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440711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102 大小:16.1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2页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2页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2页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2页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2页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2页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2页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2页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2页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2页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2页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2页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2页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2页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2页
亲,该文档总共10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docx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docx(10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docx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2021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

1.1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

教学目标

1.知道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2.综合利用多种观察方法,观察和描述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

3.根据植物生长的已有知识,预测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并解剖浸泡的种子,研究种子的内部结构。

4.种子都有种皮和胚,胚是新植物的幼体,胚包括胚芽、胚根和子叶。

5.意识到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知道保护植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不同植物的种子,认识种子的外部特征和内部结构。

教学难点

观察不同植物的种子,认识种子的外部特征和内部结构。

教学准备

各种植物的种子、放大镜、镊子、浸泡一天的蚕豆、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谜语:

一个小孩生得俏,头上戴顶红缨帽,衣裳穿了七八件,全身都是珍珠宝。

(打一植物)

谜底:

玉米。

高高个儿一身青,圆脸金黄喜盈盈,天天向着太阳笑,结的果实数不清。

(打一植物)

答案:

向日葵

2.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新生命的。

种子有什么特征呢?

让我们一起探索种子的奥秘吧。

二、聚焦

试着说一说你都收集到了哪些植物的种子?

学生展示自己搜集到的各种植物的种子。

三、探索

根据收集的种子,综合运用感官,并用比较的方法观察种子的外部特征。

1、提出问题

我们收集到哪些植物种子?

种子的外部有怎么的特征?

2、观察提示

用眼睛看:

形状、颜色、大小

用手摸:

软硬、光滑程度

用鼻闻:

气味

注意:

有的种子有毒,在不了解情况下不要去品尝。

3、种子观察记录

4、这里有几种植物种子,你认识它们吗?

(展示蚕豆、黄豆、花生、白扁豆、赤豆、稻谷、绿豆、黑芝麻等的图片)

5、你能说说它们的不同点吗?

(1)颜色不同

蚕豆和绿豆:

绿色花生和赤豆:

偏红色

黄豆和稻谷:

黄色黑芝麻:

黑色

白扁豆:

白色

(2)大小不同

黑芝麻比较小,蚕豆比较大。

(3)形状不同

黄豆:

圆圆的、饱满的蚕豆和白扁豆:

扁扁的

稻谷:

细长的芝麻:

有个尖尖角

赤豆、绿豆和花生米:

长圆形

(4)光滑程度不同

黄豆、赤豆、黑芝麻和绿豆:

光滑

花生、稻谷、蚕豆和白扁豆:

粗糙

6、种子的外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种子的外形都有种脐,有的在种子侧面,有的位于种子一端。

其形状有圆形、椭圆形、卵形等。

二、观察种子内部结构

植物种子的外形看起来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内部是不是也是千差万别呢?

1、你想象中的种子内部结构是什么样的?

猜测种子的内部结构是怎样的,将想法画下来吧。

2、解剖实验

(1)实验材料:

一粒干蚕豆、用水浸泡一天的蚕豆、镊子、放大镜

(2)实验过程

A、观察浸泡过与没有浸泡过的种子有什么区别?

浸泡后:

种子变大、变软,种皮颜色变浅……

B、探究种子的内部构造

①用镊子小心地剥开种皮

②再小心地将种子里的“豆瓣”分开,每部分尽量保持完整,摆放整齐

③直接用眼睛或放大镜仔细观察,重点观察“豆瓣”连接处有什么

④把看到的种子内部样子画在“实验记录单”的空白处

注意:

使用镊子时要小心!

(3)我的观察

蚕豆是由种皮和胚构成。

胚是构成种子最重要的部分,它是由胚芽、胚根、胚轴和子叶四部分所组成。

种子萌发后,胚根形成植物的根,胚芽形成植物的茎和叶。

3、其他种子内部结构是什么样子?

(展示黄豆、花生、白扁豆解剖图)

黄豆、花生、白扁豆等内部结构跟蚕豆相似,都是由胚芽、胚根、胚轴和子叶四部分所组成。

三、研讨

1、不同植物种子的外部形态有什么不同之处?

①形状不同②大小不同③颜色不同……

2、不同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有什么相同之处?

