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植保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450809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47.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农业大学植保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中国农业大学植保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中国农业大学植保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中国农业大学植保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中国农业大学植保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中国农业大学植保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2页
中国农业大学植保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2页
中国农业大学植保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2页
中国农业大学植保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2页
中国农业大学植保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2页
中国农业大学植保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2页
中国农业大学植保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2页
中国农业大学植保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2页
中国农业大学植保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2页
中国农业大学植保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2页
中国农业大学植保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2页
中国农业大学植保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2页
中国农业大学植保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2页
中国农业大学植保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2页
中国农业大学植保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2页
亲,该文档总共6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农业大学植保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

《中国农业大学植保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农业大学植保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农业大学植保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

中国农业大学植保研究生培养方案

植物保护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方案

制定时间:

2015-05-12

学位授予基本要求

(植物保护)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第一部分学科概况和主要研究方向

 

一、学科概况

植物保护学作为一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理论紧密联系实践的学科,通过研究植物病害、植物害虫、农田杂草、农业害鼠等农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发展规律与危害机理,并提出预防与控制有害生物的策略和综合治理技术。

植物保护学与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及草业科学等一级学科联系密切、相互依存、共同发展,而且动物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以及工学中的化学工程与技术等学科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推动和促进了植物保护学的学科建设和快速发展,反过来植物保护学又丰富和发展了相关学科的研究内容,为这些学科提供了研究材料。

植物保护学在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为保障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保证农业增产、促进农民增收和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科技支撑和高素质人才。

植物保护学由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农药学、植物检疫与农业生态健康等二级学科组成。

植物病理学主要研究各种植物病原微生物和寄生线虫与植物的相互作用、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病害的危害机理和植物的抗病机理,并利用这些基础探讨植物病害防治的理论与技术;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主要研究各种农业昆虫与植物的相互作用、虫害的发生发展规律、虫害的危害机理和植物的抗虫机理,并以此为基础探讨害虫防治的理论和技术;农药学以农业化学品为基础,吸收和利用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新产品的研制和农药使用技术的开发,保证农药在生产中的应用达到高效、低毒、低残留、环境友好的绿色标准;植物检疫与农业生态健康以预防有害生物入侵和保障农业生态安全为目标,主要开展植物检疫、杂草防治、鼠害防治及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应用基础与实用技术研究。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科历史悠久,是国家重点学科,是我国植物保护高级人才培育与科学研究的基地。

其中,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具有百余年的发展历史,是我国植物病理学和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的发祥地之一;农药学科是1952年建立的国内第一个农药学专业;植物检疫与农业生态健康于2003年由中国农业大学自主设置。

戴芳澜、俞大绂、刘崇乐、蔡邦华、裘维蕃、陆近仁、周明牂、沈其益、黄瑞纶、曾士迈、郭予元、康乐等许多国内知名科学家先后在植物保护学科进行教学和科研,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奠定了本学科在国内的重要地位和对国际上同类学科的影响。

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及害虫防治、农药学于1988年被评为首批国家级重点学科,1996年成为首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2004年进入“985工程”建设学科。

2007年,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一级学科被列入国家首批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在2006年、2012年国家重点学科评估中,植物保护学科在全国同类学科中均排名第一。

目前本学科已形成了一支学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合理、团结协作的教学和研究队伍。

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植物检疫与农业生态健康学科现有专任教师65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8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者占85%以上,45岁以下教师占70%;教授队伍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专项基金获得者16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创新岗位专家7名,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

本学科是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依托学科之一,是农业部植物病理学重点实验室、农业部生物防治重点实验室、种苗健康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种子病害检验与防控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等的依托学科。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挂靠在本学科中的植物病理学二级学科,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和农药学等3个二级学科分别主办《植物病理学报》、《植物保护学报》及《农药学学报》,为全国植保学科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搭建了重要的平台。

 

二、主要研究方向

本学科历史积淀丰厚,发展与时俱进,紧紧围绕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紧追学科发展的国际前沿,经过长期建设形成了学科方向齐全、均衡发展、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13个研究方向:

1.植物病原物致病机理;

2.植物抗病机理;

3.病害生物学;

4.植物病害防控原理及其应用;

5.植物与病原物互作组学;

6.昆虫分类与进化;

7.昆虫生理与毒理学;

8.昆虫遗传发育与基因组学;

9.昆虫生态与害虫综合治理;

10.昆虫行为与害虫生物防治;

11.植物检疫与入侵生物学;

12.杂草和鼠害综合防治;

13.农产品安全生产。

 

 

第二部分博士学位授予标准

 

