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5单元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478942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5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5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5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5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5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5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5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5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5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5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5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5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5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5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5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5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5单元教学设计.docx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5单元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5单元教学设计.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5单元教学设计.docx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5单元教学设计

 

课题:

20.《太阳家族》

教学内容:

第五单元《探索宇宙》20太阳家族

主备人

共1课时

教材简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探索宇宙,本课从孩子们熟悉的太阳入手,培养孩子的科学探究意识,使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可以解答心中疑问,解开宇宙神秘面纱,从而激发学生关注与科学有关问题的积极性。

本节课从了解太阳系的角度出发,使学生初步认识宇宙。

教学目标:

1.知道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认识太阳系的八大行星。

使学生知道太阳系的组成以及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初步感知八大行星的特点。

2.能够运用已知的知识,构建简单的太阳系模型。

学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学会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展示研究过程和成果;并进行交流。

3.具有基于证据和推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意见,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完成探究、设计与制作。

通过学生学习活动,学生能喜欢大胆想象,能保持与发展想要了解世界、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认识太阳系的组成以及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初步感知八大行星的特点。

教(学)具准备:

学生搜集太阳系的资料并将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准备各色橡皮泥、圆规、铁丝、纸板、彩笔等材料和工具制作太阳家族模型;教师准备图片及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自我修改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出示人类认识太空、研究太空的图片,激发学生兴趣。

2.提出问题,看了这几幅图片或视频,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3.导入课题。

二、动手实践,合作探究

活动一:

说说我们知道的太阳家族。

1.初步构建新知,了解太阳家族。

(1)课前同学们都已收集了有关太阳家族的资料,现在我们就来交流一下。

(2)学生交流收集的资料。

(2)老师适时展示相关的资料。

图文板书:

太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启发学生拓展思维空间,认识太阳系的其他成员:

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

明确恒星、太阳系组成的概念。

恒星是自己能发光、发热的星体。

太阳是一颗恒星。

太阳系由太阳、围绕太阳运转的行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及围绕行星运转的卫星组成。

活动二:

构建思维导图,画出太阳系。

1.刚才老师和同学们都交流了自己获得的有关太阳家族的信息,同学们想不想自己画一个太阳家族?

现在请同学们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把你认为的太阳家族用彩笔画出来。

2.出示有关思维导图的图片。

3.学生用思维导图的方式画出太阳家族。

4.学生小组交流自己画的太阳家族,选出最好的一副图画展示。

5.全班展示交流,这幅太阳家族的画,你是怎样想的?

6.教师总结

活动三:

动手实践,合作探究,制作太阳系模型。

刚才,同学们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向大家展示了太阳家族,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来制作一个太阳系模型。

1.出示“八大行星与太阳距离、质量的比较”图。

为学生进行模型制作提供参考和依据。

2.动手前仔细观察“八大行星与太阳距离、质量的比较”图,我们需要注意那些方面才能更好的制作出太阳系模型。

3.小组交流,汇报。

明确以地球为标准的构建原则,明确距离太阳远近、明确行星的大小。

4.小组合作构建太阳系模型。

把橡皮泥按照你们小组认识的太阳系贴在卡纸上。

5.展示各小组作品并给予评价。

6.课件展示太阳家族的相关图片视频资料,感受宇宙的魅力。

(机动处理)

三、回顾总结,拓展延伸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太阳大家族,希望同学们能进一步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有关太空的知识。

查阅资料了解彗星的彗尾是怎样形成的?

 

板书设计

20太阳家族

太阳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课堂练习

1、坚持“日心说”,传播科学思想被教会判处死刑的科学家是(C)

A、哥白尼B、伽利略C、布鲁诺D、牛顿

2、地球自转方向(B)

A、顺时针方向B、逆时针方向

3、太阳系行星体积最小的一颗是(B)

A、地球B、水星C、土星D、海王星

4、哈雷彗星绕太阳转一周需要大约(C)

A、80年B、70年C、76年D、86年

5、离太阳最近的一颗行星是(AD)

A、金星B、水星C、木星D、火星

 

●教学反思:

 

课题:

