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地勘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4463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557.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设项目地勘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建设项目地勘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建设项目地勘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建设项目地勘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建设项目地勘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建设项目地勘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建设项目地勘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建设项目地勘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建设项目地勘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建设项目地勘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建设项目地勘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建设项目地勘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建设项目地勘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建设项目地勘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建设项目地勘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建设项目地勘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建设项目地勘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建设项目地勘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建设项目地勘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建设项目地勘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设项目地勘报告.docx

《建设项目地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项目地勘报告.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建设项目地勘报告.docx

建设项目地勘报告

 

建设项目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详细勘察阶段)

 

二〇一四年六月

 

建设项目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详细勘察阶段)

 

委托勘察单位:

报告编写单位:

勘察单位资质:

甲级

资质证书编号:

工程负责:

编写人:

审查人:

法人:

总工程师:

 

提交报告单位:

报告提交时间:

 

附图目录

图号图名比例尺页数

1工程地质平面图1:

10001

2 工程地质剖面图1:

30040

3工程地质钻孔柱状图1:

10077

 

附件目录

附件1:

岩土试验成果表…………………………………………………2页

1前言

1.1工程概况

建设项目总用地面积72897.1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8920.17平方米,其中综合楼8437.14平方米,中学教学楼2142.75平方米,小学教学楼2142.75平方米,风雨操场3823.17平方米,餐厅8021.85平方米,男士宿舍楼3067.44平方米,女生宿舍楼3067.44平方米,教师宿舍楼3067.44平方米,辅助用房300平方米。

除辅助用房外,均为框架结构。

(详见平面图)

受委托,对拟建的建设项目进行详细勘察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修订版),本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等级复杂程度为三级、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为三级,其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属乙级。

1.2目的与任务

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要求,在负责人指定的拟建场地内进行详细勘察阶段的工作。

本阶段勘察目的与任务:

1.搜集拟建工程的有关文件、工程地质和岩土工程资料以及工程场地范围的地形图;

2.查明拟建场区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岩土工程特性、地下水埋藏条件;

3.对拟建场地进行工程地质测绘,采用钻孔、取样以及钻孔原位测试等勘探手段查明拟建场地地基土层的成因类型、岩土性质与分布特征,持力层和下卧层的工程特性,土的应力历史和地下水条件;

4.查明场地不良地质作用的成因、分布、规模、发展趋势,并对场地的稳定性做出评价,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

5.查明拟建场地区季节性冻土的标准冻结深度;地下水情况,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6.进行场地地基的地震效应评价;

7.对拟建建筑物可能采取的地基基础类型、基坑开挖与支护、工程降水方案进行分析评价。

1.3以往地质工作程度

工作区已开展的相关地质工作主要有:

1.陕西省地质调查院于2006年4月提交的《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

25万)对区内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浆活动进行了较详细的划分。

2.沿用市建筑勘察规划设计院近两年对建设场区的环境、水文、工程地质的分析与评价。

以上资料均可作为本次勘察的基础地质资料。

1.4勘察工作概况及质量评述

1.4.1勘察依据及执行的规范

1.工程地质勘察委托书

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修订版);

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5.《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

6.《土的分类标准》(GBJl45—90);

7.《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GJG89—92);

8.《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99);

9.《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

10.《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

11.《岩土工程手册》。

1.4.2勘察工作完成的实物工作量及质量评述

1.完成实物工作量

参与本项目勘察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有:

项目负责1人,岩土工程、地质、实验等各专业技术人员3人,含工程师2人,钻探钻工8人、司助人员2人。

项目勘察主要装备有:

GXY-1型钻机3台,超重型(N120)圆锥动力触探设备2套、重型(N63.5)圆锥动力触探设备2套、小车1台、大车1台,便携式电脑2台等。

本次勘察完成的主要勘察工作量见表1-1。

表1-1工程地质勘察实物工作量统计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量

备注

01

工程地质测绘

km2

2.0

工程地质测绘面积<1km2的按1km2计

02

工程地质钻探

m/孔

983.5/77

动探孔27个,波速孔1个,控制性钻孔24,鉴别孔25个

03

重力触探孔

段/孔

866/27

04

原位测试

866

重型、超重型圆锥动力触探

05

岩土试验

120

颗分试验

06

数码照片

100

2.质量评述

根据项目“委托书”要求,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修订版)及设计方提供的技术要求,在负责人指定的建设场地进行勘察。

本阶段勘察工作主要采用钻孔与重力触探结合原位测试的勘察手段进行。

工程地质测绘:

通过现场实际踏勘,着重查明地形、地貌特征及其与地层、构造、不良地质作用的关系,划分地貌单元等。

勘探点布置:

针对拟建场地按拟建建筑边缘线、中轴线布置勘探点。

钻孔采用GXY-1型钻机施钻;钻孔结构按开孔直径、终孔直径进行施工;钻进方法采用回转、无水跟管钻进,岩芯采取率满足要求;探井施工深度控制在3.00m,通过观察其地质情况,详细描述场址下伏地基土岩性并进行分层。

原位测试:

采用N63.5重型、N120超重型圆锥动力触探对地基土层进行离散和连续系统测试,以定量评价其密实度和均匀性,估算变形模量及承载力。

室内资料的整理、报告的编写是遵循先进行试验成果和资料的分析整理再做图、最后进行文字评价的顺序完成的。

总之,本场地的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是严格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修订版)详细勘察阶段的技术要求进行的,报告编写参照了《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资料搜集真实,报告成果质量可靠,符合岩土工程勘察标准,达到了本阶段勘察的质量要求。

 

2自然地理条件

2.1社会经济概况

国道219线由东至西贯穿市全境,地区与各县城,县城与各乡间均有简易公路相通,覆盖全地区的交通网络体系已基本完成,除219线外,多为等外级公路,路况普遍较差,且常受冻害、风沙、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影响,常有断道阻车之虞,对外交流不便。

该县以高原山地为主,中部较高。

境内山高谷深,山峦起伏,形成千姿百态、雄伟壮观、秀丽多姿的高原地貌。

建设场地

2.2气候

市属高原亚寒带干旱季风气候区,气候特点:

日照充足、冬长夏短、无霜期短、风大寒冷、雨雪量小、昼夜温差大。

区内自然灾害主要有旱、风、雪等,其中旱灾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雪灾一般数年一次,对畜牧业的威胁最大,风灾多发生在2-4月。

根据气候特征值统计资料(见表2-1、插图2-1),可知:

该区多年平均年日照时数3226.00h,多年平均气温-0.09℃,多年各月平均最高气温8.20℃,多年各月平均最低气温-8.80℃;多年平均降水量163.8mm,6-9月为雨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89.4%,降水量年内分配极为不均,年际化亦很大,丰水年在295.8mm(2003年),枯水年仅84.5mm(2005年),大小相差3.5倍。

插图2-1拟建场区多年降水量等值线图

根据《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的‘中国季节性冻土标准冻深线图,该区季节性冻土发育且冻融交替周期很短,标准冻深1.80m。

表2-12000-2010年市气候特征值表

年日照

时数

(h)

平均气温(℃)

极端气温(℃)

日均≥

0℃

积温

(℃)

(d)

降水量(mm)

霜日

(d)

雹日

(d)

大风日数

(d)

最热月

(7月)

最冷月

(1月)

最高

最低

6-9月

3226.0

-0.09

11.6

-12.2

26.1

-34.6

1380

71

163.8

146.5

28.1

13.1

138.2

2.3地形地貌

2.4水文地质

2.4.1地表水

工程场区地处黄河旁宽缓的阶地平台之上,隶属于黄河流域水系,该河又名森格藏布,发展于冈底斯山主峰——冈仁波齐峰北部的森格喀巴林附近,源头海拔5164m,自河源向北流,经革吉后转向西流,流程444km后于扎西岗附近折向西北,流入克什米尔,改称印度河。

