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文博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462849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01.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福州文博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福建省福州文博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福建省福州文博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福建省福州文博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福建省福州文博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福建省福州文博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福建省福州文博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福建省福州文博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福建省福州文博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福建省福州文博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福建省福州文博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福建省福州文博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福建省福州文博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福州文博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福建省福州文博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福州文博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福建省福州文博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福建省福州文博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福州文博中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高三年级期中考历史科考试(题目卷)

命题人:

郑易审核人:

艾振斌

(完卷时间:

90分钟,总分:

100分)

一、选择题(共24题,每题2分,共48分)

1.史学界认为:

“周、秦之变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第一次大变革”,“变革”的实质是

A.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B.诸侯争霸,王室衰微

C.分封制和宗法制衰落D.政治上地缘关系取代血缘关系

2.《明史》记载“居正为政,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

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

……及吏部左侍郎张四维入,恂恂若属吏,不敢以僚自处。

……诏尽削居正官秩,夺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

内阁首辅张居正的生前死后的不同状况折射出:

A.君主专制空前强化B.内阁权力扩大,拥有决策权

C.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激化D.六部已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3.宋代“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者,则为镇”。

据宋史专家周宝珠研究,熙宁十年(1077年)县以下税收单位有1013个,元丰末(1085年)有正式市镇1871个。

这表明宋代

A.城市化不断发展B.行政区划不断调整

C.农村草市发展迅速D.财政收入大量增加

4..明代前期,朝廷严禁私人从事海外贸易,朝贡贸易成为对外贸易的唯一合法途径。

在郑和下西洋的影响下,海外各国纷纷与明廷建立朝贡关系。

但明朝中期以后,入贡国家日渐减少,朝贡贸易趋于衰微。

这一变化说明

A.对外贸易正日渐萎缩B.明朝政府在强化海禁

C.西欧列强在威胁中国D.官方贸易已难以为继

5.元《授时历》测定的回归年长度与今天世界通用的历法基本相同,在时间上则要早上300年,对于这一成就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辽阔的疆域便于选择天文观测点B.理学的盛行利于研究天文地理学

C.行省制度使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D.商品经济发展推动市民阶层扩大

6.朱熹在发表对自然科学知识的见解时强调:

“如今为此学,而不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乃兀然存心于一草木一器用之间,此是何学问。

如此而望有所得,是炊沙而欲其成饭也。

”这表明朱熹

A.强调经世致用的思想观念B.有重人伦、轻自然的治学倾向

C.提倡“存天理,灭人欲”的伦理道德D.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修身理论

7.北洋政府统治时期规定:

“法院之审判,须公开之”,“法官独立审判,无论何人,不得十涉之”,“法官在任中不得减俸或转职,非依法律受刑罚宣告或应免职之惩戒处分,不得解

职”。

这说明北洋政府

A.无视民权,实行专制独裁B.努力构建独立的司法体制

C.切实保障资本主义民主D.实践司法公平、正义的原则

8.某一个主题展览中出现了右边关于我国某民主革命势力发展态势三幅图片,下列有关的解说正确的是

A.图一到图二反映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共的态势

B.图二到图三的发展是中共反击国民党的结果

C.左倾错误的发展是导致图一到二的根本原因

D.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是导致图二到三的原因

9.1938年7月5日,毛泽东等向国民参政会提出建议:

“武汉成为敌人急切窥觎的目标,因之,我们认为最急迫的问题莫过于如何保卫武汉与取得第三期抗战的胜利”。

这表明

A.日军企图占领淞沪地区B.中共和国民党合作抗日

C.抗战已进入战略相持阶段D.中共准备发动武汉会战

10.下表反映了1844-1863年间广州和上海到埠外国船只和吨位变化情况。

年份

船只数

吨位数

上海

广州

上海

广州

1844

306

44

142099

8584

1849

331

133

142357

52547

1855

437

157191

1863

867

3400

300500

964309

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鸦片战争后

A.近代外贸中心逐步转移B.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动

C.上海开放程度高于广州D.广州经济发展趋于停滞

11.1934年,国民政府公布《合作社法》,规定合作社是“依平等原则,在互助组织之基础上,以共同经营方法,谋社员经济上之利益与生活之改善”的团体,它是不同于公司的另一经济组织形式。

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标志着封建剥削制度被彻底废除B.有利于国共合作开展全民族抗战

C.表明社会主义公有制初步建立D.反映了国民政府规范市场经济体系

12.1918年,《新青年》第4卷第6号出版了《易卜生专号》,这部剧主要讲述主人公娜拉从信赖丈夫与丈夫决裂,终于意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玩偶地位,最后离家出走的自我觉醒过程。

