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肉制品屠宰加工污水处理与沼气发电配套工程项目可研.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447915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0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肉制品屠宰加工污水处理与沼气发电配套工程项目可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精品肉制品屠宰加工污水处理与沼气发电配套工程项目可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精品肉制品屠宰加工污水处理与沼气发电配套工程项目可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精品肉制品屠宰加工污水处理与沼气发电配套工程项目可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精品肉制品屠宰加工污水处理与沼气发电配套工程项目可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精品肉制品屠宰加工污水处理与沼气发电配套工程项目可研.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精品肉制品屠宰加工污水处理与沼气发电配套工程项目可研.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精品肉制品屠宰加工污水处理与沼气发电配套工程项目可研.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精品肉制品屠宰加工污水处理与沼气发电配套工程项目可研.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精品肉制品屠宰加工污水处理与沼气发电配套工程项目可研.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精品肉制品屠宰加工污水处理与沼气发电配套工程项目可研.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精品肉制品屠宰加工污水处理与沼气发电配套工程项目可研.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精品肉制品屠宰加工污水处理与沼气发电配套工程项目可研.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精品肉制品屠宰加工污水处理与沼气发电配套工程项目可研.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精品肉制品屠宰加工污水处理与沼气发电配套工程项目可研.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肉制品屠宰加工污水处理与沼气发电配套工程项目可研.docx

《精品肉制品屠宰加工污水处理与沼气发电配套工程项目可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肉制品屠宰加工污水处理与沼气发电配套工程项目可研.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品肉制品屠宰加工污水处理与沼气发电配套工程项目可研.docx

精品肉制品屠宰加工污水处理与沼气发电配套工程项目可研

肉制品屠宰加工污水处理与沼气发电配套工程建设

福建莆田鸿达牧业有限公司

二〇一二年五月

一、项目名称及建设地点………………………………1

二、建设单位情况介绍…………………………………1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意义………………4

四、项目建设内容和技术水平、优点…………………9

五、项目建设实施进度………………………………14

六、项目建设总投资及资金来源……………………15

七、项目组织管理……………………………………。

15

八、消防及环境保护…………………………………16

九、项目建设的效益分析……………………………19

肉制品屠宰加工污水处理与沼气发电配套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

肉制品屠宰加工污水处理与沼气发电配套工程

2、建设地址:

莆田市秀屿区东峤镇前沁村

3、建设单位:

福建莆田鸿达牧业有限公司

4、建设内容:

建设1000m3前处理池,采购固液分离机2台,建设厌氧发酵池6000m3,25800m3黑膜沼气池,1200m3沼渣沉淀池,污泥干化池300㎡,购置装机容量1MW的发电机组及沼气输送所需的成套仪器设备和排污管道3250米.

5、投资规模:

项目总投资1300万元。

6、预期效益:

项目建成并达产后,年可处理畜禽养殖场粪尿、污水和屠宰加工污水、废弃物约36万吨,沼气发电860多万度,按照上网电价每千瓦0.69元计算,年营业收入约600万元,而且沼气生产所产生的固态有机复合肥和沼液,可满足前沁农场及周边村镇10000多亩的蔬菜基地以及周边农田和果树的土地生产用肥需要;可全部解决污水处理问题,COD、BOD下降98%以上,达到环保排放标准,并可回收有机物质,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保护生态环境污染。

二、建设单位情况

福建莆田鸿达牧业有限公司创办于1992年,注册资金为2088万元,位于莆田市秀屿区东峤镇前沁村,占地面积750亩,存栏能繁母猪6500多头,年出栏10万多头,是福建省规模较大的种猪场,集良种繁育、种猪生产、科研于一体的生产基地。

公司先后被评为国家储备肉活体储备基地、国家级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场、福建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省级城市副食品生猪基地、福建无公害农产品生猪基地、福建省创新型试点企业、守合同重信用单位,福建省8家年出栏10万头以上的特大型生猪养殖企业和福建省现代农业生猪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推广站.公司现拥有职工198人,技术扎实,经验丰富,并常年聘请省农大教授技术顾问,切实提高公司的生产能力和产品技术含量。

