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的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473362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开展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的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关于开展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的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关于开展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的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关于开展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的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关于开展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的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关于开展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的实施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关于开展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的实施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关于开展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的实施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关于开展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的实施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开展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的实施方案.docx

《关于开展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的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开展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的实施方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于开展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的实施方案.docx

关于开展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的实施方案

关于开展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工作

实施方案

为贯彻实施大竹县教科局竹教科发【2015】28号“大竹县教科局、大竹县禁毒委关于《大竹县2015年毒品预防教育活动方案》”文件精神,进一步在学校普及禁毒知识,增强学生拒毒防毒意识,掀起学校毒品预防教育活动新高潮,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工作目标

积极推动中小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的开展,切实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拒毒防毒的意识和能力。

二、工作时间

2015-2016全学年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积极争创示范校

1.学校要成立毒品预防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何中君校长负总责,分管领导张勇副校长具体抓,下设办公室,由彭中辉、夏世才同志具体办公。

2.结合推进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创建活动,制定详细的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工作方案,建立学校、班级两级负责制的毒品预防教育工作责任制,逐级签订责任书。

3.按照《大竹县2015年毒品预防教育活动方案》教科局竹教科发【2015】28号精神,认真组织落实,积极争创大竹县毒品预防教育先进学校。

(二)开展教学研究,建立教学体系

1.切实做到教学计划、教学资料、课时、师资“四到位”,巩固“学生不吸毒、校园无毒品”的成果。

(可以参照下发的《沿河四中毒品预防教育教案集》进行)

2.以防范合成毒品的危害为重点,把预防毒品和药物成瘾知识与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将其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和中小学德育的重要内容,纳入教学计划。

3.完善生理卫生、生物、历史等相关课程的禁毒渗透教育,逐步建立全面系统的禁毒教育教学体系。

4.学校加强对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毒品知识能力的研究,丰富教学内容,开发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手段,不断增强禁毒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

(三)开展多样活动,扩大宣传效果

1.结合学生入学、入队、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活动,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富有特色的毒品预防教育活动,如组织上好一堂课、开好一次班会、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印发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以及开展墙报、黑板报、演讲、文艺节目、举办禁毒知识竞赛、制作手抄报、模拟法庭、自护教育、参观时禁毒教育基地、播放禁毒警示教育片等,提高在校学生拒毒防毒意识。

2.积极参与县禁毒办、县教育局组织的禁毒预防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司法、卫生、共青团、法制副校长的职能作用,大力做好我校《禁毒法》和禁毒教育的宣传工作。

2015年9月

 

沿河四中毒品预防专题教育大纲

 

一、总目标

在各学科渗透毒品预防教育的基础上,通过专题教育的形式,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情趣、毒品预防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掌握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做“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的人。

二、分目标

了解有关禁毒的法律知识,拒绝毒品诱惑。

三、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建议

毒品预防专题教育内容标准(6课时)

教学内容

1.知道毒品的概念,能识别常见毒品名称。

2.进一步了解毒品对个人和社会的危害。

3.知道吸毒是违法行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是犯罪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惩处。

4.学会一些拒绝毒品的方法,能够保护自己不受毒品侵害。

教学活动建议

1.列举常见毒品的名称和俗称,收集毒品危害的相关资料。

2.参观禁毒教育基地或禁毒教育展室,观看禁毒教育影视片。

3.讨论吸毒对个人、家庭和社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4.运用学过的相关法律条款,分组谈谈法律如何保护未成年人不吸毒、如何打击毒品违法犯罪?

5.讨论“对好奇的事就要去尝试,是对的吗?

”以吸毒为例,引导学生对“好奇”、“从众”等心理的正确认识,知道一些毒犯诱惑青少年吸毒的常见手法,学会拒绝毒品的基本技巧。

四、实施建议

1.本专题教育每年安排2课时进行教育,课时由学校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或班会、团队会中进行安排。

教育应采取多种形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本专题教育旨在提高学生的禁毒意识和防毒能力,培养禁毒的社会责任感,不做考试要求。

3.为规范全国毒品预防教育的要求,教育部、公安部将组织编写有关的教育材料,供各地使用。

各地也可根据专题教育大纲的要求选取有地方特色的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

 

2015年沿河四中创建“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

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学生家长们:

毒品是万恶之源,近代史上中华民族饱受其害。

今天,毒品又死灰复燃,特别近年来新型毒品的泛滥,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许多不和谐的声音。

所谓新型毒品是相对鸦片、海洛因等传统毒品而言,主要指人工化学合成的致幻剂、兴奋剂类毒品,目前常见的有冰毒、摇头丸、氯胺酮(K粉)等。

新型毒品致幻作用极强,非常容易成瘾,让人产生高度的精神依赖。

因为吸食新型毒品,多数幸福家庭陷入了家破人亡的痛苦深渊,多少踌躇满志的青年葬送了美好前程,多少勤劳致富的“大款”变得两手空空,又使多少人道德沦丧,人性泯灭,诱发抢劫、盗窃、卖淫、艾滋病等一系列犯罪和社会问题,更使吸毒者精神和肉体受到了极大地摧残。

毒品一沾,悔恨终生。

家庭和谐是社会稳定的根基。

许多家庭的孩子出于好奇、无知,一时冲动,染上毒瘾。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孩子承载的也是家庭的希望,如果家中孩子走上了歪路吸食新型毒品,那家庭的生活将失去色彩。

为了祖国的花朵,家庭的快乐,大家公共努力让家庭每个成员远离新型毒品吧!

