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常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494319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9.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学常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管理学常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管理学常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管理学常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管理学常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管理学常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管理学常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管理学常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管理学常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管理学常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管理学常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管理学常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管理学常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管理学常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管理学常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管理学常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管理学常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管理学常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管理学常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管理学常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理学常识.docx

《管理学常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常识.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管理学常识.docx

管理学常识

管理学基本常识

(一)

一、填空题

1、体现古巴比伦人的许多管理思想的著名法典汉谟拉比法典。

2、古埃及人在管理中已有了萌芽状态的管理咨询制度例外原则、授权等思想。

 

3、都江堰工程,规模宏大,地点适宜,布局科学合理,兼有防洪、排灌、航运三种作用,在世界古代水利工程史上也暗罕见的奇迹。

充分展现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工程设计和管理水平。

4、管子的‘四民分业“,强化了士、农、工、商的社会分工。

5、“为政以德“是春秋时期孔子提出的治国思想。

 

6、工业革命之前,工场手工业是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

7、萨伊第一个明确承认生产力继土地、资本、劳动力之外还存在第四种要素管理。

 

8、尤尔在管理方面的主要著作是1835年出版的《制造业的哲学》 。

9、普尔发现了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的三个原则,它们是组织原则、沟通交流原则、信息原则。

1、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2、甘特特别出名的原因是他发明了甘特图。

3、泰勒认为,必须在雇主和工人之间进行一场“心理革命”,双方才能变相互对立为相互协作,共同为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努力。

 

4、1916年,法约尔发表了他的划时代名著是《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

 

5、古典管理理论的发展阶段是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这一阶段是管理理论最初形成阶段。

 

6、韦伯在管理思想上的最大贡献是提出了理想的行政集权制理论。

 

7、韦伯提出的法定权力是指理性——法律规定的权力。

 

8、行为科学产生于20世纪20-30年代。

它正式被命名为行为科学,是在1949年美国芝加哥的一次跨学科的科学会议上。

9、行为科学是由人际关系学说发展起来的,它和工业心理学有密切的关系,后来又融入了人力资源学派。

 

10、霍桑试验得出了职工是“社会人”,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

11、许多行为科学家对行为科学做了更细致深入的研究,从“社会人”假设发展到自我实现人假设和“复杂人”假设等,研究的内容更为广泛。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在《人类动机理论》一书中提出的。

2、美国的行为科学家埃德加·沙因在1965年出版的《组织心理学》中对人性进行了归类并提出了四种人性假设。

3、团体动力学所研究的团体指非正式组织。

 

4、美国心理学家莫雷诺创立的社会关系计量学,又叫做团体成员关系分析法,是一种分析和计量团体中人际关系的学说和方法。

 

5、雷定认为,领导效率的模型,取决于对工作的关心,对人的关心和效率高低三种因素。

 

6、领导方式连续统一体理论认为,并不存在着一种“最好的”领导方式,一切取决于领导者、被领导者和环境因素。

 

7、经理的信息传播者角色面向的是组织内部,而其发言人角色则面向外部,把本组织的信息向组织周围的环境传播。

8、在所有的管理工作中,对人的领导是最重要的中心工作。

其他工作都取决于它。

 

9、“老三论”是指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

1、管理学者一般认为法约尔是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

 

2、管理过程学派把管理看作是一个过程,其研究对象就是管理的过程和职能。

 

3、西蒙用管理人来代替最优准则的“经济人”。

 

4、企业文化理论研究热潮的兴起源于美国。

5、彼得斯在分析了美国的许多大小企业后,提出了成功的公司必须遵守的八条原则。

 

6、知识管理的两个直接目标是知识共享和知识更新。

 

7、圣吉认为改善心智模式和团队学习这两项修炼是基础。

8、企业再造理论是由迈克尔·哈默和詹姆斯·钱皮提出的。

 

9、文化管理的激励方式是以内激励为主

二、选择题

1、(B美国)的管理思想史学家克劳德`小乔治撰写的《管理思想史》于1972年正式出版。

 

