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电子教案第一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449136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数学上册电子教案第一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电子教案第一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电子教案第一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电子教案第一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电子教案第一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电子教案第一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电子教案第一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电子教案第一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电子教案第一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电子教案第一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电子教案第一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电子教案第一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电子教案第一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电子教案第一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电子教案第一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电子教案第一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数学上册电子教案第一章.docx

《三年级数学上册电子教案第一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数学上册电子教案第一章.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年级数学上册电子教案第一章.docx

三年级数学上册电子教案第一章

遵义县第四小学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电子教案

赵碧均

第一单元测量

【单元整体目标】

  1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质量观念

  2使学生知道常用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恰当选择单位

  3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长度和质量,会选择不同方式进行测量

  4增强学生合作交流意识,提高操作技能

【单元教学重点】

  1感受1毫米、1分米和1千米实际长度,1吨实际质量 2会用毫米、分米为单位量物体长度

【单元教学难点】

  1对1千米长度和1吨质量形成正确表象

  2估计时恰当选择长度和质量单位

【课时安排】五课时

第一课时

毫米的认识

【教材分析】

  “毫米的认识”这部分内容,从知识方面来讲有厘米的认识做基础,从经验方面来讲,学生经常用到学生尺,也有用尺子进行测量的经历。

这时,水到渠成的学习“毫米的认识”,能让学生对长度单位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

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

因此,本节教学不仅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

2、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际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3、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观点,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

  在建立长度观念时,对毫米、厘米之间的关系易混淆,故教学时应讲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比较它们的长短,使学生能正确、深刻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硬币、学生尺、电话卡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

你们猜一猜,老师的身高是多少?

  学生猜完后教师说明:

老师的身高是1米70厘米

  师:

米和厘米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两个长度单位,请大家用手势比划一下,1米大约有多长?

量哪些物体的长度一般用米作单位?

  师:

请大家再用手势表示一下,1厘米大约有多长?

量哪些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

  师:

我们每天上课都要用到数学课本,你们知道数学课本的长和宽大约是多少厘米吗?

(自己量一量)

  生:

数学书的长是21厘米,数学书的宽比15厘米多,比16厘米少。

  师:

数学书的宽比15厘米多,比16厘米少,那究竟有多长呢?

怎样来表示长多少呢?

(学生思考)

师:

要想比较准确地量出数学课本的宽,就要用一个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毫米来量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毫米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探究体验,获取新知

  1、初步认识毫米

  

(1)师:

实际上,毫米就藏在你们的尺子上,请同学们拿出直尺认真观察:

直尺上除了厘米刻度线以外,还有刻度线吗?

(还有一些小刻度线,这些小刻度线把1厘米又分成一些小格)教师指出:

直尺上1厘米中间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2、学习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师:

你们猜一猜是厘米这个长度单位大呢?

还是毫米大呢?

 生:

厘米这个长度单位大,因为我发现1厘米里有许多表示毫米的短线。

  师:

同学们讲的都有道理,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同桌交流自己的发现,再向全班汇报

  生1:

我从刻度0数到刻度1,他们中间有10小格,所以1厘米=10毫米

  生2:

我也认为1厘米=10毫米,因为我从刻度1数到刻度2,发现他们之间也是10小格

  课件演示:

1厘米=10毫米

  3、再次感受毫米

  

(1)找尺子上的1毫米

  师:

你们真了不起,通过观察发现了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你们能在尺子上找出1毫米吗?

  生1:

我发现了1小格之间的长度是1毫米

  生2:

我发现了两条短线之间的距离是1毫米

  

(2)找身边的1毫米

  师:

你们已知道了1毫米的长度,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毫米?

  (四人小组合作找身边的1毫米)

  生1:

我的电话卡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生2:

我发现1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生3:

我发现20页纸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师:

真不错,如果用手来比一比1毫米的长度,会吗?

  师生共同用手势来表示1毫米:

先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轻轻地夹住1分硬币,再用左手慢慢地把硬币抽出来,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之间有一条小缝,它的长度大约就是1毫米

  4、认识几毫米

师:

我们已经知道了1毫米的长度,那3毫米有多长呢?

  师:

你能找到5毫米的长度吗?

  生:

从0数5小格就是5毫米

  生:

尺子上刻度1到刻度2之间比毫米刻度线较长的那一条线之间的长度就是5毫米

  师:

6毫米呢?

