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西师版数学小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优质课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457691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8.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西师版数学小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优质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最新西师版数学小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优质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最新西师版数学小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优质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最新西师版数学小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优质课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最新西师版数学小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优质课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最新西师版数学小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优质课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最新西师版数学小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优质课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最新西师版数学小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优质课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最新西师版数学小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优质课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最新西师版数学小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优质课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最新西师版数学小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优质课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最新西师版数学小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优质课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最新西师版数学小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优质课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最新西师版数学小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优质课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最新西师版数学小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优质课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最新西师版数学小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优质课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最新西师版数学小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优质课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最新西师版数学小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优质课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最新西师版数学小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优质课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西师版数学小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优质课教案.docx

《最新西师版数学小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优质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西师版数学小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优质课教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西师版数学小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优质课教案.docx

最新西师版数学小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优质课教案

第四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

第一课时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一)

教学内容:

P35--36例1、2,P37课堂活动第1、2题,P37—38练习七第1、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理解并初步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口算方法。

2、培养和发展生动手操作的能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让生通过动手操作探究新知识,体验学习带来的成功感和乐趣,让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学好数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法及计算过程。

教具准备:

10捆小棒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口算。

9-4    7-2  8+1   5-2  6+2  

7+4    1+6   8-4  9-2   3+5

2、对口令。

两人一组,一人出小棒(如:

3捆小棒说“30里有3个十”,另一人接“3个十是30”

3、揭示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

1、师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

通过实践活动理解并初步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口算方法。

2、学生根据P35例1、2的要求独立自主学习、深思,并完成例1、2及下面的“试一试”。

三、小组讨论

1、师:

你们在自主学习的时候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

你们是怎样解决的?

2、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

师巡视指导。

四、成果展示

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教师鼓励学生展示、质疑、挑战、纠错、补充。

五、集体讲评

1、教师点评学生在以上环节特别是展示环节的情况(以激励为主,适当提出存在的不足)。

2、师:

通过实践活动,同学们理解并初步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口算方法。

归纳起来就是: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就是几个十加减几个十。

如:

4个十加2个十等于6个十,6个十就是60;6个十减1个十等于5个十,5个十就是50。

六、教学检验

P37课堂活动第1、2题。

七、刚刚训练

P37—38练习七第1、2题。

板书设计: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例1        例2

         (图略)      (图略)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就是几个十加减几个十。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二)

教学内容:

P36例3,P37课堂活动第3题,P37—38练习七第3-6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巩固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口算方法。

2、学会比多、比少的算法,加深对减法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法及计算过程。

教具准备:

10捆小棒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2、这节课我们将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练习。

揭示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

1、师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

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巩固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口算方法,学会比多、比少的算法。

2、学生根据P36例3的要求独立自主学习、深思,并完成例3及下面的“试一试”。

三、小组讨论

1、师:

你们在自主学习的时候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

你们是怎样解决的?

2、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

师巡视指导。

四、成果展示

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教师鼓励学生展示、质疑、挑战、纠错、补充。

五、集体讲评

1、教师点评学生在以上环节特别是展示环节的情况(以激励为主,适当提出存在的不足)。

2、师:

通过实践活动,同学们理解并初步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口算方法及比多、比少的算法。

归纳起来就是: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就是几个十加减几个十;比多、比少的问题应用减法计算。

6、教学检验

P37课堂活动第3题。

七、巩固训练

P38--39练习七第3--10题。

板书设计: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二)

例3 

(图略)

比多比少的问题,应该用减法计算。

课后反思:

 

第三单元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

教学内容:

P40例1例2,P41课堂活动第1题,P42练习八第1、2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的方法,结合多种计算方法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难点:

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具准备:

小棒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

(出示例1图)中秋节是每个家庭团圆的日子,这一天,小强和小红代表学校的爱心志愿者来到了养老院看望老人,他们给老人们带来了同学门赠送的一些月饼,也给老人们带来了欢乐。

2、揭示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

1、师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

通过实践活动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学生根据P40例1、2的要求独立自主学习、深思,并完成下面的“试一试”。

三、小组讨论

1、师:

你们在自主学习的时候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

你们是怎样解决的?

2、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并完成P40的“议一议”。

师巡视指导。

四、成果展示

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教师鼓励学生展示、质疑、挑战、纠错、补充。

五、集体讲评

1、教师点评学生在以上环节特别是展示环节的情况(以激励为主,适当提出存在的不足)。

2、师:

通过实践活动,同学们理解并初步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归纳起来就是:

两位数加整十数是把几十和几十相加,个位上的数不变,两位数加一位数是把个位上的数相加,十位不变。

六、教学检验

P41课堂活动第1题。

七、巩固训练

P42练习八第1、2题。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

例1 例2

(图略)(图略)

两位数加整十数是把几十和几十相加,个位上的数不变;

两位数加一位数是把个位上的数相加,十位不变。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

教学内容:

P41例3,P41课堂活动第2题,P43练习八5、6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减整十数和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结合多种计算方法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难点:

掌握两位数减整十数和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具准备:

小棒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

(出示情景图)小华和小明一共有64只纸鹤,其中小明折了30只,其余的是小华折的,小华折了多少只?

