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金融认知偏差.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500684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3.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为金融认知偏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行为金融认知偏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行为金融认知偏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行为金融认知偏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行为金融认知偏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行为金融认知偏差.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行为金融认知偏差.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行为金融认知偏差.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行为金融认知偏差.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行为金融认知偏差.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行为金融认知偏差.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行为金融认知偏差.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行为金融认知偏差.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行为金融认知偏差.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行为金融认知偏差.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行为金融认知偏差.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行为金融认知偏差.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行为金融认知偏差.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行为金融认知偏差.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行为金融认知偏差.docx

《行为金融认知偏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为金融认知偏差.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行为金融认知偏差.docx

行为金融认知偏差

第二章判断与决策中的认知偏差

主要内容:

第一节人性的弱点

第二节认知中生理能力的限制

第三节认知中心理偏差的影响

由于哈里·马科维茨(HARRYM.MARKOWITZ)、威廉·夏普(WILLIAMF.SHARPE)、默顿·米勒(MERTONM.MILLER)在金融经济学方面做出了出色的、开创性的工作,分享了199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理性人假设认为,人是理性的且具有理性预期,对未来的认知是没有任何偏差的。

然而,影响认知的因素很多:

本能、生理、环境和心理等因素等可能对认知产生巨大的影响。

因此,人类对事物的认知通常是有偏差的。

 

第一节人性的弱点

市场总是被高估或低估,因为人们总是贪婪或恐惧。

——葛洛斯(WilliamHuntGross)

一切科学与人性总是或多或少的有些关系,任何学科不论似乎与人性离得有多远,它们总是会通过这样或那样的途径回到人性。

——戴维·休谟(DavidHume)《人性论》

一、什么是人性

人性就是人的本性,是人既定的——先天固有的以及后天习得的较为成型的本能和性质。

二、关于人性的历史观点

1、我国古人观点:

——性相近,习相远(孔子)

——人之初,性本善(孟子)

——性本恶(荀子)

荀子认为,“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同时,将仁、义、礼、智、信归结为“伪”。

荀子明确把人性限定为人的自然属性:

“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jié之所同也。

”;“伪”则是人的社会属性。

如何使人由恶变善呢?

荀子认为要通过后天的礼仪教化来“化性起伪”。

2、西方的观点

★陆栖两脚动物——亚历士多德

★人不过是自然的仆役和翻译员——培根

★人的本性在于理性——迪卡尔

★人的本性在于理性、爱、意志力。

只有社会的人才是人——费尔巴哈

三、关于人性的现代观点

(一)人类的自然属性

1、人类的自然属性主要是指人的肉体部分及其本能。

——先天固有的内驱力

——人固有的心理倾向性

——固定的行为模式

人的本能是从动物本能进化而来,具有刻板、定向等特征

2、人的本能(自私、趋利避害、合群、防卫)

(1)自私的本能:

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利益。

自私可能带来的不理性情绪反应(任性、懒惰、嫉妒、贪婪、虚荣):

★任性

——改变自己的思维和理念是痛苦的;

——是对人类理性的否定,任性+妄为;

——危害他人及社会。

★懒惰

——对人类实践活动的否定;

——使人丧失动手操作的能力和最基本独立思考的能力;

★嫉妒

——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羡慕、羞愧、愤怒和怨恨等组成的复杂情绪状态;

——一般人很少嫉妒成功人士,却容易嫉妒自己周围的人。

★贪婪:

通常是短期内暴富心理与过度自信相结合的一种产物。

★虚荣:

时刻只想着自己或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2)趋利避害的本能

(3)合群的本能

人类天性具有不合群的合群性——康德

(4)防卫的本能

表现形式:

生理调节、恐惧、逃避、偏爱熟悉而畏怯陌生等。

恐惧和贪婪是使人在资本市场上丧失客观认知的两大主要原因。

市场经常由两种力量所主宰:

贪婪和恐惧。

(二)人类的文化属性

1、超生物性:

有意识,能控制、调节自己的行动,主动改造自然。

2、开放性(利他性或有限自利):

★人类具有自私性的同时,也具有反自私性的开放性特质。

★人类的利他性至少有三种类型:

血缘型、互惠型和自由价值型。

3、创造性:

创造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基。

思考:

经济学和传统金融学研究中“经济人”或者“理性人”假定问题?