2、色诺芬首先提出了管理水平优劣的判别标准。

他认为,检验管理水平高低的标准是(A财富是否得到增加)。

3、罗马人发展了一种类似工厂的体制。

第一个类似公司的组织以(D股份有限公司)的形式出现,它向公众出售股票,以便履行为支持战争而签订的政府合同。

4、马基雅维利认为,一个君主如果没有(A法律)而只有多变的政策,很快就会便整个国家陷入混乱。

5、“教民耕战”是春秋战国时期(C商鞅)提出的基本国策。

6、孟子认为(B义利统一)是人们修身治国平天下所应遵循的重要原则。

 

7、1776年,亚当.斯密最重要的著作(A《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出版了。

 

8、第一个研究劳动强度和疲劳关系问题的人是(C杰文斯) 

9、最早把“可互换部件”的原则从兵器生产扩大到工业生产的国家是(D美国)

10、1849—1862年间长期担任《美国铁路杂志》主编的人是(C亨利`普尔)

1、泰勒的主要著作有(B《科学管理原理》) 

2、在东部铁路公司听证会后,埃莫森出版了(B《效率的12条原则》)一书,这本书成为管理想想史上一个里程碑。

 

3、福特制是指由福特首创的一套(B生产和管理制主度)

4、法约尔认为“经营”和“管理”是(A不同的) 

5、法约尔认训,企业无论大小,简单还是复杂,其全部活动都可以概括为(B6种) 

6、马克斯`韦伯是(D德国)的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

 

7、罗特利斯伯格在1960年为再版的梅奥于1933年写的(A《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一书写的前言中,用“组织行为学”这一名称来指梅奥开创的这门学科。

 

8、企业管理当局必须对工厂管理人员进行训练,使他们能更好地倾听和了解工作的个人情绪和实际问题,这是(B访谈计划试验) 

9、罗特利斯伯格在(D管理和士气)一书中指出,“一个人是不是全心全意地为组织提供他的服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他的工作,对他工作上的同伴和他的上级的感觉。

 

10、提出“场论“概念的科学家是(C卡物`勒温)

1、“人生而不求上进,不愿负责,宁愿听命于人”是(A,X理论)理论对人性的假设。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中最高级的需要是(B,自我实现的需要)。

 

3、强调行为的结果对以后行为的影响的理论是(D,强化理论)。

 

4、公平理论是美国行为科学家(A,亚当斯)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种激励理论。

 

5、领导者权变管理理论是(D,70)年代形成的一种有关组织行为的理论。

 

6、“组织的目标、工作的性质、职工的素质等对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有很大的影响。

”这一观点是(D,超Y理论)理论中提及的。

 

7、“9.9”管理方式可以叫做(D,战斗集体型)管理方式。

 

8、在管理的领导方式四种制度中,(A,专权的命令式)制度是传统的领导方式。

 

9、美国管理学家(A,孔茨)分格了造成各种管理理论和管理学派相互盘根错节的这一现象的原因。

 

10、现代管理理论将人看作是(A,“复杂人”),认为人是怀着不同需要加人组织的。

1、决策理论学派认为,管理就是(D,决策)。

 

2、系统管理学派的管理思想基础是(C,一般系统理论)。

 

3、大内在研究了美国企业和日本企业经营模式后,提出了(C,Z型组织)的理论模式。

 

4、按波特的竞争模式中,影响行业竞争力量包括(C,五)个方面。

 

5、第五代管理是由(D,萨维奇)提出的。

 

6、圣吉提出任何一个组织要成为学习型组织,都必须进行(A,5)项修炼。

7、团队组织学习的形式是(B,深度会谈)。

 

8、企业再造从(D,重新设计业务流程)着手。

 

9、文化管理的特征表现为其管理是(D,理性与非理性的结合)。

 

10、未来管理组织结构将呈(C,扁平化结构)。

7月30日

管理学基本常识(三)

三、名词解释

1、合伙企业:

合伙企业是十五世纪威尼斯企业组织的一种主要类型。

合伙企业主要是为工商业公司设计和使用的,许多大公司是一种组织紧密的合伙企业。

在这种合伙企业中,一个有着大量资本的人同一个或几个力量和资本较小的人合伙。

2、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是商鞅(约前390—338,战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在秦国进行的一场政治经济改革。

(1)在法律上承认井田制的崩溃和土地私有的合法化,促进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形成,解放了生产力;

(2)按军功授爵,取消旧贵族世袭的政治特权;(3)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实行中央集权;(4)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禁止弃农从商,鼓励开荒,任其所耕,不限多少,以增加封建国家收人,促进小农经济的发展,对从事工商或闲懒贫困之人收入官府为奴;(5)统一秦国度量衡,统一赋税。

变法加强了中央管理,使秦国的奴隶制废除了,封建经济得到了发展,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加强,逐渐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创造了条件。

3、《劳动报酬的奖金方案》是美国机械工程师哈尔西(Halsey.FrederickA,1856—1935)在管理方面的最重要的著作,对工资和奖金制度有重要的贡献。

1891年,他在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上宣读了该论文。

他提出了一种新的奖金方案:

以工人目前的产量作为标准产量,以工人目前所花费的生产时间作为标准时间,工人如果提前完成了工作,则把所节省时间的收益按一定比率(约为正常工资率的1/3或1/2)发给工人作为奖金,其余归雇主。

哈尔西认为自己的方案简单易行。

工人基本工资有了保证。

消除了平均主义。

提高了的收益由工人和雇主共享,促进了劳资双方的积极性,减少了劳资纠纷。

1、甘特图:

甘特特别出名的原因是他发明了甘特图,最早他绘制了一种日平衡图,即生产计划进度图。

在图中,平面图的横轴按比例划分为小时数、天数、周数,先把工作任务的计划完成时间用横线或横条画出,再把工作任务的实际完成情况用横线或横条画在计划完成情况线之下。

图表内用线条、数字、文字、代号等来表示所需的时间、实际产量、计划开工和完成的时间等不同的内容。

甘特用图表帮助管理进行计划和控制的做法是当时管理思想的一次革命,在世界各地被广泛推广应用,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计划评审法、关键线路法等。

2、(法约尔)管理的定义:

法约尔认为“管理是普遍的一种单独活动,有自己的一套知识体系,由各种职能构成,管理通过完成各种职能来实现目标的一个过程。

3、霍桑试验:

霍桑试验是从1924年到1932年,在美国芝加哥城郊的西方电器公司所属的霍桑工厂中进行的一系列试验。

霍桑工厂是一家拥有25000名工人的生产电话机和电器设备的工厂。

它设备完善,福利优越,具有良好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

但是工人仍有强烈的不满情绪,生产效率也很不理想。

为了探究其中的原因,在1924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组织了一个包括各方面的专家在内的研究小组对该厂的工作条件和生产效率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和多种试验。

霍桑试验的结论是人际关系学说的基本要点,也是行为科学在以后发展的理论基础,并对以后的管理思想发展起着重大的影响。

1、Y理论: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道格拉斯·麦格雷戈提出的一种人性假说理论。

麦格雷戈把Y理论叫做“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结合”,核心观点是人们并非天生就对组织的要求采取消极或抵制态度的,他们之所以会如此,是由于他们在组织内的经历和遭遇所造成的,人并非是生性懒惰,要求工作是人的本能,外来的控制和惩罚的威胁并不是促使人们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努力的惟一方法,对目标的参与是同获得成就的报酬直接相关的,在适当条件下,人们不但能接受,而且能承担责任。

不是少数人,而是大多数人都具有相当高的用以解决组织上问题的想象力、独创性和创造力。

企业管理的基本任务是,安排好组织工作方面的条件和作业的方法,使人们的智慧潜能充分发挥出来,更好地为实现组织的目标和自己的个人目标而努力。

2、管理方格理论:

美国行为科学家布莱克等人在1964年提出的领导行为理论,认为企业中的领导方式,存在着“对人的关心”和“对生产的关心”两种不同的组合,横坐标表示领导对生产的关心程度,纵坐标表示领导对人的关心程度。

