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遗传学习题附答案第章肿瘤遗传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440989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遗传学习题附答案第章肿瘤遗传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医学遗传学习题附答案第章肿瘤遗传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医学遗传学习题附答案第章肿瘤遗传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医学遗传学习题附答案第章肿瘤遗传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医学遗传学习题附答案第章肿瘤遗传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医学遗传学习题附答案第章肿瘤遗传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医学遗传学习题附答案第章肿瘤遗传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医学遗传学习题附答案第章肿瘤遗传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医学遗传学习题附答案第章肿瘤遗传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医学遗传学习题附答案第章肿瘤遗传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医学遗传学习题附答案第章肿瘤遗传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医学遗传学习题附答案第章肿瘤遗传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医学遗传学习题附答案第章肿瘤遗传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医学遗传学习题附答案第章肿瘤遗传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医学遗传学习题附答案第章肿瘤遗传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学遗传学习题附答案第章肿瘤遗传学.docx

《医学遗传学习题附答案第章肿瘤遗传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遗传学习题附答案第章肿瘤遗传学.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医学遗传学习题附答案第章肿瘤遗传学.docx

医学遗传学习题附答案第章肿瘤遗传学

第十二章肿瘤遗传学

 

(一)选择题(A型选择题)

1.以下哪个是对Ph染色体的正确描述:

A.22q+B.22q-C.9q+

D.9q-E.der(22)t(9;22)(q34;q11)

2.视网膜母细胞瘤(RB)的致病基因为:

A.rasB.rbC.p21D.MTS1E.NM23

3.下列哪个基因为肿瘤转移抑制基因:

A.rasB.rbC.p21D.MTS1E.NM23

4.下列哪种为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的标志染色体:

A.13q14-B.5p-C.22q-D.t(8;14)E.17q+

5.存在于正常细胞中,在适当环境下被激活可引起细胞恶性转化的基因是:

A.癌基因B.抑癌基因C.原癌基因

D.抗癌基因E.隐性癌基因

6.Knudson提出的“二次突变假说”中,非遗传性肿瘤的第一次突变发生在:

A.精子B.卵细胞C.受精卵D.体细胞E.生殖母细胞

7.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属于______的肿瘤。

A.多基因遗传B.染色体畸变引起C.遗传综合征

D.遗传易感性E.单基因遗传

8.Bloom综合征(BS)属于______。

A.单基因遗传B.多基因遗传C.染色体畸变引起

D.遗传易感性E.染色体不稳定综合征

9.视网膜母细胞瘤属于______的肿瘤。

A.单基因遗传B.多基因遗传C.染色体畸变引起

D.遗传易感性E.染色体不稳定综合征

10.共剂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症(AT)属于______。

A.单基因遗传B.多基因遗传C.染色体不稳定综合征

D.遗传易感性E.染色体畸变引起

11.肾母细胞瘤属于______的肿瘤。

A.染色体畸变引起B.遗传易感性C.染色体不稳定综合征

D.多基因遗传E.单基因遗传

12.着色性干皮病(XP)是一种罕见的、致死性AR遗传病,发病率为1/250000。

XP属于______。

A.多基因遗传B.染色体不稳定综合征C.遗传易感性

D.染色体畸变引起E.单基因遗传

13.家族性结肠息肉病属于______的肿瘤。

A.多基因遗传B.染色体不稳定综合征C.遗传易感性

D.单基因遗传E.染色体畸变引起

14.Fanconi贫血症(FA)属于______。

A.多基因遗传B.染色体畸变引起C.遗传易感性

D.单基因遗传E.染色体不稳定综合征

15.Burkitt淋巴瘤属于______的肿瘤。

A.多基因遗传B.染色体畸变引起C.遗传易感性

D.单基因遗传E.染色体不稳定综合征

16.神经纤维瘤(NF1)又称VonRecklinghausen病,属于______的肿瘤。

A.多基因遗传B.染色体畸变引起C.单基因遗传

D.遗传易感性E.染色体不稳定综合征

17.RB基因是______。

A.抑癌基因B.癌基因C.细胞癌基因

D.肿瘤转移基因E.肿瘤转移抑制基因

18.在这二次突变学说中,第二次突变发生在______。

A.卵子B.体细胞C.原癌细胞

D.癌细胞E.精子

19.MYC基因产物是一种______。

A.酪氨酸激酶B.生长因子C.DNA结合蛋白

D.表皮生长因子E.神经递质

20.SIS基因产物是一种______。

A.酪氨酸激酶B.表皮生长因子C.DNA结合蛋白

D.生长因子E.神经递质

21.SRC基因产物是一种______。

A.神经递质B.生长因子C.DNA结合蛋白

D.表皮生长因子E.酪氨酸激酶

22.在某种肿瘤中,如果某种肿瘤细胞系生长占优势或细胞百分数占多数,此细胞系就称为该肿瘤的______。

A.干系B.旁系C.众数

D.标志细胞系E.非标志细胞系

23.视网膜母细胞瘤的特异性标志染色体是

A.Ph染色体B.13q缺失C.8、14易位

D.11p缺失E.11q缺失

24.Burkitt淋巴瘤的特异性标志染色体是______。

A.Ph染色体B.13q缺失C.8、14易位

D.11p缺失E.11q缺失

25.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的特异性标志染色体是______。

A.Ph染色体B.13q缺失C.8、14易位

D.11p缺失E.11q缺失

26.以下______不是共剂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的特点

A.AR遗传B.无免疫缺陷C.染色体具不稳定性

D.单基因遗传E.毛细血管扩张

27.Bloom综合征的遗传学特征没有______。

A.姐妹染色单体交换B.四射体结构C.染色体脆性

D.断裂性突变E.染色体不稳定

28.着色性干皮病的特点没有______。

A.AR遗传B.对光敏感C.易患皮肤癌

D.四射体结构E.染色体不稳定

29.Fanconi贫血症的遗传方式属于______。

A.多基因遗传B.AD遗传C.XR遗传

D.XD遗传E.AR遗传

30.Fanconi贫血症遗传学特征没有______。

A.染色体脆性B.AR遗传

C.DNA链内或两条互补链之间的两个核苷酸之间形成交联

D.染色体断裂E.染色体不稳定

31.Fanconi贫血症临床特点之一是______。

A.发育正常B.血细胞减少C.对光敏感

D.白血病发生率低E.易患皮肤癌

32.不属于抑癌基因的是______。

A.rbB.p53C.SRCD.p16E.NM23

33.属于原癌基因的是______。

A.p53B.ptenC.rbD.rasE.NM23

34.大多数恶性肿瘤细胞的染色体为______,而且在同一肿瘤内染色体数目波动的幅度较大。

A.二倍体B.假二倍体C.多倍体D.整倍体E.非整倍体

35.人们不仅认识到______是肿瘤细胞的一大特征,还对肿瘤发生的染色体机制作了大量探索。

A.染色体异常B.基因突变C.染色体脆性

D.染色体数目异常E.染色体结构畸变

36.在恶性肿瘤细胞内常见到结构异常的染色体,如果一种异常的染色体较多地出现在某种恶性肿瘤的细胞内,就称为______。

A.染色体畸变B.染色体变异C.染色体脆性

D.标志染色体E.异常染色体

37.在一个干系内的标志染色体往往相同,说明肿瘤起源于同一个祖细胞。

______是恶性肿瘤的特点之一,可分为特异性与非特异性两种。

A.染色体畸变B.染色体变异C.染色体脆性

D.异常染色体E.标志染色体

38.特异性标志染色体是经常出现于同一种肿瘤内的标志染色体。

比较突出的例子是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CML)中的______。

A.Ph染色体B.Bar小体

D.+8E.t(8;14)(q24;q32)

39.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CML)患者中______为Ph阳性。

A.50%B.95%%

D.65%E.40%

40.视网膜母细胞瘤常见的标志染色体是______。

A.费城染色体B.t(8;14)(q24;q32)

C.del(13)()D.t(1;3)(q41;p11)

E.5p-

41.Burkitt淋巴瘤常见的标志染色体是______。

A.费城染色体B.inv(10)(q11q21)

C.del(13)()D.t(8;14)(q24;q32)

E.t(1;3)(q41;p11)