不同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相同之处是都有胚。

胚是构成种子最重要的部分,它是由胚芽、胚根、胚轴和子叶四部分所组成。

3、种子的哪一部分有可能发育成植物?

种子里最重要的部分是胚。

胚是有生命的,可以发育成一株植物。

胚根发育成了根,胚芽发育成了茎和叶,子叶逐渐消失。

四、拓展提高:

观察玉米种子

把浸泡过的玉米种子纵向切开,滴一滴碘酒,会发现大部分变成蓝色,那是胚乳,没变色部分有胚根、胚轴和胚芽。

(展示结构示意图)

思考:

玉米和蚕豆种子的内部结构有什么不同?

六、课外拓展

展示种子贴画。

寻找不同植物的种子,做一幅种子贴画。

温馨提示:

先画轮廓,然后滴上胶水,粘上不同颜色的种子。

 

1.2种植凤仙花

教学目标

1.通过种植凤仙花,初步学习并掌握种植的技能。

2.在教师的指导下,

3.根据研究植物生长变化的需要,确定观察、记录的内容和方法。

4.依据自己的种植活动和生活经验预测并明确种子萌发和植物生长需要的条件。

5.意识到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知道保护植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教学重点

设计比较合理的实验,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了解种子萌发和植物生长需要的条件。

教学准备

花盆、土壤、透明杯、卫生纸、凤仙花种子、蚕豆种子、水、学生活动手册等。

一、聚焦

教师引导: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要亲自种植一些植物,伴随着植物的生长,观察研究植物的生长变化。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种植凤仙花,怎么种呢?

我们种下的种子,它们都能长成一株植物吗?

种子萌发和植物生长需要什么条件?

怎样做才能更好地记录植物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呢?

板书课题:

1.2种植凤仙花

二、探索

活动一:

花盆种植

挑选饱满、没有受过伤的凤仙花的种子,种到花盆或校园的花池中。

出示图片

(1)准备好花盆和土,先把小块小石头放在花盆的出水孔上,然后放入多半盆土。

(2)用手指在土中2-3个洞,深度约1厘米,每个洞里放一粒凤仙花种子,再用土盖住洞口。

(3)往花盆中浇一些水,直到土壤湿润,然后将它放在温暖的地方。

活动二:

做种植杯

问:

什么办法观察种子在土壤中会发生什么变化?

方法:

可以用土壤和卫生纸,也可以只将卫生纸塞进透明杯子中。

种子要放在杯壁和纸之间。

要保证充分的水分,但不要将种子浸泡在水中。

注意:

将种脐分别朝上、下、左和右,为观察根的方向做准备。

活动三:

小组讨论,共同做一个植物生长变化的观察计划。

引导:

种养植物是一项长期的活动,植物生长是一个动态过程,要想知道植物发生了哪些变化,及时记录是关键。

我们什么时候记录?

记录什么?

怎样记录呢?

小结:

每人准备记录本,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形成一本植物生长日记。

观察记录方式可以列表、写日记、画图或为植物拍照,使用测量纸带。

三、研讨

1.为什么要选择饱满的、没有受过伤的种子播种?

选择饱满的,没有受过伤的种子的过程叫做选种,选种是为了更好的提高出芽率。

2.需要提供什么条件,种子才能顺利发芽?

我们的依据是什么?

结合种植的体验和生活经验,适宜的水分和温度才能使种子顺利发芽。

3.怎样才能做好观察记录,了解植物一生的生长变化?

坚持观察,及时记录。

四、拓展

选带芽眼的土豆块、红薯块或天竺葵的枝条种到花盆里,观察它们的生长变化,了解植物的其他繁殖方式。

 

1.3种子长出了根

教学目标

1.观察种子萌发的过程,用适宜的方法记录、交流所观察到的现象,了解种子的萌发所需要的条件。

2.指导学生进行根吸收水分的实验,明确植物的根具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3.激发学生观察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进行根吸收水分的实验,探究植物的根具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探究种子的萌发所需要的条件,探究植物根的作用。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种植在玻璃杯里的凤仙花种子、试管、水、食用油、一株有根有叶的小植物、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教师出示种植在玻璃杯里的凤仙花,引导:

大家看,这是我们种植的凤仙花,你看到了什么?

2.学生描述自己看到的种植在玻璃杯里的凤仙花。

3.教师指着玻璃杯里的凤仙花植株的根,问:

同学们,这是什么?

