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章节自测题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5034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31.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学章节自测题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自学章节自测题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自学章节自测题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自学章节自测题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自学章节自测题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自学章节自测题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7页
自学章节自测题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7页
自学章节自测题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7页
自学章节自测题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7页
自学章节自测题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7页
自学章节自测题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7页
自学章节自测题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7页
自学章节自测题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7页
自学章节自测题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7页
自学章节自测题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7页
自学章节自测题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7页
自学章节自测题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7页
自学章节自测题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7页
自学章节自测题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7页
自学章节自测题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学章节自测题Word下载.docx

《自学章节自测题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学章节自测题Word下载.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自学章节自测题Word下载.docx

E)葡萄糖

12.一般情况下,糖提供机体所需能量的:

()

A)40%一50%

B)50%一60%

C)60%一?

0%

D)70%以上

E)80%以上

13.长期处于病理饥饿状态下的病人,呼吸商趋向于:

A)0.70

B)0.80

C)0.82

D)0.85

E)1.00

14.正常人能量代谢率在下列哪种情况下是最低的:

A)完全静息时

B)熟睡时

C)外界温度为20℃时

D)室温为18—25℃时

E)进食12小时后

15.临床用简便方法测定能量代谢,必须取得的数据是:

A)食物的热价

B)食物的氧热价

C)非蛋白呼吸商

D)一定时间内的耗氧量

E)一定时间内的CO2产生量

16.糖的氧热价是:

A)4.0kcal/l(16.8kJ/L)

B)4.3kcal/L(18.0kJ/L)

C)4.7kcal/L(19.1kJ/L)

D)5.0kcal/L(21.0kJ/L)

E)5.6kcal/L(23.5kJ/L)

17.下列哪种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最强:

A)脂肪

B)糖

C)蛋白质

D)维生素

E)无机盐

18.对能量代谢影响最为显著的是:

A)寒冷

B)高温

C)肌肉运动

D)精神活动

E)进食

19.基础代谢率的实测值与正常平均值比较,正常变动范围是:

A)土5%

B)士5%一土10%

C)土10%一土15%

D)土20%

E)土20%一土30%

20.患下列哪种疾病时,基础代谢率升高最为明显:

A)糖尿病

B)红细胞增多症

C)白血病

D)艾迪生病

E)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21.基础体温在月经周期中发生变动,可能和下列哪种激素有关:

A)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B)胰岛素

C)孕激素

D)雌激素

E)甲状腺激素

22.正常人的腋窝温、口腔温和直肠温按由高到低排列的秩序为:

A)口腔、直肠、腋窝

B)口腔、腋窝、直肠

C)腋窝、口腔、直肠

D)直肠、口腔、腋窝

E)直肠、腋窝、口腔

23.体内温度最高的器官是:

A)肝

B)肾

C)肺

D)脑

E)小肠

24.人在寒冷环境中主要依靠下列哪种方法来增加热量:

A)温度刺激性肌紧张

B)寒战性产热

C)非寒战性产热

D)肝脏代谢亢进

E)全部内脏代谢增强

25.当外界温度等于或高于机体皮肤温度时,机体的散热形式是:

A)辐射散热

B)传导散热

C)对流散热

D)蒸发散热

E)辐射和对流散热

二、多选题

1.用间接测热法测定能量代谢率,必须直接测出:

A)总耗氧量

B)尿氮量

C)总CO2产量

D)体内氧化的蛋白质量

E)体内消耗的葡萄糖量

2.能量代谢是指能量的:

A)释放

B)转移

C)利用

D)产生

E)储存

3.下列关于呼吸商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机体摄人氧的量与呼出的二氧化碳的比值

B)计算呼吸商时,氧和二氧化碳量的单位用mol或L均可

C)脂肪的呼吸商为0.71

D)蛋白质的呼吸商为0.80

E)糖的呼吸商为1.00

4.下列因素中影响基础代谢率的是:

A)年龄

B)性别

C)体温

D)肾上腺皮质功能状态

E)体重

5.测定人体的基础代谢率,必须控制的条件是:

