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31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技术能力准入及授权制度程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456002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4931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技术能力准入及授权制度程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4931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技术能力准入及授权制度程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4931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技术能力准入及授权制度程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4931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技术能力准入及授权制度程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4931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技术能力准入及授权制度程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4931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技术能力准入及授权制度程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4931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技术能力准入及授权制度程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4931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技术能力准入及授权制度程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4931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技术能力准入及授权制度程序.docx

《4931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技术能力准入及授权制度程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931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技术能力准入及授权制度程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4931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技术能力准入及授权制度程序.docx

4931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技术能力准入及授权制度程序

封面

作者:

PanHongliang

仅供个人学习

重症医学科

医护人员独立上岗资格、技术能力准入授权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重症医学科管理与持续改进,提高医师素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卫计委《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落实重症医学科医师资格、注册护士独立上岗与技术能力授权管理,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工作制度及流程。

一、本制度包含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上岗资格要求、技术能力准入及授权、高风险诊疗操作技术考核及授权制度。

二、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专业理论和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

三、医师与护士为危重病人进行诊疗操作须承担极大地风险,为确保诊疗操作质量与病人安全,实行诊疗操作的资格许可授权制,减少诊疗操作的风险性。

四、诊疗、护理操作资格的许可授权范围,应当包括所有进行本诊疗操作的执业医师与注册护士。

无操作权的个人,除非在有正当理由的紧急情况下,不得从事诊疗操作。

五、医院对需要资格许可授权的诊治操作工程有明确的规定,应是那些操作危险性大、易于发生并发症的工程,每项具体诊治/护理操作工程都有操作常规,制度、考评标准。

六、由医疗、护理管理职能部门负责建立相应的资格许可授权程序与机制。

由医疗、护理管理职能部门与专业人员组成考评组织。

提供需要资格许可授权的诊治操作工程的操作常规与考评标准,并实施培训与教育。

七、应当结合操作者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对其熟练掌握程度进行认定。

八、所有资格评价资料都应当是可信任的,是书面的、详细的,并能随时可查。

九、诊疗操作的资格许可授权实施动态管理,至少每二年复评一次,当出现下列情况,则应当取消或降低其进行操作的权力。

(1)达不到操作许可授权所必需资格认定的新标准者。

(2)对操作者的实际完成质量评价后,经证明其操作并发症的发生率超过操作标准规定的范围者。

(3)在操作过程中明显或屡次违反操作规程。

十、医师掌握关键工程及技术能水平的基本标准要求:

(一)掌握重症患者重要器官、系统功能监测和支持的理论与技能,掌握复苏和疾病危重程度的评估方法;对以下涉及脏器功能及生命的异常信息具有足够的快速反应处理能力:

1、休克、呼吸功能衰竭

2、心功能不全

3、严重心律失常

4、急性肾功能不全

5、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6、严重肝功能障碍

7、胃肠功能障碍与消化道大出血

8、急性凝血功能障碍

9、严重内分泌与代谢紊乱

10、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

11、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

12、镇静与镇痛

13、严重感染

14、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

15、免疫功能紊乱。

  

(二)除掌握临床科室常用诊疗技术外,应具备独立完成以下监测与支持技术的能力:

1、心肺复苏术

2、人工气道建立与管理

3、机械通气技术

4、深静脉及动脉置管技术

5、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心阻抗血流图、二氧化碳无创心排量测定、床旁超声等

创伤性血流动力学监测:

中心静脉导管、肺动脉导管/Swan-Ganz导管、连续心输出量测定(CCOPACs)、脉搏指示持续心排量监测(PICCO)

6、持续血液净化技术

7、纤维支气管镜等技术

8、心电监测及除颤技术

9、亚低温治疗技术

十一、护理掌握关键工程及技术能水平的基本标准要求:

 

(一)掌握重症监护的专业技术:

1、输液泵的临床应用和护理

2、外科各类导管的护理

3、给氧治疗

4、吸痰操作技术

5、动脉采血操作技术

6、气道管理和人工呼吸机监护技术

7、循环系统血液动力学监测

8、心电监测及除颤技术

9、血液净化技术

10、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监测技术

11、胸部物理治疗技术

12、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技术

13、危重症患者抢救配合技术等。

  

(二)除掌握重症监护的专业技术外,应具备以下能力:

1、各系统疾病重症患者的护理

2、重症医学科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3、重症患者的疼痛管理

4、重症监护的心理护理等。

十二、授权流程

1、重症医学科注册医师授权管理:

①、新入人员:

进入重症医学科后通过三年的基础培养,使被培养者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达到能够应对常见危重症病人的处理能力,标准要求如下:

1、掌握危重病常见症状的临床判断和危重病人的病情分级;

2、各种常用的急救技术和方法;

3、对常见危重症进行基本正确和独立的抢救和诊治。

4、能阅读有关危重病医学的外文书刊;

5、了解临床科研方法,能紧密结合临床实践,写出具有一定水平的病案报道和综述;

