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五专题训练1doc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49194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8.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五专题训练1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五专题训练1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五专题训练1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五专题训练1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五专题训练1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五专题训练1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五专题训练1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五专题训练1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五专题训练1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五专题训练1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五专题训练1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五专题训练1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五专题训练1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五专题训练1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五专题训练1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五专题训练1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五专题训练1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五专题训练1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五专题训练1docWord文件下载.docx

《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五专题训练1doc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五专题训练1docWord文件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五专题训练1docWord文件下载.docx

”林冲道:

“原来是本官高太尉的衙内,不认得荆妇,时间无礼。

林冲本待要痛打那厮一顿,太尉面上须不好看。

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

林冲不合吃着他的请受,权且让他这一次。

“你却怕他本官太尉,洒家怕他甚鸟!

俺若撞见那撮鸟时,且教他吃洒家三百禅杖了去!

(节选自《水浒传》第七回,有删节)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娘子在庙中和人合口  ②引着那二三十个破落户

③不认得荆妇,时间无礼④大踏步抢入庙来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

④__________。

【答案】 ①发生争吵。

②泼皮。

③一时之间。

④冲撞而入。

2.选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刻画林冲形象的?

可以看出林冲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

林冲性格:

正直忠厚、软弱怕事、委曲求全。

3.这段文字虽然是节选,细节描写却十分成功,请从文中找出一处来加以简要分析。

【答案】 细节如“林冲别了智深,急跳过墙缺,和锦儿径奔岳庙里来”可见林冲心急。

“慌慌急急红了脸”,可见使女锦儿跑得快,等等。

4.从选文中可以看出鲁智深是一个怎样的人?

他的性格是否与林冲相同?

请从文中举例说明。

【答案】 鲁智深是一位嫉恶如仇、好打抱不平、有义无反顾精神的好汉。

有相同的一面:

都尚武好义,有反抗要求。

也有不同的一面:

鲁智深无拘无束,反抗强烈;

林冲有所顾忌,隐忍退让,委曲求全。

例如面对高衙内,林冲是“权且让他这一次”,而鲁智深却是“俺若撞见那撮鸟时,且教他吃洒家三百禅杖了去”!

阅读下文,回答5~7题。

小 丑

屠格涅夫

世间曾有一个小丑。

他长时间都过着快乐的生活;

但渐渐地有一些传言到了他的耳朵,说他到处被公认为是个极其愚蠢的非常鄙俗的家伙。

小丑震住了,开始忧郁地想:

怎样才能止住那些讨厌的流言呢?

一个突然的想法,终于让他愚蠢的脑瓜开了窍……于是他一点也不拖延,把他的想法付诸实行。

他在街上碰到一个熟人——接着那个熟人夸起一位著名的色彩画家……

“得了吧!

”小丑提高声音说道,“这位色彩画家早就不行了……你还不知道这个吗?

我真没想到你会这样……你是个落后的人啦。

熟人感到吃惊,并立刻同意小丑的说法。

“今天我读完了一本多么好的书啊!

”另一个熟人告诉他说。

”小丑提高声音说到,“你怎么不害羞啊,这本书一点意思也没有;

大家老早就不看这本书了。

你还不知道这个?

你是个落后的人啦!

于是,这个熟人也感到吃惊——也同意小丑的说法。

“我的朋友某君是个非常好的人啊!

”第三个熟人告诉小丑说,“他真正是个高尚的人!

”“得了吧!

”小丑提高声音说到,“某君明明是个下流的东西!

他抢夺所有亲戚的东西。

谁还不知道这个呢?

第三个人同样感到吃惊,也同意了小丑的说法,并且不再同那个朋友来往。

总之,人们无论在小丑面前赞美谁和赞扬什么,他都一个劲地驳斥。

只是在这个时候,他还以责备的口气补充说道:

“你至今还相信权威吗?

“好个坏心肠的家伙!

一个毒辣的人!

”他的熟人们开始谈论小丑,“不过他的脑袋瓜多么的不简单!

“他的舌头也不简单!

”另一些人补充道,“哦,他简直是个天才!

末了,一家报纸的出版人,请小丑到他那儿去主持一个评论栏目。

于是小丑开始批判一切事和一切人,一点也不改变自己的手法和自己趾高气扬的神态。

现在,他——一个大喊大叫反对过权威的人——自己也成为一个权威了。

而年轻人正在崇拜他,而且害怕他。

他们,可怜的年轻人,该怎么办呢?

