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阶段性测试题7必修三第一二单元评估测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457242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5.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3阶段性测试题7必修三第一二单元评估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必修3阶段性测试题7必修三第一二单元评估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必修3阶段性测试题7必修三第一二单元评估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必修3阶段性测试题7必修三第一二单元评估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必修3阶段性测试题7必修三第一二单元评估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必修3阶段性测试题7必修三第一二单元评估测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必修3阶段性测试题7必修三第一二单元评估测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必修3阶段性测试题7必修三第一二单元评估测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必修3阶段性测试题7必修三第一二单元评估测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必修3阶段性测试题7必修三第一二单元评估测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必修3阶段性测试题7必修三第一二单元评估测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必修3阶段性测试题7必修三第一二单元评估测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必修3阶段性测试题7必修三第一二单元评估测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必修3阶段性测试题7必修三第一二单元评估测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必修3阶段性测试题7必修三第一二单元评估测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必修3阶段性测试题7必修三第一二单元评估测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必修3阶段性测试题7必修三第一二单元评估测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必修3阶段性测试题7必修三第一二单元评估测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必修3阶段性测试题7必修三第一二单元评估测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修3阶段性测试题7必修三第一二单元评估测试.docx

《必修3阶段性测试题7必修三第一二单元评估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3阶段性测试题7必修三第一二单元评估测试.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必修3阶段性测试题7必修三第一二单元评估测试.docx

必修3阶段性测试题7必修三第一二单元评估测试

阶段性测试题七(必修三第一、二单元评估测试)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5·吉林一模)西周社会的运转,所依靠的是两项权力原则:

刑和礼。

礼的应用范围只限于贵族,刑的应用范围是普通百姓。

针对这种现象,春秋战国时期,有学者认为社会没有阶层高下之分,在法律和君主面前人人地位都一样,该学者所属的学派是(  )

A.法家         B.墨家

C.儒家  D.道家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战国百家思想。

从材料中“社会没有阶层高下之分,在法律和统治者面前人人地位都一样”可以看出依法治国,符合法家的思想主张,故答案选A项。

2.(2015·温州八校联考)《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

“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

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

”材料反映了当时(  )

A.诸侯国的命运取决于读书人的智慧

B.儒家思想被各国统治者所采纳

C.知识分子阶层对政局产生重大影响

D.百家争鸣加剧诸侯争霸的态势

[答案]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儒家思想。

根据所学知识,A项本身错误;儒家思想在春秋时期没有被各国统治者所采纳;子贡作为当时的一个知识分子,在当时起到“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的作用;D项不符合题目要求。

所以答案选C项。

3.(2015·邯郸摸底)在君民关系上,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

董仲舒主张“近古限民名田,以澹不长,塞并兼之路。

盐铁皆归于民。

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然后可善治也”。

据此推断董仲舒(  )

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B.继承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

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董仲舒的新儒学。

材料“盐铁皆归于民。

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体现的是对民情的体察,是古代中国民本思想的体现。

故应选B项。

4.(2015·山东省实验中学一诊)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认为:

“中国文化以周孔种其因,至秦汉收其果,几於有一成不变之观。

”这里所指的“一成不变之观”是(  )

A.家天下的观念 B.君权神授思想

C.儒家传统道德 D.法家治国精髓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梁漱溟是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称。

在《中国文化要义》中,梁漱溟指出:

“周孔种其因,是种封建解体之因,是种国家融化在社会里面之因。

秦汉收其果,是一面收融解融化之果,还一面在种种问题上收融合统一之果。

所谓一成不变之观,即从此中国便是天下(社会)而兼国家的,从此便是以儒家为治道之本而摄取法家在内的”。

故选C项。

5.(2015·石家庄二中)南朝吴均在《齐春秋》中记载:

“有病邪者,以问欢(人名)。

欢曰‘君家有书乎?