21.《神秘星空》

教学内容:

第五单元《探索宇宙》21神秘星空

主备人

共1课时

教材简析:

本课主要是整理有关银河系和无限宇宙的相关资料,走进神秘的银河系,交流有关银河系的资料,让学生对银河系有个较完整的认识,然后通过计算,感受银河系的浩瀚;通过交流认识河外星系,进一步感受到宇宙的广褒;为下课“探索宇宙”做好准备。

教学目标:

1.认识银河系的基本构成、形状特点及大小;知道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及宇宙的关系;了解宇宙的构成。

2.能通过对星空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科学资料;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作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研究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

3.保持和发展想要了解世界、乐于研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乐于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难点:

认识银河系的基本构成、形状特点及大小;知道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及宇宙的关系;了解宇宙的构成。

教(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

银河系及其他星系的相关资料;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

搜集有关银河系和其他星系的资料。

教学过程

自我修改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在晴朗的夜晚,远离都市的灯光,仰望星空,我们会看到一条长长的、白色的光带横贯天空,那就是银河,是“银河系”的一部分。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银河系。

二、动手实践,合作探究

活动一:

走进神秘的银河系

1.关于银河系,我们已经收集了很多的资料,现在分小组进行整理,把你们认为最重要的和大家一起分享。

2.学生分小组整理资料并交流。

3.教师(出示银河系有关资料)对银河系的情况进行小结。

4.讨论:

为什么在地球上看银河系像一条带子?

5.认识银河系的组成和大小。

银河系是由恒星、星云、星团及其他星际物质组成的巨大的盘状天体系统。

银河系的直径约有7万光年,太阳系位于距银核2.3万光年的旋臂上。

银河系中恒星和行星的数量很多,大约1000亿——2000亿颗恒星。

那么这么多的恒星组成的天体系统到底有多大呢?

我们来先来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

光年是表示天体距离的长度单位。

在太空中,光以每秒30万千米的速度传播,1光年就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离,约为9.5万亿千米。

我们来体验一下:

地球的周长约为4万千米,1光年约10万亿千米,能绕地球2.5亿周。

银河系直径约7万光年,厚约2000光年。

也就是说沿银河系直径要走7万年,穿过银河系中心的厚度也要走2000年。

我们再来体验一下:

牛郎星距地球约16光年,织女星距地球约26光年,牛郎星距织女星约16.4光年,也就是说,光从牛郎星来到地球,需要16年4个月;光从织女星来到地球,需要26年5个月。

无线电波的速度和光一样快,假使牛郎想打一个无线电话给织女,得等32年才有收到回电的可能。

活动二:

认识浩瀚的宇宙

1.通过刚才的交流与计算,我们对银河系有了一定的了解,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宇宙有多大?

学生闭眼感受银河系的浩瀚无边。

2.其实在浩瀚的宇宙中,银河系仍然像一粒小小的灰尘,它并不是宇宙中唯一的恒星集团,在银河系之外还有很多恒星集团,请人家一下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学生自由说。

教师根据学生说的河外星系出示相应的图片,并补充讲解。

展示“中国天眼”,感受国之重器。

我们的“天眼”望远镜是世界上最大的、灵敏程度最高的射电望远镜,它坐落在我们中国贵州的喀斯特地貌盆地上。

“天眼”做为国之重器,它的主要任务就是寻找更多的脉冲星以及来自外太空的信号,从而探索宇宙的起源目的,而我们的“天眼”也没有让我们失望,自从建成以来就屡创奇迹。

3.小结:

像银河系这样的河外星系,目前人类已经发现了超过100亿个。

三、回顾总结,拓展延伸

无垠的宇宙从哪儿来?

宇宙中有没有生命?

宇宙中的黑洞是怎么回事?

宇宙将来会怎么样?

让我们继续关注并探究神秘而浩瀚的宇宙吧!

