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地下管线探测工程技术总结报告知识讲解.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491573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8.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市地下管线探测工程技术总结报告知识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XX市地下管线探测工程技术总结报告知识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XX市地下管线探测工程技术总结报告知识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XX市地下管线探测工程技术总结报告知识讲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XX市地下管线探测工程技术总结报告知识讲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XX市地下管线探测工程技术总结报告知识讲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XX市地下管线探测工程技术总结报告知识讲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XX市地下管线探测工程技术总结报告知识讲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XX市地下管线探测工程技术总结报告知识讲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XX市地下管线探测工程技术总结报告知识讲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XX市地下管线探测工程技术总结报告知识讲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XX市地下管线探测工程技术总结报告知识讲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XX市地下管线探测工程技术总结报告知识讲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XX市地下管线探测工程技术总结报告知识讲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XX市地下管线探测工程技术总结报告知识讲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XX市地下管线探测工程技术总结报告知识讲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XX市地下管线探测工程技术总结报告知识讲解.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XX市地下管线探测工程技术总结报告知识讲解.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XX市地下管线探测工程技术总结报告知识讲解.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XX市地下管线探测工程技术总结报告知识讲解.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市地下管线探测工程技术总结报告知识讲解.docx

《XX市地下管线探测工程技术总结报告知识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市地下管线探测工程技术总结报告知识讲解.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XX市地下管线探测工程技术总结报告知识讲解.docx

XX市地下管线探测工程技术总结报告知识讲解

(2)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哭—笑早—晚出—入左—右上—下

zh?

ng(长高)lè(快乐)zhī(一只)kòng(有空)

我帮老师收作业。

我为大家扫地。

8、生字“小魔术”(P111):

加一笔:

日——(白)(田)(目)(电)(旧)(由)(旦)

又说又笑又高又大又香又甜

1、本册要求背诵的课文如下:

红火红红火火日夜日日夜夜

攵反文旁(敏故)犭反犬旁(猪狗猫)

又细又长又白又胖又唱又跳又紫又亮

三、量词的使用

走走之旁(赶超起)禾禾字旁(秋秒)

白白的雪花弯弯的月儿弯弯的小路

亮晶晶的眼睛绿油油的荷叶多彩的季节金黄的稻子

绞丝旁:

红、绿、级、练、给

虫虫字旁(蜘蛛蛙)饣食字旁(饱饭馒)

1、音节补充声母、韵母、声调。

原(草原)(平原)(高原)(原来)(原因)

他是你的朋友吧?

天要下雨了吧?

五、给词语加上形容词

门字框:

问、间、闭

来往来来往往明白明明白白

3、把乱的词语连成一句通顺的话。

老师一边说,一边写。

(7)我画了个(四)个太阳:

(绿绿的)太阳挂在夏天的天空,金黄的太阳送给(秋天),(红红的)太阳(照亮)冬天,(春天的)太阳是彩色,(因为)春天是个多彩的季节。

挺拔的松树茂密的树林会心的微笑透明的翅膀

重—轻圆—扁东—西生—死胖—瘦头—尾宽—窄美—丑进—出臭—香

竖心旁:

快、忙、情、怕

兴发种还

元且几生昌月夕乃口也心十

XX市地下管线探测

技术总结

XXXXXXXXXXXXXXXX

XXXX年XX月

 

XX市地下管线探测

技术总结

 

编写单位:

XXXXXXXXXXXXXXXXXXXXXX

编写者:

XXX

审批单位:

审批者:

 

XXXX年XX月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工程目的

城市地下管线的分布状况使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资料。

随着XX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旧城改造及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地下管网系统也越来越庞大。

为了查明地下管线状况,实现管线信息数字化管理,为经济发展提供可靠保障,XX市城建档案馆委托XXXXXXX对XX东路、XX改造区域周边道路、XX路3个作业区埋设于地下的各种管线进行探测。