一、获本学科博士学位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及结构

获得植物保护学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应全面了解植物保护学科的发展方向、国际学术研究前沿和动态,具有坚实宽广的植物保护学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并在科学理论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新性的成果。

1.植物病理学博士学位获得者,主要从事植物病原物致病机理、植物抗病机理、病害生物学、植物病害防控原理及其应用、植物与病原物互作组学等方向的研究,应特别注重源于生产实践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或应用研究。

博士学位获得者应掌握扎实的植物病原学、病害流行学、植物抗病性遗传学、植物病害防治学、植物与病原物互作组学、遗传学、基因组学、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等基础理论知识,具备较强的生产管理、资源配置、机械化栽培、仪器分析、田间试验与数理统计分析等专门知识和技术研发能力。

2.农业昆虫及害虫防治学博士学位获得者,主要从事昆虫分类与进化、昆虫生理与毒理学、昆虫遗传发育与基因组学、昆虫生态与害虫综合治理、昆虫行为与害虫生物防治等方向的研究,以研究农业害虫的识别、分布、成灾规律、预测预报的理论和技术,以及害虫的有效控制技术和措施为主,注重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技术研究相结合。

学位获得者应具备扎实的昆虫分类学、昆虫病理毒理学、昆虫生理生化、昆虫遗传学、昆虫生态学、昆虫基因组学、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等理论基础知识,具备较强的数理统计分析、田间试验、仪器分析等专门知识和技术研发能力。

3.植物检疫与农业生态健康博士学位获得者,主要从事植物检疫与入侵生物学、杂草和鼠害综合防治、农产品安全生产等方向的研究,研究有害生物入侵机制和风险评估、检疫鉴定、检疫处理等入侵防控技术,研究杂草和害鼠生长发育、危害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果蔬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和有机产品生产技术,注重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学位获得者应具备扎实的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植物检疫原理与技术、农业生态系统健康原理和评价方法、入侵生物学、有机食品生产技术和管理、农产品和食品安全评价、重要杂草和鼠害的防治技术等理论基础知识,具备较强的生产管理、资源配置、机械化栽培、农田信息获取、试验设计与数理统计分析等专门知识和技术研发能力。

 

二、获本学科博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学术素养

植物保护学科博士研究生必须对植物保护学术研究有浓厚的兴趣,崇尚科学精神,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具备较强的学术潜力;以创新学科理论体系、促进植物保护领域科学技术进步、推动植物健康生产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己任;具有坚实宽广的植物保护学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熟悉本学科的发展历史、现状和发展动态及国际学术研究前沿,全面掌握现代植物保护学的理论和研究技术;能在群体、个体、细胞和分子水平上探讨和掌握寄主植物与有害生物的相互关系、有害生物的为害规律以及综合控制的理论和技术;了解本学科科技政策、知识产权和研究伦理等有关法规和知识;具有较强的植物保护学科基础研究能力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知识面广,知识结构合理,具有拓展学科新领域的学术潜力,敢于进行学科交叉和融合,进行集成创新。

本学科的博士研究生还应掌握农学门类中其它一级学科,尤其是与自己主攻方向密切相关的学科的基本知识;能熟练应用计算机及其它先进的仪器设备;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较强的学术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能组织承担和完成重大科研项目;能胜任植物保护学的教学、科研和技术管理工作;取得创造性的成果,完成博士学位论文。

植物保护学科博士研究生应该具有实事求是、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和献身农业科学事业的理想;具有科学的思维能力和敏锐的观察能力,勇于对学科发展的前沿领域进行探索;能够不畏艰难、脚踏实地、开拓创新;能尊重他人的学术思想、研究方法及成果;在科学问题凝练、研究方案与实施、研究结果分析和成果形成的整个科研过程中能善于团结合作,发挥团队的作用;身心健康,具有良好体魄,能够承担本学科范围内各项专业工作任务。

在掌握自然科学知识的同时,还应具备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

自然科学知识有助于涵养博士的科学精神,人文科学知识则有助于涵养博士的人文精神,有助于更深刻地认识人、理解人,有助于更全面、准确地认识和把握社会。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力求尽可能多方面地发展,做到人尽其“才”。

同时应当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积极面对矛盾的两个方面,正确处理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这样才更加有助于进行科学研究。

