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优质课《别董大》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481102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40.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优质课《别董大》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幼儿园优质课《别董大》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幼儿园优质课《别董大》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幼儿园优质课《别董大》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幼儿园优质课《别董大》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幼儿园优质课《别董大》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幼儿园优质课《别董大》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幼儿园优质课《别董大》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幼儿园优质课《别董大》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幼儿园优质课《别董大》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幼儿园优质课《别董大》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4页
幼儿园优质课《别董大》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4页
幼儿园优质课《别董大》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4页
幼儿园优质课《别董大》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4页
幼儿园优质课《别董大》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4页
幼儿园优质课《别董大》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4页
幼儿园优质课《别董大》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4页
幼儿园优质课《别董大》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4页
幼儿园优质课《别董大》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4页
幼儿园优质课《别董大》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优质课《别董大》教案.docx

《幼儿园优质课《别董大》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优质课《别董大》教案.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幼儿园优质课《别董大》教案.docx

幼儿园优质课《别董大》教案

《别董大》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

下面是收集整理的《别董大》教案,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别董大》教案1

  一、复习《枫桥夜泊》,引入新课。

  师:

有感情地背诵《枫桥夜泊》。

从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通过读,可以获取很多信息。

通过读,可以理解诗句大意;通过读,可以想象画面;通过读,可以体会诗人感情。

《枫桥夜泊》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孤寂忧愁的感情,运用上节课学习的,我们一起再回到唐朝,和高适一起去送送朋友。

  二、齐读课题,简介背景。

  齐读课题。

  师:

你知道了什么?

  生:

我知道了这首是送别诗。

  师:

你不明白什么?

  生:

董大是谁?

  师简介:

董大名叫董庭兰,是唐玄宗时代的著名琴手,曾经得到宰相房琯的赏识与宠信。

据说董庭兰善古琴,当时盛行胡乐,董氏爱到冷落,失意之时,愤而离京,他的好朋友高适给他送行。

  三、自读古诗,依据注释自解。

  四、指名朗读,适时点拨。

  生1:

  生2:

  师:

诗人是在怎样的环境下送别朋友的?

看图,去想象一下。

“日暮黄昏,且又大雪纷飞,夕阳亦被染得惨

  白。

天色昏黄,北风狂啸,唯见遥空断雁,出没寒云。

此情此景,依依惜别,怎不叫人凄凉悲苦?

  五、想象朗读,体会凄苦。

  再读一读前两句,头脑中浮现出那幅画面。

  师:

此情此景,你的感受如何?

  生1:

我感到遗憾,为这样一位好艺人远走他乡而遗憾。

  生2:

我感受到了凄凉,衣锦还乡倒还好,如今却失意流落,晚景凄凉。

  生3:

我感受到了留恋,一生难发几个好朋友,现在却要各奔东西,真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鼓掌)

  师:

失意流落,好友分别,本身就是人生两大憾事,而天公亦不作美呀。

细细读一读前两句,你觉得哪些景物最能反衬出当时的心情?

  生1:

我从“北风”一词好像听到了呼呼的狂啸声,刮到我的脸上,吹进我的心里,寒意刺骨。

  生2:

我从“雁”一词知道是深秋,大雁集合队伍也要远行了。

  师:

这时,谁也要远行了?

  生:

董大。

  师:

雁阵离离,别情凄凄啊!

  生3:

当时还下着雪,“雪纷纷”。

更增添了凄凉的情绪。

  生4:

我从“黄云”和“白日熏”知道了这是黄昏,我想起了第二课老师教的那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昨天老师教的《秋思》中也有一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师:

我真心佩服你。

你的记忆力,思维牵引力都很强。

你想得很宽,很广,懂得很多,很深刻。

我真为我们五一班感到骄傲。

  师:

是啊,已近黄昏,夕阳西下,北风呼啸,雁阵迁移,大雪纷纷,凄凄惨惨戚戚,怎一个“愁”字了得啊!

带着你的感受再读一读。

  教师范读,学生想象。

  六、劝慰好友,振作向前。

  师:

好友离别,难分难舍。

董大的心情一定糟到了极点。

而真正的朋友这时候最应该怎么办?