据黄河镇水文站资料,黄河在我国境内汇水面积26684km2,落差1668m,平均纵坡降3.76‰,年输沙量37.8×104T,输沙模数24.9T/km2·a,属黄河镇过境河流。

黄河在镇区段总体由东向西径流,区内河谷宽缓,切深1.Om~2.Om,河道天然纵坡降约1.7‰,镇区上游汇水面积14920km2,多年平均过境流量9.436m3/s,径流量2.976×108m3/a,径流模数0.63l/(s·km2),枯水期多年月平均流量4.78m3/s,丰水期多年月平均流量31.89m3/s,河流汛期历时短暂,主要集中在7月~9月,流量占年径流量的51.8%,枯水期水源地南侧河水位高程4280.79m~4280.91m;丰水期4184.75m~4282.02m,水位变幅0.92m~1.09m。

目前,在黄河镇的上游建设有一座水电站,从而改变了黄河在黄河镇过境段的水文特征,丰水期流量有所减小,枯水期流量相对增大。

场区地表水源补给以大气降水为主。

本场地离河较近,但地势较高,河岸筑有堤坝,场区不受河流水系危害。

2.4.2地下水补、径、排特征

地下水补、径、排特征与其地形、地貌及地层岩性密切相关。

场区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接受河水、大气降水的补给。

河流水系基准面是当地的侵蚀基准面,同时也是地下水的排泄基准面。

本次勘察钻孔最大控制深度21m,稳定地下水位埋深2.2-10.2m,稳定地下水位标高为4256.7m-4257.0m。

 

3区域工程地质条件

3.1地层岩性

区内出露的前第四纪地层有二迭系下统羊尾山组(P1yw)、那子夺坡组(P1nz)和第三系上新统一下更新统扎达群[(N-Q1)]zd。

(1)二迭系下统那子夺坡组(P1nz)

分布于黄河两侧基岩山区,厚度>400m。

上部岩性为浅灰色薄层状泥灰岩与深灰色砂夹卵石岩不均匀互层;下部为灰—灰白色中厚层状石英砂岩、砂岩等。

与上覆羊尾山组呈整合或断层接触,与上覆第三系上新统—下更新统呈不整合或断层接触。

(2)二迭系下统羊尾山组(P1yw)

