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秋季安全教育主题每周安全教育详细内容.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427756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3.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秋季安全教育主题每周安全教育详细内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小学秋季安全教育主题每周安全教育详细内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小学秋季安全教育主题每周安全教育详细内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小学秋季安全教育主题每周安全教育详细内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小学秋季安全教育主题每周安全教育详细内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小学秋季安全教育主题每周安全教育详细内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小学秋季安全教育主题每周安全教育详细内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小学秋季安全教育主题每周安全教育详细内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小学秋季安全教育主题每周安全教育详细内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小学秋季安全教育主题每周安全教育详细内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小学秋季安全教育主题每周安全教育详细内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小学秋季安全教育主题每周安全教育详细内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小学秋季安全教育主题每周安全教育详细内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小学秋季安全教育主题每周安全教育详细内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小学秋季安全教育主题每周安全教育详细内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小学秋季安全教育主题每周安全教育详细内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小学秋季安全教育主题每周安全教育详细内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小学秋季安全教育主题每周安全教育详细内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小学秋季安全教育主题每周安全教育详细内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小学秋季安全教育主题每周安全教育详细内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秋季安全教育主题每周安全教育详细内容.docx

《小学秋季安全教育主题每周安全教育详细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秋季安全教育主题每周安全教育详细内容.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秋季安全教育主题每周安全教育详细内容.docx

小学秋季安全教育主题每周安全教育详细内容

小学每周安全教育主题

第三周预防秋季传染病

进入秋季,冷空气活动的次数将会逐渐增多,气候也会有一个冷热多变的过渡时期,秋季气温变化大,初秋时,气温较高,即“秋老虎”天,同时雨水较多,总的气温趋势是下降的。

由于气温的变化无常,昼夜温差悬殊,所以,立秋之后,是发病较多的时节,这一时期重视身体保健很重要,因此秋季加强传染病的防治,对维护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夏秋之交应预防哪些疾病的发生呢?

1、伤风感冒———主要是由于气温的多变,冷空气的频繁活动,使得秋季成了伤风感冒的多发季节。

预防的方式当然还是要注意增强自身体质。

另外,可以遵循“春捂秋冻”的规律,不过,对于这一原则要因人因情况而定,切不可盲目的“冻”着。

2.气管炎:

秋季是慢性气管炎的高发期。

要针对气管炎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特点,积极配合治疗。

秋季草枯叶落,空气中过敏物较多,这也是诱发气管炎的病因之一。

故应避免与过敏因素接触。

另外良好情绪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要改善居室环境,空气要流通新鲜,没有烟尘污染。

3.胃病复发:

每到秋季,人体受到冷空气的刺激,血液中的组胺酸增多,胃酸分泌增加,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自身的抵抗力和对气候适应性下降所致。

此外,由于气候转凉,人们的食欲随之旺盛,使胃肠功能的负担加重,导致胃病的复发。

此类病人除了注意保暖之外,应当进行体育锻炼,改善胃肠道的血液循环,减少发病机会,注意膳食合理,少吃多餐,定时定量,戒烟禁酒,以增强胃肠的适应力。

4.秋雨病:

秋天下雨,气压低,湿度大,可对人的血压、血沉、尿量等产生影响,使有些人出现沮丧、抑郁情绪。

湿度大的天气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会大大增加人体患伤寒、痢疾、各种消化系统及皮肤病的机会。

克服秋雨天气对人的影响,一是加强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二是根据天气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

5.皮肤感染:

秋季,皮肤易被蚊虫叮咬,出现红肿且奇痒,搔抓后可继发细菌感染,出现脓疱疮(疹)等。

所以,被蚊虫叮咬之后切不可抓搔,可涂抹风油精、清凉油消肿止痒。

防治措施:

1、要搞好室内卫生,搞好粪便管理,清除拉圾,疏通污水沟,消灭蚊子、苍蝇、老鼠、蟑螂等四害;

2、搞好饮食卫生:

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喝生水,不吃生冷不洁食物,不吃苍蝇、蟑螂等叮爬过的食物,碗、筷等餐具要严格消毒,传染病人和带菌者要暂时调离饮食服务工作岗位;

3、养成个人良好的卫生习惯:

做到“五要”、“七不要”。

(即“五要”即要按时作息;要睡前刷牙;要饭前、便后洗手;要勤洗澡洗衣服;要勤剪指甲勤理发。

“七不要”即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不乱扔果皮、纸屑等废物;不吸烟吸毒;不喝生水;不食不洁食品;不用公共毛巾和未消毒杯碗、筷。

4、及时发现和控制传染病源:

发现病人或可疑病人,要及时向医务室报告,做到早隔离、早治疗。

小学每周安全教育主题

第三周食品卫生安全教育

一、预防食物中毒,首先要讲究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澡、勤洗衣服、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换床单和被盖。

保持教室环境的清洁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不暴饮暴食的良好习惯。

其次做到“六不吃”,不吃生冷食物、不吃不洁瓜果、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吃未经高温处理的饭菜、不喝生水、不吃“三无”小零食。

再就是要从食品标签上注意识别食品质量,选择安全的食品是把住“病从口入”的第一关。

  1、认识食物中毒特征

  潜伏期短:

一般食后几分钟到几个小时发病。

胃肠道症状:

腹泻、腹痛,有的伴随呕吐、发热。

  2、提高自我救护意识

  出现上述症状,应怀疑是否食物中毒,并及时到医院就诊,同时报告老师。

  3、预防发生食物中毒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特别是饭前便后勤洗手,用除菌香皂,洗手液洗手。

不吃生、冷、不清洁食物,不吃变质剩饭菜,少吃、不吃冷饮。

  二、目前是秋冬季肠道传染病高发时期,同学们要统一认识,提高意识,重视饮食卫生,谨防“病从口入”。

肠道传染病的预防方法:

  1、搞好饮食卫生,谨防病从口入,做到:

洗干净你的手,水果要洗净削皮后食用,煮熟食物,尤其是水产品鱼、虾、贝类等要煮熟、煮透再吃,不喝生水。

  2、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手。

  3、搞好环境卫生,垃圾要按时定点清倒。

  4、暴露空气中的熟食一定要做好防传播疾病的媒介。

  5、不要到卫生条件差的饮食店就餐,更不要光顾街边饮食摊点,特别不吃“三无”小食品。

  6、如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剧烈的腹泻,呕吐,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就诊。

小学每周安全教育主题

第四周国庆节假期安全教育

进入秋季,冷空气活动的次数将会逐渐增多,气候也会有一个冷热多变的过渡时期,秋季气温变化大,初秋时,气温较高,即“秋老虎”天,同时雨水较多,总的气温趋势是下降的。

由于气温的变化无常,昼夜温差悬殊,所以,立秋之后,是发病较多的时节,这一时期重视身体保健很重要,因此秋季加强传染病的防治,对维护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夏秋之交应预防哪些疾病的发生呢?

1、伤风感冒———主要是由于气温的多变,冷空气的频繁活动,使得秋季成了伤风感冒的多发季节。

预防的方式当然还是要注意增强自身体质。

另外,可以遵循“春捂秋冻”的规律,不过,对于这一原则要因人因情况而定,切不可盲目的“冻”着。

2.气管炎:

秋季是慢性气管炎的高发期。

要针对气管炎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特点,积极配合治疗。

秋季草枯叶落,空气中过敏物较多,这也是诱发气管炎的病因之一。

故应避免与过敏因素接触。

另外良好情绪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要改善居室环境,空气要流通新鲜,没有烟尘污染。

3.胃病复发:

每到秋季,人体受到冷空气的刺激,血液中的组胺酸增多,胃酸分泌增加,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自身的抵抗力和对气候适应性下降所致。