虽然一般地说,不应该崇拜——可是,在这儿,你试试不再崇拜吧——你就将是个落后的人啦!

在胆小的人中间,小丑是能好好地生活的。

5.小丑用了哪些方法制止了人们的流言?

作者借小丑这个形象讽刺了一些怎样的人?

【答案】 用了“蔑视一切,批判一切”的方法。

讽刺了那些通过贬低他人来抬高自己、无知而可笑的所谓的权威之士。

6.本文在刻画人物形象上有独到之处。

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 主要通过对话和行动描写来刻画人物。

文章没有浓墨重彩地对人物的外貌、神态、心理等展开描写,而是用白描的手法作浮雕式的刻画,“重神似,不重形似”,让人物在对话和行动中自然而然地展示其性格。

7.文章最后,作者写道“在胆小的人中间,小丑是能好好地生活的”,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请结合现实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 这句话一方面讽刺了生活中所谓的权威们,他们其实都是无知而可笑的小丑;

另一方面也批评了:

正是人们的胆怯懦弱,“造就”了这些所谓的权威。

生活中,这样的现象也是很常见的。

对于所谓的权威,人们或是不假思索地盲从,或是因懦弱而不敢反驳,导致“伪权威”们左右着舆论的导向,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生活。

面对所谓的权威,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勇于坚持己见,只有这样才不会随波逐流。

高手

吴宏庆

帅子跟着大师学了几年后,自己也成了鉴定古玩的高手。

帅子出师后,大师要留他下来做帮手,帅子心不在此,婉言谢绝了。

帅子的家乡是个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县。

几百年前,这里商贾云集,府宅遍地,现在败落了,但那些文物却是不会消失的。

就有人来找他鉴定古玩。

来人自报姓名,叫李士方。

此人矮壮结实,十指粗糙,肤色黝黑,农民打扮。

帅子知道,这种人手中往往有好货。

李士方小心翼翼地从怀里掏出一个纸包来,恭恭敬敬地交给帅子。

帅子打开,里面是只青铜酒杯。

帅子没看两眼,就顺手扔在桌子上。

李士方心痛地拿起来,埋怨地说:

“我说你干吗用这么大的力?

帅子冷笑道:

“什么玩意儿!

民间仿造的,十块钱一个!

李士方愣了愣,不甘心地又掏出一个纸包来。

这次是块玉佩,帅子眼就亮了,连连细看,口中赞道:

“好东西!

好东西!

”李士方见他这样,欢喜地问:

“值多少钱?

”帅子轻轻地把玉佩放下,说:

“这是汉代的蓝田玉。

上面的八条龙栩栩如生,堪称绝品。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应该是汉代哪位王公的爱物。

李士方呼吸也急促起来:

“卖给你怎么样?

帅子摇头:

“买不起。

这是无价之宝!

“我等钱急用,亏一点卖给你?

“亏一点也买不起。

我劝你还是把它收好了,不到万不得已千万别卖它。

李士方感激地说:

“其实我并不知道这东西的价值,如果你蒙我,随便给两个我也会卖给你的。

可是你既然说出这样的话,就证明你心肠好,值得信赖。

我还有几件东西,过几天拿来请你鉴定一下。

有朋友知道了此事,说帅子是在放长线钓大鱼。

帅子不置可否,神秘地笑了。

几天后,李士方又来了。

他一进门,就神神秘秘地将门窗关上。

帅子知道他等待的东西要出现了。

李士方哆哆嗦嗦地从包里掏出个东西来,帅子一看,脑袋嗡一声响开了,我的老天爷,竟是玉玺!

帅子的手不可抑制地哆嗦起来,接过。

玉玺高二十公分,长宽各十五公分。

印面阴文刻着“广德王国,永享天恩”八个字。

帅子定了定心,幸好不是失踪已久的传国玉玺,否则心脏怕受不了这么大的刺激。

玉玺的把手是一条独角龙,形态怪异,造型古朴,隐约可见帝王之气。

一千三百年前,这一带曾出现过一个少数民族国家,史称“广德王国”,三代而亡。

广德国的图腾就是独角龙。

这个玉玺就是广德国的玉玺。

这可是一件真正的宝贝,帅子也难以鉴定它真正的价值。

“还有什么东西?

