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大体积混凝土定义.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461815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3.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大体积混凝土定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大体积混凝土定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大体积混凝土定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大体积混凝土定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大体积混凝土定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大体积混凝土定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大体积混凝土定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大体积混凝土定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大体积混凝土定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大体积混凝土定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大体积混凝土定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大体积混凝土定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大体积混凝土定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大体积混凝土定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大体积混凝土定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大体积混凝土定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大体积混凝土定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大体积混凝土定义.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大体积混凝土定义.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大体积混凝土定义.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大体积混凝土定义.docx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大体积混凝土定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大体积混凝土定义.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大体积混凝土定义.docx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大体积混凝土定义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大体积混凝土定义

目录1、编制依据12、工程概况12.1设计概况12.2筏板施工重点及难点23、施工部署34、施工准备44.1施工管理组织机构44.2劳动力准备44.3材料准备54.4施工机械准备54.5技术准备54.6现场施工准备104.7交通组织115.大体积混凝土施工125.1施工工艺流程125.2测量放线125.3钢筋防止移位措施125.4泌水处理125.5泵送工艺125.6混凝土浇筑135.7主楼裙房交界处浇筑145.8集水坑、电梯深坑浇筑145.9膨胀加强带混凝土浇筑145.10混凝土养护155.11大体积混凝土测温156、质量保证措施186.1现浇混凝土分项工程186.2质量标准186.3质量通病防治207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应急措施207.1成立应急指挥小组207.2应急物资准备207.3应急措施准备208.安全施工措施218.1混凝土泵送设备的主要安全措施218.2混凝土浇筑安全要求229.文明施工22附录:

221、混凝土泵的泵送能力计算222、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保温层计算书233、C40(P8)大体积混凝土热工计算244、大体积混凝土C35P8热工计算281、编制依据1.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xxxx-20101.2《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xxxx-20131.3《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xxxx-20121.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xxxx-2002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xxxx-20151.6《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T50146-20141.7《预拌混凝土》GB/T14902-20121.8《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xxxx-20181.9《地下防水工程技术规定》xxxx-20081.10《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xxxx-20111.11《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测控技术规范》GB/T51028-20151.12《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20061.13《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1.14《混凝土用水标准(附条文说明)》JGJ63-20061.15《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附条文说明)》JGJ52-20062、工程概况本工程建设地点位于哈尔滨市松北新区,创新路以南,科技一街以西,创新一路以北位置,总建筑面积xxxx.17㎡。

主体结构最大长度216.7m,主体结构最大宽度162.5m。

室内外高差均为0.3m。

地库设置夹层,层高2米,地下室层高5.1米。

部分地下室为人防工程,人防功能为甲类人防物资库和甲类人防隐蔽所。

本工程地下部分及裙房部分为超长结构,需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

主体结构体系:

ABCD主塔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其它为框架结构。

其中D塔为超限结构。

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等级:

ABCF栋主塔及裙房:

抗震等级为二级;

D栋主塔:

基础~7层剪力墙抗震等级为特一级,7~机房层剪力墙抗震等级为特一级,特一级钢筋锚固参照图集中一级抗震要求,框架抗震等级为一级;

地库:

主体相关范围与主体抗震等级相同,其它抗震等级为三级。

相对标高±xxxx。

2.1设计概况2.1.1本工程主楼采用桩筏基础,筏板厚度为2500mm、2800mm,此部分混凝土浇筑为大体积混凝土,A栋、B栋基础筏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抗渗等级为P8;

C栋、D栋基础筏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抗渗等级为P8;

裙房承台厚度分别为1000mm、1300mm、1600mm、1800mm、2000mm厚,平面尺寸均大于1m,此部分混凝土浇筑同样为大体积混凝土,承台、地梁及防水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抗渗等级P6,膨胀加强带、后浇带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P6)微膨胀混凝土。

各区段主要筏板混凝土浇筑安排如下:

浇筑顺序顶标高厚度面积浇筑量浇筑时间浇筑方式A栋-7.4m2.5m1148.9㎡3300m³27h预备4台,单栋不少于2台汽车泵B栋-7.4m2.5m1148.9㎡3100m³26h预备4台,单栋不少于2台汽车泵C栋-7.4m2.5m1148.9㎡3130m³26h预备4台,单栋不少于2台汽车泵D栋-7.4m2.8m1611.1㎡4500m³37h预备4台,单栋不少于2台汽车泵注:

根据现有结构图纸表中混凝土方量为约量,实际方量将以现场实际浇筑方量为准。

2.1.2主要结构构件钢筋保护层厚度2.2筏板施工重点及难点2.2.1本工程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推移式连续浇筑成型,混凝土浇筑量较大,因此筏板混凝土浇筑策划(包括搅拌站选择、原材料质量控制、运输保证措施)及现场组织(现场部署、技术交底、交通组织、现场施工协调)极为关键。

2.2.2主塔基础底板混凝土工程具有强度高、体积大、约束强的特点。

混凝土设计强度为C40P8,属于强度较高基础底板设计。

2.2.3工程地处哈尔滨市松北区江北科技创新城地段,大型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均位于松花江江南,混凝土供应及罐车交通运送难度较大。

为此本工程经过多次实地考察决定选用实力较强的亚泰混凝土搅拌站,并同时选用亚泰(阿城分站)混凝土搅拌站作为备用站,以满足本工程混凝土供应需求。

2.2.4筏板混凝土原材料、配比选择及防裂措施需要周密考虑。

2.2.3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分层需重点控制。

2.2.4主塔内局部电梯深基坑钢筋绑扎、模板支设及混凝土浇筑难度较大。

2.2.5混凝土防裂养护需要制定严密的措施和制度。

3、施工部署本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采用推移式连续浇筑施工,分层浇注厚度控制在500mm,采用由一侧向另一侧连续浇捣方法浇筑;

每个浇筑区段内卸料点覆盖范围的混凝土浇筑时间要求小于混凝土初凝时间,保证下一区段卸料点浇筑时覆盖已浇筑混凝土,一次性整体浇注完毕,避免冷缝产生。

由于主楼结构为独立单体,施工流水段独立划分,混凝土分别独立浇筑,承台混凝土浇筑按照施工分区,按照流水段进行施工,同时,组织本工程大体积底板混凝土浇筑必须从:

汽车泵的数量、混凝土运输罐车的配备,商品混凝土供货速度,混凝土罐车进场运输路线,浇筑小分队及振捣手、振捣机具安排,混凝土浇筑分区、分层设计等方面做细致、认真的布置,确保顺利完成大体积砼浇筑任务。

4、施工准备4.1施工管理组织机构4.1.1由于本工程筏板浇筑面积较大,浇筑混凝土量大,且大体积混凝土的技术要求高,为了确保筏板大体积混凝土的顺利浇筑和浇筑质量,项目部在浇筑之前应召开专题交底会和动员大会,充分作好各项准备工作,为大体积混凝土的成功浇筑奠定基础。

4.1.2在现场对施工班组作好交底,使工人能确实掌握操作要领以及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所注意的事项,施工过程相关人员不得擅自离岗。

4.1.3筏板混凝土浇筑现场责任分工序号姓名项目职务岗位职责1马小戈项目经理全面负责管理工作和人员调配。

2于健现场经理全面负责施工现场生产管理工作。

3董清崇总技术负责人全面负责工程的技术管理工作。

4张伦安全总监负责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与文明施工管理。

5毛志彬物资经理负责混凝土、相关材料的进场验收以及收料、发料工作。

6呙启国质量总监负责检查混凝土质量,并履行对监理的各项报验工作。

7黎大伟机电经理负责现场供电、供水工作。

8赵丽娜技术负责检查混凝土技术交底、现场问题解决、混凝土配合比控制等。

9孙阳、王继超工长负责各个楼的结构施工;

负责对工人的二次技术交底。

10韩璐璐、李雨晗试验员负责混凝土试块的取样复试工作。

4.2劳动力准备为了保证对基础筏板混凝土的连续浇筑,具体劳动力配备如下:

序号操作工种班组数每班人数备注1混凝土工420混凝土浇筑2抹灰工43混凝土收面3力工410材料搬运4钢筋工23浇筑过程中钢筋检查5试验人员21坍落度、测温、留试块等6后勤22提供后勤保障7水电工22施工过程中用水用电保障8交通指挥22组织现场混凝土车辆运行注:

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浇筑停滞时间不得超过初凝时间,以防止混凝土出现裂缝。

4.3材料准备序号材料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塑料薄膜m250000混凝土养护覆盖2保温棉被m250000混凝土养护覆盖3彩条布(或苫布)m250000施工过程中覆盖作业面4止水钢板(4000×300×3)m10000后浇带5止水带(300*8)m2500施工缝、后浇带6钢丝网、快易收口网等m2——根据现场情况及施工部位确定7电子测温仪个10大体积混凝土测温8温度计个10大气测温4.4施工机械准备序号机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塔吊台7现场施工配合2汽车泵台4单栋楼浇筑不少于2台3地泵台2配合汽车泵使用4混凝土振捣棒个5/班组Æ48、Æ305空气压缩机台5清理作业面6平板振捣器台5混凝土振捣7收光机台5混凝土收面8砼振动台0.8m2台1标养室内使用9砼试模组30100mm×100mm×100mm10砼抗渗试模组10185mm×175mm×150mm4.5技术准备4.5.1混凝土原材料技术要求4.5.1配制大体积混凝土所用水泥的选择及其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本工程应选用水泥标号为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浇筑前,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应提供水泥进场时质量证明书,并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

(2)所用水泥在搅拌站的入机温度不宜大于60℃,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所用水泥其3d天的水化热不宜大于250kJ/kg,7d天的水化热不宜大于280kJ/kg。

(3)当混凝土有抗渗要求时所用水泥的铝酸三钙含量不宜大于8%。

(4)水泥检测报告如图:

4.5.2骨料的选择

(1)细骨料宜采用中砂,其细度模数宜大于2.3,含泥量不大于3%。

(2)粗骨料宜选用粒径5~31.5mm,并连续级配,含泥量不大于1%。

(3)应选用非碱活性的粗骨料。

(4)当采用非泵送施工时,粗骨料的粒径可适当增大。

4.5.3粉煤灰粉煤灰采用大唐七台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二级粉煤灰作为掺合料,该粉煤灰技术稳定,活性指数高,拌制混凝土中掺加粉煤灰应满足相关规范,粉煤灰试验报告和技术要求如下:

4.5.4外加剂外加剂采用黑龙江万特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得大体积混凝土减水剂,该外加剂具有高减水、高保塌、低收缩徐变及良好得耐久性能等特点,减水率>18%,外加剂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1)外加剂的品种、掺量应根据工程所用胶凝材料经试验确定;

(2)应提供外加剂对硬化混凝土收缩等性能的影响;

(3)耐久性要求较高或寒冷地区的大体积混凝土,宜采用引气剂或引气减水剂。

4.5.5矿粉矿粉采用宾县天成建材有限公司生产的S95级矿粉作为掺合料,该矿粉技术稳定,活性指数高,28天活性指数可达到95%,烧失量<2%,试验报告如下:

4.5.7拌合用水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的有关规定。

4.5.8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1)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除应符合现行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JGJ55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利用混凝土60d或90d的强度作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强度评定及工程验收的依据2)混凝土拌合物的塌落度不宜大于180mm。

3)拌合水用量不宜大于170kg/m³。

4)粉煤灰掺量不宜超过胶凝材料用量的50%;

矿渣粉的掺量不宜超过胶凝材料用量的40%,粉煤灰和矿渣粉掺和料的总量不宜大于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用量的50%。

5)水胶比不宜大于0.45。

6)砂率宜为38%~45%。

(2)本工程配合比设计中充分考虑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即要减少混凝土的收缩,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又要降低混凝土内部水泥水化反应产生的巨大热量。

为降低水泥反应水化热,设计采用普通硅酸盐(P.O42.5)水泥,掺加一定量粉煤灰以降低水泥用量,进一步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和收缩,同时粉煤灰可消耗混凝土中的部分碱,可有效地预防碱-集料反应。

为了方便泵送浇筑,设计混凝土坍落度在180±20mm。

而且,该大体积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可根据需要适当延长,初凝不小于8~10小时,一方面延长了施工工艺的可操作性,另一方面,使水泥水化热的释放时间加长,达到水化热不能集中释放以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的目的。