此外,由于气候转凉,人们的食欲随之旺盛,使胃肠功能的负担加重,导致胃病的复发。

此类病人除了注意保暖之外,应当进行体育锻炼,改善胃肠道的血液循环,减少发病机会,注意膳食合理,少吃多餐,定时定量,戒烟禁酒,以增强胃肠的适应力。

4.秋雨病:

秋天下雨,气压低,湿度大,可对人的血压、血沉、尿量等产生影响,使有些人出现沮丧、抑郁情绪。

湿度大的天气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会大大增加人体患伤寒、痢疾、各种消化系统及皮肤病的机会。

克服秋雨天气对人的影响,一是加强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二是根据天气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

5.皮肤感染:

秋季,皮肤易被蚊虫叮咬,出现红肿且奇痒,搔抓后可继发细菌感染,出现脓疱疮(疹)等。

所以,被蚊虫叮咬之后切不可抓搔,可涂抹风油精、清凉油消肿止痒。

防治措施:

1、要搞好室内卫生,搞好粪便管理,清除拉圾,疏通污水沟,消灭蚊子、苍蝇、老鼠、蟑螂等四害;

2、搞好饮食卫生:

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喝生水,不吃生冷不洁食物,不吃苍蝇、蟑螂等叮爬过的食物,碗、筷等餐具要严格消毒,传染病人和带菌者要暂时调离饮食服务工作岗位;

3、养成个人良好的卫生习惯:

做到“五要”、“七不要”。

(即“五要”即要按时作息;要睡前刷牙;要饭前、便后洗手;要勤洗澡洗衣服;要勤剪指甲勤理发。

“七不要”即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不乱扔果皮、纸屑等废物;不吸烟吸毒;不喝生水;不食不洁食品;不用公共毛巾和未消毒杯碗、筷。

4、及时发现和控制传染病源:

发现病人或可疑病人,要及时向医务室报告,做到早隔离、早治疗。

小学每周安全教育主题

第四周预防登革热安全教育

一、认识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疾病,通过蚊虫叮咬在人群中传播。

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经过呼吸道、消化道或接触等传播。

二、患上登革热会有什么样的症状呢?

1、突发高热:

一般持续3~7天,体温可达39℃以上

2、三痛:

主要为剧烈头痛、眼眶痛、关节肌肉疼痛

3、皮肤可有麻疹样、猩红热样、白斑样、荨麻疹样等皮疹。

三、如何预防登革热?

灭蚊是预防登革热的重点,对容易滋生蚊子的地方要做好清理,比如盆栽花、积水处、垃圾堆。

(1)在登革热流行区旅游或生活,应穿着长袖衣服及长裤,并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蚊虫驱避药物;

(2)如果房间没有空调设备,应装置蚊帐或防蚊网;

(3)家用杀虫剂杀灭成蚊,并遵照包装指示使用适当的分量;

(4)避免在“花斑蚊”出没频繁时段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5)防止积水,清除伊蚊孳生地;

(6)清水养植植物,坚持每三天更换一次清水,同时冲洗植物根部;

(7)对于花瓶等容器,每星期至少清洗、换水一次,勿让花盆底盘留有积水。

把所有用过的罐子及瓶子放进有盖的垃圾桶内。

小学每周安全教育主题

第六周预防登革热安全教育

一、认识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疾病,通过蚊虫叮咬在人群中传播。

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经过呼吸道、消化道或接触等传播。

二、患上登革热会有什么样的症状呢?

1、突发高热:

一般持续3~7天,体温可达39℃以上

2、三痛:

主要为剧烈头痛、眼眶痛、关节肌肉疼痛

3、皮肤可有麻疹样、猩红热样、白斑样、荨麻疹样等皮疹。

三、如何预防登革热?

