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林业局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带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463947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林业局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带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林业局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带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林业局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带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林业局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带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林业局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带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林业局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带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林业局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带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林业局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带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林业局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带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林业局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带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林业局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带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林业局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带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林业局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带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林业局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带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林业局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带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林业局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带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林业局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带答案.docx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林业局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带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林业局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带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林业局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带答案.docx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林业局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带答案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林业局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试卷说明:

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2.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中。

答题时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第Ⅰ卷  阅读题(共47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类要求装饰的动机,人类学家认为是最原始的。

人类学家以这样的事实告诉我们:

在大多数原始民族中,有不穿衣服的民族,而没有不装饰的民族。

我们人类在年幼的时候,喜欢在颈项上围着草珠,或野花环之类的东西,在帽子上插一片羽毛,在身上涂些泥土或色彩。

人猿在行走的时候,带着一根绳子,一块破布,一片草皮,或一条枝杈。

他们使用此种“挂布披荆”的办法,以增加自身的快乐。

无疑的,他们这种举动,与人类具有同一目的——是对于装饰发生兴趣的表示。

人类喜爱装饰的倾向,不但在增加自身的快感,还在扮演一个角色,如同做一种游戏般,激动一些群众,博得同情。

这种美化自己,以引起别人的赞慕的行为,为装饰的主要目的。

但是除了满足自己快乐之外,还含有供人欣赏,以激起人与人间之感情交流的作用。

这种原始民族和年幼儿童,无意为了名誉金钱,而获得的愉快之情,是最初的艺术表现。

这个装饰的动机,渐渐普遍为一种社会现象的时候,就产生艺术运动。

这种艺术运动,有静的和动的两类,腓赫纳说:

“前一类的艺术,是经过静态去求快感的,另一类的艺术是经过动态或转变的形式去求快感的。

所以在前者,是借着静物的变形或结合,来完成艺术家的目的,而后者,是用身体的运动和时间的变迁,来完成艺术家的目的。

”我们现在就是从静的艺术——造型艺术中的装饰艺术,来做一番研讨。

人既直立了,两手就可以用来抓东西撕东西,同时也就感觉到了东西的质的坚柔,形的大小的区别,并且可以用手将东西堆、砌、聚、散。

久而久之,就有人在坚柔、大小、堆砌、聚散之间,加以变形或结合。

另外一方面,人的两手养成了拥抱、推拒、攀援、攻击的能力,这些举动一有节奏,就能唤起运动的快感。

我们现在要研究的是前一种,用手在东西的坚柔、大小、堆砌、聚散之间,加以变形或结合的艺术。

我们晓得,虎和鹰,也能用爪抓东西撕东西,猿和熊,也能用足拥抱、推拒、攀援、攻击,但是它们的动作,仅止于此。

不能有意识地,按照美的法则,加以变形或结合,更不能自主地去产生一种有节奏的运动。

人就不同了,除了生存之外,还要求自由自在快乐地生活下去。

因为狩猎和日常操作的训练,从劳动中感到力的均衡,和肌肉的有节奏的运动,所以在工作停止之后,假使身体中蓄积的力量无处发散的时候,就想要摇动身体,手舞足蹈起来,以求满足均衡和节奏的快感。

单是手舞足蹈,还不够满足“自我扩张”的心理欲求,必须要有悦目的形色,悦耳的声音,伴衬起来,方可在自然界中显出人的伟大。

于是在装饰方面,第一步先把自己的身体满足这个要求。

最初以动物的皮毛之类,来补缀心灵上的缺陷。

然而人的自尊心,使他发觉了这样的装饰,至多是与禽兽为伍,而不够表现主宰者气魄的时候,智慧的艺术家们,发明了裸体上涂绘色彩的手法,虽然还是模拟着禽兽的羽毛、斑纹、色彩,但已非完全模仿,而是将原形加以变化和结合。

