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5000万米印制电路板用处理玻璃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499699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193.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5000万米印制电路板用处理玻璃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年产5000万米印制电路板用处理玻璃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年产5000万米印制电路板用处理玻璃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年产5000万米印制电路板用处理玻璃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年产5000万米印制电路板用处理玻璃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年产5000万米印制电路板用处理玻璃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8页
年产5000万米印制电路板用处理玻璃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8页
年产5000万米印制电路板用处理玻璃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8页
年产5000万米印制电路板用处理玻璃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8页
年产5000万米印制电路板用处理玻璃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8页
年产5000万米印制电路板用处理玻璃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8页
年产5000万米印制电路板用处理玻璃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8页
年产5000万米印制电路板用处理玻璃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8页
年产5000万米印制电路板用处理玻璃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8页
年产5000万米印制电路板用处理玻璃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8页
年产5000万米印制电路板用处理玻璃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8页
年产5000万米印制电路板用处理玻璃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8页
年产5000万米印制电路板用处理玻璃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8页
年产5000万米印制电路板用处理玻璃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8页
年产5000万米印制电路板用处理玻璃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8页
亲,该文档总共4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年产5000万米印制电路板用处理玻璃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年产5000万米印制电路板用处理玻璃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5000万米印制电路板用处理玻璃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年产5000万米印制电路板用处理玻璃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年产5000万米印制电路板用处理玻璃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玻璃纤维有限公司

 

年产5000万米印制电路板用处理

玻璃布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1.1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

年产5000万米印制电路板用处理玻璃布工程项目

项目性质:

技术改造

1.1.2项目承办单位

项目承办单位:

玻璃纤维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

项目负责人:

1.2项目背景

玻璃纤维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玻纤)于2002年成立,是**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公司。

公司位于**市拱北,占地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现有员工500人,目前公司资产总额达3亿元人民币。

**玻纤于2002年7月接收了**经济特区玻纤公司的资产,拥有一条完整的现代化池窑拉丝生产线,生产技术和工艺装备先进,产品品种齐全。

是国内唯一拥有生产粗细纱混合窑、并且具备印制电路板用处理玻璃布生产所需的积极式退介、浆纱并轴、喷气织布、热化学处理以及宽幅、大卷装等一系列高新技术的玻纤企业,也是我国四大玻纤生产基地(桐乡、泰安、重庆、**)中唯一以印制电路板用处理玻璃布为主导产品的企业。

公司通过了ISO-9001:

2000质量体系认证,是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

**玻纤目前的池窑生产能力达10000吨/年,公司的主导产品--印制电路板用处理玻璃布的年生产能力为2200万米(至2004年底将达到5000万米),产品质量达到日本JIS标准及美国ANSI-IPC标准。

其它主要产品有增强类玻纤制品—短切毡、方格布、短切原丝、无捻粗纱、直接无捻粗纱,质量均达到了国际同类产品的水平,为国内外客商所认可,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公司的主导产品供不应求,急需扩大其生产规模。

1.3项目的提出

玻璃纤维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耐高温、抗腐蚀、强度高、比重轻、电绝缘性能好、吸湿低、延伸小等一系列优异特性,是发展现代工业、农业、国防和尖端科学难以替代的基础材料。

我国玻璃纤维工业诞生四十多年来,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通信、机械、冶金、化工、建筑、车船、航空、航天、信息及遗传工程、环保、能源及微电子技术等高技术领域,成为我国迈入新世纪不可缺少的可持续发展的高新技术材料。

因此玻纤工业是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朝阳工业。

**玻纤目前只有年产10000吨纤维、2200万米玻璃布的规模,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其主导产品电子级玻璃布的产量只占了市场需求量的极小的份额,绝大部分仍然依赖进口。

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生产中心向亚太地区转移,我国已逐步成为电子产品的全球性生产基地。

据国家主管部门的统计,1990~2000年,电子信息产业的年均增长率超过20%。

“十五”其间,仍将以2-3倍于国民经济增长幅度的速度高速发展。

电子信息产业快速、稳定地发展,为电子级玻璃纤维制品带来了广阔的市场,这对于任何一个投资者来说都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近年来,外商均看好中国的市场,纷纷在上海、深圳、澳门等地相继独资或合资建厂,生产电子级玻璃纤维制品。

