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版中考一模语文试题D卷模拟.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427069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47.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版中考一模语文试题D卷模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版中考一模语文试题D卷模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版版中考一模语文试题D卷模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教版版中考一模语文试题D卷模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教版版中考一模语文试题D卷模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人教版版中考一模语文试题D卷模拟.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人教版版中考一模语文试题D卷模拟.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人教版版中考一模语文试题D卷模拟.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人教版版中考一模语文试题D卷模拟.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人教版版中考一模语文试题D卷模拟.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人教版版中考一模语文试题D卷模拟.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人教版版中考一模语文试题D卷模拟.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人教版版中考一模语文试题D卷模拟.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人教版版中考一模语文试题D卷模拟.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版中考一模语文试题D卷模拟.docx

《人教版版中考一模语文试题D卷模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版中考一模语文试题D卷模拟.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版中考一模语文试题D卷模拟.docx

人教版版中考一模语文试题D卷模拟

人教版2019版中考一模语文试题D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寻章摘句,生搬硬套,写出来的文章很难有新意,更不用说动人心弦了。

B.这种热升华打印机有防水、高清、抗氧化等功能,它打印出图像的逼真度与喷墨打印机相比更胜一筹。

C.“印象•刘三姐”是全球最大的山水实景剧场,这壮观的实景剧场位于人迹罕至的山水甲天下桂林市。

D.自从妈妈走后,小杨茶饭无心,这是她第一次离开妈妈,她仿佛是霜打的茄子----蔫了。

2.下列说法中与课文内容不符的一项是()

A.《邓稼先》的作者杨振宁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曾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B.《说和做》的作者臧克家,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主要作品有《烙印》《运河》等。

C.《回忆鲁迅先生》作者是萧红,她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D.《孙权劝学》节选自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遍的《资治通鉴》。

3.下列加点的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长嗟(juē)  孀妻(shuāng) 始龀(chèn) 版筑(zhù)

B.拂士(bì)  都尉(wèi)    按辔(pèi)   傅说(shuō)

C.胶鬲(gé)  箕畚(běn)    先驱(qū)   谩有(màn)

D.智叟(sǒu) 荷担(hē)     畎亩(quǎn) 殷勤(yīn)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进入新时代,由于中国的互联网产业发展迅猛,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在全国的普及,中国掀起了全民“网上学习”。

B.据商务部统计,目前大约已有100个左右的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建设。

C.历尽千辛万苦建成的港珠澳大桥,彰显着当代中国的光荣与梦想,展现了我们中国人实干兴邦的决心。

D.虽然说,在新媒体出现之前也存在各种谣言,但谁也不能不否认,新媒体的出现在事实上带来了谣言的高发。

5.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或书写正确的一组是()(2分)

A.黄晕(yùn)伫(zhù)蓄炫(xuàn)耀骇(hài)人听闻

B.椭圆(tuŏ)应和(hè)哀号(hào)昂首挺(tǐng)立

C.匿(nì)笑滑稽(jī)喑(yīn)哑心旷神怡(yí)

D.称(chèng)职窸窣(sū)狩(shòu)猎更胜一愁(chóu)

二、基础知识综合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①2019年6月3日,我校开展了以《读书伴我成长》为主题的读书汇报活动。

在汇报活动中,我以突出的表现夺得全校第一名。

说起读书,我要感谢我的父母,他们是知识分子家庭。

②在我三、四岁时,父母给我准备了《三字经》《弟子规》等书让我读。

③当时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读书?

父母爱读书,他们读,我也模仿着读。

就这样在家庭环境的熏染下,我爱上了读书。

上学后,老师告诉我读书要心无旁骛,要qièér bùshě()。

④一篇篇优美诗文让我心驰神往,它们是有灵气的,是有力量的。

记得毕淑敏在一篇文章中写道,要为自己的精神修建三间小屋,其中一间盛放事业。

适合自己的事业,不靠天赐,要靠自我寻找。

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使事业和人生呈现缤纷和谐、xiāngdéyìzhāng()的局面,是这间精神小屋,坚固优雅的要诀。

通过读书,使我懂得了许多道理。

今后我要更加认真读书,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下去,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6.规范美观地书写注音的词语

qiè  ér  bù  shě       xiāng dé yì zhāng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7.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说起读书,我要感谢我的父母,他们是知识分子家庭。

B.就这样在家庭环境的熏染下,我爱上了读书。

C.通过读书,使我懂得了许多道理。

D.今后我要更加认真读书,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下去,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8.选文中①②③④句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A.2019年6月3日,我校开展了以《读书伴我成长》为主题的读书汇报活动。

B.在我三、四岁时,父母给我准备了《三字经》《弟子规》等书让我读。

C.当时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读书?