人类狂热的理想,超出自然之限止,用燧石贝壳等尖锐之物,在肌肤上割划,形成了点子和曲直线的浮像。

这种惊人的装饰方法,表示出人类的克服自然的坚强意志和有意识的创作的力量。

这种为了装饰而愿意忍受痛苦的欲求,可以说是人类向自然环境示威的一种自大心的透露。

人没有禽兽般美丽的羽和皮毛,是人类的缺点。

也就是因为有了这个缺点,才会激起装饰的欲求,而发展为最高的理想。

假使我们人类没有这种理想,那我们的生活方式,到现在依然在阴暗的壁洞中,茹毛饮血做万世的野人,所以说人类之有装饰,是人类进化的表象。

1.下列和“装饰”相关的解说,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人类学家认为人类要求装饰的动机是最原始的,这一点可以从大多数原始民族中各民族都有装饰的行为上得到证明。

B.装饰具有供人欣赏,以激起人与人之间感情交流的作用。

它的目的就是为了美化自己,以引起别人的赞慕。

C.人类喜爱装饰的倾向,不仅可以增加自身的快感,还在于可以如同做一种游戏般扮演一个角色,激动一些群众,博得同情。

D.最初的艺术表现是一种原始民族和年幼儿童无意于名誉金钱的愉快之情。

当装饰的动机,渐渐普遍为一种社会现象的时候,就产生了艺术运动。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人猿会使用“挂布披荆”的办法,来增加自身的快乐,这种举动与人类具有同一目的,也就是表示对装饰发生兴趣。

B.艺术运动分成动和静两种形式,造型艺术中的装饰艺术属于后者,借着静物的变形或结合来完成艺术家的目的。

C.为了满足均衡和节奏的快感,在工作停止之后,人们假如身体中蓄积的力量无法发散,就会想要手舞足蹈起来。

D.虎和鹰,猿和熊等动物能完成人类的一些动作,但不能按照美的法则有意识地变形或结合,因此,也就不能自主地产生一种有节奏的运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艺术家们并不是完全模仿禽兽的羽毛、斑纹、和色彩,而是将原形加以变化和结合,但是用这种裸体上涂绘色彩的手法,还不够表现主宰者的气魄。

B.为了向自然环境示威,人类甘愿忍受痛苦,用燧石贝壳等尖锐之物在肌肤上割划,形成了点子和曲直线的浮像。

C.单纯的手舞足蹈无法满足“自我扩张”的心理欲求,必须要有悦目的形色等来伴衬,在装饰方面,首先就是让身体满足这个要求。

D.人类拥有装饰是人类进化的表象,只有人类对装饰的最高理想,才能让人类完成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19分)

王克敬,字叔能,大宁人。

既仕,累迁江浙行省照磨,寻升检校。

调奉议大夫、知顺州,以内外艰①不上。

除江浙行省左右司都事。

延祐四年,往四明监倭人互市。

先是,往监者惧外夷情叵测,必严兵自卫,如待大敌。

克敬至,悉去之,抚以恩意,皆帖然无敢哗。

有吴人从军征日本陷于倭者,至是从至中国,诉于克敬,愿还本乡。

或恐为祸阶,克敬曰:

“岂有军士怀恩德来归而不之纳邪!

脱有衅,吾当坐。

”事闻,朝廷嘉之。

番阳大饥,总管王都中出廪粟赈之,行省欲罪其擅发,克敬曰:

“番阳距此千里,比待命,民且死,彼为仁,而吾属顾为不仁乎!

”都中因得免。

拜监察御史,寻迁左司都事。

泰定初,出为绍兴路总管,郡中计口征盐,民困于诛求②,乃上言乞减盐五千引。

行省檄克敬抽分舶货③,拗蕃④者例籍其货,商人以风水为解,有司不听。

克敬曰:

“某货出某国,地有远近,货有轻重,冒重险,出万死,舍近而趋远,弃重而取轻,岂人情邪!

”具以上闻,众不能夺,商人德之。

擢江西道廉访司副使,转两浙盐运司使,首减绍兴民食盐五千引。

明年,擢湖南道廉访使,调海道都漕运万户。

是岁,当天历之变,海漕舟有后至直沽者,不果输,复漕而南还,行省欲坐罪督运者,勒其还趋直沽。

克敬以谓:

“脱其常年而往返若是,信可罪。

今蹈万死,完所漕而还,岂得已哉!