这样,既保证了连续浇筑和施工的可能性,又消除了因浇筑冷缝产生的质量危害,确保工程达到质量设计要求。

C40P8配合比材料名称水泥粉煤灰矿粉砂子碎石泵送剂防水剂水品种规格P.O42.5Ⅱ级S95中砂5-31.5mm泵送缓凝剂防水剂地下水Kg/m³270701007331054118.8160C35P8配合比材料名称水泥粉煤灰矿粉砂子碎石泵送剂防水剂水品种规格P.O42.5Ⅱ级S95中砂5-31.5mm泵送缓凝剂防水剂地下水Kg/m³2507090762105310.258.2165C30P6配合比材料名称水泥粉煤灰矿粉砂子碎石泵送剂防水剂水品种规格P.O42.5Ⅱ级S95中砂5-31.5mm泵送缓凝剂防水剂地下水Kg/m³2706575760105010.668.214.5.9温控技术措施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前,宜对施工阶段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的温度、温度应力及收缩应力进行试算,并确定施工阶段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的升温峰值,里表温差及降温速率的控制指标,制定相应的温控技术措施。

(1)温控指标宜符合下列规定:

1)混凝土浇筑体在入模温度基础上的温升值不宜大于50℃;

2)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里表温差(不含混凝土收缩的当量温度)不宜大于25℃;

3)混凝土浇筑体的降温速率不宜大于2.0℃/d。

4)拆除保温覆盖时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应大于20℃。

5)混凝土入模温度宜控制在5℃~30℃。

(2)混凝土的制备量与运输能力满足混凝土浇筑工艺的要求,并应用具有生产资质的预拌混凝土生产单位,其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预拌混凝土》GB/T14902的有关规定,并满足施工工艺对塌落度损失、入模塌落度、入模温度等的技术要求。

(3)搅拌运输车的数量应满足混凝土浇筑的工艺要求。

(4)预拌混凝土从搅拌机卸入搅拌运输车至卸料时的运输时间不宜大于90min。

(6)搅拌运输过程中需补充外加剂或调整拌合物质量时,宜符合下列规定:

1)当运输过程中出现离析或使用外加剂进行调整时,搅拌运输车应进行快速搅拌,搅拌时间应不小于120s。

2)运输过程中严禁向拌合物中加水。

3)运输过程中,塌落度损失或离析严重,经补充外加剂或快速搅拌已无法恢复混凝土拌合物的工艺性能时不得浇筑入模。

4.5.10混凝土试块制作

(1)当一次连续浇筑不大于1000m³同配合比的大体积混凝土时,混凝土强度试件现场取样不应少于10组。

(2)当一次连续浇筑1000~5000m³同配合比的大体积混凝土时,超出1000m³的混凝土,每增加500m³取样不应少于一组,增加不足500m³时取样一组。

(3)当一次浇筑大于5000m³同配合比的大体积混凝土时,超出5000m³的混凝土,每增加1000m³取样不应少于一组,增加不足1000m³时取样一组。

(4)抗压试块尺寸100×100×100mm,一组3块,抗渗试块尺寸185×175×150mm,一组6块,采用标准养护的试件,应在室外环境中静置一昼夜至二昼夜,然后编号、拆模。

拆模后应立即放入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为95%以上的标准养护室中养护,养护龄期28天或60天。

标准养护室内的试件应放在支架上,彼此间隔10-20mm,试件表面保持潮湿,并不得被水直接冲淋。

龄期从搅拌加水开始计时。

同条件试块应锁在现场钢筋笼中,放在现场与结构位置同条件养护。

4.6现场施工准备4.6.1对混凝土浇筑人员上岗前进行技术交底,必须让每位参加大体积混凝土底板浇筑的人员知道:

混凝土的浇筑量,浇筑时间,浇筑流水线,浇筑振捣的技术要求,质量要求,各岗位人员的职责,各岗位人员的配合。

4.6.2施工现场有统一的指挥和调度,施工中配置对讲机及手机作为相互联络工具。

4.6.3混凝土浇筑人员应熟悉现场,掌握结构布置,钢筋疏密情况,以便掌握混凝土浇筑流向,浇筑方法,浇筑重点,准备混凝土浇筑用的振捣器、刮杠、抹子、铁锹等工具及养护材料。

4.6.4浇筑前对模板及其支架,钢筋和预埋件、预留洞口进行检查,并作好记录,符合设计要求及规范、规定,且经过监理的隐蔽验收签字认可后,填写《混凝土浇浇筑申请书》,待批准后,方可通知搅拌站开盘。