经济学和传统金融学研究中“经济人”或者“理性人”假定是出于人的自然属性或本能考虑来简化人的行为动机,没有考虑人的社会属性或“仁、义、礼、智、信”等社会教化对人行为动机的影响。

第二节认知中生理能力的限制

一、只有部分信息受到注意

(一)人类的注意具有六个特征(Moray,1969):

●选择性:

只能有选择地接收一部分信息;

●集中性:

人通常会排除一些无关的刺激;

●搜寻:

有意识地从一些对象中进行寻找;

●激活:

人的注意能应付一切可能的刺激;

●定势:

对特定刺激予以接受并做出反应;

●警觉:

注意力保持较久;

(二)有关注意的理论(过滤器模型、衰减模型、中枢能量理论)

1、过滤器模型

来自外界的信息是大量的,但人的神经中枢系统的加工能力极其有限,于是出现瓶颈,为了避免系统超载,需要过滤器加以调节,选择一些信息进入高级分析阶段,而其余信息可能暂存于某种记忆之中,然后迅速衰退。

2、衰减模型

衰减模型认为过滤器并不是只允许一个通道(追随耳)的信息通过,而是既允许追随耳,又允许非追随耳的信息通过,只是非追随耳的信号快速衰减,强度减弱了,但一些信息仍可以得到高级加工。

注:

——双耳分听实验:

在一项实验中,彻里(Cherry,1953)给被试的两耳同时呈现两种材料,让被试大声追随从一个耳朵听到的材料,并检查被试从另一耳所获得的信息。

前者称为追随耳,后者称为非追随耳。

结果发现,被试从非追随耳得到的信息很少,能分辨是男音或是女音,并且当原来使用的英文材料改用法文或德文呈现时,或者将课文颠倒时,被试也很少能够发现。

这个实验说明,从追随耳进入的信息,由于受到注意,因而得到进一步加工、处理,而从非追随耳进入的信息,由于没有受到注意,因此,没有被人们所接受。

也成为了注意的单通道模型的依据。

 

3、中枢能量理论

卡尼曼,1973)认为,注意是由人用于执行任务的中枢能量或资源的分配决定的。

它本身又受到几个因素的制约:

不同信息加工所需的能量、当时的意愿、对完成任务所需能量的评价,以及个人长期倾向,等等。

二、人类的记忆容量有限

(一)记忆的三个组成部分:

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1、瞬时记忆

当外部刺激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产生感觉后,虽然刺激停止,但感觉象仍可以维持极短的片刻,这种现象就叫瞬时记忆或感觉登记。

图像的瞬时记忆(视觉刺激)具有以下特征:

可将感觉信息存贮几百毫秒,其容量至少为9个项目或更多。

声音的瞬时记忆(听觉刺激)具有以下特征:

容量少于图像,仅为5个,但保持时间则可达到4秒。

2、短时记忆(short-termmemory)

短时记忆是介于瞬间记忆和长时记忆中间的记忆结构。

也称工作记忆,是信息加工系统的核心。

相关概念:

工作记忆,是认知活动的工作平台,它包含从瓦解接受信息,从长时记忆中提取信息,以及对这些信息进行操作。

工作记忆模型在某些方面比短时记忆更近一步,它与人类复杂的认知技能有关,尤其与言语理解、词汇学习、阅读理解、写作、逻辑推理、复杂学习等方面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短时记忆的容量:

又称为记忆广度,指彼此无关事物短暂呈现后能记住的最大数量。

容量有限是短时记忆的一个突出特点。

美国心理学家Miller有关短时记忆容量的研究表明,保持在短时记忆的刺激项目大约为7个,人的短时记忆广度为7±2个组块。

短时记忆广度与识记材料的性质和个体对识记材料的加工程度存在内在联系。

组块能够有效的扩大短时记忆的容量。

组块是短时记忆容量的信息单位,指将若干单个刺激联合成有意义、较大信息单位的加工过程,即对刺激信息的再编码。

例如,要记住32这样一个电话号码,若把它分成28(局号)、2471(总机号)和4932(分机号)3组,就能减轻记忆的负担,扩大记忆的容量。

短时记忆的时间:

大量的实验表明,短时记忆的保持时间在无复述的情况下只有5~20秒,最长也不超过1分钟。

如果得到复述,可以保持更长一些。

3、长时记忆

长时记忆是一个真正的信息库,它有巨大的容量,可长时期保持信息。

(二)记忆的信息三级加工模型

外部环境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信息丧失信息丧失消退、干扰、强度

丧失

图:

记忆的信息加工的三级模型

瞬时记忆和短时记忆阶段都会有信息丧失。

长时记忆也存在信息的消退;信息之间的干扰也会使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准确度大打折扣。

 

第三节认知中心理偏差的影响

认知过程分为:

信息获取阶段、信息加工阶段、信息输出阶段、信息反馈阶段

一、信息获取阶段的认知偏差

1、易记性偏差

人们在获取信息过程中,往往对容易记住的信息更加关注。

比如,具体的事情比抽象的概念容易记住,因此,给人的印象更深刻。

2、易得性偏差

人们倾向于对容易获得和掌握的信息更加关注,而不是去寻找其他相关的信息。

3、次序效应

人们通常会将获取的信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有时会给予排列中最先到来者以优势地位(首因效应),有时则赋予最后到来者以更大的权重(近效应)。

二、信息加工阶段的认知偏差

(一)启发式推理

1、认知(判断或推理)的两种基本方法——算法与启发法

——算法:

解决问题的公式、规则、步骤。

(比如根据公式计算市盈率)

——启发法:

是凭借经验的解题方法,是一种思考上的捷径,是解决问题的简单、笼统的策略,也称之为经验法则或拇指法则(TheRuleofThumb)。

人类是认知的吝啬鬼(任性、懒惰)。

启发式推理会简化信息处理过程。

因此,当人们面对大量信息和不确定性进行判断时,往往并不遵循贝叶斯法则,而是凭借直觉或者以往的经验进行判断。

2、启发法的种类

卡尼曼(D.Kahneman,1973)和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Tversky,1974)指出人们通常具有三种启发式推理方式:

代表性启发法、可得性启发法、锚定与调整启发法

(1)代表性启发

——代表性启发

人们倾向于根据样本是否代表(或者说类似于)总体来判断其出现的概率,具体又分为如下两种情况:

①人们在不确定的情况下,会关注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的相似性,以推断第一个事物与第二个事物发生可能的类似之处。

②人们假定将来的模式会与过去相似(历史会重演),并寻求熟悉的模式来作判断,并不考虑这种模式产生的原因或重复的概率。

——代表性启发出现的背景

★没有时间认真思考某个问题

★负载信息过多以至于无法充分地对其进行加工

★认为问题不十分重要以至于不必太过思虑

★缺乏作决策所需的可靠知识或信息

——代表性启发可能导致的偏差

代表性启发与贝叶斯公式的预测在某些特定场合可能是一致的,但很多情况下会导致出现严重的偏误。

★对结果的先验概率不敏感;

★对样本规模不敏感;

★对偶然性的误解;

★有效性幻觉;

★对均值回归的误解。

(2)可得性启发

①定义

可得性启发指人们倾向于根据一个事物在记忆中的可得性程度来评估其出现的概率,容易直觉到的或回想起来的被判定为更常出现。

比如,相对于新入市者而言,体验过“跳水”的老投资者在面临股市下跌风险时,更容易高估股票价格直线下降的可能性。

②影响可获得性启发偏差的因素

A.接近性

某件事越是最近发生过,越容易被经常想起,越会被判定发生的概率高。

比如,如果一个月内连续两次飞机失事,很多人会因此高估飞机失事的概率,从而不愿意乘坐飞机。

B.新异性

越是新异的事物,人们对其关注的程度越高,从而可能会高估其结果。

(比如我国普遍存在的“消息市”、“政策市”)

