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中测试 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496091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中测试 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中测试 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中测试 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中测试 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中测试 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中测试 新人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中测试 新人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中测试 新人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中测试 新人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中测试 新人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中测试 新人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中测试 新人教版.docx

《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中测试 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中测试 新人教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中测试 新人教版.docx

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新人教版

期中测试

一、基础知识(23分)

1.读下面的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2分)

“不见得吧?

”太太挑衅________地说。

“当然我能够。

”我回bó________她。

下午三时,我已手里提一lǒu________两bàng________半的年糕从北四川路乘公共汽车回来。

2.古诗文默写及填空。

(7分)

(1)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故,________________?

(2)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核舟记》中引用《后赤壁赋》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达朋友之间深情厚谊的送别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下成语在接龙后,加点字的意思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

(填序号)(2分)

①触目伤怀——怀才不遇    ②徒有虚名——名副其实

③微不足道——道听途说    ④永垂不朽——朽木难雕

⑤世外桃源——源远流长

4.把下列句子重新排序,使之成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2分)

①这些化石燃料一方面储量有限,另一方面使用后排放的废气和废物量大,危害严重。

②绿色技术决不能仅仅局限于食品行业,实际上大量的、更先进的绿色技术集中于高技术产业,像能源、新材料等行业。

③因此可更新的、无污染的绿色能源就成了各国竞相研制的热点。

④目前人类使用的能源主要是化石能源,如石油、煤、天然气,全世界能源的90%都来自于此,我国95%的能源也是化石燃料。

调整后的顺序是:

____________。

5.阅读《傅雷家书》中的一段书信,回答下列问题。

(4分)

你素来有两个习惯:

一是到别人家里,进了屋子,脱了大衣,却留着丝围巾;二是常常把手插在上衣口袋里,或是裤袋里。

这两件都不合西洋的礼貌。

围巾必须和大衣一同脱在衣帽间,不穿大衣时,也要除去围巾。

手插在上衣袋里比插在裤袋里更无礼貌,切忌切忌!

何况还要使衣服走样,你所来往的圈子特别是有教育的圈子,一举一动务须特别留意。

对客气的人,或是师长,或是老年人,说话时手要垂直,人要立直。

你这种规矩成了习惯,一辈子都有好处。

在饭桌上,两手不拿刀叉时,也要平放在桌下,搁在自己腿上或膝盖上。

你只要留心别的有教养的青年就可知道。

刀叉尤其不要掉在盘上,叮叮当当的。

(1)傅雷在这封信中,从哪方面对儿子进行了教导?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怎样才能成为傅雷所希望的有教养的青年?

请简要回答。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综合实践活动。

(6分)

某中学正在开展主题为“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同学们准备了丰富的材料,请你也参加活动。

材料一:

2016年9月29日浙江省部分城市空气PM2.5监测数据(24小时平均数据):

地区

宁波

绍兴

舟山

金华

丽水

湖州

嘉兴

杭州

PM2.5日平均浓度

(微克/立方米)

56

64

36

50

77

83

93

99

备注:

按国家最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PM2.5的日平均浓度限值为75微克/立方米,低于该数值的为良好;本数据来源于“浙江省城市空气PM2.5等试运行监测数据平台”。

材料二:

2016年开年以来,国内“社会新闻”占据了中央台《新闻联播》的大部分时段。

PM2.5、曹家巷拆迁、问题鱼翅、菜价上涨等民生话题,抢了国家领导人的“位置”,成了《新闻联播》的头条,而国家领导人的活动和会议,占据头条的时间竟不到四分之一。

元旦当天的新闻评述,主持人最后的一句话是:

“中国梦,有一个魂,那就是民生。

2016年1月11日,北方地区雾霾天气开始严重起来,此后《新闻联播》开始了长达连续七天的关于PM2.5的追踪报道,平均每天4分54秒,已经接近以往唱绝对主角的“时政新闻”,有专家称:

《新闻联播》的变化是中国电视新闻向专业化迈进的很重要的一步。

材料三:

一楼:

中国人喜欢快,“超高速、跨越式、全方位、多层次”的快,现在,中国人要十分明显地还债了,而且是用有损生命健康的代价还债。

中国人必须慢下来了,否则,身体健康、生态平衡都会被打破。

(网友“暗香盈袖”)

二楼:

减少污染源,削减大气污染物是解决雾霾的根本之道。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庚辰)

三楼:

雾霾中也蕴含着希望,让我们激发正能量,减少出行,合力应急,同时监督污染源减排。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

(1)简要分析材料一绍兴地区9月29日空气PM2.5状况,并得出结论。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准备将材料二的内容编入黑板报,请你为这则新闻拟写标题。

(不超过20个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是大家听了《新闻联播》关于PM2.5的追踪报道后的“网络声音”,请概括材料三中改善雾霾天气现状的方法。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18分)

一只鹰落在屋顶上了

①山脚下只有一户人家,房子是黄泥小屋,围墙用石头垒就,显得孤独而又宁静。

②我坐在离这户人家不远的地方抽烟,突然看见一只鹰从远处盘旋而来,落在了这户人家的屋顶上。

我对同行的几位朋友说:

“这家人的房顶上有鹰!

”但他们因为没有看到刚才的一幕,都不相信鹰会落在房顶上,在他们的观念中,鹰很高傲,是不会接近人的。

但我毫不怀疑自己的眼睛,我确实看到一只鹰落到了这户人家的屋顶上。

然而我又如何能让自己的这次所见得到认可呢?

大家的观点是从高原存在多年的生活经验中得来的,我说服不了他们,我感到孤独。

③过了一会儿,我们准备离开。

这时候,我看见从那个黄泥小屋里走出一个人,去屋后骑了一匹马向我们这边跑来。

我们坐的是越野车,很快便把他甩在了后面。

我从倒车镜中看见他在车后的灰尘中慢慢变成一个小黑点。

我很想等他骑马靠近后问问他,是不是有一只鹰落在了他家屋顶上,但我不敢肯定他要去的地方是否和我们在同一方向,所以便一直观察他,看他是否一直尾随在我们身后。

后来,他不见了。

我打消了向他询问的念头。

④汽车在一个有平整积雪的大平滩上停下,大家下车赏雪。

雪景很漂亮。

……把这个大平滩覆盖得犹如帕米尔高原最具神韵的一面镜子。

⑤这时候,我一扭头又看见了他。

呵,他果然一直尾随在我们车后。

……他跳下马向我们使劲挥手,似乎示意让我们等他。

我对大家说:

“看,那个人在向我们挥手!

”大家看过去,他已拨转马头沿大平滩外沿向我们这边跑来。

这是一个50岁开外的塔吉克族男人,脸因为长期受高原紫外线照射而呈赤青色,但一双眼睛炯炯有神,看人时目光锐利得像刀子一样。

他从马上跳下来,指着一位和我们同行的塔吉克族朋友说:

“你,我的朋友嘛!

刚才,你都到我房子门口了,不进去,为啥?

⑥同行的塔吉克族朋友一时想不起他,脸上有窘迫之色。

⑦他的目光更锐利了,紧盯着我的朋友说:

“刚才,我看见你这骑马的腿了!

你忘了,10年前,你来这里,骑我的马,掉下来,摔伤了。

我的马把你摔伤了,是我的事情嘛!

我还没有给你赔不是。

⑧同行的塔吉克族朋友想起了往事,“噢”了一声,说:

“没事,我已经好了。

⑨他忙说:

“不,你的腿好了,是你的事情;我,要不要给你赔不是,那就是我的事情。

”他总爱用“事情”二字来表达他心中想表达的东西,好在我们在新疆已经生活了好些年头,知道他说的好是“事情”,不好也是“事情”。

同行的塔吉克族朋友被他还惦记着10年前的事感动了,而他也因为终于找到10年前被自己的马摔伤的人而释然了。

他和塔吉克族朋友握手,临了用手拍了一下他的腿,显得无比亲密。

我想,这些帕米尔高原上的人,实际上在很多时候就是因为这样的事情而成为朋友的。

⑪我看他们之间的事情说得差不多了,便忍不住问他:

“有一只鹰落在你家屋顶上了,你知道吗?