板书设计

21神秘星空

银河系:

恒星、星云、星团及其他物质。

光年是表示天体距离的长度单位。

地球——太阳系——银河——宇宙

课堂练习

1、天文学家把所有的空间以及其中的万物叫(A)。

  

A、宇宙    B、行星    C、银河系 

2、我们所处的银河系直径约(A)万光年,厚约2000光年。

A、 7B、20   C、30

3、月球是(A)。

A、卫星    B、恒星  C、行星

4、银河系从侧面看就像一只(A)。

A、织布的梭子   B、大铁饼   C、带子

5、银河系是由(ABC)及其他星际物质组成。

A、恒星   B、星云   C、星团

 

 

●教学反思:

 

课题:

22.《探索宇宙》

教学内容:

第五单元《探索宇宙》22探索宇宙

主备人

共1课时

教材简析:

本课是在前两节课的基础上,向学生展示人类是如何探索宇宙的。

重点是让学生对宇宙有所了解,激发探索宇宙的兴趣,培养学生认识宇宙、探索宇宙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的科学精神。

教学目标:

1. 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认识到空间科学对现代生活有哪些影响和帮助。

2. 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3. 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学生能乐于合作与交流;能够主动关注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学生认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意识到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而深化和拓展的活动。

教(学)具准备:

学生课前搜集资料,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自我修改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在前面几课的学习中,我们一起认识了太阳家族,知道了……

在神秘星空中,我们了解了更多关于银河系的知识,比如……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探索宇宙,了解人们探索宇宙的历程。

(课件简单出示相关的图片及知识点)

二、交流实践,合作探究:

1.教师指导学生以“人类是怎样观察天体”为主题展开交流讨论学习活动,初步认识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

课件出示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典型天文望远镜图片及说明文字。

教师适时补充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从最早的肉眼直接观察——举头望明月,

到使用望远镜进行观察。

望远镜也经历了一个从原始粗糙到精密的过程,从伽利略利用自制的望远镜观测星空,到射电望远镜观测,如安装在地面上的望远镜,阿雷西博天文台射电望远镜,叶凯士天文台望远镜,更有我们的国之重器-中国的天眼(出示相关的图文资料)、还有借助于航天器进行观察,如著名的哈勃望远镜等等。

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的观察范围越来越广,越来越清晰,对宇宙的探索也越来越深入。

教师积极参与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整理分析搜集的资料并展开积极讨论、交流。

提示学生思考认识,使学生认识到人们对太空的认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而深化和拓展的。

2.走进航天展厅——进一步认识了解世界和我国的航天技术发展的历史进程。

在探索宇宙奥秘的历程中,望远镜的升级换代只是科学技术的进步的一个体现,接下来,我们将一进走进航天展厅,去更加深入的了解人们的探究之旅。

请你先自学课本54页的相关内容后,再交流你所搜集整理的相关资料,后面我们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交流。

在整理材料时,我们可以按时间的先后为轴进行整理,梳理对比国内、国外的相关资料。

(课前了解孩子的资料搜集情况,教师适时下发资料卡,出示相关图片、资料等,便于学生们相互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从而不断整理完善自己的观点。

学生分组交流

全班交流展示

教师课件展示:

1.大事记(首次)

播放登月的相关视频

2.航天事故(如教材当中的资料)

3.中国航天大事记(注意教材当中的资料卡只罗列到2008年,此后的航天大事要有所涉及,等以最新的为准,如嫦娥四号、玉兔二号)。

4.人们为什么要不断的探索宇宙?

如气象员通过接收气象卫星传回的数据进行天气预测。

三、深入探索,拓展延伸:

课后继续查阅相关的资料,进一步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

将各小组本节课所整理的材料在全校进行展示。

四、回顾总结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22、探索宇宙

人类探索宇宙的过程:

肉眼观察望远镜观察航天器观察航天人观察

课堂练习

1、人类为升空而牺牲的第一人是哪国人( A  )  

A、中国人   B、美国人    C、前苏联人

2、中国第一个载人航天飞船是(  B  ) 

A、神州4号   B、神州5号   C、神州6号 

3、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是哪年发射的(C)

A、2003   B、2005   C、2007

4、(A)专门接收天体发出的无线电波。

A、射电望远镜   B、光学望远镜  C、天文望远镜

5、世界上先于中国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是(AB)