他们提出的管理方格法,主要是为了避免在企业领导中趋于极端的方式。

3、突变理论:

突变论的创始人是法国数学家雷内·托姆。

突变论是研究客观世界非连续性突然变化现象的一门新兴学科,自本世纪70年代创立以来,十数年间获得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引起了科学界的重视。

“突变”一词,是强调变化过程的间断或突然转换的意思。

突变论的主要特点是用形象而精确的数学模型来描述和预测事物的连续性中断的质变过程。

1、管理过程学派:

管理过程学派又称为经营管理学派、管理职能学派,是历史悠久并有巨大影响力的一种管理理论。

管理学者一般认为法约尔是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管理过程学派把管理看作是一个过程,其研究对象就是管理的过程和职能。

管理过程学派认为,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诸因素来协调有关资源以达到组织既定的目标。

2、学习型组织:

所谓学习型组织就是指通过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符合人性的、有机的、扁平化的组织。

这种组织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是可持续发展的组织。

3、文化管理:

是人性化管理的最高层次,它通过企业文化培育、管理文化模式的推进,使员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行为规范。

1、管理实践:

~是人们在社会组织中为实现一定目的而进行的各种实际管理活动。

2、管理思想:

管理思想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对管理活动的思维所形成的观点、想法和见解的总称,它是人们对社会生活里.各种管理实践中种种社会关系及其矛盾运动的自觉的和系统的反映。

管理思想是在管理实践基础上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它经历了从思想萌芽、思想形成到不断系统与深化的发展过程。

3、管理思想史:

管理思想史是研究和揭示人类管理思想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

4、行会:

行会是行业内部组织,它具有现代管理的某些雏形:

第一,行会规定了一套等级制度,并与此相适应产生了一套人事制度,即“行东——帮工——学徒”;第二,行会对产品质量做了规定;第三,限制外来同行的竞争。

5、“10人编队制”:

是罗马帝国的皇帝迈克利先在军队中实行的一种组织制度。

罗马军队实行“10人编队制”,骑兵有“10人组”,即由10名骑兵组成一个小组,3个“10人组”组成一个骑兵队,10个骑兵队(300名骑兵)组成一个骑兵团。

这种组织制度体现了管理幅度的思想。

6、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是老子的思想,即“大自然法则支配一切”的概念。

老子所讲的“道”,不仅仅限于人类社会的范围,即所谓“人道”,而且还包括“天道”,“地道”,天道、地道、人道都要服从于自然。

这就是有名的“道法自然”的命题。

老子的“道法自然”思想,接近于发现自然界存在着不受任何神力主宰的客观规律,这是对原始朴素的唯物论的重大贡献,对国家管理具有重大意义。

7、差分机:

英国的数学家,发明家和科学管理的先驱者,巴比奇制造了世界第一部实用机械计算机——差分机,巴比奇的计算机已具备了现代化计算机的全部基本要素,它有存储器即储存装置,运算机或计算装置字孔卡片传输系统,外存储品及条件转运器。

8、职能工长制:

泰勒制的一个重要方面,泰勒设计出8个职能工长长代替原来的一个工长,各自承担一种管理职能,负责一方面的职能管理工作细化生产过程管理。

这种职能管理思想为以后职能部门的建立和管理的专业化提供了参考。

9、例外原则:

例外原则是泰勒做出的重要贡献之一,指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把一般的日常事务授权给下级管理人员去处理自己只保留对例外事项也就是重要事项的决策权和控制权。

在例外原则下,总经理可以避免处理管理中的细小问题,从而“使他能有时间去考虑更广泛的政策方针和研究他领导下的重要人员的特性和胜任工作的问题”。

它至今仍是管理中极为重要的原则。

10、法约尔“等级链”:

法约尔提出的“等级链”即从最上级到最下级各层权力联成的等级结构。

它是一条权力线,用以贯彻执行统一的命令和保证信息传递的秩序。

11、行为科学:

行为科学可划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在管理学中所讲的行为科学是指狭义的行为科学。