⑫他用锐利的目光盯住我,问道:

“是吗?

⑬我说:

“我看见了,这些朋友没看见,他们不相信。

⑭他的目光变得更锐利了,而且由于他的个子很高,所以让我觉得有一种被什么东西从高处刺中的感觉。

他说:

“你,看见了,是你的事情;他们,不相信,是他们的事情。

”他仍用他那好事坏事都是“事情”的理论回答了我。

他和我的塔吉克族朋友互道祝福,然后骑马离开了。

他用10年时间,了却了一桩心事。

⑮他骑着马渐行渐远,在雪野里又变成一个小黑点。

(有删改)

7.文中的塔吉克族男人和“我”各有心事:

塔吉克族男人曾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而无法释怀;“我”则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犹疑纠结。

塔吉克族男人最终释然,他处事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8.第⑤段画线语句富有语言表现力,请选择一点简要分析。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第②③⑪段画横线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把第⑭段画线句改为“你看见了,是你的事情;他们不相信,是他们的事情”好不好?

为什么?

请简述理由。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下列对文章主旨判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提醒人们,做事应尊重客观事实,不宜过分依赖经验。

B.告诉人们,放弃自我坚持,将会使人际关系变得和谐。

C.启示人们,保持思想独立和强大的内心,需要坚守自我。

D.劝导人们,做人应该是非分明,敢于承担责任。

三、文言文阅读(19分)

(一)(10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12.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借指老人)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无助的境地)

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全,都)

D.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引领)

13.下列句中加点的“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A.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B.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C.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D.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1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3分)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用“/”给画线的部分断句。

(3分)

江中有小孤山,嶷然独立,世俗转孤为姑。

江侧有一石矶,谓_之_澎_浪_矶_遂_转_为_彭_郎_矶_云_彭_郎_者_小_姑_婿_也。

(选自欧阳修《归田录》)

(二)(9分)

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周君患之。

颜率请借救于齐。

至齐,谓齐王曰:

“夫秦之为无道也,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

与秦,不若归之大国。

愿大王图之。

”齐王大悦,发师救周,而秦兵罢。

齐求九鼎,周君又患之。

颜率复诣齐。

曰:

“周赖大国之义,愿献九鼎,不识大国何途之从而致之齐?

”齐王曰:

“寡人将寄径于梁。

”颜率曰:

“不可。

夫梁之君臣欲得九鼎其日久矣鼎入梁必不出。

”齐王曰:

“寡人将寄径于楚。

”对曰:

“不可,楚之君臣欲得九鼎,其日久矣。

鼎入楚,必不出。

”王曰:

“寡人终何途之从而致之齐?

”颜率曰:

“臣窃为大王忧之。

”齐王曰:

“子之数来者,犹无与耳。

”颜率曰:

“不敢欺大国,疾定所从出,敝邑迁鼎以待命。

”齐王乃止。

(选自《战国策》,有删改)

【注释】颜率:

人名。

16.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3分)

夫梁之君臣欲得九鼎其日久矣鼎入梁必不出。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分)

(1)周君患之(    )    

(2)疾定所从出(    )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寡人终何途之从而致之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西汉刘向在《战国策》中高度评价了颜率的谋略;“此特儿童之见耳”,宋人洪迈则在《容斋随笔》中对颜率的谋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你对颜率的行为有怎样的评价呢?

请简述理由。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40分)

20.人生是一次远行,行程中总有一些美好的、珍贵的、受益的东西储存在心间。

它可能是一段真情,一片风景,一个物件,或者是一句真诚的劝说,一次难得的机遇,一回成功的体验……人生又是一本本日历,不同时间段折合成册。

即将升入初三的你,在装订你的这段历程时会梳理出怎样的册页呢?

请以“总有一种记忆值得珍藏”为题完成作文。

要求:

①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

②文中不得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人名等。

参考答案

期中测试

一、1.xìn 驳 篓 磅 2.

(1)胡为乎中露 

(2)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3)山高月小 水落石出 (4)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3.①③ 4.②④①③ 5.