2.学术道德

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讲求学术诚信,恪守学术规范,树立学术自律意识。

在学术活动中,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和学术成果,遵守约定俗成的引证准则。

承担学术著作发表或学位论文写作的相应责任,根据实际参与者的贡献大小和自愿原则依次署名,或由作者共同约定署名顺序。

成果发表时应实事求是,不得夸大学术价值和经济或社会效益,严禁重复发表。

正确对待学术研究和学术活动中的名与利,严禁沽名钓誉、损人利己行为,反对急功近利、粗制滥造现象,不利用科研活动谋取不正当利益。

严格保守国家机密,遵守信息安全、生态安全、健康安全等国家安全方面的有关规定。

不抄袭、剽窃、侵吞和篡改他人学术成果;不伪造或者篡改数据、文献;不捏造事实、伪造注释等。

遵守学术界公认的其他学术道德规范。

 

三、获本学科博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学术能力

1.获取知识能力

植物保护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农业应用学科,以有害生物的发生发展规律、机理和综合治理为主要内容和目标,并随着相关基础学科和现代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充实和提升。

随着全球化研究的深入和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适应,植物保护学科在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均得到迅速的发展,新的边缘学科、分支学科不断形成,研究层次不断深入,研究水平不断提高,正在形成分支学科众多、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互促进、高新技术与传统技术相互协调的植物保护科技创新体系。

因此,博士研究生应通过阅览专业期刊杂志、网络信息、参与国际会议交流、定期与相关研究团队交流等方式,跟踪本学科前沿发展动态,掌握国内外学者在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同时,要不断深入生产一线,了解生产中出现的植物保护相关问题及需求,重视在生产实践中提升获取知识的能力。

2.学术鉴别能力

从客观性、理论性、逻辑性、创新性、规范性、实践性等方面对植物保护学的研究问题、研究过程、已有成果等进行价值判断,善于从事物的表面现象发现问题的本质,运用已掌握的基本知识进行分析,去伪存真;从事实、理论假设、归纳和演绎、逻辑推理、研究方法、试验结果、结论等方面,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已有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在鉴别过程中,要具有初生牛犊不怕虎、敢于质疑和挑战权威的精神。

只有培养强烈的探索意识,才能不断提高学术鉴别能力。

因植物有害生物的发生具有普遍性和地域性,植物保护学的理论与技术成果存在明显的共性和个性特征,因此博士研究生既要对学术成果的普遍性进行辨别,同时,也要考虑相关成果在地域上的特殊适用性。

应在掌握本学科专业基础理论和知识的基础上,深入了解本学科发展趋势和学术研究前沿,能明辨研究工作或成果的先进性和局限性。

既要对已经形成的成果进行系统判别,也能对将要研究的问题在植物保护学中的重要性进行判别。

要深入生产实践,了解和分析生产实际形势,能明辨研究问题、研究任务、研究内容的重要性和价值。

能正确评价和取舍所参考的科学成果或学术论文,具备对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和社会贡献进行综合评判的能力。

3.科学研究能力

植物保护学的科学研究能力包括科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形成产品或技术以及技术集成等方面的能力。

植物保护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农业应用学科,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互促进,因此博士研究生要针对植物生产活动中出现的植保问题,寻找并凝练出关键科学或技术问题,构建科学假设和研究思路,提出创新性的研究课题。

根据研究任务要求,主笔撰写科学研究计划,具备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

具备组织、协调开展科研活动,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

要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试验研究方法,掌握田间和实验室的综合实验技能、数据获取和综合分析技能、样品采集和测定技能。

具备较强的学术成果综合表达的能力,在获得研究结果后,要能采用先进的科学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系统、深入分析,并用中、外文撰写学术论文,通过科技论文、学术报告、墙报展示等多种形式与国内外同行进行交流,并且在此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

通过论文研究工作,在本学科的理论或专门技术上取得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具备解决阻碍国民经济发展的植保技术问题的技术集成创新的工作能力。

4.学术创新能力

植物保护学科博士学位获得者应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熟悉本学科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动态,能够洞察和把握植物保护学科的前沿知识、发展趋势及热点问题,掌握相关的专业研究方法和手段,同时对植物保护相关学科的交叉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具备敏锐的科学洞察能力,善于在科学研究过程中捕捉新问题,提出新见解;要具有敢于探索、勇于创新,具有挑战学术难题的科学精神;要善于从生产实践中发现关键性的植保问题,提出具有重要意义的创新性研究课题。

在此基础上能运用创新性思维,在学术上提出有价值的新问题、新途径、新方法、新材料和新理论,并进行推理和开展创新性研究,取得创新性成果。

5.学术交流能力

学术交流是发现问题、获取资料、获得思路、掌握学术前沿动态的重要途径之一。

植物保护学科的博士研究生应具备熟练进行学术交流、准确清晰表达学术思想、展示学术成果的能力。

通过文字表达或者口头交流,将学术成果适时展示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学术网站、研讨会、国际会议、科普读物、大众媒体等平台。

