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同步练习题最新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491049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离骚》同步练习题最新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离骚》同步练习题最新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离骚》同步练习题最新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离骚》同步练习题最新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离骚》同步练习题最新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离骚》同步练习题最新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离骚》同步练习题最新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离骚》同步练习题最新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离骚》同步练习题最新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离骚》同步练习题最新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离骚》同步练习题最新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离骚》同步练习题最新版.docx

《《离骚》同步练习题最新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离骚》同步练习题最新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离骚》同步练习题最新版.docx

《离骚》同步练习题最新版

注:

尊敬的各位读者,本文是笔者教育资料系列文章的一篇,由于时间关系,如有相关问题,望各位雅正。

希望本文能对有需要的朋友有所帮助。

如果您需要其它类型的教育资料,可以关注笔者知识店铺。

由于部分内容来源网络,如有部分内容侵权请联系笔者。

《离骚》同步练习题

【客观检测】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后裔(yì)摄提(shè)搴阰(bǐ)皇舆(yú)

B.宿莽(sù)骐骥(jì)驰骋(chěng)孟陬(zhōu)

C.庚寅(yín)昌被(pī)謇謇(jiǎn)纯粹(chuì)

D.踵武(zhǒng)申椒(jiāo)蕙茝(chǎi)险隘(ài)

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皇览揆余初度兮揆:

揣度

B.日月忽其不淹兮不淹:

不淹没

C.来吾道夫先路也先路:

做前驱带路

D.夫唯灵修之故也灵修:

神明、有远见的人,喻楚怀王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骚体”又称“楚辞体”,得名于屈原的《离骚》,特点之一是多用“兮”字。

B.《楚辞》是继《诗经》之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是西汉人刘向搜集了屈原的诗作而成集。

共有诗歌17篇,其中绝大多数是屈原的作品。

C.1953年,屈原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波兰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意大利但丁)受到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D.后人还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

“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近日新区法院审结了这起案件,违约经营的小张被判令赔偿原告好路缘商贸公司经济损失和诉讼费三千多余元。

B.美国2003年调整了签证政策,规定申请留学签证的申请时间要在所申请学校开学前的3个月到2个星期内进行。

C.最近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不少网络游戏带有暴力情节和色情内容,这无疑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D.面对有5名具有NBA打球经验的美国队,中国队并不怯阵,整场比赛打得气势如虹,最终以三分优势战胜对手。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和煦的春风带来生机盎然的季节,学校社团的招新活动再次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男女学生纷至沓来,踊跃报名。

B.机场附近山顶的大量无线发射台严重影响飞行安全,目前虽有一些已搬下山,但这对实现机场净空不过是九牛一毛。

C.东方大学城在短短四年内就以2.1亿元自有资金获取了13.7亿元巨额利润,这种惊人的财富增长速度确实匪夷所思。

D.很多教师和学生都有这样的经验和体会,在考试前一定要保持轻松的心态,采用疲劳战术和题海战术只能事倍功半。

【主观深化】

6.诗中哪些词句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

请找出来并指出其比喻含义。

答:

7.“恐年岁之不吾与”和“忽奔走以先后兮”的句式特点。

答:

8.摘出表现屈原外貌的诗句:

答:

血统高贵,器宇不凡:

身披香草,身形美丽:

9.摘出表现屈原外貌、风度和品德情操的诗句。

答:

勤勉修行,自强不息:

赤胆忠心,胸怀炽烈:

疾恶如仇,鄙视群小:

实现理想,不惧安危:

10.“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被明月兮珮宝璐”(屈原《涉江》)诗中的奇服是指什么说的?

他描写这样的“奇服”有什么作用?

答:

【由内而外】

[甲]

(一)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唯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也?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

11.阅读1~2节,思考:

诗人追述世系,说明了什么?

答:

12.阅读3~4节,体会诗人有着怎样的品质?

是怎样形象地描绘的?

答:

13.诗人感到流年似水后又是怎样做的呢?

答:

14.第5、6节内容有何深刻含义,在行文上有何作用?

答:

[乙]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

夫孰异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15.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背绳墨(喻准绳)以追曲兮伏(守,保持)清白以死(为……而死)直兮。

B.不吾知(了解)其(无意义)亦已(罢了)兮

C.屈心而抑(压抑)志兮,忍尤(尤,罪过)而攘(忍受)诟(耻辱)。

D.謇朝谇而夕替(贬黜)将往现乎四荒(四处荒凉、冷落)。

16.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高,加高。

长,加长。

“高”和“长”这里都作动词。

B.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泽,污浊。

昭质,即指诗人内怀的美德。

亏,亏缺。

C.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朕,秦以前一般都可用于自称。

复路,返回原路。

之,这里无意义。

D.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虽,即使。

惩,惩罚。

17.翻译下列句子

①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译文:

②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译文:

③民生之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译文:

[丙]

读无字书郭启宏

书能无字吗?