李士方又掏出一件东西,是个小小的金鼎,看到它,帅子证实了自己的猜测,李士方一定是找到了广德国王的葬地。

金鼎上刻着“夏王三年”,也就是这年广德亡国的。

“这玩意儿你想怎么卖?

”帅子眼盯着金鼎问。

“那这个呢?

”李士方指着玉玺问。

“不管那个,我是问这个!

“这个嘛,我用秤称了称,有一斤二两重,十万元怎么样?

帅子笑了:

“这是包金而不是赤金,哪有用秤称的道理?

最多两万元!

李士方颇难为情地笑了,一跺脚:

“好,两万就两万吧!

这个呢?

”他又指着玉玺。

帅子不回答,从屋里拿出两万元,就要送客。

“别别!

有话好说,价钱可以商量嘛,你说清楚,这玉玺到底值多少钱?

帅子重新坐下来,吸了根烟说:

“这玩意真是个古董,不用我说,你也知道。

但古董就一定值钱吗?

我看未必。

实话对你说,这玉质不算太好。

你看,上面还有瑕垢疵洼的。

”帅子又对李士方说了一大通专业术语。

李士方听得头都大了。

最后帅子伸出手掌晃了晃:

“你要出这个价,我就收下了,否则,另请高明!

“五十万?

“五万!

李士方犹豫起来,半天才说:

“你是个公道人,不会太骗我。

这样吧,二十万!

如果你不答应,我只好走了。

帅子就用二十万买回了玉玺。

第二天,他就带着玉玺赶了几千里路到了大师那里。

大师用放大镜足足端详了半个小时,最后开口说:

“这东西你用多少钱弄来的?

“三十万。

”帅子撒了个谎。

他想卖给大师。

大师完全有能力吃下。

“好眼力!

”大师拍着他的肩膀说,“你准备卖多少?

“您是我的恩人,您看着给!

大师伸出一个巴掌晃了晃。

”大师笑了:

“五千元。

我说的是这假玉玺的手艺,而这玉玺本身大约也就两百元左右。

“什么?

”帅子跳了起来。

大师将他按下,说:

“鉴定古玩必先要懂赝品。

你跟我学了几年,只学会了怎样鉴定真品,而没有学会怎样鉴别赝品。

当初我要你留下来,为的就是要教你这一招,只是你太急于自立门户了,学艺不精,吃亏上当是迟早的事。

大师又拿起“玉玺”,感慨地摇摇头,“玉是老玉,字是新刻的。

这造赝人真是高手,想不到现在还有这样的高手!

连我也几乎被骗了!

李士方,高手?

帅子瘫倒在地。

8.下列对小说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小说的题目很有特点,一语双关。

“高手”既指小说中的帅子,又指李士方,而前者在后者面前相形见绌,自愧不如。

B.小说中“李士方哆哆嗦嗦地从包里掏出个东西来”,这里的“哆哆嗦嗦”运用了细节描写,细致地刻画出李士方当时紧张的心理。

C.帅子故意不买李士方的玉佩,是他用的一计。

他是想让李士方拿出更好的宝物,而这也正中李士方的下怀。

D.小说在刻画人物形象时,全部运用了正面描写的方法,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E.这篇小说情节曲折生动,引人入胜,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表现了比较深刻的意蕴,让人读后有所感悟。

【答案】 CE(A项“前者在后者面前相形见绌”正确,而“自愧不如”原文没有相关表述。

B项,紧张这一细节是他装出来的。

D项既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描写。

9.小说第一段内容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答案】 ①照应题目“高手”②交代人物身份,是“跟着大师学了几年后,成了鉴定古玩的高手”③为下文故事情节展开做铺垫④为故事结尾埋下伏笔。

10.小说中的李士方是怎样的形象?

