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体育区教案20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467765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体育区教案20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中班体育区教案20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中班体育区教案20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中班体育区教案20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中班体育区教案20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中班体育区教案20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中班体育区教案20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中班体育区教案20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中班体育区教案20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中班体育区教案20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中班体育区教案20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中班体育区教案20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中班体育区教案20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中班体育区教案20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中班体育区教案20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中班体育区教案20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中班体育区教案20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中班体育区教案20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中班体育区教案20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中班体育区教案20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班体育区教案20篇.docx

《中班体育区教案2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体育区教案20篇.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班体育区教案20篇.docx

中班体育区教案20篇

中班体育区教案20篇

这是中班体育区教案20篇,是优秀的中班体育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第1篇、中班体育游戏活动小小足球运动员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独立自主、耐心专著、果决判断、勇敢自信的良好品质。

2.培养幼儿的敏捷性、灵巧性、爆发力、体耐力、距离感和协调性。

3.促进幼儿手脚和全身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4.幼儿能自主结队进行游戏,学会与他人协作,提高团结协作能力。

5.愿意参与体育游戏,体验在游戏中奔跑、追逐的乐趣。

活动准备:

足球与幼儿数量相等,小球门4个、U盘及其播放器、音乐

活动过程:

1、引导部分:

(1)师生问好

(2)介绍足球(3)即兴带动2、主体部分:

(1)球感练习:

小朋友分四组,在操场上随意踢球、玩球(听到哨声马上要回到自己的位置)

(2)罗纳尔多射门:

小朋友分四组,每组前面摆个小球门,让小朋友把球踢进球门,则算胜利,踢球以后没有踢进的小朋友要表演节目。

(给不同的距离小朋友选择射门的难度)(3)传球练习:

小朋友分四组,每组围一个小圆圈手拉手,每个圆圈放两个足球给小朋友们互相传球。

3、结束部分:

(1)找朋友互相放松。

(2)集体放松(3)师生再见

活动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幼儿独立自主、耐心专著、果决判断、勇敢自信的良好品质和培养幼儿的敏捷性、灵巧性、爆发力、体耐力、距离感和协调性。

在这次游戏活动中孩子们兴趣很高,充满积极性。

活动引导部分进行热身练习,在这一环节中为下一个环节奠定了基础。

孩子们都很爱球,以往的练习中多以篮球、皮球等球做运动,而这次用足球一下子就增强了孩子们的新鲜感。

因此孩子们活动的积极性也高了很多。

但还是存在不足之处,本次活动主要以技能训练为重,在游戏化方面体现的还不够,在以后的活动设计中应多增加游戏的成分。

第2篇、中班体育游戏活动老狼老狼几点了教案反思

游戏目标1.激发幼儿对体育游戏的兴趣,体验游戏带来的乐趣。

2.发展幼儿四散追逐跑、躲闪跑的动作,增强幼儿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3.愿意参与体育游戏,体验在游戏中奔跑、追逐的乐趣。

4.锻炼平衡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5.体验人多力量大,同伴间应该相互合作的情感。

游戏准备1.材料准备:

老狼头饰若干个、村长头饰一个、布球若干个、呼啦圈五个、单元桶四个2.音乐:

《别看我是一只羊》3.环境布置如图。

游戏过程

(一)第一遍游戏师:

小羊们,你们都很神气。

今天,我们玩的游戏叫《老狼老狼几点了》,游戏开始后,我们一起来问老狼:

“老狼老狼几点了?

”老狼回答:

“一点了”,我们就往前跳一步,我们再问老狼:

“老狼老狼几点了”老狼回答“两点了”,我们再往前跳两步,当老狼回答:

“三点了”我们要往前跳几步?

(三步)老狼说几点,我们就往前跳几步,不能多跳也不能少跳,当老狼回答“天黑了”时,老狼就开始抓我们,小羊们只要跑回羊村就安全了,跑到羊村后老狼就不能再抓我们,那被抓到的小羊就要扮演老狼重新游戏。

这条线后面就是我们的羊村,小羊们,你们都准备好了吗?