A)清晨进餐之前

B)室温在18—25℃范围内

C)静卧半小时以上

D)清醒状态

E)尽量避免精神紧张

6.下列因素中哪些能影响皮肤温度:

A)发汗

B)环境温度

C)皮肤血流量

D)精神紧张

E)体温调节中枢的兴奋性

7.汗液与血浆的区别是:

A)NaCl浓度低于血浆

B)葡萄糖含量为零

C)乳酸含量高于血浆

D)尿素氮高于血浆

E)蛋白质含量高于血浆

8.辐射散热与下列哪几种因素直接有关:

A)风速

B)皮肤与环境的温差

C)皮下脂肪

D)体表面积

E)湿度

9.下丘脑温度低于37℃时:

A)热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增加

B)出现寒战前肌紧张以至寒战

C)冷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减少

D)汗腺分泌停止

E)热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减少

10.当血液温度升高到体温调定点水平以上时,机体将出现:

A)皮肤血管扩张

B)皮肤血流量增加

C)汗腺分泌增多

D)肺通气量增加

E)皮肤血管收缩

11.中枢温度感受神经元存在于;

A)脊髓

B)脑干网状结构

C)下丘脑

D)大脑皮质

E)小脑

12.生理性体温调节包括:

B)增减皮肤血流量

C)肌肉寒战

D)严寒时蜷曲身体

E)寒冷时加衣

13.当机体处于寒冷环境时,维持体热平衡的途径有:

A)寒战

B)提高代谢率

C)皮肤血管扩张

D)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

E)发汗

三、判断改错(正确的打“√”,错的打“×

”)

1.基础代谢率测定可以反应甲状腺机能。

2.基础代谢是指机体在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

3.就动物的基础代谢而言,个体越小,它的代谢也越低。

4.当气温低于皮肤温度时,蒸发成了唯一的散热途径。

5.体温概念是指家畜直肠温度。

6.机体深部温度是相对稳定而又均匀的,这说明各内脏器官的温度也是一致的。

7.汗腺持续而少量地分泌汗液,称为不显汗蒸发。

8.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丘脑。

第九章神经系统

1.下列对电突触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电突触发生在缝隙连接处

B)缝隙连接处电阻低

C)传递速度比化学突触快

D)单向传递

E)突触间隙大约为2~3nm

2.冲动传到突触前膜轴突末梢,引起膜对哪种离子通透性增加()

A)Na+

B)K+

C)Ca2+

D)Mg2+

E)Cl-

3.下列哪种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不是乙酰胆碱()

A)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

B)副交感节后纤维

C)躯体运动神经

D)支配汗腺的交感神经

E)支配骨骼肌血管的交感缩血管神经

4.去甲肾上腺素与α受体结合后,哪种效应不会出现()

A)血管收缩

B)小肠平滑肌收缩

C)妊娠子宫收缩

D)扩瞳肌收缩

E)竖毛肌收缩

5.去甲肾上腺素与β受体结合后,哪种效应不会出现()

A)骨骼肌血管舒张

B)心脏活动减弱

C)无孕子宫舒张

D)支气管平滑肌舒张

E)小肠平滑肌舒张

6.神经冲动向肌肉传递时()

A)终板膜对Na+、K+尤其是Na+的通透性增加

B)无时间延搁

C)双向传递

D)递质与M受体结合

E)阿托品可阻断此效应

7.下列关于递质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在突触前神经元内合成

B)贮存于突触小泡内

C)与突触后膜特异性受体结合

D)阻断剂可阻断其效应

E)能被酶灭活,但不能被重新摄取

8.维持躯体姿势的基本反射是()

A)肌紧张

B)腱反射

C)屈反射

D)交叉伸肌反射

E)翻正反射

9.下列中枢神经系统内,兴奋性化学传递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A)单向传递

B)中枢延搁

C)总和

D)兴奋节律不变

E)易受内环境条件改变的影响

10.下列关于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产生的叙述,错误的是()

A)突触前轴突末梢去极化

B)Ca2+由膜外进入突触前膜内

C)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并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

D)突触后膜对Na+、K+、Ca2+,特别是对K+的通透性升高

E)突触后膜电位去极化达到阈值时,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发放冲动

11.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是由于突触后膜提高了对于()