同时,应至少掌握一门外语,能通过电子邮件、电话、传真等多种通讯方式与国内外同行专家建立广泛的联系,就相关科学问题进行交流和沟通,或者结合自己的科研进展交换试验材料。

6.教学能力

植物保护学科的博士研究生应具备的教学能力包括:

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和教学评价能力。

在教学设计能力发面,应把握植物保护学科的整体知识和系统结构,明确横向及纵向间的联系,认真分析教学对象,清晰地确定教学目标;在教学实施能力方面,应掌握植物保护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试验操作技能,语言精练、生动、准确,熟练应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合理调控教学节奏等;在教学评价能力方面,应掌握教学对象调查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考察学习效果,改进教学方法等。

 

四、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博士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研能力和专业素养的全面训练,是培养博士研究生创新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等能力的主要环节。

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博士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

植物保护学科博士学位论文总体要求是:

具备科学性、创新性、系统性和逻辑性,基本论点和结果正确,方法可靠,数据真实,分析严谨,文字通顺,能反映作者具备独立从事理论研究或应用研究的能力与水平。

论文成果应具备重要的科学意义或实践应用价值。

1.选题与综述的要求

学位论文的选题内容应体现植物保护学科国际发展前沿和国家农业生产的技术发展要求和需要,解决重要的植物保护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问题,要求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前瞻性、价值性和可行性。

创新性原则主要体现在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三个层次,鼓励和支持开展基础性研究。

前瞻性原则,即选择当前学科比较关注的重要问题,或是某一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博士学位论文的起点应处在学科的前沿。

价值性原则,即论文研究成果应能对科技进步、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促进作用,应选择具有理论价值、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论文题目,研究成果才能体现出应有的价值。

可行性原则,即要考虑自身条件和所在课题组的研究经费、仪器设备、试验条件等方面因素,并充分考虑到在一定时间内获得成果的可能性,尽量结合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或者重大工程项目来选题,选题要包括理论分析、实验研究或田间验证等多个方面。

此外,选题还应恪守“小题目,大文章”的原则,做深做透,切忌贪大求全,四面开花。

同时选题应兼顾个人兴趣、知识优势等,焕发出潜在的创造力,积极面对研究中所遇到的困难,取得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选题论证的基本方式是充分且全面的文献综述,并结合广泛而深入的咨询与调研。

在充分查阅、系统收集和整理国内外近年来本学科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分析、筛选出与本研究领域密切相关的、有代表性的文献,并认真阅读和了解本研究领域知识的形成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对已形成的理论、技术、方法等进行客观评价,通过信息挖掘和综合分析,凝练科学问题,提出科学假设;经与导师讨论和修改完善,最终形成成熟的论文选题,确定研究内容和关键科学或技术问题,形成技术路线,设计试验方案。

文献综述要体现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进展,并能准确地反映学位论文的主题内容及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针对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应阅读大量的国内外文献,至少需要阅读学术期刊论文200篇以上(国外文献100篇以上),其中最近5年内的文献占60%以上,权威文献至少占30%以上,部分文献可以考虑从最早发表时期的经典文献开始阅读;对于应用技术和方法类研究选题,还要进行国内外相关技术标准和专利文献的查询,并要求选题查新,以确保拟开发技术的先进性和创新性。

在文献综述部分,须对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目前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技术,以及取得的成果进行详尽的分析、阐述和总结。

就博士学位论文研究内容与国内外已开展的相关内容和方法、设计思想等进行对比分析,阐述博士学位论文研究内容的必要性和意义,要求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是在已有研究基础上的进一步挖掘和拓展,或是技术和理论的创新研究。

综述应至少包括如下几部分:

1)研究问题在植物保护学科的地位与作用;2)研究问题在植物保护学科中的科学意义或对农业发展和学科发展的意义;3)研究问题的历史沿革或背景;4)研究问题的阶段性进展或已有的工作基础;5)尚未解决的问题及其原因或瓶颈;6)本论文选题的研究的思路、主要内容、预期目标,提出主要的关键科学或技术问题,明确主要研究内容,形成研究思路,设计技术路线等;如有必要,在最后还应该对本论文选题可能出现风险进行预评估,并提出风险规避的方案。