生答:

凤仙花植株的根。

4.教师引导出课题并板书课题:

1.3种子长出了根。

5.师引导:

凤仙花种子的发芽过程是怎样的?

凤仙花的根对植物有什么作用呢?

二、探索

1.实验前,明晰实验设计方案。

(1)观察种植杯中的种子,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

(2)种子萌发先长出了根。

推测根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有什么作用。

(3)进行实验,证明植物的根的作用:

2.实验中,围绕问题展开观察。

(1)师:

刚才,你们认真观察了种植在玻璃杯里的种子,有什么发现呢?

结合观察记录,我们发现种子在萌发的过程中,先长根,再长茎和叶,而且不同方向放置的种子,萌发出的根都是向下生长的,通过对根长度的测量,还可以发现根的生长速度是很快的。

出示种子萌发的过程图,引导学生看一看,进一步了解种子的萌发过程。

(2)我们给凤仙花浇水时,一般往哪里浇?

为什么大部分都浇到土壤上?

验证实验:

实验材料:

一棵带根的植物、盛有水的试管、植物油、塑料滴管、马克笔。

实验方法:

1.将这棵带根的植物装入有水的试管中,将植物的根浸泡在水中。

2.在水面上滴一些植物油,使试管中的水不会被蒸发到空气中,并在水面处做好标记。

3.观察几天后试管中的水位有什么变化。

结论:

经过一段时间后,同学们会发现试管中的水量减少了。

(3)同学们想一想,是什么能使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是植物的根使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3.实验后,汇报交流实验现象。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1.为什么种下的种子有些没有萌发,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原因1:

可能是因为太干燥,没有适宜的水分,也有可能是水分太多,也会有影响种子的萌发。

原因2:

可能是温度不够,有的植物喜欢温暖,温度达不到,种子不会萌发,而有些植物喜欢寒冷,太过温暖的地方,也不适合植物种子的萌发。

原因3:

种子本身就是不健康的。

有些种子不饱满,并且受过伤,这也会影响种子的萌发。

原因4:

营养跟不上,植物的生长需要营养,有的植物对营养的要求非常高,营养跟不上,土壤比较贫瘠,种子也不会萌发。

原因5:

空气。

种子的萌发需要空气,没有空气或空气不足,种子也不会萌发。

2.试管中水位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因为水面被植物油密封,水不可能是蒸发后变少的,这就说明根将水吸收到了植物体内,所以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以此来满足植物的生长需要。

3.根除了能吸收水分,还有固定植物的作用,生活中哪些现象可以作为证据呢?

我们试着从土壤中连根拔出一棵树是非常困难的,就算是想连根拽出像蒲公英那样的小草也不那么容易,在种植过程中,可能还会发现植物的根因为抓住卫生纸或是抓住土壤,在取出时都不那么容易了,这些都能说明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

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

1.不同的植物,根的形态特征不同,出示凤仙花、葱、仙人掌的植物的根,引导学生认识更多根的形态,了解它们在维持植物生存中发挥的作用。

2.出示戈壁滩上的胡杨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并且引导学生详细的说一说,胡杨树的根的特点及作用。

有“英雄树”之美称,具有耐寒、耐碱、耐风沙的特点,因此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对防风防沙,改善气候、改善生态环境发挥着重要作用,有“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之说,乃树中极品,常引喻为有傲骨之名士。

树高15~30米,能从根部萌生幼苗,能忍受荒漠中干旱的环境,对盐碱有极强的忍耐力。

胡杨生长的水分主要靠潜水或河流泛滥水,所以具有伸展到浅水层附近的根系,具有强大的根压和含碳酸氢钠的树叶,因而能抗旱耐盐。

3.出示水中的浮萍、榕树,学生观察图片,并说一说这些植物的根在维持植物生存中发挥的作用。

 

1.4茎和叶

教学目标

1.知道植物的叶子在茎上均匀的分布更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

2.能够根据根茎叶的特点,推测植物的生存环境。

3.指导学生进行实验,研究植物茎的作用,知道植物的茎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4.懂得植物的叶有吸收阳光和蒸腾水分的作用。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的方法,证实植物的根和叶子分别具有什么作用。

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的方法,证实植物的根和叶子分别具有什么作用。

能够根据根茎叶的特点,推测植物的生存环境。

教学准备

一段凤仙花的茎叶、红色素水、烧杯、单面刀片;黑色纸、燕尾夹;塑料袋、细线;课件、种植的凤仙花、学生活动手册等。

一、导入新课

1.我们种植的凤仙花已经破土而出,长成了幼苗。

茎越长越高,叶也越来越多。

茎和叶对植物生存分别有什么作用呢?