分布于黄河镇北东羊尾山一带,厚度>1300m。

岩性为中—厚层状灰岩,夹燧石条带和团块,岩石致密坚硬。

与下伏那子夺坡组呈整合或断层接触,与上覆第三系上新统—下更新统札达群呈不整合或断层接触。

(3)第三系上新统一下更新统扎达群[(N-Q1)]zd

主要分布于黄河镇北侧同温淌嘎沟及黄河南岸那子夺坡、普古等基岩山地,厚度>1377m。

岩性为厚层—块状砂岩、石英砂岩、砂夹卵石岩、含砾砂夹卵石岩、块状砾岩等。

(4)第四系

区内第四系可划分为全新统和上更新统地层,主要成因类型以冲积、冲洪积、洪积、坡洪积、风积等。

区内地表分布的第四纪主要地层一览表

时代

地层

代号

地层描述

分布情况

冲积层

岩性为泥质卵石、砂卵石,呈黄—裼黄色或灰色,结构紧密,卵石粒径一般5cm~8cm,大者8cm~12cm,次圆—圆状,磨圆、分选好,成分复杂。

主要掩埋于黄河谷谷地下部,厚度不详。

冲积层

岩性上部为灰色含泥质卵石;下部为灰—灰白色卵石。

卵石粒径一般2cm~8cm,大者15cm,呈次圆—圆状,分选好,结构松散,成分为砂岩、石英砂岩、砾岩、火山岩、花岗岩、灰岩等。

掩埋于黄河谷谷地下部,厚度19.0m~57.5m。

洪积层

岩性为块碎石、卵石、含卵石亚砂土,呈灰—灰黄色,结构松散。

碎块石粒径一般15cm~25cm,大者30cm~40cm,呈棱角状—次圆状,磨圆、分选一般,成分较复杂。

出露于羊尾山东麓冲积谷地,在同温淌嘎一带掩埋于支谷下部,厚度8.0m~15.0m。

坡洪

积层

岩性为灰—灰黄色含碎块石亚砂土、块碎石、卵石等,结构松散。

卵石、碎块石直径一般5cm~10cm,大者15cm~20cm,前者呈次圆状—圆状,后者呈次棱角—棱角状,磨圆、分布各异,成分较复杂。

分布于黄河镇东部羊尾山坡麓、那子夺坡、军分区打靶场北部新—阿公路沿线等地带,厚5.0m~15.0m。

冲积层

具二元结构,上部岩性为粉细砂、亚砂土等,结构较紧密,干燥时坚硬;下部为卵石、砾石等,结构松散,卵石粒径一般3cm~5cm,大者8cm~12cm,呈现次圆—圆状,磨圆、分选好,成分为砂岩、花岗岩、灰岩、砾岩、火山岩等。

主要分布于那子夺坡一带,厚4.0m~32.5m。

冲洪

积层

上部队0.2m~2.7m为黄色粉细砂、含砾亚砂土,结构紧密,干燥时较坚硬;下部为杂色卵石、砾石、块碎石,粒径一般3cm~15cm,大者8cm~10cm,卵砾石呈现次圆—圆状,块碎石呈棱角状,磨圆、分选各异。

分布于同温淌嘎一带,厚27.2m。

洪积层

岩性为灰—黄灰色卵石、块碎石混杂,结构松散,粒径一般5cm~8cm,大者10cm~15cm,磨圆、分选各异,成分为砂岩、花岗岩、灰岩、基性岩等。

分布于那子夺坡南山东侧的短小支沟口一带,厚5.0m~7.0m。

坡洪积

岩性为灰黄—黄色含碎块石亚砂土,结构松散,碎块石粒径一般5cm~10cm,最大15cm~20cm,磨圆、分选差,成分为砂岩、花岗岩、灰岩、基性岩等。

分布于黄河镇北侧短小支沟内,厚度5.0m~15.0m。

冲积

岩性为上部为0.2m~1.0m厚的含砾粉细砂或亚砂土,结构松散,手捏易碎;下部为灰—灰黄色砾卵石、卵石等,结构松散,局部裸露于地表,卵石粒径一般2cm~3cm,大者5cm~8cm,呈现次圆—圆状,磨圆、分选好,成分为砂岩、花岗岩、灰岩、砾岩、火山岩等。

呈连续或断续状分布于黄河两侧,厚1.0m~7.0m。

风积

岩性为黄灰—灰黄色中细砂,结构松散,成分为石英、长石、云母、岩屑等。

沙丘形态受地形地物的控制,形态上窄下宽,多呈垅岗状。

零星分布于黄河谷地,厚2.0m~4.0m。

3.2地质构造

在区域上,黄河镇及外围属冈底斯早燕山褶皱系,呈北西西—南东东向展布,地质体历经多期次构造运动影响,使近南北向挤压应力加剧,岩石破碎,地壳产生隆起与沉陷。

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区内断裂及节理裂隙较发育,主要以北东向、北西向两组压性断裂最为发育,如图所示。

构造纲要图

3.3区域构造稳定性评价

据河北地震史料记载和有关地震统计,自1752年以来,市噶尔县城一带历史上无震中分布,工程场区较大范围分布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地势开阔、平缓,距离断裂>50km,地基土属中硬土,建设场地处于抗震设防有利地段。

因此,拟建场区处于区域地质构造相对稳定区域,场地稳定性较好。

3.4场地类别及地震烈度、特征周期

3.4.1场地类别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4.1.3中的有关规定,综合场地土的性质,判定场地土的类型为:

稍密卵石:

剪切波速Vse=260m/s,为中硬土;

圆砾:

剪切波速Vse=260m/s,为中硬土;

中密卵石:

剪切波速Vse=380m/s,为硬土。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4.1.5中公式,计算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判定本场地地基土类别为Ⅱ类。

3.4.2地震烈度及特征周期

根据国家地震局编制的50年超越概率为10%的《中国地震裂度区划图》(1:

400万/1992年)和《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1:

400万/2001年),场址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拟建场址抗震设防烈度为Ⅶ度、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场地类别为Ⅱ类,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表5.1.4-2可知:

该场地的特征周期值为0.45s。

 

4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4.1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4.1.1岩土类型及分布特征

根据勘察钻孔、室内试验结合原位测试成果综合分析可知,拟建场地下部岩土大体可分5层,自地面向下各层分别为:

①杂填土层、②稍密卵石层、③圆砾层、④中密卵石层、⑤砂岩层。

①杂填土层:

局部分布,该岩土层钻孔揭露的一般厚度0.30~1.80米,平均厚度0.74米;钻孔揭露的层顶面埋深0.00米~0.00米,平均埋深0.00米;钻孔揭露的层顶面标高4259.30米~4266.40米,平均标高4263.02米。

杂色;松散;稍湿;土质不均匀,主要由卵石组成,含少量圆砾、水泥块、砖块、生活垃圾等;卵石含量约占45%,卵石粒径2cm-6cm,最大粒径12cm,表层局部见少量植物根系。

②稍密卵石层:

局部分布,该岩土层钻孔揭露的一般厚度0.20~2.60米,平均厚度0.86米;钻孔揭露的层顶面埋深0.00米~1.80米,平均埋深0.31米;钻孔揭露的层顶面标高4259.00米~4267.00米,平均标高4262.58米。

杂色;稍湿;呈散粒结构;似斑状构造;磨圆度差;分选性中等;极配良;松散-稍密。

卵石含量约为50%,卵石粒径2-6cm,少量8-10cm;砂含量大约占20%、圆砾含量大约占20%,局部因含砂量的变化相变为中粗砂;本层含中砂透镜体或砂薄层。

③圆砾层:

局部分布,该岩土层钻孔揭露的一般厚度0.40~1.30米,平均厚度0.90米;钻孔揭露的层顶面埋深0.00米~2.60米,平均埋深1.34米;钻孔揭露的层顶面标高4263.40米~4264.80米,平均标高4264.23米。

杂色;稍湿;磨圆度差;分选性中等;极配良;稍密。

圆砾含量约为60%,粒径0.2-1.0cm,少量1.5cm;砂含量大约占20%、卵石含量大约占20%。

卵石、圆砾母岩成分主要为砾岩、砂岩、板岩等。

本层含中砂透镜体或砂薄层。

④中密卵石层:

全场地分布;该岩土层钻孔揭露的一般厚度6.50~18.70米,平均厚度11.24米;钻孔揭露的层顶面埋深0.40米~3.60米,平均埋深1.47米;钻孔揭露的层顶面标高4258.50米~4263.90米,平均标高4261.61米。

杂色;湿;磨圆度差;分选性中等;极配良;中密-密实。

卵石含量约为65%,卵石粒径2-8cm,少量8-12cm;母岩成分主要为砾岩、砂岩、板岩等。

砂含量大约占10%、圆砾含量大约占10%,砂以中细砂为主,粉粒、黏粒含量较高。

⑤砂岩层:

局部分布,仅在第ZK8,ZK9,ZK13,ZK46号孔一带可见;该岩土层钻孔揭露的一般厚度0.20~1.80米,平均厚度1.20米;钻孔揭露的层顶面埋深12.20米~19.30米,平均埋深15.00米;钻孔揭露的层顶面标高4241.90米~4247.90米,平均标高4245.40米。

