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电课程设计之电容测量电路讲解.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449536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28.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电课程设计之电容测量电路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模电课程设计之电容测量电路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模电课程设计之电容测量电路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模电课程设计之电容测量电路讲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模电课程设计之电容测量电路讲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模电课程设计之电容测量电路讲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模电课程设计之电容测量电路讲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模电课程设计之电容测量电路讲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模电课程设计之电容测量电路讲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模电课程设计之电容测量电路讲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模电课程设计之电容测量电路讲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模电课程设计之电容测量电路讲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模电课程设计之电容测量电路讲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模电课程设计之电容测量电路讲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模电课程设计之电容测量电路讲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模电课程设计之电容测量电路讲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模电课程设计之电容测量电路讲解.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模电课程设计之电容测量电路讲解.docx

《模电课程设计之电容测量电路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电课程设计之电容测量电路讲解.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模电课程设计之电容测量电路讲解.docx

模电课程设计之电容测量电路讲解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电容测量电路》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

电容测量电路

专业:

通信工程

班级:

10通信

(2)班

组员:

吴悦肖梦奇方克文胡勇

吴冬冬徐磊付文涛卢大卫

指导教师:

电气工程系

2012年5月20日

 

1、任务书

课题名称

电容测量电路

指导教师(职称)

王银花

执行时间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第14周

学生姓名

学号

承担任务

吴悦

1009131074

题目分析,电路设计及资料整理

胡勇

1009131024

资料收集及摘要说明

肖梦奇

1009131078

资料整理及电子文档

方克文

1009131016

资料收集及总结

徐磊

1009131080

元件参数及电路调试

吴冬冬

1009131070

电路仿真

卢大卫

1009131044

方案设计及调试

付文涛

1009131020

电路设计及绘图

 

设计目的

 

 

1、学习电容测量电路的设计方法;

2、研究电容测量电路的设计方案。

 

 

设计要求

 

(1)设计一个五量程的电容测量电路;

(2)拟定设计步骤;

(3)根据设计要求和技术指标设计电路,选好元件及参数;

(4)要求绘出原理图;

(5)撰写设计报告。

 

 

第一章:

摘要…………………………………………………………………………4

第二章:

题目分析和设计构思………………………………………………………5

2.1题目分析…………………………………………………………………………5

2.2设计构思…………………………………………………………………………5

第三章:

测量电路原理………………………………………………………………5

3.1工作原理…………………………………………………………………………5

第四章:

硬件电路设计………………………………………………………………6

4.1了解功能…………………………………………………………………………6

4.2化整为零…………………………………………………………………………7

4.3功能分析…………………………………………………………………………7

4.4统观整体………………………………………………………………………11

第五章:

元件参数…………………………………………………………………12

第六章:

调试………………………………………………………………………12

6.1仿真截图………………………………………………………………………12

第七章:

课程设计心得体会………………………………………………………15

附录一:

参考文献…………………………………………………………………16

 

第一章:

摘要

五量程电容测量电路是以集成运放为核心器件可将其分解为四个部分。

可分解为文氏桥振荡电路、反相比例运算电路、C/ACV电路、有源滤波电路。

该电路是利用容抗法测量电容量的。

起基本设计思想是:

将400Hz的正弦波信号作用于被测电容Cx,利用所产生的容抗Xc实现C/ACV转换,将Xc转换为交流电压;再通过测量交流电压来获得Cx的电容量。

本课题小组通过小组分工到图书馆、网上查找课题参数资料;了解电容测量电路应用及其工作原理,运用Multisim仿真软件绘制电路图并进行仿真实验;分析仿真实验数据和记录课题实验过程;制作打印课题实验报告。

综上所述,在测量电容量时,文氏桥振荡电路所产生400Hz正弦波电压,经过反相比例运算电路作为缓冲电路,作用于被测电容Cx;通过C/ACV转换电路将Cx转换为交流电压信号,再经二阶带通滤波电路滤掉其他频率的干扰,输出是幅值与Cx成比例的400Hz正弦波电压。

电容测量电路的输出电压作为AC/DC转换电路的输入信号,转换为直流电压;再由A/D转换电路转换为数字信号,并驱动液晶显示器,显示出被测电容的容量值。

电路有如下特点:

(1)在C\ACV转换电路中,电容挡愈大,反馈电阻值愈小,使得各挡转换系数的最大数值均相等,从而限制了整个电路的最大输出电压幅值,也就限制了A\D转换电路的最大输入电压,其值为200mV;