2009年7月份,公司顺利获得HACCP认证证书.公司十分注重品质和品牌体系建设,公司培育的“鸿达”牌种猪生产性能好、产仔率高,2007年12月、2010年10月蝉联“福建名牌产品",2008年4月,被评为“2007年福建省用户满意产品”和“2007年福建省用户满意企业"等称号.2007年和2010年“鸿达”牌商标连续荣获“福建省著名商标”称号。

公司财务状况佳,运转良好,银行信用等级AAA。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意义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福建莆田鸿达牧业有限公司投资8000多万元建设“十万头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和投资1.2亿元建设肉制品加工、冻储、物流基地。

项目建成后,年可向社会提供优良种猪30000多头,出栏生猪70000多头;年屠宰生猪50万头,肉制品加工4.5万吨,冷库、冷藏冻肉1万吨,经济、社会效益巨大。

但项目的建设,产生大量的粪尿、污水,必将对自然环境保护构成巨大的压力.据测算,十万头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建成后,日排放猪粪、污水600多吨,

肉制品屠宰加工日排废水约150吨,同时由于畜舍基本上实行定时冲洗,废水排入量相对集中,污水中有机物浓度波动大,冲击负荷也较大。

而且多年来在鸿达牧业的带动下,前沁村涌现100多家规模养殖,常年生猪存栏30000头,带动农民致富的效果极为明显,但是每日产生200吨左右粪便污水,却没有经过任何处理就直接排入村中的沟渠,导致前沁村周围生活环境十分恶劣,进而影响地下水的质量,威胁莆田木材加工区的生产生活环境。

如果不加以科学处理和合理利用,势必会对周围的农户的生活环境和秀屿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

推行厌氧处理猪粪便的工艺与技术,建设十万头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大型沼气综合利用新建工程,同时对本区域内的农民养殖户粪污采取综合治理、综合利用的方式,既可以解决养殖场污染问题,保护生态环境,并能有效回收废水中的有效资源,这样也就形成了以沼气为纽带的资源良性循环生态模式.因此,大型沼气综合利用及发电的建设项目,不仅可解决养猪场的粪便、废水污染问题,促进当地农村村容改善和农业产业的升级换代,保护生态环境都具有重大的意义,本项目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本项目选址于莆田市秀屿区东峤镇前沁村,规划用地约20亩,其东、南、西三面为农田,北面外靠村道,半径500M范围内无居民区和其他动物养殖场,其卫生防护距离满足《村镇规划卫生标准》(GB18055-2000)的要求.场地坐北朝南,通风条件好,阳光充足,远离居民区,离河道(及拟建的城市污水管网)近,排放方便.地下水资源丰

富,水质符合标准,交通较为便利,又相对封闭,自然隔离条件好,可以满足建设要求。

目前,公司的养殖基地已建成标准化猪舍68000多平方米,年出栏10万头,日排粪尿、污水600吨,加上周边养殖场的粪污200吨和屠宰加工废水150吨,可为新能源沼气发电循环经济项目提供了发电原料保证。

该项目建成后机组装机容量为1MW,年可创产值600多万元。

本项目的建设可极大的促进了农村养殖环境的改善,是响应国家政策的绿色能源项目,是农村畜牧业走可持续发展的利民之路。

在注重制取、利用沼气能源的同时,又着重采用大容量氧化塘和有机复合肥及种植消纳沼液等生态循环模式,建立以沼气为纽带的多途径、多层次综合利用、净化沼液、沼渣体系,使养殖污水变废为宝,既实现种、养双赢发展目标,又确保污水达标排放。

3、项目建设的意义:

项目建成后年可处理畜禽养殖场粪尿、污水和屠宰加工污水、废弃物约36万吨,厌氧发酵并沼气发电860万度,创直接产值600多万元.生产的沼气输送到周边的前沁村和东兴村,为村民提供炊事用气,既可改变了农民烧大灶的传统,促进农村生活用能的高效化、清洁化,还可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