  生1:

给董大鼓励。

  生2:

劝导董大。

  生3:

鼓励董大振作起来。

  生4:

送给他一句歌词:

“擦干眼泪挥挥手,迈开大步向前走。

  生5:

我会对他说:

“昂起你的头,忘掉以前的一切吧!

  师:

读一读《别董大》,看诗人是怎样劝慰朋友的?

  指名朗读,(没读好)(:

要读出昂扬的,豪壮的气概。

  再读。

  谁再来读读。

  师:

如果是你,你会用什么理由来劝慰董大?

  生1:

朋友,你是一颗明珠,只是被湮灭在尘土中,拂去那层土,明珠就会发光。

  生2:

朋友,在你面前的一层薄薄的纸,你只要努力捅开它,就会看到光明大路。

  生3:

你的琴艺非常高超,现在只是琴弦上沾了灰,擦干净了,同样还会奏出更加美妙的乐曲。

  生4:

朋友,我想对你说,拨开云雾见青天。

天永远是蓝色的,只是暂时被云遮住了。

  生5: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生6: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师:

是啊,明珠到哪里都发亮的,这让我想起了唐代诗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有一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我把它送给你们,请你们把它转送给董大,好吗?

  师: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生: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深情地)

  生: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激昂地)

  师:

如果你是董大,你会说些什么?

(小组说说)

  生:

你的话是一把刀,把我前面的那块布割开了,我看到了美丽的天空,谢谢你!

  生:

你的话是一盏灯,我的心被你照亮了,谢谢你的良苦用心。

  生:

你的话是一把火,照亮了我前进的路,你真是我的好朋友!

  师:

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失落,都会有悲哀,所以在失意时,我们会对别人,对自己说:

——生读: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师:

当我们痛苦时,我们会对自己说:

——生再读

  师:

当我们被老板炒鱿鱼时,我们会对自己说:

——生读

  师:

要让自己能够理直气壮地,慷慨地对自己说这句话,需要有些什么才行?

  生:

要有真本事,才有勇气。

  生:

要有真功夫,才有信心。

  生:

要好好学习,学好知识,才也于对自己这样说。

  师:

是啊,董大是个人才,他的才能只是暂时无人赏识,只要他不沉沦,不灰心,振作起来,他会走出一条阳光大道来的。

所以让我们再次祝福他——生再读

  师:

情由景生,但情不能完全被景控制,在那样凄苦难耐的黄昏,诗人却能勃发出如此昂扬雄壮的豪情来,着实让人佩服。

谢谢高适,也谢谢同学们。

  下课。

《别董大》教案2

  一、学习目标:

  1、根据注释或工具书自学、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二、教学重点:

  重点理解最后两句古诗的意思,体会作者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

  1、把你认为本诗中重要的字、词写在下面。

  2、了解作者

  3、了解本诗写作背景

  四、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小组合作。

  1、(个人完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准确、流利的通读古诗。

  2、(合作完成)借助课后注释和工具书,小组成员合作,弄清每一句古诗意思。

  第一句:

  第二句:

  第三句:

  第四句:

  3、同学汇报古诗意思,其余同学安静、认真听后可补充。

  新课自学尝试二、反复品读,入境悟情

  

(二)品读第一二句诗。

  1、别董大,别时的“景”是怎样的?

(写出相应的诗句。

  2、你在读的时候注意到这两句诗中的一些景物了吗?

请同学们用笔画出来。

  3、这几种景物串起来勾画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请闭上眼睛,和诗人一起回到那个送别的黄昏。

用心去感受,看看你仿佛听到了什么?

看到了什么?

  (三)品读第三四句诗。

  1.景的凄凉,前途的渺茫,人生的困惑,怎一个“愁”字了得!

此刻应是挥泪告别,应是借酒消愁。

然而,高适却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正是这两句成就了这千古名篇,请大家再读读这两句。

  3.“天下谁人不识君。

”?

这是怎样的一个君啊?

(董庭兰在唐代享有很高的声誉,宰相非常赏识他,当时众多的诗人都与他有交往,并在诗中描写了他的琴艺,最为著名的就是李颀的长诗《听董大弹胡笳声》。

此刻,你对这位前途迷茫的董大说几句话。

()所以,诗人开导他——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如果你就是董大,此时,你的心情怎样?