【答案】 ①外表普通,长相土气。

②狡诈,富有心机,善于伪装自己。

③制造赝品水平高。

11.有人认为,小说的最后三段可以删去,表达效果更好,你认为如何?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观点一:

不能删去。

①从内容结构上看:

最后三段借大师的话交代了事情的原委,点出了帅子的失误所在,与第一段内容相互照应,使故事情节更加完整。

②从主旨上看:

这三段文字在小说中画龙点睛,使小说的主旨更加明确。

③从人物形象的塑造上看:

对帅子的动作描写使人物形象刻画得更生动。

观点二:

可以删去。

①从结构上看,加上这三段,使小说不够含蓄,显得过于直白,如果删去,就给读者更加丰富的想象空间。

删去后使小说的讽刺意味更加明显。

没有这三段的动作语言描写,人物形象已经很丰满,讽刺性也已经达到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窗棂上挂串红辣椒

王长元

村长带着那拨儿人进屋的时候,老太太正在扫地。

灰尘沸沸扬扬,仿佛是鲜活的跳蚤在空气中上下跳动,弄得人眼睛迷迷茫茫。

“那啥,顶子哪?

“下甸子打草去啦。

“啥时走的?

“小半个月啦。

“回来过没?

“没。

村长吸溜一下鼻子,“二婶,还不知道吧,顶子出事了。

二婶就一惊:

“出了啥事?

“杀人啦,顶子。

这不,官家正寻他哪!

“啥?

”老太太便呆在那里,眼睛就直直地看着炕沿边上的那几个人。

她这才发现其中一个戴大沿帽的已经带了绑绳和黑亮亮的枪。

立马她心一颤动,眼仁儿就朝上翻过去,人便跟着向门框斜过去。

几个人惊恐地奔了过去,将老太太放到炕上。

一忽儿,老太太的鼻翅儿便扇动一下,翻转的眸子虽归了原位,但依旧是愣愣向上看着。

“二婶,你看你啥个身板还不知道,上甚火?

既是杀了人,顶子就不是原先的顶子了,那便是犯了王法。

犯了王法的顶子你还伤心个甚!

麻溜缓缓,人家公安局还有事情跟你说。

老太太眸子这才转了一轮儿,一汪亮亮的湿润便映在里面。

看着老太太有了活气,警察就轻轻一笑,说:

“老人家,您的心情我们是理解的,但是儿子杀了人,犯了罪,如今又跑掉了。

这,国法是不能容的。

我们希望您控制住感情,配合我们来抓凶犯。

否则,比如说包庇儿子、袒护儿子,那样您老人家也有罪了。

按我们的经验,您的儿子还会回家来的,那时您必须报告我们。

“顶子真若是回家,你可得说呀!

”村长眼睛觑觑着,冲着她说,“要不,那叫什么?

对,叫窝藏。

二婶,咱可不能糊涂啊!

她痴痴地点着头,两行老泪缓缓漫过面颊的褶皱,整个面庞已经全是泪水了,闪着亮晶晶的光芒。

村长最费思索的是:

她儿子若回来,她怎么告诉他们哪?

他猝然发现了粮囤上那串红辣椒,眼睛立时闪出光亮,便指着红辣椒说:

“对,就用它。

二婶,他若是回来,您就将这串红辣椒挂到窗户上。

她又痴痴点点头,看了一眼红辣椒。

顶子伏在高粱地垅沟里已经三天了。

事情来得太突兀了,突兀得他只有逃到高粱地之后才想起后悔,悔自己不该为小事冲动,悔自己冲动时不该抡那镰刀。

战战兢兢挨了三天,吃喝现在全成了问题,最讨厌的是那垅上的风,哗啦哗啦吹得叶子直响,仿佛有无数个脚步向他走来,把他弄得一惊一乍的……

可是一想到出逃,他又茫然了,天下这么大,地面这么广,去哪里呢?

可是,不管去哪里,在要走之前,他一定要回家看一眼老娘。

老太太送走了那些公家的人之后,就把家里仅有的二十几斤白面都烙成饼,然后就一张一张地折叠,用纸包好,一沓一沓塞进帆布口袋里。

又包了二斤盐巴,塞在缝隙处。

她早已谋算好,顶子若回来,就让他躲进小南山的石洞里,过个十天半月的,看看风声,她再想办法。

她相信,办法总是有的。

记得,她刚十岁那会儿,还扎着羊角辫呢,就给八路军伤病员往那山洞里送过饭,想想那会儿她都从没断过伤病员的一顿饭。

如今,为了儿子,她还会没有办法?