沼液、沼渣通过管道输送到前沁农场的10000多亩蔬菜基地,用于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提高蔬菜的品质。

生产的电能并入电网,有效弥补了电量缺口。

通过项目的建设,采用世界一流的生物发酵技术和燃气发电技术将所有猪粪和污水收集起来,生产沼气用于发电,从而真正实现了整个养殖小区废水废物的零排放,成功解决了粪便和污水处理这一长期以来一直制约着我国大型养殖基地建设和发展的难题。

促进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共赢”发展、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四、项目建设内容和技术水平、优点

1、项目建设内容:

建设1000m3前处理池,采购固液分离机2台,建设厌氧发酵池6000m3,25800m3黑膜沼气池(有效容积约22500m3),1200m3沼渣沉淀池,污泥干化池300㎡,购置装机容量1MW的发电机组及沼气输送所需的成套仪器设备和排污管道3250米,主要包括六个系统:

(1)前处理系统,去除养殖污水中的悬浮物(饲料残渣、猪粪、猪毛等)以及污水中的砂子等杂物。

水解酸化降解复杂的有机物,利用固液分离机筛去饲料残渣及悬浮固体、沉淀沙土,以满足厌氧消化工艺要求和提高厌氧消化效果。

污水经过预处理,可收集90%以上废液中的有机废料,使污水中有机物浓度降低,减少了污水治理的难度,同时,收集的有机废料可以直接用于田间施肥或深加工成有机复合肥。

(2)污水高效厌氧消化系统。

厌氧消化系统是本项目工程核心部分,建设厌氧发酵池6000m3,25800m3黑膜沼气池,

采用创新的中温发酵处理工艺,水力滞留期为6天,污水中80%以上的COD、BOD、SS、NH4+—N在厌氧消化中去除,与常温发酵工艺相比较,可以提高单位体积的污水处理能力和原料产气率2-3倍。

(3)沼渣沉淀与干化系统。

根据该养殖场日排水量,设计2个600m3的沼渣沉淀池,厌氧发酵后排出的沼液,经过沉淀过滤池处理或生物净化处理,直接储存于储液池中,作为农田的灌溉用水。

建设污泥干化池300㎡,将沉淀的沼渣进行干化、加工成固体有机肥。

(4)沼气输配系统.沼气输配系统是将沼气经过脱水、脱硫净化后通过沼气管道集中输送到发电车间供沼气发电机组使用,另一部分沼气作为场部食堂和周边居民作为生活能源使用。

(5)沼气发电及热电联供循环利用系统。

经厌氧发酵处理产生的沼气,驱动沼气发电机组发电,并对余热进行回收利用,变废为宝,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率。

购置1MW发电机组及成套设备(包括发电机房、控制启动柜等)。

(6)排污管道系统。

用于场内猪粪、污水的收集和经处理后沼液的达标排放。

2、项目建设的技术来源和水平:

项目建设技术采用福州科真自动化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州科真])提供的粪污处理与沼气发电技术,并作为项目建设的技术依托单位。

福州科真是一家致力于清洁能源开发与建设,推广及普及清洁能源设备,从事产品制造、安装调试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节能环保、新能源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沼气发电机组成套设备是目前中国唯一一家列入《2009—2011年国家支持推广的农业机械产品目录》的产品,具有很高的技术水准。

3、技术工艺优势特点:

(1)选用先进的处理工艺和技术。

建设封闭运行模式,整个工程达到处理效果稳定和无害化,并实现达标排放目标,而且运行方便易于管理。

(2)综合利用废水中可回收的特质和能源。

有害粪污经格栅分离及木屑垫圈处理后形成的有机废料,直接用于田间施肥或深加工成有机复合肥;污水经中温发酵工艺处理,产生的沼气可作为区域的补充能源,同时沼液用于果园、牧草的灌溉施肥,使整个系统工程资源化和生态化。

4、热、电、肥联产沼气工程技术特点:

(1)高浓度发酵(TS8—12%),提高产气率,减少装置容积,节省工程投资;