  4.此刻,别去的是什么?

留下的是什么?

  (四)回复全诗,朗读提升。

  1、人常说情由景生,但情不能完全被景控制,诗人高适在写此诗时,自己也在逆境不得志时,失意流落,在那样凄苦难耐的黄昏,却能勃发出如此昂扬雄壮的豪情来,从诗人的身上你看到了什么?

()

  3.同学们,诗人高适怀才不遇,将近有30年啊,但他在困境面前是多么自信,多么乐观,积极地面对人生,并以此来影响他的朋友,我想这就是高适的人格魅力所在,也正是这首诗广为传诵的原因所在吧!

  (五)总结全诗,活用诗句。

  “人间最美是真情”。

同学们,离别是诗,离别是歌,离别总是情!

但今天的课堂也许留给我们的不仅仅如此,千年以来,人们也许会不记得董大是谁,也许人们会忘记了这曾是谁留下的诗句,但却永远会记住本诗中激励人生的千古佳句:

——(),()。

  五、教学结束:

  以《别﹡﹡》为题,不限体裁,写给亲人或朋友。

练习以景抒情。

《别董大》教案3

  作品简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

盛唐时盛行胡乐,能欣赏七弦琴这类古乐的人不多。

崔珏有诗道:

“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

惟有河南房次律(盛唐宰相房官),始终怜得董庭兰。

”这时高适也很不得志,到处浪游,常处于贫贱的境遇之中(他在《别董大》之二中写道: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

但在这首送别诗中,高适却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

  前两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用白描手法写眼前之景:

北风呼啸,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以致云也似乎变成了黄色,本来璀璨耀眼的阳光现在也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辉一般。

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

诗人在这荒寒壮阔的环境中,送别这位身怀绝技却又无人赏识的音乐家。

  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对朋友的劝慰:

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

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

  设计理念: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

“语文教学不仅要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对学生人文思想的培养。

”“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能力”,积极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自主评价、研读赏析。

本课旨在古诗教学中尝试主题性阅读,通过对诗歌语言的揣摩,让学生对古诗的情感体验更为厚实。

塑造学生完美人格,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会本诗的生字,并理解诗中词语的意思。

  能力目标:

在反复诵读与融情想象中,咀嚼和揣摩重点诗句的情味,体验诗人流露出的感情。

  情感目标:

在送别主题古诗的对比参读中,感受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体悟诗人内心的独特情感。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言。

  同学们,人生会常常碰到不如意的事情,你自己在学习上或生活中有过失败的经历吗?

面对失败,你当时又是抱着怎样的态度呢?

  (请学生略说)

  是啊!

面对困境,有的人怀着一种忧伤,把失望和气馁刻在了人生的底片上,而有的人接纳失败却像捧起一本书,倾注一种自信和智慧的目光去阅读,而后去创造一种新的生活。

唐代诗人高适曾这样劝慰朋友——“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啊!

下面让我们欣赏高适的《别董大》。

(板书课题)

  二、研读与赏析。

  1.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别董大》这首诗,看看在这首诗中,到底是什么感动了你?

(出示古诗《别董大》,学生自由反复诵读全诗)

  2.通过刚才的读,大家已经知道,这是一首——(送别诗)。

  

(1)写的是谁在哪里送别谁?

  (明确:

高适在塞外送别董大)

  

(2)高适?

高适是谁?

  (明确:

高适是唐代诗人。

字达夫,渤海蓨(tiǎo),今天的河北省景县人。

因为官至散骑常侍,所以又称高常侍。

他的诗大多反映边塞生活,诗情奔放。

作品集为《高常侍集》。

  (3)董大?

多奇怪的名字啊?

谁能说说呢?

  (明确:

唐玄宗时著名的琴客董庭兰。

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董大”。

  (4)我记得这样的称呼在王维的一首古诗中也出现过?

(见机点拔:

那首诗是“渭城朝雨浥轻尘……”)

  (5)这首诗是《送元二使安西》,这里的“元二”就是?