那我们开始游戏吧。

羊:

“老狼老狼几点了”老狼:

“一点了”(小羊们和老狼连续问答)老狼:

“天黑了”村长:

小羊们,快跟着村长一起跑回羊村。

(老狼开始抓羊)小羊们都跑回羊村后,游戏结束。

教师小结:

围绕小羊绕障碍四散追逐跑、游戏规则及幼儿现场状况进行简单的点评与小结。

指导重点:

指导幼儿四散追逐跑和听辨信号的能力。

评价重点:

幼儿是否遵守游戏规则

(二)第二遍游戏游戏情境:

小羊们去树林里玩,狡猾的老狼布置陷阱来抓羊。

师:

我们现在要去树林里玩,可是狡猾的老狼在树林里布置了很多陷阱,我们在树林里逃跑时,遇到老狼的陷阱,我们该怎么办?

(请幼儿来说)小羊们都想出了很多办法,那我们现在出发,去树林里玩,一起来问老狼。

羊:

“老狼老狼几点了”老狼:

“一点了”(小羊们和老狼连续问答)老狼:

“天黑了”(老狼开始抓羊)小羊们跑回羊村后,游戏结束。

教师小结:

围绕小羊绕障碍四散追逐跑、游戏规则及幼儿现场状况进行简单的点评与小结。

指导重点:

指导幼儿绕障碍四散追逐跑。

评价重点:

幼儿是否遵守游戏规则,是否能顺利的绕障碍四散追逐跑。

(三)第三遍游戏游戏情境:

多只老狼一起抓羊。

师:

现在有很多只狼来抓我们了,我们出去玩的时候要更加小心,一定要快速跑而且还要躲开老狼,避开陷阱,跑到我们羊村。

小羊们,有没有信心?

我们一起来问老狼老狼几点了。

羊:

“老狼老狼几点了”老狼:

“一点了”,(小羊们和老狼连续问答)老狼:

“天黑了”(两只老狼开始抓羊)小羊们跑回羊村后,游戏结束。

教师小结:

围绕小羊绕障碍四散追逐跑、游戏规则及幼儿现场状况进行简单的点评与小结。

指导重点:

指导幼儿快速绕障碍物四散跑,躲闪跑。

评价重点:

幼儿快速绕障碍物跑,躲闪狼的抓捕动作是否灵活与协调。

(四)第四遍游戏游戏情境:

多只老狼一起抓羊,小羊们用炸药包赶跑老狼。

师:

现在老狼越来越多,我们也越来越危险,我们一定要想办法避开陷阱和快速跑回羊村不要让老狼抓到,敢不敢挑战?

(幼儿回答)那我们一起来问老狼老狼几点了。

羊:

“老狼老狼几点了”老狼:

“一点了”,(小羊们和老狼连续问答)老狼:

“天黑了”(所有的老狼一起抓羊)开会了开会了,村长召集小羊们一起讨论:

老狼太狡猾了,我们一起想个办法,把它们赶跑。

(幼儿自由发言)小羊们的办法都很好,村长给你们准备了很多炸药包,我们一起把老狼骗出来再用炸药包炸它们。

羊:

“老狼老狼几点了”老狼:

“一点了”村长:

小羊们,快扔炸药包。

老狼:

我还会回来的…耶!

狼群被我们赶跑了,大家高不高兴啊?

让我们一起庆祝吧(随音乐做喜庆动作)村长:

小羊们,老狼终于被我们赶跑了,现在把我们的武器收回家吧。

师生共同收拾材料离开场地。

和台下的老师们再见。

游戏反思游戏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孩子的反映和奔跑能力。

而在游戏中孩子们不往家跑了,而是往老狼怀里钻,孩子跑得能力得不到发展,达不到游戏的目的。

活动中我们可随时根据孩子的表现,适时改变游戏规则。

比如:

在此游戏时可改为:

老狼跑,小羊追,同样也可锻炼孩子的奔跑能力。

为了增加游戏的趣味性,“老狼”可假装害怕往家跑,“小羊”们就使劲追。

“老狼”逃回了家,“小羊”们胜利了。

他们体验到胜利的喜悦,同时引导幼儿明白了“人多力量大”的道理,只要团结起来,软弱的小羊就能战胜凶恶的大灰狼。

同时也达到了游戏的目的,发展了孩子的快跑能力。

第3篇、中班体育游戏活动木头人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幼儿非常喜欢跑,跳。

这个游戏主要强化幼儿的跑,平衡和躲避能力。

使幼儿能够快速反应,并对此作出相应的躲避。

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和意识。

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的跑,跳,平衡和躲避能力。

2.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让幼儿乐于参与游戏,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4.锻炼平衡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