**市委、市政府对**玻纤的发展十分重视,并给予了大力支持,鼓励企业在现有基础上迅速发展壮大。

然而,现有厂区已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要,必须另外征地建设,以寻求企业更大的发展空间。

最近,**玻纤决定抓住机遇,快速发展,把**玻纤建设成为国内大型电子信息用玻璃纤维生产基地、成为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优势企业。

**玻纤已在**工业区征地23万平方米,作出了建三座共6万吨池窑、2亿米电子布的总体规划,分期实施,本项目为总体规划下的一期工程。

本项目的建设已具备了许多有利的条件:

(1)本项目的建设符合玻纤工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政策,对我

国玻纤工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市委、市政府“工业西进、城市西

拓”的发展战略,是**市政府重点鼓励发展PCB产业链的重要一环。

(3)**玻纤公司拥有一支较高水平的技术管理队伍,具备了项目筹建、现场施工、调试投产、正常运行等各方面的技术和生产管理经验,这为本项目的建设和投产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证。

(4)本项目的产品为电子信息产业用玻璃布,可满足产业迅速发展的需求,达到以产替代进口。

根据目前本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及国内外市场开拓能力,本项目的产品市场前景广阔。

(5)**玻纤产品质量达到日本JIS和美国ANSI-IPC标准,其中电子布是广东省名牌产品,深受国内外客户欢迎。

与国内大型覆铜板企业如“生益科技”等保持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因此,本项目有着厚实的市场基础。

综上所述,**玻纤公司**区年产5000万米印制电路板用处理玻璃布工程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项目的提出是非常及时的。

1.4项目规模与产品方案

本项目生产规模与产品方案为:

本项目生产规模为新建年产5000万米印制电路板用处理玻璃布

生产能力,产品方案为:

7628布5000万米/年

第二章印制电路板用处理玻璃布与电子纱市场现状及预测

2.1电子布市场需求现状及预测

我国印制电路板产量占全球的比例,从2001年的11%逐年上升,到2005年有可能达到20%。

印制电路板于2002年产值45.65亿美元,到2005年将可能跃升至73亿美元。

从2002年开始,稳居世界第三位。

中国印制线路版协会预计,2003年到2005年,我国印制电路板的产量将以20%的递增速度发展,而且在2005-2006年将完全可能出现一个更大的增长,跃升为世界第二位。

据报道,近几年来,许多巨头跨国公司相继涌入我国,EMS(电子制造服务业)、OEM(原始设备制造商)均先后搬到了我国。

欧洲、美国、日本的印制电路行业,继美国“9.11”事件后,相继关闭其在本土的工厂,迁来中国投资。

全球印制电路行业的许多大企业如CMK、SONY以及我国台湾的华通、欣兴、南亚等都已进入我国大陆。

许多外资及台资在大陆的工厂也都将于1-2年内陆续建成投产。

上述情况表明,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印制电路板制造中心。

印制电路板用处理玻璃纤维布(简称电子布),由于其独特的电绝缘性能及良好的尺寸稳定性与加工性,故在制作覆铜箔板与印制电路板上成为无可比拟的基础材料,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

2003年我国玻璃布基覆铜板总量为5718万平方米,预计2004年总量为6989万平方米;2003年耗用电子级玻璃布5.36亿米,预计2004年耗用电子级玻璃布6.42亿米。

2003年,我国覆铜板产量在上年增长达到了20%的基础上,再增长22.22%,其中电子布基覆铜板增长达44.44%;我国印制电路板总产量比上年增长35%。

据覆铜板行业协会和印制电路板协会预测,今后几年,我国覆铜板产量仍以20%-25%的幅度增长,印制电路板产量仍以30%-35%的幅度增长。

电子布下游产业的高速增长,为电子布的市场需求提供了巨大的增长空间。

2.2电子布市场供给现状及预测

近年来,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对各种电子级玻璃纤维织物的需求量增长迅速。

国外最近报道,全球现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生产电子布。

1999年全球电子布产量为10.5亿米,到2000年提高到12亿米。

2001年,由于欧美各国电子信息产业滑坡,年产量下降了8.3%,为11亿米,其中亚洲(不含日本)为6亿米,占全球的54.5%,北美(主要是美国)为2亿米,占18.2%,欧洲为1.5亿米,占13.6%,日本为1.5亿米,占13.6%。

