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9单元第18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导学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476148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90.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9单元第18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9单元第18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9单元第18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9单元第18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9单元第18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9单元第18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导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9单元第18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导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9单元第18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导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9单元第18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导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9单元第18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导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9单元第18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导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9单元第18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导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9单元第18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导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9单元第18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导学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9单元第18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导学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9单元第18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导学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9单元第18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导学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9单元第18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导学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9单元第18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导学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9单元第18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导学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9单元第18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导学案.docx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9单元第18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9单元第18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导学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9单元第18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导学案.docx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9单元第18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导学案

第18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表现及其影响因素。

(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近代以来铁路公路的建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变革与发展。

(3)大众传媒的发展

近代以来具有代表性的报刊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影视事业的发展;互联网的兴起。

【命题规律】2015年考查了物质生活的变迁,2014年考查了剪辫风俗的变革,2013年考查了大众传媒。

命题形式以选择题为主。

【命题趋势】本考点在高考中地位相当的突出,自2008年江苏新高考方案实施以来,该考点是每年必考,主要从社会史观的解读考查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近现代的衣食住行、社会生活等发生的变化。

从考查的题型上看,以选择题为主,兼顾非选择题,考查内容的载体新颖、灵活。

学生在备考时,要注意把本讲内容结合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方面的变革,注意从多个史观的角度来解读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革。

 

【考点过关】

考点一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基础梳理】

1.近代以来的服饰和饮食等物质生活的变化

(1)服饰(衣)

①长袍马褂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

②鸦片战争后,“洋布”“洋装”(西装)渐渐进入城市百姓生活。

民国成立后,    流行开来,成为男子的礼服之一。

③    与    是在广泛吸收欧美服饰优点的基础上形成的近现代民族服饰。

④“文革”时期,    和“    ”盛行,蓝、绿、灰、黑成为服装的主要颜色。

⑤改革开放以后,服装颜色从灰蓝色调为主变为五彩缤纷,从单一款色走向    。

中国服饰从封闭走向    。

(2)饮食(食)

①19世纪40年代起(鸦片战争后),    开始传入,中西餐并行于世。

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

②20世纪50-70年代,由于物质比较匮乏,许多生活必需品凭票证    。

③由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提高了生产力,粮食产量逐年提高,到1987年,中国已基本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

政府还倡导“     ”,丰富的蔬菜、肉蛋、海鲜摆上了百姓的餐桌。

(3)住房(住)

①中国传统住宅的样式:

北方的四合院。

②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居室建筑开始出现西化的趋势,      成为典型特征。

③1995年国家启动了      。

2.近代以来婚丧嫁娶等社会习俗和社交礼仪的变迁

(1)婚嫁习俗的变迁

古代: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近代:

婚姻自主、删繁就简;现代:

恋爱自由,婚姻自主。

(2)丧葬礼俗的变化

近代,丧葬礼俗趋于简化,并出现带有西方色彩的新式丧礼;新中国成立后,改土葬为    。

(3)社交礼仪

       ,握手、鞠躬取代跪拜作揖,握手逐渐成为社交场合的常见礼节。

在称呼上,逐步用平等的“    ”“    ”代替“老爷”“大人”等称谓。

(4)其他社会习俗

       ,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具有反清革命的色彩;      ,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并以公历代替农历。

3.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发生变化的原因

(1)外因:

鸦片战争以来,由于西方殖民者的入侵,西方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也传入我国。

(2)内因:

①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传入使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自身的落后,主动向西方学习。

②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近现代经济的变化。

③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推动。

【要点突破】近现代物质生活变迁的特点和影响是什么?

1.特点

(1)从地域看:

由通商口岸城市、沿海城市向内地和市镇推进,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性。

(2)从过程看:

从西方引进,有较强殖民色彩,且新旧并存,甚至中西合璧、相互渗透。

(3)从水平看:

断发运动迅速且彻底。

不缠足运动起步早,可进展缓慢,并且沿海和内地水平不一。

(4)从动力看:

每一次服饰、习俗等方面的变化都与当时社会运动推动有关。

2.影响

(1)政治上,有利于中国反封建斗争的展开,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2)经济上,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和工业化进程的发展。

(3)思想上,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束缚,促进人们思想解放。

【典题演示1】 (2014·苏锡常镇二模)西汉经学家刘向曾说过:

“世异则事变,事变则时移,时移则俗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代中后期)应运而生的商人是消费生活中的弄潮儿,一般的庶民、地主不能与其匹敌,积累起高额资本的商人最爱高消费……对静态的传统农业社会注入了活力,冲击了社会等级制度,冲击了传统的人伦道德,在一定程度上对文化的批判。

……明代社会消费风俗的变迁也正是明代社会内在矛盾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伤风败俗的性质,体现着封建政治的腐朽性。

……文化消费的社会层次下移,市民阶层和村夫野老逐渐取代文人士大夫,成为文化消费群体的主体力量。

——《从明清商业广告看社会变迁》

材料二 民国元年,迁到北京不久的民国临时政府和参议院颁发了第一个正式的服饰法令,即《服制》。

该法令对民国男女正式礼服的样式、颜色、用料作出了具体的规定……1912至1919年间,民国政府又颁发了十余项服制,发人深省的是,民初服制的选样,基本上采用西洋服式为主。

虽然,其中不乏亦中亦西、不中不西的组合……当时的上海、天津、北京、南京等城市的政界、知识界率先剪辫易服,商贾亦为之推波助澜,机敏的商家则抓住了改元易服这一商机。

民国元年北京《大自由报》刊登此类广告:

易服者注意:

启者民国共和告成国民剪发易服以壮我国气象一新。

本主人有鉴于此故,由上海特聘高等裁剪名师专做西式各种改良便服并各国维新便帽无不完备。

敝局非图渔利实因鼓吹易服起见,凡士商各界请一试之,方知予言不谬。

——《百年来中国服饰流变:

民国易服,“拿来”洋装》

材料三 任何一个特定的民族习俗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总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逐渐改变。

……从总的趋势上看,近代中西民俗上的共存、共生、借鉴、趋同和融合,构成民俗变迁的主流。

近代民俗变迁在主流趋势上呈现三个重要特点,即移植性、变异性、传承性。

——《中国近代民俗变迁及其赋予社会转型的符号意义》

(1)据材料一概括,明代的消费风俗呈现出哪些新特点?

(3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俗移”揭示出怎样的“世异”?

(2分)

[审题指导]

(2)民国政府为什么要在服饰方面作出“具体的规定”?

(2分)据材料二,概括推动民国时期服饰变化的主要因素。

(3分)

[审题指导]

(3)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三中“近代民俗变迁在主流趋势上呈现(的)三个重要特点”,任选其一进行阐释说明,并举一例予以佐证。

(2分)

[审题指导]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社会习俗变迁的认识。

(2分)

[审题指导]

[规律提升]近代以来社会生活演变的过程

[特别提醒]

1.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结构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逐步转型。

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汇扑面而来,新的事物和思想观念冲击着中国的社会生活。

作为社会转型重要组成的社会生活和习俗,在力度和深度上,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迁。

2.中国近现代社会的物质生活,在鸦片战争后直至民国时期经历了由盲目排外到学习西方、由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渐进的过程,呈现出既追新慕异、去土存洋,又新旧并存、中西合璧的特征。

3.新中国改革开放前的衣食住行和生活时尚体现出统一性的特点,受政治生活影响较大;改革开放后,生活时尚向个性化方向发展,受经济发展和外来文化影响较大。

考点二 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基础梳理】

1.近代以来铁路、公路等交通、通讯工具发展

(1)近代以来铁路、公路等交通工具发展

①古代交通的地域特点:

南方舟楫,北方马车,百姓步行。

②铁路

A.解放前:

19世纪70年代,外国商人擅自修筑从吴淞口到上海的      ;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修筑       铁路(唐胥铁路)——中国铁路诞生的标志;       ,奠定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民国以后,进展缓慢。

B.新中国建立后:

先后建成宝成、兰新铁路,加强了内地与西北、西南地区的沟通;到“九五”期末,中国的铁路营运总里程已跃居    第一位,世界第四位;2006年,    竣工并通车;    铁路全线通车,更是加强了香港特别行政区与祖国首都的联系。

C.火车机车演变:

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高速列车—磁悬浮列车。

③公路和汽车:

20世纪初,汽车开始出现在上海等大城市,是权贵和富绅的代步工具;清末民初,由于外国近代筑路技术传入,修建了一些公路,但因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发展受到很大限制;新中国,建起汽车制造厂,公路运输获得较快的发展,建立起比较密集的    。

④水运:

19世纪70年代初,李鸿章(洋务派)创办        ,首次打破了列强在中国的垄断局面。

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较快;20世纪90年代,随着公路、铁路和航空业的发展,轮船运输业逐渐萎缩,一些航线被取消,有的转向高档旅游服务业。