幼儿玩过木头人的游戏2.材料准备:

小积木块若干、狼的头饰三个、音乐3.场地布置:

活动过程

(一)调动幼儿的前期经验,激发幼儿主动参与游戏的积极性1.引出游戏主角师:

小朋友,大灰狼可不可怕?

如果见到了大灰狼,我们应该怎么办?

(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总结并指导性的说出:

藏起来,不让大灰狼看到)。

如果我们变成了木头,大灰狼还会吃我们吗?

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木头人的游戏好不好?

2.教师说明游戏的规则,并和一名幼儿演示游戏的玩法。

游戏规则:

请出三名幼儿一名扮演大灰狼,两名扮演木头人,教师放音乐表示游戏开始,大灰狼出来觅食,幼儿四处跑开,快被“狼”抓到的时候赶紧说“木头人”并摆个造型,“狼”就不能抓他,被“狼”抓的幼儿要主动站到狼堡里去,其他人继续游戏直到音乐结束。

3.全体幼儿初步尝试游戏,音乐一响大灰狼就出来觅食,抓到的幼儿要到狼堡站着,没抓到的继续游戏,直到音乐结束。

(二)尝试游戏新玩法,发展能力,体验乐趣1、第一次游戏:

初步尝试、了解游戏新玩法与规则。

※玩法:

妈妈带领幼儿来到布满木块的大森林里面,老师扮演大灰狼抓幼儿,教师放音乐表示游戏开始,大灰狼出来觅食,幼儿四处跑开,快被“狼”抓到的时候,幼儿赶紧跑到森林里踩一块木块或拿起一块木块并摆个造型,“狼”就不能抓他,被“狼”抓的幼儿要主动站到狼堡里去,其他人继续游戏直到音乐结束。

※指导重点:

引导幼儿了解游戏新玩法与规则,懂得快速进入大森林踩木块或拿木块。

※评价重点:

是否能初步按游戏规则进行游戏。

小结:

被抓的幼儿要遵守游戏规则呆在狼堡里,为什么有的被抓,有的没有被抓到?

请一两个没有被抓的幼儿谈谈自己如何没被抓。

2、第二次游戏:

进一步了解游戏新玩法与规则。

※玩法:

请一名幼儿和老师一起扮演大灰狼,玩法同上。

※指导重点:

按游戏规则玩游戏。

※评价标准:

大灰狼能否迅速观察幼儿,把目标放在反应慢的幼儿上,而不是胡乱抓,幼儿又能否及时做出反应。

3.第三次游戏:

进一步了解游戏新玩法和规则※玩法:

妈妈带领幼儿来到布满木块的大森林里面,老师扮演大灰狼抓幼儿,教师放音乐表示游戏开始,大灰狼出来觅食,幼儿四处跑开,快被“狼”抓到的时候,幼儿必须跑到大森林踩一块木块并且还要拿起一块木块摆个造型,“狼”就不能抓他,被“狼”抓的幼儿要主动站到狼堡里去,其他人继续游戏直到音乐结束。

※指导重点:

按游戏规则玩游戏。

※评价标准:

大灰狼能否迅速观察幼儿,把目标放在反应慢的幼儿上,而不是胡乱抓,幼儿又能否及时做出反应。

4.第四次游戏:

尝试合作游戏。

※玩法:

老师和一名幼儿同时扮演大灰狼抓幼儿,玩法同上。

※指导重点:

引导幼儿与同伴协商、合作游戏即幼儿可以在跑的过程中相互帮忙以最快的速度踩到拿到木块。

※评价标准:

能否做到与同伴协商、合作游戏。

5.第五次游戏:

尝试自主游戏。

※玩法:

请两名幼儿当大灰狼,玩法同上。

※指导重点:

引导幼儿尝试自主进行游戏。

※评价标准:

能否自主地按游戏规则进行游戏。

小结:

幼儿相互合作捕获了不少食物,进一步强调合作游戏的乐趣。

(三)活动结束:

师:

今天很多小朋友反应都特别灵敏,没有轻易被大灰狼抓到,而大灰狼们也表现的很勇猛,想办法捕获到了这么多食物。

今天的游戏就到这,我们下次再玩,当然老师也很希望你们能在家里与家人分享这个游戏,跟他们一起玩这个游戏。

活动反思本次《快乐的木头人》采用了多种游戏的方式,每个步骤紧紧相连,以不同的游戏方式来完成同一个目标,增加了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又强化了活动目标。

让每位幼儿都能参与其中,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

通过不同的游戏形式由简到难、循序渐进的达到本次活动的目标,既丰富了活动的形式又强化了活动目标。

最后送“木头人“回家的环节让幼儿知道“木头人们”累了,该回家休息了,充分尊重幼儿的生长发育规律,及时调整活动强度。

第4篇、中班体育游戏活动好玩的篮球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的运动水平,提高幼儿的肌体协调能力。

2.激发幼儿积极参与竞争的意识,并能遵守游戏规则。

3.促进幼儿手脚和全身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4.喜欢与同伴合作,体验运动的挑战与快乐。

5.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一些小型的篮球架和小篮球(幼儿分成几组,数量就为几)。

活动过程:

1、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

2、每一小组都排成一列,站在统一的起跑线后。

3、排头小朋友跑到篮球架处(距离幼儿队伍10~15米),然后跳起来投篮。

4、要求捡起投进篮筐的球,抱着球跑回出发地,把球交给后面的幼儿。

5、第二名幼儿接到球后,重复第一名幼儿的动作。

6、以此类推,直至排尾幼儿抱着球回到队伍中,才算结束任务。

7、比较哪组幼儿投进的最多则赢得比赛。

注意事项:

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幼儿的安全,特别是队伍中幼儿会出现推搡的动作,尤其要当心。

应多做提醒!

活动反思:

小小的一个篮球活动让我感悟很深:

教师应该多给孩子提供尝试的机会,通过尝试调动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启发幼儿的心智,这样不仅能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而且还能使幼儿的创造性得到了发展。

第5篇、中班体育游戏活动翻滚的小浪花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在学会前滚翻的基础上,让幼儿尝试多种滚翻的方法。

2.体验体育活动的快乐,感受成功,获得情感的满足和释放。

3.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幼儿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在活动中表现出对他人的尊重和关心。

4.促进幼儿手脚和全身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5.增强合作精神,提高竞争意识。

活动准备:

1.大小垫子若干张。

2.音乐《天使》。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一起来听首歌,歌的名字叫《天使》。

你们知道天使是什么意思吗?

我们每个孩子都是爸爸妈妈的天使,你们也是老师的天使,天使就是你们,现在我请天使和我一起做健身操。

2.基本部分

(1)咦,你们听,是什么声音?

(大海的声音、海浪声、海鸥声……)让我们一起去海边看看大海好吗?

(幼儿跟着音乐,跑着、跳着到达“海边”)

(2)幼儿进入场地。

你们看大海里有什么?

(一艘艘小船)我们大家去乘船好吗?

(幼儿随机选择一艘船,或坐,或躺)(3)好大的浪啊!

教师引导幼儿一起在垫子上东倒西摇。

(4)看!

浪娃娃在大海妈妈的怀抱里做什么?

我们小朋友能不能来表演一下?

你们会哪些方法呢?

我们比一比哪个小朋友翻滚的方法最多。

幼儿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突然海浪声汹涌澎湃,小浪花组成了波涛,想想看,我们怎么练习?

幼儿跟随浪涛声进行模拟练习,找出方法。

(通过练习,得出同心协力才能波浪滔滔)3.结束部分放松练习。

浪涛声渐远,浪潮退了。

我们小朋友一起到沙滩上跳个舞吧!

