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山东省菏泽市郓城一中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全能竞赛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478741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山东省菏泽市郓城一中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全能竞赛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语文山东省菏泽市郓城一中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全能竞赛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语文山东省菏泽市郓城一中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全能竞赛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语文山东省菏泽市郓城一中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全能竞赛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语文山东省菏泽市郓城一中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全能竞赛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语文山东省菏泽市郓城一中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全能竞赛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语文山东省菏泽市郓城一中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全能竞赛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语文山东省菏泽市郓城一中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全能竞赛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语文山东省菏泽市郓城一中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全能竞赛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语文山东省菏泽市郓城一中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全能竞赛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语文山东省菏泽市郓城一中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全能竞赛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语文山东省菏泽市郓城一中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全能竞赛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语文山东省菏泽市郓城一中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全能竞赛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语文山东省菏泽市郓城一中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全能竞赛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语文山东省菏泽市郓城一中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全能竞赛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语文山东省菏泽市郓城一中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全能竞赛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语文山东省菏泽市郓城一中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全能竞赛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语文山东省菏泽市郓城一中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全能竞赛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语文山东省菏泽市郓城一中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全能竞赛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山东省菏泽市郓城一中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全能竞赛试题.docx

《语文山东省菏泽市郓城一中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全能竞赛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山东省菏泽市郓城一中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全能竞赛试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语文山东省菏泽市郓城一中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全能竞赛试题.docx

语文山东省菏泽市郓城一中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全能竞赛试题

山东省菏泽市郓城一中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全能竞赛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6页。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卷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鉴字笔将自己的班号、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卷规定位置。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共90分)

一、(每小题3分,共57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剔透(tì)孟陬(zhōu)庇护(bì)摒弃(bìng)

B.趿拉(tā)澄澈(chéng)潜在(qiǎn)憎恨(zēng)

C.载体(zài)脑髓(suǐ)绯闻(fēi)启碇(dìng)

D.依偎(wēi)矿藏(cáng)氛围(fèn)巷道(hàng)

2.下列词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座落一蹋糊涂至高无上浮想联翩

B.倾泻别出心裁云蒸霞尉层峦叠嶂

C.宣泄茕茕孑立命运多桀心安理得

D.安详按步就班震耳欲聋金榜题名

3.下列各句都是根据课文的默写,字形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A.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仞秋兰以为佩。

(屈原《离骚》)

B.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牗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张溥《五人墓碑记》)

C.虑壅敝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谏太宗十思疏》)

D.相如曰:

“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相如虽弩,独畏廉将军哉?

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如果有人拖欠他两双以上靴子的价款,竟还心安理得地走进他的店铺,把脚伸到那蓝色铁架眼镜底下,那就________有点儿太不应该了。

②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________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

③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________了。

A.未免 荒僻 取缔  B.不免 荒僻 取消

C.未免 偏僻 取消D.不免 偏僻 取缔

5.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万水奔腾着冲进峡口,便直奔巨礁而来。

你可以想像得到那真是千钧一发。

B.肖邦的创作是如此博大精深,又是如此有意识地自成一体,因此,可以毫无愧色地说,他的艺术是世界文化的不容置疑的组成部分。

C.有一次(也只有这一次),我穿着那双因为急需才在一家大公司买的靴子,漫不经心地走进他的店铺。

D.对于东方科学采取粗暴态度的人,对于西方文明言过其实的人,大概不是科学家。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在葡萄酒高端产品消费中,购买者并不一定是饮用者,很大部分不是出于礼尚往来的需要,而是送给其他有地位和身份的群体的。

B.装修也是一门很专业的学问,外表的冠冕堂皇未必就不会出现有害因素,如甲醛超标。

C.俄民航总局给他发了一些购物赠券,他们一家就靠机场售货亭施舍给他们的残羹冷炙勉强地填饱肚子。

D.改革开放后,我们国家一改过去闭关自守的政策,既引进外资又展开自我经营,逐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肖邦,这个欧洲文化伟人中的一个,他的作品不仅使整个欧洲文化放出异彩,而且为欧洲的音乐增辉。