2002年,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复苏,促使电子布的年产量迅猛增长,达到16.66亿米。

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我国大陆的电子布总产量已达到1.49亿米,为1999年的221.63%,2001年进一步提高到2.55亿米,在2000年的基础上又提高了70.45%,2002年继续跃升,达到2.75亿米,又比2001年提高了8.08%,2003年达到3亿米,预计2004年大陆的电子布总产量可以达到3.66亿米左右(含外资企业)。

由于电子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目前我国大陆地区2004、2005年预计有7家以上的玻璃纤维织布厂有新建、扩建项目计划,他们是:

(1)**玻纤:

预计2004年9月完成技改扩建,月产量将达500万米。

(2)上海宏和:

目前月产能750万米玻璃布。

现在进行扩建,预计2004年10月份月总产能可达1200万米。

(3)台玻昆山厂:

2004年投产,月产量300万米。

(4)德宏苏州厂:

2004年投产,月产量300万米。

(5)南亚昆山厂:

现在月产300万米。

(6)深圳建滔:

现在深圳厂月产1000万米。

2004年底连州厂扩建完成后产量可增加400万米/月。

(7)上海博舍:

现在月产600万米。

但是就目前而言,南亚和建滔基本上是自产自销,不会对我们造成直接威胁;四川玻纤仅生产仿7628布,地处偏远,短期内也应不会造成直接威胁。

因此,市场对本项目造成直接竞争压力并不大。

综上所述,我国电子工业持续高速发展,以及许多电子巨头跨国公司相继涌入我国投资建厂,将会给我国电子纱及电子布市场带来广阔的发展前景。

2.37628布市场价格走势

国际市场7628布近年价格走势见表二:

表二7628布国际市场价格

年份

价格(美元/米)

1997年

1.25

1998年

1.15

1999年

0.85

2000年

第1季度

0.85

第4季度

1.18

2001年

第1季度

1.16

第4季度

0.60

2002年

第1季度

0.58

第4季度

0.55

2003年

第1季度

0.50

第4季度

0.53

2004年

1、2月

0.53

3月

0.6

5月

0.73

6月

0.83

7628布国际市场价格已于2003年第一季度见底并稳步回升,至2004年6月已升至0.83美元/米。

2.4电子纱市场现状及预测

电子级玻璃纤维纱(简称电子纱)是电子布的原料,近几年来与电子布同步发展。

全球电子纱的年产量2002年61.32万吨,2003年达到66.77万吨,2004年预计,全球电子纱的年产量可以达到71.44万吨。

全球五大电子纱生产集团的生产能力:

法国维托特克斯年产电子纱的能力为12.5万吨,占全球的18.7%,美国PPG公司年产9万吨,占全球的13.5%,法国博舍AGY年产8.2万吨,占全球的12.3%,另两家是我国台湾地区的必成与南亚。

我国台湾地区的电子级玻璃纤维生产近十年来蓬勃发展,已成为全球电子纱与电子布的重要生产基地,成为我国大陆同行的强大竞争伙伴。

台湾电子级玻纤纱主要厂商之生产状况见表二。

表三台湾电子级玻纤纱主要厂商之生产状况

厂商

2001年产量(吨)

2002年产量(吨)

2003年产量(吨)

台玻

37,500

50,000

55,000

必成

48,750

65,000

70,000

福隆

22,500

30,000

30,000

富乔

22,500

30,000

30,000

达荣

0

2,400

2,400

总计

131,250

177,400

187,400

纵观九十年代初期以来,台湾地区的电子纱年产能逐年上升:

如1990年年产能为1.35万吨,1991年为3.35万吨,1996年为5.2万吨,1997年为8.8万吨,2000年为12.4万吨,2001年为19.15万吨,2002年为21.77万吨,2003年为21.87万吨。

台湾地区电子纱的实际年产量2001年达到16.17万吨,2002年为16.68万吨,2003年预计为18.68万吨。

我国大陆地区的电子纱与电子布生产是随着池窑的诞生而问世的,又跟着池窑的蓬勃发展而茁壮成长的。

2000年全国玻璃纤维总产量达到21.5万吨,其中池窑法产量为5.2万吨;2001年总产量达到26万吨,比2000年增长了21%,其中池窑法产量达到10万吨,比2000年增长了92.3%;2002年总产量达到36万吨,在2001年的基础上,又增长了38.46%,其中池窑法产量提高到16万吨,在2001年的基础上再度增长60%。