8毫米呢?

  三、巩固与练习

  1、量一量:

量一根10毫米的纸条剪下来;量一元硬币的厚度是()毫米;量数学书的厚度是()毫米

2、在括号里填上米、分米、厘米或毫米

  钢笔长14()楼房高20()粉笔长75()

  电脑键盘长约5()图钉长10()教室宽6()

  蜡笔长6()跳绳长2()课桌高7()小明的身高是140()

  3、做书第69页第1、2题

  4、自由测量 教师口述要求:

①测量时可以与你的好朋友一起进行,并作好记录。

②汇报测量的结果

  四、布置作业

  1、量出数学作业本的长约是多少分米,厚是多少毫米?

2、在作业本上画出1毫米、1厘米长的线段

3、课本第5页1、2、3题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一个新朋友,对这个朋友你都知道些什么?

板书设计:

毫米的认识

1厘米=10毫米10毫米=1厘米

5厘米=(50)毫米60毫米=(6)厘米

 

第二课时

认识分米

【教材分析】

“分米的认识”这一教学内容是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学期关于长度单位的一个知识点。

学生已经学习过米、厘米和毫米,对于分米由于实际生活中应用得少,学生接触的也不多,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根据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充分做好各种准备,以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促进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认识了毫米、米和厘米这三个长度单位,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认识分米。

课上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能力,通过安排大量的实践活动,运用量一量、画一画、数一数、比划比划等方式,使学生充分经历测量常见物体长度的过程,从而学习长度单位分米,让他们感到分米的产生是日常测量的需要,初步建立起分米的表象。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意识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的长度可以用分米作单位。

  2、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知道分米与厘米、分米与米之间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学习的习惯,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学具准备】学生直尺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同学们,前面我们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

谁来说一说,到现在为止,我们学习了哪几个长度单位?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米,厘米,毫米)

  请大家比划比划,这些长度单位大概有多长呀?

想一想,他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板书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

   二、探索体验,获取新知。

  1、创设情境。

  提问:

做好一张桌子工人需要知道桌子的什么?

  生1:

桌子的长,

  生2:

桌子的宽,

  ……

  师:

你们能帮帮他吗?

请同学们拿出直尺来先测量出桌子的长。

  学生动手测量课桌的桌面的长。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同学们真聪明,虽然自己手里的尺子不够长,却想到了这么多不同的方法来测量课桌的长。

你们可真会动脑筋。

  2、建立1分米的空间观念

  刚才有的同学以10厘米为一段来测量课桌的长,10厘米的这一段就是“1分米”!

课件出示1分米的长。

再让学生观察尺子,尺子上0刻度到刻度10之间的长度就是1分米,请学生数一数几厘米是1分米。

(板出:

1分米=10厘米)

  3、游戏感受1分米的长度

  

(1)、在尺子上找到1分米,并用手比划1分米的长度。

  

(2)、用手比划1分米的长度,同桌互量,比一比谁比划的比较准。

(汇报要求说:

比1分米多几厘米或者少几厘米。

  (3)、闭上眼睛想一想1分米有多长。

找一找在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师总结:

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大约是1分米的物体,只要同学们认真观察!

课件出示一组生活中接近1分米的物体。

  3、认识几分米

  

(1)、在尺子上找几分米。

  你能在你的尺子上找到2分米,3分米吗?

出示实物米尺。

  

(2)、在尺子上找2分米,3分米.

(3)、估计并测量桌子的宽。

思考:

1米等于多少分米?

  三、实践应用,拓展延伸。

  下面我们来做几个闯关练习。

  1、小试身手。

  填上合适的单位。

  

(1)杯子的高约为1()

  

(2)跳绳的长约2()

  (3)尺子的厚度约1()

  (4)小明的身高为134()

  (5)旗杆高15()

  (6)粉笔盒的高约1()

  2、判断下列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一条裤子长大约9分米()

  

(2)一张床长5分米()

  (3)爸爸走一步大约30分米()

  (4)一支毛笔长2分米也就是20厘米()

  3、填空:

  6米=()厘米4米=()分米

  10米=()分米30厘米=()分米

  70分米=()米

  3、挑战极限

  1米-2分米=()分米1分米-3厘米=()厘米

  37分米-17分米=()分米=()米14厘米+26厘米=()分米

  4、实际应用

  用一根长2米的木料,锯成同样长的四根,用来做凳腿,这个凳子的高大约是多少?