(2)电路中所有集成运放的输入均为交流信号,因而其温漂不会影响电路的测量精度,也就需要对电容挡手动调零。

电路中仅有一个电位器Rw1用于校准电容挡,一般一经调好就不再变动。

(3)二极管D9和D10用于A2输出电压的限幅,二极管D11和D12用于限制A3净输入电压幅值,以保护运放。

此外,尽管电容挡不允许带电测量,但是若发生误操作,则二极管可为被测电容提供放电回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壳测量电路。

 

重点:

电容测量电路;Multisim仿真软件。

 

第二章:

题目分析和设计构思

2.1题目分析

电容测量电路的设计是为了方便准确的测量电容性能。

以便我们检验电容,当我们需要一个特定的电容时,这是我们就用我们设计的电路来测量它以便于我们选择。

另外它还有一个作用,它可以检验电容的好坏,对于我们对电容的判断和选用有重要意义。

2.2设计构思

对于电容的测量,我们要有一个概括的了解,一般应借助于专门的测试仪器,通常用电桥,而用万用表仅能粗略地检查一下电容是否失效或漏电情况。

在直流稳压电源下,由文氏电路产生信号,使电容测量和有源微分电路工作,然后就可以知道电容量大小。

2.3整体构思:

整体构思对于电容的测量,我们要有一个概括的了解,一般应借助于专门的测试仪器,通常用电桥,而用万用表仅能粗略地检查一下电容是否失效或漏电情况。

在直流稳压电源下,由文氏电路产生信号,使电容测量和有源微分电路工作,然后就可以知道电容量大小。

 

第三章:

测量电路原理

 

3.1工作原理:

本电路由文氏桥振荡电路、反向比例运算电路、C/ACV转换电路、带通滤波器四个部分组成。

由文氏桥振荡电路输出固定频率的正弦波,经过反向比例运算电路作为缓冲电路,作用于被测电容Cx,通过C/ACV电路转换交流电压信号,再通过带通滤波器输出固定频率的交流信号,因此输出交流电压的幅值正比于电容Cx容量。

 

第四章:

硬件电路设计

图示的电路图为五量程测量电路,其输出电压通过AC/DC(交流转直流)转换器和A/D(模拟换数字)转换器,驱动液晶显示器,即获得测量值,方框图如图2,其中AC/DC转换器、A/D转换器和液晶显示器是DT890C+数字多用表中的公用电路。

对图1的解析。

4.1了解功能

在DT890+型数字多用表中,是利用容抗法测量电路。

基本思想是:

将400HZ的正弦波信号作用于被测电容C实现C/ACV转换,将Xc转换为交流电压;再通过测量交流电压来获得Cx的电容量。

测量范围分为2nF,20nF,200nF,2μF,20F五档,测量准确度为±2.5%。

分辨率取决于A/D转换器的位数,当采用TSC106时,最高分辨率为1pF。

五量程电容测量电路

 

电容测量电路及其输出电压转换电路方框图

 

4.2化整为零

观察图所示电路,以集成运放为核心器件可将其分解为四个部分,A1,C8,C9,R11,R12,R13,R14组成文氏桥振荡电路;A2和R65,R15,Rw1组成反向比例运算电路;A2的输出电压在被测电容Cx上产生电流,通过A3及其有关元件组成的电路将电容量转换成交流电压,故组成C/ACV电路;A4和R17,R18,R19,C10,C11组成有源滤波电路,根据整个电路的功能,该滤波电路应只允许400Hz正弦波信号通过,而滤掉其他频率的干扰,故为带通滤波电路。

 

4.3功能分析

4.3.1文氏桥振荡电路

 

振荡频率的表达式

4.3.2反向比例运算电路

比例系数为Au=--(R4+Rw)/R3

式中Rw为电容档的较准电位器,调节Rw可以改变比例系数。

该电路还起缓冲作用,隔离振荡电路和被测电容。

4.3.3C/ACV转换电路

电路的输入电抗为被测电容的容抗,即

当电容量程不同时,电容的反馈电阻Rf将不同,转换关系也将不同。

不同量程时C/ACV转换电路的反馈电阻Rf

电容量程

Rf表达式

Rf值

2n

R5+R9+R8+R7+R6

1MΩ

20n

R5+R9+R8+R7

100KΩ

200n

R5+R9+R8

10KΩ

2u

R5+R9

1KΩ

20u

R5

100Ω

从表中可以看出,电容量每增大10倍,反馈电阻阻值减小10倍。

因此,不难发现,在各电容挡,电路的转换系数的最大数值均相等,也就限制了A/D转换电路的最大输入电压。

当400Hz正弦波信号Uo2幅值一定时,电容档确定,因而Uo3与被测电容容量Cx成正比。

 