预计2003年总产量可达到46万吨左右,其中池窑法产量跃升至25万吨,提前两年突破“十五”计划的奋斗目标。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2年年底止,我国玻纤工业已拥有四家电子纱、六家电子布生产厂家。

2003年,我国电子纱生产总量达到8.9万吨,预计2004年我国电子纱生产总量将达到10.88万吨。

2.5电子纱价格发展趋势

由于2000年以来全球电子市场不景气,造成电子布市场价格持续下滑,从而迫使电子纱价格相应下跌至历史谷底,台湾主要电子纱厂商因此而主动减少电子纱产量。

随着电子布市场的复苏,从2003年第四季度起,电子纱市场价格也跟随上涨。

但由于我国大陆地区电子纱生产能力迅猛增长,尤其是香港建滔、上海宏和等布厂先后建成自己的纱厂,他们将减少甚至停止从市场采购电子纱,因此,电子纱市场价格的上升势头将受到抑制,其上升幅度小于电子布。

如7628布2004年6月市场价格已比去年第四季度上升60%,G75纱价格却仅上升39%。

2.6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7628布需求情况

在珠江三角洲地区,需要外购电子布的主要覆铜板厂商有东莞生益、广州宏仁、惠州合正、深圳太平洋、广州皆士利、汕头超声、惠州宝利得、东莞联贸、**海港等;在长江三角洲地区,需要外购电子布的主要覆铜板厂商有杭州华立达、杭州国际、安徽铜陵华瑞等,其电子布主要来源为直接进口或以转厂方式进口,主要供应厂家为台湾台玻、台湾南亚、博舍、珠玻、宏和等。

据调查,2004年7628布需求情况见表三:

表三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主要覆铜板厂商7628布需求情况表

序号

厂商

电子布年需求量(万米)

7628布年需求量(万米)

1

生益科技

12960

10368

2

广州宏仁

7200

5760

3

惠州合正

6000

4800

4

深圳太平洋

1800

1530

5

中山南兴

2000

1700

6

**海港

600

510

7

南海南美

600

510

8

广州皆士利

2400

2040

9

东莞联茂

3600

3060

10

惠州宝立得

1800

1530

11

汕头超声

600

510

12

杭州华立达

1000

850

13

杭州国际

2000

1700

14

昆山台光

1500

1200

15

安徽铜陵华瑞

3000

2550

16

广州松下电工

1000

800

合计

合计

48060

39418

2.7结论

中国印制电路板行业以超过30%的年增长速度,为覆铜板行业和印制电路板用处理玻璃布行业打开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加上本项目地处覆铜板行业相对集中的珠江三角洲,电子纱的供应也有保障。

因此,本项目有厚实的市场基础,同时,也具有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第三章工程技术方案

3.1概述

3.1.1技术来源

(1)**玻纤掌握的电子级玻璃纤维布生产技术;

(2)对所采用的主要工艺设备、材料,从国外引进加以解决。

凡是国内能够生产、技术先进、质量可靠并经过生产考核的均立足于国内供应。

3.1.2工艺流程

本项目采用现代玻璃纤维纺织生产工艺,生产电子级玻璃纤维布。

其工艺过程是合格的玻璃纤维原料纱进厂,用叉车将玻璃纤维纱送至整浆联合机,整浆联合机整好并涂覆浆料后加工成浆轴。

并轴机将浆轴合并制成经轴,经穿综制成织轴送到织布车间。

织轴在喷气织机上织成玻璃纤维布。

玻璃纤维在热清洗机上完成第一次热清洗。

成卷在闷炉内完成第二次热清洗,将玻纤布上涂覆着的浆料烧净。

退浆后的玻纤白坯布在表面处理机上涂覆硅烷偶联剂,经烘干、切边并在线检测分等,按等级包装入库。

3.1.3物料平衡图

7628布

玻璃纤维纱13963t/a

7276经纱t/a纬纱6687t/a

整浆联合↓

并轴

织布13963t/a(成品率95.5%)