1.2工程要求

1、探测范围

本次地下管线探测作业范围为XX市XXX区域周边道路的综合管线,地势较平坦。

调查区边界为道路两侧第一排建筑物。

一般路口探测到离道路路沿石50米。

机关单位、工厂、院校、庭院内部的管线不查,正在成片改造的旧街区或待开发的小区内部不查,但穿越上述区域的主干管线须查清管线连接关系,并标注有关说明。

2、探测内容

道路上埋设的地下管线的平面位置、埋深、高程、走向、性质、规格、材质、埋设时间和权属单位等实地调查、标注并采用全数字化方法探测地下管线点,建立综合地下管线资料数据库,编绘综合地下管线图、专业地下管线图。

本次地下管线普查的取舍标准见表1.1。

 

表1.1管线探测取舍标准

序号

管线种类

取舍标准

1

给水

内径≥100mm

2

排水

(包括雨、污水和雨污合流管理)

方沟≥200×200mm

内径≥200mm

3

燃气(包括煤气、天然气)

全测

4

电力(包括路灯、交警、供电)

全测

5

电讯(包括有线电视)

全测

6

热力

全测

7

工业管道

全测

8

军用

全测

9

人防

全测

1.3投入技术力量

1、人员

本工程共投入物探组个,测量组个,内业组个,共人。

2、设备

本工程共投入管线仪台,全站仪台,计算机台,RTK台套,静态GPS台套,S3水准台,打印机台,大型绘图仪台,地质雷达套,共计台(套)。

1.4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本工程于2007年7月19日进入现场开始探查,2007年11月30日完成全部工作。

1、物探工作量

3区共探查管线点总数个,探查管线总长度km。

(1)XX路

探查管线点总数个,探查管线总长度km,平均点密度点/km。

具体工作量见表1.2。

表1.2物探工作量统计表

管线种类

管线点数(个)

管线长度

(km)

备注

明显点

隐蔽点

合计

给水

排水

煤气

天然气

路灯

交警

供电

电讯

热力

人防

不明

合计

做扯旗处,共计探查点。

(2)XX路

探查管线点总数个,探查管线总长度km,平均点密度点/km。

具体工作量见表1.3。

表1.3物探工作量统计表

管线种类

管线点数(个)

管线长度

(km)

备注

明显点

隐蔽点

合计

给水

排水

煤气

天然气

路灯

交警

供电

电讯

热力

人防

不明

合计

做扯旗处,共计探查点。

(3)XX路

探查管线点总数个,探查管线总长度km,平均点密度点/km。

具体工作量见表1.4。

表1.4物探工作量统计表

管线种类

管线点数(个)

管线长度

(km)

备注

明显点

隐蔽点

合计

给水

排水

煤气

天然气

路灯

交警

供电

电讯

热力

人防

不明

合计

做扯旗处,共计探查点。

2、测量工作量

布设一级GPS控制点个,施测四等水准km,布设图根控制点个,测量管线点个。

3、外业检查工作量

随着外业探查工作的逐步展开,为保证工作精度对已完成的工作进行了外业“三级”检查,其中物探技术负责与项目负责检查外业明显点个,重复探测点个,测量检查管线点个。

4、内业成果资料整理工作量

内业成果资料整理工作量见表1.5。

表1.5内业成果资料整理工作量

管线种类

编制图幅数(幅)

备注

XX东路

XX

XX路

综合

给水

排水

煤气

天然气

路灯

交警

供电

电讯

热力

人防

不明

装订管线点成果表

装订地下管线探查表

第二章技术及精度要求

2.1技术依据

1、《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6),以下简称《管线规程》;

2、《XX市地下管线探测及信息化技术规程》(2005.4),以下简称《技术规程》;

3、《XX市地下管线探测计算机成果技术规程》(2005.9),以下简称《成果技术规程》;

4、《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73-97)国家建设部颁发,以下简称《GPS规程》;

5、《城市测量规范》(CJJ8),以下简称《规范》;

6、《1:

500,1:

1000,1:

2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以下简称《图式》;

7、《1:

500,1:

1000,1:

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GB14804),以下简称《代码》;