这表明,新文化运动

A.提倡民主科学B.提倡新道德C.提倡新文学D.传播马克思主义

13.下图为油画《毛主席在井冈山》,反映了毛主席思考中国革命道路的历史场景。

他当时思索的是

A.如何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B.如何把苏联的革命指导落到实处

C.如何尽快建立抗日统一战线

D.如何把日本帝国主义驱逐出中国

14.有人评价梭伦改革的一项内容是以一种可改变的不平等取代了不可改变的不平等,这一改革的内容是

A.废除债务奴役制B.实行财产等级制C.建立陪审法庭制D.创设陶片放逐法

15.唐律规定:

诸谋反及大逆者,皆斩;父子年十六以上皆绞。

罗马法规定:

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

由此可见

A.唐律能有效防范谋反事件B.法律不具备普遍的适用性

C.罗马法具有鲜明的理性色彩D.西方法律比中国宽松灵活

16.古希腊一位哲学家认为:

“正义和其他一切德行都是智慧……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情。

”这位古希腊哲学家的其他思想主张有

A.万物皆由水生成B.人是万物的尺度

C.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D.认识你自己

17.据报载,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召见首相卡梅伦,表示,如果不采取措施缓解社会矛盾,她将解散联合政府和内阁,下面是四位同学对女王的做法所发表的意见。

其中合理的是

A.不可能,《权利法案》规定国王无权解散内阁

B.不可能,因为报纸不具有史料借鉴的功能

C.有可能,英国女王当时有解散议会的权力

D.有可能,女王在危机中有稳定和平衡的作用

18.“共和国总统有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

”法国1875年宪法的这一条款仅以一票之多获得通过;1877年,共和派在议会选举中获胜,法国共和政体运行。

当当年君主派的一家报纸仍叫嚣:

“我们要把共和国和共和国搞成连狗都不如的烂泥浆”。

这从根本上反映出

A.共和制欲被君主制推翻B.共和制确立不适合法国国情

C.恢复君主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D.法国共和制的确立非常艰难

19.2013年10月,美国政府与国会间的分歧无法解决,美国政府被迫关门,并造成了一定的国际政治、经济影响。

造成此问题的制度原因是

A.共和制政治矛盾不可调和B.三权分立使政策分歧放大

C.联邦制驱使地方对抗中央D.内阁制招致政见冲突调节无望

20.有学者认为统一后的德意志帝国出现了不发达的议会制和发达的政党制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政府机构是

A.德国皇帝B.联邦议会C.德国宰相D.帝国议会

21.1872年梯也尔与保皇派和共和派进行辩论时说“共和制存在着,它是国家的合法政体。

要求别的东西将引起一场新的革命,并且是最可怕的革命”“要么是保守共和国要么就不要共和国”。

由此可见梯也尔主张共和国的主要原因是

A.害怕国内人民的斗争B.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C.希望恢复帝制D.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22.西门子是德国电气工程行业重要的成员,公司于1897年改组为股份公司,1903年合并舒克特公司,组建西门子——舒克特公司。

1897年购买一块绿地作为工业园区,新址上建成的第一座工厂西区电缆厂于1899年8月正式投产。

后续的建筑包括1905年峻工的维尔纳工厂(公司的通讯工程中心),1906年建成的诺嫩丹的重型号机械厂和发电机厂,以及1913年建成的管理办公大楼。

这块地方于1914年正式由官方命名为西门子城。

这主要说明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B.垄断组织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C.联合经营有利于新兴工业的发展D.生产集中改变了轻重工业比例

23.“文艺复兴虽然许多新成就的基础是古典文化,但是它们很快地超越了希腊、罗马影响的范畴。

文艺复兴包括一些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理想和看法,使文艺复兴印上了一个独特社会的标记。

总的来说,这些理想和看法中特别突出的是乐观主义、世俗主义和个人主义。

”这里的“独特社会”的含义是

A.工商业发展及资本主义萌芽B.罗马天主教会势力日渐衰落

C.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纷纷兴起D.人们热衷于追求理性、民主、自由

24.伏尔泰有两句名言:

“如果没有上帝,也应捏造出一个上帝来。

”“如果要使您的人民安静并强大,就必须让宗教服从国家的法律。

”这表明伏尔泰

A.支持罗马教会的统治B.主张用宗教来统治人民

C.否定宗教存在的必要D.强调宗教依法发挥作用

二、非选择题(第26题16分,第27题20分,第28题14分,共52分)

25.(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福泽谕吉(1835~1901年)生于下层武士家庭,13岁才入村塾学习《论语》、《孟子》,后进入“适塾”改学西学。

他苦学英语,两度访美,游历欧洲,以启迪国民为己任,立志“在远东建立一个新文明国,使日本与英国并驾齐驱,东西遥遥相对”。

他一生不做官,只从事翻译、著书、教育工作,创办庆应义塾(今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出版思想巨著《劝学篇》。