一次热清洗

二次热清洗

表面处理

检验→入库13335t/a

3.2生产工艺技术方案

3.2.1生产工艺及产品方案

本生产线生产电子级玻璃纤维布的方法,是采用国际上通用并具有先进技术水平的工艺路线和加工方法来进行合理布置。

产品为7628布系列,生产线按工艺组织分准备工序、织布工序和后处理工序三个主要生产工序。

产品方案

产品品种

规格

年产量(万米/年)

7628布

厚度0.18mm,单重210g/m2

5000

3.2.2技术方案

⑴准备工序

本工序将质量合格的玻璃纤维管纱,经过整浆联合、并轴、穿综制成织轴。

整浆联合机采用瑞士贝宁格高速机头,采用烘箱(包括40kw电加热)加锡林蒸汽加热方法,配置美国textroling电子张力器的筒子架组成。

电子张力筒子架上的管纱采用轴向退纱,经电子张力器,引至分经筘,。

并合后片纱进入浆槽浸浆,采用带有无磨擦力无滞后的气囊加压系统上浆。

浆液在煮浆釜中配好,由管道输入浆槽。

出浆槽后的湿浆纱经湿分绞进入热风烘干区,热风烘干纱线表面基本成膜后,进入锡林烘干,锡林将纱烘干至含水率<1%,纱线表面包覆浆膜的纱线。

烘干后的纱线再由整浆联合机头卷绕成浆轴。

整浆联合机各个传动部分采用变频马达,以保持各部分纱线所受的张力始终一致。

穿过整浆联合机上的定幅筘卷绕成经轴。

筒子架上的每个电子张力器由PLC控制,可调节保证每根纱线张力一致。

整浆联合机采用变频主动卷绕,保证恒线速度、恒张力卷绕,使得纱线张力一致。

浆料采用PVA混合浆料或采用PVA浆料。

煮浆设备采用国产设备。

并轴机采用瑞士贝宁格设备。

浆轴架为变频主动送纱方式进行张力控制。

每个经轴均有主动变频马达送纱,保证几个浆轴并合后的片纱张力保持一致。

片纱再由并轴机头卷绕成织轴。

经轴、织轴根据生产需要先放置在可放数拾个盘头的贮存轴架上,也可直接送穿筘工序人工穿综制成织轴。

盘头运输采用电动上轴车运输。

准备工序车间布置:

本项目需高速整浆联合机二台,速度G75纱200米/分以上;E225纱180∽200米/分;并轴机一台,速度180∽200米/分。

⑵织布工序

本工序是将准备工序制好的织轴通过玻璃纤维专用高速双喷喷气织机织成玻璃纤维布。

采用G75纱做生产7628系列布产品用的经、纬用纱。

喷气织机采用高档PLC、汉化触摸屏进行全机控制、数据采集、分析和判断。

多处关键部位的传感器,提供可能故障原因和解决方法。

配置丰富的技术软件,为生产管理提供方便。

为保证织物质量,送经采用电子控制送经装置和防停车档装置。

投纬采用锥形喷嘴和拉伸喷嘴,保证气流不损伤纱线及纱线在梭口中运行平直。

双探纬装置防止纬向织疵的产生。

开口采用曲柄开口,卷布采用力矩马达控制卷绕装置,保证织物布面和卷绕质量,为了提高纬纱之间的不均匀性,提高产品质量,采用双喷、双储纬;为了提高速度采用高强度墙板结构。

由于织轴重量可达1吨重,采用进口电动上轴车上轴和落布。

织机织成的标准坯布卷长为2000米/卷。

织布工序车间布置:

本项目采用最新高速丰田JAT710织机200台,织造7628布速度700转/分以上。

⑶后处理工序

后处理工序是将织布工序的坯布经热脱浆机一次退浆,热脱浆炉二次退浆和表面处理机进行表面处理,制成表面涂覆硅烷偶联剂的合格产品。

预脱浆机将织布工序送来的坯布通过送布装置进入脱浆机高温区,高温区温度高达数XX,坯布通过时受热燃烧,使附着在玻璃纤维布上的浸润剂和浆料大部分因此烧失,热脱浆机将玻璃纤维布上的浆料等有机物从2%,烧至0.2~0.4%。