父母爱读书,他们读,我也模仿着读。

D.一篇篇优美诗文让我心驰神往,它们是有灵气的,是有力量的。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道 行

马宝山

①于先生是小镇上的名人。

②于先生一辈子走村串乡唱皮影儿,小镇人一年也见不到他几回。

一旦于先生出现在小镇里,这天晚上于先生小屋前面的老槐树下就聚起一帮人,等着太阳落山了看于先生的皮影儿。

于先生是不收乡亲们一文戏钱的,权当是犒劳乡里乡亲。

③于先生的驴皮影人全部是自己设计、自己雕刻。

无论是古代的人物,还是现代的人物,都做得有模有样。

那年,上面派来一个镇长,是个贪得无厌的泼皮,没做两年镇长就被小镇人撵走了。

泼皮走的当天,于先生就演了一场皮影儿,主角就是刚刚被撵走了的泼皮镇长。

他那走势、坐样、贪相、泼皮无赖的模样惟妙惟肖,赢得乡亲们一阵阵喝彩:

像,像,太像了,真是那泼皮无赖样儿啊。

④于先生的影人不仅由自己设计,自己雕刻,在幕布后面还自己操纵。

更绝的是,生旦净丑,戏里的所有人物的说唱全部由他一人完成,男角声音浑厚敞亮,女角清婉柔美,丑角油腔滑调,让人禁不住捧腹大笑。

人物是这样,就是那些动物也是活灵活现的,马嘶鸣,鸡啄食,狗啃棒,鸟扇羽,猴子翻白眼,鱼摆尾喷水……都栩栩如生,似有神助一般。

⑤就这样一个能人,愣是一生不收徒。

真是可惜了一身绝技。

⑥给于先生挑担走村串乡的人姓皮,谁都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大家都叫他皮挑儿。

皮挑儿跟着于先生,每天挑着于先生五颜六色的驴皮影人和锣鼓家什走南闻北,一跟就是三十年,愣是啥也不懂,啥也没学会。

⑦人们也劝皮挑儿,跟着于先生学几招,好歹能挣口饭吃不是。

皮挑儿嘿嘿一笑:

“我笨呢,就靠两个肩膀糊口吧。

⑧人们也劝于先生,好歹教皮挑儿两手,您干不动了,让他也有口饭吃不是。

⑨于先生也是嘿嘿一笑:

“超拔绝妙的技艺不是教的,也不是学的,要看有没有悟性。

悟性高了,自有天成。

⑩说这话没过一年,于先生就故去了。

⑪小镇人叹息:

可惜了,一身绝技都让于先生带进棺材里去啦。

⑫四村八乡人惋惜:

于先生走了,再也看不到那么好看的驴皮影儿喽。

⑬没想到小镇忽然又演开了驴皮影儿,那幕布上的影人儿嬉笑怒骂、耍戏打斗,样样生动逼真、惟妙惟肖。

特别是人们看到幕布上女人梳洗打扮的表演:

散发、梳头、挽髻、瞽花、涂脂抹粉、更换衣衫的一系列动作干净利索,真不相信那是由几根竹棍子操纵出来的。

观看的人无不喷啧赞叹,拍手叫好。

⑭谁也没有想到的是,这演皮影的人竟然是皮挑儿。

他的演技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于先生还要胜一筹。

⑮有人问皮挑儿:

“你有这般手段,为何早先不露一手啊?

⑯皮挑儿说:

“那时候有于先生在,我是怕争人家的名头,夺人家的饭碗啊。

⑰“那你现在就不怕了?

⑱皮挑儿说:

“现在于先生走了,他不需要那个名分,也不需要拿这手艺糊口,可我还是要活下去呀,大家也要看皮影儿度日子啊。

⑲人们无不称道:

皮挑儿这人德行好,道行又高。

他是怎么学的皮影戏?

又是怎样练就的一手功夫?

不仅外人不知道,就连于先生也毫无觉察。

⑳大家再也不叫他皮挑儿了,改称皮先生。

(注)道行(héng):

僧道修炼的功夫。

借指人的涵养、本领。

9.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内容。

10.同样是“嘿嘿”笑,“皮挑儿嘿嘿笑”表现出他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于先生也是嘿嘿一笑”,则表现出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

11.品味下列句子,按要求答题。

(1)请从句式的角度说说第④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说对第⑭段“这演皮影的人竟然是皮挑儿。

”这句话中加点词语“竟然”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大家原来叫他“皮挑儿”,为什么后来改称“皮先生”?