2.板书课题:

1.4茎和叶

二、学习新课

(一)首先从小组成员栽培的凤仙花中选择生长状态最好的一株,观察它的形态特征。

方法指导:

1.测量凤仙花植株的高度。

2.数一数一株凤仙花上叶片的数量。

3.从不同角度观察凤仙花叶在茎上的分布情况。

4.画出凤仙花叶在茎上分布的样子。

凤仙花植物的叶在茎上是交叉生长的,从上往下看每一层叶子都是交叉排列,伸向四面八方,叶子这样的生长状态可以最大限度地接受到太阳光。

(二)预测

引导语:

我们知道了凤仙花随着植物的生长,茎不断长高长粗,它总是将植物的根和叶连在一起。

那么植物茎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到底起什么作用呢?

茎内是什么样的,能使得它承担这样的功能呢?

请你根据前面学习的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和对叶的观察大胆的推测一下茎的作用,并把你的想法记录下来。

(三)实验探究一——探索茎的作用

从外部观察茎的变化取一段凤仙花的茎叶,放到

装有红色素水的烧杯中,放置大约30分钟,观察

凤仙花茎的变化。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看到凤仙花的茎变红了,叶也慢慢变红了。

我们可以推出红色素水是通过茎到达叶的,到底是否如此呢?

我们来进一步实验,观察茎的内部变化。

从内部观察茎的变化将变红的凤仙花的茎用刀片分别纵向和横向切开,观察茎的纵切面和横切面,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是的,通过观察可以看到纵切面上有一条条的红线,横切面上有许多红色的圆点,这都能说明红色素水在茎内流过。

基于对茎的外部和内部的实验观察,可以得出茎的作用是运输分水,植物的茎除了运输水分还能运输养料,也就是植物的茎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三)实验探究二——探究叶的作用

叶有吸收阳光的作用

方法:

在凤仙花植株上选一片叶子,将这片叶子用黑色纸遮住,使它见不到阳光。

3天后,被遮住光的这片叶子会发生什么现象?

预设:

被遮住阳光的这片叶子变黄了,因为这片叶子长时间没有见到阳光,以至于变黄了。

这说明叶有吸收阳光的作用。

叶有蒸腾水分的作用

方法:

选择一种叶片较大的植物,

在叶子上套上一个干燥的塑料袋,

观察塑料袋内壁上有什么变化。

预设:

一天后的现象,塑料袋内壁有许多小水珠,这表明叶子上的水分蒸发了,遇到塑料袋变成了小水珠,这说明植物的叶还有蒸腾水分的作用。

三、研讨交流

1.植物的叶子平展且在茎上交叉生长有什么好处呢?

叶子这样的生长状态不但可以最大限度地接受到太阳光,而且能保持植株的平衡。

2.植物茎、叶对植物生存有什么作用呢?

植物的茎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植物的叶有吸收阳光和蒸腾水分的作用。

四、知识拓展

1.认识不同形态的叶。

出示:

松树、仙人掌、水稻和香蕉树的叶

引导:

同学们可以根据植物的叶,想一想这些植物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举例说明:

仙人掌,叶子又细又小,它的生活环境一般是水很少,阳光又很充足的地方。

2.认识不同形态的茎。

教师出示各种各样的茎:

像牵牛花这样的是缠绕茎;

向日葵爱这样的茎是直立茎;

土豆这样的茎是变态茎;

西瓜这样的是匍匐茎;

葡萄这样的茎是攀缘茎。

引导:

课下同学们还可以收集更多奇特的茎和叶,了解这些植物分别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1.5凤仙花开花了

教学目标

1.知道花一般包括花萼、花瓣、雄蕊、雌蕊等部分。

2.解剖花,并观察花的各部分特征,知道在花的各部分结构中,雄蕊和雌蕊与形成果实和种子有关。

3.仔细观察雄蕊和雌蕊,根据它们的特点推想它们的作用,知道花分为完全花和不完全花,有些花同时有雄蕊和雌蕊,有些只有雄蕊或只有雌蕊。

4.了解植物传授花粉的方式,并学习人工辅助授粉。

教学重点

认识花的结构以及雄蕊和雌蕊的作用。

教学难点

解剖花,了解花的结构并观察花的各部分特征,知道雄蕊和雌蕊与形成果实和种子有关。

教学准备

花、镊子、放大镜、课件等。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相信你们精心照顾的凤仙花都盛开了吧!