代表明治维新思想主流的《劝学篇》,“以提供民众读本和小学课本为目的”编写,共发行340万册(当时日本人口3500万)。

该书反对传统儒学,提倡实学(即写信、算账、物理、地理、历史等);反对政府专制,提倡四民平等、男女平等;提出“人人独立,国家就能独立”,培养国民“文明的精神”;主张国与国平等,批评中国妄自尊大,并预言要“将中国导向文明之国,唯有推翻满清政府,此外别无他途。

” 

——摘编自范福潮《福泽谕吉的预言》

材料二张之洞(1837~1909年)出身官宦之家,13岁中秀才,26岁考取进士第三名(探花),仕途亨通,位极人臣。

他一生办实业,使武汉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办新式教育,创立三江师范学堂(南京大学前身),派数百人赴日本留学。

1898年,张之洞的《劝学篇》出炉,目的是为申明自己与康有为变法思想的区别,以防变法失败殃及自身,最初只印了300册送往北京,进呈光绪帝,分送部分官员,在民间影响甚微(按当时中国人口计算,150万人中才可能有一人读过此书)。

该书推崇儒学为正宗,固守“三纲五常”,津津乐道于“中体西用”,视平等、民权、独立、自由等一切有损君权、官权、儒教的变法思想为异端邪说。

但他不会想到,他开办的新式学堂成了民主思想的摇篮,训练的湖北新军成了武昌起义的民军,建的枪炮厂为革命制造军火,设计推动的新政加速了清朝覆灭,他成为大清王朝变相的掘墓人。

——摘编自范福潮《清末新政的设计师张之洞》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福泽谕吉、张之洞二人变法思想的异点。

(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两本《劝学篇》产生不同影响的原因。

(6分)

26.(20分)教育内容变革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往往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武帝在长安建立太学,五经博士专门讲授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又下令各地设立学校教授儒家经典。

晋代增设国子学(国子监),教授内容与太学相同。

到了明清,各府县学校学生岁考优秀者可直接升入国子监成为监生,监生毕业可直接做官;未升入国子监者,则参加科考,科考合格者可进一步参加会试,会试合格者即为进士及第,成为官员。

——据吕思勉《中国通史》

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起,我国出现一批新式学堂,开设了外语翻译、轮船驾驶、天文、测算、军械、行军面阵等课程。

1904年清政府学部颁行《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中学堂课程如下:

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外语、历史、地理、几何代数、植物动物、理化、图画、法制理财、体操。

民国政府成立后规定教育不读四书五经,教科书必须符合共和民国宗旨,并仿照日本、美国学制实行三类三段七级教育的学制(三类指普通教育、实业教育和师范教育三种类型)。

材料三从17世纪中叶开始,长老会派控制的苏格兰建立了教区学校网,为各阶级的儿童提供学会读写和获得宗教知识的基本场所。

1682年法国建立了基督教学校,教儿童教义问答和基本读写知识。

英国圣公会以及其他新教各派也都建立起了“慈善学校”教育贫苦儿童。

1717年,普鲁士法律强制规定儿童入小学学习。

1600—1800年的西方文盲率大大下降,特别是1700年以后。

在17世纪以前,学校还是各种年龄的人合在一起学习的地方;17世纪以后出现了专为儿童开设的学校,识字教育已经成为西欧各国的普遍现象。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中国古代教育与近代教育的不同。

(4分)

(2)结合所学知识,从时代背景角度分析中国近代教育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

(6分)

(3)结合材料三,指出西方近代教育呈现的特点。

根据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分析“1600—1800年西方文盲率大大下降”的原因。

(10分)

27.(1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牙行是市镇经济结构的中枢,操纵市镇经济的运作:

“市中贸易,必经牙行,非是,市不得鬻,人不得售”;举凡“花、布、柴、米、纱。

下及粪田之属,皆有牙行,类皆领贴开张”。

在这一时期(明中后期)的中国与葡萄牙、西班牙、日本等国的贸易中,中国以出口生丝、丝织品、瓷器等为主,进口少量土特产,明显的出超,葡、西、日等国商人不得不以大量白银支付贸易逆差,于是美洲和日本的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

成为这一时期中外贸易的显著特点。

——樊树志《晚明史》

材料二时文被大批地印刷和流传是在明代的成化年间以后。

成化之前,世间无刻本时文。

杭州通判沈澄刊印了一册《京华日钞》(时文选集),获得了重利。

从此以后形成风气,甚至达到了书坊“非举业(科举)不刊,市肆非举业不售,士子非举业不览的地步”……顾炎武曾说过:

“至一科房稿之刻,有数百部皆出于苏、杭,而中原北方之贾人,市买以去。

——杨念群《何处是“江南”》

材料三明清时期江南商品经济快速发展,但没有出现类似于英国的工业革命。

一些学者把明清江南经济与英国经济进行比较,力图找到明清以后中国大大落后于西欧的原因。

黄宗智提出了解释明清江南经济发展的“内卷化”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江南的农户家庭虽然通过增加劳动力的投入获得了较高总收入,但由于人口压力导致的劳动报酬递减,人均日产率却是下降的。