2、揭示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

1、师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

通过实践活动掌握两位数减整十数和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学生根据P41例3的要求独立自主学习、深思,并完成下面的“试一试”。

三、小组讨论

1、师:

你们在自主学习的时候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

你们是怎样解决的?

2、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并完成P41的“议一议”。

师巡视指导。

四、成果展示

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教师鼓励学生展示、质疑、挑战、纠错、补充。

五、集体讲评

1、教师点评学生在以上环节特别是展示环节的情况(以激励为主,适当提出存在的不足)。

2、师:

通过实践活动,同学们理解并初步掌握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归纳起来就是:

两位数减整十数是从十位上减,个位不变;两位数减一位数是从个位减,十位不变。

六、教学检验

P41课堂活动第2题。

七、巩固训练

P43练习八第5、6题。

板书设计:

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

例3(图略)

两位数减整十数是从十位上减,个位不变;

两位数减一位数是从个位减,十位不变。

课后反思:

 

第五课时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练习课

练习内容:

练习八第3、4、7、8、9题。

练习目标:

1、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能区分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与一位数的方法。

3、正确口算,体会多种算法。

练习过程:

一、复习

1、看图列式。

()○()=()()○(=()

2、摆3捆小棒,再摆4根。

()○()=()

摆25根小棒,拿走4根。

()○()=()

2、小结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的方法。

师板书:

两位数加整十数是把几十和几十相加,个位上的数不变;两位数加一位数是把个位上的数相加,十位不变。

两位数减整十数是从十位上减,个位不变;两位数减一位数是从个位减,十位不变。

二、指导练习

1、练习八第3题,注意借助情境感悟加法的意义及如何列式计算,同时体会到两位数加整十数在生活中的运用。

2、练习八第4题,通过蜜蜂采花蜜,创设情境开展练习,提高学习兴趣,并通过一定量的练习,巩固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3、练习八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订正。

4、练习八第8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订正。

5、练习八第9题,是解决问题,让学生感悟发现与提出数学问题,同时也巩固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先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找到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再根据图意列出算式,算出结果。

再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还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第六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

教学内容:

P44例1,P45课堂活动第1题前两个小题,P46—47练习九第1、2、3题。

教学目标:

1、理解不进位加法的算理,并会用竖式计算。

2、通过引导学生用多种算法计算,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用比同的方法解决。

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理解算理,掌握方法。

教具准备:

小棒,计数器,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学校为了小朋友的健康,每年都要组织体检,今年又要体检了,保健老师条查各班人数,现在,来到了一年级教室。

他了解到了什麽?

(男生23人,女生25)

问:

一共有多少人?

怎样列式?

(23+25)

2、揭示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

1、师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

掌握不进位加法的算理,并会用竖式计算。

2、学生根据P44例1的要求独立自主学习、深思,并完成下面的“试一试”。

三、小组讨论

1、师:

你们在自主学习的时候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

你们是怎样解决的?

2、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

师巡视指导。

四、成果展示

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教师鼓励学生展示、质疑、挑战、纠错、补充。

五、集体讲评

1、教师点评学生在以上环节特别是展示环节的情况(以激励为主,适当提出存在的不足)。

2、师:

通过实践活动,同学们掌握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的算理,并会用竖式计算。

归纳起来就是:

两位数加两位数,先算个位,再算十位,个位与个位相加,十位与十位相加。

竖式计算时,个位与个位对齐,十位与十位对齐。

六、教学检验

P45课堂活动第1题前两个小题。

让学生通过摆小棒,进一步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理,巩固计算方法。

七、巩固训练

P46—47练习九第1、2、3题。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

例1(图略)

两位数加两位数,先算个位,再算十位,个位与个位相加,十位与十位相加。

竖式计算时,个位与个位对齐,十位与十位对齐。

课后反思:

 

第七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

(一)

教学内容:

P44例2,P45课堂活动第1题后两个小题,P47练习九第4、5、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进位加减法的算理,掌握竖式书写格式。

2、能感悟多种算法,掌握口算笔算方法。

3、熟练计算。

教具准备:

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

35+23=38+41=

学生独立算,并说过程。

2、揭示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

1、师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

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进位加减法的算理,掌握竖式书写格式,并会用竖式计算。

2、学生根据P44例2的要求独立自主学习、深思,并完成下面的“试一试”。

三、小组讨论

1、师:

你们在自主学习的时候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

你们是怎样解决的?

