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定额原理与概预算之第五章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4405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3.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定额原理与概预算之第五章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建筑工程定额原理与概预算之第五章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建筑工程定额原理与概预算之第五章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建筑工程定额原理与概预算之第五章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建筑工程定额原理与概预算之第五章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建筑工程定额原理与概预算之第五章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建筑工程定额原理与概预算之第五章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建筑工程定额原理与概预算之第五章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建筑工程定额原理与概预算之第五章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建筑工程定额原理与概预算之第五章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建筑工程定额原理与概预算之第五章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建筑工程定额原理与概预算之第五章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建筑工程定额原理与概预算之第五章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建筑工程定额原理与概预算之第五章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建筑工程定额原理与概预算之第五章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定额原理与概预算之第五章Word下载.docx

《建筑工程定额原理与概预算之第五章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定额原理与概预算之第五章Word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建筑工程定额原理与概预算之第五章Word下载.docx

⑹有关科学实验、技术测定和统计、经验资料。

5.2预算定额的编制

5.2.1预算定额的编制步骤

⑴准备工作

⑵收集资料

⑶编制定额

⑷核准报批

5.2.2预算定额的编制方法

⑴确定各项目的名称、工作内容及施工方法

⑵定额计量单位与计算精度的确定

若物体有一定厚度,而长度和宽度不定时,采用面积为单位;

若物体的长、宽、高均不一定时,则采用体积或容积单位;

若物体断面形状大小固定,则采用延长米为计量单位。

⑶工程量计算

通过计算出典型设计图纸所包括的施工过程的工程量,以便在编制预算定额时利用施工定额的人工、材料和机械消耗指标确定预算定额所含工序的消耗量。

⑷计算和确定预算定额中各消耗量指标

预算定额是在施工定额的基础上编制的一种综合性定额,所以首先要将施工定额中以施工过程、工序为项目确定的工程量,按照典型设计图纸,计算出预算定额所要求的分部分项工程量;

然后以此为基础,再把预算定额与施工定额两者之间存在幅度差等各种因素考虑进去,确定出预算定额中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的消耗量指标。

⑸编制预算定额基价

预算定额基价是指以货币形式反映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的价值额度,乘以定额各消耗量指标,得到该项定额的人工费、材料费和机械使用费,并汇总形成定额基价。

⑹编制预算定额项目表格,编写预算定额说明

5.2.3预算定额消耗量指标的确定

⑴人工消耗量指标的确定

确定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以施工定额为基础确定,另一种是以现场观察测定资料为基础计算。

①基本用工

W1为基本用工数量;

Vi为工序工程量;

ti为相应工序的时间定额;

i为工序的序号;

n为工序的数量。

②材料及半成品超运距用工

超运距=预算定额规定的运距–劳动定额规定的运距

W2为超运距用工数量;

Vi为超运距材料的数量

③辅助用工

W3为辅助用工数量;

Vi为加工材料的数量

④人工幅度差

式中,

为人工幅度差系数,一般土建工程为10%,设备安装工程为12%。

综上所述,预算定额中各分项工程的人工消耗量指标,就等于该分项工程的各种用工数量之和,即:

⑵材料消耗量指标的确定

材料消耗量指标(定额)是指在正常施工条件下,用合理使用材料的方法,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须消耗的各种材料、成品、半成品的数量标准。

预算定额中材料消耗量指标包括:

主要材料(主要材料净耗量和材料损耗量)、次要材料和周转性材料。

材料消耗量的计算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统计法和计算法四种。

①主要材料净用量的计算

主要材料的净用量,要根据各分项工程的特点和相应方法综合进行确定。

例:

一砖墙分项工程,经测定计算,每10m3墙中梁头、板头体积为0.28m3,预留孔洞体积0.063m3,突出墙面砌体0.0629m3,砖过梁0.4m3,则每10m3墙体的砖及砂浆净用量计算如下:

墙厚的砖数×

(10-0.28-0.063+0.0629)

标准砖=墙厚×

(砖长+灰缝)×

(砖厚+灰缝)

9.72

=0.24×

(0.24+0.01)×

(0.053+0.01)

