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考试外科复习要点4doc.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450726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1.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执业医师考试外科复习要点4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执业医师考试外科复习要点4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执业医师考试外科复习要点4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执业医师考试外科复习要点4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执业医师考试外科复习要点4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执业医师考试外科复习要点4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执业医师考试外科复习要点4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执业医师考试外科复习要点4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执业医师考试外科复习要点4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执业医师考试外科复习要点4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执业医师考试外科复习要点4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执业医师考试外科复习要点4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执业医师考试外科复习要点4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执业医师考试外科复习要点4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执业医师考试外科复习要点4doc.docx

《执业医师考试外科复习要点4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执业医师考试外科复习要点4doc.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执业医师考试外科复习要点4doc.docx

执业医师考试外科复习要点4doc

 12.最有助于诊断的检查是

  A.乙肝五项检查

  B.腹X片

  C.肝功能检查

  D.甲胎蛋白升高+B超检查

  E.CT检查

  答案:

D题解:

1、甲胎蛋白(AFP)测定:

对诊断肝细胞癌有相对的专一性。

有多种测定方法,如AFP对流免疫电泳法持续阳性或定量〉400ug/L,并能排除其他病因,应考虑为肝细胞癌,进一步作定位诊断。

2、B超:

首选的检查方法,先进的B超机已能检出直径为1~2cm的小肝癌。

3、CT或磁共振成像:

诊断价值与B型超声相仿,但费用昂贵。

4、选择性腹腔动脉或肝动脉造影检查:

能查出直径1cm富于血管的肿瘤,对小肝癌的定位诊断最有价值。

  13.有助于确诊的检查是

  A.B超

  B.腹部CT

  C.X线检查

  D.肝功能检查

  E.肝穿刺针刺细胞等检查

  答案:

E题解:

癌症的确诊一般都需要病理诊断。

  女,60岁,排便习惯改变半年,大便次数增多,有时带脓性粘液,偶尔混有血液,便后不适

  (14~16共用题干)

  14.最可能的诊断是

  A.直肠癌

  B.直肠息肉

  C.肛瘘

  D.内痔

  E.肛裂

  答案:

A题解:

凡成年人出现原因不明的大便习惯(次数和性状)改变,特别是发现粘液血便,均应考虑有无直肠癌可能。

  15.确诊依靠的检查是

  A.大便常规化验

  B.钡剂灌肠检查

  C.直肠指检

  D.乙状结肠镜取活组织病理检查

  E.粪便潜血试验

  答案:

D题解:

直肠指检:

是诊断直肠癌最重要的检查方法。

80%的病人可用手指扪到肿瘤。

如触及肿块,应注意肿块的部位、形态、大小、范围及指套上有无粘液、脓血等。

内窥镜检查:

对所有大便隐血阳性找不到原因,而指检触及肿块的病人,均应做直肠镜或乙状结肠镜检查,并可取肿瘤组织作病理检查以确诊。

X线钡剂灌肠:

可排出结肠多发癌和息肉病。

实验室检查:

对中老年病人,大便隐血实验可作为直肠癌的筛选检查。

CEA检查对诊断治疗预后均有重要意义。

  16.该患者进行直肠癌手术能否保留肛门主要取决于

  A.肿瘤距肛门缘的距离

  B.患者的性别、年龄

  C.患者胖瘦

  D.肿瘤的大小

  E.肿瘤占据直肠的周径比

  答案:

A题解:

根治性手术:

是直肠癌的主要的治疗方法。

其术式选择应根据肿瘤的部位、大小、活动度及术前排便的控制能力等而定。

低位直肠癌(即癌肿下缘距肛门口5厘米以内)需经腹会阴切口行直肠癌根治性手术(Miles手术),并在左下腹作乙状结肠造口(永久性人工肛门)。

癌肿距肛门口5厘米以上的中、高位直肠癌,应在确保疗效的基础上,尽量争取保留肛门,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三、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同使用在考题前列出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与考题关系密切的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每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一次、多次或不被选择。

  (17~21题共用备选答案)

  A.肘膝位

  B.左侧卧位

  C.截石位

  D.蹲位

  E.弯腰前俯位

  17.主要用于检查内痔、脱肛和直肠息肉等体位:

答案:

D

  18.肛门视诊最常用体位:

答案:

E

  19.检查肛管最常用的体位:

  答案:

A题解:

肘膝位:

又称胸膝位。

病人双膝跪于检查床上,两前臂屈曲于胸前,头部及前胸部垫枕,臀部抬高,两膝略分开。

是检查肛管最常用的体位。

左侧卧位:

病人左侧卧,左下肢略屈,右下肢屈曲贴近腹部。

适用于身体较弱的病人。

截石位:

病人仰卧于专门的检查床上,双下肢抬高并外展,屈髋屈膝。

为直肠肛管手术时常采用的体位。

蹲位:

病人下蹲排大便姿势,用于检查内痔、脱肛和直肠息肉等。

弯腰前俯位:

双下肢略分开站立,身体前倾,双手扶于支撑物上,该方法是肛门视诊最常用体位。

  20.适用于身体较弱的病人:

  答案:

B题解:

肘膝位:

又称胸膝位。

病人双膝跪于检查床上,两前臂屈曲于胸前,头部及前胸部垫枕,臀部抬高,两膝略分开。

是检查肛管最常用的体位。

左侧卧位:

病人左侧卧,左下肢略屈,右下肢屈曲贴近腹部。

适用于身体较弱的病人。

截石位:

病人仰卧于专门的检查床上,双下肢抬高并外展,屈髋屈膝。

为直肠肛管手术时常采用的体位。

蹲位:

病人下蹲排大便姿势,用于检查内痔、脱肛和直肠息肉等。

弯腰前俯位:

双下肢略分开站立,身体前倾,双手扶于支撑物上,该方法是肛门视诊最常用体位。

  21.直肠肛管手术时常采用的体位:

  答案:

C题解:

肘膝位:

又称胸膝位。

病人双膝跪于检查床上,两前臂屈曲于胸前,头部及前胸部垫枕,臀部抬高,两膝略分开。

是检查肛管最常用的体位。

左侧卧位:

病人左侧卧,左下肢略屈,右下肢屈曲贴近腹部。

适用于身体较弱的病人。

截石位:

病人仰卧于专门的检查床上,双下肢抬高并外展,屈髋屈膝。

为直肠肛管手术时常采用的体位。

蹲位:

病人下蹲排大便姿势,用于检查内痔、脱肛和直肠息肉等。

弯腰前俯位:

双下肢略分开站立,身体前倾,双手扶于支撑物上,该方法是肛门视诊最常用体位。

  (22~25题共用备选答案)

  A.肛门周围脓肿

  B.肛裂

  C.骨盆直肠窝脓肿

  D.坐骨直肠窝脓肿

  E.肛瘘

  22.局部持续性跳痛,排便时加重,全身感染症状不明显最可能是:

  答案:

A题解:

重点识记

  23.局部从持续性胀痛而逐渐加重为显著跳痛,全身感染症状较重最可能是:

(22~25题共用备选答案)

  A.肛门周围脓肿

  B.肛裂

  C.骨盆直肠窝脓肿

  D.坐骨直肠窝脓肿

  E.肛瘘

  24.局部症状体征不明显,全身感染症状很重最可能是:

答案:

C题解:

重点识记

  25.疼痛、便秘和出血最可能是:

答案:

B

  普外6

  一、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夏柯三联征包括

  A.疼痛、发热、黄疸

  B.寒战、发热、黄疸

  C.疼痛、发热、抽搐

  D.疼痛、贫血、黄疸

  E.发热、黄疸、休克

  答案:

A题解:

胆总管结石:

结石原发于胆总管,少数可来自肝内胆管或胆囊。

当结石阻塞胆总管、并发感染时,引起急性胆管炎,临床表现为:

(1)夏柯(Charcot)三联征①右上腹绞痛:

剑突下阵发性刀割样绞痛,可反射至右肩背;②寒战高热:

并发胆管炎后,感染向上扩散,细菌和毒素经肝狄氏间隙进入血流引起中毒反应;③黄疸:

因结石梗阻、胆道压力增高,胆汁自毛细胆管流入肝血窦而引起黄疸,一般在发病后12~48小时出现。

深度黄疸者,大便呈陶土色。

  2.关于胰腺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好发年龄在20~30岁之间

  B.多为胰头癌

  C.按组织类型,以导管细胞癌最多

  D.广泛浸润周围组织、器官,并较早经淋巴转移

  E.该病早期诊断困难,手术切除率低,预后差

  答案:

A题解:

胰腺癌是比较常见的消化系统癌肿,并有逐年增多的趋势。

好发年龄在40~70岁之间,男性多于女性。

  3.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典型临床表现是

  A.右上腹阵发性绞痛

  B.胆囊肿大压痛

  C.墨菲征阳性

  D.雷诺五联征阳性

  E.夏柯三联症阳性

  答案:

D题解:

典型表现是雷诺五联征:

右上腹痛、寒战高热、黄疽、休克和精神症状。

  4.关于胰腺炎诊断中血、尿淀粉酶检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血清淀粉酶值在发病后3~12小时开始升高,24~48小时达到高峰,7天内恢复正常

  B.尿淀粉酶升高稍迟但持续时间比血淀粉酶长

  C.淀粉酶值的高低与病情的轻重不一定成正比

  D.严重的坏死性胰腺炎,血、尿淀粉酶值反而不升高

  E.以上叙述都不对

  答案:

E题解:

胰酶的测定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血清淀粉酶值在发病后3~12小时开始升高,24~48小时达到高峰,7天内恢复正常。

血清淀粉酶值高于300u/dl(正常值40~180u/dl,Somogyi法)即提示为本病。

尿淀粉酶升高稍迟但持续时间比血淀粉酶长。

尿淀粉酶明显升高(正常值80~300u/dl,Somogyi法),具有诊断意义。

淀粉酶值的高低与病情的轻重不一定成正比。

严重的坏死性胰腺炎,血、尿淀粉酶值反而不升高。

  5.胆固醇结石好发生于

  A.总胆管

  B.左肝管

  C.右肝管

  D.胆囊内

  E.以上都不是

  答案:

D题解:

识记。

  6.下列哪一项不是胆道蛔虫症的临床特点

  A.上腹部钻顶样剧痛

  B.发作时腹部体征不明显

  C.绞痛缓解期病人完全正常

  D.早期即有寒战和高热

  E.晚期可出现黄疸

  答案:

D题解:

识记即可。

  7.女性,62岁,持续性右上腹胀痛6小时,伴寒战、高热,黄疸。

既往有类似发作历史。

查体:

体温39.2℃,血压70/50mmHg,心率120次/分,神志淡漠,巩膜和皮肤黄染,右上腹肌紧张,压痛阳性。

白细胞24×109/L,最大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胃穿孔

  B.急性胰腺炎

  C.急性胆囊炎

  D.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E.以上都不是

  答案:

D题解:

[诊断]1、有多次胆道疾病,尤其是胆石症的发作史。

2、典型表现是雷诺五联征:

右上腹痛、寒战高热、黄疸、休克和精神症状。

3、右上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肝肿大、肝区叩痛,有时可触及肿大压痛的胆囊。

4、白细胞计数多超过20×109/L,血小板低于100×109/L,血小板计数越低,预后越差。

5、术中见胆管内高压和脓性胆汁。

  8.患者女性,42岁,右上腹疼痛2天,伴有寒战,体温38.8℃,近一天发现巩膜发黄,相继出现皮肤黄染。

提示可能发生的疾病是

  A.总胆管结石

  B.急性胃穿孔

  C.急性胆囊炎

  D.急性病毒性肝炎

  E.急性胰腺炎

  答案:

A题解:

根据年龄、性别、病史,尤其是多次急性发作史,结合典型的临床表现特征,如夏柯三联症等,判断有无胆石症并不困难。

  9.女性,50岁,进油腻食物后突感右上腹绞痛1小时伴右肩部牵涉痛。

为明确诊断,应首选哪一项检查

  A.口服胆囊造影剂造影

  B.静脉胆道造影术

  C.B超检查

  D.PTC

  E.ERCP

  答案:

C题解:

具有典型的夏柯三联症可诊断,进一步明确结石部位及胆管病变程度需做辅助检查。

首选B超。

可根据情况选择CT、PTC、ERCP等。

同时,结石分三类:

胆固醇结石、胆色素结石、混合性结石。

X线平片只有混合性结石显影,前两者不显影。

10.急性胰腺炎发病12小时以内,诊断意义较大的检查项目是

  A.血钙

  B.血糖

  C.血淀粉酶

  D.血脂肪酶

  E.尿淀粉酶

  答案:

C题解:

血清淀粉酶值高于300u/dl(正常值40~180u/dl,Somogyi法)即提示为本病。

尿淀粉酶升高稍迟但持续时间比血淀粉酶长。

  11.男性,上腹部不适,食欲不振三个月。

一月来出现黄疸进行性加重,有体重减轻,全身明显黄染,肝未触及,深吸气时可触及肿大的胆囊底部,无触痛。

化验:

血胆红素15mg/dl,尿检:

胆红素阳性。

最可能是

  A.肝炎

  B.胆石症

  C.胰头癌

  D.慢性胰腺炎

  E.肝癌

  答案:

C题解:

胰腺癌起病隐匿,首发症状为上腹痛、饱胀不适和黄疸。

由于癌的部位不同,差异较大。

胰头癌:

因压迫胆总管及十二指肠,大多数病人表现为无痛性梗阻性黄疸,并进行性加重,大便陶土色,皮肤瘙痒,肝和胆囊肿大。

  二、以下提供若干个案例,每个案例下设若干个考题。

请根据各考题题干所提供的信息,在每题下面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男性,42岁,5小时前发生剧烈的上腹部痛且向背部放射,并伴数次恶心呕吐,吐后疼痛无缓解。

并呈现休克症状,追问病史,7小时前曾有聚会暴食,饮酒经过

  (12~14共用题干)

  12.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阑尾炎

  B.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C.胃癌伴穿孔

  D.急性肾绞痛

  E.急性胆囊炎答案:

B题解:

急性胰腺炎临床表现:

腹痛、恶心、呕吐、如病情加重可出现麻痹性肠梗阻引起腹胀,腹膜炎体征。

其中腹痛是主要的症状。

腹痛剧烈,根据炎症波及胰腺部位不同,胰头部以右上腹为主,向右肩部放射;胰尾部以左上腹为主,向左上肩放射;累及全胰则呈束带状腰背部疼痛。

腹痛为持续性并有阵发性加重。

严重的胰腺坏死伴有休克时,腹痛可能反而不明显。

胆源性胰腺炎时可出现轻度黄疸。

严重病人出现休克。

有的病人以突然休克为主要表现,称为暴发性胰腺炎。

少数病人可于腰部出现蓝—棕色斑(Grey—Tuner征)或脐周蓝色改变(Cullen征)。

  13.此时最有价值的实验检查为

  A.血白细胞计数

  B.尿淀粉酶测定

  C.血淀粉酶测定

  D.血小板计数

  E.血电解质测定

  答案:

C题解:

诊断方法:

1、胰酶测定:

胰酶的测定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血清淀粉酶值在发病后3~12小时开始升高,24~48小时达到高峰,7天内恢复正常。

血清淀粉酶值高于300u/dl(正常值40~180u/dl,Somogyi法)即提示为本病。

尿淀粉酶升高稍迟但持续时间比血淀粉酶长。

尿淀粉酶明显升高(正常值80~300u/dl,Somogyi法),具有诊断意义。

淀粉酶值的高低与病情的轻重不一定成正比。

严重的坏死性胰腺炎,血、尿淀粉酶值反而不升高。

2、腹腔穿刺:

对有腹膜炎体征而诊断困难者可行腹腔穿刺。

重症胰腺炎时穿刺液常呈血性,并发感染时呈脓性。

穿刺液的淀粉酶值增高有诊断意义,若明显高于血清淀粉酶水平,表示胰腺炎严重。

  14.治疗急性胰腺炎时禁用

  A.抗胆碱药物

  B.吗啡止痛

  C.5—氟尿嘧啶

  D.钙剂

  E.抗生素

  答案:

B题解:

重要知识点——治疗胰腺炎时禁用吗啡,以免引起Oddi括约肌痉挛。

  女性,50岁,B超健康查体发现胆囊内多发小结石,一天前吃烤鸭后突发右上腹痛,向右肩部放射伴恶心

  (15~16共用题干)

  15.此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胃炎

  B.急性十二指肠炎

  C.急性胆囊炎

  D.急性胰腺炎

  E.急性阑尾炎答案:

C题解:

急性胆囊炎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和典型的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右上腹持续性疼痛伴阵发性加剧,可向右肩背部放射。

多数病人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并出现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一般无寒战,也无黄疸。

在炎症早期,胆囊无明显肿大时,墨菲(Murphy)征检查阳性。

病情加重后,右上腹可触及肿大的胆囊,有明显的压痛,化脓性和坏疽性胆囊炎则有肌紧张和反跳痛。

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均明显增高。

  16.为明确诊断,应首选哪一项检查

  A.口服胆囊造影剂造影

  B.静脉胆道造影术

  C.B超检查

  D.PTC

  E.ERCP

  答案:

C题解:

B超检查可确诊,显示胆囊增大,胆囊壁增厚,多数可发现胆囊结石。

  三、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同使用在考题前列出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与考题关系密切的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每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一次、多次或不被选择。

  (17~18题共用备选答案)

  A.胆总管结石

  B.壶腹癌

  C.胰头癌

  D.胆囊炎

  E.肝门部肿瘤

  17.不伴有胆囊肿大的是:

答案:

E题解:

重点识记

  18.右上腹绞痛伴黄疸的是:

答案:

A题解:

重点识记

  (19~21题共用备选答案)

  A.左上腹痛突出,反射到腰背部,夜痛尤剧

  B.无痛性梗阻性黄疸

  C.消瘦、贫血D.肝和胆囊肿大压痛

  E.脐周蓝色改变(Cullen征)

  19.急性出血性坏死胰腺炎:

答案:

E

  20.胰头癌:

确答案:

B

  21.胰体癌:

本题正确答案:

A题解:

脑挫裂伤因受伤部位和程度不同,差别较大。

意识障碍受伤当时立即出现,昏迷时间超过30分钟,可长达数日、数周、数月。

生命体征改变:

因脑水肿使颅内压增高多有脉搏慢强、呼吸慢深、血压增高等库欣反应,晚期,呼吸、循环功能随之衰竭。

重症病人的体温,常在39℃左右;若下丘脑受损,体温可持续不升或高达40℃以上(中枢性高热)。

局灶症状与体征:

如大脑中央前回损伤,出现对侧肢体抽搐、硬瘫、腱反射增强、巴氏征阳性等;脑挫裂伤若发生在大脑皮质的“静区”,即功能区的边缘部位,可无局灶症。

脑膜刺激征:

由于脑组织和血管损伤,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病人可有剧烈头痛、颈项强直、克氏征与布氏征阳性等。

一般经5~7天,随出血停止,积血吸收而逐渐减轻。

颈项强直于1周左右逐渐消失。

头痛、呕吐:

头痛症状只有在病人清醒之后才能陈述;如果伤后持续头痛,频繁呕吐,应究其原因,可行CT检查,以明确颅内有无血肿。

脑挫裂伤的临床表现因致伤因素和损伤部位的不同而各异。

CT及MRI检查对脑挫裂伤的诊断有明确意义。

颅底结构复杂,一般可依据伤史、皮下瘀斑、脑脊液外漏和脑神经损伤等,进行诊断,X线检查意义不大。

CT扫描可利用窗宽和窗距的调节清楚显示骨折的部位,有重要价值。

颅前窝骨折:

眼结膜下出血,眼睑皮下瘀斑,鼻或口腔流出血性脑脊液,可并发嗅视神经损伤。

颅前窝骨折易引起球结合膜下出血及迟发性眼睑皮下瘀血,俗称“熊猫眼”。

颅中窝骨折:

外耳道流出血性脑脊液,出现同侧面神经瘫痪、耳聋、耳鸣等。

颅后窝骨折:

逐渐发生耳后、颈枕区皮下瘀斑,脑脊液漏至胸锁乳突肌和乳突后皮下,脑神经损伤少见。

  (22~24题共用备选答案)

  A.急性胰腺炎

  B.胆石继发胆管炎

  C.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D.急性胃炎

  E.急性胆囊炎

  22.夏科(Charcot)三联症出现于:

答案:

B题解:

识记。

  23.墨菲(Murphy)征出现于:

答案:

E题解:

识记。

  24.雷诺五联征出现于:

答案:

C题解:

识记。

声明:

本资料由考试吧(E)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自

服务:

面向校园,提供计算机等级考试,计算机软件水平考试,英语四六级,研究生考试等校园相关考试信息。

特色:

提供历年试题,模拟试题,模拟盘,教程,专业课试题下载等。

资料丰富,更新快!

考试交流论坛:

考试吧(E)-第一个极力推崇人性化服务的综合考试网站!

服务:

面向较高学历人群,提供计算机类,外语类,学历类,资格类,四大类考试的全套考试信息服务.

特色:

极力推崇人性化服务!

让您最便捷的在最短时间内得到对您最有价值考试信息!

坚持每日更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