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化学高一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测试题 精品.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479725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9.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中化学高一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测试题 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最新高中化学高一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测试题 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最新高中化学高一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测试题 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最新高中化学高一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测试题 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最新高中化学高一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测试题 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最新高中化学高一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测试题 精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最新高中化学高一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测试题 精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最新高中化学高一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测试题 精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最新高中化学高一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测试题 精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最新高中化学高一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测试题 精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高中化学高一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测试题 精品.docx

《最新高中化学高一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测试题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中化学高一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测试题 精品.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高中化学高一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测试题 精品.docx

最新高中化学高一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测试题精品

【精品资源】临川一中新人教版化学必修1满分课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我夯基我达标

1.若某原子的摩尔质量是Mg·mol-1,则一个该原子的真实质量是()

A.MgB.

gC.

gD.

g

思路解析:

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及1摩尔原子质量数值相等,所以1摩尔原子的质量为Mg,而1摩尔原子中含有原子的数目为6.02×1023个,所以1个原子的质量就为

g。

答案:

C

2.若50滴水正好是mmL,则1滴水所含的分子数是()

A.m×50×18×6.02×1023B.

×6.02×1023

C.

×6.02×1023D.

思路解析:

mmL水的质量就是mg,其中所含水的物质的量为

mol,1滴水所含的水的物质的量为

mol,其中的水分子个数则为

×6.02×1023。

答案:

B

3.实验室里需用480mL0.1mol·L-1的硫酸铜溶液,现选取500mL容量瓶进行配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A.称取7.68g硫酸铜,加入500mL水B.称取12.0g胆矾配成500mL溶液

C.称取8.0g硫酸铜,加入500mL水D.称取12.5g胆矾配成500mL溶液

思路解析:

首先计算所需溶质的质量:

0.5L×0.1mol·L-1×160g·mol-1=8g;如果是胆矾晶体,则应称取晶体的质量为0.5L×0.1mol·L-1×250g·mol-1=12.5g时所含的溶质的质量才满足溶液配制的要求;配制500mL溶液,加入水的量就不是500mL了。

答案:

D

4.下列有关气体体积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体积的大小,由构成气体的分子大小决定

B.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体积的大小,由构成气体的分子数决定

C.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同,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也不同

D.气体摩尔体积指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

思路解析:

影响气体体积大小的因素主要有三个大的方面,一是分子之间的距离(又由温度和压强来决定);二是分子数的多少,也即气体的物质的量的大小;三是气体分子自身的大小,这个因素与前两个因素相比,往往被忽略不计,因为其大小与前两个因素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气体摩尔体积则是在一定条件下,1mol气体所占有的体积,其中标准状况时约为22.4L·mol-1,常温常压时则约为24.0L·mol-1。

答案:

B

5.在标准状况下,若VL甲烷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为n,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

A.

B.

C.

D.

思路解析:

标准状况下,VL甲烷的物质的量为

,其中的甲烷分子数为

,其中氢原子则为4×

,即4×

=n,即NA=

答案:

D

6.有一真空瓶质量为m1,该瓶充入空气后质量为m2。

在相同状况下,若改为充入某气体A时,总质量为m3。

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

×29B.

×29

C.

×29D.

×29

思路解析:

空气的质量为(m2-m1)g,A气体的质量则为(m3-m1)g;相同状况下,容积相等(同一容器)则其物质的量也相等,即

,则MA=

×29。

答案:

C

7.(2018全国高考理综Ⅰ,8)用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5molAl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1NA

B.标准状况下,11.2LSO3所含的分子数为0.5NA

C.0.1molCH4所含的电子数为1NA

D.46gNO2和N2O4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为1NA

思路解析:

A反应中Al变成Al3+,0.5molAl反应共转移1.5mol电子;B中SO3在标准状况下为固体,其摩尔体积不等于22.4L·mol-1;每个CH4分子含电子:

6+1×4=10,0.1molCH4含电子1mol即NA个;1molNO2的质量为46g,根据“质量守恒”,发生2NO2N2O4后得到混合物的质量为46g,但物质的量小于1mol,即46gNO2、N2O4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小于NA。

答案:

C

我综合我发展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磷酸的摩尔质量与6.02×1023个磷酸分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相等

B.6.02×1023个氮分子和6.02×1023个氢分子的质量比等于14∶1

C.32g氧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2×6.02×1023

D.常温常压下,0.5×6.02×1023个一氧化碳分子所占体积只是11.2L

思路解析:

本题是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的知识点的综合。

A项中磷酸的摩尔质量与1摩尔(6.02×1023个磷酸分子)磷酸分子的质量在数值上是相等的;B项中氮分子与氢分子均为1摩尔,所以它们的质量比为28∶2=14∶1;C项中32g氧气的物质的量为1摩尔,则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2摩尔,所以氧原子的数目为2×6.02×1023个;D项中常温下气体的摩尔体积不是22.4L·mol-1,而是24.0L·mol-1。

答案:

D

9.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SO2和CO2相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密度比为16∶11B.密度比为11∶16

C.体积比为16∶11D.体积比为11∶16

思路解析:

SO2与CO2的摩尔质量分别为64g·mol-1及44g·mol-1,所以等质量的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与体积比(相同状态下)即为:

44∶64=11∶16;而根据ρ=

,则其密度比应与体积比相反为16∶11。

答案:

AD

10.(2018全国高考理综Ⅰ,8)已知Q与R的摩尔质量之比为9∶22,在反应X+2Y====2Q+R中,当1.6g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R,则参与反应的Y和生成物Q的质量之比为()

A.46∶9B.32∶9C.23∶9D.16∶9

思路解析:

设Q与R的摩尔质量分别为9a和22a,根据化学方程式X+2Y====2Q+R生成4.4gR的同时必然生成3.6gQ,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Y的质量是6.4g,所以参与反应的Y和生成物Q的质量之比为16∶9。

答案:

D

11.将红磷与氯气按1∶1.8的物质的量的比混合,点燃使其充分燃烧,发生如下反应:

2P+3Cl2====2PCl3、PCl3+Cl2====PCl5,完全反应后氯气没有剩余,则生成物中三氯化磷与五氯化磷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

首先将已知条件具体化:

假定红磷与氯气的质量各为1g和1.8g;设三氯化磷和五氯化磷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和y,再根据氯原子与磷原子守恒则有:

解得:

x=0.226mol,y=0.187mol,比值为7∶3。

答案:

7∶3

12.nmolN2和nmol14CO相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同温同压下体积相等B.在同温同压下密度相等

C.在标准状况下质量相等D.分子数相等

思路解析:

物质的量相同的氮气与一氧化碳分子数肯定相等,在同温同压下的体积也是相等的;但N2与14CO的摩尔质量分别为28g·mol-1和30g·mol-1,所以它们的密度不同,质量也不等(与是否在标准状况下无关)。

答案:

AD

13.(2018北京高考理综,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0mL1mol·L-1Al2(SO4)3溶液中,Al3+和

离子总数为6.02×1023

B.标准状况下,22.4LCl2和HCl的混合气体中含分子总数为2×6.02×1023

C.0.1mol

原子中含中子数为3.5×6.02×1023

D.30g甲醛中含共用电子对总数为4×6.02×1023

思路解析:

Al2(SO4)3在水中发生水解,所以200mL1mol·L-1Al2(SO4)3溶液中Al3+和

总数小于6.02×1023;标准状况下22.4LCl2和HCl混合气体(1mol)中分子总数为6.02×1023;

原子里中子数为81-35=46个,所以0.1mol该原子含中子数4.6×6.02×1023个;每分子甲醛

中有4对共用电子,所以30g甲醛(1mol)含共用电子对4×6.02×1023。

答案:

D

14.配制0.25mol·L-1的NaOH溶液100mL,某学生操作如下:

①用托盘天平称出1.00g氢氧化钠,将天平调好零点,再在两盘上各放一张同样质量的纸,把游码调到1.00g的位置上,于左盘放粒状氢氧化钠至天平平衡,取下称好的氢氧化钠,并撤掉两盘上的纸;

②把称好的氢氧化钠放入一只100mL的烧杯中,加入约10mL水,搅拌使之溶解,溶解后立即用玻璃棒引流,将溶液移至一只100mL的容量瓶内,加水至离刻度线约2cm处,用滴管加水至刻度线;

③写出一个标有配制日期的“0.25mol·L-1NaOH溶液”的标签,贴在容量瓶上密闭保存。

指出上述操作中的7处错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

根据天平、容量瓶、溶解及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等实验基本操作的要求,结合自己在化学实验中的亲身实践,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

(1)NaOH应放在干燥的烧杯中称量

(2)用过的游码未拨回原处

(3)托盘天平只能称出0.1—0.2g,称不出1.00g

(4)烧杯和玻璃棒未洗涤,洗涤液亦应转入容量瓶

(5)溶解NaOH应冷却后再转移至容量瓶中

(6)容量瓶中的溶液未摇匀

(7)配好的溶液应及时转移到有胶塞的试剂瓶内

我创新我超越

15.呼吸面具中Na2O2可吸收CO2放出O2,反应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

若用超氧化钾(KO2)代替Na2O2也可起到同样的作用。

(1)写出KO2与CO2的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kgNa2O2和1kgKO2分别和CO2反应,生成的O2体积比(同温同压下)为____________。

(3)等物质的量的CO2分别与足量Na2O2、KO2反应生成的O2体积比(同温同压下)为____________。

(4)你认为选用哪种物质作补氧剂更为合适?

理由是什么?

思路解析:

本题是一道应用型的新信息题,可使用知识迁移的方法解答。

(1)KO2与CO2的反应与Na2O2和CO2反应类似,应生成K2CO3和O2。

4KO2+2CO2====2K2CO3+3O2

(2)由反应式2Na2O2+2CO2====2Na2CO3+O2和4KO2+2CO2====2K2CO3+3O2计算得:

1kgNa2O2和1kgKO2分别和CO2反应,生成相同状况下的O2的体积比为0.61∶1。

(3)由

(2)中的两个反应方程式可知:

等物质的量的CO2分别与足量Na2O2、KO2反应生成相同状况下的O2的体积比为1∶3。

(4)选用KO2作为补氧剂更为合适,因KO2释放O2的效率高于Na2O2(即单位质量的KO2释放O2的量比Na2O2多)。

答案:

(1)4KO2+2CO2====2K2CO3+3O2

(2)0.61∶1

(3)1∶3

(4)KO2KO2释放O2的效率高于Na2O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