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北机场土方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478201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61.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昌北机场土方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昌北机场土方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昌北机场土方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昌北机场土方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昌北机场土方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昌北机场土方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昌北机场土方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昌北机场土方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昌北机场土方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昌北机场土方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x

《昌北机场土方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昌北机场土方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昌北机场土方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x

昌北机场土方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1、编制依据

1.1《昌北国际机场扩建工程新航站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2.《岩土工程勘察规》(GB50021-2001)

1.3.《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021-2001)

1.4.《工程测量规》(GB50026-93)

1.5.《建筑抗震设计规》(GB50011-2001)

1.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50007-2002)

1.7.《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JGJ79-2002)

1.8.《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

1.9.《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CECS99:

98)

1.10.《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1.11.本工程的特点和现场条件及我单位现有的机械设备装备情况

1.12.有关国产及进口设备的性能及台班定额

2、工程概况

2.1工程地形、地貌及水文情况

场地西半边位于现机场用地围之,已平整,黄海高程40-41.6m;东半边位于樵舍镇的朱坊村旱地及林地,地形起伏较大,黄海高程自32-46m不等,有两条沟谷穿过,地势整体上自西北向东北降低。

地貌上属于赣抚冲积平原与西山梅岭山篦接壤地带的浅丘、岗阜区。

场地整平标高约为黄海高程40-41m。

场地临赣江北支,据外洲水文站资料,赣江流域集水面积80948km2,年均径流量687亿m3,约占鄱阳湖水系总水量的46.4%;赣江警戒水位23.50m(为吴淞高程),相应流量20300m3/S。

2.2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甲方提供的勘察报告,地层划分为第四系中更新统(Q2el+pl)残坡积成因的硬塑--坚硬状棕红色粘性土及中密状石英角砾、中更新统(Q2el+pl)残坡积成因的暗黄色硬塑状粘性土及中原古界双桥群下亚群变质岩—千枚岩(Pt)三大类,按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工程特性自上而下分为:

(1)素填土1-1(Q4ml):

粘性土、风化岩屑。

(2)耕土1-2(Q4pd):

粘性土,含植物根系。

(3)淤泥质粘土1-3(Q4h):

灰黑色、饱和、流塑。

(4)粉质粘土1-3(Q4p):

棕黄、暗黄、灰黄、黄、可塑。

(5)粉质粘土2(Q3al+pl):

黄、黄褐色,少量灰黄,稍湿,可塑,局部可塑。

(6)粉质粘土3(Q3el+pl):

硬塑--坚硬,干强度高,韧性中等。

(7)角砾3-1(Q3el+pl):

白,中密,稍湿,颗粒矿物成分以石英为主。

(8)全风化千枚岩4-1(pt):

黄色为主,局部紫色,风化剧烈,原岩结构已基本破坏,可用镐挖,干钻可钻进。

(9)强风化千枚岩4-2(pt):

黄色为主,局部紫色、灰绿色,鳞片变晶结构,千枚状构造,结构大部分破坏,风化裂隙很发育,用镐难挖,钻进时易散碎。

(10)石英脉4-3:

白色,质硬、破碎。

(11)中风化千枚岩5:

灰色为主,少量灰绿色,千枚状构造,岩芯以片状、块状为主,少量短柱状、柱状,质较硬,手不易掰断。

2.3场地地下水

场地地下水主要以上层滞水为主,主要分布于素填土、耕土、粉质粘土及淤泥质粘土中,水量一般较小,受大气降水、地表积水补给;潜水主要分布在地势低洼的谷地,水量稍大,受汇水面积、地层渗透性影响,地处山间盆地的钻孔C14一带水量稍大。

由于场地围地形高差大,无统一稳定水位,勘察期间稳定水位埋深0.00~9.40m,主要受大气降水的垂直渗透补给,水位受季节性影响而变化很大,干旱时水量减小甚至无水。