综述应控制在10000字左右,图表不少于3-5幅,综述的参考文献在150-300篇之间。

通常,博士研究生应在完成文献综述后,与导师和指导小组讨论博士论文研究的选题、内容和设计,并在其指导下,完成论文设计书的撰写,进行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要求公开举行报告会,由本学科5人以上博士生导师组成的评审小组进行评审,并提出具体的评价和修改意见,确保选题的科学性、前瞻性、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投入研究工作之后结合具体情况和问题,允许调整和改变研究内容,但必须在新的选题之后留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研究工作。

2.规范性要求

植物保护学博士学位论文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7713-87)的规定,以及中国农业大学关于学位论文的相关规定。

文献综述和观点评价要准确、典型、客观,数据来源真实可靠,结论科学。

论文内容应以博士研究生本人从事的试验、观测和调查的材料与数据为主。

对于应用他人研究结果或者协作参与的工作,应该在致谢中加以说明。

此外,植物保护学科的博士学位论文在主体框架及其主要内容、结果表达与数据分析、行文格式等方面必须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1)论文主体框架及其主要内容。

博士学位论文一般包括封面、版权页、目录、摘要、缩略词表、图表索引、主体、参考文献、附录、致谢、作者简历等部分。

论文主体部分可分为四大模块,即文献综述、材料与方法、研究结果与分析、讨论与结论。

在论文总体框架基本一致的情况下,根据植物保护学二级学科的特点,文献综述可以与研究计划合并,研究结果与分析模块也可以再细分为若干篇章。

讨论与结论模块一般要就论文研究获得的主要结论或结果,与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深入比较分析,以进一步揭示客观现象中隐藏的机制和规律,提升论文的理论水平。

同时,在该模块中还应明确指出本文的创新和不足,提出进一步研究的设想与展望。

因此,该模块一般包括全文讨论、主要结论、创新与展望等内容。

(2)结果表达与数据分析。

论文中所有的数据均应本着遵循科学求实的严格要求,对于特殊数据的取舍或缺失数据的补充,必须依据科学的统计方法实施。

样品测试分析、数据统计分析、模型分析等方法及规程应该采用国际公认的标准方法和操作规程,如果是本研究首创或完善的方法,必须详细说明。

数据的有效小数点位数应该保留到分析方法或仪器设备检测限的位数,所有数据结果必须采用公认的数理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并在数据图表中标注统计显著性检验结果。

论文中使用到的重要仪器设备,应该标注厂家和出厂年份等相关信息。

(3)行文格式。

植物保护学博士学位论文应在符合国际通用的图书格式要求基础上,特别注意学术论著的相关格式要求。

引用前人的观点及成果时应做到客观公正,所有被引用的观点、数据、图表等均应在文中给出明显的文献标注,防止产生知识产权纠纷,尤其要杜绝有意或无意的学术侵权问题。

所有参考文献必须在文章所参考的地方一一对应列举,参考文献标注格式规范。

数据结果要使用国际通用的计量单位,专业术语要采用本学科通用的书写格式,重要试验材料要给出相关标准的学术名称。

图表清晰,图表标题及其指标等文字信息,均应同时用中文和外文标注。

博士学位论文完成后,经过导师和所在学科审定同意,在答辩前进行盲审。

盲审专家为相同或相近领域、具有博士研究生指导资格的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研究人员,数量不少于5名,其中非本学位授予权单位的人员不得少于3名。

博士研究生及其导师在收到盲审意见后,对论文作相应的修改、补充、完善,确保论文质量。

经过修改并达到相应质量标准后,学位论文还要通过5位教授以上组成的答辩委员会进行学位和毕业答辩。

学位论文答辩,是展示研究生全面工作、学术修养、研究水平的综合过程。

博士研究生需要认真准备,直接、正面、简要回答问题;对于不清楚或者不了解的问题,要实事求是、如实回答。

根据答辩时专家提出的相关建议,对论文做进一步修改完善,最后形成完整的学位论文,报送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审定并存档。

3.成果创新性要求

植物保护学科博士学位论文既要反映作者在本学科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及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更要体现在解决本学科重要科学问题或提升改进专门技术或方法上做出的创新成果。

基础理论研究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可靠,应结合可能的应用背景进行充分的前瞻性研究,要求在理论或方法上有所突破;应用研究论文要完成实验室或田间试验论证,要求在技术上或方法上有所创新。

鼓励博士研究生选择具有一定风险性的学科前沿课题或对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进行研究,鼓励博士研究生挑战科学前沿问题。

论文创新的具体体现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方面:

(1)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

论文能够针对关键科学问题,提出与众不同且具有科学依据的研究思路,设计并研制新的先进的研究方法,取得更为科学的相关研究结果。

论文所形成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应该对本学科的方法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自我管理与提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