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海山教育联盟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科学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458657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11.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台州市海山教育联盟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科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浙江省台州市海山教育联盟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科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浙江省台州市海山教育联盟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科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浙江省台州市海山教育联盟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科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浙江省台州市海山教育联盟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科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浙江省台州市海山教育联盟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科学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浙江省台州市海山教育联盟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科学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浙江省台州市海山教育联盟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科学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浙江省台州市海山教育联盟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科学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浙江省台州市海山教育联盟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科学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浙江省台州市海山教育联盟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科学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浙江省台州市海山教育联盟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科学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浙江省台州市海山教育联盟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科学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浙江省台州市海山教育联盟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科学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浙江省台州市海山教育联盟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科学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浙江省台州市海山教育联盟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科学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浙江省台州市海山教育联盟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科学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浙江省台州市海山教育联盟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科学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浙江省台州市海山教育联盟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科学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浙江省台州市海山教育联盟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科学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台州市海山教育联盟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科学试题.docx

《浙江省台州市海山教育联盟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科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台州市海山教育联盟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科学试题.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省台州市海山教育联盟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科学试题.docx

浙江省台州市海山教育联盟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科学试题

浙江省台州市海山教育联盟【最新】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科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走路是锻炼身体的好方式,现在一些手环能自动记录走路的步数。

小李同学周末走路锻炼身体,手环记录显示一万步。

小李“一万步”的路程最接近

A.1千米B.5千米C.10千米D.12千米

2.纳米是长度单位,1纳米=10-9米。

1.76×109纳米可能是

A.一个人的身高B.科学书的长度

C.一座山的高度D.一个篮球场的长度

3.细心的小明同学洗澡时,总喜欢先用手去试一下水是否很烫。

一次他把洗澡水冲到身上时,感觉不冷不热。

则小明这次洗澡的洗澡水最有可能的温度是

A.55℃B.45℃C.35℃D.25℃

4.把菠菜放入沸水中煮几分钟,沸水便成了有菠菜味的“菜汤”,这是因为菠菜细胞被沸水杀死,细胞中的物质流到了水中。

如果把菠菜浸到冷水中,则不会出现上述现象,这说明细胞中的哪种结构阻止了物质的外流

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核D.细胞质

5.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AB.BC.CD.D

6.如下图所示的显微镜几个操作步骤,规范的操作顺序是

A.a→b→c→dB.c→a→b→dC.a→c→d→bD.c→a→d→b

7.草履虫和衣藻这两种生物的最根本区别在于

A.是否会运动

B.是否生活在水中

C.能否进行光合作用

D.是否由一个细胞构成

8.下列我们食用的部分不属于植物营养器官的是()

A.番薯B.甘蔗C.黄瓜D.白菜

9.下面①~⑤是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时的几个操作步骤。

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如图中I转为II,正确简便的操作步骤一般是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②调节光圈

③转动细准焦

螺旋④转动物镜转换器

⑤移动标本

A.⑤→④→②→③B.②→①→⑤→④

C.④→⑤→③→②D.①→②→③→④

10.想要学好科学,很多时候经过自己的思考,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下列是小科同学整理的“错误操作”与对应测量结果。

同学的你帮她判断一下认为各选项中一致的是(  )

选项

错误操作

测量结果

A

用拉得很紧的皮卷尺测量某同学的跳远距离

偏大

B

在测量头发的直径时,如果把头发绕在铅笔上时没有排列紧密

偏大

C

用温度计测沸水温度时,将温度计移出沸水读数

偏大

D

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俯视读数

偏小

 

A.AB.BC.CD.D

11.某人用同一支体温计先后测了甲、乙、丙三人的体温,中途没有将水银甩下去,结果测得三人的体温都是39.5℃。

有关三人的真实体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的体温可能是39.5℃B.丙的体温一定是39.5℃

C.三人的体温一定都是39.5℃D.乙、丙两人的体温都低于39.