预脱浆机高温热风采用引射燃烧式热风装置,将经过预脱浆机一次脱浆卷绕在耐温空心卷布辊上,玻璃纤维布卷放置在钢制托架上再放入热脱浆炉进行二次退浆。

热脱浆炉一次可以处理60卷布。

布卷在闷炉中闷烧,将布卷上残留的浆料等有机物处理燃烧干净。

热脱浆炉采用引射LPG燃烧式热风装置,热风温度程序控制。

经过二次热处理退浆的玻璃纤维白坯布通过表面处理机组,经过高压水洗器将布面上可能留有“断纤、毛丝”清洗干净。

湿布进入采用煤气加热烘干塔进行坯布烘干。

烘干后的布通过冷却辊冷却进入浸胶槽浸胶,硅烷胶液在配制釜内配好由管道输入浸胶槽,浸渍硅烷胶液的布通过对辊压浆辊使布上的胶液量受到控制。

涂胶后的坯布进入下一个煤气加热烘干塔将胶液烘干,进入贮布架,通过在线质量检测仪检验后进入收卷装置。

将处理、检验过的布卷分等级包装入库。

后处理工序布置:

本项目需KH机(预脱浆)一台,速度7628布100米/分左右,年处理能力5000万米左右;需FN机(表面处理)一台,速度7628布100米/分左右,年处理能力5000万米左右;BH炉三台,如果使用53小时处理,年处理能力5950万米左右。

3.3主要生产设备配置说明

3.3.1整浆联合机

要求G75纱实际运行速度达到200米/分以上,能够适应D900

要求。

*纱架

配置800头电子张力器(包括断头自停装置),纱架采用8层,

间距260mm。

(纱架采用台湾二个厂家议标,电子张力器采用美国)

*上浆配置

配置金属过滤器和过滤网,一个湿分绞区,一个纱线断头检测

装置。

*热风烘房

采用蒸汽加热。

*烘筒

配置5个,最大工作压力5bar,一套毛羽检测装置

*机头

*自控系统

工业电脑、处理器、硬盘配置WINDOWS操作平台、一套喷墨打

印机、机器速度烘筒温度,压浆压力,剩余含水率,浆槽温度,压纱辊压力,上浆率,浆液高度,各区经纱张力及其它。

3.3.2并轴机

一套5轴经轴架,配置纱线断头检测器,气动分绞,一个机头。

自动控制采用工业电脑,处理器,WINDOWS操作平台,喷墨打印机,调整控制工艺参数,工艺参数管理如设备参数等。

3.3.3织机

采用日本丰田JAT710高速双喷喷气织机

*采用高强度墙板结构,能够适应高速织造要求。

*采用双喷、双储纬可以提高织机速度和纬纱之间的不均匀性,

从而提高产品质量。

*投纬采用锥形喷嘴和拉伸喷嘴,保证气流不损伤纱线及纱线在梭口中运行平直。

探纬装置防止纬向织疵的产生。

*开口采用曲柄开口。

*卷布采用力矩马达控制卷绕装置,保证织物布面和卷绕质量。

*打纬采用短牵手。

*喷气织机采用高档PLC、汉化触摸屏进行全机控制、数据采集、分析和判断。

多处关键部位的传感器,提供可能故障原因和解决方法。

*织布工序车间布置:

本项目采用最新高速丰田JAT710织机194

台,织造7628布速度700转/分以上。

3.3.4预脱浆机(KH)

*设备机械速度要求120m/min,7628处理速度达到100m/min。

*采用煤气处理脱浆

*接布采用半自动热接方式。

*增加脱臭炉处理废气,排放废气达到国家标准。

*储布架罗拉采用碳纤维或其它(采用碳纤维价格较高)。

*采用变频调速

*张力控制满足7628布、2116布、1080布,要求保证处理2116、

1080时没有起皱现象。

3.3.5表面处理机组(FN)

*设备机械速度要求120m/min,7628处理速度达到

90~110m/min,2116布处理速度达到60∽70m/min,1080布处理速度达到50∽60m/min。

*接布采用半自动热接方式。

*储布架罗拉采用碳纤维或其它(采用碳纤维价格较高)。

*采用变频调速

*张力控制要求保证处理7628布时没有起皱现象。

*采用煤气烧毛

*采用二组涡轮水洗,配置高效水过滤系统,水糟设计符合一体化。

*水洗后烘干采用煤气加热系统。

*水洗烘干后采用冷却辊冷却。

*冷却后采用预浸表面处理液,通过挤压罗拉,液槽设计要求把大部分气泡分离出去,过滤系统要求绝对严格,过滤网更换要求方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