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区域消防安全评估计算.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486357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121.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区域消防安全评估计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城市区域消防安全评估计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城市区域消防安全评估计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城市区域消防安全评估计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城市区域消防安全评估计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城市区域消防安全评估计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4页
城市区域消防安全评估计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4页
城市区域消防安全评估计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4页
城市区域消防安全评估计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4页
城市区域消防安全评估计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4页
城市区域消防安全评估计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4页
城市区域消防安全评估计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4页
城市区域消防安全评估计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4页
城市区域消防安全评估计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4页
城市区域消防安全评估计算.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4页
城市区域消防安全评估计算.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4页
城市区域消防安全评估计算.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4页
城市区域消防安全评估计算.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4页
城市区域消防安全评估计算.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4页
城市区域消防安全评估计算.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4页
亲,该文档总共6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区域消防安全评估计算.docx

《城市区域消防安全评估计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区域消防安全评估计算.docx(6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城市区域消防安全评估计算.docx

城市区域消防安全评估计算

 

城市区域消防安全评估计算

1前言0

 

1.1定义0

 

1.2内外部结构0

 

1.3评价目标分析1

 

2参考规范与文件1

 

3城市消防安全评估指标体系2

 

3.1城市公共消防设施2

 

3.1.1消防站2

 

3.1.2消防装备3

 

3.1.3消防供水4

 

3.1.4消防通信4

 

3.2公共消防管理保障5

 

3.2.1消防法制建设5

 

3.2.2消防队伍建设6

 

3.2.3消防经费投入7

 

3.3.1媒体消防宣传7

 

3.3.2消防教育8

 

3.3.3消防培训8

 

3.3.4公众消防安全素质9

 

3.4灭火救援9

 

3.4.1灭火救援应急联动9

 

3.4.2灭火救援预案10

 

3.4.3灭火救援响应10

 

3.5火灾预警防控11

 

3.5.1火灾预警能力11

 

3.5.2火灾防控水平12

 

3.5.3公众消防安全感12

 

4评价方法14

 

4.1综合指数法14

 

4.2指标评价基准14

 

4.3评价说明17

 

4.4风险等级的划分17

 

1前言

 

1.1定义

 

城市消防安全评估模式,是指在有关城市消防安全的理论指导下,由评价

 

结构、功能、方法等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构成的一种评价范式。

 

城市消防安全评估模式有四个决定因素:

评价理念、评价功能、评价规范

 

与评价方法。

 

1.2内外部结构

 

发展观

发展观

发展观

发展观

发展观

1:

加强公

2:

提高公

3:

提升消

4:

改善灭

5:

提高火

共消防基

共消防管

防宣传教

火救援联

灾预警防

础设施建

理保障水

育培训水

动响应能

城市

控水平

消防

发展

系统

 

评价理念

 

城市

评价功能、评价规范、评价方法

消防

城市消防

安全

安全评价

管理

系统

城市消防安全管理目的城市消防安全管理原则城市消防安全管理办法

 

1.3评价目标分析

 

从国家层面,开展城市消防安全评估,可以实现以下目标:

 

(1)监测全国城市公共消防安全水平。

 

(2)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进程

 

(3)为制订和调整消防工作政策提供依据。

 

从被评估城市的角度,通过开展城市消防安全评估,实现以下目标:

 

(1)推进城市人民政府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制。

 

(2)掌握本城市消防安全工作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之间的差距,找准薄弱

 

点和改进消防工作的着力点。

 

(3)为确定城市消防事业发展的近期目标提供依据。

 

2参考规范与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8年10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

 

号公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年8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

 

席令第39号公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年10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74号公布)

 

《火灾事故调查规定》(1999年3月15日公安部令第37号发布)

 

消防基本术语第一部分GB5907-86

 

消防基本术语第二部分GB/T14107-93

 

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GB/T50280-98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修订)2006年2月27日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

 

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标准GA621-2006

 

消防特勤队(站)装备要求GA622-2006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消防通信指挥系统设计规范GB50313-2000

 

3城市消防安全评估指标体系

 

3.1城市公共消防设施

 

3.1.1消防站

 

万人拥有消防站:

指常住人口每万人拥有的消防站(市辖区内的公安消防

 

队、政府专职消防队,不包括单位专职消防队,下同)数量。

从城市规模(以

 