A)Na+、K+、Cl-尤其是对K+的通透性

B)Ca2+、K+、Cl-尤其是对Ca2+的通透性

C)Na+、K+、Cl-尤其是对Na+的通透性

D)K+、Cl-尤其是对Cl-的通透性

E)Na+、K+、Ca2+尤其是对Ca2+的通透性

12.下列物质中,属于中枢抑制性递质的是()

A)γ-氨基丁酸、甘氨酸

B)谷氨酸、门冬氨酸

C)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

D)多巴胺、酪氨酸

E)乙酰胆碱

13.副交感神经系统不具有下述哪一特点()

A)节前纤维长,节后纤维短

B)不支配某些脏器

C)紧张性活动

D)刺激节前纤维时,反应比较局限

E)在应激反应中活动明显减弱

14.下述哪项属于副交感神经的作用()

A)瞳孔扩大

B)糖元分解增加

C)逼尿肌收缩

D)骨骼肌血管舒张

E)消化道括约肌收缩

15.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调节的重要特点是()

A)具有紧张性作用

B)均有双重神经支配

C)双重神经拮抗作用的对立统一

D)调节作用与效应器的功能状态有关

E)以上都是

16.下列关于终板电位叙述,正确的是()

A)动作电位

B)阈电位

C)局部电位

D)静息电位

E)突触后电位

17.突触前抑制的特点是:

A)突触后膜的兴奋性降低

B)突触前膜超极化

C)突触前轴突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

D)潜伏期长,持续时间长

E)通过轴突-树突型突触的活动来实现

18.当兴奋性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后,引起突触后膜:

A)钠、钾离子通透性增加,出现去极化

B)钠、钙离子通透性增加,出现超极化

C)钾、氯离子通透性增加,出现超极化

D)钾、钙离子通透性增加,出现去极化

E)钠、氯离子通透性增加,出现去极化

19.GABA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后,其结果是:

A)直接引起一个动作电位

B)先引起EPSP,经总和达到阈电位,产生一个动作电位

C)先引起IPSP,经总和达到阈电位,产生一个动作电位

D)引起IPSP,突触后神经元出现抑制。

E)引起一个较大的EPSP

20.突触前抑制产生的机制是:

A)突触前神经元释放抑制性递质增多

B)中间神经元释放抑制性递质增多

C)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兴奋性递质减少

D)突触后膜超极化,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降低

E)突触间隙加宽

21.神经递质的释放过程是:

A)入泡作用

B)出泡作用

C)易化扩散

D)主动运输

E)单纯扩散

22.下列关于兴奋性突触传递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Ca2+由膜外进入突触前膜内

B)突触前轴突末梢去极化

C)突触后膜对Na+、K+,尤其是对K+的通透性升高

D)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并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

E)突触后膜电位去极化达阈电位时,引起突触后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

23.关于突触传递的下述特征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C)兴奋节律不变

D)总和

E)易疲劳

24.下列哪种神经元的连接方式是产生反馈性调节作用的结构基础:

A)单线式联系

B)聚合式联系

C)环状联系

D)辐散式联系

E)链锁状联系

25.在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动物脑干,可出现:

A)脊休克

B)肢体痉挛性麻痹

C)去大脑僵直

D)去皮质僵直

E)腱反射增强,肌张力降低

26.自主神经系统神经末梢的化学递质主要是去甲肾上腺素和:

A)GABA

B)ATP

C)多巴胺

D)乙酰胆碱

E)5—HT

27.注射肾上腺素后,血压:

A)上升

B)下降

C)先上升后下降

D)先下降后上升

E)不变

28.肾上腺素能纤维包括:

A)大部分交感神经节前纤维

B)大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C)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

D)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E)交感神经节前与节后纤维

29.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递质是:

A)去甲肾上腺素

B)乙酰胆碱

C)乙酰胆碱或去甲肾上腺素

D)5—羟色胺

E)多巴胺

30、自主神经节的兴奋性递质是:

A)去甲肾上腺素

B)肾上腺素

C)ATP

D)乙酰胆碱

E)GABA

31.骨骼肌终板膜上的受体是:

A)M受体

B)N1受体

C)N2受体

D)α受体

E)ß

受体

32.使瞳孔缩小,心率减慢,胃肠收缩加强的递质是:

C)5-HT

E)P物质

33.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暂时联系发生在:

A)大脑皮质

B)皮质下中枢

C)大脑皮质和皮质下中枢

D)丘脑

E)下丘脑

1.当突触前末梢释放的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后:

A)兴奋性递质引起突触后膜产生EPSP

B)兴奋性递质直接引起突触后神经元产生一个动作电位

C)抑制性递质引起突触后膜产生IPSP

D)抑制性递质直接引起突触后神经元产生一个动作电位

E)兴奋性递质提高突触后膜对Na+和K+的通透性

答案:

ACE

2.下列关于突触后抑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分为传人侧支性抑制和回返性抑制两种

B)是由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抑制性递质引起的

C)突触后膜产生IPSP

D)突触后膜产生EPSP

E)一个兴奋性神经元不能直接引起突触后神经元抑制

3.下列的化学物质中,属于兴奋性递质的是:

B)GABA

C)谷氨酸

D)甘氨酸

4.自主神经系统神经末梢的化学递质是:

C)ATP

D)血管活性肠肽

5.去甲肾上腺素由神经未梢释放后,失活方式是:

A)末梢重摄取

B)被末梢单胺氧化酶氧化失活

C)被COMT破坏失活

D)弥散人血,在肝脏被破坏失活

E)被胆碱酯酶水解

6.应用阿托品可出现:

B)心跳加快

C)唾液减少

D)汗液减少

E)消化管的扩约肌收缩

7.胆碱能纤维包括:

A)交感神经节前纤维

B)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

C)大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D)大部分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E)支配汗腺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8.交感神经兴奋可使:

A)腹腔内脏血管收缩

B)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C)胃肠运动减弱

D)膀胱逼尿肌舒张

E)瞳孔缩小

9.自主神经的功能特点是:

A)交感—肾上腺系统常作为整体被动员参与应急

B)自主神经中枢具有紧张性作用

C)人体内脏器官大部分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

D)全部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去甲肾上腺素

E)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往往是拮抗的

三、判断题

1.刺激神经纤维的某一点,所产生的冲动只可沿纤维向一端传导。

2.在一定强度的适宜刺激作用下,感受器冲动发放的频率逐渐减少,这一现象称为感受器适应。

3.对单条神经纤维而言,刺激强度增加一倍时,动作电位幅度也增加一倍。

4.反射活动中虽然传出神经元的冲动与传入神经元有关,但两者的冲动频率不同。

5.许多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一个神经元的胞体构成突触联系,称为辐散。

6.交感神经节后肾上腺素能纤维释放肾上腺素,因此得名。

7.兴奋通过突触时速度减慢,出现时间延搁。

             

第十章内分泌系统

1.下丘脑调节肽共有()

A)7种

B)8种

C)9种

D)10种

E)11种

2.抗利尿激素的合成部位是()

A)神经垂体

B)下丘脑

C)腺垂体

D)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E)近球细胞

3.调节胰岛素分泌最重要的因素是()

A)血Na+浓度

B)血脂水平

C)血Ca2+浓度

D)血中氨基酸水平

E)血糖水平

4.胰岛中分泌胰岛素的细胞是()

A)A细胞

B)B细胞

C)C细胞

D)D细胞

E)PP细胞

5.内分泌系统的功能是调节机体的()

A)代谢

B)生长

C)生殖

D)发育

E)以上全是

6.甲状旁腺激素的作用是()

A)血钙降低,血磷降低

B)血钙升高,血磷升高

C)血钙升高,血磷降低

D)血钙降低,血磷升高

E)血钙升高,血磷含量不变

7.应激反应中,血中()

A)去甲肾上腺素含量增高

B)肾上腺素含量增高

C)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含量均增高

D)胰岛素含量增高

E)糖皮质激素含量增高

8.下列哪种激素属含氮激素()

A)皮质醇

B)醛固酮

C)睾酮

D)雌激素

E)胰岛素

9.下列哪种物质属于第一信使()

