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社团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4384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74.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社团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生物社团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生物社团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生物社团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生物社团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生物社团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生物社团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生物社团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生物社团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生物社团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生物社团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生物社团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生物社团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生物社团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社团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生物社团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社团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物社团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另一方面,光合作用过程中,原料和产物的运输所需要的能量,也正是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如果没有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也无法进行。

因此说,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只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共同存在,才能使植物体的生命活动正常进行。

  5.生物进化的观点

  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处在不断地运动变化之中,任何事物都有-个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生物界也不例外,也有一个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所谓产生就是生命的起源,所谓发展就是生物的进化。

生命的起源经历了从无机小分子物质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再形成有机高分子物质,进而组成多分子体系,最后演变为原始生命的变化过程;

生物的进化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的规律。

  6.生态学观点

  生态学观点的基本内容是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也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

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产生了环境问题,人类与环境的矛盾,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永无止境。

人类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教育发展,逐步更新人口观念,提高人口素质,合理开发资源,高效利用资源,保护生态,治理环境,走生存与发展的新路。

  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的优劣是学习成败的关键,要想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必须掌握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

与学习生物学关系比较密切的学习方法有观察方法、做笔记的方法、思维方法和记忆方法等。

  1.观察方法

  学习过程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认识过程。

认识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的,而感性认识主要靠观察来获得,所以观察方法就是首要的学习方法。

观察方法主要包括顺序观察、对比观察、动态观察和边思考边观察。

  

(1)顺序观察

  顺序观察包括两层意思。

从观察方式上来说,一般是先用肉眼、再用放大镜、最后用显微镜。

用显微镜观察也是先低倍镜,后高倍镜。

例如,对植物根尖的观察,就是先用肉眼观察幼根,根据颜色和透明程度区分出根尖的四部分,然后再用放大镜观察根尖的根毛,最后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的纵切片;

认识根尖各区的细胞特点。

从观察方位上来说,一般采取先整体后局部,从外到内,从左到右等顺序。

例如对一朵花的观察,就要先从整体上观察花形、花色,然后从外到内依次观察花萼、花冠、雄蕊、雌蕊。

  

(2)对比观察

  对比观察有利于迅速抓住事物的共性和个性,从而把握住事物的本质。

如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时,就要先异中求同:

它们都有双层膜,都含有基粒、基质、酶、少量的DNA和RNA。

然后再同中求异:

线粒体的内膜折叠成嵴,叶绿体的内膜不向内折叠;

线粒体有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且酶分布在内膜、基粒、基质中;

而叶绿体内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而酶分布在基粒层和基质中;

叶绿体中有叶绿素,而线粒体中没有。

  (3)动态观察

  对生物生活习性、生长过程、生殖发育的观察都属于动态观察。

动态观察的关键是把握观察对象的发展变化。

例如观察根的生长,在幼根上等距画墨线后的继续培养过程中,重点就是观察各条墨线间距离的变化,从而得出根靠根尖生长的结论。

  (4)边思考边观察

  观察是思维的基础,思维可促进观察的深入,两者是密不可分的。

所以要带着问题观察,边思考、边观察。

例如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结构时,就要边观察、边思考下列问题:

①表皮细胞的颜色和排列状况是怎样的?

②叶肉中接近上表皮的细胞与接近下表皮的细胞在形状、排列状况和内部绿色颗粒多少等方面有什么不同?

③叶脉细胞是什么颜色和形状这些细胞是怎样排列的

  2.做笔记的方法

  鲁迅先生说:

"

无论什么事,如果继续收集资料,积累十年,总可以成为一个学者。

总结中外许多学者的经验,可以说,做笔记是一条成才的途径。

做笔记的方式很多,在生物学学习中,主要有阅读笔记、听讲笔记和观察笔记三种。

  

(1)阅读笔记

  要想使学到的东西长期储存、随时提取、应用自如,就要在读书时,随时作读书笔记。

阅读笔记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抄写笔记,又分为全抄和摘抄,做这种笔记应注意抄后校对,避免漏误,然后标明出处,以备日后查考。

  ②卡片笔记,卡片内容不限,因人而定,但一般应具有资料类别、编号、出处、著者姓名,正文等内容。

需要注意的是,每张卡片写一个内容,并及时进行分类归档或装订成册。

  ③批语笔记,即在书页空。

白处随手记下对原文的个人意见和心得体会等。

  ④符号笔记,即在原文之间标注符号以对原文加深理解。

常用符号有黑点、圆圈、直线、曲线、双线、虚线、箭头、方框、三角、惊叹号、问号等。

作符号笔记应注意两点:

一是符号意义必须明确,并且要贯彻始终;

二是符号不能过多过密,否则重点难以突出。

  ⑤概要笔记,即对某本书或某篇文章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写出其重点内容。

  

(2)听讲笔记

  即听报告、听讲座和课堂听课的笔记,做这种笔记的突出矛盾是记的速度赶不上讲的速度,为此要做到"

三记三不记"

即重点问题、疑难之处,书上没有的记;

次要问题、易懂之点、书上有的不记。

  (3)观察笔记

  即在生物课内外对生物形态和生命现象进行观察时所作的记录。

做这种笔记要注意细节,注意前后比较和过程变化,并要抓住特征。

  3.思维方法

  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的核心,思维方法是思维能力的关键,所以思维方法在学习方法中占有核心的位置。

在生物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有分析和综合的方法、比较和归类的方法、系统化和具体化的方法及抽象和概括的方法。

  

(1)分析和综合的方法

  分析就是把知识的一个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来进行考察的一种思维方法,综合是把知识的各个部分联合成一个整体来进行考察的一种思维方法,分析和综合是生物学学习中经常使用的重要方法,两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

只分析不综合,就会见木而不见林;

只综合不分析,又会只见林而不见木。

在实际运用时,既可先分析后综合,也可先综合后分析,还可以边分析边综合。

  

(2)比较和归类的方法

  比较是把有关的知识加以对比,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

比较一般遵循两条途径进行:

一是寻找出知识之间的相同之处,即异中求同;

二是在寻找出了事物之间相同之处的基础上找出不同之处,即同中求异。

  归类是按照一定的标准,把知识进行分门别类的思维方法。

生物学习中常采用两种归类法:

一是科学归类法,即从科学性出发,按照生物的本质特性进行归类;

二是实用归类法,即从实用性出发,按生物的非本质属性进行归类。

  比较和归类互为前提,一方面只有通过比较,认识生物的异同点之后,才好进行归类;

另一方面,只有把生物进行归类,才好进行比较。

因此在生物学学习过程中要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3)系统化和具体化的方法

  系统化就是把各种有关知识纳入一定顺序或体系的思维方法。

系统化不单纯是知识的分门别类。

而且是把知识加以系统整理,使其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

在生物学学习过程中,经常采用编写提纲、列出表解、绘制图表等方式,把学过的知识加以系统地整理。

  具体化是把理论知识用于具体、个别场合的思维方法。

在生物学学习中,适用具体化的方式有两种:

一是用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分析和解释一些生命现象;

二是用一些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说明生物学理论知识。

  (4)抽象和概括的方法

  抽象是抽取知识的非本质属。

性或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方法,抽象可以有两种水平层次的抽象:

一是非本质属性的抽象;

二是本质属性的抽象。

  概括是将有关知识的非本质属性或本质属性联系起来的一种思维方法,它也有两种水平层次:

一是非本质属性的概括,叫做感性概括;

另一种是本质属性的概括,叫做理性概括。

  抽象和概括也是互为前提的,相辅相成的,在学习过程中应有意识地进行抽象中以概括,概括中以抽象,以达到对知识正确、深入的掌握。

  4.记忆方法

  记忆是学习的基础,是知识的仓库,是思维的伴侣,是创造的前提,所以学习中依据不同知识的特点,配以适宜的记忆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记忆方法很多,正面仅举生物学学习中最常用的几种。

  

(1)简化记忆法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记忆。

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

五四三二一"

,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一种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2)联想记忆法

  即根据教材内容,巧妙地利用联想帮助记忆。

例如记血浆的成分,可以和厨房里的食品联系起来,记住水、蛋、糖、盐就可以了(水即水,蛋是蛋白质,糖指葡萄糖,盐代表无机盐)。

  (3)对比记忆法

  在生物学学习中,有很多相近的名词易混淆、难记忆。

对于这样的内容,可运用对比法记忆。

对比法即将有关的名词单列出来,然后从范围、内涵、外延,乃至文字等方面进行比较,存同求异,找出不同点。

这样反差鲜明,容易记忆。

例如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等等。

  (4)纲要记忆法

  生物学中有很多重要的、复杂的内容不容易记忆。

可将这些知识的核心内容或关键词语提炼出来,作为知识的纲要,抓住了纲要则有利于知识的记忆。

例如高等动物的物质代谢就很复杂,但它也有一定规律可循,无论是哪一类有机物的代谢,一般都要经过"