’曰:

‘惟有《孝经》三篇。

’欢曰:

‘可取置病人枕边,恭敬之,当自瘥(治愈)。

’如其言,果愈。

后问其故,欢曰:

‘善禳祸,正胜邪,故尔。

’”这则故事反映了(  )

A.儒家经典在民间被神圣化B.儒学正统地位开始确立

C.思想界出现三教合一趋势D.儒学影响中医治疗方法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儒学在汉代确立了正统地位;唐宋之际思想界出现三教合一的趋势;材料说的是儒家经典能治病,是神化儒家思想的意思,和我国中医没有关系。

因此B、C、D三项均错。

材料记载了顾欢以孝经治病的故事。

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经典被神圣化。

故选A项。

6.(2015·江西红色六校联考)“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与此观点一致的是(  )

①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善政,民畏之

②伦理的德性即是中间性

③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

④“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②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宋明理学等。

此题考查的比较难,需要仔细的分析材料的信息。

通过材料可以看出“中和”是万物“育”的前提,这是体现的儒家伦理道德的教条,同时也教导要克制自己的欲望,不能无限的膨胀。

故选A项。

7.(2015·邛崃)“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

”“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

”这是朱熹关于“天理”与“人欲”的论述(  )

①强调“人欲”是“天理”产生的根本基础

②认为“天理”和“人欲”相互依存、互相包容

③具有关注社会现实和百姓生存的民生意识

④与统治阶级的“天理”有一定的差别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宋明理学。

从材料可以看出,朱熹虽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但是并不是反对所有的欲求,认为“天理”和“人欲”相互依存、互相包容,关注百姓的需求,认为这并不是反对的内容,故选B项。

8.(2015·唐山模拟)朱熹看到山石中有贝壳,认为“此石即旧日之土,螺蚌即水中之物,下者却变而为高,柔者却变而为刚。

”这体现了(  )

A.格物致知 B.经世致用

C.三纲五常 D.发明本心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B项明末清初顾炎武等的思想;C项三纲五常是西汉董仲舒的主张;D项是心学开创者陆九渊的思想。

“格物致知”指研究事物而获得知识、道理。

故选A项。

9.(2015·山东省实验中学一诊)有学者认为:

宋代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庶民成为推动城市大众文化的主流,出现一种新型文化——“庶民文化”。

下列不属于“庶民文化”范畴的是(  )

A.风俗画  B.心学

C.宋词  D.明清小说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心学的理论性、思辨性较强,属于士大夫哲学,故不属于“庶民文化”。

10.(2015·山东省实验中学一诊)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

(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

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

这里的“反动”是指(  )

A.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C.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D.倡导“自由”“平等”思想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根据所学,明末清初思想界里一批反对传统儒家思想、反对封建专制主义腐朽统治的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等批判继承了传统的儒学体系,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

材料中“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反动”指思想家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11.(2015·温州八校联考)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

“理即是气之理,理不先而气不后。

”他还说:

“礼虽纯为天理之节文,而必寓于人欲以见……故终不离人而别有天,终不离欲而别有理也。

”王夫之对“理”的阐述(  )

①承袭了朱熹的天理观  ②体现了朴素唯物精神

③宣扬了经世致用观念  ④具有个性解放的色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

材料信息“理不先而气不后”表明王夫之不赞同理先于气的说法,故①说法错误;材料中也无法体现学术的实用性,故③不符合题意,排除①③,本题正确选项为D项。

12.(2015·衡水中学)明朝官员的公服上所缀图案被称为“补子”,各等级对应的图案有明确规定,如武官“一品、二品狮子,三品、四品虎豹……”等。

但到明朝中后期,在面临农民起义和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下,常出现武官越级使用高品级的图案,而朝廷对此无能为力的情况。

下列选项中对这种历史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A.武官的地位得到了提高

B.商品经济发展淡化了中央集权

C.心学的传播张扬了个性

D.社会危机加剧冲击了纲常束缚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从明朝官员的公服上所缀图案的等级规定,表明明朝官员等级分明,各级官员恪守礼法,遵守纲常。

“但到明朝中后期,在面临农民起义和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下,常出现武官越级使用高品级的图案,而朝廷对此无能为力的情况。

”说明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冲击下,官员道德礼法的丧失,社会危机加剧冲击了纲常束缚。