  (明确:

在家中排行第二,所以称他为——元二。

  3.这首诗前两句写的是当时分别时的环境。

  

(1)读了诗以后,你了解到他们是在怎样的环境中分别的?

看图,想象一下,此情此景,你的感受如何?

(学生自由发言)

  (明确:

荒寒凄凉。

)(板书:

荒寒凄凉的环境)。

  

(2)现在先让我们来看一下古诗的前两句,读一读。

(请学生读——个别读,小组读,集体读。

)失意流落,好友分别,本身就是人生两大憾事,而天空亦不作美呀,细细读读前两句,你觉得那些景物最能反衬出当时的心情的?

你能来把它划出来吗?

  (明确:

黄云、白日、北风、雁、雪。

  (3)黄云?

白云、乌云大家听得多了,这里怎么是黄云?

你读读诗,猜猜看,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点拔:

当时他们分别是在塞外,那里大部分都是沙漠,黄沙飞扬,以至于云都成了黄色的了。

  (4)读这句诗,突出“千里”;再读这句诗,突出“曛”。

个别试读,男生试读,女生试读,全班试读。

  (5)同学们,在这样的环境中,你注意到这只大雁了吗?

  大雁在这样的环境中奋力高飞(读重音),它会怎么想,对自己会怎么说?

诗人高适也看到了这只雁,他又有什么想法,又有什么感触呢?

  (学生说)

  (是啊!

这如果不是诗人内心的郁积喷薄而出,如何能把临别赠语说得如此体贴入微,如此坚定不移。

它不仅仅是在对董大说,其实也在对自己说。

  同学们,要知道诗人怀才不遇,将近有30年啊,直到50岁才得了一个“有道科”的官衔。

他在困境面前是多么自信,多么乐观,积极地面对人生。

我想这就是高适的人格魅力所在,也正是这首诗广为传诵的原因所在吧!

  4.后两句是高适在临行前对董大说的赠言。

  

(1)你能从诗中找到根据吗?

从哪里可以看出是高适对董大说的?

  (明确:

是从“君”字中看出的,因为“君”在诗中就是您,指董大。

  

(2)好友分别,难分难舍,董大的心情一定糟糕到了极点了,而真正的朋友这时候最应该怎么办?

  (3)读一读,看诗人是怎样劝慰朋友的?

  (4)这两句中哪些词表现出了安慰与鼓励?

  (5)如果你是董大,你会说一些什么呢?

(小组说说)

  (6)感情升华: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你从中得到什么启迪?

  学生自由讨论赏析

  (董大是个人才,但暂时无人赏识,只要他不沉沦,不灰心,振作起来,他就会走出一条阳光大道来的。

让我们祝福他吧。

那样凄苦难耐的黄昏,诗人却能勃发出如此昂扬的豪情来,确实让人佩服。

)(板书:

豪情昂扬)

  (学生读——全班读、男生读、女生读、再全班读)

  三、对比参读,感悟诗蕴。

  是啊,人生自古伤离别。

送别主题的古诗我们学过的还有很多,老师今天随手也抄了几首,与大家共同欣赏。

(出示古诗:

《送元二使安西》、《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请同学们比较一下,看看这些古诗之间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地方?

  1.学生比较,指名汇报。

  2.同是送别之诗,这些诗又各有什么特色?

自己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3.汇报交流。

  4.小结:

这些古诗,同是写对好友的别情,然而描写的景物不同,抒发的情感也不同。

这些诗中,有的以歌相送,有的以目相送,有的以酒相送,有的以话相送,说到底诗人是以什么相送?

  四、小结:

  古诗词是一尊巨大的,丰富的宝库,可以通过它们穿越时空,了解当时的人事,感受诗人的情怀,学习做人的道理。

课下应主大量阅读。

  板书设计:

  别董大

  唐代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荒寒凄凉真挚深厚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豪情昂扬

《别董大》教案4

  学习目标:

  1.学会“曛”这个生字。

  2.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有感情的朗读,并能背诵。

  学习重难点:

  品味语言,读中悟情。

掌握学习古诗词的方法,学以致用。

  教学过程:

  一、读懂诗题,了解背景

  1、生读题,再读,你知道了哪些内容?