42.癌基因原是______中的一些基因,是细胞生长发育所必需的。

A.正常细胞B.正常组织C.癌组织

D.癌细胞E.癌周组织

43.下列______不属于癌基因其激活的途径。

A.点突变B.染色体易位C.基因扩增

D.病毒诱导与启动子插入E.基因缺失

44.______不是常见的原癌基因激活的机制。

A.移码突变B.基因扩增C.易位,反转录病毒插入

D.结构突变E.调节突变

45.______不是原癌基因激活的结果。

A.表达或分泌的增加B.持续的细胞增殖信号

C.核糖体大小亚基解离增高D.激酶活性增强

E.过量表达

46.原癌基因中由于______而改变编码蛋白的功能,或使基因激活并出现功能变异。

A.碱基缺失B.碱基插入C.动态突变

D.单个碱基突变E.碱基替换

47.在慢性髓细胞白血病中,第22号染色体上的原癌基因______易位到9号染色体的BCR基因处。

A.DblB.ablC.gspD.OstE.src

48.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原癌基因激活的可能机制是______。

A.原病毒插入B.染色体易位C.染色体重排

D.基因扩增E.点突变

49.原癌基因附近一旦被插入一个强大的______,如反转录病毒基因组中的长末端重复序列(LTR),也可被激活。

A.增强子B.操纵子C.启动子

D.转座子E.外显子

50.尽管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家族性肿瘤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但其发生需要相应的肿瘤抑制基因的基因座上两个等位基因的______。

A.一个失活B.一个扩增C.全部扩增

D.相互融合E.全部失活

 

 

 

 

(三)是非判断题

1.肿瘤泛指由一群生长失去正常调控的细胞形成的新生物,又称为癌症。

×

2.在遗传性恶性肿瘤中,基因的种系突变起到了主要的作用。

3.肿瘤多克隆细胞群中,染色体数目最多的克隆构成肿瘤的干系。

×

4.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细胞有丝分裂异常并产生部分染色体断裂与重接,形成了一些结构特殊的染色体,称为特异性标记染色体。

×

5.在人类肿瘤中癌基因激活有三种遗传机制:

突变、基因扩增及染色体重排。

6.均质染色区和双微体都是基因通过其在基因组内异常扩增的产物。

7.在血液系统中,染色体重排主要通过原癌基因的转录激活或产生融合基因两种机制致瘤。

8.肿瘤发生过程中,体细胞突变和克隆选择模式说明肿瘤在构成上是单克隆的。

9.二次突变假说认为,遗传性肿瘤病例中,第一次突变发生于胚胎细胞,并且传递给胚胎发育的每一个体细胞,而第二次突变随机发生在体细胞中。

×

10.多步骤致癌假说认为,恶性肿瘤的发生是一个多阶段逐步演变的过程,肿瘤细胞是通过一系列进行性的改变而逐渐变成恶性的。

(四)名词解释题

1.癌家族(cancerfamily)

2.家族性癌(familialcancer)

3.原癌基因(pro-oncogene,POG)

4.干系与旁系(stemlineandsideline)

5.众数(modalnumber)

6.二次突变假说(two-hittheory)

7.特异性标记染色体(specificitymarkerchromosome)

8.Ph染色体(Philadelphiachromosome)

9.多步骤致癌(multistepcarcinogenesis)假说

10.肿瘤抑制基因(tumorsuppressorgene,TSG)

11.癌基因(oncogene)

12.标志染色体(markerchromosome)

(五)问答题

1.癌基因有哪几类?

2.癌基因有哪几种激活方式?

3.有关肿瘤发生的遗传机制有哪些主要学说?

4.什么是肿瘤发生的单克隆起源假说?

有哪些支持证据?

5.说明恶性肿瘤发生与染色体不稳定综合征。

6.说明恶性肿瘤发生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

7.试述原癌基因按其产物功能分类及其各自功能。

8.说明恶性肿瘤发生的多步骤遗传损伤学说。

9.说明p53的功能及其失活机制。

三、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E2.B3.E4.C5.C6.D7.B8.E9.A10.C

11.E12.B13.D14.E15.B16.C17.A18.B19.C20.D

21.E22.A23.B24.C25.A26.B27.C28.D29.E30.A

31.B32.C33.D34.E35.A36.D37.E38.A39.B40.C

41.D42.A43.E44.A45.C46.D47.B48.B49.C50.E

 

 