B.无论如何,科学不应傲慢,不应气势汹汹,因为和其他人间事物一样,科学本质上也是不完美的。

C.麦当劳店堂里宜人的温控环境和悦耳的轻音乐,使不少中国顾客把麦当劳作为闲聊、会友、亲朋团聚、举行个人或家庭庆典仪式甚至某些学者读书写作。

D.通过最简单的一句话,也能让我联想到一幅幅美丽的图画,联想到山川、树木、村舍、田野、池塘和湖泊。

8.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没有文化传统,我们很难想像一个民族如何能存在?

一个社会如何能稳定?

一个国家如何能巩固?

B.长江上的人都知道:

“泻滩青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

C.低收入者的偶尔光顾,不会因此露穷,而高收入者的经常涉足,也难于因此显富。

D.只有亲眼看过靴子灵魂的人才能做出那样的靴子——这些靴子体现了各种靴子的本质,确实是模范品。

9.在横线处填入的短语,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保护动物,已不是人们陌生的话题。

人类的发展,也早已达到可以把其他动物玩弄于掌中并主宰它们命运的程度,但当、、、的时候,人类真正考虑过动物和人类生命意义上的平等吗?

①老虎服服帖帖在舞台上表演②用于实验的动物为科学献身

③兔子小鸡成为孩子们的玩物④耕作的动物在田间地头劳作

A.④①②③B.①③④②C.①④③②D.③①②④

10.下面对联所写我国历史名人,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

——文天祥

B.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杜甫

C.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项羽

D.天问千声悲故国,江咽万语吊斯人。

———屈原

11.下列加点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予更欲一觇北(窥视)抗辞慷慨(意气激昂) 

数吕师孟叔侄为逆(列举罪状)穷饿无聊(无所事事)

则噪而相逐(他)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同情)

B.于是乘其厉声以呵(责骂)又重之以修能(美好的)

相如素贱人(向来)何不改此度(法度)

则思正身以黜恶(斥退)道海安、如皋(取道)

C.按诛五人(追究)颜色不少变(脸色)

不敢复有株治(株连惩治)视五人之死(看)

当神器之重(主持)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没有)

D.殆例送死(危险)王必无人(如果)

抶而仆之(鞭打)以旌其所为(表扬)

虽董之以严刑(监督)秦贪,负其强(依仗)

12.下列加点词语活用特点不相同的一项是()

A.越国以鄙远             B.臣舍人相如止臣曰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D.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②舍相如广成传

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④左右欲刃相如

⑤相如廷叱之⑥秦王恐其破璧

⑦庸人尚羞之⑧宁许以负秦曲

A.①⑤/②④/③/⑥⑧/⑦B.①②④/⑤/③⑦/⑥⑧

C.①②④⑤/③⑥⑦/⑧D.①⑤/②④/③⑥/⑦⑧

14.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①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②行李之往来

B.①为巡船所物色②宣言曰:

“我见相如,必辱之。

C.①大阉亦逡巡畏义②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D.①令五人者保其首领②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15.选出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

A.①归而求救国之策②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

B.①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②几以捕系死

C.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②北虽貌敬,实则愤怒

D.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②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16.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A.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B.扈江离与辟芷兮

C.拜送书于庭D.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17.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一致的一项是()

例:

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A.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B.恐年岁之不吾与

C.乃设九宾于廷D.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18.与所给例句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虽董之以严刑。

A.何厌之有     B.会于西河外渑池

C.何以知之D.今君乃亡赵走燕

19.下列句子句式相同的一组是()

A.

B.

C.

D.