”乃请令其计石数,附次年所漕舟达京师,省臣从之。

入为吏部尚书,乘传至淮安,坠马,居吴中养疾。

元统初,起为江浙行省参知政事,请罢富民承佃江淮田,从之。

松江大姓有岁漕米万石献京师者其人既死子孙贫且行乞有司仍岁征弗足则杂置松江田赋中令民包纳。

克敬曰:

“匹夫妄献米,徼名爵以荣一身,今身死家破,又已夺其爵,不可使一郡之人均受其害,国用宁乏此耶!

”具论免之。

(选自《元史·王克敬传》,有删改)

注 ①内外艰:

父母丧事。

②诛求:

强制征收。

③抽分舶货:

向从海外运货来贸易的人抽税。

④拗蕃:

违背货运规定。

4.下列句子中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除江浙行省左右司都事除:

授予官职 

B.必严兵自卫,如待大敌  待:

抵御

C.拗蕃者例籍其货籍:

户籍

D.脱有衅,吾当坐衅:

祸患

5.请选出画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3分)()

A.松江大姓/有岁漕米万石献京师者/其人既死/子孙贫且行乞/有司仍岁征/弗足则杂置松江田赋中/令民包纳。

B.松江大姓/有岁漕米/万石献京师者/其人既死子/孙贫且行乞有司/仍岁征弗足/则杂置松江田赋/中令民包纳。

C.松江大姓/有岁漕米万石献京师者/其人既死子/孙贫且行乞/有司仍岁征弗足/则杂置松江田赋中令民包纳。

D.松江大姓/有岁漕米/万石献京师者/其人既死/子孙贫且行乞/有司仍岁征/弗足则杂置松江田赋/中令民包纳。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有一个从军征讨而身陷日本的吴人随日本商人来到中国,希望回到家乡,王克敬极力主张接纳他。

B.番阳出现严重饥荒,王都中擅自取出官仓粮食救济饥民,王克敬为他辩护,王都中因此得以免罪。

C.王克敬外任绍兴路总管时,郡中按人口征盐,百姓被强制征收弄得贫困不堪,王克敬请求减少上交盐额。

D.元统初年,担任江浙行省参知政事时,王克敬请求富民租种江淮农田,朝廷听从了他的建议。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克敬曰:

番阳距此千里,比待命,民且死,彼为仁,而吾属顾为不仁乎!

                         

(2)具以上闻,众不能夺,商人德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鹧鸪天代人赋①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

②青旗:

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8.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请简要叙述。

(5分)

9.词的最后两句作者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8分)

(1)《诗经•氓>中写女主人公追忆当年与男主人公嬉戏玩耍的快乐场景的两句是,

 。

(2)苏轼在《赤壁赋》中用“, 。

”勾画曹操的形象,显得格外饱满,有立体感。

(3)在《离骚》中,面对污浊的看不到希望的环境,屈原感到烦闷忧郁潦倒失意,孤独走投无路,他发出了痛苦而无奈的浩叹:

, 。

(4)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出自己在刘备“三顾茅庐”前躬耕南阳时心态的句子是:

,。

第Ⅱ卷表达题(103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25分)

大师林语堂

林语堂(1895-1976),福建漳州人,著名文学家。

被西方社会誉为除孔夫子外,最广为西方人认识的中国文人。

他是“对外国人讲中国文化,对中国人讲外国文化”的我国近代著名的文化大师。

林语堂说:

“我从未有写过一行讨当局喜欢或是求当局爱慕的文章,我也从来没说过讨哪个人喜欢的话;连那个想法也压根儿没有。

1925年底,“首都革命”爆发,林语堂和群众一起,拿着棍子、石头等简单防御工具,与警察展开了肉搏战。

他早年苦练的棒球技术发挥了威力,他投起石头来,又准又狠。

围观的群众不断叫好,源源不断地给他补充“弹药”。

搏斗中,他的眉头被击中,鲜血直往外冒,周围的人劝他回家休息,他坚决不肯。

妻子看见林语堂满身是血地回来了,很是心疼,她不许他再上街。

可一不留神,林语堂又偷偷地带了一袋石头出门了。

林语堂在美国留学期间受过胡适的资助。

后来胡适任民权同盟北平分会的会长,撰文反对“释放一切政治犯”的主张。

林语堂认为他违背了民权同盟的章程,不顾与胡适的私人交情,坚决赞成将他开除出会。

林语堂的介直感动了陈友仁,1927年他邀请林语堂到汉口的革命政府担任外交部秘书长,地位仅次于陈友仁这个部长,但半年后林语堂即离开了武汉。

这六个月,是林语堂一生中唯一的官场生涯。

他说:

世界上只有两种动物,一是管自己的事的,一是管人家的事的。

前者属于吃植物的,如牛羊;后者属于肉食者,如鹰虎。

林语堂说吃植物的不能和吃肉食的在一起共事,于是决定辞官。

林语堂说:

“我是农家的儿子,在山里长大,我心思和偏好都简朴。

童年时与自然接近,足为我一生智识与道德上的后盾,使我鄙视社会中的伪善和人情的势利。

”林语堂是中外闻名的学者,但他的天性中却充满了真稚。

林语堂曾一度心血来潮研制中文打字机,结果没弄成,几乎倾家荡产,只好寄居在朋友家中。

妻子非常担忧,每天都重复说:

“我们没钱了,我们欠人家钱。

”林语堂天性乐观,他说:

“我像一个皮球,你把我压在深水里,我还是会浮到水面。

你别担心,我写过了不少东西,这支邋遢的笔还可以赚两个钱。

在上海居住时,幼女林相如七岁生日那天,林语堂一早起来就跑到厨房,用糖霜在蛋糕上写上女儿的名字,高兴地像个小孩子。

大家唱“生日快乐”时,他为女儿们甜美的歌声感动不已,流下泪来,他不停地亲着相如,并送给她一元钱,林语堂一家常年在国外生活,但他一直教三个女儿学习中文,亲自为她们讲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哲学等。

一次,林为女儿们讲授唐诗,讲到崔护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时,他声情并茂地讲述着诗中的故事,哭得涕泗横流,将书都打湿了。

和女儿们一起读《红楼梦》,有时他也哭得眼泪汪汪的。

曾跟随林语堂编撰英汉词典的马骥伸说:

“他从不矫饰,极少挑剔;对一切新鲜的人、事、物都充满了纯真的好奇,但大都浅尝辄止,并不耽溺。

林语堂生活上不拘小节,在宴席上,他弄不清自己的酒杯和邻人的酒杯。

经常喝错,看上去常常糊里糊涂。

有一次,他和夫人应邀去一个美国朋友家中吃饭,结果弄错了日子,提前一个星期去了,二人知道弄错后还傻傻地一直坐在朋友家的客厅里,朋友的夫人只好马上准备饭食,胡乱给他们做了点吃的。

第一个将英文单词“humour”译成中文的是王国维,翻译为“欧穆亚”,此后,“humour”出现多种译法,林语堂译为“幽默”,最终是林的译法普及开来,他也被称作“幽默大师”。

在上海,林语堂创办了《论语》《人间世》《宇宙风》杂志,提倡幽默文学。

他说:

“人生在世,还不是有时笑笑人家,有时给人家笑笑。

”他在《一夕话》中还写道:

“没有幽默滋润的国民,其文化必日趋虚伪,生活必日趋欺诈,思想必日趋迂腐,文学必日趋干枯,而人的心灵必日趋顽固。

1932年底,蔡元培和宋庆龄成立了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林语堂和鲁迅都加入其中。

后来林语堂办《论语》,做了“幽默大师”,鲁迅不能理解,他认为在血与火的斗争中,是没有幽默可言的,“只要我活着,就要拿起笔,去回敬他们的手枪”。

1934年,林语堂和同行意见不和,离开《论语》,另起炉灶,办起了《人间世》。

《人间世》走的也是谈幽默的路子,遭到左翼文人的攻击。

鲁迅也说幽默文学是“麻醉文学”。

林、鲁两人关于翻译究竟应该“信达雅”还是“直译”发生争执,惹得鲁迅十分不快,林语堂批评鲁迅是“左倾急进主义”,是想“做偶像”。

两年之后,林语堂远赴美国,终此一生,就再没有同鲁迅见过面。

1976年3月23日,林语堂病逝于香港,享年八十二岁。

11.下面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林语堂研制中文打字机,结果没弄成,几乎倾家荡产,作者是要用此事说明文人不能进行科学研究。