6、了解与危重病医学相关的医疗法规;

7、学会与病人及其家属沟通,具备良好的从医所需的人文综合素质。

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由医务科及科室授权独立从事重症医学科临床医疗工作。

独立工作期间继续接受科室及医院的再培训及考核,至少每两年复评1次。

②、通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注册医师,经省级或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专科资质培训,考核合格人员。

经医院审核后方可由科室及医务科授权独立工作。

独立工作期间继续接受科室及医院再培训及考核,至少每两年复评1次。

2、注册护士独立上岗资格授权流程:

根据护理部护士分层管理办法(试行),对重症医学科护士按学历水平、职责、工作经验、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实施分级分类管理。

①、新入人员,通过国家护士执业考试并注册,工作3年内的护士或轮转护士(N1级):

在医院强化实习、规范化培训、专科轮转1-2年后,接受1年及以上重症监护专科护士培训,在高层级护士指导下完成病情较轻病人的护理,轮转考核合格转为N2。

培训结束合格后予以准入重症医学科临床护理工作,再通过3-12个月培训直至其能独立完成危重症患者的护理工作。

经科室审核后,填写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独立上岗资格授权申请表上报医务科,经护理部组织审核后,予以授权。

审核不合格者,不予授权。

经护理部授权后方可独立从事重症医学科临床护理工作;独立工作期间继续接受科室及医院再培训,考核,至少每两年复评1次。

②、通过国家护士执业考试并注册,并有3年以上同等级医院(重症监护专科工作1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护士(N2级):

进入重症医学科后,接受3-12个月重症监护专科护士培训,经科室考核合格后,填写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独立上岗资格授权申请表上报医务科,经护理部组织审核后,予以授权。

审核不合格者,不予授权。

经护理部授权后方可独立从事重症医学科临床护理工作;独立工作期间继续接受科室及医院再培训,考核,至少每两年复评1次。

③、经省级或中华护理学会重症专科护士培训并获得“重症专科护士资质培训合格证”的护士或N3、N4级别护士:

经科室审核后可直接向医院申请,经护理部授权后方可独立从事重症医学科临床护理工作;独立工作期间继续接受科室及医院再培训,考核,至少每两年复评1次。

3、重症医学科高风险诊疗操作技术考核及授权制度按医院管理工作制度汇编《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与资格授权管理制度》执行。

十四、以上涉及重症医学科各岗位人员职责、资质、技术能力准入标准要求、制度,操作常规、考评标准,应编写入重症医学科作业指导书,由医院或科室组织定期培训、考核,全体医护人员均应知晓并遵照执行。

附件1

重症医学科需要资质许可授权的诊治操作工程目录

8、人工气管建立技术(气管插管术、气管切开术)

9、机械通气技术

10、深静脉及动脉置管技术

11、血流动力学检测技术

12、持续血液净化技术

13、纤维支气管镜诊疗

14、心肺复苏术

15、心电监测及除颤技术

16、亚低温治疗技术

附件2

重症医学科需要资质许可授权的高风险诊疗技术目录

一、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

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技术

三、床边胃肠镜诊疗技术

四、床边紧急心脏起搏技术

五、超声引导穿刺置管、引流术

六、颅内压监测技术

六、其他新技术及科研技术工程

附件3

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资格准入授权申请表

姓名

性别

年龄

职称

工作时间

申请时间

取得执业证时间

执业证编号

执业类别

取得职称时间

证书编号

执业类别

申请资格理由及相关技术培训和进修(注明时间和证书):

申请人签名:

日期:

重症医学科资质培训考核情况:

科主任签名:

日期:

医务科/护理部审核意见:

医务科长/护理部主任签名:

日期: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委员会审批意见:

主任委员签名:

日期:

版权申明

本文部分内容,包括文字、图片、以及设计等在网上搜集整理。

版权为潘宏亮个人所有

Thisarticleincludessomeparts,includingtext,pictures,anddesign.CopyrightisPanHongliang'spersonalownership.

用户可将本文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

除此以外,将本文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人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Usersmayusethecontentsorservicesofthisarticleforpersonalstudy,researchorappreciation,andothernon-commercialornon-profitpurposes,butatthesametime,theyshallabidebytheprovisionsofcopyrightlawandotherrelevantlaws,andshallnotinfringeuponthelegitimaterightsofthiswebsiteanditsrelevantobligees.Inaddition,whenanycontentorserviceofthisarticleisusedforotherpurposes,writtenpermissionandremunerationshallbeobtainedfromthepersonconcernedandtherelevantobligee.

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必须是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的的合理、善意引用,不得对本文内容原意进行曲解、修改,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Reproductionorquotationofthecontentofthisarticlemustbereasonableandgood-faithcitationfortheuseofnewsorinformativepublicfreeinformation.Itshallnotmisinterpretormodifytheoriginalintentionofthecontentofthisarticle,andshallbearlegalliabilitysuchascopyrigh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