(三)是非判断题

1.错2.对3.错4.错5.对6.对7.对

8.对9.错10.对

(四)名词解释题

1.癌家族是指一个家族中多个成员患有同一种遗传性恶性肿瘤。

2.家族性癌通常表示一个家族的多个成员患有恶性肿瘤,而不一定是遗传性的,所患肿瘤种类各异。

3.存在于正常细胞中,在适当环境下被激活可引起细胞恶性转化的基因。

4.在肿瘤多克隆细胞群中,占主导数目的克隆构成肿瘤干系,干系肿瘤细胞的染色体数目称为众数。

5.指肿瘤细胞干系的染色体数目称为众数。

在肿瘤多克隆细胞群中,占主导数目的克隆构成肿瘤干系,占非主导数目的克隆称为旁系。

6.二次突变假说假设视网膜细胞瘤是由两个独立与连续的基因突变产生的,即二次突变事件引起的。

遗传性肿瘤病例中,第一次突变发生于生殖细胞,并且传递给胚胎发育的每一个体细胞,而第二次突变随机发生在体细胞中。

在这种情况下,双侧视网膜的细胞都有可能发生第二次突变并形成肿瘤。

相比之下,非遗传性视网膜母细胞瘤是同一个体细胞发生两次独立的突变,因而在双侧视网膜都发生二次突变的可能性较小。

7.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细胞有丝分裂异常并产生部分染色体断裂与重接,形成了一些结构特殊的标志染色体,其中有一小部分能够在肿瘤细胞中稳定遗传,称为特异性标志染色体,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及转移能力密切相关。

8.在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CML)中发现了一条比G组染色体还小的异常染色体,称为Ph染色体。

约95%的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细胞携有Ph染色体,它可以作为CML的诊断依据。

9.多步骤致癌假说又称多步骤损伤学说(multisteptheory),细胞癌变往往需要多个癌相关基因的协同作用,要经过多阶段的演变,其中不同阶段涉及不同的癌相关基因的激活与失活。

不同癌相关基因的激活与失活在时间上有先后顺序,在空间位置上也有一定的配合,所以癌细胞表型的最终形成是这些被激活与失活癌相关基因的共同作用结果。

10.指正常细胞中抑制肿瘤发生的基因,也称抑癌基因或隐性癌基因,例如p53,p16等。

11.能够使细胞发生癌变的基因,例如src,H-ras等。

12.指较多地出现在某种肿瘤的细胞内、结构异常的染色体。

(五)问答题

1.按照其产物功能不同可以分为5大类:

①生长因子:

生长因子是分泌性多肽,做为细胞外信号可以刺激靶细胞的增殖。

几乎所有的靶细胞都具有和相应生长因子相结合的受体;②生长因子受体:

一些病毒癌基因来自正常具有内源性酪氨酸激酶活性生长因子受体的变异,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的突变或异常表达都可以使它们转化为癌基因;③信号转导因子:

许多原癌基因都是信号转导通路的组成部分,信号转导因子由于突变可转变为癌基因,使其活性不受控制,继而使细胞出现无限增殖;④转录因子:

转录因子是一种能够调节目的基因或基因家族表达的核蛋白,许多原癌基因属于转录因子家族;⑤程序性细胞死亡调节因子:

正常组织在细胞增殖与死亡之间的调节有一种平衡。

在正常胚胎形成及器官发育中,程序性细胞死亡是一个重要的调节机制。

研究发现不受程序性细胞死亡调节的细胞可使细胞产生无限增殖并容易形成肿瘤。

2.①突变:

突变的原癌基因通过其编码的蛋白质结构的改变而激活。

这些变异通常涉及一些关键的蛋白调节区域,导致突变蛋白不受调控并出现持续性激活。

各种类型的基因突变如碱基替换、缺失或插入,都有可能激活原癌基因;②基因扩增:

基因扩增是指基因组中某个基因拷贝数的增加,其最初是在研究对生长抑制药物有抗药性的肿瘤细胞系时发现的。

基因通过其在基因组内异常扩增,引起核型改变,包括均质染色区和双微体;③染色体重排:

在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及实体瘤中经常可检测到染色体重排。

这些重排主要是染色体易位,其次是染色体插入。

包括基因激活和基因融合。

3.有关肿瘤发生的遗传机制学说主要有肿瘤发生的单克隆起源假说,肿瘤发生的染色体理论,肿瘤发生的癌基因理论,肿瘤发生的肿瘤抑制基因理论(Knudson的二次突变假说),肿瘤的多步骤遗传损伤学说。

4.什么是肿瘤发生的单克隆起源假说?