人口划分)的角度反映消防站的建设情况。

 

计算公式:

万人拥有消防站(个/万人)=消防站总数(个)/市辖区年末常

 

住总人口(万人)

 

3.1.2消防装备

 

3.1.2.1万人拥有消防车

 

指常住人口每万人拥有的消防车数量(市辖区内公安消防队、政府专职消防队

 

的消防车辆,不包括超期服役或评价时不能使用的消防车辆)。

从城市规模(以

 

人口划分)的角度反映消防车辆的配备情况。

 

计算公式:

万人拥有消防车(辆/万人)=消防车总数(辆)/市辖区年末常

 

住总人口(万人)

 

3.1.2.2消防队员空气呼吸器配备率

 

指消防队员(市辖区内公安消防队、政府专职消防队的消防人员,不包括单位

 

专职消防队的人员和城市公安消防支队、总队机关的人员)配备空气呼吸器(包

 

括氧气呼吸器)的平均数量。

反映消防队员基本防护装备的配备情况。

 

计算公式:

消防队员空气呼吸器配备率(具/人)=空气呼吸器总数(具)/

 

消防队员总数(人)

 

3.1.2.3抢险救援主战器材配备率

 

指消防站配备典型抢险救援器材(液压破拆工具、气体探测仪、生命探测仪)

 

的平均数量。

反映公安消防部队配备应对化学、毒气、爆炸、辐射、建筑倒塌

 

及交通事故等特殊灾害事故的抢险救援器材的情况。

 

计算公式:

抢险救援主战器材配备率(套/个)=(液压破拆工具数+气体探

 

测仪数+生命探测仪数)(套)/消防站总数(个)

 

3.1.3消防供水

 

3.1.3.1市政消防给水管道平均直径

 

指市政消防给水管道(包括生产、生活和消防和作用给水管道)的平均管道直

 

径。

反映市政消防供水能力。

 

计算公式:

市政消防给水管道平均直径(毫米)=

 

管网直径(毫米)市区建成区内对应的市政消防给水管网长度(公里)

市区建成区内市政消防给水管网总长度(公里)

 

3.1.3.2市政消火栓覆盖率

 

指单位面积建成区内设置的市政消火栓数量。

反映市政消防供水设施的建设状

 

况。

 

计算公式:

市政消火栓覆盖率(个/平方公里)=建成区内市政消火栓总数(个)

 

/建成区面积(平方公里)

 

3.1.3.3市政消火栓完好率

 

指达到设计供水压力和流量,能够正常供水的市政消火栓占全部市政消火栓的

 

比例。

反映市政消火栓管理维护和保养水平。

 

计算方法:

市政消火栓完好率(%)=市辖区内完好的市政消火栓总数(个)

 

/市辖区内市政消火栓总数(个)×100%

 

3.1.4消防通信

 

3.1.4.1消防无线通信一级网可靠通信覆盖率

 

指在城市市辖区内,消防通信指挥中心与消防站配备的固定电台和消防车配备

 

的车载电台实现可靠通信的区域占城市是辖区总面积的比例。

 

计算方法:

按照《消防通信指挥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01-2007)第

 

4.3.3条的相关规定,参照城市消防无线通信网基站覆盖设计方案以及消防无线

 

通信子系统《竣工验收报告》、《验收记录》等文件和实测数据综合确定。

 

3.1.4.2消防无线通信三级组网通信设备配备率

 

指城市市辖区内消防站的消防队员(包括指挥员、战斗员)配备手持无线电台

 

(包括无线通信头盔)以及消防车辆配备车载电台的比例。

反映火灾扑救及抢

 

险救援现场无线通信保障的物质水平。

 

计算方法:

消防无线通信三级组网通设备配备率(%)=

 

手持无线电台配备率×0.5+车载电台配备率×0.5

 

其中:

a、手持无线电台配备率(%)=

 

手持无线电台(包括无

线通信头盔)数

/

人)

(台

市辖区内消防站消防队员总数

100%

1台/人

消防车辆车载电台数

(台/车)

b、车载电台配备率(%)=市辖区消防站消防总数

100%

1台/车

 

3.2公共消防管理保障

 

3.2.1消防法制建设

 

消防法制建设综合指标:

反映社会消防安全管理立法和执法情况。

主要包

 

括3方面的内容:

 

(1)编制消防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的情况;

 

(2)有立法权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人民政府制定以消防

 

安全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地方性法规、单行条例、规章

 

(3)与火灾有关的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的办理情况。

 

计算方法:

消防法制建设综合指标=P1×0.4+P2×0.3+P3×0.3。

 

数据来源:

当地政府法制和公安机关、消防部门的统计资料。

其中,

 

P1:

编制消防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的得1分,少一项或两项皆无

 

的不得分;

 

P2:

以消防安全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地方性法规、单行条例、规章、文件(政发、政办发、部门联合发文)无得0分,1-3件得0.5分,4件(含)以上得1

 

分;

 

P3:

=火灾刑事案件办案率×0.5+火灾案件消防行政处罚率×0.5

 

其中:

 

火灾刑事案件办案率=

公安机关立案办理的火灾刑事案起数

符合《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

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立案标准的火灾起数

火灾案件消防行政处罚率=公安机关办理消防行政处罚的火灾案件起数

火灾总起数

 

3.2.2消防队伍建设

 

万人拥有消防人员:

指常住人口每万人拥有的消防人员数量。

反映灭火抢

 

险救援及防火监督检查专业力量建设水平。

 

计算公式:

万人拥有消防人员=(公安消防人员总数+政府专职消防人员总

 

数)(人)/市辖区年末常住总人口(万人)。

 

3.2.3消防经费投入

 

3.2.3.1消防人员人均消防业务费

 

消防业务费,是指市人民政府及市辖区人民政府用于公安消防队、政府专

 

职消防队执行消防任务时必须开支的经常性、消耗性支出和车辆、装备器材购

 

置等经费(不含基建经费)。

 

计算公式:

消防人员人均消防业务费(万元/人)=消防业务费(万元)/(公

 

安消防人员总数+政府专职消防人员总数)(人)

 

3.2.3.2消防经费占GDP比重

 

消防经费,是指市人民政府及市辖区人民政府财政投入的所有消防经费的

 

综合,包括消防业务费、基建经费、其他专项费、罚没款返还和消防部门的行

 

政性收费等其他经费。

 

计算公式:

消防经费占GDP的比重(%)=消防经费(万元)/GDP(万元)

 

×100%

 

3.2.3.3消防经费相对增长率

 

是指消防经费增长率与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收入增长率之差,反映了消防

 

经费增长速度与地方财政收入增长速度相适应的程度。

 

计算公式:

消防经费相对增长率(

%)=

本年度消防经费上年度消防经费

本年度地方财政一般预

算收入-上年度地方财政一般预

算收入

100%-

上年度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100%

上年度消防经费

3.3消防宣传教育

 

3.3.1媒体消防宣传

 

媒体消防宣传综合指标,指电视、报刊、广播、互联网站等主要新闻媒体

 

开设消防专栏的情况,反映媒体消防宣传平台的建设水平。

 

计算公式:

媒体消防宣传综合指标=P1×0.4+P2×0.3+P3×0.2+P4×0.1

 

其中:

P1、P2、P3、P4分别是电视、报刊、广播、互联网站开设消防专栏

 

的情况(开设为1,未开始为0)。

 

3.3.2消防教育

 

3.3.2.1中小学消防知识课开设率

 

指开设消防知识课的初中、小学占本地区初中、小学总数的比例。

反映基

 

础教育阶段对学生进行消防常识教育的覆盖水平。

 

计算公式:

中小学消防知识课开设率(%)=开设消防知识课的初中、小学

 

总数(个)/本地区初中、小学总数(个)×100%

 

3.3.2.2十万人拥有消防教育基地

 

指常住人口每十万人拥有的消防教育基地(包括含有消防教育内容的防灾

 

教育基地)数量。

消防教育基地,是指市或市辖区人民政府投资或者以“政府

 

主导、社会资助”形式建设的用于对公众进行消防安全教育的设施。

 

计算公式:

十万人拥有消防教育基地(个/十万人)=消防教育基地数(个)

 

/市辖区年末常住总人口(十万人)

 

3.3.3消防培训

 

3.3.3.1消防相关岗位人员培训率

 

“消防相关岗位人员”,是指从事与消防内容相关的管理、设计、施工、检

 

