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混凝土工程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462339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92.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85章 混凝土工程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第85章 混凝土工程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第85章 混凝土工程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第85章 混凝土工程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第85章 混凝土工程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第85章 混凝土工程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第85章 混凝土工程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第85章 混凝土工程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第85章 混凝土工程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第85章 混凝土工程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第85章 混凝土工程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第85章 混凝土工程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第85章 混凝土工程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第85章 混凝土工程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第85章 混凝土工程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第85章 混凝土工程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第85章 混凝土工程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第85章 混凝土工程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第85章 混凝土工程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第85章 混凝土工程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85章 混凝土工程审.docx

《第85章 混凝土工程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85章 混凝土工程审.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85章 混凝土工程审.docx

第85章混凝土工程审

8.5混凝土工程

8.5.1概述

本标段混凝土施工内容主要包括:

隧洞洞室衬砌混凝土工程、路面混凝土工程、混凝土墙工程及其它混凝土工程等。

(1)厂房交通洞

厂房交通洞洞口开挖高程227.50m,长约1150m,城门洞型,断面净尺寸8.2m×7.5m(宽×高),平均纵坡为6.3%;衬砌形式为C25钢筋混凝土,衬砌厚度为40cm,混凝土路面为C25混凝土,厚度为25cm。

(2)厂房通风洞

厂房通风洞洞口开挖高程229.50m,长约1315m,城门洞型,断面净尺寸8.0m×6.5m(宽×高),平均纵坡为4.3%。

衬砌形式为C25钢筋混凝土,衬砌厚度为40cm。

主变通风洞在厂房通风洞桩号1+125.84m分岔通向主变洞,城门洞型,断面净尺寸7.5m×6.5m(宽×高),长113.50m。

衬砌形式为C25钢筋混凝土,衬砌厚度为40cm。

(3)#1施工支洞

#1施工支洞洞口开挖高程225.00m,长645.17m,城门洞型,断面净尺寸7.5m×6.5m(宽×高),最大纵坡为8.58%,穿越#2尾水隧洞(桩号2+661.27)、与#1尾水隧洞(桩号2+635.81)相交,相交处洞底板高程为177.45m。

衬砌形式为C25钢筋混凝土,衬砌厚度为50cm,混凝土路面为C25混凝土,厚度为15cm。

8.5.2混凝土主要工程量

各洞室混凝土工程量见表8.5-1。

混凝土工程量表表8.5-1

序号

部位与项目

单位

数量

备注

厂房交通洞工程

1

衬砌混凝土

1800

2

衬砌混凝土

600

3

衬砌混凝土

300

4

路面混凝土

1875

5

路面混凝土

600

6

路面混凝土

130

7

混凝土墙

300

8

混凝土墙

300

9

不良地段回填混凝土

100

厂房通风洞工程

1

衬砌混凝土

1100

2

衬砌混凝土

300

3

混凝土墙

200

4

混凝土墙

700

5

其它混凝土

200

6

不良地段回填混凝土

100

#1施工支洞工程

1

衬砌混凝土

695

2

混凝土墙

29

3

路面混凝土

1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及管理

1

素混凝土排水沟

145

2

钢筋混凝土排水沟

56

8.5.3引用标准和规程规范

(1)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

(2)GB200-2003《中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

(3)GB2938-2008《低热微膨胀水泥》;

(4)GB50113-2005《滑动模板工程技术规范》;

(5)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6)GB/T5223-2002《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

(7)GB/T5224-2003《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

(8)DL/T5055-2007《水工混凝土掺用粉煤灰技术规范》;

(9)DL/T5100-1999《水工混凝土外加剂技术规程》;

(10)DL/T5110-2000《水电水利工程模板施工规范》;

(11)DL/T5113.1-2005《水电水利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第一部分土建工程》;

(12)DL/T5144-2001《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

(13)DL/T5150-2001《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

(14)DL/T5151-2001《水工混凝土砂石骨料试验规程》;

(15)DL/T5169-2002《水工混凝土钢筋施工规范》;

(16)DL/T5330-2005《水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17)CECS40:

92《混凝土及预制混凝土构建质量控制规范》。

8.5.4施工布置

8.5.4.1作业区的划分

根据本标段隧道工程的结构特点及混凝土施工工程量情况,本标段设置混凝土拌和系统一座,以满足厂房交通洞、厂房通风洞、#1施工支洞及其它部位混凝土的供应。

8.5.4.2混凝土拌和系统布置

根据本工程混凝土工程量的总量,混凝土拌和系统考虑集中拌合,布置在临建设施区内,混凝土拌和系统为HZS-25型混凝土拌和站,拌合生产能力25m3/h。

8.5.4.3施工风、水、电布置

本标段混凝土施工风、水、电布置,利用开挖施工阶段形成的风、水、电系统就近供给。

8.5.4.4施工机械布置

施工机械布置主要包括混凝土水平运输机械和垂直入仓机械的布置。

混凝土水平运输机械采用8m³混凝土搅拌车由混凝土拌和系统运至各个施工工作面,洞内衬砌混凝土、挡墙混凝土垂直入仓机械选用HB-60混凝土泵。

8.5.4.5混凝土运输道路布置

根据混凝土拌和系统布置的位置,混凝土运输路线详见混凝土运输道路布置表8.5-2。

混凝土运输道路布置表表8.5-2

序号

混凝土拌和系统

运距(km)

备注

1

混凝土拌和系统至厂房交通洞

1.5

2

混凝土拌和系统至厂房通风洞

1.2

3

混凝土拌和系统至#1施工支洞

0.9

8.5.5混凝土施工方式及程序

8.5.5.1混凝土浇筑方式

(1)厂房交通洞

厂房交通洞衬砌方式为简易钢模台车衬砌,钢筋台车绑扎完钢筋后,移入钢模台车,经测量定位、堵头模板封堵,最后进行混凝土入仓浇筑,在钢模台车左右两侧预留进料窗口,先边墙后顶拱的浇筑顺序,衬砌长度为10m一段,交通洞衬砌块数共计31块,其中交通洞洞口30m与交通洞C型断面采用满堂红脚手架搭设木模板进行浇筑,交通洞C型断面单次浇筑长度为8m,共分2块浇筑,交通洞洞口单次浇筑长度为10m,共分3块浇筑,浇筑顺序为先边墙后顶拱;浇筑方向由洞内向洞口进行浇筑。

路面混凝土由混凝土运输罐车直接进行浇筑,模板采用半幅浇筑方式,单次浇筑长度为150m,人工配合摊铺,路面混凝土浇筑块数为16块,路面混凝土浇筑方向由洞内向洞外进行浇筑。

(2)厂房通风洞

厂房通风洞衬砌方式为简易钢模台车衬砌,钢筋台车绑扎完钢筋后,移入钢模台车,经测量定位、堵头模板封堵,最后进行混凝土入仓浇筑,在钢模台车左右两侧预留进料窗口,先边墙后顶拱的浇筑顺序,衬砌长度为10m一段,通风洞衬砌块数为27块,其中通风洞洞口3块及主变通风洞2块混凝土浇筑方式为满堂红脚手架配置木模板进行浇筑,浇筑方向由洞内向洞口进行浇筑,浇筑顺序为先边墙后顶拱。

(3)#1施工支洞

#1施工支洞衬砌方式为简易钢模台车衬砌,钢筋台车绑扎完钢筋后,移入钢模台车,经测量定位、堵头模板封堵,最后进行混凝土入仓浇筑,在钢模台车左右两侧预留进料窗口,先边墙后顶拱的浇筑顺序,衬砌长度为10m一段,#1施工支洞衬砌块数为7块,其中#1施工支洞洞口2块混凝土浇筑方式为满堂红脚手架配置木模板进行浇筑,浇筑方向由洞内向洞口进行浇筑,浇筑顺序为先边墙后顶拱。

浇筑方向由洞口向洞内进行浇筑;路面混凝土由混凝土运输罐车直接进行浇筑,模板采用半幅浇筑方式,单次浇筑长度为150m,人工配合摊铺,路面混凝土浇筑块数为1块,路面混凝土浇筑方向由洞内向洞外进行浇筑。

8.5.5.2混凝土施工程序

 

洞内钢模台车混凝土施工程序流程框图(框图8.5-1)