工艺流程图

(2)中温发酵(35-38℃),装置产气率1.0—1.5m3/m3。

d,常年稳定运行;

(3)搅拌装置解决了物料传质不均和易结壳的问题;

(4)生物脱硫技术将脱硫效果提高到90%以上,成本降低70%;

(5)实现热电联产,发电机余热用于厌氧罐增温,降低了能耗,能源利用率提高到80%以上;

(6)综合利用沼肥,提高农产品质量,发展循环经济。

 

五、项目建设实施进度

1、2012年2月—2011年6月完成项目建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写。

2、2012年6月-2012年10月完成本项目建设用地的土地征用手续。

3、2012年11月—2013年2月完成项目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项目建设的立项、审批,图纸设计及论证批复、招投标工作、建设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的申请、建设施工、监理合同的签订等.

4、2013年3月—2013年10月土建工程建设。

5、2013年11月—2013年12月设备的安装、调试;试运行。

6、2014年1月正式建成投产。

六、项目建设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一)投资规模

本项目建设计划总投资1300万元,由福建莆田鸿达牧业有限公司负责落实到位。

同时,将本养殖场的全部猪粪、猪尿和冲洗水及肉制品加工基地的屠宰加工的废水,并组织前沁村其他规模养殖户将粪污接入鸿达牧业的主管道输送至沼气发酵池。

(二)投资概算

1、固定设备投资(万元)

序号

项目名称

型号规模

单位

数量

单价

总价

1

固液分离机

4

5

20

2

前处理池

m3

1000

0.03

30

3

厌氧发酵池

m3

6000

0.06

360

4

黑膜沼气池

顶部覆盖厚度1。

5㎜底部覆盖厚度1。

5㎜

m3

25800

0.0045

116.1

5

沼渣沉淀池

m3

1200

0。

03

36

6

污泥干化池

300

0。

02

6

7

沼气气水分离器

¢500×1000

6

0。

35

2.1

8

沼气脱硫装置

¢800×1500

4

0.85

3。

4

9

储气罐

500

2

30

60

10

增压风机

5

0。

8

4

11

沼气发电机

120KW

9

24

216

12

沼气管道及阀门

5

2.5

12。

5

13

接污管道

¢600

3250

0.04

130

合计

996.1

2、流动资金:

303.9万元(含铺底资金).主要用于设备运行费用、设备检修、劳务、项目财务管理等。

七、项目组织管理

1、组织机构:

本项目建设是在福建莆田鸿达牧业有限公司的领导下,实行经理负责制.下设的职能部门有办公室、人力资源部、市场营销部、财务部、物资部、生产部、技术部、后勤部。

办公室负责处理日常行政事务和管理法律事务;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员招聘、培训、管理;物资部负责项目建设物资的采购;生产部负责生产安排、安全生产、生产计划、搬运、库房管理;技术部负责产品设计、配方、试制;后勤部负责设备设施的维修保养、水电供应保障、保安、车辆调度与管理;市场营销部负责市场研究与开发、产品销售、技术服务、产品广告宣传、公共关系;财务部负责资金管理、成本核算、会计出纳工作。

2、经营管理:

项目建设期管理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包括项目资金管理、土建工程建设管理、组织机构设置与经营管理等。

项目资金管理包括资金筹措、使用与管理。

土建工程建设管理包括项目初步设计、招标、施工等管理,以及仪器设备的购置、安装、调试等管理。

项目建设中建筑工程、安装工程和设备购置要实行公开招标,工程勘察、设计、监理等实行邀请招标方式。

组织机构管理包括内部机构设置、领导模式建立、部门及项目负责人的任命,以及各种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发布等.