幼儿随意站在场地上,随音乐和老师一起翩翩起舞。

活动反思:

就孩子们参与程度来分析,孩子们积极的参与活动,在活动中积极性很高,兴趣很浓,但是在活动中孩子们的运动量太大,有些体质偏弱的孩子整个活动下来很吃力,孩子们对老师准备的音乐非常的感兴趣,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第6篇、中班体育游戏活动追泡泡教案反思

设计思路1.幼儿已能熟练掌握各项基本动作,身体的协调性也发展得较好。

因此怎样在活动中增加游戏的角色,情节,增加动作的难度,以提高幼儿身体的灵活性和反应的敏捷性,是本次活动主要设计思路。

2.幼儿对玩追逐游戏最感兴趣,且会“乐追不疲”,教师必须注意适当地掌握练习的时间和活动量,照顾好体质较差的幼儿。

3.在激烈的追逐游戏后,不要让幼儿马上停下来站队,而是适当辅助一些放松动作,使幼儿身体逐渐恢复到平静状态。

注意幼儿运动量大小的变化。

活动目标1.练习追逐跑和躲闪,提高幼儿对信号迅速作出反应的能力。

2.在追逐躲闪游戏中,让幼儿体会身体运动带来的乐趣。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4.培养竞争意识,体验游戏带来的挑战与快乐。

5.增强合作精神,提高竞争意识。

活动重难点控制好自己的身体,既能较快速度地击中他人,又能灵活地躲避他人的攻击。

活动准备1.塑料袋若干,请幼儿用各种颜色纸剪成自己喜爱的图案装饰口袋。

2.把旧的挂历纸卷紧成纸棒。

3.夹子若干、小鼓一面。

活动过程扮演角色活动身体―提供材料自由探索―难点练习重点指导―游戏结束放松身体1.扮演角色,活动身体

(1)教师启发:

“我们来做-个小熊玩泡泡的游戏,小朋友都来做小熊,每只小熊拿一个塑料袋,往里面吹气,吹成一个大泡泡,把口袋打个结系紧就成功了。

然后把泡泡往天上抛,看谁抛得高。

(2)全体幼儿吹气、系袋,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往上抛塑料袋,教师.旁观察指导。

2.提供材料、自由探索

(1)教师启发:

“我们小熊除了把泡泡往上抛以外,还可以怎么来玩泡泡?

要和别的小熊玩得不一样。

(2)全体幼儿探索各种玩泡泡的方法。

(头顶、胸夹,手拍、脚踢等)教师观察,重点辅导什么玩法也不会的幼儿。

3.难点练习,重点指导

(1)全体幼儿把泡泡系在脚踝上,相隔.定距离站好,听老师的鼓声节奏单脚跳或双脚跳。

鼓声停,幼儿迅速互相追逐,设法去踩他人脚上拖着的泡泡,以不被人踩中为胜。

(2)全体幼儿把泡泡用夹子夹在身体背后,手持纸棍,相隔一定距离站好,听老师的鼓声节奏慢跑或快跑。

鼓声停,幼儿迅速用手中的纸棍敲击对方身后的泡泡,以击中他人者为胜。

说明:

若对方双手抱头,则表示在休息,另一方就不能追逐。

4,游戏结束,放松身体

(1)全体幼儿做“泡泡”,教师手持两根长纸棍来敲,纸棍敲到谁,谁就到旁边休息一次。

(2)全体幼儿听“熊跳舞”音乐,做放松动作回教室。

活动反思根据中班幼儿贪玩、好动的年龄特点,以游戏引发幼儿尝试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

整个活动自然化、生活化,提升了幼儿大胆尝试,积极探索的能力,并让幼儿从中体验与大家一起玩的乐趣。

第7篇、中班体育游戏活动小青蛙捉害虫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练习双脚立定跳远,发展幼儿弹跳能力。

2,会跑、会灵活的闪躲。

(练习跑,发展幼儿灵敏性)3,体验游戏的快乐。

4,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5,让幼儿初步具有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体验健康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

材料准备:

音乐《小青蛙》,宽度不一的“小河”、青蛙头饰、害虫头饰。

活动重难点:

能协调的完成立定跳远的动作。

活动过程:

教师:

今天老师要和你们玩一个好玩的游戏,叫做小青蛙抓害虫,你们想不想玩?

幼儿:

想玩。

教师:

那你们可要认真听听游戏规则哦!