有哪些支持证据?

肿瘤细胞是由单个突变细胞增殖而成的,也就是说肿瘤是突变细胞的单克隆增殖细胞群,这称为肿瘤的单克隆起源学说。

最初是一个关键的基因突变或一系列相关事件导致单一细胞向肿瘤细胞的转化,随后产生不可控制的细胞增殖,最后形成肿瘤。

白血病和淋巴瘤的分子水平分析表明所有的淋巴瘤细胞都有相同的免疫球蛋白基因或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提示它们来源于单一起源的B细胞或T细胞。

女性X连锁基因的分析提供了肿瘤克隆性的最初证据。

尽管女性的所有细胞都包含两条X染色体,在早期胚胎形成中一条随机失活。

因此每一位女性在细胞构成上来说是嵌合的,一部分细胞中为其中一条X染色体失活,另一些细胞中则是另外一条X染色体失活。

如果一条X染色体上的基因与另一条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不同,就可以区分这两种细胞。

通过对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基因杂合子女性的研究发现,一些恶性肿瘤的所有癌细胞都含有相同失活的X染色体,表明他们是单一细胞起源。

5.人类一些以体细胞染色体断裂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多具有常染色体隐性(AR)、常染色体显性(AD)和X连锁遗传特性,统称为染色体不稳定综合征,它们具有不同程度的易患恶性肿瘤倾向。

例如Fanconi贫血症(FA)、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AT)、着色性干皮病(XP0和Bloom综合征(BS)等。

以着色性干皮病为例,这是一种罕见的、致死性AR遗传病,发病率为1/250000。

XP的主要临床特点为早发的起源于皮肤上皮鳞状细胞或基底细胞的皮肤癌,此外还包括性发育不良、生长迟缓、伴智力低下的神经异常、小头和神经性耳聋。

XP患者皮肤有许多色素斑点,也常常是皮肤癌的发生部位;此外,也易患其他一些癌症,包括恶性黑色素瘤、肉瘤、腺癌等。

他们对光极敏感,皮肤、眼和舌部易受损。

在正常情况下,紫外线(UV)辐射促使相邻嘧啶形成稳定的连接,如T与T连接(T—T),C与T连接(C—T),C与C连接(C—C)。

这种成对共价连接的核苷酸称为二聚体。

在这三种类型的二聚体中,胸腺嘧啶二聚体T—T出现频率最高。

UV也可导致其他类型的核苷酸交联。

除此之外,一些化合物也具有核苷酸交联剂的作用,另一些种类的化合物可为DNA碱基添加化学基团。

二聚体核苷酸交联和核苷酸特异侧基破坏了染色体结构并导致突变。

核苷酸切除修复(NER)系统切除这些受损的DNA核苷酸并重建正常核苷酸序列。

由于XP患者核苷酸切除修复途径缺陷,XP细胞对UV辐射高度敏感。

XP患者至少分为7种互补型,A至G(也称为XP变异型),推测至少有7种不同的基因产物参与NER。

绝大多数已知XP基因突变使NER系统失去功能并导致UV诱导的细胞癌变。

6.大多数人类恶性肿瘤中发现伴有染色体数目或结构的异常。

肿瘤细胞的核型多伴有染色体数目的改变,大多是非整倍体:

其中包括超二倍体﹑亚二倍体﹑亚三倍体﹑亚四倍体。

染色体数目在三倍体以上者称为多倍体。

实体瘤染色体数目多为三倍体左右。

此外,肿瘤细胞核型中亦频发染色体的结构异常。

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肿瘤细胞的增殖失控等原因,导致细胞有丝分裂异常并产生部分染色体断裂与重接,形成了一些结构特殊的染色体,称为标志染色体。

染色体数目或结构改变可能导致不同的分子事件发生,包括基因的激活、失活、转录调节异常、扩增、缺失、并导致基因及相关区域的改变。

这些变化可能涉及癌或抗癌基因顺序、选择性代谢途径控制区、组织特异分化调节,还有编码生长调节因子的基因或细胞—细胞相互作用表面膜分子等,通过改变细胞的生长与分化并使受累细胞克隆肿瘤样增殖。

