

由此,可以对地平坐标系的含义有更清楚的认识。

二、时角坐标系

时角坐标系是另外一种用定量的方法表达天体位置的天球坐标系,它对于计时制度的确

立具有重要意义。

1.基本圈和基本点

时角坐标系的基本圈是天赤道,基本点是天北极和天南极。

球分为北半天球和南半天球两部分。

平行于天赤道可以在天球上作无数个小圆,称赤纬圈。

天北极和天南极是时角坐标系的基本点,通过天北极和天南极可以作无数个垂直于天赤道的

大圆,称为赤经圈,又称为时圈。

赤经圈和赤纬圈是构成时角坐标系的基本要素。

在无数个赤经圈中,其中通过地平圈上南点和北点的赤经圈,叫做子午圈。

在这里子午

圈的定义与地平坐标系中子午圈是统一的,只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去说明的。

子午圈与天赤

道有两个交点,位于地平圈之上的交点,称为上点,用Q表示,位于地平圈之下的交点,称

为下点,用Q'表示,子午圈被天北极和天南极等分为两个180°的半圆。

以Q点为中点而

且过南点的半圆,叫做午圈;以Q'点为中点而且过北点的半圆,叫做子圈。

在度量天体的

时角(时角坐标系的经度)时,午圈起到起始圈的作用,可以类比于地理坐标系中的本初子

午线和地平坐标系中的午圈(如图2-16)。

图&16时角坐标系的基奉圏和基本点

2.时角

时角是时角坐标系中的经度。

它是两面角,即过午圈的平面与过天体赤经圈的平面而成的两面角。

它的大小可以用小时计量,范围在0〜24小时,也可以用角度表示,范围在0

360°。

因此,每小时对应15°,每分钟对应15'。

度量时可以在天赤道上进行,按顺时针方向量算。

如上点(G)为0小时或0°,下点则为12小时或180°

天北极

天南硯

囹2-17天怖的时:

ft和赤纬

3.赤纬

赤纬即时角坐标系中的纬度。

是一种线面角,即天体方向与天赤道平面的夹角。

量算时

要以天赤道为起始面,向北、向南度量,天赤道上的点赤纬都是0°,天北极的赤纬是+90°,天南极的赤纬是-90°。

如图2-17表示天体的时角和赤纬的量算。

例如,在北纬40°的地方(如图2-18),北点、上点、东点、天北极、天顶等各点的地平坐标值和时角坐标值均可以求出。

在计量时要注意方位和时角的度量方向均是顺时针的,前者的起点是南点,后者的起点是Q点,见表2-2。

天啖

天底

图2-1S帕纬W的地平坐标系和时角坐芮糸

图2-18北纬40°的地平坐标系和时角坐标系

表2-2

地平警期

珂角生标侑

方便

时箱

赤舞

180'

()・

12/卜时<或1SJ*>

上点(Q点、)

0'

+50°

0小时5『>

加T

18C®27C>

0・

天北极

180-

40・

r天血

n0*

0小吋(或L、

+4C"

三、赤道坐标系

地平坐标系和时角坐标系虽然各有其优点,但是对于编制、记录恒星位置的量表工作来

说,它们是不能使用的,因为天体的方位和高度以及时角,每时每刻都在变化。

而赤道坐标系则具有相对不变的优越性。

黃北极

图2-13二分点和二至点

用角度0°〜360°表示,亦可以用时间单位0〜24小时来表示。

例如,春分点的赤经为0°或0小时,秋分点的赤经为180°或12小时。

织女星位于春分点以东283°,所以其赤经为283°或18小时52分。

天狼星位于春分点以东100°45所以其赤经为100°45',或6小时43分。

3.赤纬

赤道坐标系中的纬度,与时角坐标系中赤纬的意义完全相同。

如图2-20表示天体的赤经和赤纬的量算。

天北根

天南眾

图2-20天棒的苏经和亦韩

由于时角坐标系和赤道坐标系的基本圈和基本点是完全相同的,所不同的是:

天体的时

角,在度量时是以午圈为起始圈,沿顺时针方向计算的;而天体的赤经在度量时是以春分圈

为起始圈,沿逆时针方向计算的。

所以,时角坐标系和赤道坐标系又分别称为第一赤道坐标和第二赤道坐标系。

在时角坐标系(第一赤道坐标系)中,时角会因地而变,因时而变,特别是它随时间的延续的变化特点,人们常用它去测定时间。

在赤道坐标系中,天体的赤经是以春分圈为起始圈量算的,春分圈不会因地因时而改变,

所以恒星的赤经不会因时因地而变化,恒星的赤纬也是不变的。

据此特点,赤道坐标系常用

于编制各种星图、星表。

但是,时角坐标系和赤道坐标系之间的联系也是很密切的,现举两个例子说明它们之间

的联系情况。

例1,若已知上点(Q)的赤经为30°(或2小时),求织女星在当时的时角。

(又知织女星的赤经是283°或18小时52分)

根据已知条件,可以画出图2-21,此时春分圈与过Q点的赤经圈(午圈)两个平面夹角为30°,即Q点的赤经为30°或2小时。

过织女星的赤经圈应该位于与春分圈夹角为283°的赤经圈上,而且是以春分圈为起始圈,沿逆时针度量的。

所以,过Q点的午圈与过织女星赤

经圈平面夹角就是360。

一一(283°――30°),即107°,或7小时8分。

这个角度是以午圈为始圈,沿顺时针方向计算的,也就是说织女星的时角是107°或7小时8分。

例2,若已知太阳的时角为195°或13小时,春分点的时角为225°或15小时,求此时太阳的赤经。

根据已知条件,可以画出图2-22,此时午圈与过太阳的赤经圈平面夹角为,以午圈为起

始圈,沿顺时针方向度量,其值为195°。

同理,午圈与春分圈平面夹角为225°,所以,此时太阳的赤经为,以春分圈为起始圈,沿逆时针方向度量,其值为225°――195°,即30°,或2小时。

刪2-21如时箱求赤轻

 