场地千枚岩中裂隙水贫乏。

场地类型属II类,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无腐蚀性,对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具弱腐蚀性;场地土对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钢结构无腐蚀性。

3、施工部署

3.1施工组织机构

土方开挖施工拟根据施工作业区和工作量安排1个土方作业队,作业队在总承包项目部的统一组织、协调下进行施工。

相关业务服从总承包项目部各部室的管理,作业队应配置与总承包项目部各部室相对口的业务人员,具体详见下图。

 

3.2土方开挖施工安排

航站楼地下管廊基底标高-7.120m,基坑1:

0.2放坡,基坑底宽为13.000m,基坑顶宽为18.000m。

基坑开挖土方总量约12000立方米。

3.2.1基坑开挖总体施工顺序

第一步:

场区平整,观测;

第二步:

第一、二层土方开挖,土方开挖到设计基底标高(约-7.120m标高);

第三步:

基坑验槽。

土方开挖施工流程图

 

3.2.2施工安排

本工程土方总量约为12000m3。

根据工期要求,现场平均每日需挖土2000m3,土方施工工期较紧,所以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土方开挖及运输方案,才能满足施工进度的要求。

1、挖掘机的确定:

以满足高峰期的出土要求为原则,选用2台挖掘机,斗容量1.0m3。

每台挖掘机每台班实际生产能力:

768m3/台班

2台挖掘机合计日挖土方量:

768×(24/8)×2=4608m3>2000m3

可以满足施工要求。

2、运输车辆的确定:

选用斯太尔斯(STERY),容量9m3/车

弃土运距:

5公里;

现场需用时间:

5分钟

每日每车可完成车次数:

(60×12)/105+(60×12)/45≈22次

每日每车可运土方量:

9m3×22=198m3

合计每日需要车辆数:

以满足施工高峰期考虑:

4608÷198≈24辆,考虑其他因素,确定需24辆车,可以满足施工要求。

(1)土方作业队配备2台挖掘机,24辆运土车,满足高峰期每天最大出土量4000m3的要求。

(2)现场协调

现场土方挖运施工实施统一指挥、统一协调,设专人协调车辆运行与外部路线的关系;

各出入口设置疏导员,协调、指挥车辆进出,确保安全运行;

安排土方作业队按照临近的土方出入口弃土,避免相互干扰;

本工程工期紧,为保证夜间正常施工,夜间应有照明设备。

3.3施工临电、临水

施工用电:

土方开挖阶段施工用电主要为夜间照明用电。

现场已备有临时用电电源。

3.4劳动力计划

按照施工计划,施工机械人员分批进场。

施工高峰期主要人员计划如下表所示:

工种

人数

壮工

90人

电工

2人

挖掘机司机

10人

汽车司机

50人

3.5机械设备计划

本次施工所需设备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类:

设备名称

单位

数量

反铲挖掘机

2

重型运输车

24

加油车

3

3.6施工进度计划

开工日期暂定为2009年4月7日,工期7天。

4、土方开挖

4.1土方开挖步骤

基坑土方开挖分为三步(层):

第一步:

场区平整,观测;

第二步:

第一、二层土方开挖,土方开挖到设计基底标高(约-7.120m标高);

第三步:

基坑验槽合格,进行下道工序。

4.2主要施工方法

土方开挖严格遵循开槽支护、分层开挖、杜绝超挖的原则。

4.2.1测量放线

a.根据建设单位移交的测量控制点,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中规定的预留工作宽度,准确放出地下结构边线和开槽线,经复核确认后方可开挖土方。