青春期少年的“耍酷”:

引人注意或记住自己。

C.生动性

越是表现生动的事物,人们记得越是牢固。

生动的信息对决策者的影响更大。

D.情绪一致性

人们对事件的记忆往往会和该事件引起的情绪一起结合起来,以后当该情绪再次出现时,也就容易回忆起该事件。

E.想象性

越是容易被想象的事物,想象得越多,人们越会认为自己的想法正确,越认为该类事物发生的概率高,是一个不断加强的陷阱。

(3)锚定与调整启发法

①定义

在判断过程中,人们通常会根据最初得到的信息设定一个判断的初始值(锚点,参考点),然后根据进一步获得的信息进行调整,形成比较理想的判断。

②锚定与调整可能导致的偏差

★调整不充分:

“价格粘性”,“货币幻觉”

★倾向于高估复杂系统成功的概率和低估其失败的概率

(二)情绪和情感的影响

——情绪和情感都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

——情绪更倾向于个体基本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

人类评估现实环境的某些层面对于自身将产生的利弊关系,并根据这些体验所做的身心反应。

★情绪表现为喜、怒、忧、思、悲、恐、惊等多种形式。

★与人的自然需要相联系。

★具有情景性、暂时性和明显的外部表现。

——情感则更倾向于社会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

★情感表现为爱情、幸福、仇恨、厌恶等形式。

★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

★具有稳定性、持久性,不一定有明显的外部表现。

依据情绪发生的强度和持续性,可以把情绪状态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

——心境:

是一种持久的,微弱的,影响人的整个精神活动的情绪状态。

★心境能影响一个人的言行达几小时、几天甚至几周。

★积极向上、良好的心境使人有“人逢喜事精神爽”之感,有助于工作、生活和学习。

★消极的心境,如悲哀、焦虑、愤怒或倦怠,则使人感到厌烦、消沉和食欲不振,凡事皆枯燥无味。

——激情:

强烈刺激或突如其来的变化所导致的一种力度强烈的情绪状态。

★表现形式:

有激动性和冲动性;持续时间相对短,冲动一过迅速弱化;激情发作通常由专门对象引起,指向性较为明显。

★激情是人行为的巨大动力,但个体在激情状态下,认识范围狭窄,理智分析能力受到抑制,自控能力减弱,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行为后果。

——应激:

是出乎意料的紧张与危险情境所引起的情绪状态。

★一般应激状态使机体具有特殊的防御或排险机能,使人精力旺盛,思维特别清晰,动作机敏,帮助人化险为夷,及时摆脱困境。

★但应激有时也会使人产生全身兴奋,注意和知觉的范围缩小、言语不规则、不连贯,行为动作紊乱。

★紧张而又长时间的应激状态甚至会引发休克和死亡。

1、情绪对判断的影响

好的情绪使人倾向于积极的判断,并乐于付诸行动;坏的情绪则使人回忆事物消极的方面,并导致消极的预期。

你经常可以听到类似下列的对话,“我的头脑告诉我停止,但我的心灵告诉我放手去做”,这意味着人类决策面临两种截然不同的层面冲突:

一是理性,一是情绪。

2、自我控制对情绪的影响

人渴望自己能把握局面的需要在理论上被称为自我控制。

自我控制的实现会带来自我能力和价值实现的满足感;未能实现的控制欲会对人的情绪、心境等产生极大的负面效应,比如控制欲减退,产生恐惧和压抑感等。

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做好自我控制?