  介绍高适和董大:

诗人高适的《别董大》送别的对象是当时著名的琴师董庭兰。

盛唐时期盛行胡乐,能欣赏七弦琴这类古乐的人不多。

这时,高适也很不得志,正到处浪游,常处于贫贱的境遇。

董大和高适是好朋友,在董大受到冷落,失意之时,愤而离开京城,高适为他送行,留下了这首诗。

  2、别:

分别、离别,都有不舍得意思,你觉得应该怎样读题?

生再读题。

  二、读通读顺,整体把握

  1、请同学们先读读这首诗,读上2.3遍,(出示课件),注意读准诗中的生字,把诗读通读顺。

  2.指名读,其他同学注意听,这首诗中有一个生字,看他读准了没有。

  3.师简评(注意“曛”(板书)这个生字,指出形声字。

“曛”是日落时的余光,曛黄,黄昏的意思。

齐读“曛”)谁再来读。

  4.一起来读读这首诗。

(齐读)

  5.谁来说说,我们学习一首古诗,除了会读以外,还需要知道什么?

  (了解诗的意思,怎样知道诗的意思?

借助注释,联系上下诗句、结合背景资料,跟同伴交流等等。

品悟诗的感情,怎样品悟诗的感情?

多读,用心去悟)

  6.现在请同学们借助注释,看看这首诗大概讲的是什么意思,然后在小组里说说,在学习和交流中,如果遇到不懂的地方先做上记号。

  (学生自学)

  7.(交流重点词语的理解。

点拨:

黄云:

当时他们分别是在塞外,那里大部分都是沙漠,黄沙飞扬,以至于云都成了黄色的了;与“曛”联系起来即曛黄,只夕阳西下时天色昏黄。

“千里”是不是就是一千里?

联系学过的诗句理解是虚指,很多,满天。

指出温故知新。

“莫”的意思。

怎么理解“知己”的意思。

古人常用到这个“君”,与你是有区别的,您。

这里指谁?

董大。

  8.理解了重点词语,谁来试着自己的话说一说诗的大概意思?

前两句和和后两句分别写的是什么?

  9.理解了诗句的意思,谁再来读读这首诗。

(生朗读)

  10.给点评,再提名读。

  三、反复品读,入境悟情

  

(一)品读第一二句诗

  1.你在读的时候注意到这两句诗中的一些景物了么。

请同学们用笔画出来(学生画──黄云、白日、北风、雁、雪。

)(板书:

景)

  2.“黄云、白日、北风、雁、雪”这几种景物串起来勾画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生谈:

凄凉、寒冷、空旷)这就是景语(板书),景中的语言,把你的感受带入诗中,自己读一读,读出自己的感觉。

  3.自由读。

  4.提名赛读。

评价:

这就读出了景中的语言

  5.刚才我们在景外观景,现在我们走进景中,孩子们,请闭上眼睛,和诗人一起回到那个送别的黄昏。

用心去感受,看看你仿佛听到了什么?

看到了什么?

(出示课件,师配乐范读)

  6.你仿佛听到了什么?

看到了什么?

(生谈)

  (预设,作以下回应:

  ──你听到了呼呼的北风狂啸声,刮到的脸上,寒在心里,读──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你看到大雪纷飞,断雁独飞的凄凉,读──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你看到黄沙飞扬,黄云残日的空旷,读──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此刻夕阳西下,日暮黄昏,且又大雪纷飞,于北风狂吹中,唯见遥空断雁,出没寒云,凄凄惨惨齐读──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7.这是怎样的悲壮而凄凉啊,师指课题:

此景,别董大,这别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诗中哪个字写出了别时的心情?

用笔把这个字圈出来。

  8.“愁”。

这是怎样的愁?

难道这别”愁”仅仅只是来自着眼前这凄凉的景吗?

请同学们再读读这首诗,看看你又能发现什么?

(生在读时提示:

可以联系背景和第三句“莫愁前路无知己”来体会)

  9.你怎样理解“前路”、“知己”?

  10.此刻我再来看这个“曛”,这昏黄不明的、迷茫的仅仅是指景吗?