⑤航空:

1909年,    制成第一架飞机,标志         的开始;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     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序幕。

改革开放后,发展迅速,中国成为民航大国。

(2)近代以来通讯工具发展

①电报:

19世纪70年代,丹麦私自在上海建立一个电报机房;随后,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

20世纪初,上海崇明装置     ,设立无线电报局。

②电话

时 间

成 就

1875年

上海招商局架设电话线,开通第一部电话

19世纪80年代

外国开始在上海设立电话公司

20世纪初

清政府在    开办第一个电话局,开通        

新中国成立后

逐渐形成全国电讯网络

改革开放后

电讯事业快速发展,到2003年末,中国拥有的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量跃居       

【要点突破】近代交通业发展的原因及影响

1.原因

(1)工业革命在交通领域出现许多新科技成就,并随着西方列强打开中国大门而传到中国。

(2)列强为扩大在华利益,控制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反抗,控制和操纵中国交通建设。

(3)为了适应世界工业化潮流,各个时期的政府均采取措施发展交通运输业。

(4)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救国道路的活动推动了近代交通业的发展。

(5)中国自身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交通工具发展的主要动力。

2.影响

(1)积极:

推动了各地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促进了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也促进信息快捷和简便的传递,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使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大大增强。

(2)消极:

也有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交通堵塞、能源危机等。

【典题演示2】 (2015·南通、扬州二模)1890年前后,一位居住浙江余姚蒋村的小地主,从蒋村坐木船到宁波要花三天两夜,从宁波乘轮船到上海,路虽然远十倍,但一夜之间就到了。

受此刺激,他后来要自己的儿子离开私塾到教会学校读书,学习西方制造。

材料主要反映出(  )

A.近代中国人的物质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B.上海与浙江等周边地区的交通非常发达

C.西方工业品的输入影响到民众生活习俗

D.交通工具的进步推动人的思想观念转变

【解答指导】

审题干

有效信息:

“1890年前后”“受此刺激”“要自己的儿子离开私塾到教会学校读书,学习西方制造”

辨选项

材料与“物质生活水平提高”无关,A项错误

材料主旨不是反映交通发达,B项错误

“轮船”的使用不属于“西方工业品的输入”,C项错误

材料中小地主感受到轮船的快速,转变观点要求儿子不再考科举,而是到教会学校学习西方制造,D项正确

定答案

[特别提醒]

1.中国近代交通工具受两次工业革命浪潮的冲击而发生变迁,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下,铁路等近代交通遭到顽固势力的排斥,一定程度上还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中国近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步履维艰。

2.交通、通讯事业的发展有赖于社会进步和发展,又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并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考点三 大众传媒的发展

【基础梳理】

1.近代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报刊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1)报刊事业的发展

①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比较著名的有《中国丛报》《万国公报》等。

②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      》是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

③戊戌变法时期的《      》、辛亥革命时期的《    》、五四运动期间的《     》等,成为宣传改良、革命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阵地。

④20世纪前期,中国共产党先后创办《共产党》《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政论性报刊,为夺取革命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⑤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日报》《红旗》等党报党刊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的主要舆论工具,而《光明日报》《文汇报》等,在介绍学术文化、社会生活方面,内容比较丰富。

(2)报刊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

报刊具有报道新闻、传递信息、通达民情、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立言议政和实行舆论监督的功能,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2.影视事业的发展

(1)电影

①中国电影发展的过程:

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进口到国产。

②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    》首映成功,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

③1931年中国成功拍摄第一部有声电影《      》,结束了中国电影无声的历史。

④1935年《       》参加莫斯科国际电影节获“荣誉奖”,是中国        的影片。

⑤建国后,反映      和革命战争题材的电影上演。

⑥改革开放后,中国电影走向一个辉煌的新时代。

(2)电视

①1958年,      开播,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

②改革开放以来,电视逐渐普及。

③电视节目越来越丰富多彩。

看电视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3.互联网

(1)产生与发展

①互联网诞生于        末期。

②20世纪90年代以后风靡全球,   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2)特点

①具有迅速传播信息的功能,因此,被称为“     ”。

②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还能模拟三维动态效果,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3)影响

①可以高度    ,双向传授。

②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快捷与方便。

③不仅改变了人们的     ,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学习、娱乐方式。

【要点突破】如何认识报刊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

1.传播西方文明,促进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

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中国创办的报刊和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报刊都促进了西方文明在中国的传播,有利于解放人们的思想。