沉积岩;黑褐色;微风化;较完整;较硬岩;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粒状、砂状、泥质胶结。

因地处高寒地区,寒冻风化强烈,以上除砂岩层外,其余各层中粉粒、黏粒含量较高,其透水性中等。

各土层在垂向上的分布特征详见附图中的工程地质柱状图,水平分布特征见工程地质剖面图。

4.1.2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

根据钻孔、试验、动探资料,拟建场地下伏地基土有杂填土、稍密卵石、圆砾、中密卵石、砂岩五种,并以中密卵石层为主。

现根据原位测试成果(见表4-2),结合室内岩、土样的试验,在对资料进行综合整理、分析的基础上,查阅《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获取相关的经验数值,经统计得出岩土的相关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见表4-1。

表4-1重型、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统计表

岩土

名称

试验

钻孔

试验孔段

(N)

(N)

(N)

σ

(击)

δ

统计修正系数

ψ

(击)

承载力

特征值

[fk]

(KPa)

稍密卵石

见表

见统计表

17

3

8.5

3.079

0.361

0.922

7.9

220

圆砾

见表

见统计表

15

6

9.7

2.285

0.236

0.946

9.2

270

卵石

见表

见统计表

34

3

14.8

6.199

0.419

0.974

14.4

360

备注

参考《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进行统计计算。

表4-3岩土物理性质指标统计表

指标系数

土层名称

天然含水量

ω(%)

密度

ρ

孔隙比

e

比重

G

内摩擦角

Ф(°)

变形模量

E0(MPa)

稍密卵石

4.00-5.20

2.10

0.60-0.70

2.40

36-38

14-16

圆砾

4.10-5.30

2.10

0.55-0.65

2.40

16-18

卵石

4.50-5.70

2.20

0.45-0.55

2.50

37-41

23-26

综上所述,拟建场地下伏地基土层以中密卵石为主导,稍密卵石、圆砾、中密卵石层均可作为持力层。

稍密卵石为持力层,其力学指标为:

承载力特征值[fk]=220KPa、变形模量E0=14-16MPa;圆砾为持力层,其力学指标为:

承载力特征值[fk]=270KPa、变形模量E0=16-18MPa;中密卵石为持力层,其力学指标为:

承载力特征值[fk]=360KPa、变形模量E0=23-26MPa。

4.1.3水文地质条件

该工程建筑场地位于黄河旁宽缓的阶地平台上。

据调查揭露,地下水含水层为卵石层,本次勘察地下水位在2.2-10.2左右,根据场地地下水资料分析,地下水含水层平均渗透系数为34.2m/d。

地下水的补给主要靠上游河流及地下水的潜流流入补给;地下水的排泄方式主要是蒸发与人为开采两种形式;地下水的补、径、排条件均十分优越。

经对地下水取样作水质分析知,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为HCO3-Ca·Na型,地下水PH值为7.52,SO42-含量30.03mg/l,HCO3-含量189.26mg/l,Cl-含量16.05mg/l,游离CO2含量2.88mg/l。

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给定的评价方法,利用水质检测报告对勘查区地下水进行腐蚀性评价知,勘查区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钢筋具微腐蚀,对钢结构具弱腐蚀。

具体的评价见表

环境水对混凝土的腐蚀性评价表

腐蚀性类型

分析项目

测试值

评价标准

腐蚀性等级

结论

砼结构

SO42-(mg/L)

30.03

<250

微腐蚀

Mg2+(mg/L)

12.23

<1000

NH+4(mg/L)

0.08

<100

矿化度(mg/L)

349.20

<10000

PH值

7.52

>6.5

侵蚀性CO2(mg/L)

0.29

15~30

HCO3-(mmol/L)

189.26

>1.0

钢筋砼结

构中的钢筋

CL-(mg/L)

16.05

<100

微腐蚀

钢结构

PH值

7.52

3~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