查维护和操作工作的人员,主要包括社会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自

 

动消防系统的操作人员以及歌舞厅、影剧院、宾馆、饭店、商场、集贸市场等

 

公众聚集的营业性场所工作人员等三类人员。

 

计算公式:

消防相关岗位工作人员培训率=接受消防安全培训并持证的消防

 

相关工作岗位工作人员数(人)/年末单位从业人员数(万人)

 

3.3.3.2消防职业人员技能鉴定执证率

 

指经当地消防职业技能鉴定机构鉴定合格并持证的从业人员占本地区单位

 

从业人员数的比例,反映开展消防职业技能鉴定的状况。

 

计算公式:

消防职业技能鉴定执证率=拥有消防职业技能证书的从业人员数

 

量(人)/年末单位从业人员数(万人)

 

3.3.4公众消防安全素质

 

公众消防知识知晓率是指公众对消防安全常识的掌握程度,是反映和检验

 

消防宣传教育、社会培训工作成效以及衡量、评估公众消防安全素质的结果性

 

指标、此指标是一项主观性指标,其数据将可通过抽样调查取得。

 

3.4灭火救援

 

3.4.1灭火救援应急联动

 

3.4.1.1灭火救援应急联动平台覆盖率

 

灭火救援应急联动平台,是指城市灭火救援资源管理和应急指挥的现代化

 

综合信息服务系统,一般设有独立的指挥中心和以计算机管理为核心的数据交

 

换通信系统(固定)及通信指挥车(移动)等硬件设备,终端覆盖各应急联动

 

机构。

 

计算公式:

灭火救援应急联动平台覆盖率(%)=(灭火救援应急联动平台

 

终端覆盖的应急联动单位数/8)×100%

 

3.4.1.2灭火应急救援联动响应率

 

灭火应急救援联动力量,是有效处置特殊火灾和灾害事故的基本保障,反

 

映灭火救援应急联动力量的相应水平。

 

计算公式:

灭火应急救援联动通信响应率(%)=

 

1min内通信联通的应急联动

单位数

1min内通信联通的灭火救援

专家数

应急联动单位总数

×70%

灭火救援专家总数

×30%

 

3.4.2灭火救援预案

 

政府重特大火灾应急预案编制,是指市人民政府针对本行政区域的火灾特

 

点,组织有关部门编制的重特大火灾灭火救援应急处置预案。

 

计算方法:

市人民政府正式发布重特大火灾预案,并应根据编制依据、人

 

员、灭火救援资源的变更及时修订的,本项得满分;编制依据、人员、灭火救

 

援资源与现实状况严重不符,以及未正式发布的,本项不得分。

 

3.4.3灭火救援响应

 

3.4.3.1消防站第一出动7.5min响应指数

 

指消防站在责任区内执行灭火救援任务时第一出动力量接警后在7.5min内

 

到达现场的比例,反映城市灭火救援专业力量的出动响应水平。

 

计算公式:

消防站第一出动7.5min响应指数=

 

消防站统计第一出动7.5min内到场率×0.6+消防站实测第一出动7.5min内到场率×0.4

 

其中,消防站统计第一出动7.5min内到场率=

 

消防站统计第一出动7.5min内到场次数

统计第一出动总次数

 

消防站实测第一出动7.5min内到场率=

 

消防站实测第一出动7.5min内到场次数

实测总次数

 

3.4.3.2平均控火时间

 

指消防站执行灭火任务时从接警到场、战斗展开,到将火势控制在一定范

 

围内,无进一步发展蔓延和爆炸扩散危险的时间。

 

计算公式:

 

平均控火时间(min/次)=火灾扑救控火时间(min)/扑救火灾次数(次)

 

3.5火灾预警防控

 

3.5.1火灾预警能力

 

3.5.1.1消防远程监测覆盖率

 

指市辖区内能够将火灾报警信息、建筑消防设施运行状态信息和消防安全

 

管理信息传送到城市消防安全远程监测系统的消防控制室数量占消防控制室总

 

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消防远程监测覆盖率(%)=接入城市消防安全远程监测系统的

 

消防控制室数/消防控制室总数×100%

 

3.5.1.2建筑自动消防设施运行完好率

 

指运行完好的建筑自动消防设施占建筑自动消防设施总数的比例。

反映城

 

