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高中期中考试115高一化学.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480001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5.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点高中期中考试115高一化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重点高中期中考试115高一化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重点高中期中考试115高一化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重点高中期中考试115高一化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重点高中期中考试115高一化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重点高中期中考试115高一化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重点高中期中考试115高一化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重点高中期中考试115高一化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重点高中期中考试115高一化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重点高中期中考试115高一化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点高中期中考试115高一化学.docx

《重点高中期中考试115高一化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点高中期中考试115高一化学.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重点高中期中考试115高一化学.docx

重点高中期中考试115高一化学

秘密★启用前试卷类型:

A

高一化学

2019.11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至4页,第II卷5至8页。

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46分)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将答题卡收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Na23P31S32Cl35.5Fe56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

1.在科学史上,中国有许多重大贡献为世界现代物质文明奠定了基础,下列不属于化学史上的重大贡献的是

A.发明指南针

B.最早进行炼铜、炼铁、炼钢

C.首次人工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

D.利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

2.下列操作或现象中,能够区分溶液和胶体的是

A.观察颜色B.观察是否透明C.丁达尔现象D.过滤

3.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碱类:

纯碱、烧碱B.酸性氧化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硫

C.盐类:

碳酸铵、硫酸氢钾D.碱性氧化物:

过氧化钠、氧化铜

4.我国古代典籍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

下列古文记载所描述的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

B.煤饼烧蛎房成灰

C.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

D.曾青涂铁,铁赤如铜

5.下列电解质中,能够导电的是

A.氯化钠晶体B.熔融氯化钠C.液态氯化氢D.硫酸

6.下列关于含氯物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液氯和氯气都是纯净物

B.漂白粉和氯水都是混合物

C.氯气溶于水并且能和水发生反应

D.铁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的是FeCl2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O的摩尔质量为18g

B.H2O的相对分子质量和1molH2O的质量相等

C.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它的单位是摩尔

D.1molH2O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原子

8.下列关于金属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实验室常将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B.做实验剩余的金属钠不能放回原试剂瓶

C.可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在坩埚中加热观察反应的现象

D.高压钠灯中,钠蒸气放电产生的黄光射程远、透雾能力强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

9.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Cl、MgCl2、AlCl3三种溶液,当它们的体积比为6:

3:

2时,三种溶液Cl-的浓度比应是

A.1:

2:

3B.1:

1:

1C.3:

2:

1D.3:

4:

10.下列物质的转化中,不能够一步实现的是

A.铁→氯化亚铁B.氧化铁→氢氧化铁

C.氢氧化钙→氢氧化钠D.次氯酸钙→次氯酸

11.炼铁的反应原理为:

Fe2O3+3CO

3CO2+2Fe,当有2molFe生成时。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参加反应的Fe2O3和CO物质的量分别为1mol、3mol

B.将生成67.2L标准状况下的CO2气体

C.参加反应的Fe2O3的质量为160g

D.参加反应的Fe2O3、CO与生成CO2的体积比为1:

3:

3

12.某化学试剂厂不慎发生氯气泄漏,下列事故现场的处理中,做法错误的是

A.让现场的人员向低洼及下风口撤离

B.用肥皂水或碱面水湿透的毛巾捂住呼吸道迅速撤离

C.消防官兵把泄漏的氯气瓶投入一盛有石灰水的水池中

D.消防官兵带着防毒面具处理泄漏的氯气

13.某同学将一块金属钠放入滴有酚酞的水中,根据实验现象不能作出的结论是

A.钠的密度比水的小

B.金属钠的熔点较低

C.金属钠与水反应后的溶液呈碱性

D.金属钠着火,可以用水灭火

三、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4.下列关于过氧化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过氧化钠常用于呼吸面具和潜水员的供氧来源

B.过氧化钠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个数比为2:

1

C.向酚酞试液中加入大量的过氧化钠粉末,只看到酚酞试液变红

D.长途运输活鱼,常向水中加入过氧化钙供氧,过氧化钙化学式为CaO2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强碱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碱溶液的导电能力强

B.强酸一定是易溶于水的化合物,弱酸一定是难溶于水的化合物

C.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D.熔融状态能导电的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阴阳离子

16.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3gNa由原子变成离子时,得到电子数为NA

B.标准状况下,22.4LH2O中含有的分子个数为NA

C.0.2NA个硫酸分子与19.6g磷酸(H3PO4)含有相同的氧原子个数

D.1mol·L-1的Na2SO4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4NA

17.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A.铜片投入稀硫酸中:

Cu+2H+=Cu2++H2↑

B.过量的CO2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OH-+CO2=HCO3-

C.食醋与大理石反应:

CaCO3+2H+=Ca2++CO2↑+H2O

D.向Ba(OH)2溶液滴加NaHSO4溶液至Ba2+恰好沉淀:

Ba2++2H++2OH-+SO42-=BaSO4↓+2H2O

18.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A.将25gCuSO4·5H2O硫酸铜晶体溶解在975g水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

B.0.23gNa与9.77gH2O完全反应,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3%

C.7.8gNa2O2与92.2gH2O完全反应,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0%

D.32.2gNa2SO4·10H2O溶于水配成500mL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6mol·L-1

高一化学2019.11

卷(非选择题共54分)

注意事项:

1.第

卷共4页,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

2.答题前,将答题卡上的项目填写清楚。

题号

19

20

21

22

总分

分数

得分

评卷人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Na23S32Cl35.5Cu64

19.(14分)现有下列9种物质:

 

①液态HCl②Cu③MgSO4④CO2⑤蔗糖晶体⑥Ba(OH)2⑦红褐色的氢氧化铁胶体⑧氨水⑨NaHSO4回答下列问题:

(1)能导电的物质是;依据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分类,属于酸的是(以上填序号)。

(2)写出⑨在熔融状态下的电离方程式;写出③和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向⑦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溶液直至过量,现象为先出现沉淀,后沉淀逐渐消失。

沉淀的化学式为;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沉淀消失的原因。

(4)向⑥的0.1mol·L-1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然后逐滴加入0.4mol·L-1硫酸溶液直至过量,观察到的现象是。

得分

评卷人

20.(13分)以下是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配制

500mL3.5mol·L-1NaOH溶液的操作。

ABCDEF

(1)请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

仪器a,仪器b。

(2)配制溶液时,所用容量瓶上标有的数据为。

(3)在配制过程中,玻璃棒所起的作用有。

(4)容量瓶使用前,要检验是否漏水,检验是否漏水的实验操作为

(5)请你按照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具体操作排出操作的顺序:

以上步骤中,正确的操作步骤顺序为F→→→→→(填序号)。

(6)上述操作的图示中存在错误的是(填序号,用大写字母)。

得分

评卷人

21.(13分)经检测,某工业废水显酸性,且废水中含有大量

Na+、Cu2+、Cl-、SO42-、NO3-,

(1)下列离子中,不可能大量存在于该废水中的是(填序号)。

A.K+B.Fe3+C.Ag+D.HCO3-

(2)若向上述废水中加入大量的过氧化钠固体,观察到的现象为

;相关的离子方程式为。

(3)若工业废水中只含有H+和Na+、Cu2+、Cl-、SO42-、NO3-,经分析测得,H+、Cu2+、Cl-、SO42-、NO3-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

0.1mol·L-1、0.05mol·L-1、0.2mol·L-1、0.1mol·L-1、0.1mol·L-1,则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4)设计实验方案除去原废水中的Cu2+和SO42-(用流程图表示)(提示:

加入的试剂要过量)

 

得分

评卷人

22.(14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广泛的应用于我们的生产和

生活中。

请回答下列问题。

 

(1)NaHCO3是膨松剂必不可少的成分,受热时能使面胚在焙烧过程中变得松软、多孔。

写出受热时NaHC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请根据厨房中的物质,设计一实验鉴别某白色粉末是食盐还是食用碱(主要成分为Na2CO3)。

(3)下图是某兴趣学习小组设计的验证Na2CO3比NaHCO3热稳定性强的实验装置。

乙处盛放固体药品的化学式是;

变浑浊的是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

(4)兴趣学习小组为研究膨松剂在加热情况下放出气体的量,即:

根据单位质量膨松剂产生CO2气体的量来判定其膨胀效果,设计了以下实验,并按如图装置连接(气密性良好,各装置中试剂均过量)。

已知:

浓硫酸常用于吸收水蒸气;碱石灰是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

回答下列问题:

ABCD

装置A中的作用为。

装置E的作用是,

如果去掉装置C,该实验会造成测定结果(“偏大”、“不变”、“偏小”)

加热前先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再连接D装置,目的是;停止加热后,还要继续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这样做的目的是

 

高一化学参考答案

2019.11

说明:

1.本答案供阅卷评分时使用,考生若写出其他合理答案,请参照标准评分

2.化学专用名词出现错别字、元素符号错误不给分,化学用语书写不规范的酌情扣分。

3.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不配平的不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

1.A2.C3.C4.A5.B6.D7.C8.B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有个选项符合题意。

9.A10.B11.D12.A13.D

三、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

14.C15.D16.C17.B18.D

19.(14分)

(1)②⑦⑧①

(2)NaHSO4=Na++HSO4-Mg2++SO42-+Ba2++2OH-=BaSO4↓+Mg(OH)2↓

(3)Fe(OH)3Fe(OH)3+3H+=Fe3++3H2O

(4)溶液红色逐渐褪去,有白色沉淀生成每空2分,共14分。

20.(13分)

(1)托盘天平(1分)量筒(1分)

(2)20℃,500mL(3)搅拌加速溶解,引流(4)向容量瓶中加水,塞上塞子,倒置看是否漏水;然后再旋转塞子180℃,再倒置看是否漏水(5)AEBDC(3分)(6)DF(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3分。

21.(13分)

(1)CD

(2)有气体产生,有蓝色沉淀生成2Na2O2+2H2O=4Na++4OH-+O2↑(2分)

(2)Cu2++2OH-=Cu(OH)2↓(1分)或2Na2O2+2H2O+Cu2+=2Cu(OH)2↓+O2↑+4Na+(3分)

(3)0.3mol·L-1(2分,单位占1分)(4)(4分,流程图略。

NaOH溶液(过滤);BaCl2溶液(过滤)Na2CO3溶液(过滤);盐酸各占1分)(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3分。

22.(14分)

(1)2NaHCO3

Na2CO3+CO2↑+H2O

(2)分别取未知的两种物质,然后分别加入食醋,有气体产生的为食用碱,无明显现象的为食盐(3)

Na2CO3

(4)

除去空气中的CO2(1分)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和CO2与D中碱石灰反应(1分)

偏大(2分)

排净装置中的空气(CO2)(1分)排净产生的CO2,让其被充分吸收(1分)

(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