2、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

师巡视指导。

四、成果展示

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教师鼓励学生展示、质疑、挑战、纠错、补充。

五、集体讲评

1、教师点评学生在以上环节特别是展示环节的情况(以激励为主,适当提出存在的不足)。

2、师:

通过实践活动,同学们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进位加减法的算理,掌握了竖式书写格式,并会用竖式计算。

归纳起来就是:

两位数减两位数,先算个位,再算十位,个位与个位相减,十位与十位相减。

竖式计算时,个位与个位对齐,十位与十位对齐。

六、教学检验

P45课堂活动第1题后两个小题。

让学生通过摆圆片,进一步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算理,巩固计算方法。

7、巩固训练

P47练习九第4、5、6题。

板书设计: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

(一)

例2(图略)

两位数减两位数,先算个位,再算十位,个位与个位相减,十位与十位相减。

竖式计算时,个位与个位对齐,十位与十位对齐。

课后反思:

 

第八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

(二)

教学内容:

P45例3,P46课堂活动第2、3题,P47--48练习九第7--10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进位加减法的算理,掌握竖式书写格式。

2、能感悟多种算法,掌握口算笔算方法。

3、熟练计算。

教具准备:

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

35+23=38+41=78-33=97-26=

学生独立算,并说过程。

2、揭示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

1、师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

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进位加减法的算理,掌握竖式书写格式,并会用竖式计算。

2、学生根据P45例3的要求独立自主学习、深思。

三、小组讨论

1、师:

你们在自主学习的时候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

你们是怎样解决的?

2、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

你还能提出并解决那些问题?

师巡视指导。

四、成果展示

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教师鼓励学生展示、质疑、挑战、纠错、补充。

五、集体讲评

1、教师点评学生在以上环节特别是展示环节的情况(以激励为主,适当提出存在的不足)。

2、师:

通过实践活动,同学们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进位加减法的算理,掌握了竖式书写格式,并会用竖式计算。

归纳起来就是:

两位数减两位数,先算个位,再算十位,个位与个位相减,十位与十位相减。

竖式计算时,竖式计算时,相同数位上的数要对齐。

六、教学检验

P46课堂活动第2、3题后。

七、巩固训练

P47--48练习九第7--10题。

板书设计: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

(二)

两位数减两位数,先算个位,再算十位,个位与个位相减,十位与十位相减。

竖式计算时,相同数位上的数要对齐。

课后反思:

 

第九课时整理和复习

(一)

教学内容:

P49整理与复习第1、2题,P49—50练习十第1—5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所学知识,构建知识结构。

2、使学生能熟练计算100以内的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让学生经历整理知识的过程,感受数学学习的阶段小节。

教学重点:

熟练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引入,我们学习了第四单元的知识,今天我们进行整理和复习。

2、揭示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

1、师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回顾、整理第四单元所学知识,能熟练计算100以内的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

2、学生按P49主题图的要求独立复习、整理。

并完成整理与复习第1、2题。

三、小组讨论

1、师:

你们在自主学习的时候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

你们是怎样解决的?

2、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你有什么收获?

怎样计算100以内的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

师巡视指导。

四、成果展示

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教师鼓励学生展示、质疑、挑战、纠错、补充。

五、集体讲评

1、教师点评学生在以上环节特别是展示环节的情况(以激励为主,适当提出存在的不足)。

2、师:

通过实践活动,同学们掌握计算100以内的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的算理,掌握了竖式书写格式,并会用竖式计算。

归纳起来就是:

100以内的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先算个位,再算十位,个位与个位相加减,十位与十位相加减。

竖式计算时,竖式计算时,相同数位上的数要对齐。

六、教学检验

完成P49—50练习十第1、4题。

七、巩固训练

P49--50练习十第2、3、5题。

板书设计:

整理与复习

(一)

主题图(图略)

100以内的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先算个位,再算十位,个位与个位相加减,十位与十位相加减。

竖式计算时,竖式计算时,相同数位上的数要对齐。

课后反思:

 

第十课时整理与复习

(二)

教学内容:

P49整理与复习第3题,P50—51练习十第6—10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所学知识,构建知识结构。

2、使学生进一步熟练计算100以内的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能根据给出条件,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

教学重点:

熟练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引入。

对比练习:

36+379-836+4079-5036+4279-67

他们的计算方法有什麽不同?

2、揭示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

1、师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能熟练计算100以内的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能根据给出条件,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

2、学生按P49整理与复习第3题的要求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并解决。

三、小组讨论

1、师:

你们在自主学习的时候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

你们是怎样解决的?

2、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

师巡视指导。

四、成果展示

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教师鼓励学生展示、质疑、挑战、纠错、补充。

五、集体讲评

1、教师点评学生在以上环节特别是展示环节的情况(以激励为主,适当提出存在的不足)。

2、师:

通过实践活动,同学们掌握计算100以内的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的算理,掌握了竖式书写格式,并会用竖式计算。

归纳起来就是:

100以内的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先算个位,再算十位,个位与个位相加减,十位与十位相加减。

竖式计算时,竖式计算时,相同数位上的数要对齐。

六、教学检验

完成P50练习十第6题。

七、巩固训练

P51练习十第7、8、9题。

板书设计:

整理与复习

(二)

100以内的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先算个位,再算十位,个位与个位相加减,十位与十位相加减。

竖式计算时,竖式计算时,相同数位上的数要对齐。

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