灭蚊是预防登革热的重点,对容易滋生蚊子的地方要做好清理,比如盆栽花、积水处、垃圾堆。

(1)在登革热流行区旅游或生活,应穿着长袖衣服及长裤,并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蚊虫驱避药物;

(2)如果房间没有空调设备,应装置蚊帐或防蚊网;

(3)家用杀虫剂杀灭成蚊,并遵照包装指示使用适当的分量;

(4)避免在“花斑蚊”出没频繁时段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5)防止积水,清除伊蚊孳生地;

(6)清水养植植物,坚持每三天更换一次清水,同时冲洗植物根部;

(7)对于花瓶等容器,每星期至少清洗、换水一次,勿让花盆底盘留有积水。

把所有用过的罐子及瓶子放进有盖的垃圾桶内。

小学每周安全教育主题

第七周交通安全教育

 

防交通事故“六不”

1、不闯红灯;

2、不骑无刹车装置的自行车(未满12周岁不能骑车);

3、不骑车载人;

4、不乘坐无牌无证和超速超员车辆;

5、不跨越道路隔离护栏;

6、不在道路上追车嬉戏或抛物击车。

小学每周安全教育主题

第八周防踩踏事故安全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防止踩踏事故的发生呢?

除了学校应加强安全教育,定期举行疏散演练,增设安全通道外,同学们还应当注意以下几点建议:

  1.不在楼梯或狭窄通道嬉戏打闹,人多的时候不拥挤、不起哄、不制造紧张或恐慌气氛。

  2.尽量避免到拥挤的人群中,不得已时,尽量走在人流的边缘。

  3.发觉拥挤的人群向自己行走的方向来时,应立即避到一旁,不要慌乱,不要奔跑,避免摔倒。

  4.顺着人流走,切不可逆着人流前进,否则,很容易被人流推倒。

  5.假如陷入拥挤的人流,一定要先站稳,身体不要倾斜失去重心,即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弯腰捡鞋子或系鞋带。

有可能的话,可先尽快抓住坚固可靠的东西慢慢走动或停住,待人群过去后再迅速离开现场。

  6.若自己不幸被人群拥倒后,要设法靠近墙角,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7.在人群中走动,遇到台阶或楼梯时,尽量抓住扶手,防止摔倒。

  8.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

  9.在人群骚动时,脚下要注意些,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

  10.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要马上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及时分流拥挤人流,组织有序疏散。

小学每周安全教育主题

第九周远离毒品安全教育材料

 

(一)我们要终生远离毒品,学习禁毒知识,必须做到“四个牢记”

1、牢记什么是毒品

毒品不是“有毒的物品”、也不是“毒药”。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2、牢记吸毒极易成瘾,并极难戒断

我们要终生记住这句话。

当你的周围有人吸毒的时候,当有人拿出毒品告诉你吸它的感觉如何奇妙如何快乐,吸它如何好玩如何时髦的时候,你一定要让这句话像警钟一样在你耳边响起。

3、牢记毒品害己、害人、害家、害国

不要牢记那一桩桩、一件件沾满泪水和鲜血的案例,不要忘记那些陷入毒海难以自拔的人悔恨万分的呼唤。

一辈子不沾毒品应该是做人的一条底线。

4、牢记吸毒是违法,贩毒是犯罪

我们要时时记住毒品是受国家管制的药品,没有医生的处方,自己滥用是违法行为。

时时记住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都是犯罪。

违法犯罪难逃国法的制裁。

(二)永远不尝第一口

要远离毒品,必须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毒品的危害降临到某个人身上,往往与人的心理状况有密切关系。

千万不要相信“吸一口没事”, “吸一次不会上瘾”,要记住“吸了第一口,就没有最后一口”;千万不要相信“我吸了不会上瘾,我吸了能够戒掉”,要记住“吸毒有如打开地狱之门”,任何人踏进去,都如同坠入灾难的深渊。

为了终生远离毒品,不论出于什么动机,不论出现什么情况,我们都要坚定地把握住自己,永远不要去尝试第一口。

此外,幼稚的崇拜心理也容易造成在毒品方面失足;从众的心理也是造成在毒品面前失防的原因之一。

这种情况尤其容易在未成年人中出现。

而贪图享乐的心理也为毒品乘虚而入提供了机会。

(三)保持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空虚、无聊、寻求刺激、追求时髦是一部分人走上吸毒道路的原因。