=5143(块)

砂浆净用量=(1-砖数×

每块砖体积)×

=(1-529.1×

0.24×

0.115×

0.053)×

=2.192m3

②材料损耗量计算

材料损耗量是指建筑材料、成品、半成品在场内(工地工作范围)的运输损耗和施工损耗。

按平均先进水平确定损耗率。

㈠损耗量包括的内容:

a由工地仓库、现场堆放地点或施工现场加工地点到施工操作地点的运输损耗。

b施工操作地点的堆放损耗。

c操作时的损耗。

这里的损耗量不包括二次搬运和规格改装的加工损耗,场外运输损耗包括在材料预算价格内。

㈡损耗率

损耗量×

100%

损耗率=总消耗量

通常以损耗量与净用量的比作为损耗率。

损耗量

损耗率=×

100%(简化计算公式)

净用量

则:

总消耗量=净用量×

(1+损耗率)

部分材料损耗率参考资料

砌10m3一砖墙,标砖的消耗量指标即使用量为:

标砖=5143/(1-1%)=5195(块)

砂浆=2.192/(1-1%)=2.21414(立方米)

③预算定额中的次要材料的确定

对于用量不多,价值不大的材料,可采用估算等方法计算其使用量,将此类材料合并为一个“其它材料费”项目,其计量单位用“元”表示。

④预算定额中周转性材料消耗量的确定

周转性材料用多次使用,分次摊销的办法计算,因此周转性材料消耗指标均为多次使用并已扣除回收折价的一次摊销数的数量。

其消耗量指标有二:

一是一次使用量;

二是摊销量。

一次使用量供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申请备料和编制施工作业计划使用。

摊销量是应分摊到每一计量单位分项工程或结构构件上的消耗数量,也就是纳入预算定额的实际消耗掉的数量。

如混凝土模板用量计算:

㈠现浇混凝土模板用量

每m3混凝土的模板一次使用量=1m3混凝土接触面积×

每m2接触面积需模量=周转使用量×

1/K1

即:

周转使用量=一次使用量×

K1

摊销量=一次使用量×

K2

K1:

周转使用系数

1+(周转次数-1)×

损耗率

K1=

周转次数

K2:

摊销量系数

(1-损耗率)×

回收折价率

K2=K1—

周转次数×

(1+施工管理费率)

1-损耗率

回收量=一次使用量×

回收折价率

回收折旧系数=

1+施工管理费率

一次使用量:

周转材料周转一次使用的基本量,即一次投入量。

损耗率:

周转材料在第二次和以后各次周转中,为了补充难以避免的损耗所需的补充量,以每周转一次的平均损耗率来表示。

周转次数:

周转材料重复使用的次数。

周转使用量:

每周转一次的平均使用量。

回收量:

每周转一次,平均可回收的量。

摊销量:

定额规定的平均一次消耗量。

模板周转次数与每次平均损耗率的取定值参考

楼梯

壳体

周转次数

5

6

10

3

损耗率(%)

15

计算模板的K1、K2系数

模板周转次数

每次损耗率(%)

0.4333

0.3135

4

0.3625

0.2726

0.28

0.2039

0.32

0.2481

0.25

0.1866

0.2917

0.2318

8

0.2125

0.1649

0.2563

0.2114

9

0.2444

0.2044

0.19

0.1519

例:

假定10立方米钢筋混凝土圈梁一次使用板材为1.143立方米,模板周转次数为8次,每次周转损耗15%,模板支撑一次使用量0.219立方米,周转次数5次,损耗率15%,计算其摊销量。

解:

一次使用量=1.143+0.219=1.362

周转使用量=1.143×

0.2563+0.219×

0.32=0.362

摊销量=1.143×

0.2114+0.219×

0.2481=0.2959

(以上计算结果单位均为立方米)

㈡预制混凝土构件模板消耗指标计算时,不考虑消耗率,按多次使用,平均分摊的办法计算。

即:

一次使用量

摊销量=

㈢摊销量的简化计算

模板摊销量不分现浇和预制,损耗率均按15%考虑,计算式为:

一次使用量(1+损耗率)