消化"

、"

吸收"

运输"

利用"

排泄"

五个过程,这十个字则成为记忆知识的纲要。

  (5)衍射记忆法

  此法是以某一重要的知识点为核心,通过思维的发散过程,把与之有关的其他知识尽可能多地建立起联系。

这种方法多用于章节知识的总结或复习,也可用于将分散在各章节中的相关知识联系在一起。

例如,以细胞为核心,可衍射出细胞的概念、细胞的发现、细胞的学说、细胞的种类、细胞的成分、细胞的结构、细胞的功能、细胞的分裂等知识。

  三、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生物学的理论知识与自然、生产、生活都有较密切的关系,在生物学学习中,要注意联系这些实际。

联系实际的学习,既有利于扎实掌握生物学知识,也有利于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1.联系自然实际

  居住地附近的农田、草地、树林、公园、花园、动物园、庭院、路旁都会有许多动植物在那里生活,学习有关知识时,到这些地方去参观考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大有益处。

当学到生物与环境的知识时,更要想到保护当地的动植物资源和保护周围的生态环境。

 2.联系生产实际

  生物学中的许多原理都和工农业生产有密切的关系,学习这些原理时,就要考虑它能帮助解决生产上的什么问题。

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原理的掌握,而且还能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服务。

例如有位中学生学习了嫁接的原理后,课下不断实践,很快提高了技术,一个秋天就与家长一起嫁接了近万枝桃、梨苗,为当地的庭院种植业作出了贡献。

 3.联系生活实际

生物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关系更直接、更普遍,所以在生物学学习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就更为重要。

生活实际包括已有的生活常识和未来的生活行为两类。

生活常识可帮助我们理解生物学知识,生物学知识也可以指导我们的生活行为。

昆虫标本制作

使用时间:

9月15日——9月18日

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采集和制作昆虫标本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一个实验,但是由于昆虫一节内容的教学时间与昆虫的生活季节不同步,加之学生普遍缺少毒瓶、展翅板,标本盒等用具,致使该实验难以完成。

为了保证这一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我在教学时间、教学方式和昆虫标本的制作方法总结了几点可行的经验。

制作昆虫标本的方法主要有两类:

即针插和液浸。

对于昆虫来说,一般多采用针插法制作标本。

用针插法制作标本都需经过下列8个步骤:

1.杀死要想制作形体完整、色彩和形态都栩栩如生的标本,常常需要用刚刚捕捉到的新鲜活虫,让其在短时间内迅速死亡,可用毒性大,击倒力强的杀虫剂来自制毒瓶或毒管。

毒瓶和毒管可采用广口的玻璃瓶来制作,瓶口的大小可根据虫体的大小而定,瓶塞宜用软木塞,不能用易被腐蚀的橡皮塞。

先在瓶底放些木屑,然后将药液倒入,以达到刚好饱和,药液不外流为度,再用厚长纸或软木片将药层盖住。

纸片或木片上要有几个透气孔,使毒气能够透出。

2.去除内脏在制作标本前,必须先将昆虫的内脏取出,便于针插后能迅速干燥。

但像蜻蜓中的豆娘那样身体极细的昆虫,则可不必去除内脏。

解剖时,可用镊子直接从虫的颈部和前胸背连接膜处插入,取出各个脏器。

或在腹部侧面沿背板和腹板的连接膜处剪开一个口子,然后用镊子取出脏器。

接着用脱脂棉捏成一长条状的棉花栓,用镊子将其慢慢的塞人已掏空的昆虫腹腔内,保持虫体原来的体形。

3.临时保存昆虫被毒气杀死后,应尽早将其从毒瓶中取出,除去内脏后,放在预先制备好的棉花纸包内,以避免携带时使虫子遭到挤压而变形受损。

棉花纸包的纸,宜选用吸水性好的,将其剪成方块,大小根据虫体的大小而定,以恰好能包住虫体为度。

脱脂棉可扯取一块约0.5厘米厚、比纸稍小一点的小块,压平后放在纸片中间。

最好再备一小张白纸附置在脱脂棉上,作为临时棉签,以记载采集的时间和地点等。

准备就绪后,就可以在将虫子取去内脏之后,将其临时包裹在里面,防止其受到损坏变形。

保存期不宜过长,应在1~2天内,注意及时将包打开,让其通气干燥,不使变质。

4.还软干燥变硬后的虫壳一般都会发脆,若不采取措施使其软化,很可能一碰就会碎成小片,所以在插针之前必须使其还软。

还软的方式是:

用玻璃换软缸或别的器皿,底部加进蒸馏水,加入几滴石炭酸,在架空的架子上面放置虫子,加盖密闭2~3天后就可换软。

没有换软缸设备的,也可直接将虫浸于温水中,用热气也能使其还软。

5.针插固定昆虫标本用的昆虫针,系用不锈钢制成。

对于死后还未干燥变硬的或是还软后的昆虫,就是用上述的针将其固定起来的。

使用哪号针,应根据虫体的大小来定。

插针开始时,先将要制作的虫体放在刺虫台或桌缝上,再根据虫的大小,选用合适的号针,昆虫针插前翅基部背中线稍右部位,半翅目昆虫插前胸中央或小盾板中线偏右方,其他昆虫插中胸中央。

6.整姿完成针插后的昆虫,还须根据该种昆虫最正确的姿势,对针插后的昆虫作局部调整,如翅膀的位置、虫足的弯曲度、触角的伸长方向等逐项加以调整,使其完全与活昆虫具有相同的姿态。

有些昆虫爱好者喜欢按他所喜欢的姿态来固定昆虫,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适当调整昆虫身躯、翅、腿或触角的姿势和位置。

7.干燥当插针和整姿之后,下一步就可将昆虫放置到安全通风出去干燥一段时间,这个阶段一般需时1~2周,就可以完全干透。

8.防腐和保存最后一道程序就是在制成的昆虫标本上加放适量的防蛀防霉药剂,然后插上标签。

若标本的数量较多,则需分门别类将标本置入标本盒内,将其置于避光的干燥处保存。

若需要制成昆虫生态景箱,还可将昆虫标本与经过干燥处理的植物、花草配置在同一个玻璃罩内,也可配置在其他艺术镜框中。

植物标本制作

9月20日——9月26日

要采集制作植物标本,需准备植物标本夹和吸水的草纸,标本夹可以自己动手制作,用木条做两片网式架,架上要留有可绑绳索的头,两条木架之间放吸水的草纸,用绳绑好随身携带。

全株植物(包括根、茎、叶、花)采下后,先将花瓣整理好压放在草纸上,然后将茎、叶整理好,每片叶要展平。

不能因为叶多把叶子摘掉,一部分叶要反放,这样压好的标本叶正反面均有。

如果茎、根太长超过标本夹的长度,可将茎或根折压在纸上,然后在上面铺几层吸水草纸,用木夹压紧绑好。

植物标本不能在太阳下晒,这样容易变色,压在标本夹内的标本每天要翻倒数次,每次换用干燥的吸水草纸,用过的纸在太阳下晒干以备下次翻倒时使用,标本夹压标本主要是靠吸水草纸,将植物的水分吸干。

压好的标本,花、茎、叶的颜色不变。

压好的植物标本可用来做教学用品和装饰品,别有情趣。

也可将植物标本压制在有机玻璃内,制成人造琥珀,这样保存的植物标本色彩更为鲜艳。

在野外活动如果你没有带标本夹,用餐巾纸或卫生纸代替吸水草纸,夹在纸板或塑料箱板中用绳绑紧也可,或将植物的叶或花夹在笔记本中。

叶子

植物标本的制作和保存

植物标本是植物教学和科研的一个重要手段,植物标本的制作是生物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

植物标本的制作主要过程是采集、整理、装作、标签和编号等过程,现将几种植物标本制作介绍如下:

一、标本的采集

1.尽可能选择根、叶、茎、花、果。

因为花和果实是鉴定植物的主要依据,同时还要尽量保持标本的完整性。

采集矮小的草本植物,要连根掘出,如标本较高,可分为上、中、下三段采集,使其分别带有根、叶、花(果),而后合为一标本。

2.要有代表性。

要采集在正常环境下生长的健壮植物,不采变态的、有病的植株,要采能代表植物特点的典型枝,不采徒长枝、萌芽枝、密集枝等。

3.保护好所采集的植株。

把采集到的标本放到采集箱里,如植株较柔软,应垫上草纸,并压在标本夹里。

4.要给所采集的标本挂上标签,并注明所采集的地点、日期及采集人的姓名,并且记下植物的生长环境和形态特征如陆地、水池、向阳、气味、颜色、花的形态、乳汁等。

二、腊叶植物标本的制作

腊叶植物标本的制作可分为台纸式和固定式两种。

1.台纸式

工具:

标本夹、枝剪、小刀、记录本、笔。

材料:

台纸、标签、草纸(或报纸)

把标本夹的一面放在桌上,上铺几层吸水性好的草纸,把采集来的标本放在纸上,加以整理,主要把枝、叶、花的正面向上展平,较长的标本可折成两三折放置,然后放上标签,再盖上几层草纸,这样,可使每件标本间隔着几层草纸置放,最后将标本夹的另一面也压上,并用绳缚紧,拿到阳光下晾晒,每隔一定时间(24小时)用干草纸换去标本夹里的湿纸,连续换5天左右,标本就会完全干燥了,最后,把已经干燥的标本分别固定在台纸上,并换上新标本,标本上要填写植物的名称、采集地点和日期、采集人的姓名。

这样,一件台纸式植物标本就制作完成。

2.盒式

尺、枝剪、刀、粘合剂

硬的透明塑料板、吸水纸、透明胶。

将采集来的植物标本,用枝剪、刀修剪,剪取枝叶茂盛带花的部位,小的植株可保留全株,所取植物标本一般以高度25公分为准。

用毛刷在清水中轻刷标本各部分,而后放置吸水纸上并置于阴凉通风处凉干。

根据选好的标本的大小量好尺寸,用刀将透明塑料板割出盒的盖和边盖,量取一硬纸板(三合板)做底板,然后用粘合剂粘合成一透明的盒状标本盒。

把已经干燥过的植株放入标本盒里,用透明胶粘合在底板上,贴上标签和编号以及采集人和采集地点、日期。

三、花的标本制作

枝剪、500ml烧杯、较大的玻璃瓶、培养皿

8#铁丝、木制底座、硅胶、硬纸板、回形针

取一段8#铁丝并盘旋,而后把盘在中央的一头拉起,使铁丝成盘旋状,再把拉起的一头铁丝插入花柄中,用硬纸板围成一圆筒,用回形针别住,圆筒的长度和直径以能罩住花为好,把花连同盘曲的铁丝放在培养皿中,用圆筒罩住,向内灌入硅胶直到淹没花为止,筒上盖一玻璃片,放在阳光下晒一周左右。

而后放在大容器中,抽去纸板圆筒,硅胶散落,露出脱水后的干花。

把干花连同铁丝插入木制底座,放入玻璃瓶中,加盖,用蜡封口。

干花标本制作完成。

贴上标签、采集地点和日期、采集人姓名。

四、蕨类植物标本的制作

蕨类植物有世代交替的生理特点,应采集孢子体(无性世代)和配子体(有性世代)的植物体。

采集孢子体以夏、秋为宜。

可全株采集,孢子体及孢子体上具孢子囊群的羽片,可压制成腊叶标本。

原叶体及带有幼小孢子体的原叶体,宜制成浸泡标本,可先将标本置于5%硫酸铜溶液中处理一昼夜,取出后用清水洗净,放在管口瓶注入5%福尔马林溶液,再用蜡封口保存。

把制成的孢子体腊叶标本和配子体浸制标本按顺序装订于同一标本盒中,贴上签即可。

叶脉标本的制作方法

10月10日

(1)材料水槽、软毛刷、树叶等。

(2)制作方法

将树叶放在盛有清水的水槽中,放在温暖的地方。

几天以后,水渐渐变色,会发出臭味。

换水后继续浸泡,泡到叶肉与叶脉脱落为止。

如果没有脱尽,可以用软毛刷轻轻刷洗。

然后用清水洗净放在玻璃板上晾干。

夹入标本夹,注上名称、采集地点、时间及制作人,就成为标本了。

种子标本制作方法

10月12日

种子类型很多,有的是单一的种子,有的是果皮和种子愈合一起所成的果实。

不同的种子要单独处理保存。

所用的种子必须是完整的和干燥的,如果种子含有较多的水分就进行保存,那么将有发霉变质的可能。

所以,获得种子后,应先晒干,也可以自然干燥或者烘干,然后装入瓶中,用磨口瓶塞盖严,最后在瓶壁上贴标签,写明种子名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