5℃

12.红色的火龙果吃完总是让人满手满嘴沾满红颜色。

实际上这是一种叫做花青素的色素导致的。

花青素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益处,但花青素并不容易被人体吸收。

花青素存在于火龙果细胞的哪一结构

A.细胞壁B.细胞核C.叶绿体D.液泡

13.“基因型身份证”主要是利用先进的DNA指纹技术,选取人体细胞中若干个固定的遗传基因作为人的身份信息,从而用以鉴定不同人的身份。

这样的身份信息主要来自于人体细胞结构中的

A.细胞膜B.细胞质C.细胞膜和细胞质D.细胞核

14.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漱口的液体、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染色用的液体分别是

A.自来水、生理盐水、碘液B.凉开水、生理盐水、碘液

C.生理盐水、自来水、碘液D.凉开水、自来水、碘液

15.原鸡是家鸡的祖先,家鸡和原鸡有很多相似的特征,但家鸡的产蛋量高。

人们能把原鸡驯化成产蛋量高的家鸡,是因为生物有

A.生殖和发育的特征B.生长的特征C.遗传和变异的特征D.新陈代谢的特征

16.量程相同、最小刻度都是1℃的甲、乙、丙三支酒精温度计,玻璃泡的容积甲稍大一些,乙和丙相同,丙玻璃管的内径稍粗一些,甲和乙相同,由此可判断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是

A.甲最长B.乙最长C.丙最长D.一样长

17.中医给病人诊病时讲究“望、闻、问、切”,其主要目的是为了()

A.提出问题:

病人得的是什么病?

B.建立假设:

病人得的可能是×××病

C.获取相关的事实或依据,以证实医生心中对病人病情的初步猜测

D.为了积累更多的临床经验,以便与其它医生进行更好的交流

18.关于“刻度尺、量筒、量杯、温度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都有“零刻度”B.刻度线都是均匀的

C.测量的精确值都是由最小刻度决定的D.都是量程越小的工具,精确度越高

19.“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下列关于黄鹂和柳树的描述错误的是

A.它们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

B.构成黄鹂的细胞和柳树的叶肉细胞相比,唯一的区别是缺少了细胞壁和液泡

C.黄鹂比柳树多了系统这一结构层次

D.黄鹂体内起保护作用的是上皮组织,而柳树的是保护组织

二、填空题

20.某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5次测量数据分别是2.14厘米、2.13厘米、2.13厘米、2.36厘米、2.15厘米,其中有一次测量是错误的,则正确的测量结果是

A.2.18厘米B.2.14厘米C.2.13厘米D.2.1375厘米

21.给下面的一些数据填上适当的单位:

(1)饮水机用的一桶水的体积大约是19______。

(2)正常人体温约37.0______。

(3)小明的推铅球成绩为5______。

22.如图是“今天”我市的QQ天气图标,由图可知:

(1)今天我市的最低气温是______℃,读作______。

(2)记录温度计的示数。

图甲______,图乙______。

23.蜗牛靠_____爬行。

24.有些手机配有指纹解锁功能,方便安全。

人的指纹几乎都不相同,这取决于细胞中的______。

指纹位于皮肤的______层,皮肤属于生物体的______(填“组织”、“器官”或“系统”)结构层次。

25.在学习科学过程中,大家要学会利用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来检验自己的观点,下列仪器中,用来加热的是______,取用少量固体药品的是______,滴加少量液体的是______,常用来搅拌的______。

(填序号)

(1)烧杯

(2)滴管(3)酒精灯(4)玻璃棒(5)药匙(6)试管

26.在“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实验中。

([]内填序号)

(1)观察写有字母“b”的装片,这时视野中看到的图像是______。

A.qB.dC.pD.b

(2)如果观察到物像在视野右下方,要想把物象调到视野中央,应将标本向______移动;在视野中已经找到观察物,如果要使物像更清晰些,应调节显微镜的[____]______。

(3)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光线过弱,应选择______。

①小光圈②大光圈③平面镜④凹面镜

(4)要使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少应选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________)

A.5×、4×B.5×、10×

C.10×、10×D.10×、40×

(5)显微镜视野内出现一个污点,移动装片和物镜,污点不动,则此污点可能在(________)

A.载玻片上B.目镜上C.物镜上D.盖玻片上

(6)制作细胞临时装片时,盖上盖玻片的操作方法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

三、探究题

27.学习了量筒的使用后,小明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1)在实验室里有一块形状不规则的矿石。

因矿石体积较大,小明同学按下图所示方法进行测量,则矿石的体积为_______厘米3。

(2)从A到C的操作过程中将使所测矿石体积结果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不变”),其原因是_______。

(3)小王同学还想测一枚大头针的体积,具体如下:

用烧杯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内,读出水的体积V1,将一枚大头针轻轻地放入量筒内的水中,沉底后,读出此时水面所指示的体积V2,V2与V1的差值就是一枚大头针的体积。

你认为她的这种操作可行吗?