8、批准的《XX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设计书》,以下简称《设计》。

2.2技术要求

1、地下管线探测应查明与测注的项目:

见表2.1

2、铁路、民航、部队及其他专业管线参照本表2.1执行但应注明权属单位及用途。

3、电力及其他管沟(道)测注的平面位置为管沟外顶中心位置,埋深为上顶到地面的距离(以井盖外套圈沿口为准);套管和直埋电缆以上顶计;管沟内的电缆埋深以最上一条到地面的距离为准;综合管沟(道)内的管线要分别探测其平面位置和埋深。

4、电信、电力、有线电视等套管的断面尺寸为:

宽×高。

量至套管外径,对不规则的套管量测其外包络尺寸。

 

表2.1地下管线探测应查明与测注的项目

管线种类

地面建(构)筑物

管线点

量注项目

测注高

程位置

特征点

附属物

给水

水源井、净化池、泵站、水塔、水池

转折点、三通、四通、变径

阀门、放水口、消火栓、各种窨井、水表

管径、材质

管顶及地面高程

排水(含雨、污水雨污合流管道)

化粪池、净化池、泵站、暗沟地面出口

起终点井、进出水口、交叉口井、转折点井

各种窨井、污水篦、排污装置

管径、断面尺寸、材质

管底、方沟底及地面高程

电力

变电室、配电房、高压线杆

转折点、分支点、入孔井、上杆

各种窨井、变压器、塔

电压、断面尺寸、条数、材质套管孔数、孔径、材质

管顶及地面高程

电信

变换站、控制室

转折点、分支点、上杆

接线箱、各种窨井

材质、断面尺寸、套管孔数、孔径、材质

管顶及地面高程

信号电缆

变换站、控制室、信号架

转折点、分支点、上杆

各种窨井、控制柜、信号灯

条数、套管孔数、孔径、材质

管顶及地面高程

广播电视

差转台、发射塔

转折点、分支点、上杆

接线箱、各种窨井

材质、断面尺寸、套管孔数、孔径

管顶及地面高程

燃气

气化站、调压室、储备站、门站

转折点、三通、四通、变径

排气装置、阀门、各种窨井、凝水缸

管径、材质、压力

管顶及地面高程

路灯

电杆、配电室、控制箱

转折点、分支点

各种窨井、控制柜、路灯

条数、套管孔数、孔径、材质

管顶及地面高程

工业管道

锅炉房、动力站、冷却塔、支架

转折点、三通、四通、变径

各种窨井、阀门、排液、排污装置

管径、材质、压力

管顶及地面高程

热力

锅炉房、加压站

转折点、三通、四通、变径

各种窨井、阀门

管径、材质、压力

管顶及地面高程

2.3精度要求

1、地下管线隐蔽管线点的探查精度

平面位置限差δts:

0.10m;埋深限差δth:

0.15m。

注:

h为地下管线的中心埋深,单位为厘米,当h<100cm时则以100cm带入计算

2、地下管线的测量精度

平面位置的中误差ms不得大于±5cm(相对于临近控制点),高程测量中误差mh不得大于±3cm(相对于临近控制点)。

3、地下管线图测绘精度

地下管线与邻近的建筑物、相邻管线以及规划道路中心线的间距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0.5mm。

2.4调查区坐标系统及起算依据

1、坐标及高程系

(1)平面坐标系采用1993年XX市独立坐标系;

(2)高程采用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2、起算依据

在甲方的帮助下,收集了调查区内的有关资料,并进行了认真的分析与研究,对有价值的资料进行了充分的利用。

(1)控制资料

根据XX市勘察测绘研究院提供的调查区控制点分布及保存情况,经实地踏勘XX路E级GPS点“”、“”、“”保存较完好,经严格检查平差,满足加密控制起算数据的精度要求,已作为一级GPS控制的起算点;XXE级GPS点“”、“”、“”,I级导线点“”、“”、“”,保存较完好,满足图根控制起算数据的精度及点数密度要求,已作为图根控制的起算点;XX路E级GPS点“”、“”、“”,I级导线点“”、“”、“”,保存较完好,满足图根控制起算数据的精度及点数密度要求,已作为图根控制的起算点。