B.1925年底,“首都革命”爆发,林语堂和群众一起,同警察搏斗,头部受伤也不在乎,可见林语堂性格中有好斗的天性。

C.林语堂偏好简朴,鄙视社会中的伪善和人情的势利。

他在武汉做官六个月,由于受到别人的排挤,他便主动结束了自己的官场生涯。

D.林语堂天性乐观,偏好简朴,生活上不拘小节,从不掩饰自己的真情实感,对外部世界充满纯真好奇。

E.林语堂生活中不时表现得糊里糊涂,是因为这样的人太多的心思都用到了做学问上,不关心生活中的小事。

12.林语堂为人正直耿介,请概括这种性格表现在哪些方面?

(5分)

13.综观全文,请谈谈林语堂在文化方面的贡献。

(6分)

14.林语堂提倡幽默文学,做了“幽默大师”;鲁迅却强烈反对,他认为在血与火的斗争中,是没有幽默可言的,“只要我活着,就要拿起笔,去回敬他们的手枪”。

对此你赞成谁的看法呢?

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8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精于谋划小圈子的人,拉帮结派,编织自己的关系网,以使自己左右逢源,如鱼得水。

结果却是_____,到头来圈住的定会是自己。

②机器能够为人类造福,但如果将来机器发展得足够智能,那么人工智能就是“人类最大的潜在威胁”,玩弄人工智能等同于“召唤恶魔”,_________。

③作为城里人如果错误地认为农村远离城市,对农村污染视而不见,甚至把城市污染物转移到农村,终究要_________,用自己的健康来偿还。

A.自食其果玩火自焚作茧自缚B.玩火自焚自食其果作茧自缚

C.作茧自缚自食其果玩火自焚D.作茧自缚玩火自焚自食其果

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青蒿素因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而名声大噪,但由于缺乏核心专利的保护,使得中国制造的青蒿素类药物只占到国际市场份额的1%左右。

B.加快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是推动落实“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和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举措。

C.中国在清洁能源领域无可争议地已经成为全球领导者,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入超越了欧盟、美国、日本等其他国家和地区。

D.这是上合组织成立以来最为重要的组织变革,有利于扩大上合的代表性和国际地位,反映出上合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不断增强。

1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

书店还每年举办文学节,并邀请作家到书店签名售书。

这家书店,已成为让人心驰神往的精神殿堂。

1据说他很少去理发店,头发长了就用蜡烛烧掉,说这种剃头法又快又省钱

2他穿着色彩并不搭配的背心和外套,一头白发,上有火烧的痕迹

3第一次来到这家书店,是二十年前,那时,当堂而坐的是八十岁的老人乔治·惠特曼

4又来到塞纳河左岸巴黎圣母院旁边的那个绿色门面的书屋——莎士比亚书屋

5但她要努力让书店走进二十一世纪,在店里安装了电话、电脑和信用卡付款机

6现在,书店由他的女儿掌管。

在她的管理下,书店风格依旧,室内装饰也没有改变

A.④③②①⑥⑤    B.④⑥⑤③②① 

C.③⑤②④①⑥D.③④②⑥①⑤

1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

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

很多人认为志愿者的性格和志愿服务活动应该没多大关系,觉得只要有一份好心就可以了。

但是,这的确忽视了①,例如,志愿者的服务对象是一位盲童,盲童需要的是志愿者和他多说话多沟通,而开展志愿服务的志愿者如果是相当内向的,发言很少或者是一言不发,②,服务就失败了。

所以,这一类朋友就要③,在能够适应志愿服务的需要之后,再参加志愿服务为好,这样才不至于好心办了坏事。

19.在横线上补写三个句子,要求句式整齐,构成排比句。

(3分)

 《项羽本纪》是一出有着史诗般气魄的历史悲剧,其中,有成功的英雄,也有失败的豪杰。

《鸿门宴》以传神的笔触,写出了项羽磊落的气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增无奈的心情。

五、写作(6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老教授给学生做了个测试。

老教授问:

“你去山上砍树,面前有两棵树,一棵粗,一棵细,你砍哪一棵?

”大家都说:

“当然砍粗的了!