2.近代报刊发挥了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重大作用。

戊戌变法时期、辛亥革命时期、新文化运动时期以及五四运动时期,报刊成为宣传改良、革命和新文化的思想武器。

3.对夺取近代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大作用。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办了一系列的政论性报刊,为夺取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典题演示3】 (2015·苏锡常镇一模)《演义白话报》创刊于1897年。

该报创刊以前曾在《申报》上刊出广告,声称“本报当用白话,务使人人易晓。

约会时事、新闻两门”。

梁启超也曾在《时务报》上热情介绍该报。

该报第十三册刊出了一则新闻《孙逸仙》,说孙中山犯了“谋叛大罪”。

下列说法与上述材料不符的是(  )

A.该报使用白话文

B.该报新闻导向受政府主导

C.维新派曾关注此报

D.该报同情革命受民众欢迎

【解答指导】

审题干

有效信息:

“1897年”“孙中山犯了谋叛大罪”

辨选项

依据“本报当用白话,务使人人易晓”,推出A项正确

“约会时事、新闻两门”可知,该报关注时政新闻,政府色彩浓厚,B项正确

依据“梁启超也曾在《时务报》上热情介绍该报”可知,C项正确

该报说孙中山犯了“谋叛大罪”可知,该报认为革命是谋叛,说明该报反对革命而不是同情革命,D项错误,符合题意

定答案

[思维提升]近现代中国大众传媒的发展原因有哪些?

1.西方科技的传入:

工业革命的成果很快传播到中国,中国人能够使用最新的科技成果带来的益处。

2.中国文化界人士的推动:

中国的有识之士把这些成果运用于实践中,一方面推动了民主思想的传播,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中国人思想观念的解放。

3.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国力显著增强,中国政府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

4.对外开放和中外文化的交流也推动了中国近现代传媒。

 

【考点过关答案】

第18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基础梳理答案】

一、1.

(1)西装 中山装 旗袍 军装 干部服 多样化 开放 

(2)西餐 计划供应 菜篮子工程 (3)中西合璧 安居工程 2.

(2)火葬 (3)辛亥革命后 先生 同志 (4)戊戌变法时 民国时期

二、1.

(1)淞沪铁路 唐山—胥各庄 辛亥革命前夕 亚洲 青藏铁路 京九 公路网 上海轮船招商局 冯如 中国航空事业 北京至天津 

(2)无线电台 南京 第一部市内电话 世界第一位

三、1.

(1)申报 时务报 民报 新青年 2.

(1)定军山 歌女红牡丹 渔光曲 第一部获国际荣誉 工农生活 

(2)北京电视台 3.20世纪60年代 1994 第四媒介 互动 生活方式

【典题演示答案】

【典题演示1】 

(1)特点:

过度消费;追逐时髦;违礼逾制。

(3分)

揭示:

商品经济发展冲击着封建社会传统习俗。

(2分)

(2)原因:

革除封建习俗,推行新式服饰;倡导西学,追求人人平等。

(2分)

因素:

民国政府的推动;先进人士、商人的示范;商家和媒体的宣传。

(3分)

(3)移植性:

直接吸收西方习俗文明,如穿西装、喝咖啡、看电影、握手等在中国流行。

变异性:

中、西习俗文明碰撞、融合,如中西合璧的婚礼仪式、中山装等在中国的流行。

传承性:

保留并传承中国传统习俗文明,如春节中的传统习俗等的保留。

(任一例2分)

(4)认识:

习俗的变化实质上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变迁的缩影;习俗的变迁是多种因素共同推动的;习俗变迁中应注重传承、借鉴、创新;习俗会因时因势而变。

(任答两点,2分)(若言之有理,同样给分)

【典题演示2】 D

【典题演示3】 D

 

【随堂验收】

一、单项选择题

考向一: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1.(2015·江苏卷)下图是1949年3月美国记者伯恩斯拍摄于上海的两张照片。

从中可以看出(  )

疑似“偷棉花”的妇女被搜身遛狗者和流浪儿

A.民族工商业受到列强与官僚的双重挤压

B.国民政府覆灭时上海陷入了混乱与动荡

C.下层民众遭受了没有硝烟的侮辱与伤害

D.中国社会萌生着反差强烈的富裕与贫穷

2.(2015·徐、连、宿三模)1883年12月11日《申报》记载:

上海“缫丝局开,女工之受雇者不少,其他之有需乎妇女者不及备述,总之至于女工亦藉通商之故,而得以自求口实,则其自利于中国人民者何如”?