(2)管线资料

本次地下管线探测甲方未提供地下管线调绘图,部分专业管线(热力、煤气)只是到产权单位了解了一些基本情况,对外业管线探查起到了一定的辅助参考作用。

2.5成图规格

地下管线图采用40cm×50cm的1:

500比例尺进行分幅。

图幅号采用以公里为单位的图幅左下角坐标,如56.60-66.75。

第三章地下管线探测

3.1隐蔽地下管线探查应遵循的原则

1、从已知到未知,即在已知管线的路段进行方法试验,确定应采用的探测方法后,推广到其他路段。

2、从简单到复杂,即先探测相对简单的管线,后探测敷设复杂的管线。

或先查管线稀疏的路段,后查管线密集的路段。

3、优先采用轻便、有效、快速、成本低的方法。

4、复杂条件下宜采用多种探查方式或方法。

3.2仪器选择

根据调查区管线分布特点、环境及仪器一致性和方法试验结果,确定所使用的主要仪器一是频率宽,二是性能稳定,三是分辨率高的英国产RD400系列管线仪。

3.3探测工作的展开

为使探测工作有序地开展,首先在进行实地调查基础上,采取以逐条管线探查为主,以路段进度为辅,以点带面、条块结合的方式推进,本调查区内各种管线统一编号,一段管线探查完,其自检、调查表的检查随之进行,所有管线探查完时,外业工作亦基本结束。

3.4金属与非金属管线的探测

调查区内金属管线主要为燃气管线、给水管线、电力管线(含交警信号管线、路灯管线)、电讯、热力管线等,由于金属管线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所以在外界干扰较小的情况下,其异常值较容易在背景值中区分出来,所使用的仪器主要为RDPDL、RDPXL-Ⅱ和RDPDL-Ⅱ型管线仪,使用频率分别为8kHz、33kHz、65kHz,其方法主要为直接法、夹钳法及电磁感应法。

调查区内非金属管线主要有排水、给水、燃气等管线。

排水管线通过开井量取即可;给水、燃气采用仪器探测、调查结合调绘资料进行定位、定深。

3.5管线点编号及标注

1、隐蔽管线点的标注。

隐蔽管线点平面位置确定后,用水泥钉打在其中心点上,用红油漆标注符号“⊕”,按管线类型代码编号(例如给水:

JS1、JS2、JS3……,雨水:

YS1、YS2、YS3……,污水:

WS1、WS2、WS3……,路灯:

LD1、LD2、LD3……,实地标注。

在实地标注的同时将点号及类型、性质关系填入地下管线调查表,并绘制草图,在草图上标注管线走向,连接关系,点位编号等,交给测量工序使用。

2、明显管线点的标注。

明显管线点的标注在管线点的中心部位。

除在管线点附近作标注外,为防止标注丢失,还在其附近建(构)筑物上做了标注。

3.6探测技术

1、水平定位。

用管线仪探测时,一般是沿管线走向不断横切管线的方法向前追踪,在不大于70m(拐弯时以保证图上弧线特征并以不大于70m为原则)处定点,正反向读数,取极大值确定平面位置。

如果正反向极大值偏差大于3cm时,则重复观测;若小于3cm时,则取其平均值确定平面位置。

2、确定深度。

在管线的地面投影点上,正反向两次读数,如果两次读数大于3cm则重复观测,若小于3cm则取其平均值确定深度。

测深一般采用70%衰减法和直读法。

3.7主要疑难管种与疑难地段的探测方法

调查区内非金属管线以及个别地段由于地形变化大,地下管线交叉无序,空中高压电线形成干扰场等,使得金属管线探测信号不确定,背景值不明显,从而形成疑难管线点。

对于疑难管线点的探查办法:

一是采用认真分析,摸清其分布规律再进行探测;二是几台仪器,几种方法交替探测,从中找出较可靠的异常值;三是向权属单位尤其是向直接参与敷设管线的人员了解管线的分布情况,最大限度地确保疑难点探测精度。