劳动生产率的下降导致社会虽然有“增长”但是却没有发展,也就是出现“无发展的增长”。

他把江南经济运行的这一方式称为“内卷化”或“过密化”。

黄宗智认为,真正的“发展”意味着通过增加单位劳动的资本投入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即如18世纪英国农业以及现代机械化农业所展示的情形。

但是,明清时期中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则是出现了“内卷化”,成为“没有发展的增长”的典型代表。

彭慕兰的核心观点是:

18世纪以前,东西方处在基本同样的发展水平上,西方并没有任何明显的和独有的内生优势;18世纪末19世纪初。

历史来到了一个岔路口,东西方之间开始逐渐背离,分道扬镳;此后距离越来越大。

造成这种背离(即西方走向了近代化而中国却没有)的主要原因,一是美洲新大陆的开发,二是英国煤矿优越的地理位置。

彭慕兰把这个东西方分道扬镳的过程称之为“大分流”。

请回答:

⑴根据材料一,概述明代商品经济发展状况。

(6分)

⑵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明代出版时文反映哪些现象?

(4分)

⑶根据上述材料,试分析江南地区在明清时期,因为哪些因素从而没有走向近代化。

(6分)

福州文博中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高三年级期中考历史科考试(答题卷)

(完卷时间:

90分钟,总分:

100分)

题号

总分

得分

评卷教师

一、选择题(共24题,每题2分,共48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二、非选择题(第25题16分,第26题20分,第27题16分,共52分)

25.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福泽谕吉、张之洞二人变法思想的异点。

(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两本《劝学篇》产生不同影响的原因。

(6分)

 

26.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中国古代教育与近代教育的不同。

(4分)

 

(2)结合所学知识,从时代背景角度分析中国近代教育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

(6分)

 

(3)结合材料三,指出西方近代教育呈现的特点。

根据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分析“1600—1800年西方文盲率大大下降”的原因。

(10分)

 

27.⑴根据材料一,概述明代商品经济发展状况。

(6分)

 

⑵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明代出版时文反映哪些现象?

(4分)

 

⑶根据上述材料,试分析江南地区在明清时期,因为哪些因素从而没有走向近代化。

(6分)

 

福州文博中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高三年级期中考历史科考试(答案)

1、选择题

1-5:

ABBDB6-10:

BDACA11-15:

DCCBD16-20:

CCCCD21-25:

BDCCB

2、非选择题

25.

(1)同:

都基于严重的民族危机;都认识到西方的进步性;都主张发展教育。

(4分,任答2点即可) 

异:

福泽谕吉主张全面学习西方,张之洞坚持中体西用;福泽谕吉重实学,张之洞重传统;福泽谕吉关注民众,张之洞关注上层;福泽谕吉以教育培育国民精神,张之洞以教育培育技术人才。

(6分,任答3点即可) 

(2)福:

目的在于发展民权,启蒙民众;作为民众读本和小学课本;日本善于学习利用外来文化。

 张:

目的在于维护皇权,反对变法;在统治阶级上层流传;中国儒学、科举根深蒂固。

(6分任答3点即可)

26.【答案】

(1)不同:

中国古代教育以儒家经典为教学内容,与科举考试相结合;(2分)中国近代教育向西方先进国家学习,教学内容注重西学与实用技能;(2分)

(2)原因:

政治上,列强侵华,民族危机加深,希望通过教育改革实现救亡图存;(2分)

思想上,西学东渐,向西方学习不断深入(2分)

经济上,洋务运动兴起,民族工业发展,需要拥有实用技能的人才(2分)

(3)特点:

教会起了推动作用;立法保障;出现了专业化学校;社会重视。

(4分,答出三点即可)

原因:

政治上,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2分)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推动(2分),思想文化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的推动。

(2分)

27.⑴①民间对外贸易发达,出口大量商品到外国,处于出超地位。

②明代市镇经济发展迅速。

③牙行在明代市镇中,一方面助长商品经济的发展,借以从中获利;另一方面却破坏商品经济的正常发展。

⑵①明代印刷业和出版业水平有较大发展。

②明代人口大量增加,科举竞争压力增大。

③明代科举八股文,士子通过研习时文,提升八股文水平。

④明代商品经济发达,出版时文是商业行为,出版商有大量的利润。

⑶①商品经济只在江南地区发展较充分,在全国范围内,封建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②八股文科举取士,限制了思想发展。

③明清时期人口大量增加,江南地区劳动生产率低,经济发展没有进入发展型增长。

④中国在明清时没有庞大的海外市场和优质的矿产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