 

(2)洞内路面混凝土施工程序流程框图见框图8.5-2。

洞内路面混凝土施工程序流程框图(框图8.5-2)

 

(3)洞口上方挡墙混凝土施工程序流程框图见框图8.5-3。

挡墙混凝土施工程序流程框图见框图8.5-3

 

8.5.6模板

8.5.6.1模板总体规划

模板的总体规划保证模板结构有足够的稳定性、刚度和强度,能承受混凝土浇筑和振捣的侧向压力和振动力,模板位移控制在规范和设计要求范围内,确保混凝土结构外形尺寸准确,并有足够的密封性。

各部位混凝土的结构型式规划及钢模台车作业循环时间分别见表8.5-3、8.5-4:

混凝土施工模板总体规划表表8.5-3

序号

施工部位

模板型式

备注

1

厂房交通洞

采用简易钢模台车

2

#1施工支洞、厂房通风洞

采用简易钢模台车

3

路面混凝土

采用钢模板

4

挡墙混凝土

采用钢模板

钢模台车作业循环时间表表8.5-4

序号

各工序名称

所需时间(h)

1

准备工作

3

2

台车就位

5

3

堵头模板安装

5

4

验收

2

5

混凝土浇筑

9

6

混凝土待强

48

合计(平均约3天完成1块,钢筋超前不占直线工期)

72

8.5.6.2模板材料

(1)模板和支架材料的种类、等级,根据施工图纸所示的结构特点、质量要求以及相关条款规定的使用要求确定;模板和支架材料优先选用钢材、钢筋混凝土或混凝土等模板材料。

(2)少用或不用木材制作模板,经监理人批准同意采用木模时,其木材质量应达到Ⅲ等以上的材质标准;腐朽、严重扭曲或脆弱性的木材严禁使用

(3)模板材料的质量符合合同指明的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4)钢模板护面厚度不小于3mm,钢模板的表面光滑,没有凹痕,皱折或其它表面缺陷。

(5)模板的金属支撑件(如拉杆、锚筋及其它锚固件)材料遵守《水电水利工程模板施工规范》DL/T5110-2000的规定。

(6)覆膜木胶合板或竹胶合板模板

①覆膜木胶合板:

胶合板采用Ⅰ类胶合板。

胶合板物理力学性能(含水率、胶合强度、静曲强度(顺纹、横纹)、弹性模量(顺纹、横纹))符合《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GB/T117656-1999)的有关规定。

②覆膜竹胶合板模板:

竹胶合板选用一等品,其技术指标满足《竹胶合板模板》(GB/T17656-1999)的要求。

③胶合板的表面在厂家经过专门优质覆面处理。

8.5.6.3模板的设计、制作和安装

(1)混凝土模板的设计,满足施工图纸所示建筑物结构的外形尺寸外,还遵守DL/T5110-2000第6章的有关规定。

(2)各种混凝土模板制作的允许偏差不超过DL/T5110-2000第7章第7.0.1条的有关规定。

(3)异形模板(蜗壳、尾水管等)、滑动模板、移置模板和永久性模板等特种模板的设计、制作和安装,除遵守DL/T5110-2000第10章的有关规定外,满足监理人批准的模板设计文件规定的允许偏差及其他结构要求。

(4)曲面模板的设计和制作,满足施工图纸所示的混凝土建筑物表面的曲度要求外,还不超过DL/T5110-2000第7.0.1条规定的允许偏差范围。

(5)模板之间的接缝必须平整、严密,建筑物分层施工时逐层校正下层偏差,模板下端无“错台”。

(6)模板及支架上不堆放超过其设计荷载的材料和设备。

(7)模板安装按混凝土结构物的详图测量放样,重要结构多设控制点,以利检查校正。

模板安装过程中,设置足够的临时固定设施,以防变形和倾覆。

(8)建筑结构物的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模板的安装允许偏差遵守GB50204-