第四章地下管线测量

本次测量采用的坐标、高程系统与XX市坐标、高程系统一致。

已知点成果由XX市勘察测绘研究院提供。

根据不同调查区控制点的分布情况,XX路在原有E级GPS点的基础上加密一级GPS导线作为首级控制,然后布设图根导线;XX路E级GPS点、一级GPS导线点密度已满足首级控制要求,在此基础上直接布设设图根导线;XX路;调查区内的各等级控制点的密度和精度满足地下管线点测量的需要。

4.1一级GPS控制测量

1、一级导线的布设

一级导线沿道路布设,以导线网为布设形式,平均边长m。

XX路调查区布设一级导线点个。

为了便于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图根控制加密,每一点至少有一个相邻点与之通视。

2、选点埋石与编号

一级导线点均设置永久性固定标志,硬化路面(水泥、沥清)上的点位,采用长20cm、直径2cm的钢钉打入地面作为标志。

按《技术规程》要求,导线点的编号采用英文字母“JGI”加顺序号编排,如:

JGI18等。

点位设置好后,均做了详细的点之记,并在点位附近的明显地物上(如电杆、墙角、地面等)用红油漆标注点号,以利查找使用。

3、观测

一级导线的观测拟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技术进行。

用3台广州中海达公司生产的HD8900N双频GPS接收机用快速静态定位方式进行。

该仪器的平面标称精度为±(5mm+1ppm)。

按照《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73-97)中一级GPS测量的规定,制定本期一级导线GPS观测的基本要求如下:

观测卫星

高度角

有效观测

卫星数

平均重复

设站数

观测时段

长度

数据采样

间隔

≥15°

≥4

≥1.6

≥25min

15s

GPS观测时,其点位的几何图形强度因子(PDOP)值应小于6。

设站时,采用光学对点器进行准确对点,对点误差小于3mm,然后安置接收机天线,使天线上的指北标志大致指北(定向误差小于5°)。

天线安置好后,应准确量取标石顶面至天线盘的高度,读取至毫米。

待观测结束后,应再量取天线高一次,两次量测的结果之差应小于3mm,取平均值做为天线高记入手簿。

一个时段观测过程中,不得进行以下操作:

关机/开机;自测试;改变卫星高度角;改变数据采样间隔;改变天线位置;按动关闭文件和删除文件功能键。

作业员在观测过程中,不得离开测站,并应防止仪器受震动或碰动,防止人或其他物体靠近天线,遮挡卫星信号。

每天观测结束后,应及时将数据转存到计算机硬、软盘上,确保观测数据不丢失。

4、数据处理

GPS观测数据的处理包括基线解算和网平差两部分,数据处理软件采用广州中海达公司HD2003数据处理软件包处理。

基线解算中,应进行各同步环及独立环的坐标分量闭合差或全长相对闭合差的检核,具体要求如下:

①复测基线的长度较差ds≤2

σ

②任一三边同步环的坐标分量相对闭合差≤9PPm

③各独立环的坐标分量闭合差及全长闭合差应符合下式:

Wx≤2

σ,Wy≤2

σ,Wz≤2

σ,W≤2

σ

W=

,σ=

n—独立环中的边数

σ—标准差,mm;

a—固定误差,取a=10mm;

b—比例误差,取b=20ppm;

d—实际平均边长,km。

网平差时,首先进行三维无约束平差,得到网中各点在WGS-84系中的三维坐标,然后进行三维约束平差,即依网中联测的D、E级GPS点的坐标成果作为强制约束的固定值,进行平差计算,获得各控制点的三维坐标及有关精度信息。

无约束平差中,基线向量改正数(Vx、Vy、Vz)的绝对值应满足下式要求:

Vx≤3σ,Vy≤3σ,Vz≤3σ

约束平差中,基线向量的改正数与剔除粗差后的无约束平差结果的同名基线相应改正数的较差(dVxdVydVz)应符合下式要求:

dVx≤2σ,dVy≤2σ,dVz≤2σ

5、重测与补测

(1)无论何种原因造成一个控制点不能与两条合格独立基线相连,则在该点上应补测或重测一条以上独立基线;