二、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第20~21题(每小题3分,共6分)

村行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

村桥原树似吾乡。

20.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照应题目,点明地点和时令,写出了诗人信马徐行、观赏山野景色的悠然兴致。

B.第二联上下句构成对比,生动地表现出山中有时喧响有时静穆的景象。

C.第三联以“胭脂”和“白雪”为喻,形象地描绘出山村绚丽多彩的秋景。

D.最后两句设为问答,抒发了诗人由外界景物所触发的浓浓的思乡之情。

21.对这首诗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A.全诗抒发的是诗人观赏山野景色时悠然自得的心情。

B.诗的主旨是表达诗人对美丽幽静山村的由衷赞美与向往。

C.全诗情景交融,诗人思乡的惆怅心情已经渗透在前面的景物描写之中。

D.诗中通过情绪的陡然转折,表现了诗人深藏于内心、随时会被触发的怀乡之情。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2~26题。

(每小题3分,共15分)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相如奉璧奏秦王。

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

“璧有瑕,请指示王。

”王授璧。

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

“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

‘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

’议不欲予秦璧。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廷。

何者?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

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

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

“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赵王恐,不敢不献。

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

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舍。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

相如至,谓秦王曰: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且秦强而赵弱,大王谴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

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

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

惟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

“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2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相如奉璧奏秦王             奏:

进献

B.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     特:

只,不过

C.臣请就汤镬         就:

接近

D.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引:

拉、拽

2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B.璧有瑕,请指示王

C.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

D.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

2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决负约不偿城      B.因跪请秦王

肉袒负荆            不如因而厚遇之

C.引赵使者蔺相如           D.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2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蔺相如“机智果断”的一组是()

①璧有瑕,请指示王

②怒发上冲冠

③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

④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

⑤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

⑥臣请就汤镬

A.①②③    B.③④⑥   C.①⑤⑥    D.①③④⑤

2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蔺相如献璧后,从秦王的倨傲无礼中,敏锐地看出“秦王无意偿赵城”,就略施小计,把璧收回。

趁势持璧而立,为下一步行动做好准备。

B.蔺相如将赵王“修敬”与秦王“甚倨”进行对比,面责秦王无礼无信,并用自己与璧同归于尽的决心来威胁对方,秦王想采取其他方法巧取豪夺,便假意同意“十五都予赵”。

C.蔺相如看出秦城实不可得,便提出“斋戒五日”和“设九宾于廷”,暂使缓兵之计,以获得回旋余地,然后采取断然措施,派人暗中把璧送回赵国。

D.蔺相如在大庭广众之下,引用历史上秦国失信的事实,揭露秦一贯背信弃义,告示秦王,璧已送回赵国,并表示个人生死已置之度外。

至此,秦王实在无可奈何,只好接受事实,蔺相如取得“完璧归赵”的胜利。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7~30题。

(每小题3分,共12分)

褚彦回幼有清誉。

宋元嘉末,魏军逼瓜步,百姓咸负担而立。

时父湛之为丹阳尹,使其子弟并着芒屦,于斋前习行。

或讥之,彦回时年十余,甚有惭色。

湛之有一牛,至所爱,无故堕厅事前井,湛之率左右躬自营救之,郡中喧扰,彦回下帘不视也。

又有门生盗其衣,彦回遇见,谓曰:

“可密藏之,勿使人见。

”此门生惭而去,不敢复还,后贵乃归罪,待之如初。

尚宋文帝女南郡献公主,拜驸马都尉,除著作佐郎,累迁秘书丞。

湛之卒,彦回悉推财与弟澄,唯取书数千卷。

宋明帝即位,累迁吏部尚书。

有人求官,密袖中将一饼金,因求请见,出金示之,曰:

“人无知者。

”彦回曰:

“卿自应得官,无假此物。

若必见与,不得不相启。

”此人大惧,收金而去。

彦回叙其事,而不言其名,时人莫之知也。

彦回美仪貌,善容止,俯仰进退,咸有风则。

每朝会,百僚远国使,莫不延首目送之,时人以方何平叔。

尝聚袁粲舍,初秋凉夕,风月甚美。

彦回援琴奏《别鹄》之曲,宫商既调,风神谐畅。

王彧、谢庄并在粲坐,抚节而叹曰:

“以无累之神,合有道之器,不可得已。

时伧人常珍奇与薛安都为逆,后又求降,明帝加以重位。

彦回谓全其首领,于事已弘,不足大加宠异。

帝不从,珍奇寻又叛。

建安王刘休仁,人才令美,帝与彦回谋诛之,彦回以为不可。

帝怒曰:

“卿痴不足与议事。

”彦回惧而奉旨。

明帝崩,遗诏以为中书令、护军将军,与尚书令袁粲受顾命,辅幼主,粲等虽同见托,而意在彦回。

彦回同心理事,务弘俭约,百姓赖之。

既而王道隆、阮佃夫用事,奸赂公行,彦回不能禁也。

性和雅,有器度,不妄举动,然世颇以名节讥之。

(节选自《南史·列传十八》)

2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尚宋文帝女南郡献公主尚:

B.莫不延首目送之延:

邀请

C.时人以方何平叔方:

比作、相比

D.建安王刘休仁,人才令美令:

美好

2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因求请见,出金示之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B.彦回叙其事,而不言其名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C.彦回谓全其首领,于事已弘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D.彦回惧而奉旨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29.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褚彦回“有器度”的一组是()

①帝与彦回谋诛之,彦回以为不可②可密藏之,勿使人见

③善容止,俯仰进退,咸有风则④彦回叙其事,而不言其名

⑤彦回同心理事,务弘俭约⑥后贵乃归罪,待之如初

A.①②⑤B.①③④C.②④⑥D.③⑤⑥

3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褚彦回的父亲带领随从们解救掉到井里的牛,场面喧闹混乱,褚彦回不喜欢这种场面,所以放下帘子来阻隔外面的混乱和喧闹。

B.褚彦回到袁粲家参加聚会,在风月和美的凉爽秋夜展示了自己高超的琴艺,得到了王彧、谢庄的高度赞扬,这说明褚彦回具有很高的音乐修养。

C.明帝在遗诏中任命褚彦回为中书令、护军将军,让他和袁粲共同接受遗命,辅佐幼主,但明帝更属意于褚彦回,由此可见皇帝对褚彦回很器重。

D.褚彦回和袁粲同心协力处理政事,褚彦回倡导俭约,因此百姓很依赖他,后来王道隆、阮佃夫掌权,褚彦回不能禁止,因此受到别人讥讽。

第Ⅱ卷(共60分)

五、(13分)

3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和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3分)

(1)此门生惭而去,不敢复还,后贵乃归罪,待之如初。

(4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卿自应得官,无假此物。

若必见与,不得不相启。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4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10分)

32.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0分)

(1),春与秋其代序。

,恐美人之迟暮。

(《离骚》)

(2)故予与同社诸君子,,亦以明死生大之大,。

(《五人墓碑记》)

(3)怨不在大,;载舟覆舟,。

(《谏太宗十思疏》)

(4)今两虎共斗,。

吾所以为此者,。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⑸,哀民生之多艰。

亦余心之所善兮,。

(《离骚》)

七、语言运用题(17分)

33.高一

(1)班的同学为运动会广播室写了一篇广播稿,表扬为班增光的同学。

文稿中共有五处表述不当,请你任选三处进行修改。

(前一格填写序号)(3分)

①在今天的学校校运会上,②我们班(高一

(1)班)的运动健儿奋勇争先,③经过了大家的顽强拼搏以后,④取得成绩喜人。

张国雄获男子跳高冠军,并打破了学校记录;李燕获得女子400米和100米第一名。

⑤他们出色的表现,为班增了光。

我们衷心地感谢这些勇于拼搏的同学。

(1)改为

(2)改为

(3)改为

34.请补全下面的对联。

(8分)

(1)完璧归赵,有智有勇尽呈谋士风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相齐心抗强敌, 谱千秋佳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在下文标号的横线处续写句子。

要求:

续写的句子要符合文意,与上下文衔接自然,文意贯通;①②处的句式要与它前面画线的句式相同;③句要从正反两面对整段文字作总结。

(6分)

历史是一面镜子。

假若当初商纣王能广开言路,察纳忠言,何至于落得个身败名裂、葬身火海的下场呢?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然而,反过来说,如果当初齐威王不采纳邹忌的讽谏,又怎么能取得“战胜于朝廷”的结果呢?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20分)