A、苏联   B、美国   C、英国

1A2B3C4A5AB

 

●教学反思:

 

课题:

23.《未来家园》

教学内容:

第五单元《探索宇宙》23未来家园

主备人

共1课时

教材简析:

在前几课的学习基础上,学生对人类生存环境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也让学生感受到我们自己可以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

本课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地球对我们人类生存的意义,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也可以自己创造“未来家园”。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活动,学生知道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懂得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的道理;根据自己的认识和设想构建“未来家园”。

2.学生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做出自己的解释和结论;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知道科学探究可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经验、新现象、新方法、新技术;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创新性科技作品。

3.通过小组合作,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能够保持和发展想要了解世界、乐于研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尊重他人意见,乐于合作与交流;知道科学已经能够解释世界上许多的奥秘,但还有许多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

教学重难点:

学生认识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懂得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的道理,设想构建“未来家园”的活动。

教(学)具准备:

学生课前搜集资料,教师准备课件和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自我修改

一、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科幻电影的海报或相关的小视频。

这些科幻作品向我们展示了在遥远的未来,人们的足迹将遍布浩瀚宇宙的每一个角落。

我们未来的家园在哪里?

未来的家园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二、合作探究

1.茫茫宇宙,众多星体,什么样的星球适宜人类居住?

课件展示地球上万物生长的相关图片或视频,感受地球万物的勃勃生机。

地球是我们现在的家园,地球本身以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为我们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种种条件,比如……

阳光、空气、水、充足的食物等等。

那么如果要到另外的星球上生存,那么这个星球又应该具备哪些条件呢?

在我们的太阳系中是否存在着这样的星球呢?

课件展示太阳家族的相关图片

在《太阳家族》一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八大行星的各自的特点,这其中有适合于我们生存的星球吗?

说说你的依据?

学生交流

简单小结:

到目前为止,科学家还没有发现地球以外的其他星球上有生命存在的证据。

(再次出示地球的图片或视频)所以说,地球是人类目前知道的唯一家园。

我们应该懂得珍惜,并在实际行动中去呵护我们唯一的家园。

2.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人类能在除地球以外的星球上建立新的家园吗?

课件展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寿命的延长,地球人口的增长所带来的种种危机,如环境的污染、能源的匮乏等,所以人类在不断的寻求除地球之外的星球,希望可以重新寻找新的家园。

那么,你认为“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人类能在除地球以外的星球上建立新的家园吗?

在“能”或“不能”之间选择其中的一方,并结合你所搜集到的资料完成表格:

我的观点是:

我的理由是:

我的观点是:

不能

我的理由是:

学生分组进行辩论,引导学生有理有据,注意逻辑性。

简单小结:

到目前为止,科学家还没有发现地球以外的其他星球上有生命存在的证据。

但也许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真得可以像众多科幻作品所描述的那样,寻找到我们未来的家园。

三、自由活动——设计我们的未来家园

闭上眼睛,幻想一下,我们未来的家园会是什么样子的?

接下来就请你发挥你的想象力,用你手中的笔去写一写,画一画,设计我们的未来的家园吧!

等会儿,可以你的精彩创意与大家分享!

学生独立创作。

全班交流分享,相互评价,并不断修改完善自己的创意设计。

四、拓展延伸

刚才我们每位同学都对未来的家里进行了精彩的创意,那么再大胆的幻想一下,“如果身在未来家园,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继续发挥的你想象力,写一篇科学幻想故事吧!

或许你的作品就会成为下一部《三体》!

四、回顾总结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23、未来家园

人类居住必备条件:

温度、大气、水……

课堂练习

1.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是(C)

A杨利伟B加加林C阿姆斯特朗

2.太空旅行第一人是(B)

A杨利伟B加加林C阿姆斯特朗

3.1969年美国三名宇航员乘坐(A)登上月球。

A阿波罗号B和平号C嫦娥一号

4.我国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A)

A杨利伟B费俊龙C聂海胜

5.搭乘“神舟7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的是(ABC)

A翟志刚B刘伯明C景海鹏

1C2B3A4A5ABC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力水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