(2)可以舍弃在复测基线边长较差、同步环闭合差、独立环闭合差检验中超限的基线,但应保证舍弃基线后的独立环所含基线数不大于10条。

一级导线的全部观测计算资料打印装订成册,统一提交。

4.2高程控制测量

调查区的高程控制,采用四等水准测量方法建立调查区首级高程控制网。

四等水准路线沿一级GPS导线敷设,四等水准路线经过调查区内每一个一级GPS导线点。

四等水准网的观测,采用S3型水准仪、木制双面区格式水准尺,按后-后-前-前的方法进行外业观测,各项观测限差见表4.1。

 

表4.1四等水准各项观测限差表

视距长度(m)

前后视距差(m)

视距累计差(m)

红黑面读数差(mm)

红黑面高差之差(mm)

环线高差闭合差(mm)

最大附合长度(km)

80

5

10

3

5

±20√L

15

注:

当成像清晰、稳定时,视距长度可放宽到96米。

L为路线长度,以km为单位。

水准网中结点之间或结点与已知点之间的附合路线长度不超过10.5km。

采用科傻商业平差软件按照严密平差模型进行四等水准网的平差计算,解算出个点的高程并进行精度评定。

网中最弱点高程中误差为±cm(相对于起算点,限差

±2cm)。

按规定格式打印出平差计算资料,统一装订成册。

4.3图根控制测量

1、在一级GPS点的基础上采用RTK测设图根点。

RTK采用华测公司生产的X90,标称精度:

平面(10±1ppm×D)mm,高程(20±2ppm×D)mm。

作业时按东西距离不大于3km为一作业区,采集3个以上高等级控制点进行平面和高程校正,用另一已知点检核,△S小于3cm,△H小于3cm,开始测量。

2、图根点密度满足地物、地形点及管线的测量,每幅图一般不少于4个,地形复杂、隐蔽区,视具体情况加大了密度,图根点一般采用木桩或钢钉、十字刻痕(铺装地面上)作为标志。

3、图根点的编号在调查区内分作业区采用“A、B、C、D”+顺序号的方式编号,如A18,作业区内可以漏号,但不能重号。

4.4管线点测量

地下管线点测量是在管线点探查作业完成后,由探查工序提供一份探查草图(图上标注有物探点号、管线走向、位置及连接关系等)作为开展管线测量的依据。

地下管线点的平面位置联测,使用全站仪极坐标法进行,高程采用三角高程与平面位置同时施测。

各种管线点均以全站仪直接测量,并采用全站仪内存存储后直接通入计算机。

所有管线点的测量实现了全野外数字化采集。

在测量过程中,隐蔽点以“⊕”字为中心,明显点以井盖中心或管线探测人员做的标记为中心观测,测量时将有气泡的棱镜杆立于管线点上,并使气泡严格居中,以保证点位的准确性。

每一测站均对已测点进行站与站之间的重合点检查,记录其两次结果的差值作为检查结果,确保控制点和定向的正确。

每站检查点不少于3个点,每天测量的重合检查点,均计算出坐标、高程进行对比,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了测量结果的正确。

第五章1:

500带状地形图测量

5.1基本要求

1、带状地形图的施测范围为沿管线展布道路两侧第一排建筑物、地物点、道路、人行道等(构)筑物,没有建(构)筑物时,应测至距管线30m,并注明;

2、数据格式为DWG文件(不含管线)。

5.2地形测量

地形测量的数据采集,采用5″级电子全站仪以极坐标的方式进行。

测站点至碎步点的水平角按方向观测法半测回观测,距离按单程一测回测定,用于倾斜改正及计算高程的天顶距按中丝法观测半测回,并在不同测站施测重合点检核。

所用仪器的各项指标均符合《规程》中的相应要求。

野外采集的碎步点数据采用全站仪本身的内存进行记录,每天作业结束后,将数据传输进计算机解算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