36.品味下面语段,完成下面的问题。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望国之治,臣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谏太宗十思疏》)

请模仿上面语段的写法,以“想成功须奋斗”为中心论点,写一段议论文的开头。

 

参考答案

第Ⅰ卷(共90分)

一、(每小题3分,共57分)

1.答案C【A剔透tī孟陬zōu;B潜在qián;D氛围fēn】

2.答案A【坐落一塌糊涂B云蒸霞蔚C命运多舛D按部就班】

3.答案B。

4.答案A【不免:

不容易避免。

未免:

表不以为然的语气,相当于“实在不能不说是”。

从句意看,有批评之意,应用“未免”。

荒僻:

指荒凉偏僻,比“偏僻”更具情感色彩。

取缔:

指明令取消或禁止。

取消:

指使原有的制度、规章、资格、权利等失去效力。

5.答案A【A、“千钧一发”改为“雷霆万钧”】

6.答案B【B项中“冠冕堂皇”与前面的“外表”重复。

7.答案B【A.语序不当。

C.成分残缺,缺少宾语“……的好场所D.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去掉“通过”。

8.答案D【A.整个句子表达的陈述语气,句中的三个问号前两个应该用逗号,最后一个用句号。

B.句号放引号内C.“露穷”后的逗号改为分号】

9.答案B【从动物受到伤害的程度这一角度出发,按由轻到重的逻辑排序。

错解分析:

错选A、C、D,未能把握此语段的一个主要考查要点,即按一定事理逻辑排列语序。

10.答案B【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李白】

11.答案B【A项穷饿无聊:

没有依靠。

C项视五人之死:

对比、比照。

D项殆例送死:

接近于。

12.答案B【B使动用法,其它意动用法。

13.答案A【①⑤名词作状语/②④名词作动词/③形容词作动词/⑥⑧使动用法/⑦意动用法。

14.答案C。

15.答案C【C都是“却”,表转折关系。

A承接关系;转折关系。

B凭……身份;因为。

D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这】

16.答案D【A孰——熟;B辟——僻;C庭——廷】

17.答案A【A都是被动句。

B宾语前置句;C状语后置句;D定语后置句】

18.答案B【B项和例句都是状语后置。

A项,宾语前置,“何厌之有”即“有何厌”。

C项,宾语前置。

D项,省略句,省略“于”。

19.答案B【B项均为被动句。

A项,①判断句,②定语后置句。

C项,①宾语前置句,②介宾短语后置句。

D项,①被动句,②一般句式。

二、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第20~21题(每小题3分,共6分)

20.答案B。

21.答案D。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2~26题。

(每小题3分,共15分)

22.答案C 【这里是“接受”、“承受”的意思】

23.答案C 【“无意”指没有做某事的愿望(今另外还指非故意);约束:

古指信约,今指限制,使不出范围;“指示”古为指给人看,今指上级命令;“布衣”古指平民,今指布的衣服】

24.答案B 【“因”是趁势之意。

“负”分别解释为:

违背;背。

“引”分别解释为:

延请;拉。

“以”分别解释为:

来;因为】

25.答案D 【①③④⑤都是表现蔺相如的机智果断,②是表现蔺相如的气愤,⑥表现蔺相如的英勇无畏】

26.答案B 【蔺相如利用秦王贪婪,一心想得到璧,唯恐璧碎于柱子的心理,巧加指责,迫使秦王不得不装着同意“以十五城易璧”,秦王倒未识破蔺相如的目的】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7~30题。

(每小题3分,共12分)

27.答案B(延:

伸长。

延首,伸长头颈。

常形容急切盼望的样子)

28.答案D(D两个“而”都是连词,表因果关系。

A第一个“因”是连词,“于是”,第二个“因”介词,“通过”;B第一个“其”是代词,“他的”,第二个“其”副词,表反问语气;C第一个“于”是介词,“对于”,第二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设计艺术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