A)Ca2+

B)cAMP

C)cGMP

D)磷酸化酶

E)肾上腺素

10.下列哪种物质属于第二信使()

A)ATP

B)ADP

C)AMP

D)cAMP

E)5-HT

11.下列哪种激素不是由腺垂体合成、分泌的()

A)促甲状腺激素

B)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C)催乳素

D)催产素

E)黄体生成素

12.下丘脑与腺垂体的功能联系是依靠()

A)视上核-垂体束

B)室旁核-垂体束

C)垂体门脉系统

D)交感神经

E)副交感神经

13.ACTH主要促进哪种激素分泌()

A)性激素

C)肾上腺素

D)糖皮质激素

E)去甲肾上腺素

14.对脑和长骨的发育最为重要的激素是()

A)生长激素

B)性激素

C)甲状腺激素

D)促甲状腺激素

E)1,25二羟维生素D3

15.下丘脑-腺垂体调节甲状腺功能的主要激素是()

B)促黑激素

C)促甲状腺激素

D)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E)刺激甲状腺免疫球蛋白

16.下列哪种激素与血钙浓度有关()

A)甲状旁腺激素

B)甲状腺素

C)醛固酮

D)肾上腺素

17.胰岛素对糖代谢的作用是()

A)促进全身组织对葡萄糖摄取、贮存和利用

B)抑制全身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贮存和利用

C)加速糖原的分解

D)促进糖异生

E)以上都不是

18.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是()

A)促进糖原分解,抑制糖原异生

B)促进糖原分解,促进糖原异生

C)促进胃液分泌

D)抑制胰岛素分泌

E)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

19.糖皮质激素对糖代谢的影响是()

A)抑制糖的异生,促进糖的氧化

B)促进糖的异生,抑制糖的氧化

C)减少肝糖原合成

D)促进糖转化为脂肪及蛋白质

20.盐皮质激素的主要作用部位是()

A)肾小球

B)肾小囊

C)近曲小管

D)髓袢

E)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21.机体内保钠的主要激素是()

A)抗利尿素

B)生长激素

D)甲状旁腺激素

E)醛固酮

22.生长素对脂肪代谢的作用是()

A)可促进脂肪分解,使游离脂肪酸增加,抑制葡萄糖氧化

B)可抑制脂肪分解,使游离脂肪酸增加,促进葡萄糖氧化

C)可促进脂肪分解,使游离脂肪酸减少,促进葡萄糖氧化

D)可促进脂肪分解,使游离脂肪酸减少,抑制葡萄糖氧化

E)无明显促进作用

23.下列哪种物质是由腺垂体分泌的()

B)生长抑素

C)生长素介质

D)1,25-(OH)2-D3

E)降钙素

24.调节机体各种功能活动的两大信息传递系统是:

A)第一信使和第二信使

B)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C)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

D)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

E)多肽和蛋白类激素及脂类激素

C

25.下列关于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激素是由体内的内分泌腺分泌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

B)多数激素经血液循环,运送至远距离的靶细胞发挥作用

C)某些激素可通过组织液扩散至邻近细胞发挥作用

D)神经细胞分泌的激素可经垂体门脉流系统向腺垂体发挥作用

E)激素在局部扩散后,可返回作用于自身而发挥反馈作用

26.cAMP作为第二信使,它先激活:

A)腺苷酸环化酶

B)磷酸二酯酶

C)蛋白激酶

D)DNA酶

E)磷酸化酶

27.下列激素中,不属于胺类激素的是:

A)肾上腺素

B)去甲肾上腺素

C)甲状腺激素

D)褪黑素

E)胰岛素

28.下列激素中,属于蛋白质类激素的是:

A)睾酮

B)醛固酮

C)皮质醇

D)生长激素

E)前列腺素

29.关于激素信息传递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不添加成分

B)不能提供能量,

C)不仅仅起“信使”的作用

D)能减弱体内原有的生理生化过程

E)能加强体内原有的生理生化过程

30.关于激素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指靶细胞上接受激素信息的装置

B)根据在细胞中的定位,可分为膜受体和细胞内受体

C)受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