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葡萄园提升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465773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施葡萄园提升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设施葡萄园提升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设施葡萄园提升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设施葡萄园提升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设施葡萄园提升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设施葡萄园提升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设施葡萄园提升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设施葡萄园提升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设施葡萄园提升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设施葡萄园提升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设施葡萄园提升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设施葡萄园提升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设施葡萄园提升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设施葡萄园提升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设施葡萄园提升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设施葡萄园提升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docx

《设施葡萄园提升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施葡萄园提升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设施葡萄园提升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docx

设施葡萄园提升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设施葡萄园提升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名称:

路桥区设施葡萄园提升示范基地建设

项目主管单位:

**市路桥区农业林业局

项目承担单位:

**市路桥超藤葡萄专业合作社

项目责任人:

梁祚青

项目申报单位:

**市路桥区农业林业局

**市路桥区财政局

项目申报时间:

20XX年8月

1、产业发展现状

(一)、发展现状:

路桥区的葡萄栽培历史悠久,在70年代初,就有居民在房前屋后有栽培葡萄。

80年代初,以“**园艺场”为代表,开始了葡萄的小规模栽培。

到了90年代,大棚栽培优势十分明显,在经济效益的刺激下,以大棚为主的基地型葡萄栽培高速发展。

路桥葡萄产业逐步形成区域性产业带。

近几年,随着葡萄面积进一步的扩展,科技兴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新良种、新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应用。

⑴品种结构:

从以前的巨峰葡萄和藤稔葡萄为主比较单一发展到现在的以京亚、红富士、翠金香、金手指、维多利亚、夏黑等的多品种种植,使我区葡萄品种结构得到了进一步调整与优化;市场抗风险能力进一步提高。

⑵各项先进技术:

实施平衡施肥与配方施肥技术、性诱剂等生物防治技术、农药减量使用技术、破眠促早熟技术、标准化生产、根域限制栽培技术等,果品品质得到了很大提高。

我区现有葡萄种植面积*****亩,其中大棚面积*****亩,去年总产量*****吨,总产值7645万元。

建有生产专业合作社13家,主栽品种为藤稔,占75%,其它品种有夏黑、巨峰、维多利亚、红富士。

主产区集中在东部沿海,以蓬街镇、金**为主,其中蓬街镇占全区葡萄栽培总面积的53%。

全区形成了以沿海为主,以蓬街镇启明村为核心的种植布局。

至20XX年底,路桥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有注册商标30个,获绿色食品认证11家,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8家,路桥葡萄的知名度不断上升,市场占有率显著提高,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

目前,全区的葡萄销售形势良好,以自产自销和水果运销户收购等方式销往全国各地,销售网络遍布上海、**、**、**、**、福建等地。

其中“浙藤”牌葡萄在上海的市场季节性占有率达到10%左右,在**市场达到15%以上.

(二)、发展优势与潜力:

首先,项目区位于路****的平原,属温**原的中心部位,水陆交通便捷,区内河道纵横、水网密布,排灌条件优越,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土壤肥沃,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给发展葡萄等水果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

同时,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设施葡萄的发展,从资金、技术、人才、土地、税收等多方面给予全面支持,这也为葡萄等水果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政策环境。

其次,项目区农业基础设施配套较完善,区内外道路通畅,各区块沟渠路等农田基础设施配套合理,排灌渠系畅通,用电便捷安全,沿海标准海塘工程建成投入运行,抵御了历年的台风大潮。

不断完善的农业基础设施,是保障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

第三,项目区农业产业基础较为坚实,项目区内农业产业特色鲜明,产业化经营发展态势良好。

区内现有葡萄产业具有较大的发展优势。

同时,葡萄等水果种植时间较长,已形成多个连片的主导产业区块,土地规模经营程度较高,耕地流转率已经达到48%,大大高于全区平均水平(38%),宜于生产、加工、营销一体化发展。

第四,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发育良好,路桥区民营经济发达,项目内发展了一定规模、带动能力较强的龙头企业和规模化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种养大户。

目前,对全区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以及农业结构调整起到了良好的带动作用和示范效应。

2、建设目标

(一)、产业发展发展规划:

以蓬街镇省级现代农业园区为核心发展精品葡萄,以大棚葡萄为主推技术实施各项设施栽培,以完善早熟配套技术进一步提早葡萄上市时间,以品种改良、绿色食品生产、控产和完熟采摘等措施来提高品质、以精品化包装和果品分级销售为主要措施来提升葡萄档次,加强品牌宣传力度和营销网络建设来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

从以上几个方面着手,将逐步提高本地葡萄的品牌知名度和果品附加值,从而进一步提高全区果农的经济效益。

(二)、建设重点:

1.改进生产设施条件。

完善水利设施、道路、农田电网等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加大钢架大棚、喷滴灌、温湿调控设施与设备等设施农业建设力度;合理配置包装、冷藏、保鲜库等加工设备。

2.改善生产方式。

全面实施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和产业化建设,大力推行循环、高效、生态、安全、清洁生产模式,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安全检测检验体系建设,严格执行标准化生产规程,推广应用标准化生产技术。

3.推广先进实用技术。

加强技术培训,提高产业从业人员的素质。

大力引进科技和营销管理人才,改善葡萄产业的人才结构,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激发产业发展活力。

同时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进一步发挥大棚葡萄‘早’的优势,突出‘好’的品质。

4.推动主体创业。

把做强龙头企业、发展健全专业合作社作为推进大棚葡萄产业发展的重大举措。

规范合作社内部管理,健全利益分配和风险调节机制,增强自我服务和自我发展能力,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重点扶持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基础踏实、信誉良好、社会责任感强的营销型龙头企业或合作社,并依照

“合作社+农户”等组织形式,进行规模化生产销售,提高整体产业化经营水平。

5.加强营销服务。

构建农产品流通服务平台,为生产者和经纪人提供农产品市场行情、大批发市场价格动态、农产品贸易会展信息等,鼓励开展网上订货和电子商务。

建立功能齐全的现代化专业批发市场,解决小农户的销售难题和批发商配货难的问题,同时为不同生产者提供更直接的相互交流的场所,推动整体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6、加大品牌宣传。

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地利用互联网、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多渠道、多形式的向消费者宣传路桥大棚葡萄。

重点在上海等省市组织各种形式的推介活动,扩大市场影响力,挖掘消费空间。

从强调个别企业的发展转换为强调整体行业的发展,利用“证明商标+企业商标”的模式把“路桥大棚葡萄”作为完整的、相对独立的品牌推向市场,进一步提高其对外形象和知名度。

(三)、项目实施后,当地产业提升发展的目标、规模与任务。

项目实施后,达到全面提升我区葡萄的设施蔬菜栽培的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化管理水平和产业化生产能力,提高蔬菜产量和蔬菜的产品质量,项目区年生产绿色无公害新鲜蔬菜2500吨,全面提高项目区设施蔬菜和菜稻轮作经济效益,增加广大菜农经济收益。

通过项目实施,带动示范区辐射区经济发展,年效益增加10%以上。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建设条件

必要性:

第一,项目建设能够发挥典型样板的示范带动作用。

第二,项目建设是实施农业产业、主体、科技、基础、服务、管理“六大提升行动”在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环节的集中体现,有利于进一步推进农业转型升级。

第三,能够成为集聚优质资源要素的重要平台,有利于吸引工商企业、民间资本投资开发农业,创新农业发展理念,提高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更好地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和经济优势。

第四,是提升路桥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促进都市型农业发展的有效抓手。

路桥区设施葡萄园提升示范基地建设将进一步拓展农业发展的领域和空间,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提升路桥区农业的发展水平,使之成为全区农业主导产业集聚的功能区、先进科技转化的核心区、生态循环农业的样板区。

建设条件:

项目生产基地位于路桥区蓬街镇九塘,该区域是《浙江省绿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中的浙东南沿海瓜果产业区,项目区用地规划性质均属农业保护田,20XX年被列为路桥区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是**市瓜果的重要产地,也是浙江省瓜菜无公害食品生产基地。

环境达到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标准和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认证要求,符合农业环保、防洪防涝等规范要求,良种和关键技术覆盖率达95%以上,产品达到无公害农产品标准。