测量员每日挖土前用白灰放出开挖线,保证作业面宽度与标高。

b.对于不同标高的基槽,测放基槽高程交界边线,保证边坡坡度按设计施工。

4.2.2分步(层)分段开挖

土方采用反铲挖土方法。

为充分发挥机械施工效率,土方根据开挖基槽的深度由上而下分步开挖。

4.2.3土方开挖施工技术要求

a.开挖前应放出土方施工区域的分界线、作业面分界线,每步开挖深度必须严格按支护方案规定分层厚度开挖,严禁超挖。

b.基槽上口距槽边0.5m处砌筑一道0.9m高的砖挡墙,外抹防水砂浆,防止坑外雨水流入基坑。

c.槽底口距离结构施工距离按0.8m考虑,保证结构施工工作面。

d.最后一层土方要做好高程控制,严禁超挖,槽底预留50cm土由人工配合清挖及桩头处理,深基槽的最后剩余土方挖运严禁扰动基底。

e.开槽见底后,人工沿坡底开挖一条500×500mm排水沟,沟满填碎石,井放水泵,设专人负责定时抽水。

槽坑滞水挖明排水沟,导入坡底排水沟,达到疏干滞水的目的。

5、质量保证措施

5.1基坑开挖以经监理复核后的上口线为准,严格按要求坡度放坡,精心作业。

施工中配备专职测量人员进行质量控制。

及时复撒灰线,及时控制开挖标高,5m扇形挖土工作面,标高白灰点不少于2个。

挖掘过程中,如遇不明地下障碍物,必须及时向业主和现场管理人员汇报,不得擅自处理。

及时、准确、详细地做好各项施工原始记录,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随时调整施工方案。

5.2土方开挖时,要对定位引线桩、轴线桩、水准点及变形观测点等做好保护,以防碰撞。

5.3机械挖土质量要求:

基坑底标高+50cm不得扰动,基坑边线25cm围,边坡不得挖亏。

6、雨季施工措施

6.1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防汛领导小组,配备充分的防汛物资及机械设备,及时收集天气预报信息并及时通报。

6.2基坑四周要设挡水墙和排水沟,防止雨水进槽。

现场准备好苫布等材料,下雨时应及时遮盖边坡,防止雨水冲塌基坑。

6.3应特别加强雨天和雨后的监测,以及对各种可能危及支护安全的水害来源(如场地周围生产、生活排水,上下水道、人工井点降水的排水,因开挖后土体变形等)进行仔细观察。

6.4在雨季施工前,相关负责人应对现场所有动力及照明线路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线皮破裂、安装不良、有漏电跑电现象,应及时修理或更换,不得迁就使用,杜绝一闸多用或乱拉临时线路行为。

6.5露天使用的电器设备应做好防雨措施,被雨淋水淹的电器设备应进行必要的干燥处理,经遥测绝缘合格后方可使用,长期未用设备亦应如上处理。

6.6遇雷雨时,应停止施工机械的操作,防止雷击。

6.7现场存放料场、料库,要做好防水、防潮、防湿等工作,物资要妥善保管,不得被雨淋。

7、安全施工保证措施

7.1开工前施工总负责人要向全体参加施工人员进行安全交底。

7.2土方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在进场前进行彻底的检修保养,确保施工期间车辆的正常运转。

7.3进入施工现场人员要戴好安全帽。

7.4施工中禁止向基坑投掷物品,以免砸伤槽底施工人员。

7.5土方开挖后,按现场安全防护要求在基坑的周围搭设安全保护栏杆,避免人员坠落坑中,造成工伤。

7.6夜晚施工时在挖土机前方设置灯具,便于挖土司机确定其高度位置。

7.7施工中如遇地下障碍物(包括古墓、各种管道、管沟、电缆)时,立即暂停施工,及时报告业主,待妥善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

8、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8.1挖掘机装车不得过满,防止遗撒。

遵守现场安全、保卫、消防、场容及环保、环卫等各项规定,做到文明施工。

8.2车辆行进途中拐弯要慢行,防止甩土。

车辆在出施工现场前由专人检查各槽帮,关闭不严的严禁出场。

8.3施工车辆现场禁止鸣笛,夜间施工时不得大声喧哗,尽可能减少扰民。

8.4现场大门处设雨水箅子和沉淀池,由专人负责对车辆的清洗,严禁污染市政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