D项符合题意。

既然是武官越级使用,说明并未得到朝廷与正统社会的认可,不能说明武官地位的提高,A项错误。

商品经济发展与心学的传播与题干无关,B、C两项错误。

故选D项。

13.(2015·安徽六校联考)顾炎武《日知录》中写道“心不待传也,流行天地间,贯彻古今而不同者理也,理具于吾心而验于物。

心者,所以统宗此理而别其是非,心学二字,《六经》、孔孟所不道。

”这一观点表明他(  )

A.对陆王心学持批判的态度

B.主张回归孔孟儒学

C.肯定心学的修身养性功能

D.以拯救时代为己任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以及学生对材料有效信息的获取能力。

材料信息“流行天地间……理也”“心学二字,《六经》、孔孟所不道”表明作者认为理学是贯穿古今的天理,心学并非儒学正统,不符合孔孟之道。

既然如此,就应摒弃。

故选A项。

B、C、D三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14.(2015·福建四地六校联考)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从古典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铸成了反对神学桎梏的武器。

以下最契合人文主义核心内涵的古希腊名言是(  )

A.人的出类拔萃为城邦增加的荣耀可以超过神

B.心灵美比形体美更珍贵

C.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D.健康和聪明是人生的两大幸福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文艺复兴。

解答本题要弄清古希腊人文主义核心内涵是以人的眼光考察社会、政治和法律问题,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

据此对比选项可以选定A项。

15.(2015·江西红色六校联考)罗马法的监护制度十分发达,罗马法将保护未成年人及其他社会弱者的利益看成是一种义务,一种社会公职,强调国家和社会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责任。

这直接体现了罗马法的(  )

A.法律至上 B.人文精神

C.自由公正 D.人民主权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主义精神。

该题属于史料型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的阅读与分析能力。

材料中突出了罗马法对“未成年人及其它社会弱者”这一群体的重视,体现了人文主义关怀,故B项说法符合题意。

16.(2015·吉林一模)在14世纪中叶至16世纪末的两个半世纪里,西方在三个领域,即思想文化(包括宗教)、地理知识和商业贸易方面开始处于明显的领先地位,促进了世界的一体化进程,并初步决定西方在未来的世界体系中处于核心主导地位。

体现这一领先地位的历史事件是(  )

A.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B.《临时约法》的颁布

C.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D.法国共和制度的最终确立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根据材料的“14世纪中叶至16世纪末、在思想文化(包括宗教)、地理知识和商业贸易方面”体现这领先地位的历史事件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新航路开辟等。

因此C项符合题干,排除A、B、D三项。

17.(2015·邯郸摸底)与法国相比,英国的启蒙思想家较少对现实政治进行批判,而更多的是对社会问题的研究和对未知科学领域的探索。

造成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两国社会环境的差异

B.两国文化环境的差异

C.两国政治制度的差异

D.两国地理位置的差异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启蒙思想。

依据所学可知,英国的启蒙运动兴起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统治逐渐确立;而法国则是封建专制统治的国家,人民缺少必要的民主与自由。

故应选A项。

18.(2015·山东省实验中学一诊)15世纪,意大利的剧作家阿尔贝蒂说:

“神也和人一样鄙视穷光蛋”,“不要藐视财富,而要防止贪婪。

物质丰富之后,我们就会生活得愉快、自由”。

此观点(  )

A.反映了禁欲主义思想 B.表明了反神学的态度

C.蕴含了人文主义精神 D.批评了拜金主义思想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希腊先哲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从材料“神也和人一样鄙视穷光蛋”可以看出神也具有和人一样的人格;从材料“不要藐视财富,而要防止贪婪。

物质丰富之后,我们就会生活得愉快、自由”可以看出追求现实的幸福成为了重要的内容。

这都体现了人文主义的内容。

19.(2015·淮安检测)“当定格于对文艺复兴时期的思索中时,人们能够回想起探索与发现的诸种辉煌成就……看起仿佛是在每一个方面,人类行动的疆界都变得更为广阔。

”能反映此观点的是(  )