市及时发现和扑救建筑火灾的基础性保障水平。

 

计算公式:

建筑自动消防设施运行完好率(%)=抽查建筑中运行完好的自

 

动消防系统数量/被抽查的自动消防系统总数×100%

 

3.5.2火灾防控水平

 

3.5.2.1万人火灾发生率

 

指年度内火灾起数与常住人口的比值,反映火灾防控水平与人口数量的关

 

系。

 

计算公式:

万人火灾发生率(起/万人)=市辖区的火灾总数(起)/市辖区年末常住总人口(万人)。

 

3.5.2.2十万人火灾死亡率

 

指年度内火灾死亡人数与常住人口的比值,反映火灾防控水平与人口规模

 

的关系。

 

计算公式:

十万人火灾死亡率(十万分之一)=市辖区的火灾死亡数(人)

 

/市辖区年末常住总人口(十万人)。

 

3.5.2.3亿元GDP火灾损失率

 

指年度内火灾直接财产损失与GDP的比值,反映火灾防控水平与经济发展

 

水平的关系。

 

计算公式:

亿元GDP火灾损失率(亿分之一)=市辖区的火灾直接财产损

 

失额(元)/市辖区的GDP(亿元)

 

3.5.3公众消防安全感

 

公众消防安全满意度,指公众对所处生活、工作环境的消防安全状况的满

 

意程度。

 

数据来源:

内容设计在“公众消防常识调查问卷”内,委托城调队通过抽

 

样问卷调查获得。

 

一级子系统

主观权

二级子系统

权重

指标层

权重

1

消防站

7

1

万人拥有消防站

7

2

万人拥有消防车

5

公共

2

消防装备

10

3

消防队员空气呼吸器配备率

2

消防

25

4

抢险救援主战器材配备率

3

1

5

2

基础

市政消防给水管道平均直径

设施

3

消防供水

5

6

市政消火栓覆盖率

2

7

市政消火栓完好率

1

4

消防通信

3

8

消防无线通信三级网通信设备配备率

3

公共

1

消防法制建设

7

1

消防立法

4

2

消防执法

3

消防

20

2

5

3

5

2

消防队伍建设

万人拥有消防人员

管理

4

4

保障

3

消防经费投入

8

消防人员人均基本业务费

5

消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

4

1

媒体消防宣传

3

1

媒体消防宣传

3

消防

2

消防教育

5

2

中小学消防知识课开设率

3

宣传

3

十万人拥有消防教育基地

2

20

3

4

4

教育

3

消防培训

7

消防相关岗位人员培训率

培训

5

消防职业人员技能鉴定执证率

3

4

公众消防安全素质

5

6

公众消防安全知识知晓率

5

灭火

1

灭火救援应急联动

4

1

灭火救援应急联动平台覆盖率

2

2

灭火救援应急联动通信响应

2

救援

4

15

2

灭火救援预案

2

3

政府重特大火灾应急预案编制

2

联动

4

消防站辖区7.5分钟响应

4

响应

3

灭火救援响应

9

5

平均火灾扑救时间

5

1

火灾预警能力

7

1

消防远程监测覆盖率

3

2

建筑自动消防设施运行完好率

4

火灾

3

万人火灾发生率

2

5预警

20

2

火灾防控水平

8

4

十万人火灾死亡率

4

防控

5

亿元GDP火灾损失率

2

3

公众消防安全感

5

6

公众消防安全满意度

5

 

4评价方法

 

4.1综合指数法

 

综合指数法是指在确定一套合理的经济效益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各项经

 

济效益指标个体指数加权平均,计算出经济效益综合值,用以综合评价经济效

 

益的一种方法。

其计算方法如下:

 

某指标个体指数=报告期某指标的实际值/该项指标基准值

 

综合指数=∑(某指标个体指数×该项指标权重)/∑(各项指标权重)

 

由于各项指标权数之和=100,所以有:

 

综合指数=∑(各指标个体指数×各指标权数)

 

4.2指标评价基准

 

城市消防安全评估指标体系较为庞大,具有多种不同形态的指标,如强度

 

相对指标、平均指标、结果相对指标、非统计指标和指数指标等。

在对这些不

 

同形态的指标进行评价时,其评价基准各不相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