  四、课后总结,升华提高。

  到今天为止,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长度单位?

说说你有什么办法来区分它们?

  板书设计:

  认识分米

  米(10)分米(10)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5分米=(50)厘米80分米=(8)米

    

 

 第三课时

千米的认识

  【教材分析】

“千米”是一个常用的长度计量单位,在学生的生活中经常会听到、看到有关千米的使用信息,建构效果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

由于“千米”是一个较大的长度单位,离学生“可视性”的体悟和感受经验比较远,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习过程中千米概念的建立比较困难,是学习的难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日常生活中也有走路上学、逛超市、乘车旅游、参加运动会等生活经验,这就使得本节课很容易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

教材通过情境图,将学生引入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引出千米,图中的道路指示牌,表明了主题。

创设生活中的情境,目的在于唤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直接经验,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让学生明白数学源于生活,归于生活。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公里),初步建立1千米的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2、使学生通过观察,明确米与千米的关系,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并能进行简单的化聚

  【教学难点】

  建立1千米的概念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1、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1)请学生说说已经学过哪些计量长度的单位,并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

  

(2)同桌同学互相比划一下1米的长度、1分米的长度、1厘米的长度、1毫米的长度

  (3)说出测量下列物体用什么长度单位比较合适

  铅笔的长度、旗杆的高度、硬币的厚度、课桌的高度

  (4)导入课题:

如果要表示遵义到南白的距离,选用哪个单位比较合适?

(出示主题图)请同学们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小结:

通过画面,我们看到里程碑上标有50千米、100千米、可以发现汽车所行的路程是用千米做单位所以在计量比较长的路程的时候,通常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做公里,这一节我们就来学习“千米的认识”

  2、认识“千米”,熟记进率

  

(1)联系实际初步认识“千米”

  ①知道了1米的长度,你能想像出1000米有多长吗?

  ②回顾体育课的100米短跑的路长及时间,思考并想像1000米有几条这样的路长?

算一算,跑完1000米你大约需要几分钟?

 ③出示运动场跑道示意图(多媒体)引导学生观察并想像,标准运动场的跑道,1圈通常是400米,跑两圈半大约就是1000米

  ④请学生走一走,说一说距离学校门口大约1000米处的位置

  

(2)推出“千米”概念,揭示进率

  ①1000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就是1千米即1千米=1000米,千米有时也叫公里

  ②引导学生对上面式题等号两端进行比较:

用等号连结,说明它们表示的长度怎么样?

等号两端的数字和单位相同吗?

要表示一个距离的长短能不能只看数字,还要看什么?

  ③熟记进率

  想一想:

“千米”中的“千”相当于1000的几个“0”?

1000中的几个“0”相当于一个“千”?

  3、“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

  

(1)教学例4

  出示例题:

  ①3千米=()米

  学生先说出括号里应填几?

你是怎么想的?

然后教师总结算法:

我们知道1千米就是1000米,

  那么3千米里有3个1000米,就是3千米

  ②同桌出题尝试练习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④试一试:

8千米=()米()米=5千米

  4000米=()千米9000米=()米

  6千米=()米()米=7千米

  4350米=()千米()米2千米500米=()米

  6千米720米=()千米

  (3)比较以上练习

  ①思考:

长度不变,单位由高(低)变低(高),数的大小怎样变化?

你能用这个规律检查自己的计算结果吗?

  ②根据前面“千”和0的个数之间的关系,你还有没有更简单的办法?

(4)小结:

表示同一物体的长度,使用的单位可以不一样;把高级单位化成低级单位,或者把低级单位变成高级单位,同样是要根据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来进行推算

4应用新知巩固练习

  

(1)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填在括号里(投影显示)

  ①小明从家里到学校要走520()

  ②两个县城间的公路长80()

  ③一本日记本长110()

  ④排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为2()

  ⑤一根旗杆高8()

  

(2)课本第9页的第2、第3两题

  (3)“米”和“千米”单位间的化聚(课本第10页的第45两题)

  (4)①汽车每小时行45千米,摩托车每小时行56千米,汽车每小时比摩托车慢多少千米?

②要筑1千米长的公路,已经筑了650米,还要再筑多少米?