八、消防及环境保护

1、消防措施:

(1)基本原则

a、本项目规划和设计坚决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积极采用行之有效的防火技术,保障安全,防止发生火灾危害。

b、所有建筑物防火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要求。

(2)建筑物的耐火等级

项目区内要杜绝一切火源,要悬挂“严禁吸烟"、“严防火源”等防火标识。

生产区内配备专职消防员及配置专用灭火器材,沿厂区道路旁每隔50—60米安装地面式灭火栓和干粉灭火器。

另外,在建筑设计中,要严格执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本项目建筑耐火等级按现行工业厂房及民用建筑设计规范进行,所有建筑物从墙体、柱梁、楼板、屋顶承重物件、疏散楼梯等部位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应符合规范要求。

(3)消防给水

a、在厂区规划和设计时,同时设计消防给水系统。

b、室外消防给水管道最小直径大于100㎜并应布置成环状管网。

c、室外消火栓布置符合:

距路边不超过2m;距车间房屋外墙不应小于5m,每个消火栓的间距不应超过60m,保护半径150m。

d、室内消防措施、在办公楼、宿舍楼每层楼面都应配备消火栓.

2、环境保护措施

(1)项目建设对人身和环境产生的危害主要是噪声和粉尘。

按照国家制定的《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试行草案)[(97)劳总护字第51号]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等规定,对噪声和粉尘进行严格控制.噪声标准可按表7行。

关于粉尘控制,按我国现行的《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规定,在生产无毒粉尘的车间的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为10毫克/立方米.对粉尘采用除尘和吸尘方法进行控制.

表7:

企业工作间的噪声标准

接触噪声时间

(小时/工作日)

新建、扩建、改建企业允许噪声[dB(A)]

现有企业允许噪声[dB(A)]

88590

48893

29196

19499

最高不超过115dB(A)

(2)绿化:

厂区绿化将委托专业公司设计、施工、拟建成空气清新、景观怡人的花园式工厂。

(3)施工管理:

严格施工管理,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环境教育,做到文明施工.项目施工期间加强管理,工地挖掘的弃土及建筑废物及时清运,集中运送垃圾处理.施工过程中开挖的土方严禁倒入河水中或堆在岸边。

项目结束后应清理场地,采取恢复措施。

主要是施工期外排废弃土方,其中一些废弃物的堆存地是临时的,大部分废弃物可回收利用,用于填地。

防止水土流失,毁坏农田。

施工过程中所用的和所剩的土石方一般都要在附近妥善处理,减少对附近土地、水土的破坏.

九、项目建设的效益分析

1、项目的经济效益:

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处理畜禽养殖场粪尿、污水和屠宰加工污水、废弃物约36万吨,利用生产的沼气发电860多万度,按照上网电价每千瓦0。

69元计算,年营业收入约600万元,而且沼气生产所产生的固态有机复合肥和沼液,可满足前沁农场及周边村镇10000多亩的蔬菜基地以及周边农田和果树的土地生产用肥需要,有力地促进了当地农民从低附加值的传统种植业向高附加值的绿色有机种植业过渡。

除去成本方面的费用包括燃料动力、折旧、维修、工资、增值税税款、贷款利息等费用之后,本项目预计在2年左右可实现盈利,4。

5年能收回成本。

而设备的预期寿命为20年,投入的回收期还是较长的。

2、社会效益:

该项目的建设可全部解决污水处理问题,COD、BOD下降98%以上,达到环保排放标准,并可回收有机物质,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保护生态环境污染.

同时,除了每年向电网提供860万千瓦的绿色电力外,将产生相当于2811多吨标煤的余热用于供暖,一部分作为养殖场本身食堂使用,另一部分通过沼气加热器等形式直接用于猪仔冬季保温和生产用能,并且每年还可减少5万多吨的温室气体排放.

沼气还可供应养殖场周围前沁村和东兴村的农户烧水做饭使用,替代煤炭和木材供其烧水做饭,从而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适应和弥补自然资源消耗的日益扩大、环境负荷加剧的需要.

因此,该项目建设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粪污处理模式,耗能低,能最大限度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减少畜禽养殖场和屠宰加工的粪尿、污水及内脏等废弃物对周边环境的污染,还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不仅具有显著的企业经济效益,而且又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福建养殖业的发展创立了一种实用生态型发展模式,为实现莆田市秀屿区建设“国家绿色能源县”的战略部署贡献力量。

综上所述,项目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技术方案是切实可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