这一称呼包含了大家对皮挑儿怎样的情感?

(请用两个词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王进是个好男儿

①王进在《水浒传》第二回中出现,以后再没影踪。

他如一道耀眼的闪电,照亮了大宋灰暗的山河,让人看到了一个真正男子汉的英姿,也让梁山的好汉们,顿时失去了颜色。

②同林冲一样,王进也是大宋的八十万禁军教头。

他的父亲都军教头王升,当年曾将还是街头混混的高俅“一棒打翻,三四个月将息不起,有此之仇”。

现今,足球明星高俅当了大宋国防部长之后,就伺机要报当年的一棒之仇。

王进知道这厮肯定不会放过自己,就在高部长上任的第二天,不等上司动手,自己主动辞掉大宋的金饭碗,设计摆脱了两个前来监视的牌军,同家中老母一起,向西北,奔赴抗金的前线去了。

③王进对大宋社会看得极为透彻。

他不想再同高俅之辈论理,因为无理可论。

林冲比王进天真,他认为大宋还能论理,结果,将自己论进了沧州劳改的草料场。

④大宋没有给王进提供正义和公平,但王进并没有像宋江一样,认为自己是“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而是想到,自己一身武艺,当为国家出力。

西北战事正紧,那里正是自己的用武之地。

于是,王进一路西行,向抗金前线延安府进发。

他心里清楚,不管他建立多少功业,只要高部长在任,他都不可能有奖金、有官位,但他依然去了。

⑤宋江等辈,一身武艺,树起“替天行道”大旗,自称“忠义”,真实的目的,是为了招安后封妻荫子,多的是对同胞的残杀。

同王进相比,宋江私放晁盖是对皇帝不忠,攻击方腊是对朋友不义,又何曾行过天道?

⑥王进不会上梁山。

他比林冲更明白,梁山并不是人生的惟一选择,那不过是山寨版的大宋!

他们不可能“替天行道”,只能是“替天行盗”!

如果王进处在林冲的位置上,当高俅被俘上山后,他肯定一刀砍了他,不会像林冲,在宋江的高压下,忍气吞声敢怒而不敢言。

善良是美好的品德,但仅仅只有善良,则又易为奴隶。

⑦王进不仅有智慧,讲原则,还忠义两全。

⑧因为老母生病,不得已在史家庄住了多时。

为报答史太公的热情招待,他花半年时间,尽心点拨史进,让他成为全国一流的武术师。

以史进一家对他的感情,他完全可以在史家庄度过一生,但他考虑到自己被高俅通缉,怕连累于人——桃源虽好,不是久留之处。

这是对朋友的义。

⑨王进是真正视名利如烟云的人,是一个真正的理想主义者。

作者将他置于正面人物的第一个,当有深意焉。

⑩后人为什么喜欢陶渊明?

因为这位田园诗人认为,当这个社会不能给自己尊严、平等、正义的时候,抗争本身已没有了意义,最好的选择是摒弃这个社会,没有必要再同他们论辩姜是不是生在树上。

老子不想折腰了,那五斗米也不要了。

我来到这个世界,是为了看见太阳!

当王进身处逆境,尊严被践踏、权利被褫夺,他无处可诉说——抑或他根本就不屑于诉说——他只是默默忍受,毅然担当。

(11)在中国,最能检验人格力量的天平砝码,就是权力。

绝大多数男人,一遇到权力的砝码,就会毫无悬念地倾斜,但王进的天平没有倾斜!

(12)当一个人能置大宋的价值观不顾而坚持自己选择的时候,当世人皆醉他独醒的时候,底气是何等的深厚,内心是多么的强大!