辐射区良种和关键技术覆盖率达80%以上。

项目区内河道纵横密布,路、沟、渠、林配套完整。

达到标准化农田设施,排灌有保障,农用电网已布置到每一块农田,通讯设备要装到每农每户,交通、水、电、通讯等其他设施完善,具有集中连片较大面积的设施葡萄生产基地,并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尤其是一批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葡萄种植大户的倔起,使得项目区葡萄产业进一步朝着集约化、规模化、科技化方向发展。

对进一步提升葡萄产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目前基地内大棚葡萄

种植面积已发展数千亩,投资在环境优雅的蓬街九塘等地实施《路桥区设施葡萄园提升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对增加广大农民的经济收入有着重要作用。

4、建设主要内容

1.项目建设区域与发展方向、建设内容确定的可行性或依据:

⑴建设区域:

《路桥区设施葡萄园提升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建设区域确定在路桥区蓬街镇《路桥区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的葡萄精品园范围内。

⑵项目发展方向:

①积极开发与推广各类优质高效的葡萄优良品种,标准化和绿色生产技术,喷灌等节水灌溉、双膜覆盖等现代设施栽培技术,发展绿色葡萄集约化、基地化生产;②重点加强果园路、渠果园土有机肥培肥地力提升、采后分级整理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和仪器设备配置;③积极扶持发展葡萄企业和流通组织,增强葡萄采后分级加工能力,重点培育具有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注重新品牌的开发,扩大产品知名度。

⑶建设内容确定的可行性或依据:

项目区内河道纵横密布,路、沟、渠、林配套完整。

达到标准化农田设施,排灌有保障,农用电网已布置到每一块农田,通讯设备要装到每农每户,交通、水、电、通讯等其他设施完善,具有集中连片较大面积的设施葡萄生产基地,并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尤其是一批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葡萄种植大户的倔起,使得项目区蔬菜产业进一步朝着集约化、规模化、科技化方向发展。

为此,在该区域内实施《路桥区设施葡萄园提升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对进一步提升蔬菜产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2.项目建设地点、区域范围和实施计划:

⑴项目建设地点和区域范围:

《路桥区设施葡萄园提升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在路桥区蓬街镇九塘省级现代农业园区综合区葡萄精品园内,核心示范基地200亩,技术辐射1100亩。

⑵:

实施计划:

项目总体实施时间为:

20XX年9月至20XX年8月。

其中20XX年12月底前完成3m宽机耕路硬化、三面光渠道,分级整理场地等建设项目。

20XX年4月底前完成灌溉系统(肥水同灌)、杀虫灯、土地平整及肥地力提升、果园连栋钢管大棚、防鸟网、双膜覆盖技术和技术培训等建设项目、设备购置和各项技术推广。

在20XX年10月前完成项目审计、绩效评估和总结验收工作(具体见下表)。

表1:

项目建设分项进度安排表:

项目建设分项名称

规模(数量)

进度安排

(一)

基础设施建设

1

3m宽机耕路硬化

500m

20XX年.11-12

2

三面光渠道

500m

20XX年.11-12

3

灌溉系统(肥水同灌)

100亩

20XX年.2-3

4

杀虫灯

10只

20XX年.3-4

5

土地平整及地力提升

200亩

20XX年.2-3

6

果园连栋钢管大棚

100亩

20XX年.10-20XX年.4

7

防鸟网

200亩

20XX年.4-5

8

分级整理场地

500平方米

20XX年.11-12

(二)

技术推广

11

双膜覆盖技术

1100亩

20XX年.12-20XX年.1

12

技术培训等

200人次

20XX年.10-20XX年.4

3、项目具体建设内容、数量、规模和建设主体:

《路桥区设施葡萄园提升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由**市路桥超藤葡萄专业合作社承建,具体建设内容、数量、规模:

⑴基础设施建设:

机耕路500米、三面光渠道500米、灌溉系统(肥水同灌)100亩、杀虫灯30亩、土地平整及有机肥地力提升200亩、果园连栋钢管大棚100亩、防鸟网200亩、分级整理场地500平方米。

⑵技术推广:

双膜覆盖技术1100亩、技术培训200人次。

4、项目建设具体技术方案:

葡萄园项目基地全面推广设施高效种植模式,建立符合现代化葡萄园产业发展要求的示范基地、科技示范样板和技术集成创新基地,完善信息化服务和社会化推广服务体系,推广病虫害物理生物防治技术。

基地内全面推行农业标准化、无公害生产技术,引导基地、产区农民推行“六统一”管理模式(统一品种、统一种植技术、统一生产投入品采购和使用管理、统一安全检测、统一上市准出、统一建立生产档案)。

⑴基础设施建设。

a.新建3m宽机耕路500米;b.新建三面光渠道500米;c.安装灌溉系统(肥水同灌)100亩;d.安装杀虫灯30亩10只;e.实施土地平整及有机肥地力提升200亩;f.新建果园连栋钢管大棚100亩;g.安装防鸟网200亩;h.新建分级整理场地500平方米。

⑵技术推广示范区。

a.推广应用双膜覆盖技术1100亩;b.开展技术培训,培训200人次。

5、资金投入概算

1.项目总投入规模、资金筹措方案与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684万元,其中省以上资金补助77万元,区财政(产业化)配套资金

37万元,承建单位自筹570万元。

2.项目资金具体使用内容与分项建设资金来源明细;

表2:

项目资金具体使用内容与分项建设资金来源明细表

项目建设分项名称

规模

(数量)

投资

(万元)

其中省以上补助

(万元)

地方配套

(万元)

企业自筹

(万元)

(一)

基础设施建设

600

64

37

513

1

3m宽机耕路硬化

500m

15

5

2

三面光渠道

500m

10

3

3

灌溉系统(肥水同灌)

100亩

11.4

8

4

杀虫灯

10只

3.6

2

5

土地平整及地力提升

200亩

20

15

6

果园连栋钢管大棚

100亩

500

7

防鸟网

200亩

15

11

8

分级整理场地

500平方米

25

20

(二)

技术推广

84

13

10

双膜覆盖技术

1100亩

80

11

11

技术培训等

200人次

4

2

合计

684

77

37

570

(三)省及省以上资金使用重点与补助环节

1、省及省以上资金使用重点:

围绕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建设和生态循环农业发展,重点支持葡萄园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符合现代农业综合区要求的示范基地、科技样板和技术集成创新基地。

大力推广设施葡萄园高效生态循环模式,推广优良品种与双膜覆盖技术等现代化科技化生产技术;推广应用安全生产、设施栽培、节水灌溉(肥水同灌)、大棚多层覆盖、新型覆盖材料

等多样化增效技术,杀虫灯、防鸟网、昆虫性诱剂等病虫害物理生物防治技术等现代先进技术;建立符合现代农业综合区要求的示范基地、科技样板和技术集成创新基地;完善信息化服务和社会化推广服务体系,建立示范户示范档案,培训技术骨干、科技示范户和果农,基地果农培训率达70%以上。

2、省及省以上资金使用重点与补助环节。

重点扶持a.基础设施建设:

机耕路、三面光渠道、大棚肥水同灌装置、杀虫灯、土地平整及肥地力提升、防鸟网和分级整理场地等。

提高生产基地设施化、集约化、现代化生产装备水平及抗灾保收能力。

b.技术推广:

双膜覆盖技术示范推广以及开展技术培训等。

6、地方资金整合方案

根据财政部、省财政厅关于财政支农资金整合优化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在维持各类支农资金投向相对稳定的前提下,除救灾性和具有特殊用途的资金外,现代农业生产发展专项资金将整合各级财政部门管理分配的各项预算内外的农业科技推广项目资金、农业标准化生产项目资金、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项目资金和特色优势农产品项目资金。

本项目支持资金37万元。

7、组织保障措施

1、组织领导体系,包括领导小组、实施小组成立情况;

项目建设将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和项目建设责任制的办法,对项目的实施首先由区政府牵头,区财政局、区农业林业局和有关镇等组建“路桥区设施葡萄园提升示范基地建设”领导小组,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全面负责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以及建设资金的落实和使用、监督管理。

同时成立

“路桥现代农业园区菜稻轮作示范基地建设”实施小组,实施小组由实施单位**市路桥超藤葡萄专业合作社和农技总站组成,负责项目实施方案、实施计划和执行、工程质量和规范使用资金、组织项目具体实施。