四、黄道坐标系

赤道坐标系适用于表示恒星的位置和运动特征,而对于表示太阳这个特殊恒星,以及太

阳系内天体的位置和运动特征,则采用黄道坐标系更适合。

1.基本圈和基本点

黄道坐标系的基本圈是黄道,基本点是黄北极和黄南极。

距天北极

黄极是通过观测点(坐标中心)做垂直于黄道面的直线与天球相交的两个点,

较近的点叫做黄北极,距天南极较近的点叫做黄南极。

黄北极与黄南极的连线就是黄轴。

E£-23堇道坐标乘的赫本圈和基卒点

平行于黄道在天球上可以做无数个小圆,即黄纬圈。

通过黄极可以做无数个与黄道垂直

的大圆,即黄经圈,其中过春分点的黄经圈是黄道坐标系中经度(黄经)度量的起始圈(如图2-23)。

2.黄经

黄经即黄道坐标系中的经度,它是一种两面角。

它是春分点所在的黄经圈平面与天体所

在的黄经圈平面之间的夹角。

黄经的度量是以春分点所在的黄经圈为起始圈,在黄道上沿逆

时针方向进行的。

用角度来表示,范围从0°〜360°。

3.黄纬

黄纬即黄道坐标系中的纬度,它是一种线面角。

它是天体与天球中心的连线和黄道平面

之间的夹角。

黄纬以黄道面为起点面,向南、向北两个方向量算,从黄道面到黄北极范围为0°〜+90°,从黄道面到黄南极范围为0°〜(-90°)。

苗北极

琶南极

團2-24天体的苕经和董第

如图2-24表示天体的黄经和黄纬的量算。

图2-24天体的黄经和黄纬

黄道坐标系适用于表示太阳系内天体的位置和运动。

由于太阳本身是在黄道上运行的,因此用太阳黄经来表示其位置,用太阳黄经的变化来表示太阳的视运动是特别适宜的。

例如,在春分日太阳黄经为0°,夏至日为90°,秋分日为180°,冬至日为270°太阳系内其它天体的运行,也可以用其黄道坐标值来表示。

例如,行星的运行规律可以用黄道坐标系来表示。

当太阳与外行星黄经相同的时候,即为合;当太阳与外行星黄经相差180°时,即为冲;相

差90°时则为方照。

又如,月球运行的规律也可以用黄道坐标系来表示。

当日、月黄经相同时,即为朔,朔时为农历每月初一;当日、月黄经相差180°时,即为望,望时为农历十五

或十六;当日、月黄经相差90°时,为上弦;当日、月黄经相差270°时,为下弦。

因为过春分点的黄经圈和黄道在天球坐标系中,分别都是唯一的,所以恒星的黄经和黄纬不会因时因地而改变。

但是,太阳作为一颗特殊的恒星,其黄经在发生着周年性的变化,这种变化也引起太阳的赤道坐标值的改变。

如图2-19,春分日太阳黄经为0°,赤经为0°或0时,赤纬为0°;夏至日太阳黄经为90°,赤经为90°,赤纬为+23。

26';秋分日太阳黄经为180°,赤经为180°,赤纬为0°;冬至日太阳黄经为270°,赤经为270°,赤纬为-23°26'。

每种天球坐标系都有其独特的性质,因此也就有其特定的用途,为了便于对比,利于记忆,兹将各种天球坐标系归纳成表2-3。

表2-3四种天球坐标系对照

地平坐标系

赤道坐様乘

基本囲

天赵

堇道

天顶、天厲

天址极、天南扱

天北极天南极

坐标要素

1.RfA

赤螳

赤蟀

起始点(圄j

南点

地平圈

天亦道

音分点

奮分点

黃道

塑亘方怯

天顶税11

天陽聊

iwmt

on―奸

0"亠阿

天北极村『

天南极

imtt-

oafar

天朮极天南除-9丁

imti-

Ca«360n

特点

因时固地面變

时而誉

團形

2-12

E2-17

E2-20

團2-24

观测与实习〔四〕辨认北极星,用简易方法测定地理纬度

一、目的

掌握辨认北极星和用北极星确定方向的方法;掌握简易测定地理纬度的方法;巩固有关

地理坐标和天球坐标方面的知识。

二、准备工作

1.知识准备:

熟悉北极星与天北极关系及其与地理纬度的关系;熟悉大熊、小熊、仙后

等天北极周围的主要星座。

2.物质准备:

天球仪、星图、测角仪器等。

三、方法步骤

1.辨认北极星,并用其确定方向:

在晴朗的夜晚,选择不受或少受地面灯光干扰的较高地方为观测场地,分组观测。

在北方天空找出北斗七星。

这七颗亮星在天球上组成一巨大的勺形。

以勺头两颗星(天

璇、天枢)之连线为长度单位,并以此长度单位向勺口所指方向度量,大约五个长度单位处

那颗亮星,即为北极星(图2-25)。

北斗七星在北方天空位置很低的情况下,也可通过仙后座辨认北极星。

仙后座的五颗主

要亮星在天球上组成的图形,很像英文字母W的形状。

从仙后座a星(王良四)向它前面

的一颗不太亮的k星(位于W开口处)连线,并以这一连线为长度单位,沿其延长线向W

开口方向度量,在大约五个长度单位处那颗亮星即为北极星(图2-26)。

北极星(即小熊星座的a星)并不真正在天北极的位置,其赤纬是89°01'44〃,离天北极很近。

而且,在天北极处没有亮星作标志,因此,人们常常以北极星来代表天北极。

在夜间,可用北极星确定方向。

正望北极星,前面是北,后面是南,左边是西,右边是东。

据此,确定周围地物与观测点之间的方位关系。

2.用简易方法测定当地地理纬度

在地平坐标系中,天北极的高度等于当地地理纬度。

用简易测角仪器测得北极星的仰角,即为其高度。

由于北极星与天北极仅58'16〃之差,故可粗略的以北极星高度代表天北极高度。

因此,测得了北极星的仰角,也就粗略的测得了当地的地理纬度,其误差不超过1°。

如果要较准确地测定当地纬度,则需于北极星在上中天或下中天位置时,测得其仰角。

北极星上中天时的仰角减58'16〃(或北极星下中天时的仰角加58'16〃)即为天北极之仰角。

经过这样订正的北极星高度,就是当地的地理纬度。

3.观测北斗七星等亮星相对于北极星和观测地点的运动情况:

选择近观测点地物(如电杆、树木、建筑物等)作参照,观测记录北斗七星等和北极星

与参照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过1〜2小时,再于原位置进行同样的观测记录。

这样的观测要连续进行3〜4次。

四、总结

1.画图说明北斗七星在天球上相对于北极星的周日运动情况,说明其原因。

2.对照大比例尺地图,难证所测当地地理纬度。

说明通过观测北极星测纬度的原理。

3.根据观测记录,分析观测过程中北极星和北斗七星相对于观测点有无位移?

为什么可以用北极星确定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