沿河四中

2015年3月

 

依法禁毒构建和谐校园

一、毒品概述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隐僻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二、导致吸毒的原因

导致吸毒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是:

1.好奇心驱使,逐渐发展成瘾;2.思想空虚,寻找刺激;3.不相信吸毒上瘾后戒不了,结果不能自拔;4.因不知情被欺骗、引诱吸毒;5.亲友间的相互影响;6.精神苦闷,情绪低落,以吸毒麻醉自己,解脱苦恼。

三、吸毒的危害

1.对个人的危害:

吸毒损害人体健康,造成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性病、艾滋病的传播等公共卫生问题。

特别是苯丙胺类新型毒品冰毒,具有很强的成瘾性。

冰毒的刺激比海洛因更为强烈,作用时间更持久,使用一次就使人上瘾,是一种危害性极强的毒品。

滥用者会处于强烈兴奋状态,表现为不吃不睡、活动过度、情绪冲动、不讲道理、偏执狂、妄想、幻觉和暴力倾向,甚至产生自杀或杀人倾向。

2.对家庭的危害:

一人吸毒全家遭殃。

吸毒者缺乏责任感,为了获得毒品可以不择手段、不顾一切,从而导致家庭经济崩溃甚至债台高筑。

3.对社会的危害:

吸毒引起社会犯罪增加。

一方面是吸毒者成瘾后,摆脱不了毒瘾的煎熬,为了满足毒瘾,铤而走险,进行犯罪活动;另一方面是贩毒分子疯狂的犯罪活动,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扰乱社会秩序。

四、吸毒成瘾的特征

一旦沾染毒品就会成瘾是每个吸毒者的必然结局。

吸毒成瘾一般有三个主要特征:

1.药物耐受性;2.身体上的依赖性;3.心理上的依赖性。

五、如何防范青少年吸食毒品

1.学校如何防范新型毒品

(1)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新型毒品预防教育工作,通过各种教育渠道与方式,使广大青少年学生充分认识冰毒、摇头丸、氯胺酮等新型毒品的特点和危害,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能力。

(2)讲解有关正确对待青春期、提高自尊心、调节情绪、面对压力、对待挫折等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学生不借毒解闷、借毒消愁。

(3)针对歌舞厅等娱乐场所是新型毒品传播高危点的事实,要教育青少年学生拒绝进入歌舞厅等娱乐场所,远离吸毒人群,引导学生自觉抵御新型毒品的诱惑。

(4)积极组织和鼓励学生参与禁毒活动,如“不让毒品进校园”、“禁毒志愿者行动”等等。

2.家庭如何教育子女不沾染新型毒品

(1)经常耐心听取子女的意见,和孩子交知心朋友,培养孩子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随时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2)家长要掌握了解新型毒品的危害和禁毒知识,成为子女拒绝毒品的教师。

(3)以身作则。

在孩子面前更要做榜样。

(4)尽量少让孩子去治安复杂场所。

(5)教育孩子慎交朋友。

(6)教育孩子从小不随便接受陌生人的礼物。

(7)发现孩子性格和行为有异常表现,应引起警惕。

3.青少年“自卫防毒”术

有警觉戒备意识,对诱惑提高警惕,采取坚决拒绝的态度,不轻信谎言。

如:

不轻易和陌生人搭讪,不接受陌生人提供的香烟和饮料;出入娱乐场所,尽量少喝里面提供的饮料,不随便离开座位,离开座位时最好有人看守饮料、食物等。

不要盲目攀比,盲目追求时尚。

不要滥用药品(减肥药、兴奋剂、镇静药等)。

一旦遇到无法排解的事端,首先要设法寻找正确的途径解决,而不能沉溺其中,自暴自弃,更不能借毒解愁。

六、怎样正确对待吸毒者

吸毒者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既是违法者,又是受害者。

从医学角度看,吸毒者也是病人。

因此,吸毒者具有双重身份。

要正确地对待吸毒者,既不要把吸毒者当作犯罪分子歧视他们,又要区别于一般病人,严格管理,依法科学戒毒。

七、警示语

1.珍惜生命、远离毒品;

2.吸毒一口,掉入虎口;

3.吸毒害人害己害社会;

4.一日吸毒、一生戒毒、终生想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