(比如,时间管理)

(三)框定效应(框架依赖)

在人们形成认知时,其所面对的背景、对事物的描述和表现方式都会影响到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和判断。

1、定义

框架依赖:

就是指人们会因为情境或问题表达的不同,而对同一事物表现出不同的判断或偏好(受到了表达方式的引导),从而做出不同的选择。

2、框定效应(框架依赖)的种类

(1)选择性知觉(selectiveperception)

人们因自身条件与习惯偏好,选择不同的观察背景和知觉重点会引起认知结果上的差异。

影响选择性知觉的因素:

——认知性因素:

预期,先前的经验,信念等。

——激励性因素:

个体的欲望、情绪等。

选择性知觉的特点:

——背景依赖偏差很难克服

——改变背景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选择性知觉偏差

(2)对比效应(contrasteffect)

——★对比效应:

事物与背景之间的对比越明显,事物越容易被感知。

比如,轮廓清晰的图形更容易成为被感知的对象。

又比如,鹤立鸡群。

——★温度识别、颜色识别和重量识别等知觉判断通常会存在对比效应。

——★股票市场上:

高价股(绩优股)与低价股(绩差股)的对比。

(3)首因效应(primacyeffect)

首因效应:

信息出现的次序有时会影响到个体的知觉,首因效应是指最先呈现的信息对个体的影响较大。

——首因效应,也称为第一印象效应,或先入为主效应。

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

首因,是指首次认知客体而在脑中留下的“第一印象”。

首因效应,是指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

首因效应本质上是一种优先效应,当不同的信息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人们总是倾向于重视前面的信息。

即使人们同样重视了后面的信息,也会认为后面的信息是非本质的、偶然的,人们习惯于按照前面的信息解释后面的信息,即使后面的信息与前面的信息不一致,也会屈从于前面的信息,以形成整体一致的印象。

韦伯定律:

我们的大脑细胞会对刺激做出反应,但当我们连续集中注意力于某事物时,我们的注意力在递减。

阿希,1946)经典实验:

A:

嫉妒、倔强、吹毛求疵、冲动、节俭、聪慧。

B:

聪慧、节俭、冲动、吹毛求疵、倔强、嫉妒。

(4)近因效应(Recenteffect)

——近因效应:

最后呈现的信息对个体判断的影响较大。

近因效应是指当人们识记一系列事物时对末尾部分项目的记忆效果优于中间部分项目的现象。

这种现象是由于近因效应的作用。

信息前后间隔时间越长,近因效应越明显。

原因在于前面的信息在记忆中逐渐模糊,从而使近期信息在短时记忆中更清晰。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各自可能出现的情况:

★若信息是连续呈现出来的,但判断或决策是在一段时间后才作出,则此时首因效应是主要的。

★若信息的呈现之间有时间间隔,但判断或决策是紧接着作出的,则此时近因效应是主要的。

——双重记忆理论:

首因效应——表征长时记忆储存的内容;

近因效应——表征短时记忆储存的内容。

——环境对相关信息陈述的影响会对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产生影响

★当环境有利于促进相关信息详细表达时,则首因效应发生的可能性较大;当环境抑制相关信息详细表达时,则近因效应发生的可能性比较大。

★上市公司年报及招股说明书通常会在陈述上做文章。

上市公司会先花费大量笔墨和篇幅来描述和论证自己发展的美好前景,而仅仅花很少的笔墨,粗略的描述不利的信息。

(5)晕[yùn]轮效应(Haloeffect)

——晕轮:

日、月的光辉在云雾作用下扩大至四周形成的一种光环。

——晕轮效应:

又称“光环效应”或“成见效应”,通常表现在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或事物的某种印象决定了他的总体看法,而看不准对方的真实品质,形成一种好的或坏的“成见”(错觉)。

——由于晕轮效应的存在,投资者往往会高估或低估股票在某些方面的表现。

(6)稀释效应(Dilutioneffect)

稀释效应:

掌握与问题非相关的信息会产生稀释相关信息的作用,导致相关信息的有效性减弱,削弱我们对问题实质的判断。

举例:

A.平均每个星期要花31个小时的课外时间学习;

B.有一个调皮可爱的弟弟和两个妹妹,他们相处融洽,他每隔一周去看望一次爷爷奶奶,每隔两个月打一次台球,他花在课外学习的时间是31个小时。

(四)对新信息的态度

1、反应过度(Over-reaction)

反应过度:

对新信息权衡过重,反应过激的现象。

Arrow(1982):

“投资者对信息的偏激反应存在于所有的证券市场和期货市场”反应过度可以用来解释“价格翻转(pricereversal)现象”。

2、反应不足(Under-reaction)

