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435885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96 大小:195.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道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河道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河道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河道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河道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河道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6页
河道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6页
河道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6页
河道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6页
河道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6页
河道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6页
河道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6页
河道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6页
河道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6页
河道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6页
河道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6页
河道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6页
河道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6页
河道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6页
河道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6页
亲,该文档总共9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道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河道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道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9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道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河道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天生河道综合整治工程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附件:

工程设计估算

1综合说明

1.1项目简介

1.1.1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

天生河道综合整治工程项目

1.1.2项目承办单位

项目承办单位:

南通天生水利建设有限公司

1.1.3公司简介

南通天生水利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生水利)由天生产业新城南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单独出资组建,注册资本9000万元,集团股权占比100%。

天生水利经营范围:

桥梁闸站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水利基础设施与配套项目投资、项目管理;河道整治;水利设施、设备及配件的销售。

(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

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1.1.4项目建设地点

南通市港闸区。

1.1.5项目背景

南通市港闸区位于我国首批对外开放的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之一—南通市城区西北翼,南枕长江,与上海、苏州隔江相望,北临广袤的苏北平原,是南通市区以工业为主、现代服务业为辅、城市居住相配套的重要组团,经过近年来的大力发展,港闸区在时空上实现与上海及国际全方位接轨、融合,与外界的沟通联系更加便捷,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中心上海都市圈内独具吸引力的现代工业区。

为了发挥水利服务的基础性作用,整合区域内水利工程资源,解决水资源不足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畅通项目区建设的水运通道,改善项目区的引排条件,南通市港闸区拟对区内水系进行综合整治建设,疏浚原有河道,完善区内控制建筑物。

受南通天生水利建设有限公司委托,我院承担了《天生河道综合整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

本次可行性研究的主要目的是:

根据南通市港闸区的需要提出解决区内水系引排不畅、控制建筑物不完善的方案。

本次研究的技术路线:

围绕本项目的研究目标,采用实地调查的手段,参照现有的水文、水力计算成果,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河道引、排现状能力开展调研;结合实施的可能性分析,对今后引排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研究、分析并提出适应港闸区发展的引排河道、控制建筑物布局方案;在此基础上提出工程初步实施方案,对投资及经济合理性作相应评价。

1.2自然条件

该地区属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区,受海洋调节及季风环流的影响,具有四季分明、降水充沛的特点,本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087.4mm,最大年降水量1811.9mm(1991年),最小年降水量243.6mm(1933年)。

年均降水量比较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年内、年际变化较大,年际间最大最小降水量之比达7倍,年际间既有集中暴雨和连绵阴雨,又有连续干旱、旱涝急转,再加潮位的变化,极易造成灾害。

春夏多东风,冬季多东北风和西北风,历年平均风速3.1m/s,年最大风速26.3m/s,瞬时最大风速30.4m/s,常风向E、ESE频率为10%。

该区终年不冻,陆域最大冻土厚20cm。

多年平均雾日天数为30.9d,年平均日照数为2166.3h,日照百分率49%。

1.3项目区存在主要问题

1、规划区河道仍存在淤积现象,引排蓄能力下降。

2、高低水系控制建筑物年久失修,功能丧失。

3、淡水资源不足。

1.4项目区防洪排涝复核

三余水系区域的防洪主要是防御九吕水系的高水下压以及内部涝水,50年一遇高水位为2.8m,二级堤防安全超高0.4m,得出防洪水位3.2m。

现状该区域河堤高程基本位于3.4m左右,但是项目区水系高低控制建筑物建设大多年久失修,需要维修改造,现状防洪能力达不到50年一遇的标准。

根据计算所得排涝模数,复核项目区河道的排涝能力,由于普遍存在淤积现象,大部分河道均无法满足排涝要求,拟对项目区河道进行全面疏浚。

1.5工程任务和规模

本次水系整治建设项目的主要任务是:

(1)解决港闸区河道淤积、引排不畅的问题;

(2)提高港闸区供水保证率;

(3)完善港闸区高低水系控制建筑物。

本次水系整治建设项目主要规模:

1、河道整治疏浚230.15km,疏浚土方226.42万m3;

2、河道岸坡整治51.09km;

3、新建防洪控制建筑物28座。

1.6工程总布置及工程设计

根据《南通市沿海区域发展水利专项规划》等资料的要求,南通港闸区水系整治河道断面设计标准如下:

引水:

工业供水保证率97%,

农业供水保证率75%;

防洪:

防御50年一遇洪水;

排涝:

设计20年一遇排涝。

1.7施工组织设计

项目所在地区域交通便利,施工机械、工程设备、建筑材料等可通过陆路、水路运输抵达工地,部分场地需修筑临时进场道路。

本项目施工用水使用循环水,只需少量补充即可。

施工人员租住临近居民房屋的,可直接使用居民生活用水,搭建临时工棚的,可从临近的供水管道或居民家中接线供水或通过运水车解决。

施工用电可直接从附近电网接至项目建设现场,也可采用自备发电机组。

项目施工期间可直接租用当地邮电通讯线路或架设通讯专线,施工区也可配备一定数量的程控电话、手机及无线对讲机等。

项目施工大体上分四个阶段:

项目筹建期、项目准备期、主体项目施工期、项目完建期。

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项目业主的有关人员成立项目处,负责项目、经费、质量、工期、安全等方面的管理。

开工前组织有关设计、施工技术人员进行交底,提出质量、安全、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等,健全施工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有计划地组织施工队伍,并聘用监理,对整个项目的投资、质量和进度进行全面控制。

1.8项目管理

建议南通市港闸区有关部门成立项目建设管理处,负责南通市港闸区水系整治建设项目的建设管理工作。

为构建适应水利发展需要的建设管理体制,在项目建设中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以保证项目建设的质量、工期和投资控制,确保项目按计划顺利实施并达到预期目标。

根据新颁布的《水法》的要求,应建立专门河道管理体系进行管理,赋予行政职能的单位。

项目建成后由南通滨海园区水利局设立管理机构管理,由上级防汛指挥部门统一调度。

1.9工程占地

本次项目区内工程均布置在河道蓝线控制范围内,无另行规划土地占用,不涉及永久占地。

临时占地主要为施工临时占地,弃土区占地,共需临时占地170934m2,合256.4亩。

1.10环境保护

项目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较小,且主要发生在施工期。

本项目为非污染水利工程,工程本身不产生污染。

工程虽然挖压占用滩涂用地,但由于引水、除涝标准提高,减少了洪涝灾害损失,相对来说是增加了人口环境容量,工程利于改善居民生产生活环境。

工程实施过程基本不存在污染转移,也不增加水污染程度,项目虽然存在增加水土流失、引起噪声污染等问题,但只要环保措施得当,不利影响均可削减到最低限度。

综上所述,本项目在施工期间对周围地表水水质、声环境、环境空气质量、水土流失等环境因子有一定的影响;项目竣工后,减少了沿途输水损失,保证了供水水质,同时提高了排涝和灌溉能力,使环境效益得到同步发挥,对社会生产、群众生活和生态环境改善都极为有利。

项目的有利影响大于不利影响。

环境收益远大于环境损失,只要有关单位认真落实本评价中提出的各种环保措施,从环境保护角度而言,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1.11水土保持方案

项目区域位于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境内,根据苏政[[1999]154号《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和平原沙土区的通知)》,本项目区不属于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

按照《土壤侵蚀分级标准》(SL190—96),该区域为水力侵蚀为主的类型区,项目区位于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区,土壤允许流失量为500t/(km2•a),属微度水土流失级别。

水土保持措施以植物措施为主,与主体工程的工程措施相结合,使本项目所造成的水土流失区域均能得到有效地治理和改善。

各防治区除永久建筑物和道路外,施工裸地植被将得到有效地恢复。

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范围总治理度在95%以上,植被覆盖度达到90%以上,使项目建设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减少了坡面径流冲刷,促进生态系统向良性态势发展。

具有良好的基础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1.12节能降耗分析

本项目主要能耗为施工期的建造能耗。

主要包括建筑材料能耗、土建施工机械、设备能耗。

在满足项目要求前提下,减少项目永久占地、临时占地,节约土地资源。

选用能耗低,易施工、造价低的建筑材料。

承包单位应根据项目的设计方案、施工条件和要求,提出施工组织设计的总体和附属企业布置设计、天然建筑材料的开采和运输方式选择、施工程序和施工机械选择等的原则、方法,以及各种生产设备的节能措施和方法。

项目实施后,改善了水源条件,加快了水体交换,增加水体自净能力和环境承载能力,净化沿线特别是城区水系,形成良好的水环境,相对减少了调水冲污消耗的资源,减小能耗指标。

1.13投资估算及经济评价

本项目总投资58842.90万元,其中自筹17842.90万元,向金融机构借款41000.00万元,贷款期限6年。

经济费用效益分析的结果表明:

经济内部收益率为13.52%,大于社会折现率8%,经济净现值为32776.44万元,大于零,说明本项目在经济上是可行的。

1.14项目招标

南通滨海园区水系整治建设项目属于《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规定》(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第3号令)中规定的依法必须招标的工程建设项目,工程项目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的规定和要求组织招标。

本期工程项目招标包括:

工程的勘察设计、工程的施工招标和施工监理招标。

注:

本报告中除特殊注明外,均为废黄河零点高程系统。

2自然条件

2.1地理位置

南通滨海园区(通州湾)地理位置优越,地处长三角核心区,位于江苏沿江经济带与沿海经济带的交汇处,是南通沿海前沿区域承南启北的中心节点。

随着苏通大桥、崇启大桥的相继贯通,园区已全面融入上海1小时都市圈和经济圈,是中国沿海承南启北的中心节点,是长三角又一通向世界的重要门户。

南通滨海园区近期代管范围总面积约585平方公里。

其中,陆域部分约292平方公里,包括如东县大豫镇闸东村、东岗村、东凌社区行政区划范围;如东东安科技园区(按原规划面积);东安闸内部分围垦区域(如泰运河以南部分);通州区三余镇全境、通州滨海新区。

海域部分0米线以上滩涂面积约293平方公里,主要包括腰沙-冷家沙海域。

远期规划控制总面积约820平方公里。

南通滨海园区的功能定位是:

苏东门户、产业航母、海上新城。

即港口、产业、新城三位一体化发展,是上海北翼一座迅速崛起的现代化港口新城。

产业定位是:

长三角地区的重型装备制造业集聚区,江苏沿海地区的主要能源基地,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大型物流集散地,面向大上海的休闲宜居度假胜地。

2.2流域概况

南通滨海园区位于长江下游北岸,境内地势平坦,河网密布,水资源较丰富。

区内一般地面高程在3.2~3.6m间,东沿海地带地形较低,地面高程在2.6m左右,局部实行分级控制。

该水系外来水源,全靠九吕水系输送。

本次规划范围主要包括原通州区三余镇、滨海新区,属三余水系。

项目区内有二级河道5条,总长度73.07km,三级河道50条,总长度193km。

主要河流有遥望港、团结河、三余竖河、新中闸河、排咸河、忠义竖河。

遥望港东起遥望港闸,西至石港镇丁家渡接九圩港,全长35.99km。

该河自九圩港向东流出骑岸镇后,基本位于通州、如东边界,其中:

全在通州区境内的河段长14.40km,交界的河段长19.85km,全在如东境内的1.74km。

遥望港负担267km2的排涝任务,灌溉两岸20万亩农田,在入海处建遥望港闸。

团结河自九圩港至团结闸,全长65.21km,流经陈桥、幸福、兴仁、兴东、四安、西亭、谦、东社、五甲、三余等10个乡镇,东西横贯项目区腹部,贯江通海,是通州区通中粮棉区和沿海旱作棉区20余万亩农田引江灌溉和排涝的主干河道。

工程标准:

幸福界至庵西村,底宽8.0m,底高-1.0m,边坡1:

3;庵西村至星云村,底宽10.0m,底高-1.0m,边坡1:

3;星云村至八字河,底宽8.0m,底高-1.0m,边坡1:

3;八字河至十总竖河,底宽10.0m,底高-1.0m,边坡1:

3;十总竖河至东社闸河,底宽8.0m,底高-1.0m,边坡1:

3;东社闸河至新三门闸竖河,底宽10.0m,底高-1.0m,边坡1:

3;新三门闸竖河至团结闸,底宽10.0m,底高-1.0m,边坡1:

3。

三余竖河南起海门市四甲闸接运盐河,北至三余北套闸通遥望港,全长21.36km。

流经通州区境内长10.0km。

工程标准:

底宽8.0m,底高-1.0m,边坡1:

2.5。

新中闸河自三余竖河至新中闸,全长13.64km。

工程标准:

三余竖河至新三门闸竖河,底宽7.0m,底高-1.0m,边坡1:

3;新三门闸竖河至新中闸,底宽8.0m,底高-0.5m,边坡1:

3。

排咸河自三余竖河至海门市东灶港,全长23.37km。

工程标准:

底宽4.0m,底高0.0m,边坡1:

3。

忠义竖河旧称东四甲河,“文化大革命”时期曾称“忠东河”,1981年改称忠义竖河。

自团结河至通吕运河,全长10.23km,流经三余、东社、二甲3个乡镇。

工程标准:

底宽6.0m,底高-1.5m,边坡1:

3。

2.3水文气象

(1)气温

本区多年平均气温14.9℃,最高为15.8℃(1961年),最低为14.2℃(1980年)。

1月气温最低,平均2.1℃;7月气温最高,平均27.5℃.日极端最高气温为39℃(1960年8月7日),日极端最低气温为-10.9℃(1977年1月31日)。

(2)雾

本区雾日相对较多,多年平均雾日数30.9天,历年最多雾日数60天,年最少雾日数5天,大雾日数5.7天,具体见表1-1。

能见度小于1km雾日数统计为14天。

雾常出现在凌晨前后,上午10点之前大都消散。

(3)冰雪霜

水域无封冻,陆域冻土深20cm,降雪集中于一、二月,年平均降雪天数6.6天,最大积雪厚度17cm。

霜期一般为11月至次年3月,全年无霜期192~254天。

(4)降水

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087.4mm,年最大降水量1811.9mm(1991年),年最小降水量243.6mm(1933年)。

本区降水集中在5~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64.6%,一般年份有5个相对集中的降水阶段,即一至二月份的早春冬雪水,降水量为95~120mm,四至五月份春季连绵阴雨,降水量在230~270mm之间,六至七月份的梅雨期,降水在250mm左右,八至九月份的热带暴雨,降水在360~470mm之间,九至十月份秋季,降水量在230~250mm之间。

因梅雨和台风的影响,全年约55%的降水量集中在汛期6~9月份,而此时正值秋季农作物生产的旺盛期,易引起农田涝渍灾害,影响农作物的产量。

(5)日照

年平均日照时数2100~2200h,年总幅射量为110~117千卡/cm2,年蒸发量在1350~1450mm之间。

(6)风

从全年的情况来看,由于季风环流影响,该地区冬季受极地大陆团主宰,盛行偏北风,气候寒冷干燥。

夏季受亚热带海洋气团主宰,盛行偏南风,气候高温湿润。

春秋季为过渡期,以偏东风为主。

全年主导风向为东风10%和东南东风10%,其次为东北东风8%和东北风8%。

(7)内河和长江水位

三余水系正常水位2.0m,警戒水位2.8m。

3项目区存在主要问题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3.1水系总体评价

1、规划区属平原河网地区,河道纵横交错,密度较高,各级河之间基本能相互贯通,水系发达。

2、规划区滨江临海,排水条件较好。

3、通过近年的骨干河道整治、县乡河道疏浚等工程的实施,规划区骨干河道现状排涝标准基本达到10年一遇左右。

3.2存在问题

1、规划区河道仍存在淤积现象,引排蓄能力下降。

受长江引水泥沙沉积及内部水土流失的影响,规划区河道普遍淤积,虽然近年来通过一系列工程的实施,部分河道情况有所好转,但是大部分河道仍然存在淤积现象,造成河道引、蓄、排能力降低。

2、高低水系控制建筑物年久失修,功能丧失。

项目区内外围以及内部高低水系控制建筑物普遍存在年久失修,老化严重现象,存在极大的防洪隐患。

3、淡水资源不足。

规划区除了境内固有的地表水、地下水资源外,外界引水靠遥望港、团结河从长江引水入境,遇到干旱年,工农业用水得不到满足,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用水量的不断提高,淡水资源会愈加紧缺。

3.3必要性和紧迫性

1、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随着江苏沿海开发战略的实施,南通作为江苏沿海地区的桥头堡,今后一段时期内经济必将步入快速发展时期,这对规划区的防洪、排涝、供水、水资源保护和利用、内河航道等水系治理和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水利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将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因此,编制水系规划对贯彻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坚持人水和谐,促进水资源有效保护、合理开发、可持续利用,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要求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公共设施。

水利作为农业的命脉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防洪、排涝、灌溉、供水、水环境等方面保障的同时,也要与高效外向农业、生态安全农业等农业结构调整和现代乡镇建设、村庄空间调整及基础设施布局等方面的发展要求相适应。

这些,都迫切需要编制新的水系规划,完善农村水系布局,疏通河网,解决现状水系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建设现代化的农村水利,因此迫切需编制本规划。

3、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十二五”及今后一段时期,规划区经济社会将迈入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市场化互动并进的新阶段,工业化进入中期并向后期迈进的转型期,城市化进入加速发展期,经济进入国际化提升期。

因此,如何与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综合研究防洪、供水、排水、水环境、水生态、水景观等要求,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协调的水系和河道布局,也给本次水系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

4项目区防洪排涝复核

根据《南通市总体防洪规划》,项目区防洪目标:

2020年内河设防标准为50年一遇标准。

排涝目标:

2020年区域排涝标准为20年一遇最大三日暴雨,雨后一日排出。

4.1项目区防洪水位

三余水系:

根据《南通市骨干河道整治规划》,三余水系控制警戒水位为2.8m。

4.2项目区防洪复核及工程措施

三余水系区域的防洪主要是防御九吕水系的高水下压以及内部涝水,50年一遇高水位为2.8m,二级堤防安全超高0.4m,得出防洪水位3.2m。

现状该区域河堤高程基本位于3.4m左右,但是项目区水系高低控制建筑物建设大多年久失修,需要维修改造,现状防洪能力达不到50年一遇的标准。

控制建筑物年久失修,需要更新改造14座,具体工程如下:

窎东闸拆建,净宽6m;

谢家渡闸拆建,净宽6m;

红旗闸拆建,净宽6m;

海防闸新建,净宽6m;

西三河闸拆建,净宽6m;

西二河闸新建,净宽6m;

忠义闸拆建,净宽6m;

龙游中闸新建,净宽6m;

福利南闸新建,净宽6m;

永兴闸新建,净宽6m;

振兴闸新建,净宽6m;

新星闸新建,净宽6m;

同兴西闸拆建,净宽6m;

同兴中闸拆建,净宽6m。

4.3项目区排涝复核及工程措施

4.3.1项目区排涝模数计算

项目区位于原通州区三余镇、滨海新区,位于三余水系。

排涝面积220km2。

4.3.1.1设计暴雨计算

根据《江苏省暴雨参数图集》(2005.5)和《江苏省暴雨洪水图集》(1984.1),规划区最大三日暴雨量均值为X=140mm;Cv=0.6,Cs=3.5Cv,由皮尔逊Ⅲ型曲线查得模比系数Kp=2.20。

规划区20年一遇最大24小时设计点雨量为308mm,折算系数为0.99,面雨量为305mm。

城市地区的径流系数与城市地面覆盖情况有关。

由于城市混凝土等不透水地面比例很大,城市地区的径流系数往往较大。

城市排涝一般根据经验确定径流系数。

本次规划径流系数取0.65,根据降雨径流关系得到径流深R。

见表4.1。

表4.1规划区二十年一遇面雨量计算表

水系分区

F(km2)

P点雨量(mm)

K折算系数

P(mm)

R(mm)

三余水系

220

308

0.99

305

198.25

4.3.1.2设计流量

采用平原区6小时时段过程线分配,则净雨分配表见表4.2。

表4.2规划区最大三日净雨分配表

时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净雨(%)

10

10

40

40

20年一遇(P5%)

19.83

19.83

79.30

79.30

根据6小时时段单位线计算规划区的设计洪峰流量,见表4.3。

表4.3规划区设计洪水过程计算表

时段△t=6h

单位线qi

时段径流过程线

设计洪水过程线

I4=201.92

I5=201.92

I8=807.69

I9=807.69

0

0

1

0.15022

2

0.24742

3

0.21142

4

0.15018

0.0000

0

5

0.09706

30.3326

0.0000

30.33

6

0.06

49.9594

30.3326

80.29

7

0.03594

42.6902

49.9594

92.65

8

0.02094

30.3245

42.6902

0.0000

73.01

9

0.01194

19.5985

30.3245

121.3305

0.0000

171.25

10

0.00694

12.1153

19.5985

199.8375

121.3305

352.88

11

0.00394

7.2571

12.1153

170.7608

199.8375

389.97

12

0.002

4.2282

7.2571

121.2982

170.7608

303.54

13

0.001

2.4109

4.2282

78.3939

121.2982

206.33

14

0.001

1.4013

2.4109

48.4611

78.3939

130.67

15

0

0.7956

1.4013

29.0282

48.4611

79.69

16

0.4038

0.7956

16.9129

29.0282

47.14

17

0.2019

0.4038

9.6438

16.9129

27.16

18

0.2019

0.2019

5.6053

9.6438

15.65

19

0.0000

0.2019

3.1823

5.6053

8.99

20

0.0000

1.6154

3.1823

4.80

21

0.8077

1.6154

2.42

22

0.8077

0.8077

1.62

23

0.0000

0.8077

0.81

24

0.0000

0.00

规划区允许地表短期滞水为24小时,计算得平头流量为389.97×0.66=257.38m³/s,项目区排涝模数为257.38÷220=1.17m³/s·km2。

4.3.2河道整治工程

根据计算所得排涝模数,复核项目区河道的排涝能力,由于普遍存在淤积现象,大部分河道均无法满足排涝要求,拟对项目区河道进行全面疏浚。

5工程任务和规模

5.1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1、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