请说明理由________。

28.“吹泡泡”是一种很流行的儿童很喜欢玩的游戏。

七(6)班的亮亮同学自制了一套“吹泡泡”的玩具,看着自己吹出的那一个个美丽的水晶般美妙的的泡泡,特别开心。

可是他发现有时能吹出泡泡,有时又吹不出泡泡。

爱动脑筋的他产生了一个疑问:

这泡泡的产生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1)结合实验记录表,该同学作出的猜想是:

______。

于是他设计并科学地进行了实验,记录了如下实验结果:

液体

肥皂液

管子直径(mm)

3

5

10

20

50

泡产生的情况

容易

较易

较难

不产生

(2)分析以上实验结果,你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

(3)除上述因素外你认为泡泡的产生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说出一种)______

29.在杯子里倒入热水,放室内的桌上,过一段时间热水就成了温水。

七年级同学通过实验研究热水在自然冷却的情况下的温度变化规律。

过程如下:

在玻璃杯中倒入大半杯开水,将杯子放在室内桌面上,让水自然冷却,并用温度计每隔5分钟测量一次水温,直到水温降到室温为止。

记录了水在不同时刻的温度值,如下表:

时间(分)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温度(℃)

90

70

55

45

38

32

28

26

25

25

 

(1)现在手边有两个温度计,一个是水银温度计(最大量程是120℃)、一个是酒精温度计(最大量程是60℃),你认为在这个实验中应该用哪个?

______,原因是______。

(2)你认为实验时的室温为______℃。

(3)根据上表判断,你认为热水在自然冷却的情况下温度降低的快慢有什么规律?

答:

______。

(4)本次实验时间(45分钟)较长,根据日常生活经验,请你说出一个会影响实验时间长短的因素______。

四、简答题

30.某同学采集了一些植物,包括葫芦藓、紫菜、蕨、豌豆、银杏。

设计了下面的检索表来分析这些植物,则A、B、C、D、E中表示豌豆的是______。

豌豆是______植物。

B表示______,是______植物;E表示______,是______植物。

1a有种子………………………………………………2

1b无种子………………………………………………3

2a种子外有果皮包被…………………………………A

2b种子外无果皮包被…………………………………B

3a有茎叶分化…………………………………………4

3b无茎叶分化…………………………………………C

4a无根…………………………………………………D

4b有根…………………………………………………E

31.小胖是进化者公司专为4~12岁孩子设计的机器人。

TA有可爱的企鹅型外观,大眼睛眨呀眨可爱极了。

TA的智力水平和3~4岁孩子差不多,同时具备强大的语音交互功能,能根据主人要求自行走动,回答各种难题。

TA还是孩子的忠实玩伴,专业的家庭教师,一位机器人管家。

那么小胖机器人属于生物吗?

请你作出判断并从生物的特征方面加以说明。

答:

______。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详解】

步行一万步的距离,因身高不同会产生不同差别,一般一步0.7米,一万步7000米,所以应该是7.0公里。

小李同学周末走路锻炼身体,跨步不会太大,可达到0.5米每步。

估计一万步大约有5公里,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

B.

2.A

【解析】

【详解】

1.76×109nm=1.76m,

A.一个人的身高在1.75m左右,符合题意;

B.科学书的长度在17.6cm=0.176m左右,不符合题意;

C.一座山的高度在176m以上,不符合题意;

D.一个篮球场的长度在17m以上,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C

【解析】

【详解】

温度相同的物体冷热程度相同。

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洗澡水不冷不热,说明其温度非常接近体温,应该是35℃。

故选C.

4.B

【解析】

【分析】

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详解】

细胞膜有保护、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当菠菜浸泡在冷水中,细胞膜维持正常状态,冷水不变色;把菠菜放在沸水中煮沸,因为沸水损伤了菠菜细胞的细胞膜,细胞质里的叶绿素使水会变成绿色。

【点睛】

细胞膜的功能。

5.C

【解析】

【详解】

A、取用固体药品时,将试管倾斜,用纸槽或钥匙将药品送入试管底部,然后直立试管,故A正确;

B、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垂悬在试管正上方滴加,故B正确;

C、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故C错误;

D、倾倒液体时,瓶塞倒放,试管倾斜,试剂瓶紧挨试管口,标签朝手心,故D正确;

故选:

C。

6.B

【解析】

【分析】

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包括:

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和收镜等步骤。

【详解】

图中a为观察步骤中的安放玻片标本,b为观察步骤中的镜筒下降,c为对光步骤,d为镜筒上升寻找物像的步骤,所以正确顺序为:

c→a→b→d。

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点睛】

能够把图形转换成文字。

7.C

【解析】

【分析】

衣藻是单细胞植物,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

【详解】

衣藻细胞有细胞壁和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进行自养;而草履虫细胞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制造有机物,为异养;因此草履虫和衣藻这两种生物的最根本区别是体内是否有叶绿体,能否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故选:

C。

【点睛】

明确动物和植物在功能方面的主要区别是体内是否有叶绿体,能否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8.C

【分析】

绿色开花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的.根、茎、叶为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为生殖器官。

【详解】

器官是指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绿色开花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的。

根、茎、叶为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为生殖器官。

黄瓜属于果实是生殖器官;番薯属于根,甘蔗属于茎、白菜属于叶,都是营养器官。

可见,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绿色开花植物的根、茎、叶为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为生殖器官。

9.A

【解析】

【分析】

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先在低倍物镜下找到清晰的物象→移动装片,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调节反光镜和光圈,使视野亮度适宜→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详解】

由题图可知,Ⅰ→Ⅱ,是由低倍镜观察换用高倍镜观察,低倍镜下气孔在视野右上方,因此在换用高倍物镜前应该向右上方移动装片,使物象移至视野中央,再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并调节反光镜和光圈,使视野亮度适宜,最后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A正确。

【点睛】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高倍显微镜使用方法的熟练掌握。

10.B

【详解】

A.用被拉长了的皮尺测量跳远距离时,此距离是一定的,但皮尺上的分度值的真实长度变大,而分度值的示数没有变化,所以测量结果比实际距离偏小,故A不符合题意;

B.在测量头发的直径时,如果把头发绕在铅笔上时没有排列紧密,会导致头发丝的宽度测量结果偏大,所以计算的直径偏大,故B符合题意;

C.用温度计测沸水温度时,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否则温度计示数会降低,测量结果偏小,故C不符合题意;

D.用量筒量液体体积时读数时视线要与液体的凹液面相平,否则测量的液体体积会不准确,俯视读数会比实际值要大,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A

【解析】

【详解】

甲的体温等于39℃,因为甲测体温前用的是甩好的体温计,所以,结果准确;给乙和丙测量时没甩体温计,结果不一定准确,可能等于、也可能小于甲的体温,故A正确。

故选A.

12.D

【解析】

【分析】

液泡中含有细胞液,有各种味道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如各种蔬果汁中含各种有味道的物质以及丰富的营养物质,就是来自于细胞中液泡的细胞液。

【详解】

细胞壁位于细胞的最外面,起到保护和支持作用,A错误;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的意义,B错误;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C错误;液泡中含有细胞液,有各种味道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如火龙果果汁中含的花青素等营养物质,就是存在于细胞的液泡中,D正确。

【点睛】

考查的是基础性的知识点,只要基础扎实,掌握了细胞的结构以及功能,即可答题。

13.D

【解析】

试题分析:

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部分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

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

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

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分别由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

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考点:

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载体-DNA

14.B

【分析】

制作口腔上皮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记为:

擦→滴→漱→刮→涂→盖→染。

【详解】

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

用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放在实验台上备用;滴一滴生理盐水在载玻片中央,目的是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原有形状;用凉开水漱口,以去除口腔中的食物残渣;用消毒的牙签在口腔侧壁上轻轻刮几下,取得口腔上皮细胞,再在把牙签附有碎屑的一端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滴中均匀涂抹;盖上盖玻片,先用镊子夹起盖玻片的一边,让另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滴;然后轻轻盖上,避免出现气泡;染是指染色,把稀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直到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因此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漱口的液体、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染色用的液体分别是凉开水、生理盐水、碘液。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制作临时装片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15.C

【解析】

【分析】

遗传是指亲子间性状上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性状上的差异,生物之间的遗传和变异是一种普遍现象,据此解答本题。

【详解】

人工选择的方向是人们的需求和喜好,而“蛋鸡”的出现是人工选择的结果,人们这样选择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更多的鸡蛋。

我们又知道正是由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普遍存在的,使得原鸡在繁殖中出现了不同的变异个体(产蛋多的个体与产蛋少的个体),为选择提供了选择的资料,选择的基础。

人们就专门饲养(选择)和繁殖产蛋多的鸡,在这个过程中产蛋多的变异逐代积累而得到加强,形成现在产蛋量很大的蛋鸡。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人工选择的基本知识。