细心地同学应该都观察到了一株植物从发芽,长叶,生长,开花的过程。

凤仙花的花是什么样子的?

出示凤仙花的花。

植物的花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起着怎样的作用呢?

我们一起来学习。

板书课题:

1.5凤仙花开花了

二、学习新课

活动一:

观察花的结构

实验材料:

一朵完整的凤仙花或一朵完整的其他植物的花、镊子、记录纸。

活动指导:

1.用镊子细心地从外到内将花的各部分剥下来。

2.将它们分类排列在纸上。

3.认识花的各部分结构及名称。

小结:

对花进行了解剖研究,可以观察到,一朵完整花的结构一般包括四部分:

从外向内依次是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

活动二:

观察雄蕊和雌蕊

借助放大镜来观察花的雄蕊和雌蕊,看一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放大镜观察雄蕊,可以清楚的看到,每一个雄蕊上面都有花粉,花粉很小,用手摸一摸,它还很轻;再用放大镜观察雌蕊,可以看到雌蕊上面有液体,用手摸一摸,有种黏黏的感觉。

讨论:

同学们是否想过,为什么花都有花蕊呢?

花的构造中哪些部分与果实和种子有关呢?

预设:

细心的同学可能观察过,结果后花瓣都凋谢了,说明花瓣不能形成果实。

经过观察得知雄蕊上的花粉又小又轻,而雌蕊上面是有黏液的,当花粉掉到黏液上,就很容易被粘住,这其实就是花的传粉过程。

当传粉过程后,雌蕊就会进一部分发育成为果实和种子。

所以花蕊,也就是雄蕊和雌蕊是花最重要的结构,有了花蕊,植物才能形成果实和种子,因此花蕊在植物的繁殖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活动三:

观察更多植物的花

桃花百合花

观察桃花,会发现它和之前解剖的花一样,具有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在科学上,我们把这四部分都具有的花叫做完全花。

百合花是没有花萼的,把它叫做不完全花。

南瓜花

观察南瓜花,会发现在花瓣里只有雄蕊,而没有雌蕊,像南瓜花这样,只有雄蕊或只有雌蕊的花叫做单性花,它也属于不完全花。

小结:

桃花是完全花,因为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这四部分都具有。

而百合花和南瓜花是不完全花,它们缺少其中的一部分或几部分。

三、研讨交流

1.雄蕊和雌蕊分别有什么作用?

雄蕊上有花粉,雌蕊上有黏液,花粉落到雌蕊上就完成了授粉的过程。

2.花的哪一部分将来有可能发育成果实?

经过对雄蕊和雌蕊特征的观察,可以得知花的雌蕊部分将来可能发育成果实。

四、课外拓展

1.出示课本中的一句话,引导学生读一读。

在自然界中,植物有多种多样,他们用不同的方式来完成传粉的过程,只有完成传粉,植物的花才能发育成果实。

2.教师引导:

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植物是靠哪种方法来完成传粉的呢?

3.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共同交流讨论。

预设:

桃、油菜的花依靠昆虫传粉。

它们以鲜艳的花瓣、芬芳的气味或甜美的花蜜吸引昆虫,被称为虫媒花。

常见的传粉昆虫有蜜蜂、蝴蝶等。

玉米、杨树的花依靠风力传粉,被称为风媒花。

它们一般都很小,花粉多而轻,也没有花香和花蜜。

风力越大,花粉传播的距离越远。

豌豆、小麦能自己给自己传粉,不需要风和昆虫的帮忙,被称为自花传粉。

这些花里既有雄蕊也有雌蕊。

4.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为了解决自然状态下传粉不足的问题,人们常常会对一些植物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比如黄瓜、丝瓜等等。

5.出示人工为黄瓜授粉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人工授粉的方式。

授粉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花对花授粉,另一种的用毛笔蘸,都是将花粉涂到雌蕊的黏液上。

6.同学们有没有兴趣利用人工传授花粉的方式为凤仙花进行授粉呢?