①新航路的开辟

②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③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

④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A.①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A

[解析]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属于启蒙运动的内容,而题目问的是文艺复兴,排除②,故选A项。

20.(2015·温州八校联考)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罗斯福总统要求国会批准对日宣战,当时联邦参议院82票对0票通过,众议院388票对1票通过。

为保护投反对票的那个女议员的人身安全,国会专门派人派车,护送她上班、回家。

她在1973年去世,国会大厦前竖立起她的雕像。

与此最为接近的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是(  )

A.伏尔泰:

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B.孟德斯鸠:

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

C.卢梭: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所不在枷锁之中

D.康德:

良心是一种根据道德准则来判断自己的本能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启蒙运动。

无论是美国政府保护投反对票的女议员,还是在她死后为其立雕像,其实都是对她敢于坚持不同意见的伟大精神表示崇高敬意。

因此A项正确。

B、C两项是说民主、自由要受到一定的限制,D项反映的是人的美德,故不符合题意。

21.(2015·石家庄二中)“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

”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启蒙思想家思考的问题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相比,突出强调了(  )

A.批判神权统治 B.鼓吹人性解放

C.倡导思想自由 D.构建民权政府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启蒙运动。

本题实际上是问启蒙运动的不同点即特点,A、B、C项都不对,属于启蒙思想家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思想家的相同点。

结合题干“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

”可知是启蒙运动中的“社会契约”思想,体现了民主的要求。

故选D项。

22.(2015·山东省实验中学一诊)阿克顿《自由与权力》一书中说:

“路德和加尔文的宗教改革强调的是宗教信仰中‘个体的自由’”。

这里的“个体的自由”的本质涵义是(  )

A.个人的自由原是天所赐予的

B.个人可以自由选择宗教信仰

C.好坏优劣取决于个人的尺度

D.个人有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希腊先哲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A项内容不符合路德宗教改革的观点,它是近代新兴资产阶级在政治上要求的反映。

B项内容对路德的宗教改革内容理解有误,路德宗教改革是否定教会的权力,个人灵魂得救的权力由教士手中转到教徒手中,D项正确。

23.(2015·江山实验中学)康德认为,人在道德上是自主的,人的行为虽然受客观因果的限制,但是人之所以成为人,就在于人有道德上的自由能力,能超越因果,有能力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据此可以得出(  )

A.康德强调人的自由是有限的

B.启蒙思想是以道德为核心的

C.理性主义是康德的核心思想

D.德意志启蒙运动强调道德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康德的思想主张。

由题干中的“人有道德上的自由能力,能超越因果,有能力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可知,康德强调人的自由要受到道德的制约,即说明人的自由在道德的范围内,由此可知,A项为答案。

启蒙运动以理性主义为核心,B项错误;C、D两项无法从材料中得以体现。

24.(2015·嘉兴测试)有思想家主张“人人放弃其自然法的执行权而把它交给公众,……这样,就授权社会,或者授权给社会的立法机关,根据社会公共福利的要求为他制订法律,而他本人对于这些法律的执行也有尽力协助的义务。

”这一思想的核心主张是(  )

A.君主立宪 B.天赋人权

C.社会契约 D.三权分立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启蒙运动以及学生对材料有效信息的获取能力。

材料信息“……交给……授权……社会公共福利要求……协助”表明其思想核心为社会契约。

A、B、D三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

故选C项。

25.(2015·南京摸底)张岱年教授认为:

“中国在明清时期就出现了早期启蒙思想,欧洲17、18世纪也产生了启蒙思想,但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而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对“近代社会宣言书”理解最为契合的是(  )

A.冲破了宗教神学的禁锢

B.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C.描绘了“理性王国”蓝图

D.鼓舞了民族独立的斗争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启蒙运动。

冲破了宗教神学的禁锢是指文艺复兴,故A项错误;启蒙运动一定程度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但是这一发展与“近代社会宣言书”并不契合,故B项错误;“理性王国”就是对资产阶级建立国家的设想,与“近代社会”是相契合的,故C项正确;民族独立的斗争和“近代社会的宣言书”不相契合,故D项错误。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

第26题13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3分,第29题12分。

共50分。

26.(13分)(2015·山东省实验中学一诊)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是促进人类进步的重要阶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

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

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类似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为什么在李贽的时代“无法孕育”?