我们会分成两组,一组是小青蛙,另一组是小害虫。

教师:

你们看,这里有一条小河,小河有的宽,有的窄,学好本领才能跳得远。

所以我要教你们一个很厉害的本领—立定跳远。

教师正侧面示范一遍:

小脚并并拢,双腿弯弯屈,小手甩一甩,轻轻起跳。

幼儿练习立定跳远动作。

幼儿示范。

幼儿集体练习立定跳远。

教师:

扮演害虫的宝宝要注意,青蛙来了要会跑、会闪躲,不要给青蛙抓到!

如果被青蛙抓到了就要和青蛙宝宝跳过小河一起回家。

教师:

老师来示范一下。

主配班老师配合完成游戏示范。

幼儿示范。

教师:

游戏规则都明白了吗?

现在请小朋友来选择你们想要扮演的角色头饰吧。

幼儿自行选择角色。

主班老师扮演青蛙妈妈带领青蛙宝宝,配班老师扮演害虫妈妈带领害虫宝宝在稻田里自由散跑。

青蛙妈妈(摸摸青蛙宝宝肚子):

青蛙宝宝们肚子扁扁的,肯定是饿了,快快用我们刚刚学会的本领跳过小河,去捉害虫吧!

播放音乐—《小青蛙》。

游戏中,扮演小虫的幼儿在稻田里跑来跑去,青蛙过来了,害虫宝宝边跑边躲。

被捉到的害虫宝宝跟着青蛙宝宝跳过小河回家。

经验讨论:

青蛙宝宝都会用新本领跳过小河,而且也能把害虫捉回家。

害虫宝宝在青蛙追杀时也学会了闪躲,很棒。

角色交换,再次进行游戏。

游戏结束。

青蛙妈妈:

天黑了,我们把捉到的害虫宝宝带回家吃。

活动反思:

基本过程我主要设计了小青蛙练本领,我先带领幼儿去荷叶上玩,先示范青蛙怎样跳,然后再进行动作讲解,边讲解的时候幼儿边做动作,然后幼儿自由练习。

运动后请幼儿坐到荷叶上面休息,休息时告诉青蛙宝宝最大的本领是捉害虫,请幼儿学习捉害虫的方法,幼儿学的非常认真,积极性很高,幼儿存在个体差异性,在幼儿练的过程中有些幼儿姿势做的不到位,我对个别幼儿进行指导。

活动中孩子们始终处于兴趣盎然的情趣中,使气氛达到了**。

整个活动比较符合孩子们的身心特点,发展了孩子的协调能力,齐心合力消灭害虫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第8篇、中班体育游戏小猪胖胖钻障碍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1、练习钻过离地60㎝高的松紧带,发展侧钻的能力。

2、通过健身馆的游戏提高身体的协调性。

3、享受自选活动的乐趣,愿意参加锻炼。

4、乐于参与体育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5、锻炼平衡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1、用十张小椅子分别拉好四根离地60㎝的松紧带。

2、轮胎、垫子、雪碧瓶若干、皮球等。

3、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1、开始部分。

老师做猪妈妈,幼儿做猪宝宝,在音乐的伴奏下做“小猪操”。

(头部、上肢|扩胸、腹背、下肢等等)教师:

“今天天气真好,猪宝宝们和妈妈一起去活动活动吧。

”2、基本部分

(1)幼儿讨论减肥的办法:

教师:

“小猪身体这么胖,可怎么办呢?

”让幼儿回答。

(例如:

有吃药、有少吃、有去健身感馆锻炼。

(2)让幼儿练习在离地60㎝的松紧带下侧钻。

(场地有两根可供练习的松紧带。

)教师:

“猪宝宝们要选想办法钻出篱笆,才能去健身馆锻炼呀。

”幼儿开始的练习,什么样的钻法都可以。

(如:

正钻、侧钻、爬等。

)(3)师请个别幼儿示范并讲解钻的方法:

师:

“你们是怎么钻出去的?

谁能做给大家看看?