4.6.5承台筏板钢筋内必须彻底清理干净,不得有杂物及积水。

4.6.6浇筑之前,先用与承台混凝土同配比的减石子的砂浆湿润泵管。

4.7交通组织4.7.1机械车辆配备为了保证混凝土供应,搅拌站配备30辆8m3-12m3罐车,早晚高峰时段适当增加3-5台车辆保证供应,为了督促搅拌站的准备工作,混凝土浇筑前,项目将组织人员对搅拌站原材料准备、车辆准备进行一次检查,在浇筑过程中也将派专人对搅拌站混凝土搅拌和供应车辆进行抽查。

4.7.2场内交通组织筏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车辆由工地南侧2#大门进入,行驶到预先确定好的泵位,下料后按原路返回搅拌站。

为了加快施工速度,每台地泵或汽车泵后面保持停靠2辆罐车的状态,一辆卸料,另一辆备用。

当一辆罐车卸料完毕后,冲洗干净,驶出场外,备用罐车立即开始下料。

同时从等待区上来一辆罐车,作为备用罐车停靠在泵车旁边,场内交通由现场责任师统一协调,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发出具体指令,指挥罐车行驶方位和次序。

4.7.3混凝土的运输

(1)在混凝土运送过程中,混凝土罐车搅拌筒应低速(2~4r/min)转动,到达工地后,搅拌筒应以8~12r/min的转速转动2~3min,待搅拌筒停转后,再使筒反转卸料。

(2)反转卸料速度为6~8r/min,在出料及卸料部位附近工作时,应特别注意安全,以免发生意外。

对粘在进料斗、搅拌洞口、搅拌筒拖轮等处的混凝土应及时冲洗干净。

在铲除混凝土结块时,必须先使发动机熄火,停止搅拌筒转动。

(3)及时了解罐车运输路程的路况信息,保证混凝土罐车连续不间断的抵达现场。

商混站罐车行驶路线5.大体积混凝土施工5.1施工工艺流程测量放线明确位置→底板钢筋及竖向结构插筋绑扎并验收完成→底板侧模及导墙模板验收完成→固定汽车泵→测量放线明确标高→混凝土浇筑→收光、抹压→混凝土养护(盖塑料布覆膜+棉被)→测温5.2测量放线5.2.1测量仪器:

经纬仪1台,水准仪1台,50m长钢卷尺1把,5米标尺1根。

5.2.2标高的测设:

依据现场引入的水准点用水准仪和标尺将筏板标高引测至基坑边,用红三角标识,标出标高。

筏板基础施工的标高控制点引至基坑护坡桩内侧混凝土表面,以便于引测。

现场备有水准仪,对集水坑等标高重点控制,以便随时抄平,控制标高正确性。

5.2.3轴线的投测:

筏板施工的轴线在筏板筋绑扎后,投测在筏板钢筋上,主要轴线及墙柱定位边线弹出黑墨线,并用红油漆涂标。

投测的纵、横线各不少于2条,经角度、距离校核无误放出其他轴线和墙柱外包边线、电梯井线、集水坑。

墙柱筋插入前将其边线用红油漆标于筏板上层钢筋上,以保证其位置正确。

5.3钢筋防止移位措施采取定点下料,对称振捣的措施防止混凝土将钢筋推离设计位置,筏板上剪力墙及柱插筋设置定位箍筋。

5.4泌水处理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振捣过程中,容易产生泌水现象,泌水现象严重时,可能影响相应部分的混凝土强度指标。

为此必须采取措施,消除和排除泌水。

一般情况下上涌的泌水和浮浆会顺着混凝土浇筑坡面下流到坑底。

施工中根据施工流水,大部分泌水可排到集水坑和电梯井坑内,然后用潜水泵抽排掉,局部少量泌水采用海绵吸除处理,当表面泌水消去后,用木抹子压一道,减少混凝土沉陷时出现沿钢筋的表面裂纹。

5.5泵送工艺5.5.1泵送混凝土前,先把储料斗内清水从管道泵出,达到湿润和清洁管道的目的,然后向料斗内加入润管砂浆,润管砂浆泵至料斗内用塔吊吊出,润滑管道后即可开始泵送混凝土。