 

4.3.4有源滤波电路

从测量的需要出发,该电路应为带通滤波电路。

为了便于识别电路,将其变成一个多路反馈无限增益电路。

经推导可得中心频率为

有源滤波电路只允许U03中400Hz信号通过,而滤去其他频率的干扰。

可见,输出电压U04是幅值与被测电容Cx容量成正比关系的400Hz交流电压。

 

4.4统观整体

根据上述四个部分的关系,可得下图所示的方框图:

在测量电容量时,文氏桥振荡电路所产生400Hz正弦波电压,经过反相比例运算电路作为缓冲电路,作用于被测电容Cx;通过C/ACV转换电路将Cx转换为交流电压信号,再经二阶带通滤波电路滤掉其他频率的干扰,输出是幅值与Cx成比例的400Hz正弦波电压。

电容测量电路的输出电压作为AC/DC转换电路的输入信号,转换为直流电压;再由A/D转换电路转换为数字信号,并驱动液晶显示器,显示出被测电容的容量值。

 

第五章:

元件参数

 

运放

参数

电阻

参数

电阻

参数

电容

参数

二极管

参数

A1

TL062

R

39.2KΩ

R8

9KΩ

C

0.01uf

D1

1N4148

A2

TL062

R1

1.91KΩ

R9

900Ω

C1

0.01uf

D2

1N4148

A3

LM358

R2

4.11KΩ

R10

76.8KΩ

C2

0.01uf

D3

1N4148

A4

LM358

R3

10KΩ

R11

11KΩ

D4

1N4148

R4

100Ω

R12

167KΩ

R5

100Ω

Rw

(0-200)Ω

R6

900KΩ

R7

90KΩ

 

第六章:

仿真

6.1仿真截图

U0

 

Uo1

 

U02

 

U03

 

第七章:

课程设计心得及体会

 

本次课程设计,我通过图书与网上的关于此课题的资料,经过整理筛选后,取其中我需要的,建立了一个大概的模型,然后通过这个学期所学的模电知识逐步扩展,形成了这个网络,由于毕竟学的知识不深,时间比较紧迫,难免会有漏洞。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觉得它很好的把这学期所学的知识,有效的整合了起来,对所学的指导的初步应用有了大概的了解,这对于以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1、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加强了我们动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我沉得做课程设计同时也是对课本知识的巩固和加强,由于课本上的知识太多,平时课间的学习并不能很好的理解和运用各个元件的功能,而且考试内容有限,所以在这次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了解了很多元件的功能,并且对于其在电路中的使用有了更多的认识。

3、平时看课本时,有时问题老是弄不懂,做完课程设计,那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而且还可以记住很多东西。

比如一些电路的原理,平时看课本,这次看了,下次就忘了,通过动手实践让我们对各个元件映象深刻。

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和最终目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所以这个期末测试之前的课程设计对我们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4、经过五天的实习,从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在共同协作的努力时,我感受很深,学到了在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也认识到自己存在哪些方面的欠缺。

在此期间我们也失落过,也曾一度热情高涨。

从开始时满富盛激情到最后汗水背后的复杂心情,点点滴滴无不令我回味无长。

我认为我们的工作是一个团队的工作,团队需要个人,个人也离不开团队,必须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

某个人的离群都可能导致导致整项工作的失败。

实习中只有一个人知道原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让每个人都知道,否则一个人的错误就有可能导致整个工作失败。

团结协作是我们实习成功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保证。

而这次实习也正好锻炼我们这一点,这也是非常宝贵的。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说得是困难重重,这毕竟第一次做的,难免会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对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理解得不够深刻,掌握得不够牢固。

5、这次课程设计终于顺利完成了,在设计中遇到了很多专业知识问题,最后在老师的辛勤指导下,终于游逆而解。

同时,在老师的身上我们学也到很多实用的知识,在次我们表示感谢!

同时,对给过我帮助的所有同学和各位指导老师再次表示忠心的感谢!

 

附录一:

参考文献

《电工学》电子工业出版社;

《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

 

7、答辩记录及评分表

课题名称

答辩教师(职称)

答辩时间

学年第学期第周

 

 

评分表

学生姓名

学号

评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