(13)对这个行将溃败的社会,王进已经心无所求。

他知道名与利的代价是什么,他知道放弃的代价又是什么。

所以,他依照自己的标准做人、做事了。

13.对第③段“王进对大宋社会看得极为透彻”,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进知道高俅一定会在自己身上报当年的一棍之仇,同他无理可讲。

B.王进奔赴西北前线,是因为他觉得虽会遭报复,但还有报国的机会。

C.王进明白在当时的环境下,大宋不可能给自己提供尊严、公平以及正义。

D.王进清楚梁山是大宋的翻版,宋江等人的真实目的与大宋的价值观一致。

14.第⑨段说王进“是一个真正的理想主义者”,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进明知朝廷黑暗,依然以国家为重,奔赴西北前线。

B.王进明知不会得到名利官位,依然遵从自己的内心行事。

C.王进像陶渊明一样,在得不到公正时,默默忍受、毅然担当。

D.王进经受住了权利的考验,人生的天平没有在权利面前倾斜。

15.作者为什么说“王进是个好男儿”?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进既照亮了大宋昏暗的山河,又让梁山好汉黯然失色。

B.王进在得不到公平对待的时候,选择主动摒弃这个社会。

C.王进不仅有智慧,讲原则,还不计名利,忠义全都兼顾。

D.王进是个真正的理想主义者,依照自己的标准做人做事。

四、对比阅读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

“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徒属皆曰:

“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袒右,称大楚。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攻大泽乡,收而攻蕲。

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攻銍、酆、苦、柘、谯皆下之。

行收兵。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

弗胜,守丞死,乃人据陈。

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三老、豪杰皆曰:

“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

”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乙)

信陵君窃符①救赵

(信陵君)至邺②,矫③魏王令代晋鄙④。

晋鄙合符,疑之,举首视公子曰:

“今吾拥十万之众,屯于境上,国之重任。

今单车⑤来代之,何如哉?

”欲无听。

朱亥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

公子遂将晋鄙军。

勒兵⑦,下令军中,曰:

“父子俱在军中,父归。

兄弟俱在军中,兄归。

独子无兄弟,归养。

”得选兵八万人,进兵击秦军。

秦军解去,遂救邯郸,存赵。

  

注释 ①符:

兵符,征调兵将用的凭证。

 ②邺:

地名。

 ③矫:

假传,诈称。

 ④晋鄙:

魏国将领。

 ⑤单车:

指单单有乘坐的车辆,没有跟随的士兵,犹言单车匹马。

 ⑥朱亥:

市井一位屠夫,勇武过人。

   ⑦勒兵:

约束,整顿军队。

1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广故数言欲亡________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________

17.依据文章内容,下面对“矫魏王令代晋鄙”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A.公子假传魏王命令让晋鄙担任将领。

B.公子拿出兵符假传魏王命令代替晋鄙担任将领。

18.(甲)文中的陈胜与(乙)文中的信陵君,虽然生活时代不同,人生经历不同,但他们身上却有着共同的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说明。

五、句子默写

19.根据课文默写。

①其间千二百里,________________,不以疾也。

(郦道元《三峡》)

②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__。

(王绩《野望》)

③____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

④晓雾将歇,____________________。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⑤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

⑥__________________,江入大荒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

⑦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⑧______________,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⑨《使至塞上》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雄浑景象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诗歌鉴赏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20.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画面: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21.三四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七、语言表达

22.(2016年中考湖北随州卷)续写诗句。

要求与原诗在结构、修辞、情感等方面和谐一致。

第一样事,我要教你们勇敢地笑啊

君不见,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啊

石狮子见了我笑出了泪啊

小燕子见了我笑斜了翅膀啊

第二样事,我还要教你们勇敢地笑

那旗子见了我笑得哗啦啦地响

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

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

第三样事,我仍要教你们勇敢地笑

23.下面是新华网《议起来》栏目的一次活动,请参与讨论。

在留言区发表你的看法。

(议题)自从上海对垃圾分类出现新的法规之后,全国各个地区都有了相应的实施办法。

实施以来众说纷纭。

(议起来)有人说垃圾分类时机还不够成熟,我们长久以来都有一样的生活习惯,如果一下子打破,很难改正过来;但也有人认为垃圾分类迫在眉睫,对我们子孙后代也是一种造福的行为。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留言区)__________

要求:

①观点明确,说理充分,逻辑严密,表达得体;②正确使用标点,规范运用语言;③100字左右。

八、作文

24.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其一,按要求作文。

题目:

(一)感谢

(二)“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每当想起朱自清的《匆匆》时,我们就十分想珍惜所拥有的时光。

其实,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值得我们珍惜的还有许许多多……

请以“珍惜”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选择题目

(一),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选择题目

(二),自拟题目作文。

(2)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500字。

(如果写诗歌,不少于20行)

(3)字迹工整,书写清楚。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二、基础知识综合

1、

三、现代文阅读

1、

2、

四、对比阅读

1、

五、句子默写

1、

六、诗歌鉴赏

1、

七、语言表达

1、

2、

八、作文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