2002第4.2.7条的规定;大体积混凝土模板的安装允许偏差遵守DL/T5110-2000第8.0.9条的规定。

(9)有外观工艺要求的混凝土拉筋采用螺杆连接,不得在混凝土表面切割。

所有不装修的外露结构混凝土阳角采用圆弧,不可用直角。

8.5.6.4模板的清洗和涂料

(1)钢模板在每次使用前清洗干净;为防锈和拆模方便,钢模面板涂刷矿物油类的防锈保护涂料,不采用污染混凝土的油剂,也不采用影响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质量的涂剂,对已污染的混凝土面,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清除。

(2)木模板面采用烤石蜡或其它保护性涂料进行保护。

(3)所有结构混凝土永久外露面达到发包人现场指定的样板墙平整度、光洁度的要求;混凝土表面外观色泽一致,脱模剂选择不影响混凝土外观色泽的脱模剂,不使用废机油作为脱模剂。

8.5.6.5模板的拆除和维修

(1)模板拆除时间,除符合施工图纸的规定外,还应遵守下列规定:

不承重侧面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损伤时方可拆除;在墩、墙和柱模板在其强度不低于3.5MPa时方可拆除。

底模拆除时混凝土强度应满足表8.5-5的规定。

混凝土拆模强度表表8.5-5

结构类型

结构跨度(m)

按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计(%)

≤2

50

>2,≤8

75

>8

100

梁、拱、壳

≤8

75

>8

100

悬臂构件

100

(2)普通混凝土的模板(如侧模、底模)以及钢筋混凝土与混凝土结构的承载模板拆除时,混凝土强度要符合本合同技术条款和施工图纸和技术条款的规定、遵守DL/T5110-2000第9.0.1条的规定。

(3)特种模板的拆除时限,要报经监理人批准。

(4)预制混凝土构件模板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符合本合同施工图纸和技术条款,还遵守DL/T5110-2000第9.0.3条的规定。

(5)经计算和试验复核后,混凝土结构实际强度已能承受自重及其它荷载时,经监理人批准后,方可提前拆模。

未经监理人批准,模板及其支架和支撑均不得任意拆除。

(6)拆下的模板、支架及其配件及时清理与维修。

暂时不用的模板分类堆存,妥善保管。

(7)模板的安装及拆除作业使用专项设备,严格按规定的施工程序进行,以避免施工期发生事故,防止混凝土及其模板的损坏。

8.5.6.6模板质量检查

(1)现场安装质量检查:

①模板安装前,同监理人共同检查进场模板及其附件的制作质量是否符合本技术条款的要求。

②模板安装要有足够的密封性能,以防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水泥浆流失。

③重复使用的模板要保持原设计要求的强度、刚度、密实性和模板表面的光滑度,检查发现模板有损坏时,要按监理人指示进行更换或修补。

④模板安装完成后,及时对模板的安装质量进行检查,并将检查和检测记录提交监理人。

⑤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随时检查模板的定线和定位;一旦发现偏差和位移,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纠正,并做好记录提交监理人。

(2)模板拆除后的检查

验算混凝土建筑物拆模后的混凝土强度,保证拆除支撑或模板后,其承受的压力不会引起混凝土结构受损,验算成果应提交监理人。

8.5.7钢筋

8.5.7.1材料

(1)混凝土结构用的钢筋和锚筋要遵守DL/T5169-2001的规定;其种类、钢号、直径等遵守DL/T5057-1996的规定,并满足本技术条款和施工图纸的要求。

(2)每批钢筋要附有产品质量证明书及出厂检验单,每批钢筋进场入库前要会同监理人进行验点,并将产品质量证明书及出厂检验单提交监理人。

(3)每批钢筋使用前,遵守DL/T5169-2002第4.2.2条的规定,分批进行钢筋的机械性能检测。

检测合格后才准使用,检测记录应提交监理人。

(4)对钢号不明的钢筋,遵守DL/T5169-2002第4.2.3条的规定进行钢材化学成分和主要机械性能的检验,经检验合格,并提交监理人批准后,方可使用。

8.5.7.2钢筋的加工和安装

(1)钢筋表面洁净、无损伤,使用前将钢筋表面的油漆污染和铁锈等清除干净,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不得使用。