(3分)

材料二 日本学者福泽渝吉在《文明论概略》中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

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

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

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

——福泽渝吉《文明论概略》

(2)结合欧洲和中国近代化的史实评述材料中的观点。

(10分)

(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述充分。

[答案] 

(1)李贽时代:

政治: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加强。

经济:

小农经济主导,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思想:

封建专制思想根深蒂固。

(3分)

(2)观点:

福泽渝吉认为,学习欧洲文明,应先学思想,再学制度,最后学习技术。

如果改变学习顺序,则很难行得通。

欧洲的近代化先是经历了思想启蒙(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继而是制度建设(英、法、美等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最后是器物阶段(通过工业革命,欧美国家相继实现工业化)。

近代中国的近代化过程则完全把这个顺序颠倒过来,即:

由器物(洋务运动)到制度(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再到思想观念(新文化运动),结果未能成功。

正如福泽渝吉所言:

“看似容易,实则不通”。

所以,作者的观点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失败与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密切相关。

未能实现民族独立,成为阻碍中国近代化进程的最大障碍。

(10分)

[解析] 本题考查宋明理学及中国近代先进思想。

(1)“原因”结合李贽所生活的年代,从政治上的专制统治、经济上的小农经济、思想文化上的保守思想等方面进行分析不利于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的因素。

(2)是开放性试题,先明确福泽渝的思想观点,然后结合史实从欧洲近代化的发展和近代中国的近代化发展进行论证作者的观点即可。

27.(12分)(2015·淮安质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

有许多东西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

——普罗塔戈拉

材料二 “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

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

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贵族书》

材料三 (启蒙运动)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

……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社会契约”。

“……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

”……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普罗塔戈拉对神灵持何态度?

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根源。

(3分)

(2)材料二反映了马丁·路德的什么观点?

分析其产生的思想因素。

(2分)

(3)依据材料三,概括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主张。

说明它是如何破坏“传统的制度和习俗”的?

(5分)

(4)纵观西方人文主义发展历程,谈谈你对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认识。

(2分)

[答案] 

(1)态度:

怀疑神灵。

社会根源:

古希腊奴隶制工商业的繁荣;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3分)

(2)观点:

世俗权力高于教会权力。

思想因素:

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人文主义复苏,天主教会的压制。

(2分)

(3)主要思想主张:

宗教上——反对神权统治,主张宗教自由;政治上——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反对专制王权。

冲击了封建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使得天赋人权、自由平等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舆论准备。

(5分)

(4)人文主义思想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的产物;思想具有自身的历史继承性,随着时代的进步,思想不断向前发展。

(2分)

[解析] 本题考查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1)依据材料中“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由此可以看出普罗塔格拉在怀疑神灵;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普罗塔格拉是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第二小问可结合所学的智者学派兴起的背景进行分析总结答案。

即:

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古希腊奴隶主工商业的繁荣。

(2)依据材料中“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我们应当让世俗政体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无论什么人……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由此可以看出马丁·路德主张世俗权力高于教会权力,否定了教皇的权威;马丁·路德是德国宗教改革的领导人物,其观点产生的思想因素可结合所学宗教改革兴起的思想背景分析,即:

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人文主义的复苏。

(3)依据材料中“在宗教方面……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

”“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社会契约’,……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由此可以总结启蒙运动的思想主张:

在宗教方面,反对基督教的神权统治,倡导宗教自由;在政治方面,主张社会契约、人民主权;第二小问实际考查的是启蒙运动在反封建方面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冲击了封建专制主义,促进人们的思想启蒙;为推翻封建专制的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和舆论的准备。

(4)从继承与发展角度回答。

28.(13分)(2015·大庆铁人中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下是战国时期的一些思想家的言论。

孟子对曰:

“王何必曰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