反应不足:

由于人的惰性或者过度自信,导致当新信息到来时,人们对原有信念的修正不足。

反应不足可以用来解释股票投资收益率序列正相关的现象。

 

三、信息输出阶段的认知偏差:

过度自信

(一)过度自信(Over-confidence):

指人们对自己的能力、知识和判断等,表现出过分的乐观与自信。

测验的例子:

你的驾驶水平:

——超出一般(82%)

——一般

——低于一般

开办企业是一项风险投资,大多数新企业都会失败。

2994家新企业的创办者在被问及他们成功的可能时,他们认为自己会有70%的可能性获得成功,但只有39%的人认为别的像他们一样的企业也会成功。

(二)过度自信的动态性:

人们经常过于相信自己判断的正确性,这种信念不能通过不断的学习来进行修正,从而导致动态的过度自信。

(三)过度自信的后果:

导致人们高估自己的判断、低估风险和夸大自己控制事情的能力。

(四)过度自信的原因:

1、人们对证据强度的变化高度敏感(比如代表性启发),而对证据的分量或预测有效性的变化不十分敏感。

2、问题的难度

随问题难度增加,过度自信的程度也增加(源于锚定效应)。

3、知识幻觉

★信息量的增加会使人们认为自己预测的准确度增加

当信息的收集达到某一点时,人们预测精确度就达到了最高限度,不会再随着信息的增加而显著增加。

以后的新信息主要用来证明以前的结论而不是为了修正整个结论。

★专业知识:

专家比新手更加过度自信(Yates,1990)

4、控制幻觉

人们经常会相信自己对某件无法控制的事情有影响力。

造成这种幻觉的原因有:

★主动性选择会使人们认为自己有控制力(比如自己选择彩票号码)

★过去出现的正面结果会比负面结果更能增强人们的控制幻觉

★任务熟悉程度和参与程度。

人们对一项任务越熟悉或者参与程度越深,就越能感受到自己对任务的控制力

★信息的掌握

关于自信的情绪周期(7C):

轻视(Contempt)→谨慎(Caution)→自信(Confidence)→深信(Conviction)→安心(Complacency)→关注(Concern)→投降(Capitulation)。

思考:

请用情绪周期解释股市波动

四、信息反馈阶段的认知偏差

决策的最终结果要反馈给决策者或其他人,在反馈过程中由于心理等原因会增加或减弱原有的某种认知。

这些偏差主要表现为:

自我归因、后见之明、损失厌恶、

认知失调、确认偏差、后悔厌恶

(一)自我归因(self-attribution)

1、归因:

把失败与成功归于某种原因。

2、归因的种类

★向外归因

遭受失败时首先找寻外部因素,如环境恶劣,运气不好,并推卸自身应该承担的责任。

★向内归因

遭受失败时先反省自己的错误行为,并承担应该承担的责任。

★向稳定因素归因

认为导致失败的因素是不可改变的,一般认为自己能力不够。

★向不稳定因素归因

认为导致失败的因素是可以改变的,一般认为自己努力程度不够。

★向不可控因素归因

认为自己不能够对导致失败的不利因素有所作为,消极对待。

★向可控因素归因

认为自己可以或者能够直接或间接转变失败的不利因素,能够积极地坦然地面对。

3、自我归因偏差

人们容易把成功归功于自己,而把失败归于他人或者客观条件。

(二)后见之明(hind-sight)

——后见之明:

后见判断(得益于事件结果反馈的判断)与先见判断(不知晓事件结果时的判断)的系统差异。

即我们常说的事后诸葛亮:

每当一个事件发生之后,他们总能找到若干理由,证明这一事件必然发生,觉得自己“早就知道”某一事件(如球赛、婚姻、选举等)会出现何种结果.

——事实上,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存在此类心理偏向。

(三)损失厌恶(lossaversion)

——损失厌恶:

人们对财富的减少(损失)比对财富的等量增加(收益)更为敏感,而且损失的痛苦要远远大于获得的快乐。

——卡尼曼通过心理学研究发现,在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