(1)日常生活,文明礼仪,习惯养成。

 

(2)内因:

①加强学习,认识教养的重要性;②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③持之以恒。

外因:

家长、老师的鼓励督促。

 6.

(1)与省内部分城市相比,绍兴当日PM2.5的平均浓度处于中间水平(或:

一般),低于国家限值,状况良好。

(能与其他城市比较得出绍兴地区当日PM2.5的日平均浓度情况;能与国家标准相比,得出绍兴地区当日PM2.5状况良好) 

(2)民生话题(或:

社会新闻)占据《新闻联播》主角位置。

(三个要点,少一个要点扣1分,扣完2分为止) (3)①让中国人生活节奏慢下来;②减少污染源;③发挥民众力量。

二、7.未向十年前因骑他的马而摔伤的人赔不是 看见一只鹰落在屋顶上却得不到同行朋友的认可 敢于担当、执着坚持 8.示例:

①画线句中的肖像描写,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塔吉克族男人目光的明亮与锐利,表现了他的坚毅果敢与敏锐的洞察世道人心的能力。

②画线句中的动作描写,准确地写出了塔吉克族男人的利索动作,表现了他的直爽性格。

③画线句中的语言描写,具体生动地写出了塔吉克族男人的热情好客、爽快友善。

 9.内容上:

这些句子与“一只鹰落在屋顶上了”相关(看见、想问、问),表现“我”在意别人的看法又不愿盲目从众的心理,并以“我”的犹疑反衬塔吉克族男人的有主见、果敢、执着,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结构上:

这些句子前后照应,使行文思路严谨清晰,同时也引出下文塔吉克族男人对“我”疑问的回答,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10.不好。

原句“你”“他们”之后用逗号隔开,单个词语成为句子,句子更加短促有力,强调了“你”“他们”这两个主体,这样的语言形式更能突出塔吉克族男人追求独立、不盲目从众的坚毅性格。

改后的句子这种意味没有原句强。

 11.C

三、

(一)12.A 13.D 14.(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15.谓之澎浪矶/遂转为彭郎矶云/彭郎者/小姑婿也。

(二)16.夫梁之君臣欲得九鼎/其日久矣/鼎入梁/必不出。

 17.

(1)担忧 

(2)赶快 18.(那么)我究竟从哪条路把九鼎运到齐国呢?

 19.示例一:

颜率是聪明的,但他玩的是诡计。

做人做事,信义为重。

颜率的谋略建立在诱惑欺骗的基础之上,所以,它可能救得了一时之急,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示例二:

颜率是睿智的,兵不厌诈,他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品才,挽救了国家,保全了国家的尊严和利益。

【参考译文】秦发动军队兵临周索要九鼎,周君为此感到担忧。

颜率请求到齐国借(兵)援救。

(颜率)到了齐国,对齐王说:

“秦王暴虐无道,想发动军队兵临周索要九鼎。

(我们君臣商量,)(与其把九鼎)给秦国,不如将九鼎送给贵国。

希望大王考虑这件事。

”齐王非常高兴,发兵援救周,秦军(于是)撤退了。

齐(向周)索要九鼎,周君又为此感到担忧。

颜率又去齐国。

(对齐王)说:

“周依靠贵国的义举,(君臣得以平安,)愿意献上九鼎,不知贵国从哪条路把九鼎运到齐国?

”齐王说:

“我准备向梁国借道。

”颜率说:

“不可以。

梁国的君臣想得到九鼎,时间已经很久了。

九鼎(如果)进入梁国,一定无法运出。

”齐王说:

“我准备向楚国借道。

”(颜率)回答说:

“不可以。

楚国的君臣想得到九鼎,时间已经很久了。

九鼎(如果)进入楚国,一定无法运出。

”齐王说:

“(那么)我究竟从哪条路把九鼎运到齐国呢?

”颜率说:

“我私下替大王为此事感到担忧。

”齐王说:

“你屡次来(齐国)的原因,还是不想(把九鼎)给(我)罢了。

”颜率说:

“不敢欺骗贵国,(请大王)赶快决定从哪条路搬运,周的君臣听候命令迁运九鼎。

”齐王(无可奈何,)于是打消了(获取九鼎的念头)。

四、20.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