其含义是指,包括人际关系学说在内的对组织内部的行为进行研究的学科。

具体而言,行为科学“运用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对管理中有关人的问题和人际关系的问题进行研究”。

12、保健因素:

所谓保健因素,是指它的满足对职工产生的效果,类似于卫生保健对身体健康所起的作用一样。

保健因素虽然不能直接起激励职工的作用,但能防止职工产生不满情绪。

当保健因素改善后,职工的不满情绪会消除,但并不会导致积极的后果,而是处于一种既非满意又非不满意的中性状态。

13、权变理论:

所谓权变,就是权宜应变。

领导者权变管理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形成的一种有关组织行为的理论。

权变管理理论认为,企业要根据企业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地进行管理,没有一成不变的、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14、经理角色:

从组织角度来看,经理是一个全面负责的人,从另一方面来看,经理的工作也是专业的,经理的角色都包含着专业货摊活动,所以,经理也是一个专业工作者。

15、系统论:

系统论是美籍奥地利人、理论生物学家L·V·贝塔朗菲创立的。

系统论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的学问,它研究各种系统的共同特征,用数学方法定量地描述其功能,寻求并确立适用于一切系统的原理、原则和数学模型,是具有逻辑和数学性质的一门新兴科学。

16、控制论:

控制论是维纳创立的,它是研究各类系统的调节和控制规律的科学。

它是自动控制、通讯技术、计算机科学、数理逻辑、神经生理学、统计力学、行为科学等多种科学技术相互渗透而形成的

一门学科。

17、权变理论学派:

权变理论的主要含义是:

权宜应变。

因此,权变理论学派也称为因地制宜理论、情景管理理论、形势管理理论及情况决定论等。

它是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形成的一种管理理论,它的核心就是力图研究组织的各子系统内部和、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及组织和它所处的环境之间的联系,并确定各种变数的关系类型和结构类型。

它强调在管理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内外部条件随机应变,针对不同的具体情况寻求不同的最适合的管理模式、方案或方法。

18、心智模式:

心智模式是根深蒂固于人们心中,影响人们如何了解世界,以及如何采取行动的许多假设、成见,或者是图像、印象等。

心智模式关系到人们对世界的看法。

19、管理创新:

管理创新是指创造一种新的更有效的资源整合范式,这种范式既可以是新的有效整合资源以达到企业目标和责任的全过程式管理,也可以是新的具体资源整合及目标制定等方面的细节管理。

20、企业再造:

企业再造是指为了在衡量绩效的关键指标上取得显著改善,从根本上重新思考、彻底改造业务流程。

其中,衡量绩效的关键指标包括产品和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度、成本、员工工作效率等。

四、简答题

1、威尼斯兵工厂的主要管理经验?

威尼斯在1436年建立了政府的造船厂,即兵工厂。

威尼斯的兵工厂后来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工厂,占有陆地和水面面积60英亩,雇用一两千个工人。

许多由于规模庞大而产生的问题(会计、材料排列、工人的纪律等)都有效率地解决了。

(1)政府与工厂的关系是控制与授权经营的关系。

兵工厂的管理体现了互相制约和平衡。

(2)元老院常常直接管理或干预兵工厂的事务。

特派员和厂长们主要从事于财务管理、采购和类似的职能,以致无法指挥实际的造船工作。

(3)造船厂中各个巨大的作业部门由工长和技术顾问来领导。

政府给工厂下达明确的生产任务。

工厂内部的管理已具有相当的水平。

(4)威尼斯兵工厂在成品部件的编号和储存、安装舰只的装配线、人事管理、部件的标准化、会计控制、存货控制、成本控制等方面积累了成型的管理经验。

2、万里长城工程建设中体现的管理特点?