(2)钢筋平直、无局部弯折,遵守DL/T5169-2002第5章的有关规定。

(3)钢筋的端头和接头加工、钢筋的弯折加工及成品钢筋的存放,遵守DL/T5169-2002的有关规定。

(4)钢筋的焊接遵守DL/T5169-2002第6章的规定以及本技术条款和施工图纸的要求。

(5)钢筋的气压焊接作业遵守DL/T5169-2002第6.2.8条的规定。

(6)钢筋的安装和绑扎遵守DL/T5169-2002第7章的规定要求。

8.5.7.3锚筋的制作和安装

(1)锚筋采用螺纹钢筋,锚筋安装优先选用先灌浆后插筋的方法。

(2)锚筋安装前,先清洗钻孔,将孔内的岩粉清除干净。

(3)当采用先注浆后插筋的方法时,其钻孔直径比锚筋直径大15mm以上,在水泥砂浆初凝前将锚筋加压插入到要求的深度,随后再进行加振或轻敲,以确保砂浆密实。

(4)当采用先插筋后注浆的方法时,孔口注浆时,钻孔直径应比锚筋直径大25mm;孔底注浆时,其钻孔直径应比锚筋直径大40mm;同时应保证灌浆饱满和密实。

(5)锚筋孔的抗拔力试验按DL/T5169-2002第7.5.5条的规定执行。

8.5.7.4钢筋和锚筋的质量检查和检验

(1)钢筋的机械性能检验遵守DL/T5169-2002第4.2.2条的规定。

(2)钢筋的接头质量检验遵守DL/T5169-2002第6.2节的要求进行,其中气压焊遵守DL/T5169-2002第6.2.8条的规定;机械连接遵守DL/T5169-2002第6.2.9条规定。

(3)钢筋架设完成后,按本技术条款和施工图纸的要求进行检查和检验,并做好记录。

安装好的钢筋和锚筋,若因长期暴露而生锈,要进行现场除锈,对于锈蚀严重的钢筋予以更换。

(4)在混凝土浇筑施工前,检查现场钢筋的架立位置,如发现钢筋位置变动应及时校正,严禁在混凝土浇筑中擅自移动或割除钢筋。

(5)钢筋的安装和清理完成后,在混凝土浇筑前通知监理人检查验收,经监理人签证后才能浇筑混凝土。

8.5.8混凝土指标要求和配合比设计

各种不同类型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满足施工图纸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耐久性、抗渗性、抗裂性、和易性以及其它不同类型结构的性能要求。

8.5.8.1配合比试验

(1)混凝土配合比通过试验确定。

根据各种不同结构类型及其性能要求进行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的优选试验,并将试验报告提交监理人批准。

按规定的格式和内容提交试验报告,报告注明试验室级别、试验设备与项目负责人等。

(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试验方法分别遵守DL/T5330-2005和DL/T5150-2001的规定。

选定的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提交监理人批准。

(3)混凝土强度等级和保证率应符合施工图纸和本技术条款的规定。

(4)混凝土胶凝材料的最低用量通过试验确定,大体积水工混凝土的胶凝材料用量应不低于370kg/m³,不包括由于采用富余强度低的水泥、质量差的砂石料、减水率低的外加剂(减水率小于15%)等原因;

(5)混凝土水胶比根据设计对混凝土性能的要求通过试验确定,但不应超过DL/T5144-2001表6.0.5的规定。

(6)粗骨料级配及砂率的选择应根据工程建筑物对混凝土性能的要求确定,其施工和易性及最小单位用水量应通过试验,并进行综合分析后确定。

(7)混凝土的坍落度应在确保混凝土质量的前提下,根据建筑物的结构断面、钢筋含量、运输方式、浇筑方式、振捣能力和气候等条件,由承包人通过试验确定。

8.5.8.2施工配合比调整

根据工地实验室的试验配合比,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施工配合比进行适当调整,配合比试验报告应提交监理人批准后,方可实施。

8.5.8.3总含碱量的控制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遵守DL/T5144-2001附录B的规定,控制混凝土中的总含碱量,以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

8.5.8.4泵送混凝土配合比

遵循《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01)配合比的选定规定及《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DL/T5150-2001)附录中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进行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泵送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满足设计的各项技术指标及施工质量控制、工艺要求。

生产用的泵送混凝土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并报监理人批准。

(1)粉煤灰掺量综合考虑水泥、掺合料和砂子的品质因素,通过试验确定。

(2)砂率:

通过试验选取最佳砂率值,并不得低于40%。

粗骨料选用最大粒径为40mm。

(3)单位用水量:

根据施工要求的坍落度(12~18cm)和砂率等通过试验确定。

8.5.9混凝土施工方法

8.5.9.1混凝土材料

(1)水泥

各种水泥均符合本技术条款指定的国家和行业的现行标准。

(2)水

①混凝土拌和养护用水与标准饮用水试验所得的水泥初凝时间差及终凝时间差均不得大于30min。

②混凝土拌和养护用水配置水泥砂浆28d抗压强度不得低于标准饮用水拌和的砂浆抗压强度的90%。

③拌和与养护混凝土的PH值和水中的不溶物、可溶物、氯化物、硫酸盐的含量应符合表8.5-6的规定。

拌和与养护用水的指标要求项目表8.5-6

钢筋混凝土

素混凝土

PH值

≥4.5

≥4.5

不溶物mg/L

≤2000

≤5000

可溶物mg/L

≤5000

≤10000

氯化物(以Cl-计)mg/L

≤1000

≤3500

硫酸盐(以SO42-计)mg/L

≤2000

≤2700

碱含量(rag/L)

≤1500

≤1500

注:

碱含量按Na2O+0.658K2O计算值来表示。

采用非碱活性骨料时,可不检验碱含量。

(3)骨料

①混凝土使用的粗细骨料符合本技术条款指定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对含有活性成分的骨料必须进行专门试验论证,并经监理人批准后,方可使用。

②细骨料的质量要求应符合DL/T5150-2001表5.2.7中的规定。

③粗骨料的质量要求应符合DL/T5150-2001表5.2.8中的规定。

④取样与检验方法按DL/T5150-2001有关规定执行。

(4)掺合料

①按本技术条款和施工图纸的要求与监理人的指示,采购用于拌和混凝土的掺合料。

将采购掺合料的供应厂家、材料样品、质量证书和产品使用说明书提交监理人。

②掺合料的品种和掺量满足施工图纸和本技术条款的要求,掺合料的品质鉴定和品种选择应通过试验确定,试验报告应提交监理人。

③掺合料储存在专用仓库或储罐内,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注意防潮,不得混入杂物,设有防尘措施。

④水工混凝土中掺粉煤灰的技术要求遵守DL/T5055-2007的有关规定。

(5)外加剂

用于混凝土的外加剂计有减水剂、缓凝减水剂、缓凝剂、引气剂、泵送剂等。

当有特殊需要时,可掺用其它性质的外加剂。

外加剂的选用遵守DL/T5100-1999的有关规定。

8.5.9.2混凝土拌制

(1)根据混凝土施工强度,本工程选择一台HZS25型混凝土拌合站,拌制混凝土时,按现场试验室提供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混凝土配料单进行配料,严禁擅自更改配料单。

(2)拌和设备安装完毕后,报请监理工程师共同进行设备运行操作检验。

(3)混凝土拌和程序和时间均通过试验确定。

(4)本工程交通洞、通风洞衬砌混凝土不安排进行冬季施工,1#施工支洞衬砌混凝土安排进行冬季施工,原材料运至洞内,混凝土采用在洞内设置0.35m³混凝土搅拌机、人工配合进行混凝土拌和。

混凝土纯拌和时间表8.5-7

拌和机进料容量Q(m3)

最大骨料粒径(mm)

最少拌和时间(s)

自落式拌和机

强制式拌和机

0.8≤Q≤1.0

80

90

60

1≤Q≤3.0

150(或120)

120

75

Q>3.0

150

150

90

注:

入机拌和量应在拌和机额定容量的110%以内。

加冰混凝土的拌和时间应延长30s(强制式15s),出机的混凝土拌和物中不应有冰块。

(5)冬季施工

本工程交通洞、通风洞衬砌混凝土不安排进行冬季施工,1#施工支洞衬砌混凝土安排进行冬季施工,原材料运至洞内,人工上料,混凝土采用在洞内设置0.35m³混凝土搅拌机进行拌和。

8.5.9.3混凝土分层分块施工方法

(1)厂房交通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