为此,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热爱生命、热爱学习、热爱工作、热爱生活,在健康、充实的生活中体味人生的乐趣。

远离金钱至上、享乐至上的人生观,也就在一定程度上远离了毒品。

(四)慎重交友

古人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俗语说:

“跟着好人学好事,跟着坏人学做贼。

”调查显示,大多数吸毒人员是在“朋友”的作用下坠入毒品深渊的。

为此,想要终生免受毒品侵害,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慎重交友,并且时时警惕,拒绝毒品。

小学每周安全教育主题

第十周全国消防日安全教育

校园是人员高度聚集的公共场所,教学仪器多、科研设备价值昂贵、用电量大,各类试验、实习项目和易燃物多,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影响大、损失大,直接影响教学、科研工作的正常进行。

因而,高度重视校园防火工作,始终把防火工作放在各项预防工作的首位,预防校园火灾是一项长抓不懈的工作,学习消防知识是小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不可或缺的一课。

一、来源

11月9日的月日数恰好与火警电话号码119相同,而且这一天前后,正值风干物燥、火灾多发之际,全国各地都在紧锣密鼓地开展冬季防火工作。

为增加全民的消防安全意识,使“119”更加深入人心,公安部在一些省市进行“119”消防活动的基础上,于1992年发起,将每年的11月9日定为全国的“消防宣传日”。

二、拨打火警电话“119”注意事项

拨打火警电话“119”时,一定要沉着冷静,关键是要把情况用尽量简练的语言表达清楚。

1、要记清火警电话—“119”。

2、电话接通以后,要准确报出失火的地址(路名、弄堂名、门牌号)、什么东西着火、火势大小、有没有人被困、有没有发生爆炸或毒气泄漏以及着火的范围等。

在说不清楚具体地址时,要说出地理位置、周围明显建筑物或道路标志。

3、将自己的姓名、电话或手机号码告诉对方,以便联系。

注意听清接警中心提出的问题,以便正确回答。

4、打完电话后,立即派人到交叉路口等候消防车,引导消防车迅速赶到火灾现场。

5、如果火情发生了新的变化,要立即告知公安消防队,以便他们及时调整力量部署。

温馨提示:

拨打“119”火警电话与公安消防队出警灭火都是免费的。

小学每周安全教育主题

第十一周消防安全教育

  一、发现火灾第一时间该怎么办?

  发现着火要大声呼喊,或敲打面盆、铝锅等能发出响声的东西,召唤更多的人参与灭火,并迅速拨打电话“119”向消防部门报警。

拨打“119”时要注意以下细节:

  1、“119”火警电话(最好用固定电话),要沉着镇静,听见拨号音后,再拨119号码。

  2、电话接通后,应清楚地讲清着火的地址(包括路名、街道、巷名、门牌号)。

  3、尽可能讲清是什么物质着火及火灾的范围,以及被困人数。

  4、冷静地回答“ll9”总机台通信人员的提问。

  5、电话挂断后,应派人在路口迎接消防车。

  二、火灾发生时应遵循的“三救”原则

  1、防烟。

用湿毛巾3——8层捂住口鼻(只能防3——5分钟),没有条件可以在衣服上洒上小便进行防烟。

  2、把握方向逃生。

发生火灾时,利用烟气不浓或大火尚未烧着的楼梯,疏散通道、敞开式楼梯逃生是最理想的选择。

但是在伸手不见五指或环境不熟悉的情况下,赶紧从地上爬着找墙,顺墙来找门(顺、逆时针方向均可),从门逃生。

  3、借助工具逃生,三层以下的火灾应及时利用绳子(或把窗市、床单撕扯成较粗的长条结成的长带子),将其牢牢系在自来水管或暖气管等能负载体重的物体上,另一端从窗口下垂至地面或较低楼层的阳台上,然后沿绳子下滑,逃离火场。