投资建设主体严格按现代企业制度组建的有限责任公司,具有独立法人地位,实行总经理负责制,具体负责项目实施。

做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机制灵活,整合各种优势资源,建立相应的效益激励机制。

项目建成后,采取产业化运行方式,即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形式,对设施蔬核心基地的新品种、新技术进行示范推广,以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由区农业林业局、有关镇负责项目运行监督管理,由区财政局负责资金运行监督管理,实施单位专门每年从项目益中抽出一定比例作为项目运行费用,抽调人员二人至四人组成项目技术管理小组负责项目正常运行管理。

采用统一规划、统一布局,利用现有基础和基地,实行农户承包经营;推行适度规模经营;配合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开发利用项目区资源,共同经营好农业高新基地。

进一步完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积极为农户提供有偿服务,提高社会效益。

落实管护责任制。

8、地方产业扶持政策

为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加快路桥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区政府出台《路桥区农业产业化扶持项目实施办法》(路政办发〔20XX年〕89号),区财政每年安排480万元资金,《关于开展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工作的意见

》(路政发〔20XX年〕49号),区财政每年安排300万元园区建设专项资金,重点用于园区内设施农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补助,以及中央和省财政支持项目的地方配套。

重点扶持设施蔬菜、瓜果、畜牧、水产四大主导产业,包括特色农业基地和高效生态农业项目,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项目,新的农产品加工营销企业建设、农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等。

该实施办法的出台,充分表明了路桥区对农业产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将进一步推动省级农业园区向“基地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市场化”方向发展,不断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9、技术支撑服务体系;

路桥区已开始全面建立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区政府已经出台《全面落实农技推广工作责任加快构建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实施意见》(路政办发〔20XX年〕84号),根据路桥优势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需要,合理设置农技推广组织,建立农技推广人员责任体系、培训体系和考核体系。

农技推广人员按首席农技推广专家、农技指导员、责任农技人员和社会化农技推广人员四种类型配备,实行聘任制,聘期2年。

区级设立首席农技推广专家和农技指导员,镇(街道)设立责任农技人员,同时鼓励农业企业、合作社人员参加社会化农技推广,为我区的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服务和技术支撑。

10、项目实施、资金使用监管机制。

项目管理办公室负责《**市路桥超藤葡萄专业合作社》项目工作的组织指导和协调工作;负责制订现代农业《**市路桥超藤葡萄专业合作社》项目规划、项目论证、编制工程项目预算、组织项目具体实施;负责项目资料的审查、整理、归档。

资金管理工作组负责制定、参与编制工程项目预算、工程招投标,参与施工工程的造价控制、竣工验收等工作;负责制定项目绩效评估方案,对项目实施进度进行督促检查,由审计部门对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以此作为竣工验收和结算的依据,并对检查验收情况进行通报。

对在检查或审计中出现的挤占、挪用、配套资金不到位或不按规定使用项目资金,擅自调整变更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实施进度严重滞后等违法违规违纪行为,将依法依规及时处理。

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协调解决。

项目实施完成后,对项目的绩效做出评价,年终,对本年项目建设、资金使用、项目绩效情况向现代农业专项资金整合工作领导小组汇报。

各镇(街道)要大力配合支持、积极参与做好相关事宜,保证专款专用。

11、项目预期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

设施葡萄园核心示范基地:

亩平均每年投资成本8000元。

其中地租700元,大棚架2400元,农药肥料1500元,人工管理和劳务2800元,其他费用600元。

亩产出值平均在20XX年0元,平均亩利润达120XX年元,项目实施后平均每亩提高经济收入8000元,净增利润5000元计算,100亩优质早熟大棚葡萄基地建设可使果农增收80万元,净增利润50万元。

2.社会效益

项目建成后,优质新品种和各项高效先进实用新技术将进一步应用,提高产量,将对周围*****多亩设施葡萄生产基地产生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在大大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的同时,通过项目实施,带动示范区辐射区的二、三产业发展,并将提供更多的发展和就业机会。

3.生态效益

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实施无公害生产技术,采用生物肥料和生物农药、物理防治等生产绿色食品,消除了农业生产污染,促进生产区域生产进入良性循环,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将使项目区生产进入良性循环状况,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产生良好生态效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