依正向思维,无字便不成书;若从反向思维,确有无字书在。

周恩来曾撰联:

“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

”可见,无字书一词并非笔者无端臆造。

历史上有关读书的故事很多,每有令人扼腕长叹者。

据载梁元帝是个耽书的人,兵临城下还在龙光殿讲《老子》经义,灭国前悔恨不已,焚尽所藏图书,哀叹为书所误。

当时人和后世人都觉得荒唐。

惟有王夫之见解独特:

“帝之自取灭亡,非读书之故,而亦未尝非读书之故也。

”他认为梁元帝没有从书中得到有关“身心”“伦物”“政教”等等切实有用的教益,耽书便成了“玩物丧志”,与耽酒、耽色并无两样,所以也可以说因书致亡。

他沉重地指出其症结所在:

“无高明之量以持其大体,无斟酌之权以审于独知,则读书万卷,止以导迷,顾不如不学无术者之尚全其朴也。

”王夫之在这里提出的实际上是一个善读的问题。

如何善读?

王夫之作了回答:

“辨其大义,以立修己治人之体也;察其微言,以善精义之神之用也。

”然而,“大义”“微言”往往不在字面上,须从字句外去解读。

我以为这便是读无字书的一种模式。

读无字书还有另一种模式,即周恩来联语所云,“从无字句处读书”。

书是知识的载体,但知识并不仅仅存在于书中,真理往往更在字句之外。

毛泽东强调实践出真知,诚是至理。

周恩来的联语与之暗合。

这一点似乎古人早就发现了。

张潮说过:

“善读书者,无之而非书。

山水亦书也,棋酒亦书也,花月亦书也。

”自然,张潮妙舌如环,说的是慧业文人的话。

事实上,生活上任何一个领域都有书在,官场是一本书,商海是一本书,文坛艺苑也是一本书。

最叹为观止的,一个人便是一本书!

在恒河沙数般的“人书”中,有的书好懂,有的书难猜,有的书清奇,有的书恶俗,有的书引人入胜,让人爱不释手,有的书云山雾罩,不知伊于胡底。

而真知总在这些书中,或微或著,或隐或现,待读书人去探求。

我想起武则天的“无字碑”来。

碑何以无字?

古往今来蠡测纷纭,无非围绕一个“功”字立论。

一说功大得写不下,二说无功可写,三说不知该如何写,四说留待后人去写。

我以为第二种似可排除,武则天分明有功,这是事实,她自己也断不会如此“谦谦君子风”!

第三种低估了武则天和上官婉儿们的文学才能,又把武氏想象得太迂,难道她迷惘于功首罪魁“对半开”?

如斯大林式过和功“三七开”?

或不如斯大林式的“二八开”?

抑或“九个指头与一个指头”的“主流支流”的定性说?

第四种似觉有理,却令人疑惑是现代人将高境界作慷慨赠与。

看来第一种仿佛差近,但也难定论,说不准哪天出土文物揭开了秘密,那无字碑仅仅由于时间促迫不及镌刻!

哎呀,读懂一块无字碑已非易事,读懂天下无字书不是更难吗?

除非不读。

18.“无字书”指的是什么?

答:

  ②

19.文中讲梁元帝耽书亡国的故事用意是什么?

答:

20.作者认为读无字书有哪几种模式?

答:

  ②

21.①文中举武则天的“无字碑”用意何在?

②第2段与第3、4段是什么关系?

答:

  ②

【题目参考】

22.结合课文,以“我眼中的屈原”为题,谈谈你对屈原的评价。

 

●习题答案参考

1.D。

A项中“阰”的读音是“pí”,上坡的意思;B项中“陬”是平舌音;C项中的“粹”也是平舌音。

2.B。

“不淹”是不久留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日月飞快地运行不停留啊。

3.B。

4.C。

A项有歧义,是诉讼费三千余元,还是经济损失和诉讼费总共三千余元。

B项搭配不当。

不能说“时间在进行”,可以删除“申请时间”或删去“进行”。

D项成分残缺,“5名具有NBA打球经验的”陈述的是队员,而不是美国队,所以应在“美国队”前加上“队员的”。

5.B。

“纷至沓来”指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

“匪夷所思”比喻言谈行动超出常情,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

“事倍功半”形容花费的劳力大,收到的成效小。

B项“九牛一毛”比喻极大的数量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

句子所谈是虽有一些发射台已搬下山,但对实现净空作用太小,因而使用不当。

6.①“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在这里用采摘和披挂江离秋兰比喻修身养性;②“恐美人之迟暮”中“美人”喻指楚怀王;③“乘骐骥以驰骋兮”中用“乘骐骥”比喻追求和实现美好的政治理想;④“固众芳之所在”中“众芳”喻群贤;⑤“杂申椒与菌桂兮,岂唯纫夫蕙茝”中“申椒”、“菌桂”、“蕙”、“茝”此四种植物均喻群贤;⑥“何桀、纣之昌被兮”中“昌被”比喻放肆妄行;⑦“恐皇舆之败绩”中“皇舆”喻国家;⑧“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中用黄昏婚期而中道变卦比喻君王失信,以婚姻比喻君臣亲密合作。