这“曛”不仅写出了天色昏黄,也写出了前途昏暗,分不清方向。

  

(二)品读第三四句诗

  1.说得很好,景的凄凉,前途的渺茫,人生的困惑,怎一个“愁”字了得!

此刻应是挥泪告别,应是借酒消愁。

然而,高适却写下的这样的诗句:

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画出“莫愁”)

  2.正是这两句成就了这千古名篇,请大家再读读这两句。

  3.“天下谁人不识君!

”?

这是怎样的一个君啊?

(出示课件)(董庭兰在唐代享有很高的声誉,宰相非常赏识他,当时众多的诗人都与他有交往,并在诗中描写了他的琴艺,最为著名的就是李颀的长诗《听董大弹胡笳声》。

听,这就是董大当年善弹的那首著名的《胡笳十八拍》。

川为静其波,鸟亦罢其鸣。

)此刻,你对这位前途迷茫的董大说几句话,或者是替高适来劝慰朋友几句。

  4.(学生回答后随机评点引导并让学生读相关诗句。

  生:

你的琴艺高超,一定会有人赏识你的。

  所以,诗人开导他,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生:

你是一代琴师,边当朝宰相都非常赏识你,你还担心什么呢?

  所以,诗人劝慰他,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生:

你的琴声让大河停止的波动,让鸟儿停止了鸣叫,你的前途一定是光明的。

  所以,诗人这样鼓励他,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生:

所以,诗人这样激励他,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5.(随机采访)你就是董大,此时,你的心情怎样?

(随机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积极情感。

  生:

充满了自信。

  这就是友谊的力量啊。

  生:

我不再发愁。

  这就是朋友的真情啊。

  生:

我有了力量。

这是友谊的可贵啊。

  6.再来读题,别董大,此刻,别去的是什么?

留下的是什么?

(别去的是愁,留下的是自信、友情)

  (三)回复全诗,朗读提升

  1.诗人以自己的豪情抹去了朋友的愁情。

现在我们再看这别时的路,透过这个黄云白日和长啸的北风,纷纷的大雪,你看到的是怎样的前路?

(晴朗和阳光。

)你觉得应该怎样读整首诗。

(全班练读)

  2.指名个别读。

点评:

这景悲壮但不凄惨。

谁再来读?

提名读。

(我又看到了一个小高适,乐观,豪放)(自由读。

)再提名读。

  3.荒凉的塞漠正因为有了英雄的襟怀才变得壮美动人,读出你的真情,读出你的豪放。

(生齐读)

  4.人常说情由景生,但情不能完全被景控制,诗人高适在写此诗时,自己也在逆境不得志时,失意流落,在那样凄苦难耐的黄昏,却能勃发出如此昂扬雄壮的豪情来,从诗人的身上你看到了什么?

  (板书:

乐观的人生态度,豁达的心胸,对友人的真情)

  5.怀着对诗人的敬仰记下这首诗,自己练习背一背。

(指2-3人背。

  6.同学们,诗人高适怀才不遇,将近有30年啊,但他在困境面前是多么自信,多么乐观,积极地面对人生。

并以此来影响他的朋友,我想这就是高适的人格魅力所在,也正是这首诗广为传诵的原因所在吧!

让我们再次和着音乐来吟诵这首诗。

(配乐读)

  四、总结全诗,活用诗句、拓展延伸

  1.同学们,送别是古诗词中永恒的话题,不管是怎样的送别,都书写着同一个字──情,“人间最美是真情”。

在唐人赠别诗篇中,有许多凄清缠绵、低徊留连的作品,让人感人至深,我们来一起回忆一下

  渭城曲——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赠汪伦——李白

  李白登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但另外一种慷慨悲歌、出自肺腑的诗作,却又以它的真诚情谊,坚强信念,为其涂上了另一种豪放健美的色彩。

高适的《别董大》便是这豪放派的佳篇。

与此类似的还有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洲。

  与君别离意,

  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

  儿女共沾巾。

  2.是啊,离别是诗,离别是歌,离别总是情!

但今天的课堂也许留给我们的不仅仅如此,千年以来,人们也许会不记得董大是谁,也许人们会忘记了这曾是谁留下的诗句,但却永远记住了这激励人生的千古佳句: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