5.5.2开始泵送时,泵送速度宜放慢,油压变化应在允许值范围内,待泵送顺利时,才用正常速度进行泵送。

5.5.3泵送期间,料斗内的混凝土量应保持不低于在缸筒口上100mm到料斗口上150mm之间为宜。

避免吸入空气而造成塞管,反之料斗内混凝土太多则反抽时会溢出并加大搅拌轴负荷。

5.5.4混凝土泵送宜连续作业,当混凝土供应不及时,需降低泵送速度,泵送暂时中断时,搅拌不应停止。

当叶片被卡死时,需反转排除,再正转、反转一定时间,待正转顺利后方可继续泵送。

5.5.5泵送中途若停歇时间超过20min、管道又较长时,应每隔5min开泵一次,泵送小量混凝土,管道较短时,可采用每隔5min正反转2-3个行程,使管内混凝土蠕动,防止泌水离析,长时间停泵(超过45min)气温高、混凝土坍落度小时可能造成塞管,宜将混凝土从泵和输送管中清除。

下一车混凝土到场前,禁止将该车中混凝土泵送完。

5.6混凝土浇筑5.6.1本工程基础底板浇筑采用坡度为1:

6左右,基础分层浇筑厚度控制在500mm,采用推移式连续浇捣方法浇筑。

根据混凝土浇筑时自然坡度,在每个浇筑带的前后分别布置两支振动棒,第一道布置在混凝土的卸料点,解决上部混凝土的捣实,第二道布置在混凝土的坡脚处,确保下部混凝土的密实,浇筑方向为退泵浇筑,振动棒也相应跟上,以确保整个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5.6.2在浇筑过程中,混凝土振捣是一个重要环节,混凝土浇筑时进行第一次振捣,振捣一定要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做到快插慢拔,快插是为了防止上层混凝土振实后而下层混凝土内气泡无法排出,慢拔是为了能使混凝土能填满振捣棒所造成的空洞。

在振捣过程中,振捣棒略上下抽动,使混凝土振捣密实,插点要均匀,插点之间距离控制在500mm。

振捣上层混凝土时,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约50mm,以消除上下层之间冷缝,确保混凝土质量。

采用单一的行列形式,不要与交错式混用,以免漏振,振捣点时间要掌握好,不要过长,也不要过短,一般控制在20~30s之间,直至混凝土表面泛浆,不出现气泡,混凝土不再下沉为止。

振捣过程中,避免触及钢筋、模板,以免发生移位、跑模现象。

5.6.3混凝土浇筑完成一个平面后,为防止泵送混凝土表面因水泥浆过多、水份流失过快,产生表面收水裂缝,且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粗骨料会下沉,故需要混凝土初凝前(基础顶面收面前)进行二次振捣。

振捣应注意振捣时间,以振捣后振捣棒抽出时无振捣眼,混凝土自然闭合为宜。

排除混凝土因泌水在粗骨料、水平钢筋下部生成的水分和孔隙,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减少内部微裂缝和改善混凝土强度,提高抗裂性。

振捣完成后及时用滚筒碾压,并用木槎打磨、压实,以闭合收水裂缝。

5.6.4混凝土二次抹压:

大体积混凝土的坍落度较大,需要在混凝土初凝前在表面采用二次抹压处理工艺,并及时用塑料薄膜覆盖,可有效避免混凝土表面水分过快散失而出现干缩裂缝,能有效控制混凝土表面非结构性细小裂缝的出现和开展,必要时,可在混凝土终凝前1-2h进行多次抹压处理。

5.7主楼裙房交界处浇筑主楼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裙房防水板及承台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浇筑时,应从主楼裙房方向浇筑,高低号混凝土节点部位需将高标号混凝土延伸至防水板内不小于500mm处,并按照45°坡脚设置钢丝网,钢丝网需要设置钢筋龙骨,其中竖向钢筋(A12)龙骨间距250mm,横向钢筋(A12)间距按照防水板厚度-50mm,先浇筑高标号混凝土,后浇筑低标号混凝土。

5.8集水坑、电梯深坑浇筑集水坑、电梯深坑的底板混凝土应先下料振捣,待坑壁混凝土浇筑时,底部不致返浆,振捣操作应分层振捣。

电梯井深坑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容易出现井筒移位、跑模的质量通病,为防止模板移位,除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