”选请幼儿用语言说说,在请幼儿钻。

教师边讲解边动作。

(先伸出一条腿,然后将身体低低的从松紧带下移过去,在收回另一条腿。

)(4)幼儿分组进行侧钻练习。

(场地上有五根松紧带。

)(5)游戏:

“健身馆。

”教师:

“你们都能钻出篱笆了,那我们就到健身房去选自己喜欢的器械锻炼吧。

”4、结束部分猪妈妈提醒宝宝“健身房”关门了,我们要回家了。

(提醒幼儿物归原处)游戏:

“看火车。

活动反思活动内容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可以最大限度地迁移幼儿的已有经验,大大促进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了孩子们的主体作用,真正让孩子们大胆想,勇敢做,气氛轻松活跃,玩得尽兴,体现了老师的快乐教学与幼儿的快乐学习。

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身心也得到了健康发展。

第9篇、中班体育游戏活动红灯、绿灯,马上开灯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遵守游戏规则,体验控制游戏带来的快乐。

2、在各种动作进行中,发展平衡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和控制能力。

3、乐于参与体育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4、培养幼儿边玩边记录的学习技能。

5、促进幼儿手脚和全身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活动准备:

皮筋、罚单、立杆、游戏音乐

活动过程:

1、基本玩法:

听信号进行,熟悉游戏基本玩法。

根据警察的“红灯、绿灯——红灯”信号,幼儿扮演各种汽车或行人用各种动作前进,当警察回头时说“红灯”时,幼儿立刻如木头人静止不动。

直至警察重新回头,若有人控制不住而动了,则被贴上罚单。

指导重点:

引导幼儿在观察、参与中了解游戏规则,熟悉游戏基本玩法。

评价重点:

能否听指令在最后一个“红灯”时迅速反应,立刻静止并控制不动。

2、创新玩法——两两相伴走,体验两人协助同反应控制。

玩法:

两人相互扶住腰部行进,当警察回头时,幼儿立刻如木头人一般静止站立,直至警察再次转回头,若有人控制不住而动了,则两名幼儿都将被贴上罚单。

指导重点:

引导幼儿与同伴行进时,要相互保持身体平衡,并同时做出反应控制。

评价重点:

看幼儿能否听信号两人一起迅速静止,并控制住。

3、难度挑战——挑战安全线,障碍行进挑战反应控制。

玩法:

根据警察的“红灯、绿灯——红灯”信号,幼儿立刻如木头人一般静止站立,直至警察再转回头,若有人控制不住而动了,则被贴上罚单。

指导重点:

鼓励幼儿尝试各种动作跨越障碍,并在跨越时听信号迅速反应,即使静止。

评价重点:

是否能在跨障碍行进时,听到指令在最后一个“红灯”时迅速做出反应控制。

活动反思:

在体育游戏活动和体育课教学中。

注重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

在活动中给幼儿以充分的自由。

使他们自身能量尽可能地发挥出来。

达到一定的运动量。

教师在一旁注意发现动作符合教学要求的幼儿,一经发现,就以其为榜样,引导其他幼儿观摩学习。

并给予表扬与肯定。

第10篇、中班体育游戏活动蚂蚁运粮教案反思

游戏目标:

1、通过游戏发展幼儿手膝着地爬,尤其是单臂匍匐向前的动作灵敏性,协调性。

2、巩固发展幼儿咎,平衡等基本动作,培养幼儿协作配合的能力,发扬团结互助品德。

3、培养幼儿爱劳动的情感,克服困难的精神。

4、培养竞争意识,体验游戏带来的挑战与快乐。

5、乐于参与体育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游戏准备:

1、蚂蚁头饰30个,垫子三组,平衡木3条,钻栏3个。

2、“粮食”背袋若干,音乐磁带一盒,场地布置

游戏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幼儿听节奏走圆圈做跷跷板游戏。

2、律动“蚂蚁搬豆”

(二)基本部分:

1、学习找粮食途中各种本领,教师示范爬行动作,尤其是单臂爬行。

2、幼儿分散练习,要求每个幼儿在不同地方,练习爬、走、钻的本领,着重单臂爬行,教师巡加指导,并提醒注意安全。

3、幼儿集中一次,从“家”出发找“粮”途中钻过山洞,爬过草地,走过小桥,发现“粮食”不很大,每只“蚂蚁”各背一袋回家后,数数“粮”爬山得快的幼儿介绍经验。

第二次出发找粮,发现“粮”挺大,引导幼儿想办法,合作抬回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