⑶机械台班消耗量指标的确定

预算定额中的机械台班消耗量指标,一般是在施工定额的基础上,再考虑一定的机械幅度差进行计算的。

机械幅度差是指在合理的施工组织条件下机械的停歇时间。

①大型机械台班消耗量

大型机械,如土石方机械、打桩机械、吊装机械、运输机械等。

其台班消耗量指标是按施工定额中规定的机械台班产量计算,再加上机械幅度差确定的。

工序工程量

机械台班消耗量=机械台班产量×

(1+机械幅度差系数)

②按工人班组配备使用的机械台班消耗量

对于按工人班组配备使用的机械,应按小组产量计算台班产量,不增加机械幅度差。

分项定额计量单位值×

∑(分项计算取定比重×

劳动定额综合产量)分项定额机械台班消耗量=小组总人数

分项定额计量单位值

=小组产量

例如,某省劳动定额规定,砌砖小组成员为22人,1砖墙综合产量(塔吊):

清水墙0.885m3/工日,混水墙1.05m3/工日,取定比重清水墙40%,浑水墙60%,则10m31砖墙机械台班消耗量为

10×

(0.885×

0.4+1.05×

0.6)=10=0.462台班

2221.648

③专用机械台班消耗量

分部工程的各种专用中小型机械,一般按机械幅度差系数为10%来计算其台班消耗量,列入预算定额的相应项目内。

④其他中小型机械使用量

对于在施工中使用量较少的各种中小型机械,不便在预算定额中逐一列出,而将它们的台班消耗量和机械费计算后并入“其他机械费”,单位为“元”,列入预算定额的相应子目内。

5.3预算单价的确定和单位估价表的编制

5.3.1人工工日单价的确定

人工工日单价是指一个生产工人一个工作日在工程估价中应计入的全部费用。

目前我国的人工工日单价均采用综合人工单价的形式,即根据综合取定的不同工种、不同技术等级的工人的人工单价,以及相应的工时比例进行加权平均,得出能够反映工程建设中生产工人一般综合价格水平的人工综合单价。

它具体包括生产工人基本工资、工资性补贴、生产工人辅助工资、职工福利费和生产工人劳动保护费。

5.3.2材料预算单价的确定

材料预算单价是指材料从其来源地到达施工工地仓库后出库的综合平均价格。

材料预算价格一般由材料原价、供销部门手续费、包装费、运杂费、采购及保管费组成。

材料预算价格=(材料原价+供销部门手续费+包装费+运杂费)×

(1+采购及保管费率)-包装材料回收价值

5.3.3施工机械台班预算单价的确定

施工机械台班预算价格以“台班”为计量单位。

一台机械工作一个班(一般按8h计算)就称为一个台班。

某一台机械在一个台班中,为使机械正常运转所必须支出分摊的各种费用之和,就是施工机械台班预算价格,或称台班使用费。

根据获取机械使用的不同方式,一般可分为自有机械与外部租赁使用两种方式。

自有机械使用即是指使用企业自有的机械设备。

自有机械使用方式下的机械台班预算价格,一般可以机械折旧费为基础,再加上相应的运行成本费用等因素,通过企业内部核算来确定机械台班预算价格。

外部租赁使用是指向外单位租用机械设备。

此种方式下的机械台班预算价格,一般以该机械的租赁单价为基础加以确定。

1)自有机械台班单价

第一类费用(不变费用):

折旧费、大修理费、经常修理费、安拆费及场外运输费;

第二类费用(可变费用):

燃料动力费、人工费、养路费及车船使用税。

2)租赁机械台班单价

租赁单价根据市场情况确定,但必须在充分考虑机械租赁单价的组成因素基础上,通过计算得到保本的边际单价水平,并以此为基础,根据市场策略增加一定的期望利润来确定租赁单价。

机械租赁单价包括下列内容:

折旧费等(购置成本、折旧和大修理费)、使用成本(使用和修理费、管理费和执照及保险费等)、机械的出租或使用率(一年内出租或使用机械时间与总使用时间的比率)、期望的投资收益率。