7.教师示范为凤仙花人工授粉,学生仔细观察,了解人工传授花粉的方法及注意点。

8.学生分小组进行操作,为凤仙花进行人工授粉。

 

1.6果实和种子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不同阶段的果实,认识果实的生长变化了解植物的果实是由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组成的,知道不同植物的果实形状、颜色、大小各不相同。

2.在解剖观察植物的果实的过程中认识果皮的作用。

3.比较不同植物的果实以及内含种子的异同点,从数果实中种子数量的活动中感受种子的作用。

教学重点

了解果实的生长变化,果实的结构,从活动中认识到果实的作用。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了解凤仙花果实的外部特点和内部结构,懂得植物果实的作用。

【教学准备】

凤仙花的果实、学生活动手册、各种其他植物的果实、水果刀、课本插图、课件。

一、导入新课

授粉后的风仙花慢慢谢,逐渐形成了果实。

风仙花的果实是什么样的?

果实对植物来说有什么用呢?

这是一朵即将凋谢的凤仙花,我们会发现,花瓣和花粤都脱落了,雄蕊和雌蕊也不见了踪影,但我们却看到了雄蕊下端逐渐膨胀起来,这就是风仙花的果实。

二、学习新课

活动一:

认识植物果实的生长变化

(1)观察风仙花植株上不同阶段的果实,比较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2)果实形成后形状有一段时间是不变的,形状像水滴,成熟之后果实会开裂。

果实是由小不断长大的,从还有花的果实,到花刚刚凋谢的果实,再到种子逐渐成熟的果实,最后果实成熟了,也就是果实成熟是个生长变化的过程。

预设:

第一,大小不同。

刚刚结出的果实比较小,而之前结出的果实比较大。

第二,颜色不同。

刚刚结出的果实颜色是绿色的,而之前结的果实是绿中带透出黄色,说明已经要成熟了。

活动二:

认识果实的结构

(1)摘下一个快要成熟的风仙花的果实,观察果实的结构用手轻轻拨开风仙花的果实,很容易就看到了它的内部结构,风仙花果实的内部有棕色的小种子,种子外面就是卷成团的保护它的果皮。

我们可以看到果实由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组成。

(2)除了剥开果实进行研究,还可以将果实切开研究。

取两个还未成熟的风仙花果实,分别将其纵切和横切来观察果实的结构,可以清楚的观察到纵切时风仙花果皮卷曲了,种子在果皮的里面,横切时果皮将种子紧紧的包裹起来,所以果实是由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组成的。

在观察中你是否发现了果皮的作用?

果皮的作用是保护种子,在种子发育过程中

果皮可以保护弱小而没有成熟的种子。

活动三:

数果实中的种子的数量

(1)认识完风仙花果实的结构,再来数一数一个风仙花果实里有多少粒种子,一株风仙花大约又可以收获多少粒种子?

(2)经过观察,每个风仙花果实里种子的个数是不同的,一个风仙花果实中大约有10粒左右的种子,一株风仙花大约能结出10-20个不等的果实,这样算下来一株风仙花可以结出上百粒的种子。

结出上百粒种子的一株风仙花是当初我们播下的一粒种子长成的,这正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真实写照

活动四:

观察更过植物的果实,比较异同

(1)在研究时,可以使用解剖的方法来研究植物的果实,根据果实的不同,可以用手将果实剥开研究,也可以将果实横切或纵切,切开来研究。

在观察时,同学们可以利用多种感官来观察,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等

(2)观察更多植物的果实

(3)学生分小组活动,仔细观察这些植物的果实,并且完成活动手册。

(4)全班交流,说一说自己观察的植物果实的名称、果实的结构以及种子的数量。

结论:

发现不同植物的果实形状、颜色大小各不相同,但果实都包括果皮和种子两部分。

(5)教师相机出示一些其他植物的果实,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各种植物的果实,体会植物果实的多样性。

三、研讨交流

1.果实都有果皮和种子,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

在果实中果皮包裹着种子,具有保护种子的作用,使种子免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