小风轻轻拍打着窗棂,蟋蟀在墙角嘟嘟地叫,老太太迷迷怔怔刚要闩门的当儿,突然间,门“吱呀”一声开了,顶子站在了她的面前。

老太太眼泪马上就下来了。

顶子狼吞虎咽地吃着饼,眼睛贼溜溜地寻觑着,待最后一口食物从喉咙处咕噜一声咽下之后,他才急急地说:

“娘,我看你一眼就得走了,有没有钱啥的,给我准备点。

老太太赶忙把裤腰子拽开,从里面掏出厚厚的一沓钱,递给顶子,说:

“就这些了,都拿着吧!

顶子,你要去哪里?

“娘,这您就不要管了。

“顶子,你把饼带上,到小南山的石洞里躲躲。

“娘,您就别管我了,我这一走,是死是活,真的不好说,啥年月能见到您,也都不敢想。

娘,只求您自己保重啦!

“顶子,”老太太整个抖动起来,亮亮的泪珠向脸颊处滚动。

“娘,还有一事,把咱家那把菜刀给我。

老太太抹了眼泪,愣了,说:

“干啥?

顶子咬了下嘴唇说:

“娘,我手头怎么也得有个应手的家伙呀。

”老太太倒吸了一口冷气。

“娘,我现在已经想好,谁真若是抓我逮我,我已没有别的路了,就得拼了,反正我已是有人命的人啦,杀一个够本,杀俩就赚一个。

“轰”地一声,老太太就觉得脑袋像被谁猛然击打了一样,眼前金光四射,她颤颤地向前走了一步。

“娘,快快给我取刀来。

老太太表面应允着他,脚步便悄然向窗前靠近,趁儿子回身的工夫,就把那串红辣椒牢牢地挂在了窗户上。

(选自2006年第7期《小说月报》,有删改)

12.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村长在老太太苏醒后,劝慰她说“犯了王法的顶子你还伤心个甚”,这句话为老太太在最后把红辣椒挂在了窗户上作了伏笔。

B.“小风轻轻拍打着窗棂,蟋蟀在墙角嘟嘟地叫”的环境描写,不仅渲染了一种静谧的氛围,更暗示了老太太苦痛难受的心情,也为顶子回家提供背景。

C.老太太希望顶子躲进小南山的石洞,可是顶子不要老太太管他,因为顶子觉得那个地方村里人都知道不安全,还不如逃到外面更容易活下来。

D.作品叙述了经历儿子杀人这一生活变故后老太太复杂的情感世界,展现了老太太平凡而伟大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农民式的质朴而不愚昧的母爱的赞美。

E.作品的段落大都很短小,甚至大量使用一句一段的结构形式,语言朴实简练,富于生活化、口语化,这样写切合表现农民生活的题材内容。

【答案】 DE(A项“犯了王法的顶子你还伤心个甚”这句话是村长在开导老太太,让她正确面对这件事,而不是“为老太太在最后把红辣椒挂在了窗户上作了伏笔”。

B项,环境描写的作用,不能暗示老太太的苦痛难受的心情。

C项“那个地方村里人都知道”,于文无据。

13.本文在叙述故事时有哪些特点?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案】 ①以第三人称全知全能的视角叙述故事,这样写更能全面细致地描述老太太的形象,展开故事情节。

②以“儿子杀人”事件为线索,展现了老太太思想、心理变化的过程,在前后对比中突出了人物性格。

③多用对话形式,以人物之间的对话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这样写能够使叙述的故事更加集中。

14.小说中的老太太有哪些性格特点?

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 ①淳朴善良。

得知儿子杀人的消息后,没有怨天尤人而是默默承受;

小时候给八路军伤病员往山洞里送过饭。

②爱子情深。

老太太在警察和村长走后为顶子躲藏做了诸多准备。

③深明大义。

在儿子因杀人后变得心理扭曲、口出狂言、有可能走上极端时,毅然挂上了红辣椒,举报了自己的儿子。

15.作品以老太太“把那串红辣椒牢牢地挂在了窗户上”为结尾有何作用?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①在人物形象上,这样结尾标志着老太太由“包庇儿子”到“举报儿子”思想、心理发生的重大转变,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②在情节结构上,这样结尾使情节突转,产生了戏剧性的效果,故事到此戛然而止,令人深思,回味无穷。

③在主题表现上,这样结尾不仅表现了母爱的淳朴与伟大,更表现了人性的淳朴和理智,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