5、课堂总结

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认识千米

用来计量较长的路程

1千米=1000米1000米=1000米

4千米=(4000)米6000米=(6)千米

高到低用乘,低到高用除

第四课时

吨的认识

【教材分析】

“吨的认识”是一节常见量的概念教学课,同时又是一个大计量单位的教学。

一般来说,学生对于大计量单位接触较少,观念的建立是比较困难的,是计量单位教学的难点,它是在

学生初步掌握千克等质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学内容】

  教科书11—13页例6、例7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

=1000千克

  2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质量的估测能力和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卡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观看投影:

《恐龙》

  2谈话:

这是什么动物?

你熟悉他们吗?

你能跟大家简单介绍一种你熟悉的恐龙吗?

  3显示恐龙资料

  4师:

这只恐龙的体重是多少?

(1吨)

  5师:

①对1吨你想了解什么(1吨有多少千克)

②对1吨你还想了解些什么?

(1吨是不是很轻?

师:

也就是1吨有多重1吨是不是1000千克?

师:

也就是吨与千克的关系)

  6整理本课目标:

  ①吨有什么作用;②哪些物体重1吨;③吨和千克的关系

  二、感受体验——吨

  

(一)了解1吨的物体有多重

  师:

吨非常想和同学们交朋友,你们呢?

那就听听吨的自我介绍吧谁听的认真,吨就会把他的相片送给谁

  1听听“吨”的自我介绍

  小朋友好,我是“吨”,平时你们常用千克来计量物体的重量,在计量比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重量时我就派上大用场了,比如大象的体重是4吨、一卡车的稻谷约3吨等要说1吨有多  重,三言两语说不清,就让我来展示一下吧(出示:

50千克的一袋大米,接着出示20袋大米)

  小朋友,你对我了解些了吗?

如果还不够的话,没关系,认真听课,对我还会加深印象的

  师:

听了“吨”的自我介绍,你获得了那些信息?

  小结:

计量较重的或大件物品的质量用吨做单位1吨=1000千克

  2体验“吨”

  师:

原来1吨=1000千克,1吨有多重,你想感受一下吗?

  请1个同学搬50千克的大米,说说你的感受换一个同学来试试请4个同学来帮忙如果1吨的大米全班同学要几次搬完?

  

(二)吨和千克的换算

  1、让学生尝试练习,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吨=()千克6000千克=()吨

  2、练习:

  7吨=()千克

  9000千克=()吨

  1800千克800千克=()吨

  1吨600千克=()千克

  三、反馈练习

  1、把合适的体重与对应的动物连起来

  熊猫狗大象鲸鱼

  50吨80千克6千克4吨

  2、在一辆载重2吨的货车上,装6台重300千克的机器,超载了吗?

3、用两辆载重2吨的货车运这些机器,怎样装车能一次运走?

 

四、拓展认识

  1、首先来看吨与千克

  电脑出示两幅卡车图:

  小卡车的载重量约是1000千克大卡车的载重量约是5吨

  师:

这两句话你能换个说法使他意思不变?

什么是载重量?

小卡车和大卡车最多能装多少吨货

  物?

大卡车的载重量是小卡车的几倍?

 犹他猛龙重1吨,原角龙重300千克

  师:

谁重?

  大象体重4吨,鲸鱼的体重是大象的32倍

  师:

你能提个数学的问题考考同桌吗?

  2接着来看吨在日记里:

  看,吨、千克和克一块跑到小朋友的日记里了,你能看看所用的单位名称合适吗?

请你改正后再读一读

  我的早晨

  2005年9月2日晴

今天早上6:

30,我就起了床,很快的刷了牙、洗了脸,然后吃了一个50千克的鸡蛋,喝了一杯大约250克的牛奶,就背起2克重的书包匆匆忙忙上学去,走着走着,突然听到有人叫我 的名字,我一看,发现原来是我们班体重只有20吨的瘦个子李林于是我和他边走边聊,正准备过马路时,不巧一辆载满60千克水泥的大货车开过来了,我们只好收住脚步,让车先行等我们跑到教室,其他同学早就在读书了

3最后看吨的趣事:

  师:

听,什么声音?

原来质量王国因为来了吨,他们之间的关系糊涂了,你有办法用形象的方法来整理一下学过的质量单位吗?

  要求:

按一定的顺序反映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生整理,交流、展示

  五、课后总结:

学生说学习感受

  六、作业

  课本13页1-4题  

板书设计:

吨的认识

1吨=1000千克

3吨=3000千克

6000千克=6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