7.“恐年岁之不吾与”中“吾与”倒装,是宾语前置句;“忽奔走以先后兮”是状语后置句。

8.血统高贵,器宇不凡: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身披香草,身形美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9、勤勉修行,自强不息: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赤胆忠心,胸怀炽烈: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

疾恶如仇,鄙视群小:

唯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实现理想,不惧安危: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10、(略)

11.追述世系,说明他与楚国血肉相连;叙写名字,点出他不凡的风度、仪态。

自述出生于寅年寅月寅日,认为这是包含特殊文化内涵的吉宜时日;加上他出生时器度非凡,又获嘉名,诗人认为这正是他高贵血统和得天独厚的内在美质之所在。

这既是他日后存君兴国、变法图强、热爱宗国的思想感情的原动力,又是他的悲剧的根源。

12.诗人既有“内美”(内在美德),又有“修能”(优良的才能),可见他品性高洁、才华出众。

诗人展开想象,想象自己披上江离与幽香的白芷,又联缀起秋兰作为佩饰。

借香草(“江离”“辟芷”“秋兰”)象征自己的美质和才能。

13.时光如逝水,岁月不待人。

诗人深感努力向前,还怕追赶不上,于是就勤奋不懈:

清晨去摘上坡上的木兰啊,黄昏去拔经冬不凋的草。

即抓紧时间,修养自己。

14.天时运转,春生秋杀,草木零落,年岁将尽。

诗人担心君王如不能及时建立道德,举贤用能,则将年已老矣,无所成就。

诗人有着美好的品德,又积极进取,而且胸怀大志,愿为国家效力,按理应得到楚王的了解和信任,这就为下文诗人良好的主观愿望与残酷的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诗人所遭遇的挫折作了铺垫。

15.D。

“四荒”指辽阔的大地。

16.D。

“惩”是挫败的意思。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即使被肢解我还是不会改变啊,难道我的志向是可以挫败的吗?

17.①怨恨君心荒唐啊,始终不能体察民心。

②雄鹰和凡鸟不能同群啊,自古以来就是这样的。

③人生各有各的乐趣啊,我独爱美,并且习以为常。

18.①“微言”“大义”;②社会生活。

19.借以提出“善读”的问题。

20.①须从字句外去阅读;②从无字句处读书。

21.①读懂天下无字书并非易事;②总分关系。

22.●写作指津

【构思导引】

屈原离我们而去了,但他的精神永在,魅力长存。

屈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学习这首诗,要把鉴赏《离骚》优美诗句与学习屈原爱国的精神品质结合起来。

在朗读时,掌握关键诗句,理解屈原的高尚品德和爱国情感,感受、体验屈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情感,通过“移情”,引起共鸣,有所感动,并正确评价屈原的爱国思想感情。

学过《离骚》后,你对屈原有怎样的评价呢,用文字说明。

【例文简析】

愤怒出诗人

语文课上,听了一些同学对屈原的评价,心中有些许感想。

一开始几位同学的评价让我感到有些悲哀,我想起初中时学过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那时语文老师也曾让我们评论,很多同学都认为陶渊明是消极的,因为他选择了隐退。

但我疑惑:

为什么要以政治的眼光评论他呢?

如今我们又读屈原的《离骚》。

我想屈原首先是一个诗人,因而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追求完美,追求自己所希望的理想境界,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宁为玉碎也不为瓦全。

这是屈原的风骨,也是屈原所具有的诗人的气质。

我觉得屈原不该是个政治家,他所具有的品质使他难以在名利场上立足,他遭谗被贬,所幸的是,愤怒出诗人,他把他的愤慨用笔留给了后人。

屈原是一种精神,每次诵读《离骚》,我就会觉得周身的血液在涌动,我总是很激动,我仿佛能看到屈原临江而立的那一种悲壮。

在我们的历史上的确有过很多出色的政治家,他们推动着历史的车轮前进。

但请不要忘了,我们同样需要诗人,没有他们留下的文字,没有他们的那一种精神,历史又如何得以血肉浑然一体?

“天,以诗人为木铎。

诗,是一个又一个朝代的缩影;诗,让我们感到与先人血脉相连,感觉到文化的代代传承。

我眼中的屈原,他不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但他是一个出色的诗人,他站在汩罗江边时,心中不是绝望,是愤慨!

天地间竟然难以容下他!

一个时代,最难以容忍的是诗人,他们太尖锐,太坦率,他们是棱角分明的山中之石,是超脱于尘世之上的。

所以,他们中的很多人都选择了离开,既然无法改变世界,也无法改变自己,所以只能选择离开。

我相信这不是屈原的懦弱,而是一种信念,一种执着。

因为,他是诗。

点评从听到同学们对屈原的评价下笔,引出自己对屈原的独特理解——屈原是精神重于形象的诗人。

然后集中谈论他作为一个大诗人的特质和遭遇,分析了其独特性。

 

注:

尊敬的各位读者,本文是笔者教育资料系列文章的一篇,由于时间关系,如有相关问题,望各位雅正。

希望本文能对有需要的朋友有所帮助。

如果您需要其它类型的教育资料,可以关注笔者知识店铺。

由于部分内容来源网络,如有部分内容侵权请联系笔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