”老教授一笑:

“那棵粗的是普通的杨树,而那棵细的却是红松,你会砍哪一棵?

”同学们一想,红松比较珍贵,就说:

“砍红松!

”老教授又问:

“如果杨树是笔直的,红松却七歪八扭,你砍哪一棵?

”同学们有些疑惑,就说:

“这样的话,还是砍杨树!

”老教授说:

“杨树虽然笔直,可中间大多空了,你会砍哪一棵?

”……

终于,有人问:

“教授,您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老教授收起笑容,说:

“你们怎么就没人问问自己,到底为什么砍树?

虽然条件不断变化,可是最终结果取决于你们最初的动机。

如果想要取柴,你就砍杨树,想做工艺品,就砍红松。

听了这番话,大家心中似都有所感悟。

读完这个故事,你有何感想,请结合自己生活中的感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意自定,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

1.B(原文中表述的是装饰的主要目的是美化自己)

2.D(强加因果,原文中两句话是递进关系,前者并不是后者的原因)

3.C(A项张冠李戴,原文中描述用羽毛等装饰不够表现主宰者的气魄;B项原文中人类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向自然环境示威;D项过于绝对,夸大了装饰的作用。

4.C(籍:

登记加以没收。

5.A

6.D(“王克敬请求富民租种江淮农田”有误,文中为“请罢富民承佃江淮田”。

7.

(1)王克敬说:

“番阳离此地有千里之遥,等到行省发布命令,饥民将会饿死,他做了仁爱之事,而我们却反而要做不仁之事吗?

(2)王克敬将这些情况详细呈报给皇上,众人不能驳倒他,商人们感激他。

8.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2分)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

(3分)

9.运用了对照(或对比)的写作手法。

(2分)城里的桃李愁风畏雨,而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自由自在,两者形成鲜明的对照(2分);作者借景抒情,表达了他解官归居后鄙弃城市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

(拟人、以景结情都可以。

)(2分)

10.

(1)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2)酾酒临江  横槊赋诗

(3)忳郁邑余侘傺兮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4)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1.答D给3分,答E给2分,答C给1分;答A、B不给分。

解析:

A项,林语堂研制打字机失败一事意在表明他的乐观。

B项,说林语堂天性好斗不妥。

C项,文中没提林语堂做官受到别人排挤。

12.①不写讨好当局的文章,不说讨好别人的话。

②为了正义同反动警察搏斗。

③不顾与胡适的私交,支持开除胡适。

④辞官结束官场生涯。

(每点给1分,答出最后一点给6分)

13.①对外国人讲中国文化,对中国人讲外国文化,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重大贡献,是中外闻名的学者。

②著作颇丰。

③曾编撰英汉词典。

④将英文单词“humour”译成“幽默”,最终普及。

⑤创办了《论语》《人间世》《宇宙风》杂志,提倡幽默文学。

(每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最后一点给6分)

14.本题满分8分(观点明确1分,支撑句每点2分,答案语言顺畅给1分)

观点:

我赞成林语堂在文学上提倡幽默风格,走幽默文学的路子。

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创作风格,林语堂的特长在此,没有幽默就没有林语堂。

②文学作品中有幽默成分,会提升文学的感染力,幽默不等于不爱国。

③生活中总有不顺,幽默实际上是面对挫折的一种乐观精神。

观点:

我赞成鲁迅的观点,一笔作刀枪回敬敌人。

①革命的作家,应该有大视野,不能沉浸在个人的小圈子里“说说笑笑”。

②国家动乱,民族危亡,作家的使命是用文章唤醒人民,幽默的风格效果不好。

③在血与火的斗争中,没有幽默可言,犀利尖刻是有效手段。

15.D【解析】自食其果:

指自己做了坏事,自己受到损害或惩罚。

玩火自焚:

比喻干冒险或害人的勾当,最后受害的还是自己。

作茧自缚:

比喻做了某件事,结果使自己受困。

也比喻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16.B(A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残缺,“由于”或“使得”删去一个。

C语序不当。

把“已经”移到“无可争议”面前。

D搭配不当。

在“国际地位”前加“提升”。

17.A【解析】④是总领句,应放在句首,排除C、D项;“③②①”衔接紧密,应排在一起,由此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