万里长城的修建,充分反映了当时测量、规划设计、建筑和工程管理等的高超水平,体现了工程指挥者所具有的高度管理智慧。

万里长城是秦始皇于公元前214年,役使40多万人把原来燕、赵、秦等国修筑的长城连接并加以扩建而成的。

万里长城总长6000多公里,气势雄伟。

长城建筑在地势险峻的山巅,工程复杂而浩大,而当时施工仅凭肩挑手抬,其困难可想而知。

长城的建设,第一是有严谨的工程计划。

对工程所需土石及人力、畜力、材料、联络都安排得井井有条,一环扣一环,使工期不至于延误。

第二,严格的工程质量管理。

主要是工程验收制度,如规定在一定距离内用箭射墙,箭头碰墙而落,工程才算合格。

否则返工重建。

第三,有效的分工制。

长城建设在事先确立走向前提下,分区、分段、分片同时展开,保证工程进度的同步性,体现了有效的分工。

3、简述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

从18世纪下半叶开始,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英国爆发了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是指资本主义的机器大工业代替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的革命。

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主要就是工厂制度的建立。

英国工业革命的过程,基本上包括了三个方面:

纺织机等机器是工具上的革命,蒸汽机是动力上的革命,工厂制度是生产组织方式的革命。

工业革命引起了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促进了生产力的大发展,使社会发生巨大变革。

随着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水平的提高、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工业企业的效率问题、控制问题、对企业中人的管理问题更加突出,使当时的人们不得不深入思考,如何在市场中通过努力来获得高效率和最大的利润。

1、简述古典管理理论的基本原则概括地说,古典管理理论的基本原则有:

(1)为组织机构配备合适的人员。

(2)一个最高的主管或一个人管理的原则。

(3)统一指挥。

如果违背这条原则必然会引起的混乱、效率低下和无人负责。

(4)专业参谋和一般参谋。

(5)工作部门化原则。

(6)授权原则。

(7)责权相符原则。

(8)控制幅度原则。

2、行为科学产生的历史背景行为科学产生于20世纪20~30年代。

它正式被命名为行为科学,是在1949年美国芝加哥的一次跨学科的科学会议上。

(1)行为科学产生的政治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使得世界经济体系出现了全新的格局,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矛盾激化,阶级斗争和革命运动一度出现高潮,这是行为科学产生的政治背景。

(2)行为科学产生的经济背景。

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加剧,使得企业主感到单纯用传统管理理论已不能有效地控制工人、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利润。

有些管理学家和心理学家意识到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需要有一种与之相适应的新的管理理论。

这就为行为科学的产生奠定了社会经济基础。

(3)行为科学产生的人文背景。

资本家为了摆脱危机,缓解劳资双方的矛盾,开始对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和泰罗的科学管理进行了思考:

在管理学方面对人的研究,梅奥开辟了行为研究的方向。

行为科学就在大萧条中的霍桑实验后开始兴旺起来了。

3、试论梅奥对管理思想发展的贡献梅奥是原籍澳大利亚的美国管理学家,主持了著名的霍桑试验,是早期行为科学—人际关系学说的奠基人。

先后发表《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工业中的团体压力》等著作。

依据霍桑试验的结果,得出以下三点主要的结论:

第一,职工是“社会人”。

第二,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第三,新的企业领导能力在于通过提高职工的满足度来提高其士气。

三条可以说是人际关系学说的基本要点,也是行为科学在以后发展的理论基础,并对以后的管理思想发展起着重大的影响。

1、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观点:

马斯洛于1943年和1954年先后发表了《人类动机理论》和《动机和人》两部著作,阐述了他的需要理论。

马斯洛也认为,人有各类需要,人的行为过程就是需要满足的过程。

(1)人类需要是有层次的。

马斯洛把人的各种需要归纳为五个层次即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感情和归属上的需要、地位或受人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2)这些需要的层次并不都是一定按这个顺序,有时候人的需要是模糊不清的,对某种需要表现的强度也不一样,需要因人而异。

(3)人们一般按照这个等级系列从低级到高级地来追求各项需要的满足。

(4)一般讲来,只有在较低级别的需要得到合理满足以后,较高级别的需要才会发展起来,起推动作用。

但当较低级别的需要受到威胁时,也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

(5)人的需要还带有发展的、动态的性质。

同年龄和地位的发展变化,以及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