4——6层发生的火灾可以借助用消防栓来逃生。

  三、火灾逃生“七十二字口诀”具体内容

  熟悉环境,出口易找;发现火情,报警要早;保持镇定,有序外逃;简易防护,匍匐弯腰;慎入电梯,改走楼道;缓降逃生,不等不靠;火已及身,切勿惊跑;被困室内,固守为妙;逃离险地,不贪不闹。

小学每周安全教育主题

第十二周校园课间活动安全教育

学生在课间活动中出现的一些不文明行为往往是被我们忽略的二真是存在的安全隐患。

为了创设一个更文明、更安全的学习与成长的环境,我们专门针对“小学生课间安全活动”这一主题进行安全教育。

一、学生课间安全注意事项:

  

1、上下课时,不要拥挤、打闹或做恐吓同学的恶作剧,以防拥挤踩踏事故发生。

2、课间运动不要太剧烈,不要追逐打闹,避免撞伤或摔伤,要做到文明休息,保持课堂精力旺盛。

3、正确使用体育设施,没有保护措施的情况下不要在秋千、双杠、滑梯等设施上做危险动作,避免摔伤。

4、课间不要玩耍小刀、仿真枪等会伤及自己和他人的利物或玩具,

更不能把管制刀具带入校内。

  

5、课间休息时,严禁学生私自外出,如果是看病等特殊情况,必须经班主任老师同意,家长方可接出校。

  

6、如厕时不要慌张、拥挤,防止摔伤或发生拥挤踩踏事故。

  

7、课间同学之间如果发生纠纷,要及时报告班主任或任课教师,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防止矛盾激化发生打架斗殴事件,造成不良后果。

  

三、在教室内活动,还有许多看起来细微的小事情也值得同学们注意,否则,也会危险。

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防磕碰。

目前大多数教室空间比较狭小,又置放了许多桌椅、物品架等用品,所以不要在教室里追逐打闹,做剧烈的运动和游戏,以防受伤。

  

2、防挤压。

教室的门、窗户在开关时容易扎手,也应当小心。

  

3、防火灾。

不要将打火机、火柴等带进校园,不要在校学里随便玩火,更不能在校园里燃放烟花爆竹。

4、防意外伤害。

锥、刀、剪等锋利、尖锐的工具,图钉、大头针等文具,用后应妥善存放,尽量不随身携带,不随意放在桌子上、椅子上,以防意外伤害。

  

5、防碰撞。

校园内不骑车、自行车按指定位置放置。

  

同学们进入校园希望全体师生牢固树立安全这根弦,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让我们的校园更安全,更文明,更和谐!

小学每周安全教育主题

第十三周防拐骗敲诈安全教育

一、如何防拐骗敲诈:

1、上网聊天时,不要轻易将个人隐私暴露网友,一定要慎重网友的邀请。

2、不要轻易相信朋友在交际场合介绍给你认识的人。

你的朋友可能很可靠,但他对这个人的了解或许并不比你多。

3、在外出乘车途中,不要随便吃喝陌生人给的水果、饮料等食品。

尤其是在娱乐场所,更不能轻信陌生人的甜言蜜语,贪图小便宜,以免上当受骗。

4、接受陌生人的邀请,在公众场合,如果暂时离开座位,要把杯中的饮料先喝完,或者回来后换一杯。

5、遇事先和家长老师商量,不能认为自己什么都会解决,擅自做主往往会导致危险发生。

二、自我解救中要注意方式方法:

1、沉着冷静,注意观察犯罪分子的人数、交谈内容,从中摸清犯罪分子作案的意图。

在摸清对方的意图后,要想方设法,在适当的时候,寻找借口逃跑如上厕所、装病。

不要与犯罪分子当面顶撞,以免受皮肉之苦。

2、一旦被软禁,要装作很顺从的样子来麻痹对方,使犯罪分子放松警惕。

一有机会就接近窗户、天窗、通气孔等通向外界的地方,想办法向邻居、路人呼救,或者写纸条、扔东西。

纸条内容大概是“我被坏人关在××地方,请报警”,这不仅使自己免遭不幸,而且使犯罪分子很快落网。

3、如果已被人贩子卖掉,要冷静,想办法拖延时间,可以说身体不适,或用温柔的语言哄骗对方。

抓住机会向你能够接触到的人求救,如向清洁工人求助。

在人多的地方一定要大声呼救。

见到警察、机关单位等要想办法靠近并求助。

4、打110电话求助。

不论是哪个电话,都可打110,电话打通后,要讲清楚自己所在的位置,以便警察及时查找。

逃出来后,要迅速找到当地公安局派出所、妇联等机关组织报警、寻求帮助。

小学每周安全教育主题

第十四周反迷信、邪教安全教育

一、什么是邪教

邪教是指冒用宗教、气功或者其他名义建立,神化首要分子,利用制造、散布迷信邪说等手段蛊惑、蒙骗他人,发展、控制成员,危害社会的非法组织。

二、邪教的社会危害性

(1)煽动反对政府,危害基层政权。

(2)从事违法犯罪活动,危害社会。

(3)破坏正常的生产生活,危害群众健康。

(4)侵蚀和毒害未成年人。

三、邪教是怎样骗人的

(1)打着宗教或气功的幌子蒙骗人。

(2)用治病、免灾诱惑人。

(3)用看相算命、装神弄鬼、玩符谶(读“趁”音,迷信的预言、预兆)等各种把戏吓唬人。

(4)套近乎拉拢人。

(5)小恩小惠收买人。

(6)用暴力手段胁迫人。

四、如何反对和抵制邪教

1、增强自我抵抗能力

(1)崇高科学,学习无神论知识,树立无神论思想;

(2)健康生活,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3)学法守法,增强法制观念,做遵纪守法的好学生。

2、警惕邪教非法活动

非法招募活动:

邪教派对,色相拉拢,钱物贿赂,暴力挟持。

非法宣传活动:

电话骚扰,滥发传真、电子邮件、手机短信,散发邪教宣传品(传单、小册子、光盘),网络邪教宣传。

破坏活动:

攻击网站、通讯卫星,侵扰正常宗教活动等。

3、自觉抵制邪教

(1)增强防邪意识,对邪教歪理邪说做到不听、不看、不信、不传,绿色上网,拒绝网上邪教宣传。

(2)智慧地抵制邪教。

遇到邪教违法犯罪活动,要及时向老师报告,情节严重的,迅速打110报警。

如果遇到有人拉你入邪教,不要隐瞒自己不信邪教的观点,因为态度暧昧会使他们对你纠缠不休。

小学每周安全教育主题

第十五周防电防盗防煤气中毒安全教育

一、如何防止触电

1、不要带电作业。

当家中的电灯、开关、插座或家用电器需要修理时,一定要把电闸拉开,千万不能带电修理。

2、不要接触绝缘部位破损的电器、电线等。

不到建筑工地去玩,因为建筑工地上破损的电线非常多,一不小心就会触电。

3、要保持电器设备的干燥,不要用湿手接触电器开关,不要用湿布擦灯泡,更不能在电线上晾衣服,因为水能导电。

4、下雨天一定要远离高压线。

因高压输电电压在万伏以上,且为裸线,如果人体离高压线的距离小于18米,很容易发生严重的触电事故。

5、当发现有人触电时,应赶快拉断开关或用干燥的木棍、竹竿将电线挑开,绝不能用手去拉人,否则救人不成还要搭上自己的性命。

二、如何防盗

 1、要注意“财不外露”,即不炫耀自己有钱或有贵重物品,如耳机、复读机、手机、存折等。

 

2、不把贵重物品带到学校,若不注意把贵重物品带到了学校,应立即寄存到班主任(或熟悉的老师)处保管。

 

3、不要带较多现金到学校。

若是要上交的钱,到校后应立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