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妇女进厂做工,有伤社会风化

B.妇女地位提高,就业前景广阔

C.妇女自求口实,利于改善民生

D.妇女薪酬较低,成为企业首选

3.(2015·镇江期末)近日,一本距今80多年前的青年男女的“情书大全”——《求婚尺牍》吸引了众多网友眼球:

“一不尚貌美,但需端正清白;二需先经几度口头谈话,半年或一年,以朋友资格相处,然后方可订婚;三有知识而无旧式闺秀恶习,且非自命不凡,专尚新时者;态度温和,身体健康;四有牺牲及服务社会之精神。

”这反映了当时(  )

A.传统婚俗受到挑战B.择偶必须借助传媒

C.新式婚姻蔚然成风D.女性实现婚姻自主

4.(2015·淮安考前模拟)“全国掀起削减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影响的运动……西方人的服装和西服受到批判,旗袍和其他被视为‘资产阶级的’中国服饰也遭到了批判……各种各样的制服大行其道,其中最有名的有中山服、解放服或列宁装。

”这一现象开始出现于(  )

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开始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5.(2015·泰州期末)下表依据江苏省统计局《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市人口、家庭结构的变迁》相关内容编制

1982-2005年南京家庭户规模的构成(%)

年份

1982年

1990年

2000年

2005年

一人户(%)

11.85

8.46

12.12

14.13

二人户(%)

12.43

14.27

23.51

28.67

三人户(%)

20.67

33.5

39.58

37.57

四人户(%)

23.22

24.1

14.31

11.11

五人及五人以上户(%)

31.83

19.67

10.48

8.52

下列对表格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

①当代家庭规模不断缩小 ②逐渐以二人户和三人户规模为主 ③一人户的一直呈上升趋势 ④经济发展、居住条件改善是其变化的原因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D.①②③④

考向二:

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6.(2015·栟茶中学)1872年,上海公共租界当局张贴了沪上第一张交通告示,内容包括“凡马车及轿子必需于路上左侧行走”“凡小车必由左边往来,唯不许走路旁相近之路中心行走”“凡马车于十字路口必得走慢”等。

这说明(  )

A.当时租界的交通规则由上海地方当局制定

B.汽车在中国已经出现

C.交通规则呈现中西合璧的特征

D.近代交通文明开始在上海逐步确立

7.(2014·南通三模)中国近代有人曾赞叹一种西方发明:

“无智愚长幼之别,无学习译录之难,入手而能用,著耳而得声,坐一室而可对百朋,隔颜色而可亲謦欬,此亘古未有之便益。

故创行未三十年遍于各国,其始只达数十里,现已可通数千里。

”这项发明是(  )

A.电话B.有线电报C.无线电报D.广播电台

考向三:

大众传媒的发展

8.(2015·宿迁摸底)1912年6月1日《大公报》载:

“革命巨子,多由海外归来,草冠革履,呢服羽衣,已成惯常,互相效仿,以为非此不能侧身新人物之列。

”这表明近代中国(  )

A.生活方式变化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

B.生活方式实现了由传统向近代转型

C.西装革履成为当时社会生活的时尚

D.报纸等大众传媒引领社会生活时尚

9.(2015·南京学情调研)晚清时期在交易中,一些店铺所有权、经营权的转让,票股、信票、栈单的遗失等,其主人往往在报上登报声明,公告示人。

仅1909年《大公报》上关于股票、信票、栈单遗失,登报“声明作废”的告示就有12条之多。

这主要说明当时(  )

A.报纸的功能有所拓展

B.民众普遍拥有法律意识

C.商业的环境日益宽松

D.国家金融体系已趋完善

10.(2015·南京、盐城二模)我国电影界泰斗周传基教授认为,电影的“本体是由媒材决定的”,电影的媒材是“自动化的纪录机器”,因此电影的本体是由这种“机器”提供的“光波和声波这两个元素所形成的声画系统以及由声画所体现的时间与空间所形成的时空系统”。

下列影片符合上述观点的是(  )

ABCD

二、非选择题

11.(2015·徐州期中)报刊作为一种大众传媒,在人类思想传播中起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邸报”是我国最早的报纸,现存对这一封建官报作最早记载的文献,是载于唐代孙樵《经纬集》中的《读“开元杂报”》一文。

他在这篇文章中记载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