明确生物之间的遗传和变异是一种普遍现象是解答的关键。

16.A

【详解】

乙、丙玻璃泡的容积相同,而丙内径粗一些,所以升高相同温度时,丙的液面升高的小,即相邻刻线间的距离小;甲和乙玻璃管内径相同,甲的玻璃泡容积大一些,所以升高的温度,甲液面升高的多,即刻线间距离大,三者比较,相邻刻线最长的是甲,最短的是丙。

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7.C

【分析】

科学探究是指为了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通俗地说,就是让我们自己去发现问题。

主动去寻找答案,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科学探究重在探索的过程,而不是只注重答案本身。

【详解】

中医给病人诊病时讲究“望、闻、问、切”,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相关的事实或依据,以证实医生心中对病人病情的初步猜测。

故选C。

18.C

【详解】

A.测量工具一般都有“0”刻度线,但是体温计没有“0”刻度线,故A错误;

B.刻度尺、量筒、温度计的刻度均匀,而量杯的刻度不均匀,故B错误;

CD.测量工具的测量准确值都是由最小刻度值决定的,分度值小的精确度高,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19.B

【解析】

【分析】

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

细胞→组织→器官→绿色开花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是: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详解】

黄鹂和柳树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A正确;黄鹂属于动物,细胞无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构成黄鹂的细胞和柳树的叶肉细胞相比在结构上缺少了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B错误;柳树的细胞结构:

细胞→组织→器官→绿色开花植物体,黄鹂的结构层次是: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黄鹂比柳树多了系统这一结构层次,C正确;黄鹂体内起保护作用的组织主要是上皮组织,而柳树的是保护组织,D正确。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结合题意,灵活解答。

20.B

【解析】

【详解】

分析五次测量数据可以发现,2.36厘米这个数据与其他三个相差太大,应该是一个错误数据;

所以其它三次测量的平均值为:

L=

=2.14厘米,所以物体的长度为2.14厘米.

故选B.

21.

(1)L(或升)

(2)℃(3)m

【解析】

【详解】

(1)饮水机用的一桶水的体积大约是19L;

(2)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

(3)小明推铅球的成绩在5m左右;

22.2222摄氏度37℃-23℃

【详解】

(1)由图标可知,我市最低气温为22℃,读作22摄氏度;

(2)由图甲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刻度由下往上依次增大,故温度高于零摄氏度,读数为37℃;由图乙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刻度由下往上依次减小,故温度低于零摄氏度,读数为-23℃。

23.腹足

【解析】

【分析】

蜗牛并不是生物学上一个分类的名称,一般指大蜗牛科的所有种类动物,广义的也包括腹足纲其他科的一些动物。

【详解】

蜗牛的运动器官是腹足。

在蜗牛腹部生有一道宽而细的横褶,后端较尖,这就是它的“足”。

蜗牛爬行时,用它的足紧贴在别的物体上,由腹部肌肉做波状蠕动,它就能缓慢地向前爬行了。

同时,它的足上生有一个腺体,叫足腺,能分泌一种粘液帮助它爬行。

【点睛】

野生的蜗牛是农业的害虫,这是因为它以植物叶和幼嫩的茎为食。

24.

(1)细胞核

(2)表皮(3)器官

【解析】

【分析】

皮肤由表皮、真皮组成,属于器官,由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组成。

人体的结构层次都是: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

【详解】

人的指纹几乎都不相同,这是因为人体具有不同的遗传物质,遗传物质位于细胞核。

皮肤由表皮、真皮组成,指纹位于皮肤的表皮。

器官器官是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皮肤是由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等多种组织构成,因此皮肤属于器官。

【点睛】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功能,人体皮肤的结构和主要功能。

25.(3)(5)

(2)(4)

【解析】

【详解】

酒精灯用来加热,药匙用来取用少量固体药品,滴管用来滴加少量液体,玻璃棒常用来搅拌。

26.

(1)A

(2)右下⑥细准焦螺旋(3)②④(4)D(5)B(6)A

【解析】

【分析】

图中①转换器,②物镜,③遮光器,④目镜,⑤粗准焦螺旋,⑥细准焦螺旋,⑦反光镜。

【详解】

(1)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使用左眼观察目镜,右眼睁开;所成的像是左右相反、上下颠倒的,故观察“b”是看到的像是“q”。

(2)物像的移动方向和玻片标本的移动方向相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