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所获研究结果来看,可以假定,在不同肿瘤中所见潜在转化序列(细胞的原癌基因)的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可能是受染色体变化的影响。

遗憾的是,除了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的均质染色区和双微体(HSR和DM)可见N-MYC基因扩增,以及与7号染色体的重复和结构改变相关的上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EGFR基因(基因定位于7号染色体上)的过表达外,关于染色体介导的原癌基因改变在人类实体瘤中的作用尚缺乏明确的证据。

与此相反,许多研究证实了正常染色体对恶性细胞表型的抑制作用。

染色体介导的肿瘤抑制作用表明,有些基因(肿瘤抑制基因或肿瘤相关基因)显着阻抑细胞水平的恶性表型表达。

这些基因的纯合丢失或失活对肿瘤的形成产生了重要作用。

7.按照其产物功能不同可以分为5大类:

①生长因子:

生长因子是分泌性多肽,做为细胞外信号可以刺激靶细胞的增殖。

几乎所有的靶细胞都具有和相应生长因子相结合的受体;②生长因子受体:

一些病毒癌基因来自正常具有内源性酪氨酸激酶活性生长因子受体的变异,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的突变或异常表达都可以使它们转化为癌基因;③信号转导因子:

许多原癌基因都是信号转导通路的组成部分,信号转导因子由于突变可转变为癌基因,使其活性不受控制,继而使细胞出现无限增殖;④转录因子:

转录因子是一种能够调节目的基因或基因家族表达的核蛋白,许多原癌基因属于转录因子家族;⑤程序性细胞死亡调节因子:

正常组织在细胞增殖与死亡之间的调节有一种平衡。

在正常胚胎形成及器官发育中,程序性细胞死亡是一个重要的调节机制。

研究发现不受程序性细胞死亡调节的细胞可使细胞产生无限增殖并容易形成肿瘤。

8.目前认为,恶性肿瘤的发生是一个多阶段逐步演变的过程,肿瘤细胞是通过一系列进行性的改变而逐渐变成恶性的。

在这种克隆性演化过程中,常积累一系列的基因突变,可涉及不同染色体上多种基因的变化,包括:

癌基因、肿瘤抑制基因、细胞周期调节基因、基因及维持细胞稳定性的基因等。

这些基因的变化,有的是从种系细胞由遗传得来,有的则是从体细胞由环境因素引起而后天获得的,故癌症有遗传性和散发性之别。

在肿瘤进展过程中,肿瘤细胞群中常有另外的基因突变发生,授予细胞选择性优势,例如更快速的生长,或具有侵犯和转移的特性,使它们在肿瘤细胞群中占据优势(成为显性),该过程称为克隆性选择。

通过克隆性选择,肿瘤变得更快速生长和增加恶性表型。

在多步骤损伤学说的基础上,目前将致癌过程分为3个阶段:

启动期,促进期和进展期。

9.p53是一种肿瘤抑制基因,也称抑癌基因,隐性癌基因。

p53基因定位于,长20kb,含有11个外显子,编码39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分子量为53kDa的蛋白。

p53基因的突变常发生在结肠癌、乳腺癌、肝癌、肺癌等多种肿瘤中。

事实上,与目前已知的任何一种肿瘤抑制基因或癌基因相比,p53基因在50%左右的人类恶性肿瘤中存在变异,占第一位。

最初人们认为p53基因是癌基因,但是后来发现某些肿瘤中的P53蛋白与正常的p53基因编码的蛋白不同。

经过一系列的研究终于证实了p53基因是一种肿瘤抑制基因。

p53基因通过P53蛋白体现其功能。

野生型P53蛋白是核内的一种磷酸化蛋白,作为转录因子可与特异的DNA序列结合。

一定的外界刺激如DNA损伤、应激等可引起细胞内P53蛋白水平升高,激活一系列下游靶基因的转录,诱导细胞周期G1期阻断、诱导细胞凋亡、诱导细胞分化、保护基因组的完整性以及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等。

p53基因功能失活机制有以下几种:

①p53基因自身突变,导致p53丧失与DNA结合的能力,这是p53基因失活的最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