5.3.4预算定额与单位估价表

预算定额是指在正常的施工条件、施工技术和组织条件下,完成一定计量单位的分项工程或结构构件所需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和价值货币表现的数量标准。

单位估价表则是预算定额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同预算定额类同的一种计价性的定额形式,它更为突出地表现了地区性特征。

1)单位估价表的概念

即全国各省、市、地区主管部门根据全国统一基础定额或企业基础定额中的每个项目所制定的综合工日、材料耗用量、机械台班量等定额数量,乘以本地区所确定的人工单价、材料取定价和机械台班单价等,而制定出的定额各相应项目的基价、人工费、材料费和机械费等以货币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种价格表,称为单位估价表或本地区的统一基价表。

2)单位估价表的特点

⑴它既反映了预算定额统一规定的量,又反映了本地区所确定的价,把量与价的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但主要还是确定价的问题。

⑵单位估价表的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是地区性强,所以也称做“地区单位估价表”或“工程预算单价表”。

不同地区分别使用各自的单位估价表,互不通用。

3)编制依据

4)单位估价表的编制方法

单位估价表是由若干个分项工程或结构构件的单价所组成,因此编制单位估价表的工作就是计算分项工程或结构构件的单价。

单价中的人工费是由预算定额中每一分项工程用工数,乘以地区人工工日单价再求和计算得出;

材料费是由预算定额中每一分项工程的各种材料消耗量,乘以地区相应材料预算价格再求和算出;

机械费是由预算定额中每一分项工程的机械台班消耗量,乘以地区相应施工机械台班预算价格再求和算出。

计算公式为:

分项工程预算单价=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

其中,人工费=∑(分项工程定额用工量×

地区综合平均日工资标准)

材料费=∑(分项工程定额材料用量×

相应的材料预算价格)

机械费=∑(分项工程定额机械台班使用量×

相应机械台班预算单价)

5)单位估价表的编制步骤

6)预算定额基价表与单位估价表的内容

⑴总说明;

⑵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⑶分部工程说明;

⑷分项工程表头说明;

⑸分项工程定额项目表;

⑹分章附录和总附录

5.4预算定额的应用

5.4.1预算定额的直接套用

【例】:

采用M7.5混合砂浆砌筑1砖墙100m3,试计算完成该分项工程的基价、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

【解】:

⑴确定预算定额编号:

查表4-2得A3-11。

⑵人工费:

人工费=18.87×

30×

100/10=5661元

⑶材料费:

材料费=2.25×

140.01×

100/10+5.40×

180×

100/10+1.06×

2.12×

100/10=3150.225+9720+22.472=12892.697元=12892.7元

⑷机械费:

机械费=0.38×

61.29×

100/10=232.902元

⑸基价:

基价=5661+12892.697+232.902=18786.599=18786.6元

5.4.2预算定额的换算

在确定某一分项工程或结构构件预算价值时,如果施工图纸设计的项目内容与套用的相应定额项目内容不完全一致,则应按定额规定的范围、内容和方法进行换算。

【例】某工程空花墙,设计要求用黏土砖,M7.5混合砂浆砌筑,试计算该分项工程预算价格及定额单位的主要材料耗用量。

已知:

×

省预算定额的定额编号4-71(M5混合砂浆),其基价为1325.25元/10m3,砂浆用量为1.18m3/10m3,标准砖4.020千块/10m3。

查混凝土配合比表,M7.5混合砂浆单价为135.15元/m3,M5混合砂浆单价为116.25元/m3。

M7.5混合砂浆的配合比为:

水泥(32.5级)303.0kg/m3,石灰膏0.05m3/m3,中粗砂1.18m3/m3。

【解】M7.5混合砂浆砌筑黏土砖的基价为:

1325.25+1.18×

(135.15-116.25)=1347.5510m3

转换后主要材料耗用量分析:

标准砖:

4.020千块/10m3

水泥(32.5级):

303.0kg/m3×

1.18m3/10m3=357.54kg/10m3

石灰膏:

0.05m3/m3×

1.18m3/10m3=0.059m3/10m3

中粗砂:

1.18m3/m3×

1.18m3/10m3=1.39m3/10m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